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懲罰與卑賤

第三節 當代的懲罰與卑賤

2. 當代主體的茁生

1955 年 11 月,拉岡於維也納神經精神院所召開的會議當中,首次使用「回歸 佛洛伊德」的詞彙。他後遺地宣告自己在「這四年來,從十一月到隔年七月的每個 星期三」,開設佛洛伊德文本的講座139。透過對於佛洛伊德著名個案的閱讀,拉岡 將主體的症狀定義為隱喻的作用,將神經症理解為主體殊異於他者的神話結構,因 此得以藉由閱讀話語而理解症狀。然而到了1970 年代,拉岡將症狀視為修補想像 界、象徵界與現實界缺口的產物:例如愛爾蘭作家喬伊斯(James Joyce),儘管因 為象徵與現實之間的不協調,造成想像環結的脫落,而深受身軀脫落的怪異感受所

139 馬可・薩非洛普洛斯(Markos Zafiropoulos),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 回歸佛洛伊德,

李郁芬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華人心理治療研發基金會,2009,134-135 頁。

doi:10.6342/NTU201803403

120

苦,卻未落入精神病;他以費解的書寫防堵了想像環的脫落,成功地維繫了三環的 連結。後期拉岡認為,人只能透過想像來接近心靈真實,然而想像擁有自身界線,

佛洛伊德的精神拓樸無非顯示出透過想像建構精神裝置的限制。因此若要更深入 心靈結構,唯有透過模型,即想像、象徵與現實的相互交疊。拉岡因此以「結」為 工具,試圖綁住存在的空洞:因為結具有一定的規格(jenus),即無法被簡化成為 一點的立體結構。透過三個環決定一個規格/結,讓每個環包覆另一個環,才得以 圈限出存在。一旦失去一環,將導致其他環一併瓦解。喬伊斯的書寫是屬己的症狀,

幫助他框限想像(方向與意義),成為串起三環的第四項,發揮父之名的功能140。 經過了十餘年的發展,「症狀=隱喻」的公式和objet petit a 逐漸自拉岡的論述 中消失;日本學者立木康介認為,拉岡的理論轉變並非意味他開始貶低隱喻效應,

而是代表症狀本身狀態的改變。現今拉岡派分析師亦依從此一路線,跟隨由解讀症 狀隱喻的「意義論」到探討症狀展現何種功能的「語用論」的理論轉移141,甚或為 因應新的症狀而展開理論嘗試。當拉岡提醒我們要注意佛洛伊德特殊的社會背景 時,我們亦要用同樣的態度檢視拉岡的理論轉向,判斷其是否受到特定物質條件的 影響;前述的大他者的衰微,或可符應於拉岡的臨床觀察——症狀逐漸遠離隱喻與 父之名的定錨,在倒錯與精神病之間游移擺盪。若精神分析藉由症狀定義主體,則 症狀的轉變顯示出主體結構的改變,是否意味著當代人在隱喻的衰微下,擺脫古典 神經症,擁有相對不同的主體結構?

精神分析的場域中,理論架構唯有透過臨床檢驗方能驗證。在臨床上,精神分 析師儘管面臨了多種新症狀的挑戰,卻發現佛洛伊德在19 世紀末對歇斯底里症的 診斷至今仍適用:例如創傷並非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即發作,而是經過一段時日後,

透 過 一 相 對 平 凡 的 事 件 勾 起 無 意 識 記 憶 痕 跡 , 讓 創 傷 浮 現 , 為 一 後 遺 性

(Nachträglichkeit)結果。此一創傷浮現通常伴隨強烈的內外在衝突,因此受到意 識系統強烈的檢禁/防禦作用的轉譯,最終形成精神分析意義下的症狀142。當代的

140 整理自沈志中課堂內容,日期:2017.10.11。

141 立木康介,露出せよ、と現代文明は言う——「心の闇」の喪失と精神分析,東京:河出書 房新社,2013,200 頁。

142 彭仁郁,進入公共空間的私密創傷:台灣「慰安婦」的見證敘事作為療癒場景,文化研究第

doi:10.6342/NTU201803403

121

創傷經驗研究仍然未脫離佛洛伊德當時所設想的理論範疇,不管在家內性侵或慰 安婦性創傷等分殊領域,依然能透過述說來連結詞表象(Wortvorstellung)與事表 象(Sachvorstellung)——換言之,連繫能指與情感表象,使得過往鮮明、不曾褪 去的情感得以得到釋放,讓主體得以透過言說詮釋自身,展開不同於以往的意義建 構過程。

透過觀察臨床治療,我們發現受困於抑制的神經症主體仍然普遍地存在於社 會場域當中,並未隨著大他者的衰弱和動搖而遭受遽然地影響。拉岡認為,大他者 本質上即語言的儲藏庫,深植於每一臣服於語言的主體當中。語言,伴隨著人類歷 史的開展,經過數百或數千年的積累所產生的語用慣習與相伴的強力抑制效應,並 非數十年的語用變動即可輕易撼搖的;換言之,人類自初始使用語言的數千年前 來,主體結構皆未發生巨大的轉變。因此當代人仍能從希臘悲劇當中獲得亞里斯多 德所言的淨化效果,經由文字藝術形式獲得欲力昇華的滿足。因此只要人仍然使用 著語言,隱喻所產生的抑制效應的基礎作用將不會消失,多數主體因而得以維持一 尚稱穩定的抑制結構。

然而,在變遷劇烈的物質與社會條件之下,父之名效應的隱微依然透過症狀的 形式悄然顯現:隱喻的衰微並非以瞬間土崩瓦解的方式出現,而是呈現為古典症狀 界線的逐漸模糊甚或消融。

