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打造商品:商品化的移工政策設計(1980-1992)

第二節 前哨戰:逐漸浮現的移工政策(1980-1987)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0)。換言之,上述這些證據顯示,勞工、資本家與各類的運動力量在 1980 年代後權力上升的現象(見圖4,1980 年代後的變遷方向)。

圖4 1980 年代後行動者的佈署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然而,這時的國家仍缺乏經驗,不清楚該如何應對勞工運動與資本家。王 振寰(1993)認為當時國家正處在「迷惑」的狀態。雖然社會運動造成的衝擊,

例如勞資爭議、環境保護,都已經讓資本家備感不耐,甚至想出走他國,進行 產業外移(王振寰,1993:140)。但國家還是採用較寬容的態度處理社會運動,

譬如以介入協商調解勞資爭議等柔和手段。雖然有證據顯示,1988 年 8 月之後,

國家手段有強硬化的趨勢。例如 1989 年,國家驅逐投身工運的天主教神父,或 是於 1989 年五月以鎮暴部隊壓制遠東化纖罷工,恫嚇勞工運動(趙剛,1995)。

但實際上,國家仍在兩者間抉擇:滿足社會運動的需求,讓資本家持續以各項 策略威脅;還是抑制社會運動,滿足資本家要求,讓經濟繼續發展。

第二節 前哨戰:逐漸浮現的移工政策(1980-1987)

本節立足於 1980 年代資本家和勞工等行動者,從國家統領下脫離出來的政 策場域開始談起。首先關注 1980 年代後的勞動力市場狀況,並探討資本家如何 應對勞力不足的問題,藉此論證移工政策議題如何慢慢浮上檯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1980 年代的勞動力市場:缺工問題的形成

「找不到工人」是 1980 年代末期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雖然早在 1970 年 代起,勞動力市場就出現勞力缺工問題,但都是間歇性的。1973 年前的缺工問 題,是因為國民教育延緩了女工進入勞力市場的時間,暫時無法滿足紡織、電 子業,對廉價女性勞工的勞力需求所致(李誠,1975)。1976年的缺工潮,則是 因為 1973 年石油危機後的景氣回彈,工廠招募不到員工所導致的結果(張清溪,

1995)。

1980 年代的缺工問題則是結構性轉變的結果。一部分是,人口很快的從戰 後高出生/死亡率轉變成低出生/死亡率,減少了勞動力供給(林忠正,1991)。

另一部分則是產業結構的轉變。1960 年代以來的經濟成長,不僅帶來高額的外 匯存底,也提高了消費者對商品服務的要求。服務業日益發展,吸引了許多新 鮮人進入相關職場。相較之下,基層耗體力、危險的工作,不再受到新入職場 的年輕人青睞,基層勞動力的短缺日益惡化(蓁丕珍、曾碧淵,1988),特別是 製造業、營造業的中小企業最為嚴重(張清溪,1995)。

那麼,資本家如何應對 1980 年代產業缺工的問題?如下將分就產業升級、

出走、非法聘僱移工的三項策略說明,而非法聘僱則將成為日後移工政策合法 化的源頭。

二、 資本家的策略行動:升級/出走/非法聘用移工

正如前述所談,1980 年代的缺工問題是屬於結構性轉變的結果。但有多嚴 重?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臺灣地區受雇員工動向調查,自 1981 年到 1984 年以 及1987年,各年度製造業廠商表明缺工的比率分別是 19.25%、15.56%、30.31%、

52.48%、55.53%,顯示出缺工問題正在惡化,而缺工的產業(紡織業、營造業)

都表明缺少的是基層操作工。若再依據 1987 年 10 月,主計處進行的勞力短缺 特別調查,製造業平均有 65.85%的廠商表明缺工,總共大約缺少二十萬名工人;

營造業的缺工問題則有 76.96%的廠商缺工,總計缺少十二萬名工人(吳惠林、

張清溪,1991)。

那資本家該如何在國內繼續生存下來?理論上,產業升級應該是個最佳策 略,可以藉由增列自動化設備,來降低倚靠人力運作的成本。但弔詭的是,食 品、紡織等傳統製造業,在 1981 年到 1995 年的研究發展經費上都明顯偏低,

並沒有積極投入升級,即便政府曾在 1991 年鼓勵業界投資設備自動化、加強研 究發展,也未能提高他們的升級意願(陳宗韓,1999: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傳統製造業來說,外移到工資更低廉的國家,維持勞力密集和工資廉價 的生產方法,似乎才是更佳的策略。1980 年代初期,紡織、製鞋產業等在臺難 以生存的夕陽產業,就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與東南亞國家投資,不過,這並不 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外移,因此整體海外投資的件數、投資額都不高(王振 寰,1997;林祖嘉、黃啟宏,2005;吳介民,1997)。

