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訪談記錄

第二節 個案 2 訪談紀錄

一、 家庭基本資料

個案 2 為福佬族群家庭,家庭結構屬於核心家庭,本次受訪的對象為林小姐,

家中成員有先生和兩名就讀國小的子女,林小姐和先生兩人的教育程度皆為大學 畢業,工作都是老師,目前居住在台東市,居住地附近的族群多元,社區總人數 約有一百多人,因為附近住戶多為公教人員,平常與其他住戶交談都以國語為 主。

二、 語言實踐

(一) 家庭成員的語言背景及語言能力

林小姐與家中成員的語言能力整理如表 4-3,由此表可知林小姐和先生台語、

國語聽、說皆流利。受訪時她說:「我們小時候的母語是台語啦!然後進到小學 才開始學國語,七歲才開始講國語。」(訪 20140621-02-01) 林小姐也提到先生 從小的語言環境:「他們家也都是講台語。」(訪 20140621-02-01) 從小在都是 講台語的語言環境下生長,讓夫妻兩人具備流利的台語能力,除此之外,因雙方 從事的工作為公教人員,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國語的情況下,也讓兩人具有流利的 國語能力。

子女的語言能力方面,兩名子女平日交談均以國語為主要語言,林小姐描述 小孩的台語能力:「哥哥稍微會講,可是他不習慣講,聽是應該沒有問題。妹妹 會自動講台語,她可以自己用台語說出很多句子,就還算是蠻道地的。」(訪 20140621-02-01) 林小姐也說明造成此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小孩本身學語言的興 趣有關:「哥哥他大概是阿嬤問話時,他會答,就有時候國語台語回答。妹妹自 己有興趣,而且她還蠻喜歡講的,她會模仿,模仿成年人的說話方式,所以她會 模仿祖母那種大聲嚷嚷的講話方式,那種俚語式的那種趣味性方式。」(訪

20140621-02-01) 妹妹本身喜歡學台語,所以台語能力比哥哥好。

表 4- 3 個案 2 家庭成員語言能力表

家庭成員 語言能力

林小姐(受訪者) 台語、國語聽、說皆流利。

先生 台語、國語聽、說皆流利。

子女-哥哥 國語聽、說皆流利、台語聽力普通、說的能力較差。

子女-妹妹 國語聽、說皆流利、台語聽說皆流利。

(二) 家庭成員間的語言使用情形

1. 夫妻之間

個案 2 家庭結構屬於核心家庭,平常夫妻交談時使用台語、國語,採順其自 然的方式使用語言,問什麼樣的情況下會使用台語溝通?林小姐說:「有時候在 講 事 情的 話, 大概 都用 國語 。 但 是我們 如 果在開 玩笑就 會用台語。 」 (訪 20140621-02-01)

2. 親子之間

問到夫妻間都和子女說什麼語言?林小姐回答:「絕大部分都講國語。」(訪 20140621-02-01)

3. 家族其他成員之間

林小姐說家裡的祖父母平時和人溝通都是以台語為主:「祖父母的話就都是 台語,國語是完全不會的,外祖父可以講國語,外祖母只會講一點點。」(訪 20140621-02-01) 家中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屬福佬籍,由上述語言能力可知平 常大多使用台語,和孫子交談時也是以台語為主,但孫子會用國語回覆。除此之 外,夫妻之間用什麼語言和家中同年齡長輩溝通?她回答:「也是國台語夾雜使

42

用。」(訪 20140621-02-01) 若小孩對家中長輩們使用的語言,則還是以國語為 主。

由上述家庭成員間的語言使用情形可知,林小姐和先生的台語能力是從小環 境所成,夫妻兩人從小皆是台語的語言環境,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說台語,且 和孫子之間溝通是說台語居多,但孫子會用國語回覆,林小姐和先生在家中也使 用國語居多,和子女、手足間說台語的情況是國台語夾雜,目前子女的台語能力 妹妹較好,哥哥較差。

三、 語言意識形態

林小姐和先生從小生長於以台語為母語的環境,相當認同自己母語所帶來的 親切感,也認為母語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她說:「它既然是母語,所以在我們 來講它是個很親切的語言哪!我自己在看台語的話,其實會比較多在類似那種天 天開心啊什麼啊,那種俚俗語言上的趣味。就是我覺得它比較有價值的部分。」、

「台語本身因為它,目前我們寫的文字其實跟國語是吻合的,但是跟台語不見得 吻合。但是台語它有它另外的,就是有另外那種字典去保存那個台語的部分,那 些其實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訪 20140621-02-01)除了肯定台語帶來 的親切感、文化價值外,問到母語和族群認同有什麼樣的關連?林小姐說阿公阿 嬤有向他們要求要教小孩說台語,因為能夠和長輩溝通,語言和族群的關連,好 像在於說同一個語言比較有親切感,她說:「以母語為那個主要語言的人,他要 去跟你溝通,就會覺得有親切感。」(訪 20140621-02-01)