拉岡修正佛洛伊德的分類,將症狀區分為基於隱喻的神經症、源於轉喻的性倒 錯與除去父之名的精神病三大類別。精神病對應到佛洛伊德用語中的Verwerfung,

拉岡將其譯為法文的forclusion——forclusion 原是法律用語,指稱完全喪失法律上 權利的效果,中文譯為「除權棄絕」,但更接近法律用語的譯法應為「失權效」。在 精神分析中,forclusion 意味父之名的絕對排除,主體因此欠缺了話語的象徵擔保,

無法自他者處接收到自身的訊息143,進而無法在話語中認識、談及自身,無法好好

十四期,2012 年春季,153 頁。

143 拉岡認為,主體的所有說話若要回歸自身,必然需要預設一他者的存在:主體對於此一絕對 他者說到自己,同時反轉地由他者處得到自身的訊息。例如小孩牙牙學語時,總是從模仿大 人的句子開始,重複大人說的「你叫XXX」,直到大人屢次糾正他,「你就是我,所以你要 說『我是XXX』才對」,小孩才漸漸學會說「我」。「我」因此必須首先是別人口中的你,

doi:10.6342/NTU201803403

122

理解並使用「我」、「你」的人稱代詞,只能以影射的間接形式說談及自身;在象徵 界被排除的他者經由現實界,以一精神病式的幻覺回歸,讓主體受困於接應不暇的 幻覺症狀。

相對於精神病的對父之名的除權棄絕,性倒錯者則以轉喻的形式替代父之名 的隱喻。性倒錯,又譯為變態,指未藉由與異性性交獲得性快感的享樂主體。佛洛 伊德在《性學三論》早已惡名昭彰地指出,小孩是真正的性倒錯者,因為他們似乎 能從對身體各處的刺激中得到性快感。除了藉由身體不同部位獲得性快感外,性倒 錯包含由其他性對象取得快感,如同性戀、戀童或人獸交;以及由外在絕對客體或 條件獲得快感,如戀物、變裝、暴露與施/受虐。佛洛伊德在《戀物》一文當中,

透過對於戀物癖的分析,深刻地闡述了倒錯的本質。某一特定物/客體並非出於偶 然而遭受迷戀,而是為了取代一童年時期應該被放棄、孩童卻不願意割捨之物,亦 即母親的陰莖(GWXIV: 312)。小孩無法接受母親沒有陰莖,因為一旦母親遭閹割,

自身的陰莖亦岌岌可危;母親的閹割亦損及了依附於母親自戀狀態。然而在生活的 觀察中,他逐漸明確地認識到母親沒有陰莖的事實。但相對於接受現實,孩童選擇 保留母親仍擁有陰莖的信念:兩個相衝突的信念並存,僅能發生在無意識的原過程 當中。因此在次過程的思維運作下,孩童最終相信女人具有陰莖,但被某種物所替 代了,並將迷戀轉移到替代物之上(GWXIV: 313)。孩童在承認母親沒有陰莖的現 實同時,亦抱持著「否認」此一事實的相反信念,佛洛伊德將此一觀念上的否認區 別於情感上的抑制(Verdrängung),命名為拒認(Verleugnung)。

拉岡將Verleugnung 譯為法文的 déni 或 démenti,對應到意符的轉喻效應。轉 喻帶來意符的水平流動,猶如電影視角一般一個接一個的意符替換,最後固著於特 定的對象或客體之上。在戀物癖的例子當中,孩童儘管承認卻又不願接受母親沒有 陰莖,意符的替換因此在拒認的效果下無法到達不存在的陰莖空缺,而提早固著於 鞋、襪或內衣褲之上。整個過程如同觀看一部電影:攝影機隨著孩童的視角由「腳 趾(鞋)—腳踝(襪)—小腿—膝—大腿—」順勢而上,在猛然思覺母親沒有陰莖

主體從他者處反轉得到的第一個訊息,就是「我」何以為我。舉例來自沈志中課堂

2017.12.20。參照 Jacques Lacan, Le Séminaire livre III - Les psychoses, 1955-1956, Seuil, 1981, p.62-64.

doi:10.6342/NTU201803403

123

的現實時,影像/轉喻的過程瞬間停止,主體的依戀亦同時固著於轉喻過程中斷的 意符,形成迷戀特殊物品或身體部位的症狀144

基於抑制(Verdrängung)=隱喻效應形成的神經症、父之名除權棄絕

(Verwerfung)的精神病與拒認(Verleugnung)導致的性倒錯,有著各自殊異的 症狀與治療方式145,然而此一分明的分類在分析實務上早已受到挑戰。早在1949 年,美國精神科醫師Paul Hoch 與 Philip Polatin 創造了「偽神經性精神病」

(pseudoneurotic schizophrenia)以說明多種古典症狀混合的情況,成為邊緣症的 先驅;法國的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派系自 1970 年代以來,亦困擾於如何稱 呼欠缺明確妄想與幻覺的難以分類案例,因此出現了「冷漠的精神病」或Andre Green 的「空白精神病」等分類表述。拉岡派方面,佛洛伊德根源學派(l'Ecole de la cause freudienne=ECF)的創始人 J. A- Miller 在 1998 年提出的「普通精神 病(la psychose ordinaire)」的診斷146;與ECF 相對立的國際拉岡學會

(Association lacanienne internationale=ALI)的分析師 Jean-Pierre Lebrun 亦提出

「普遍倒錯(la perversion ordinaire)」,以對應當代各色症狀形成。透過後兩者的

「普遍倒錯(la perversion ordinaire)」,以對應當代各色症狀形成。透過後兩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