除了上述這兩者之外,傳統製造業還有一個較差的選項:非法聘僱移工。

一方面,亞洲區域內各國經濟、薪資差異所產生的推拉力,帶動了區域內國際 遷徙。臺灣是當時薪資所得較高、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對於東南亞等發展中 國家的人民而言,無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們為了獲得更好薪資,願意遠赴 到臺灣工作。而這些東南亞國家也制定了勞動力輸出政策,更提高了國際遷徙 的意願和力度。譬如菲律賓為了舒緩國內人力過剩導致的失業問題,而提出勞 力出口的政策,並把出外工作打拼的人民稱為菲國英雄,鼓勵國人出國工作

(Rodriguez, 2011)。越南則是因應經濟自由化以及農地私有制,造成大量的農 村工人失業的問題,亦以勞力出口的策略舒緩失業問題(張書銘,2019)。

且就臺灣雇主來說,聘僱非法移工絕對是利多於弊。第一,非法移工的薪 資要求不高,雇主可以用遠低於國人的待遇聘雇。第二,即使非法移工不滿待 遇,或是有任何職業災害問題,因為違法聘僱的關係,也不可能站在有利的位 子上,向雇主求取相對應的補償。

三、 序曲:1983 年環亞大飯店非法聘用移工

雖然無從考證資本家何時開始非法聘僱移工,但從媒體的報導中,仍然可 以找到目前最早出現在檯面上的個案。可惜的是,目前有關引進移工的政策研 究中,都沒有注意到此(陳宗韓,1999)。該個案雖然在當時的討論聲量很小,

但該它卻開展了日後社會對「移工」的想像。

1983 年爆發環亞大飯店違法聘僱菲籍移工,是目前臺灣最早出現在檯面上 的案例。根據聯合報的報導,環亞以每月支薪八百彼索(最多相當三千二百元 新台幣),和提供住宿與來回機票來聘僱移工,但這仍和當時國內的最低工資

(五千七百元)相差甚遠,40間接驗證本文先前所談的雇主心態。

這些移工多半持觀光簽證來臺打黑工。若我們依據該標準來計算人數的話,

根據警政署的估計,1988年前逾期滯留的外國人約有 13,470位(蔡宏進,1990)。

40 王錤(1983-11-18)。外籍傭工的腳步聲.已能聽見 國人工作權被侵佔.大為不妙。聯合報,05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若再依據張清溪(Chang, 1988; 轉引自林忠正,1991:244)比較粗略的估算,

1988 年底至少有近四萬名移工。這顯示出,雇主非法聘僱行為在當時已經不是 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我們可以在比較積極的面向上,來詮釋環亞大飯店一案。根據本文的調查,

僅有聯合報、經濟日報有刊載,共三篇有關環亞飯店一案的內容或社論。中國 時報、工商日報則完全沒有相關資訊,甚至直到 1986 年才有一篇關於外籍移工 的新聞,但卻是報導組織條例的相關事項。41雖然在 1980-1987 年間,整體討論 聲量微弱,但這也是在早期資訊封閉下,不可得多得的討論資料。

「是否剝奪國人工作機會」是當時輿論最擔心的事情。42他們認為政府應 該要在非法聘雇問題惡化之前,盡快防堵。43而輿論也體現出身為政策後進國 家,能參考他國移工政策的後進優勢。西歐經驗被塑造成:「請移工容易,送移 工難」的寫照,把引進與否的議題,拉高到社會、政治層面,認為不能單以短 期的經濟目的為由引進移工,而忽略引進後造成的社會、政治衝擊。尤其西歐 無法遣返移工的前車之鑑,更是核心論旨。1983年 12月 12日的經濟日報報導,

說明了國內初期對移工的想像,在這背後,隱含的不僅是「多加考慮」的態度,

也帶有移工是「壞工具」的意涵:

經濟高度開發國家,由於本身勞力不足,不得不引進國外勞工,如戰 後的西德,大量引進東歐國家的勞工……外國勞工多服務於製造業,

雖有助於經濟的高速成長,但一旦經濟衰退,失業增加,這些外國勞 工便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遣返不易,留下來又影響本國勞工的就業,

常形成民族間的裂痕,導致難於解決的政治問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