• 沒有找到結果。

一)疊字

有關朱自清使用字詞的接連類疊,以下茲分為疊字(相同字詞的接連類疊)、 鑲疊詞(鑲字加上疊字)兩種類別論述:

1.疊字

疊字(相同的兩個字重疊使用)手法的運用,內容豐富多元,茲分摹聲、狀 物(寫人、寫景、敘事)等兩項;以下分門別類析述之。

(1)摹聲疊字

1 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背影〉,第一卷,頁 47)

作者看著父親,又想起祖母,引起心中多重的感懷,不自覺淚流滿面;文中運用 摹聲的疊字——簌簌,具體地刻劃淚水直下的畫面,令人動容。

2 山上不時地雪崩,沙沙沙沙流下來像水一般,遠看很好玩兒。(〈瑞士〉,第一 卷,頁 319)

文中的摹聲疊字:「沙沙沙沙」,具體形繪雪崩聲,十分傳神有力,讀起來也有一 種音樂美感。

3 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花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裏的,一 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綠〉,第一卷,頁 17)

作者運用「花花花花」的摹聲類字,節奏短促,清晰響亮,使人彷彿置身其境,

親耳聽見了飛瀑急下的聲響;「花花花花」——摹聲真切活潑,形象具體生動,

充分捕捉了瀑布急流不斷的氣勢,也豐富了文章的音樂美感。

4 在夕陽已去,皎月方來的時候,便下了船。於是槳聲汩——汩,我們開始領略 著那晃蕩著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在這薄靄和微漪裏,聽著那悠 悠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東關頭轉彎,河上的夜色更 濃了;……我們默然的對著,靜聽那汩——汩的槳聲,幾乎要入睡了;朦朧裏卻 溫尋著適才的繁華的餘味。(〈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頁 7、8、15)

黃慶萱《修辭學》稱為「類疊」;董季棠《修辭析論》稱為「複疊」;沈謙《修辭學》稱為「類 疊」;黃師麗貞《實用修辭學》稱為「鑲疊」、「複疊」;成偉鈞 、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 通鑑》稱為「複疊」、「反復」;唐松波、黃建霖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稱為「反複」、「疊 音」。

本文玆採黃慶萱《修辭學》一書「類疊」的名稱及其分類(頁 411—413),並在「疊字」中 增加「鑲疊詞」——係由黃師麗貞《實用修辭學》一書中所提出的(頁 342)。

以「汩——汩」兩個疊字狀寫划槳聲,真切生動,深具韻味;前一個「汩——汩」

的疊字,充分體現作者閒適的心情,細細品味著秦淮河的歷史況味,照應之後的

「悠悠」疊字的聽覺感受,意味雋永,令人回味不已;後一個「汩——汩」的疊 字,則呈現不同的心裏感受——經歷與歌妓周旋後的複雜心境,似乎餘韻裊裊,

揮之不去。

(2)狀物疊字

1 寫人

a.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第四卷,頁 315)

以「舒活舒活」、「抖擻抖擻」兩組疊字,強化描寫人們對春天抱著熱切的希望,

各自忙各自的事;文中烘托出春天的蓬勃生機,也表現出人們迎春的欣喜之情。

b.他的頭髮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額的留海也梳得十分伏貼。一張小小的圓臉,

如正開的桃李花;臉上並沒有笑,卻隱隱地含著春日的光輝,像花房裏充滿了蜜 一般。(〈阿河〉,第一卷,頁 52)

以「光光」、「小小」、「隱隱」三組疊字,描寫生活獲得改善後的阿河,整個人也 變得亮眼起來了;文中阿河風采飛揚的形象,儼然如在眼前。

2 寫景

a.一處處一堆堆熊熊的火光,圍著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蒙自雜記〉,第 四卷,頁 399)

以「處處」、「堆堆」、「熊熊」的疊字運用;連成一氣的長句,描寫火光的位置、

狀態,節奏自然分明,襯托出火光熱焰的情狀;「男男」、「女女」的疊字運用,

描寫當晚參與火把節的男女人數眾多,顯得熱鬧非常。

b.花是濁濃的紫,脈絡分明活像葉,一叢叢的,一片片的,真是「濃得化不開」。

(〈蒙自雜記〉,第四卷,頁 401)

以「叢叢」、「片片」的疊字,強調兼具花色濁濃,脈落分明的特色;「叢叢」、「片 片」一聚一散的疊字運用,營造出既統一又矛盾的美感效果。

c.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 得嬌嬈了。(〈月朦朧,鳥朦朧,簾捲海棠紅〉,第一卷,頁 16)

「歷歷」、「閃閃」的疊字運用,突顯了雄蕊黃色的鮮明度,更加深化了色彩的立 體感和動態感;「歷歷的」,「閃閃的」,讀來節奏跳躍分明,有一種活潑生動的美 感。

d.那花真好看:一縷縷垂垂的細絲,將她們懸在那皴裂的臂上,臨風婀挪,……

(〈一封信〉,第一卷,頁 75)

以「縷縷」、「垂垂」兩組的疊字,狀寫細絲的數量及質感:輕細又繁多;文中運 用視覺的疊字,繪寫物態如在眼前,鮮活貼切。

e.大家點了小蠟燭下去。曲曲折折的狹路,兩旁是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墓穴;現 在自然是空的,可是有時還看見些零星的白骨。(〈羅馬〉,第一卷,頁 307)