關於母語的傳承,林小姐也認為自己身為閩南人,覺得自身有保存母語的責 任:「我覺得國台語各有它的優點嘛!所以它其實應該是要保存下來。」(訪 20140621-02-01) 她也說到,台灣講台語的人口多,若不會台語,會有溝通困難:

「台灣講台語的人口是非常多的,不會母語,有一半的人是可能沒那麼容易跟人 家溝通的,或者是在相處上,他其實是有隔閡的。」(訪 20140621-02-01)

問到是否有教導子女說母語?她說:「我們是沒有主動特別去教她什麼,因

為習慣跟他講國語了。」(訪 20140621-02-01)

在談論母語流失的原因時,林小姐認為是語言政策的影響,讓台語慢慢流失。

她說明:「是因為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那個時候的語言政策讓我們少講,少講之後 我們就已經習慣用國語。那下一代的時候我們也習慣用國語跟他們說話,他們的 學習機會就變少了。」(訪 20140621-02-01) 林小姐也說自己求學時比較少在講 台語,這期間語言有流失,反而是到大學後比較習慣講台語:「從小學開始到高 中已經很少在講台語了。到我們自己大學的時候,又開始跟同學這樣玩去講台語,

所以慢慢地又習慣講台語了。」(訪 20140621-02-01)

問到如果靠家庭保存母語,有什麼樣的困難或是助力?林小姐則回答:「若 只有靠家庭的話,它的使用性還是不夠普及,因為在外面,大概都是用國語跟人 家在交談居多。如果自己家庭裡面,大概就是開始要大量的運用。」、「像我自己 很喜歡的俚俗語,它其實是一個很趣味性的東西,可是它就是我們平常不會用到 那個「雅」的部分。」(訪 20140621-02-01) 林小姐認為,台語給人的印象不夠

「文雅」,也是現代人不講台語的原因之一。

對於現今的母語教育,她贊成學校教母語,也和老師的教法有關係,目前母 語課以台語為主,但節數不太夠,只能算是一種倡導政策。她說:

跟英語課一樣,它其實是不太夠的,但是藉由政府的,一樣是倡導,倡導的 話會讓大家比較注重這一塊。然後小孩子也確實可以藉由這樣子去聽到不同 的語言,也是一個趣味性啊!就是小朋友她是發現她可以用國語之外利用一 種語言去說某些名詞或者是唸出句子,那她是開心的。這是我在女兒身上看 到的,她還蠻愛唸的。(訪 20140621-02-01)

關於英語,林小姐將英語學習排列在國語之後、母語之前,她說明英語是國 際性語言,對未來工作也會有幫助:「因為國語是主要語言,還有妳在閱讀上需 要用到,所以它是第一重要。然後英語是在工作上,母語的話大概是在跟親人溝

44

通的時候會比較需要而已。」(訪 20140621-02-01)

由上述林小姐的語言意識形態可知,她肯定台語帶來的親切感、文化價值,

也認為這個語言應該被傳承下去,但以家庭為出發的母語教育成效有限,因為社 會上還是使用國語居多,且當初母語政策帶來的語言流失,和台語給人的印象不 夠「文雅」,也是現代人慢慢不講台語的原因之一。英語的重要全在於它貴為國 際性的語言,因此認為比母語還重要,如果要將台灣變成全國語的社會,她也不 贊同,因為認為任何語言都應該保存下來,都是應該存在的。

四、 語言管理

林小姐對家庭母語政策是否有規劃並沒有特別去討論,但是祖父母有要求和 小孩多講一點台語,最好是每天講最有效,然後林小姐和先生也有鼓勵孩子講,

她說:「看到哥哥失敗的例子之後,就覺得需要加強了。」(訪 20140621-02-01) 林小姐和先生教導母語的方式並沒有特別規劃,就是採取「多講」的方式,

然後告訴孩子一些母語的名詞,例如:「可能會提醒她說,妳知道台語怎麼說嗎?

叫她練習看看。」(訪 20140621-02-01) 除此之外,夫妻也會用課文的方式教導 母語:「她因為喜歡唸課文,所以回來我們就會讓她常常唸給我們聽。然後回去 阿公家的時候,就請她跟阿公阿嬤用台語說話。」(訪 20140621-02-01)

關於其他的語言管理,林小姐認為國語對現在小孩而言有點變成母語了,對 國語沒有特別規劃,屬於自然的溝通。英語方面,有送小孩子去補習班,她說:

「哥哥是五年級去補習的,妹妹則是小一,所以就發現早期學習可能效果會好一 點。」(訪 20140621-02-01)

綜合上述個案 2 的家庭政策,屬於無為的管理,對於母語教導偏向於在自然 情境中對話溝通的指導,國語方面,贊成小孩在家中使用國語,也認為國語比較 像是小孩的母語,至於英語管理,則是送孩子去英語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