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兼融主客,全觀的新科學典範

第二章 新科學典範的浮現

第三節 兼融主客,全觀的新科學典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兼融主客,全觀的新科學典範

前一節討論的歌德式科學觀點,與主流的牛頓機械論式的科學觀迥然有 異,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即在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究竟是否存在著關 係,若有,那是什麼關係?機械論的科學僅僅強調客觀的可觀測的事實,本質 上是一種唯物論或是二元論;將心的作用完全排除在外或加以否定。而這個觀 點已經被量子論強力的撼動。

華德福教育立基於人智學(精神科學),尤其強調科學性與實證態度;所謂 的客觀性科學並不能代表科學的知識觀的全部;保持開放心靈與存疑的探索精 神,反而是真正的科學態度。正確的思考創造出二元性,因此是超越二元的。

若停留在二元的假象中,只會離現象越來越遠,最終忘卻自己是誰。

眼見為憑、重複驗證一直是科學的基本原則;嚴格來說,這只能是一種特 定的科學典範(paradigm),中間有兩種情況,一是基於二元論的觀點,認為自 然界一切事物是外於心,而心屬於另一個獨立範疇,與外界自然完全分開的領 域。而若根本上認定心物是二元的且各自獨立的範疇,則實際上無法解釋經驗 中,心與物兩個世界中密切的關係;自然與心之間確實以某種方式交互作用 著;若心遵循物質自然的原則,則可以視同於一元的唯物論;這也是主流的科 學的傾向,在自然現象的研究中,幾乎不存在對於心的存在與作用的探討。物 質科學根本上否定了靈性的存在,並且認為心的作用法則等同於物質的法則;

然則對於「思維是如何產生或如何運作的」,卻無法以物質的過程解釋之;可以 說唯物論本質上是站不住腳的。而在這種科學典範或世界觀典範之下,自由意 志沒有絲毫存在的空間,包括人在內的一切都遵循著機械原理一般的自然律,

自也無需討論意義是否存在的問題。

至於唯靈論,或謂絕對的唯心論則否認了物質的存在,卻也無法提出合理 的解釋說明感官性世界的存在;這個唯一且最高的靈性若非經過某種物質性(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非靈性)的過程,如何能感知到物質世界的現象?因此也是不成立的。(王俊 譯,2017:30)

破除了絕對的唯物論與唯心論,施泰納採取的立場是「素樸的一元論 (monism)」,「一元論不在經驗之外尋求不可經驗之物,而是在概念和感知之內 看到現實之物。」(ibid,255)這個一元的本體是唯心的,但卻不否定物質現實的 存在,儘管那是人在知覺的同時所創造出來的,「思想將所有的感知主體導入所 有多樣性組成的共同的觀念統一體之中;一統的觀念世界在所有的感知主體充 分展開自己。只要人僅僅通過自我感知來理解自身,他就會把自己看成這種特 殊的人;只要他望見了那個在他內在閃耀囊括了所有特殊之物的觀念世界,就 會在自身之中看到絕對現實充滿活力的閃耀。……一元論在現實本身中找到這 種共同的神性生命。」(ibid,256)一統的觀念世界、觀念統一體指的便是人的靈 性,這個靈性的本質性存在之中並無個體性的分別;而在世的人只要通過自我 感知,加以正確的思考,便能了解這個「吾」、本我、覺性的特殊性,他有能力 創造出自己的現實。「人就在自己的思想中把握到這個充滿所有人的共同的原初 存在;在現實中的生命被思維內容所充實,這樣的生命同時也是神之中的生 命。」(ibid,256-257)

這個大膽的科學圖像,近似於「一切唯心,萬法唯識」的佛法世界觀;也 同時符合量子現象的哥本哈根詮釋。

這種著重實證、體驗、靈性動機的科學觀,超越過往機械典範執著於客觀 實在性迷思的限制,指向一種新的科學典範。這正是靈性科學或未來靈性意識 研究能否成立的重要條件。

研究者認為,新科學典範與過往機械論科學典範之間最重要的差別是,科 學的目的,從建構外於自身的概念性解釋與系統性知識,轉變成對我與世界的 整體性了悟,以及靈性的自我顯露與證成。在方法上,也從(被設定的)條件式 觀察與驗證,轉為真正全面性實證式的工夫,並作用在對世界真相的了悟程度 之上。簡而言之,科學追求的目標,再也不是「知識」,而是「智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認識高層世界」一書的序中,施泰納提到,若能公正地省察主流的科 學知識,就會發現科學知識與靈性研究之間並無矛盾與衝突;相反的,「我們 應發現到,當我們越是開放地拿靈性科學和現代科學的積極成就做比較,我們 越會見到這兩者間美好的和諧。」(何畫瑰譯,2012:8)

若將施泰納所說的,人類心魂發展階段的「理智心」能力,那區分二元、

邏輯思變、系統分化的能力,視作是現代性的理性成就,那麼,後現代的轉 向,朝向去主體化、去(單一)歷史化、非線性的典範轉移,正與此新科學典範 不謀而合。事實上後現代科學典範的概念早已有學者提出,新近的科學理論除 了相對論、量子論,還有混沌理論、自我組織理論與複雜理論,都隱含著同樣 對現代性思維典範的挑戰與深刻反思。這些所謂的「後現代有機典範或新科學 有機典範,……所提倡的整體性思維方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徵,包括有機論、

系統論、非決定論、非線性、自我組織、動態開放、複雜性、觀察者參與、潛 能性、關係網絡、互補統合、與謙遜關愛等思想。」(黃永和,民 90:13)

人智學與華德福教育的基礎,都建立在肯定「靈性實存」且為生命與世界 之本質的前提之上。同樣的,已超過兩百年的雙狹縫實驗做為量子論的濫觴,

至今仍無法針對這奇特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這種情況猶如物理史上有名的

「不存在的乙太」。從古希臘的亞理斯多德開始到 1887 年之間,做為「光的介 質」與「絕對慣性座標系」的以太,理所當然地在科學家眼中扮演一個重要角 色,儘管從來無法被察覺、也無實驗能驗證它的存在。同樣地,人類心中對於 世界背後隱藏的「終極」的和諧性的信念,數百年來被簡化成「決定論」與

「化約論」的信仰,直至被量子論的統計力學、混沌理論擊碎之前,自由意 志、靈性等等都被科學封閉在哲學、玄思的圍欄中,並習以為常地輕蔑之。

假定乙太與決定論都在歷史上被拋棄並迎來新的進步,那麼,承認靈性、

拋棄唯物論的立場,將是科學再突破的重要關鍵。靈性科學與眾多現代科學典 範相互發明之處不少,或許過往被視為玄秘的知識,正指向新科學的曙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