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重塑社會結構:重新認識土地與環境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伍、重塑社會結構:重新認識土地與環境問題

回顧到現在,我們可以發現中科三期是環保團體、律師與農民的結合,我們 可以從以下的三個運動者故事進一步觀察中科三期如何改變了人們的生命軌 跡。受訪者 L 因為擔任環評委員接觸中科三期,體制內的參與開啟了內外呼應 的契機;受訪者C 引領了受訪者 A 走向運動之路。關心中科四期的受訪者 B 也 在2009 年加入這條抗爭之路。

對這些運動者而言,法律雖不可或缺,但僅是運動的一部份,因為運動者有 更大的關懷。擔任環評委員催化了受訪者 L 辭去原本的教職,之後創立了地球 公民協會(現已改制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希望全面掌握台灣環境的問題。受訪 者A 與 B 是青年參與環境運動的例證,受訪者 A 因為中科四期的環評會議開啟 了運動之路,受訪者B 則是從關懷農業進而成為環保團體的一員。

在這些時刻,人們聚首,踏上未知的步履,在這條路上,人們印象最深刻的 是行政機關的作為,因為2008 年與 2010 年兩個勝訴判決,人們反而信任司法機 關較多。但是,雖然他們沒有等到中科三期停工的那天,這些人並未就此放棄,

運動為社會帶來反思的契機,這種背景的知識與行動在此對話,與其說中科三期 是一個事件,不如說是一道門,為社會運動開啟更多可能。環保團體擔任在地居 民與律師的中介,辦記者會、組織地方,也提高議題的高度,研究、發掘與動員。

1994 年,受訪者 L 便開始參與地方的環保運動。2005 年,因張國龍環保署 長的提名有機會擔任環評委員。2006 年,接觸到中科三期后里園區與七星園區 的審查。他在擔任環評委員的過程中,不只理解制度運作,也認識到操弄環評的 現象。2007 年,他決定辭去教職,全心投入社會運動。

動員的前提是要轉換對社會結構的認知,要認定某些事物是「不應如此」的。

因此受訪者 L 提及,台灣環境運動的兩個世代,對產業發展觀點的不同,中科 是一條界線。中科三期是一個里程碑,在這之前,大家對於工業污染的焦點都是 石化業、鋼鐵業等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所以之前的環保運動也有把高科技作 為這些產業的替代方案的看法。

但是,前一代的環境運動也有貢獻,各個時代有觀點與知識的限制。這個轉 變就要歸功於當時擔任環評委員的郭鴻裕老師,他收集很多資料,慢慢影響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受訪者L的周邊委員,重新看待中科這個問題,「因為他自己是,不是完全這方 面的專家,可是他很努力去把這些東西找出來,然後慢慢影響了我們大家委員對 科學園區的認知,開始去找資料、去分析這些問題265。」中科的問題揭露了很多 更細緻的面向。

而過去的政治經驗,也影響到受訪者 L 面對政府的想法。受訪者 L 的老家 在金門,所以政治經驗比同年齡的台灣人晚了一個世代,對於戒嚴時期、白色恐 怖的體認更深刻,很年輕的時候,他就知道政府有邪惡的一面。專制者的權力可 以為惡,但是,民主也有缺陷,政府一定有腐化無能的地方。

認知到這些社會結構之後,受訪者L決定不只是在議題上動員,而是全面地 投身組織工作。他認為,相較於傳統的社福組織,社運倡議的組織是透過社會的 槓桿力量促進體制的完善,導向公平、公義、永續的體制266

所以我才會認為那是一個恆常的對抗,不是說一次打就贏了,一次打贏 了,就變成像,權力才會有,透過政治上的競爭權力,我把你打倒我取 得權力,但是公民社會,NGO 的工作比較不是像這樣子,他是一個長 期的監督,第二個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改造。

擔任環評委員之後,受訪者 L 就辭去教職,創立地球公民協會。他認為許 多問題是長期結構的問題,要有團體作長期的監督。台灣一直都有在地的反公害 運動,但都是實際碰到問題才來面對。但是比較少人從整體國家社會長遠發展的 角度去看這些開發案之間的關聯,找出關聯後利用社會運動促進源頭的政策改 變,這就是他覺得要做的事情。

同樣是轉變自己對社會結構的看法,受訪者A也是因此才開始加入抗爭的行 列。受訪者A以學生身份參與運動,在 2009 年中科四期的環評會議之前,受訪 者沒有參與任何的社會運動,一開始是因為聽了一場演講,進而轉變了自己對科 學園區的看法。接下來她開始參與環評會議,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從研究助理轉 換成運動者。她談到這個認同轉換的過程267

265 受訪者L,訪談紀錄(2011 年 12 月 08 日)。

266 受訪者L,訪談紀錄(2011 年 12 月 08 日)。

267 受訪者A,訪談紀錄(語氣略刪節)(2011 年 03 月 0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看到居民那種無助的感覺阿,不是說他們,他們真的是為了他們的一 些生存權在打拼,然後那個官僚的體制又這麼的僵化,決策過程然後中 間的一些衝突,我自己看在心裡面是印象很深刻阿,就是讓我覺得自己 也會很想要跟著一起進去抗議(笑)。

