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使用重要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研究使用重要文獻

一、人智學與神智學

神智學 (Theosophie)是 Helena Petrowna Blavatsky(1831-1891)與 Henry Steel Olcott(1832-1907) 於 1875 年 成 立 「 神 智 學 會 」16 (Theosophische Gesellschaft)所宣揚的關於人的神祕知識與靈性修煉的學說。施泰納於 1902 年起擔任神智學會德意志分會的領導職,以其自身的靈性體驗以及奧秘科 學研究知識,嘗試結合神智學既有的系統推廣其靈性復興的理想。施泰納 曾寫下《神智學》一書,強調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書中所說的靈性知識,由 於每個人都具有思維的能力,透過本質直觀,就可以開啟靈性修練的第一 步。在靈性知識方面,施泰納的觀點與神智學會接近,但在修練方式上 面,他則重視個人自我負責的途徑,依據各人不同的心性需求自我修練。

而神智學會則傾向於秘而不宣,各人的開悟或靈性成長必須仰賴有經驗者 或高層指導靈的幫助。這樣的觀點分歧,在 1910 年神智學會宣稱克里希 納穆提為未來的人類導師,基督再臨,也就是印度人所認知的彌勒佛降 臨,並在隔年為之成立了「東方之星教團」(Orden des Sterns im Osten)之 後,終於來到最高點。施泰納認為基督的靈性示現應該是屬於全人類以及 每一個人的,神智學所提倡的靈性觀點亦然,每個人都可以在自身找到並 且有能力透過鍛鍊而展現它。1913 年施泰納退出神智學會之後,人智學會 在柏林正式成立。有趣的是 1929 年 8 月 3 日,克里希納穆提也在「東方 之星教團」大會上,在三千名會眾面前宣布解散這個為他量身訂做的組 織,並且留下與施泰納相互輝映的著名演講,

16 1882 年神智學會的總部正式設立於印度馬德拉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主張真理是無路可循的!...信仰純屬各人之事,你不能也不 應該使它組織化,如果你這麼做,真理就變成了僵死的教條,同時也變成 那些懦弱的人和暫時無法得到滿足的人的玩物。」(胡因夢譯,民 82:95)

施泰納與神智學道揚鑣之後持續提倡人智學,並且在農業、教育、

藝術、醫學、社會、天文、建築等各領域均有所運用與發揮,影響深遠。

他在《神智學》一書導論中寫道,

「即使那些距離自己靈性探索的開啟時刻仍十分遙遠的人,也能夠 對他表示理解,因為對真相的感受與理解存在於每個人。這種在每一個健 全的心中都能夠發出光輝的理解,是他首先求助的。他也知道在這理解之 中,存在著一股必定逐漸導向更高程度認識的力量。而這種對他所說的也 許起初完全看不見之感受,本身就是開啟靈眼的魔法師。」(廖玉儀譯,

2011:16)

可以說施泰納在靈性與靈界方面的知識與神智學會並無衝突,主要 的分歧是在於修煉的途徑以及對自由的看法不同。《神智學》一書直接談 論關於靈性與生命奧秘的「隱密智慧」,使人能「走近透過超感官事物的 知識所揭露的人的本質與天職…成為完整意義下的『人』。」(廖玉儀 譯,2011:19)

二、本研究採用的施泰納相關主要文獻

施泰納畢生宣揚靈性科學,其思想除了部分書面著作之外,多數以現 場發揮的演講記錄文本形式流傳。受到施泰納本人的委託, Marie von Sivers 審閱了演講記錄並從事整理與出版,並在 1943 年建立了「魯道夫施 泰納遺作管理委員會」工作方針,1948 年她去世之後,該委員會開始了魯 道夫施泰納全集(GA,Rudolf Steiner Gesamtausgabe)的出版工作。(蔡慈皙 譯,1992:19;芮虎等譯,2014:3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以論述人智學的靈性科學內涵做為華德福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為 目的,主要採取的文獻均跟教育直接相關。

(一) 《教育學基礎的一般人類學知識》17(依據德文原版 Allgemeine Menschenkunde als Grundlage der Paedagogik,GA293 翻譯成中文)

施泰納本人在 1919 年 8 月 21 日至 9 月 5 日,藉著斯圖加特自由華德 福學校創建之初,針對第一批教師所進行的教育進修講座記錄,其中首次 提出了基於人智學的教育應用原則,內容主要涉及學校的角色與圖像,教 育的目的與任務,教育與前生、此世、來生以及各個層次身體之間的關連 性,對身心靈與意志、情感、思考三元性的考察以及其與教育的關係,意 識的不同狀態與作用以及教師的應然圖像等等。這是全球華德福學校教師 必備的基本理論書,在各個不同文化區域的華德福教師們,隨著時代的遞 移與自身對靈性科學的理解,各自對之有不同的認識或詮釋,並將之結合 實際教學作為,發展教育活動背後的靈性目標。

(二) 《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依據德文原版 Theosophie: Einfuehrung in uebersinnliche Welterkenntnis und

Menschenbestimmung,GA9 翻譯成中文)

本書為施泰納直接書寫出版的書籍,針對超感官世界給提供了直接 的描繪,據施泰納在該書序言中宣稱,這些內容無不是他本人透過自身的 努力與實際體驗所獲得的認識,而且決無法只透過一般流行的科學眼光來 看待其內容。唯有對超感官世界真相開放的人,會有機會透過練習培養出 高層的能力,進而自己接觸到書中的世界。但這本書並不提供「最終的真 相」,而只是介紹一個基礎真相的圖像。

