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隨著華德福教育在台灣漸漸發展起來,各種相關的研究與論述也逐年豐 富。華德福教育作為一種全面化的人類社會運動,將人智學理念融合實踐在社 會的各個面向,也在如同微型社會的學校實踐場域中具現出來,因此針對學校 的教育哲學、課程、教學技術、學校環境設計、行政運作模式、家長或社群經 營等等,都有相關的研究結果出現。 梁福鎮(2013)在《斯泰納10的人智學教 育學研究》一文中充分的介紹了施泰納的生平與思想淵源,認為人智學教育學 受到了德國觀念論哲學、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哲學觀、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美育思想、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的輪迴思想、尼采的生命哲學以及基督和印度宗教的影響。文中還介紹了 施泰納書中提及關於教育目的理論、人類本質理論、教育階段理論、教學方法 理論與教師圖像理論;清楚地點明華德福教育在各個面向的實踐上,是具有內 在的一致性且環環相扣的。(ibid:4-19)尤其關鍵的重點例如:教師必須具有想 像力、熱愛生命、對真理毫不妥協;教師應該掌握人類的發展本質才可進行教 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一位自由人」等等,確實可以看出華德福教育對 這個時代科技發展與工具理性禍害的平衡。該研究也提出人智學教育對台灣現 行教育的貢獻,包括反思傳統學校過度重視外在紀律訓練,而忽略自治精神與 精神層面的教育;對人類本質發展理論的理解與重視,並依此建構明確的教育 階段理論等等。(ibid)

這種因為過分注重外在效度與升學的目的,忽略了孩童生命的健康生長,

進而變成台灣社會集體的焦慮的狀況,正是馮朝霖形容的「文化陰影」(馮朝 霖,2016:6);「台灣青少年嚴重缺乏學習的動機與自信,因之而必然導致生 命與文化自發性的消沉才真正令人憂心。」(ibid)而華德福教育注重身心靈、意

10 梁福鎮將 Steiner 音譯為斯泰納。而本研究依據 2008 年在香港成立之「魯道夫施泰納華文編 輯小組」之決議,統一譯為施泰納。該小組同時也約定了未來由此團隊翻譯出版的系列作品 中,人智學與華德福教育相關詞彙的統一譯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重視全人教育:華德福教育不只培養知性能力,更要求在意志與情感健康 基礎上培養健全的思考能力。這對過分重視智力與知識面向的台灣教育深 有啟示。

二. 對精神性的重視:精神層面是台灣教育甚為缺乏的面向,華德福重視人的 精神面向與意義價值,可以平衡主流教育的缺乏。

三. 回歸教育的本質:以支持學生生命健康與人性的完成為教育的目的,不追 逐外在績效。

四. 對藝術的重視:將藝術當作重要的教育手段,並將教育本身視為一種藝 術。

五. 對教師圖像的啟示:華德福教育猶如修行者一般的教師圖像,使教師真正 能朝向成為一位全人發展的「人師」的典範前進。

六. 學校行政圖像:華德福學校講求「沒有單一領導」的行政運行模式,落實 行政服務教學的目標;對於台灣學校普遍的科層化、官僚化現象頗有參照 價值。

七. 三元社會觀點:學校不只是學生受教的場域,更是一個微型社會;家長與 教師及周邊社區的健康關係不僅是教育成效的重要條件,反過來學校也對 社會進步有所促成。

八、多元評量:採用包含意志、情感與思考等全面的質性評量報告,以及各種 形成性評量,能更完整而正確地反映出學生的成長狀態、特點與學習的樣 貌。

由於華德福教育涉及面向甚廣,前述諸多值得台灣甚或當代教育思考或借 鏡的面向,足證其在未來仍有相當值得探究與發展的內涵。多數學者贊同華德 福教育的作法對當代教育的價值與啟示,但也對其神祕主義內涵、對生前死後 世界的說法以及生命觀「不科學」、靈魂或靈性之描述「違反認知性規準」的 部分提出批判(梁福鎮,2013;許縈慧,2010;陳惠邦,2003)。學者提出 Peters

12 蘇鈺楠(2016)轉引自蕭雅竹(2002)的文章,提出八種靈性的定義:1.具個別性、個人主觀並與 個人經驗或遭遇有關;2.人人皆有靈性,不是有宗教信仰者才有靈性的需要;3.是一種與自我

也更知道要如何去面對此生。』」(馮朝霖,2016:102)

「生命主體的獨特性」預設了靈性的存在;這一點無法簡單用「不科學」 Worlds and Its Attainment)序言中說,靈性科學或多或少確實無法只用思考來 評判,但這無從用來決定這些知識是否為真,因為「真實於否不是只有心識能 判斷,還有健全的感受也可以判斷真實與否;只要這種感受沒有被喜好或厭惡

