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懲罰的精神分析根源

第二節 死亡欲力與侵略性

1. 第二拓樸論與超我

對佛洛伊德來說,建立理論是為了捕捉多變心靈景象,便以傳達與統整經驗、

深化理解。理論價值倚賴於對現象能多完整地提出詮釋,因此當發生現存理論無法 解釋的情況時,佛洛伊德將會毅然地暫時拋下舊理論,嘗試以不同的概念話語來理 解現象。在新概念發展的過程中,佛洛伊德也會時常反顧過去的研究成果,嘗試由 既有經驗中取得理論資源。由第一拓樸論(意識、前意識與無意識)到第二拓樸論 的發展正是遵從此一方法路徑。

眾所皆知,佛洛伊德最大的發現即無意識(Unbewusste),此一發現全來自他 對於心靈裝置的反覆觀察:與歇斯底里症患者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有某些心靈過 程中出現的表象與其他表象相同,可以對心靈生活造成影響;它們所造成的影響甚 至能以表象的形式進入意識當中——唯一差別在於它們無法進入意識(GWXIII:

240)。

佛洛依德因此推論,必然存在著某股動力或能量抵制此一表象進入意識,否則 它們為何不能進入意識當中?他稱表象無法成為意識內容的狀態為「抑制」

(Verdrängung),並將形成、維持抑制的能量稱為「防禦」(Abwehr)。對佛洛伊德 來說,存在著兩種無意識:一種潛在、可成為意識內容;另一種則受到潛抑而無法 成為意識。「潛在、只是描述意義下是無意識的,我們稱之為前意識(Vorbewusste); 而將無意識的名稱限定於動力論下被潛抑的無意識。於是我們現在有三個詞彙:意 識、前意識與無意識。它們的意義不再是純粹的描述意義。」(GWXIII: 241)

意識、潛意識與無意識三個概念組成了佛洛伊德的第一拓樸論。若說意識就是 可受知覺掌握的經驗表象,那無法被知覺到的經驗表象就是無意識:當中可以輕易 被知覺所捕捉的稱為前意識,而受抑制無法進入意識則是無意識95。第一拓樸論讓

95 許多中文譯本皆將 Unbewusste 翻成「潛意識」而非無意識。然而「潛」意識指涉到「潛 在」與「潛伏」的意涵,似乎指表象得以進入意識當中——內涵上比較近似於佛洛伊德所說

doi:10.6342/NTU201803403

80

佛洛伊德得以解釋大部分的神經症機制,如肇因於潛抑的歇斯底里與強迫症,來自 當下性刺激移置的恐懼症等。但倘若此一拓樸如此完備,為何佛洛伊德還需要在後 設心理學中新設第二拓樸,區分「自我、它(Es)與超我」?

此一起因源自於 1910-1911 年,根據曾任德勒斯登(Dresden)上訴法院庭長 的法官 Schreber 的回憶錄所撰寫的〈關於一自傳式撰述妄想症病例之精神分析評 註〉,佛洛伊德將精神病與神經症的起因都歸咎於潛抑的作用。如此一來,表面上 看似征服精神病,卻創造出更多問題,迫使佛洛伊德必須由1914 年的〈自戀導論〉

開始,大幅更動精神分析的理論架構。「簡言之,第一拓樸論之所以能夠完全解釋 神經症的秘密,是因為神經症症狀表現出的是個體精神內部的問題。而第一拓樸論 不足以解釋精神病,則是因為精神病的症狀表現涉及的是外在現實的問題,是外在 現實的扭曲(妄想症)以及與外在現實的脫節(精神分裂)96」。為了回答與外在現 實的接觸,如何造成精神內部的改變,佛洛伊德提出了第二拓樸論作為回應。

第二拓樸論的出發點在於自我的分裂。第一拓樸論當中,精神裝置依循快感原 則運作,目的在於立刻卸除所累積的(刺激)量97。然而受到現實環境制約,為了 避免更大的不快產生,精神裝置必須累積內部的量,延遲量的卸除直到滿足知覺的 對象出現。在佛洛伊德的假設中,運作此一功能的審級就是自我。自我意味著一般 語境中的意識,管理精神裝置將衝動導向外在世界的通道(GWXIII: 261)。夢中呈 現的內容,亦必須經過自我的監控。因此佛洛伊德認為,抑制的力量應該源自於自 我審級——將不相容的精神內容排斥於意識之外並極力予以限制。對精神分析來 說,要對抗的正是意識自我的抑制力量,透過揭露抑制內容來達成症狀的消除。

然而,佛洛伊德在分析經驗中發現,分析者對於此一抑制力量多一無所知,但

的前意識。況且潛意識的翻譯,似乎表示其與意識僅有程度上的量差:有如將明與暗視為量 差,卻因此無法理解完全的暗;或將生死視為程度問題,結果竟不存在完全的死亡的荒謬結 果。概念來自於沈志中老師的課堂講述。

96 沈志中,精神病、話語結構與慾望辯證:拉岡理論的出發點,中外文學,第 37 卷第 2 期,

2008 年 6 月,第 44 頁。

97 此處的「量」是佛洛伊德用以描繪精神裝置內部改變的比喻性說法;透過假設裝置中量的進 入/卸載,以想像、書寫理解精神裝置的內部運作。

doi:10.6342/NTU201803403

81

倘若自我=意識的等式成立,那為何自我當中還有不被意識到之物?