連用四組的疊字,串成一長句,:「大大小小深深淺淺」,極寫墓穴的形狀物貌,

數量繁多;文中疊字的節奏具有回環往復的音樂美。

f.那雲是層層疊疊的,錯錯落落的,斑斑駁駁的,使我覺得天是這樣厚,這樣厚 的!(〈「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第一卷,頁 140—141)

在「層層疊疊,錯錯落落,斑斑駁駁」三組不同疊字的連用之後,緊接又連用兩 組相同的疊字:「這樣厚的,這樣厚的」;文中極寫雲層分布的形狀、層次、狀態,

雲層厚積的形象具體生動,節奏頓挫自然。

g.南湖在冬春兩季水很少,有一半簡直乾得不剩一點二滴兒。但到了夏季,漲得 溶溶灩灩的,真是返老還童一般。(〈蒙自雜記〉,第四卷,頁 400)

運用「溶溶灩灩」的疊字,著力描寫水漲的狀貌;文中疊字的節奏自然和諧,形 容湖面水漲的寬廣形象,貼切具體。

h.山腳下一座小小的村落,疏疏散散遮遮掩掩的人家,靜透了。(〈瑞士〉,第一 卷,頁 316)

以「疏疏散散遮遮掩掩」的疊字手法,細膩描寫小村落的分布狀況:村落的人家 零星疏少;文中形象鮮活生動,節奏徐緩自然,也點染出作者悠遊的自得其樂之 情。

i.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荷塘月色〉,第一卷,頁 70)

文中以「曲曲折折」來狀寫荷塘的形狀範圍之外,作者又運用疊字,以不同的角 度來描寫荷葉:用「田田」來形容荷葉的生長茂密;用「亭亭」來繪寫荷葉挺立 水中的情態;用「層層」來描寫荷葉的生長旺盛。此段疊字的運用,隨著作者的 視角,文意隨之開展,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的悠然之情。

j.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

頁 7—8)

運用「垂垂」的疊字,逐漸深化夜色籠罩大地的形象,使得不可捉摸的夜幕化為 具體的視覺呈現;文中「垂垂」疊字的形象鮮明生動,節奏舒緩從容,別有一種

情韻之美。

k.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

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著;岩面與草叢都從濕潤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那 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

(〈綠〉,第一卷,頁 17、18)

文中用「濕濕」來形容瀑流兩旁岩石浸潤的樣態;用「深深」來狀寫梅雨潭綠的 深度;用「空空」來繪寫亭子高踞的突出位置;用「微微」來描寫流雲的清淡稀 薄;用「油油的」來形容綠草的鮮嫩翠綠;用「朵朵」、「小小」、「紛紛」來狀寫 水花輕濺的情態;作者巧用疊字,使得梅雨潭四周的景致,形象逼真,如躍然紙 上;文中的語調婉轉從容,也透露出作者幾許的輕鬆愉悅之情。

l.艙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頂,兩邊用疏疏的欄干支著。裏面通常放 著兩張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談天,可以望遠,可以顧盼兩岸的河房。大船上也 有這個,但在小船上更覺清雋罷了。……

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著蔚藍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令人 幾乎不信那是繁華的秦淮河了。……

這一段地方夜色甚濃,又有兩頭的燈火招邀著;橋外的燈火不用說了,過了橋另 有東關頭疏疏的燈火。我們忽然仰頭看見依人的素月,不覺深悔歸來之早了!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頁 7、9、15)

作者根據描寫的對象不同,運用的狀物疊字也各有巧思:「疏疏」(反義詞是密密)

的欄干,描寫七板子艙前的清雋感受;「疏疏」(反義詞是繁茂)的林,狀寫大中 橋外空曠的夜景;「疏疏」(反義詞是繁多)的燈火,形容東關頭燈火的稀稀疏疏,

用來襯托華燈映水的秦淮河上的濃濃夜色。111以上同一疊字的多次使用,因物描 寫,生動貼切,各具風采。

m.此地天裸露著的多些,故覺夜來的獨遲些;從清清的的水影裏,我們感到的只 是薄薄的夜——這正是秦淮河的夜。(〈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頁 9)

n.任你人影的憧憧,歌聲的擾擾,總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綠紗面冪似的;它盡是這 樣靜靜的,冷冷的綠著。(〈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頁 10)

兩個「薄薄」的疊字運用,各有不同的韻味:例 m 的疊字「薄薄」,是用來形容 人們對秦淮河暮色的概括感受;例 n 的疊字「薄薄」,兼具視覺的描寫,描寫在 夜色籠罩之下的秦淮河,河面上所呈現的朦朧景象。

111 吳岫光,〈淺談朱自清散文的疊詞運用〉,《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 年 2 期(1987 年 2 月),頁 108。

0.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的恬靜,委婉。……

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 芒,就是夢的眼睛了 。……看著那些自在的灣泊著的船 ,船裏走馬燈般的人 物,……又像在霧裏看花,盡朦朦朧朧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第一卷,

頁 8)

朱自清寫景繪色都能準確運用,掌握事物的色感特徵,帶人宛如走進意境,使人

朱自清寫景繪色都能準確運用,掌握事物的色感特徵,帶人宛如走進意境,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