本書明確地揭露了神智學的世界觀,亦即世界是由身界、心界與靈 界三個層次構成的,相互重疊、同時存在、不相妨擾;人的本質亦然,同

17本書經由「魯道夫施泰納華文編輯小組」翻譯成中文,並由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書名 為《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 活 在 這 三 界 之 中 。 另 外 則 介 紹 了 輪 迴 的 本 質 , 靈 的 再 軀 體 化

(reincarnation)與命運以及生命在這過程中的狀態。雖未直接與教育領域 相關,但是這個生命圖像卻是作為教育圖像的根本基礎。

(三) 《自由的哲學:一種現代世界觀的基本概述》(依據德文原版 Die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 Grundzuege einer modernen Weltanschauung, GA4 翻譯成 中文)

施泰納在《神智學》一書的前言中說道,書中所描述的真相,可以不 通過對超感官世界的直接介紹而獲得;那另一個途徑就是《自由的哲學》

所談論的認識方法。施泰納相信通過經驗與科學方法的考查,一樣可以獲 致對人的本質性的知識,也就是獲得對靈性的瞭解。換言之,靈性的知識 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思維而達到,獲得一個「人真實地活在靈性世界中」

的結論。

《自由的哲學》以對自由的討論切入,談到人類行為的意識狀態與對 知識的渴求,進而採取正確的對感知對象以及思考本身的思考,獲得對世 界獨有的認識:這個認識與所認識的對象世界是一元的,亦即由認識者所 進行、結論、定義與創造的。接著由此導引出自由的現實性,探討生命的 要素、自由的觀念、世界與生命的目的、價值等議題。

本書集中在思考能力的抽絲剝繭與鍛鍊,並以之為最高的靈性功能之 展現。同樣的這在華德福教育中是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意志、情感、思 考的健全發展培養,最終要運用在正確地運用思考能力,而展露自身的靈 性。

以上三本書均已由「魯道夫施泰納華文編輯小組」翻譯成中文,並由 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2008 年該小組與「魯道夫施泰納遺作管理委 員會/多納赫」(Rudolf Steiner Nachlassverwaltung/Dornach)以及「魯道夫施 泰納教育藝術之友會 /柏林」 ( Freunde der Erziehungskunst Rudolf Stein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e.V./Berlin ) 和 「 人 智 學 協 會 / 多 納 赫 」 ( Anthroposophische Gesellschaft/Dornach)正式協議合作,預計出版系列的施泰納重要作品。

(四) 《如何認識更高層世界:現代啟蒙之道》(How To Know the Higher Worlds :A Modern Path of Initiation)

更高層的世界一直存在我們周邊;更精確地說,你我本來就生活在一 個多層次交織的世界中,甚至無意識地運用著不同層次世界的法則。正如 札炯克在本書引言中所說,「我們都生活在這世界之中,但這世界深邃的 樣貌卻因我們身體感官的侷限而隱匿起來。而我們也都具備揭開靈性智慧 奧秘的能力,唯獨需要培養。」(B. Christopher,1994:preface)施泰納在這 本書中介紹了如何透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修練出高層次的感官,以直接體 驗到高層世界的真實;而且詳細地描述了每個修練階段會發生的狀況,以 及應該注意的重點。對於想要「符合科學精神的實修實證者」來說,這是 一本實際測試人智學神秘知識最好的練習手冊。其中談到的生命透過修練 而轉化的種種變化,以及各個階段相應的「靈性道德的要求」,則與華德 福教育背後的目標環環相扣。因此也是本研究重要的文本資料。本書已由 潘定凱翻譯成中文版本,書名為《超越生死門:高等靈界知識與修證法 門》18;另一中文版為何畫瑰翻譯,書名《認識更高層的世界:一條通往奧 義的現代之路》。19

(五)施泰納關於輪迴與業力思想的演講記錄

18 2008 年由「琉璃光」出版。

19 2012 年由光佑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主要參考《輪迴與業力原則的西方觀點》(A Western Approach to Reincarnation and Karma)一書。20書中收錄了施泰納 1910 年至 1924 年間 關於此主題的演講記錄。人智學與神智學延續起初源自印度的輪迴思想,

肯定生命靈性的永恆本質,在一次次的輪迴中提昇自己、完善自己、實現 靈性生命本身的偉大計劃。輪迴(再入世、再軀體化)的現象與因果業力 原則貫穿在華德福教育的一切思維與作法中。如果缺少了這個背景基礎,

則教育作為無非是見樹不見林,對生命僅只管窺而無以見全豹,何來有益 的回應與作為?是以本書亦為本研究重要文獻。

(六)其他施泰納的著作與演講集21

包括了人智學理論、教育領域以及自然科學領域。

1. 演講集:《奧秘科學大綱》(Occult Science in Outline),GA13。

2. 演講集:《人類的起源與目的》(The Origin and Goal of Humanity),

GA53。

3. 演講集:《人類如何成為完人》(So that the Human Being Can Become a Complete Human Being),GA82。

4. 演講集:《地球人與宇宙人》(The Earthly and the Cosmic Human Being),

GA133。

5. 演講集:《人性發展的科學》(The Sc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5. 演講集:《人性發展的科學》(The Sc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