她認為自己從環境的議題切入,後來也有機會理解農村的問題,進而與其他的青 年運動者合作。

受訪者A從中科四期轉而關心三期是因為 2010 年 01 月的撤銷判決268

最高行政法院那個判決就下來了,然後變成說那個時間點就聚集了更多 反中科的人這樣集結在一起。就是說怎麼可以法院判環評撤銷,那為什 麼你還可以就是不聽法院的命令然後繼續動工這樣子。

後來,她也從實習生轉而擔任臺灣環境行動網的理事,參與中科三期的策略討論 會議,進而籌辦多場記者會,負責聯繫青年與環保團體、在地農民。

受訪者B也是參與中科運動的年輕一輩,從 2004 年左右開始,受訪者B投入 自家附近的國有財產土地問題269,她開始理解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及種種事情。

2006 年至 2008 年,因為擔任助教參與課程,所以去彰化關懷區域發展,特別關 切農業議題。2009 年,她與修課的其他兩位同學一起參與台灣農村陣線舉辦的 夏耘營隊,小組成員訪調完開車經過彰化二林的相思寮,看到布條好奇進去一問 才知道詳情,當時,一起訪調的四個人後來成立了相思寮後援會。

一開始,相思寮後援會先協助土地徵收的問題。受訪者 B 開始參與中科四 期適逢2009 年 10 月,環評已近尾聲,只是在場外等,沒有進入場內,後來相思 寮後援會協助在區委會的程序中繼續發聲。受訪者 B 對這些程序的知識從無到 有,進而愈來愈熟悉。後來參與反國光石化時,才比較能理解環評程序。後續,

才又投入中科三期續審的抗爭中。

268 受訪者A,訪談紀錄(2011 年 03 月 08 日)。

269 即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北市文化二字第09730167200 號》,案由:

公告登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為本市文化景觀(20008 年 06 月 17 日)。參考《山仔后文史工 作室》,http://blog.yam.com/user/hillside.html(取用日期:2012 年 02 月 13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命名(naming) :法律動員的發端

在最初動員時,中科三期的運動者參與了環評會議。行動圍繞著環評會議與 地方說明會的發言、出席,反對中科三期的原因就循著環評制度的規範運作慢慢 成形。命名(naming),是人們賦予社會結構標籤的過程。在社會運動中,命名 可以連結不同的人們,一群人要聚集起來,必定有共同的目標,經歷共同的經驗。

因為命名,議題的生命開始浮現,運動目標也逐漸成形,藉由人們的集結、

動員,命名的事物成為動員的基礎。這些與人們的既有經驗、法意識有關,也與 法律規範、法律動員的行動有關。而命名也是法律動員的發端,命名的資源可能 來自成文法,也可能來自不同的經驗。命名影響著人們的行動,行動也反過來重 塑命名。在本研究的定位中,命名是「理解社會運動中的法意識」中的第一階段,

人們因為命名才得以認知社會結構,後續才有動員的基礎。

命名這個概念,與法意識理論的接壤之處在於基模(schemas)的形成,資 源(話語、行動)賦予基模生命,形成合法律性,而合法律性不斷變動的過程便 是法意識。命名相當於合法律性的創造,因為人們透過話語與行動界定基模,命 名的變動也正是法意識的一環。而之所以要用命名,便是因為集體行動下,人們 會傾向策略地命名,主導議題的方向,因此命名有主動的意義,人們並非完全受 到結構束縛。不過有時,命名也不一定是策略,像是土地徵收可能原本就是人們 遭遇的問題。在社會運動中,分析法意識與法律動員的焦點便是命名,命名突顯 了人們的法意識,命名也主導、促成了法律動員。

中科三期主要的爭議圍繞在環境影響評估法的程序,環評法的設計基本精神 便是預防原則(the principle of pollution prevention)與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預警原則的出現源自科學的不確定性,或者科學的確定性來得太晚,

在資訊有限的情形下仍需要決策270。在臺灣,「資訊的缺乏」(incomplete or unavailable information)始終是雙方爭執的焦點271,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層次 來談,開發單位願不願意承認欠缺有效的資訊,若是不承認,不同的科學方法可

270 這突顯了環境議題常常是決策於未知,這時候,政策效率與科學知識之間處於緊張關係,有 效率的決策會碰到科學知識的不足,但是又不能因為欠缺科學知識捨棄決策的效率。DAVID

HUNTER,JAMES SALZMAN,DURWOOD ZAELKE,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507-516 (2007).

271 DAVID HUNTER,JAMES SALZMAN,DURWOOD ZAELKE,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37-39 (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就產生各自的解讀。環評法可否完全評估開發行為對環 境的影響?加上運動者反對興建科學園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些原因不見得都

能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就產生各自的解讀。環評法可否完全評估開發行為對環 境的影響?加上運動者反對興建科學園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些原因不見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