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體制內抗爭路線的形成:環境運動的制度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代表體制內管道的形成,而聯繫到1990 年代後環境運動制度化的發展。

參、體制內抗爭路線的形成:環境運動的制度化

在回顧環評法的發展後,本研究要將環評法的出現與實踐連結到環境運動的 制度化命題。環評法在環境運動中如何佔有一席之地呢?社會運動學界的研究觀 察到社會運動制度化、社會力馴化的情形,何明修及李丁讚、林文源分別撰文探 究這個現象,其概念、焦點不同。2000 年時,李丁讚、林文源從 1970 年代談起,

回顧台灣環境抗爭「社會力」的文化根源208。李林二人嘗試回答環境議題中社會 大眾的不滿如何出現,進而轉化成行動的基礎。李林二人分析了媒體報導,指出 從1970 年到 1986 年,台灣社會民眾形成了「環境權」,進而在1980 年湧現權利 的追求行動。

這篇文章顯示了人們對環境的審視與身體感受相連,1970 年代初期與中 期,民眾僅有「受苦的身體」,有待專家、政府界定與行動;到了1970 年代末期 與1980 年代初期,社會經歷了「公害化」的歷程,「受害的身體」出現,專家與 政府法規劃分何謂「公害」,民眾進而能定義污染不合理,藉親身體驗成為「在 地的專家」,法律概念成為受害者的論述資源與工具。直至 1980 年代初期與中 期,界定環境權伴隨著政府權威的瓦解而來,「權利」先是自發地形成,受害的 身體發展成不可侵犯的身體,個別污染透過食品安全等議題拓展為公共化的論 述,至此,「感受」轉化為「行動」。

2003 年李丁讚、林文源發表的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談論環保抗爭的組織技 術面向209。這篇文章整體觀察環保運動理性化的過程,從一開始1980 年到 1986 年的肢體抗爭階段,到1986 年至 1993 年的遊行示威,乃至 1993 年迄今的專業 遊說,李林二人在這篇文章要探問的是社會力為何馴化,而這個解答正是組織技 術的轉化。組織技術指的是「各種造成、維持組織現象存在的具體操作、編排事 物的方式」。李林二人談及Foucault的治理性概念,聚焦在「群眾」的組織技術如 何轉化。組織技術的目的是有效運用群眾的功能。

208 李丁讚、林文源,〈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第38 期,頁 133-206(2000 年 06 月)。

209 李丁讚、林文源,〈社會力的轉化: 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52 期,頁 57-119(2003 年 12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86 年左右,環境抗爭的專業組織出現,造成了群眾暴力的消弭,隨後,

示威遊行技術大量運用,藉由社運領導人的指揮維持秩序,領導人的施為能力取 代了群眾。而後,1993 年後,李丁讚、林文源解釋環境運動偏好使用體制內制 度的現象,群眾路線慢慢轉變為專業路線,他們認為制度不是主因,行動者的施 為能力才是重點。以環評法等制度為例,這些制度不是自己生效,而是人們賦予 它施為能力,所以談背後的機制更為重要。

李林二人根據 1993 年台灣環保團體負責人的研究指出,專業路線的行動者 開始佔多數,因此作者認為環保抗爭的體制內運用在於具體的群眾成為抽象的權 利論述、民意統計、法令規範。在身體、情境與施為能力的配合下,專業行動者 讓法規、制度、科學原理成為施為能力的一部份。民眾的身體從不可見,現身到 隱退。最後,抽象化的組織技術佔上風,專家扮演管理群眾、法令論辯的角色。

Foucault 的概念可以用來檢視意義與概念的流動,即解構我們原本所見的現 象,李林二人談及行動者的施為能力與機制,也就是組織技術的轉化,這也是感 受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不過,其中仍然有許多變項需要考量,本研究側重個別主 體在運用法律的差異,組織技術並非線性進展,而是根據情境而有不同展現。

相對李林二人的解釋,社會學者何明修在2006 年出版的

綠色民主:台灣環 境運動的研究

一書中從政治自由化、民主化的角度切入,勾勒幾個臺灣環境運動 的時期,分別是政治自由化與環境運動的激進化(1987-1992)、政治民主化與環 境運動的制度化(1993-1999)以及政黨輪替與環境運動的轉型(2000-2004)210。 何明修指出,制度化是「社會運動已經常態化成為民主生活中的規律性元素,成 為一種獨立而自足的利益代表模式。」他指出幾個1993 年到 1999 年政治民主化 與社會運動制度化時期的特點:環境抗爭案件呈現穩定、持續的發展;群眾動員 與專業參與路線並進;政治策略的政黨傾向減低,出現籌組運動型政黨的企圖211

