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緒論 .39.

在財政與軍事力量、國內凝聚力、國際地位等方面的劣勢。就此看來,方德萬 稱「1895 年中國戰敗的因子是在 1880 年代種下」107

上述對從不同時期評價自強運動的簡述,大致回歸研究19 世紀後半晚清 史的一個基本問題:清朝處理外來挑戰的成效。無論是Wright、Horowitz 對清 朝無力持續推展自強運動從而失敗的探討,或是Kennedy、Rankin 從長時段突 顯自強運動的價值,乃至方德萬對1880 年代後清朝面臨整體國力衰落的困境 的描述,筆者認為都忽略面對1882-1895 年間的外來挑戰,晚清中央政府採取 的措施實有其成效之面向。這樣的忽略,伴隨1894-1895 年甲午戰敗即自強運 動失敗的基調,又更為普遍。本論文選定從1882-1895 年新式「中國海關」在 中國周邊的發展,探討晚清中央政府回應外來挑戰的成效,目的即在於正視此 一為人忽略的面相。

三、基本史料

本論文既是檢視1882-1895 年新式「中國海關」在中國周邊的發展,因此 新式「中國海關」出版品自然是必要參考。本論文最主要使用的新式「中國海 關」出版品是「統計系列(Statistical Series)」第 2-5 號的「貿易年報(Annual Reports on Trade)」與「貿易年表(Annual Returns of Trade)」。在2001 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印製 的《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出版以前,學界利用的「貿易年報」與「貿 易年表」,是 1970 年哈佛大學.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印製的「China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微縮 膠卷。由於微縮膠卷檢閱不易,再加上臺灣、中國大陸較多研究機構、大學圖

       

107 Hans van de Ven, 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inty in China, 104-1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書館已購置《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方便讀者查閱,故本論文徵引「貿 易年報」與「貿易年表」的部份,一律參閱《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

然而因為《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並未收錄 1864-1881 年的「貿易年報」, 因此若有徵引 1864-1881 年「貿易年報」部份,依舊參閱 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印製的「China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微縮膠卷。

要補充說明的是,「貿易年報」自1889 年度起新增中文版本。一般說來,

「貿易年報」的中文版多是英文版的翻譯,但仔細比較中、英兩種版本,可以 發現在內容上常常出現有些資訊是中文版有、英文版無,或中文版無、英文版 有的情況。這是本論文為何有時徵引中文版「貿易年報」,有時徵引英文版「貿 易年報」的原因。原則上,若中、英文版「貿易年報」均有相同資訊的時候,

本論文均徵引中文版。至於「貿易年表」雖也有中、英文版之分,但因為並非 英文版所有表格均會譯成中文版,故本論文一律徵引英文版「貿易年表」。

新式「中國海關」出版品的「貿易年報」與「貿易年表」之外,中國第二 歷史檔案館與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作,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亞東關檔案 進行挑選、編譯總計1401 件(1889-1914)的《西藏亞東關檔案選編》108,是本 論文撰寫亞東開放通商與亞東關的主要資料來源之一。亞東關檔案主要包含以 下四類。

第一類是1889 年 1 月至 1894 年 5 月 1 日亞東關正式開辦之前,總稅務 司赫德與其弟赫政(James H. Hart, 1847-1902;也是中國海關職員)的來往電報,以及赫政與 駐藏大臣升泰(?-1892)、奎煥(1892 年 9 月後接替升泰出任駐藏大臣;生卒年不詳)的來往信函。

赫政當時是被總理衙門派往協助升泰、奎煥與英屬印度交涉。

第二類是亞東關正式開辦之後,稅務司與駐藏大臣、亞東關監督的往來信 函。

       

10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西藏亞東關檔案選編》,上、下兩冊(北 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緒論 .41.

第三類是亞東關稅務司致總稅務司的機要函件(Semi-Official Correspondence)與私 人函件。所謂機要函件與私人函件,是指總稅務司「赫德在指派各關稅務司人 事令載明」如下的指令:

每兩週,你必須用半官性(semi-officially)或是私下(privately)向我報告,

在該關區或是附近地區,發生的有趣或是重要事件。這些事件包 括我應該注意的權宜之計,但是這些事又無法適當地在正式文 件中向我報告。109

第四類是貿易報表、貿易報告。貿易報表是貿易統計數據,分別有:「貿 易月表」、「貿易季表」、「貿易年表」;貿易報告是貿易文字資料,分別有:「貿 易月報」、「貿易季報」、「貿易年報」。「貿易年表」匯整「貿易季表」而成,「貿 易季表」匯整「貿易月表」而成;「貿易月報」、「貿易季報」、「貿易年報」,舉 凡各月、各季、各年該關所在地區的通商事務、經濟、政治、軍事、風俗民情 等,均予以記錄。其中以「貿易月報」記錄的內容最為詳細、豐富;「貿易季 報」與「貿易年報」則著重在對該季、該年做整合歸納,以明瞭季度、年度的 發展趨勢,至於記錄的事情肯定是比「貿易月報」要精簡得多。

本論文參考的是第一、二、三類,以及第四類中的「貿易月報」。這些史 料彌補《清季外交史料》未收錄的部份,提供本論文瞭解西藏開放通商、亞東 開埠設關的交涉過程的具體細節,也是本文論述亞東關開辦後稅務司與駐藏大 臣、亞東關監督來往情形的主要基礎。然而,《西藏亞東關檔案選編》的最大 缺陷是並未提供英文原件,本文參見的均是選編過程中翻譯的。惟有等待中國 第二歷史檔案館重新開放新式「中國海關」的資料後,才能查對原件。

       

109 張志雲,〈革命時期的財政秩序――辛亥革命與海關結餘款存放權之轉移〉,收於:《近代中 國的中外衝突與肆應》(臺北: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4),159。有關機要函件的詳論,可 參看:Hans van de Ven, 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inty in China, 78-8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西藏 亞東關檔案選編》,上冊,前言/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貿易年報」、「貿易年表」及亞東關檔案之外,本論文使用的中文資料 主要有:1.由顧廷龍與戴逸主編的目前所見最為完備的《李鴻章全集》110,2.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111,3.《舊韓國外交文書》「清案」部份112,4.《舊韓 國外交關係附屬文書》「海關案」部份113,5.《清季外交史料》114。《李鴻章全 集》、《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及《清季外交史料》,是本論文撰寫清朝中央政 府回應外來挑戰的措施的最主要參考資料,恰與大部份是記錄地方層級資訊的

「貿易年報」、「貿易年表」及亞東關檔案互為補充。《舊韓國外交文書》「清案」

部份與《舊韓國外交關係附屬文書》「海關案」部份,則彌補清朝與新式「中 國海關」兩方面缺少朝鮮海關具體運作情況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