13 舉例言之,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外無物;從佛家觀點看來,量子現象簡直正常 至極。卡爾波普(K. Popper,1902-1994)提出「否證論」(證偽主義),以「可否證性」作為科學知 識的判準之一。換言之,一切的科學知識都只能是暫時的,等待被否證而更新;不具「可否證 性」的知識便不能算是科學。若承認科學知識的有限性,應有助於新典範的出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扭曲,而是真的由高等知識毫無偏見的來評判,就會有相應的感受產生正確的 評判。」「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讓一般的成見阻礙你的開放心胸。」(潘定凱 譯 ,2008:7-9)

華德福教育以靈性科學為理論基礎,具有高度的實踐性,本研究還會討論 這些獲得有關生命與靈性的科學知識的修持方法。

現代社會的意義缺乏、精神空虛已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靈性因而成為一個 重要的課題;靈性議題漸漸為人重視。國內以靈性教育為題的碩博士論文研究 迄於二O一八年只有九篇,且多集中在護理與醫學領域以及宗教學領域。與教 育相關的則主要關於靈性的健康發展、生命意義、與高齡者靈性需求。綜合來 看,其中靈性教育概念經常與生命教育互用,強調的是生命的整全性、生命意 義的追尋、發展良善的道德、強調與環境及他人的關聯性、超越現世的意義價 值以及正念與轉化等。(陳麗罔,民 105)

曾加縈與李瑞珠(2015)認為,現代人對生命教育需求孔急,主要原因是人 們生命中喪失了靈魂,生活中失去了靈性覺察,所以必須從教育中找回靈性,

喚醒人性的本質;並建議二十一世紀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子啟動靈性教育的五 項內涵:一、生活力:正向思考與積極的生活態度;二、專注力:培養平靜專 注地探究創造力;三、反思力:自我反省與覺察,為自我負責,找到自我存在 價值;四、謙和力: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五、靈動力:學會感恩、隨 喜,為人著想,關懷他人。其對靈性的看法較接近一種心理功能或社會能力。

蔡進雄(2007)從教育領導理論探討靈性在學校領導領域中的重要性,認為 靈性固然重要,但在一般學校領導中普遍不受重視的原因,包括主流量化研究 典範的影響,以及靈性與宗教及教育之間的概念不易區分;同時也提出靈性許 多不同的涵意,包括探索自我與自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環境、自我與宇宙 之關係;尋求超越、意義、使命、目的、平靜與關聯等。(ibid:5)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靈性教育在台灣的發展仍屬模糊,對於靈性、宗教等 議題在教育本質上的探討亦較少。主要研究趨勢是在生命意義失落的現代,尋 求重新定位一個正向美好的人生;但尚未觸及到生命的本來源頭、功能作用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依此建構起來的教育觀、世界觀或社會圖像等等。儘管如此,各領域對生命 教育的重視仍令人感到欣喜,可以想見將有更多的研究跨界開展出對靈性不同 面向的探索。

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生命教育成為較受重視的議題,十二年國教課綱中 亦以生命教育為主要議題之一。台灣推動生命教育不遺餘力的孫效智指出,表 面上大家都知道完整的人應包含身心靈、知情意行等因素,而教育實踐上仍然 偏頗,整個體系與功利主義結合,工具理性膨脹,以致出現許多不擇手段甚至 輕賤生命的社會現象。在《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定位、理 念與願景之研究》一文中,孫效智提出生命教育的目標是要培育完整的人,其 內涵應包含了人生觀的確立與深化、價值觀的反省與思辨、生命修養的內化與 實踐;然而台灣教育現場的生命教育卻常常被窄化成自殺與憂鬱防治。(孫效 智,民 103:2)文中認為生命教育必須從「人學」的研究途徑切入,亦即探索

「人的本質是什麼」;而且生命教育不能只是一種知識,而應該是一種生活與 實踐,且要本於「內在的靈性修養」。(ibid:7-8)確是一語中的!該研究建議 的生命教育最後一項核心素養即是「靈性修養」,

「所謂『靈性』指的是人類靈明不昧的精神特性,它使人不但能運用理性 和感性去察覺與認識外在的世界,還能對自我進行察覺。它不但能探索或體察 時空內的世界與自我,還渴望領悟超越時空的真理、美善、意義、神聖、無限 與永恆。人因為有靈性,自然也能察覺人自身的神聖性,佛教稱之為佛性,基 督教稱之為上帝肖像,儒家稱之為沛然莫之能禦的本心善端,康德則稱之為不 能被工具化的目的主體性。」(ibid:20)

梁可憲(2015) 認為,從靈性教育觀點而言,教育的任務是將人帶往一個和 諧的身心靈合一的境地。(ibid:49)他以奇幻文學的隱喻提出孩童「如人、實 神」的人類圖像,並以「眾神的學校」、「務實的夢想家」為教育描繪出一個 具有合一性、想像力與責任感的新世紀教育樣貌,一種「自為目的/自我完成」

梁可憲(2015) 認為,從靈性教育觀點而言,教育的任務是將人帶往一個和 諧的身心靈合一的境地。(ibid:49)他以奇幻文學的隱喻提出孩童「如人、實 神」的人類圖像,並以「眾神的學校」、「務實的夢想家」為教育描繪出一個 具有合一性、想像力與責任感的新世紀教育樣貌,一種「自為目的/自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