環評法也納入討論的範圍,1994 年,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開了先河,

讓環保團體有出席權,相較於此,環保團體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僅有局部性的 參與管道。何明修解釋,環保署的技術官僚路線封閉了民間的環評參與管道,但

210 這些分期顯示作者從政治角度來看環境運動的發展。本書其中的三個章節帶領我們看到環境 運動與政治力量的關係。1987 年解嚴代表政治的自由化,國家願意放棄威權統治,但是自由化 之後才是民主化。何明修用政治機會結構(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談論社會運動與國家的 關係。何明修指出政治機會結構的概念內涵,分別是國家自主性、抗議處理、決策管道以及政治 聯盟者等面向。參見何明修,前揭(註156)書,頁 117-121。

211 參見何明修,前揭(註 156)書,頁 157(2006 年 12 月)。

年12 月 15 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1941(取用日期:2012 年 01 月 10 日)。

216 后里農場環評結論部分節錄:「六、開發單位應承諾於開發前,於各村里針對鄰近交通影響、

農民灌溉用水可能移撥取用、區內廠商可能使用及排放之化學物質辦理公開說明會。七、開發單 位於興建及營運期間,應對環境品質進行監測,並向當地居民完整公開相關資訊。」參見環保署,

環署綜字第0950019388 號,〈公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后里農場部分) 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審查結論〉(2006 年 3 月 10 日),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書件查詢系統:

http://eiareport.epa.gov.tw/EIAWEB/Main.aspx?func=00(取用日期:2012 年 01 月 10 日)。杜文苓、

邱花妹指出,后里農場開發案建立了體制內的管道,包括村里公開說明會、健康風險評估說明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制度的問題,從竹科的監督小組,乃至中科三期的環評審查、行政訴訟,雖然激 發了更多的結盟擴張,但是問題的複雜程度、政府的制度回應也讓體制內的參與 困難重重218

社會運動的研究多半描寫法律運作的機制,但是「制度化」不僅僅是由上而 下的機制,也可能是起於草根力量的法律重新轉化。因此,本研究嘗試細緻地描 繪一部法律從制度建立乃至實踐的生成與運作,反思法律之於行動者的意義。既 有研究已經觀察到體制內、體制外的動員方式與其障礙,也有研究採用更廣泛的 歷時觀點觀察環境運動的演進,本研究的貢獻與對話的基礎在於聚焦法律動員的 過程,並且進一步描繪運動者的面貌。解釋運動為何會如此發展雖不是本文的目 的,但是透過中科三期歷程的探究,也可以獲知法律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連,具 體行動往往在許多的限制與條件之下運作,同時,行動者對事件的判斷與想像主 宰著事件的進行。

第二節、運動者集結:社會結構與動員

環評法的法制化與審議過程,其實都突顯了法律之下社會矛盾、衝突的實 像。環評法意在解決自力救濟問題,果然,之後環評法也是環境運動制度化的一 環,不過,再利用體制內管道抗爭之後,運動者還是必須回到街頭尋求體制外的 管道,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看到,在中科三期的發展過程中,環評法不但作 為抗爭的背景,也是抗爭的工具,環保署從環境的保護者,反過來堅守自己作為 主管機關做出的環評結論。對照環評法立法的意圖與審議的討論,民怨不但沒有 解決,反而藉由法律動員起來,本章節便是要描寫運動者的經驗與動員過程。

在文獻回顧末尾,我提出了本研究分析社會運動中法意識的框架,這個章節 就是敘述第一階段「命名與行動」的過程。本研究在訪談過程中,也詢問運動者 過去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這些故事將在這個章節呈現。

對於中科三期的運動者來說來說,中科三期是生命的一部份,農民學著表 達、抗爭,進而走上法院,律師開啟了另一片天空,長期關心環境的運動者投入

的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

218 Hua-Mei Chu, The Dark Side of Silicon Island: High-tech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aiwan, 22(1) CAPITALISM,NATURE AND SOCIALISM, 40-57(2011). 杜文苓、邱花妹,前 揭(註216)文,頁 35-82。

期,頁129-130(2000 年 12 月 20 日)。參見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取 用日期:2012 年 02 月 08 日)。

http://web.ctsp.gov.tw/temp/book/index.html(取用日期:2012 年 02 月 08 日)。

222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前揭(註 221)書,頁 30-39。

223 參見時任環評委員的文魯彬及李根政委員書面意見,環保署,《行政院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審 查委員會第139 次會議紀錄》(2006 年 02 月 27 日),參見環保署環評書件查詢系統:

http://eiareport.epa.gov.tw/EIAWEB/Main.aspx?func=00(取用日期:2012 年 02 月 0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