我們在自我當中找到某種東西,它也是無意識的,其作用與被抑制之物完 全相同,也就是可以不成為意識,卻有強大的效應,而且必須要有一個特 定的工作,才能讓它成為意識。(GWXIII: 244)

因此,自我不必然等於意識,亦包含無意識的部分。第一拓樸論當中「意識=

自我」與無意識對立的假說不再穩固,自我當中存在著分裂、不被意識捕捉之物。

顯然,佛洛伊德需要一個嶄新的理論架構來解釋自己的發現,此即第二拓樸論的開 端。

(GWXIII: 252)

在〈自我與它〉當中,佛洛伊德依照大腦的解剖模型,提出上方圖示來說明第 二拓樸論的結構。圖中W-BW(Wahrnemmung-Bewusstesein)即知覺—意識系統,

等同於大腦皮質,位於表層藉以接收外在的感官知覺與內在刺激。然而單純的刺激 受體無法解釋意識中主動進行的思想過程,是透過內部刺激傳遞到表層,還是意識 主動產生?佛洛伊德透過表象(Vorstellung)的論述來解釋這一點,他區分物表象

(Sachsvorstellung)與字表象(Wortsvorstellung),相對於無意識僅含有物表象,前 意識(Vbw=Vorbewusstesein)則包含物表象與字表象。透過字表象的連結,前意 識因此得以進入意識與思想過程當中。換句話說,唯有透過語言,事物才能進入意 識與思考的範圍,這不禁讓我們想起拉岡的著名公式:「無意識如同語言一般被結

doi:10.6342/NTU201803403

82

構」,然而必須注意,對佛洛伊德來說,語言始終屬於包含字表象的前意識範疇,

而非位於僅有物表象的無意識。字表象,即語言學習過程中知覺的記憶痕跡,在受 到能量挹注時,得以進入意識當中。

第二拓樸論以知覺—意識系統為核心,直接接受外在知覺與內在感覺,而已褪 去鮮明色彩的記憶痕跡則構成前意識內容。佛洛伊德將使於知覺系統並屬於前意 識系統的部分稱為「自我(Ich)」。在自我之外並與之相通的其他屬於無意識部分 者,則根據Groddeck 的看法稱為「它(Es)」——人並非自主地活著,而是受到某 種未知力量的宰制98。「它」屬於無意識,但並非與自我完全隔絕,而可與自我進行 某種程度的交流。相對地,被抑制之物(Vdgt=Verdrängt)屬於它的一部分,因為 受到自我抑制力量產生的抗拒所壓制,僅能透過它來向自我傳遞訊息(GWXIII:

251)。佛洛伊德最後在左上依照大腦結構繪製了聽覺端(akust.)。

上圖有助於我們掌握自我、它與被抑制物之間的關係,但尚未觸及精神裝置如 何對應外在現實並產生改變的第二拓樸論核心。在〈精神分析新論〉第31 講當中 接續上圖,佛洛伊德更進一步就其理論成果繪出下圖。

(GWXV: 85)

比較上下兩圖,最不同之處在於Überich(又稱 Ichideal)的出現,亦即自我作 為「外在真實世界在心靈中的代表」所產生的機能分化結果。佛洛伊德舉出憂鬱症 爲例子說明。一般人失去珍愛的客體時,即便明白自身的失去,仍然無法立刻放棄

98 沈志中,前揭註 96,第 45 頁。

doi:10.6342/NTU201803403

83

已投注在對象身上的力比多,必須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去除自身對於放棄投注的抵 抗,完整經歷哀悼的過程。然而對憂鬱者而言,他似乎失去了遠較對象更多的事物

——對象不僅僅如其所是,似乎還包含了憂鬱者自身的某種理想。與哀悼不同,憂 鬱患者不僅失卻力比多貫注的對象,還將失去的對象攝入自身當中——在1917 年

〈憂鬱與哀悼〉已然出現的論述,在1923 年的〈自我與它〉更顯清楚——「失去 的對象將在自我中再度設置——亦即對象投注被認同作用所替代(GWXIII: 257)」。

憂鬱症患者透過內攝作用,在自我當中重新豎立失去的對象,將對象的失去轉 化為自我的失去,同時也將對失落他者的侵略性轉向自身,形成強烈的罪疚感和自 我譴責。即便不似憂鬱症患者,一般人在經歷對象放棄時亦會經歷內攝的過程,透 過認同對象而接受失去。佛洛伊德因此假設,自我的特徵就是一系列對象挹注的沉 積物,亦形成一般所稱「性格(Charakter)」,可看出個體的對象選擇歷史。自我作 為主體一系列對象選擇與認同的結果,意味「自我為一和諧統一整體」的假設無非 是一絕大的誤解和錯覺——儘管這是數千年來多數哲學家深信不疑的假設。

若生命歷程中一系列的對象放棄與認同作用形塑了主體,對佛洛伊德來說最 根底的認同——形成自我理想(Ichideal)的認同作用——表現出個體最早且最重 要的認同關係,即對個人史前史父親的認同(GWXIII: 259)。嚴格來說,其實是對 父母的認同,因為在此的認同根本早於性別分化,對那時的小孩而言,父母的性別 毫無差異。一直到伊底帕斯時期,即以父母為對象展開的性時期,對象選擇才開始 最原初的認同關係。為了解釋伊底帕斯在性別分化之外,仍有認同內攝的作用,佛

若生命歷程中一系列的對象放棄與認同作用形塑了主體,對佛洛伊德來說最 根底的認同——形成自我理想(Ichideal)的認同作用——表現出個體最早且最重 要的認同關係,即對個人史前史父親的認同(GWXIII: 259)。嚴格來說,其實是對 父母的認同,因為在此的認同根本早於性別分化,對那時的小孩而言,父母的性別 毫無差異。一直到伊底帕斯時期,即以父母為對象展開的性時期,對象選擇才開始 最原初的認同關係。為了解釋伊底帕斯在性別分化之外,仍有認同內攝的作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