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圈內人與圈外人:臉書帳號的區隔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三節 異性戀霸權秩序下的閃避策略

二、 圈內人與圈外人:臉書帳號的區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C 在臉書上並不避諱分享與同志相關的訊息,也不隱藏自身的女同志身分。

只有一個臉書帳號的 C,她的臉書只加圈內的朋友與同志友善的朋友,也幾乎不 會發布公開的貼文。對 C 來說,因確認了臉書上所有的朋友都是可信任的對象,

所以她能夠在臉書平台盡情展現自身的女同志身分。C 因不清楚臉書複雜的隱私 設定,故而選擇以嚴格篩選臉書的交友邀請作為保護自身隱私的方法。儘管臉書 的介面與功能時有變動可能造成使用者的隱私外洩,C 並不擔憂她的女同志身分 向她的臉書好友洩露會對她造成任何影響。

受訪者 K、S、C,大致可將之視為女同志使用者在操作臉書時的三種典型 代表。一是對於臉書的隱私設定一知半解,且並無積極防範隱私洩露的策略;二 是嫻熟於臉書各式隱私操作,甚至能夠教導他人如何保護隱私不洩露;第三種則 是雖不清楚臉書的各式隱私設定,但試圖透過最為簡便的辦法一勞永逸──不加 會對自己隱私造成威脅的人為臉書好友。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女同志,從她 們的使用策略中都能發現,如何保護自身衣櫃裡的女同志身分,是她們時刻煩惱 的問題。在臉書的操作上,女同志的自我監視無所不在。而女同志之所以隨時受 到臉書上監視權力的侵擾,仍是因為同志污名致使女同志在與他人互動時易處於 權力的弱勢,因而女同志必須設法掩藏自身的同志身分,以避免人際關係因同志 污名而受到影響。

二、 圈內人與圈外人:臉書帳號的區隔

鄭美里(1999)指出,女同志提及進入「圈內」至少有兩個意涵:一是意識 到並接受自己的同志身分,二是指到 T-Bar(女同志酒吧)或參加同志團體,有 同志友伴。當女同志踏入「圈內」,便與在「圈外」時有所區別,女同志同時生 存在兩種環境中──異性戀為主流的大社會和同志社群,女同志身處在雙重文化 之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圈內」與「圈外」,是在訪談過程中,許多受訪者時常提起的詞彙。多位 女同志受訪者認為,「女同志圈」是一有別於異性戀主流文化的文化圈。受訪者 A 提到,在與同性戀人交往前並沒有接觸過任何與同志相關的消息,是「是喜歡 之後才去 touch 所謂相關的資料,或所謂圈內的資料。」對她來說圈內的資料具 體而言便是談述與同志相關的議題:「有一部分是那時候在找關於性學的資料,

另外一方面,年輕的時候對於情感是很有興趣的嘛!所以那個時候會看所謂的小 說。」A 在意識到自己的女同志身分前,並不了解女同志文化,主流異性戀文化 並沒有教導 A 何為女同志的性與情感關係。她也提到女同志文化圈的部份樣態:

同志圈有很多標籤,……當妳越去挖資料,越去了解所謂的圈內是 什麼樣的一個文化型態的時候,妳才,喔,我的經驗、我的外觀、我的 喜好,好像和哪個標籤很貼近。那可能那標籤是 T,那個標籤可能是不 分等等之類的。(A)

對 A 而言女同志的性、情感關係與性別氣質等資訊,都屬於「圈內」的資 料,是女同志圈才擁有的文化,女同志社群與異性戀社會並非共享一樣的社會文 化。

25 歲,大學主修社工的受訪者 E,大學時期有與男性交往的經驗,一直以 來也認為自己是對同志友善的異性戀者,直到有了暗戀的女性,才驚覺身分的變 換使得她在看待同樣事情時,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夢想就想說,要是如果可以跟 XXX 牽手,那有多好的瞬間,因為 我剛好看到一對男女走過來,我立刻走人……我覺得那個瞬間,我有發 現每個情侶都是一男一女這件事情,我覺得那個瞬間會讓我覺得很特別,

就是原來這是不一樣的感受,……因為我是念社工,所以我一直覺得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一群人做一些事情什麼的,是一種與他們同在的感覺這樣子,但我覺得 我在一月之前,我是屬於另一個圈子,但是在一月之後,進入另外一個 圈子之後,對同樣的事情、同樣的議題完全都不一樣的感受。(E)

此部份「進入圈內」的意涵,與鄭美里(1999)所提及的自我認同變化相關。

E 提到的「進入另外一個圈子」,是因自我認同的改變,而意識到自己與原本主 流異性戀文化處於不同的文化圈中。主流異性戀文化的情侶「都是一男一女」的 情況,迫使她注意到女同志圈與原先所熟悉的異性戀社會體制是不同的「圈子」, 僅是在與情人相處這件事情上,就可能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處境。因而不論自己原 先是否接觸過同志族群、是否對同志友善,「在圈內」與「在圈外」有著截然不 同的意義。

鄭美里(1999)提及的另一種「進入」圈內,則是指女同志於實體物理空間 中的聚集。受訪者 L 認為「發現自己的性向,和踏入圈內是兩件事。」,她是在 參加同志團體擁有同志友伴後,才認為自己「踏入圈內」:「在加入伴侶盟14後,

才逐漸意識到『阿,原來我已經踏入圈內!』、『阿,原來我現在是在做社會運動。』」。 然而並不是每位女同志於實體物理空間都能找到同志友伴,因此對於認識「圈內」

其他人的需求,轉移至虛擬線上女同志社群:

有認識到其他的他人,就是在網路上的時候,……但是那個了解就 只是,喔,這個圈內大概大家長什麼樣子,那個樣貌是什麼的那種感 覺。……我在了解一個環境,才去把我自己放在那個環境裡面去看,原 來我在這個環境是什麼樣的位置。(A)

14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Taiwan Alliance to Promote Civil Partnership Rights,簡稱伴侶盟),伴 侶盟由數個倡議性別與性傾向平等的團體聯合組成,以推動台灣多元家庭法制化,確保不同形式 的家庭都能獲得平等與合理的法律保障為目標。詳見伴侶盟網站:https://tapcpr.wordpress.co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所以我就只有看...就是知道,哇,這圈子有這麼多人喔!覺得有點 安心。(G)

於網路上尋獲女同志社群,發現與認識其他女同志,為另外一種「進入圈內」

的方法。較為年輕的受訪者 G,因為進入網路上的女同志社群,看見其他的女同 志,而不再認為自己是主流異性戀文化中僅有的異端。A 則認為透過網路上的女 同志社群,她能更了解女同志族群,知道大家的樣貌為何,也愈加認識女同志文 化與其環境,得以透過比較與他人的差異,定位自身身分。

對女同志受訪者而言,「女同志圈」所具有的意義,在於擁有我群後,社群 內的每個人得以共享與共承屬於我群特有的文化資訊、環境樣態甚至是社會處境 與污名。圈內女同志族群的獨有文化,與圈外的異性戀主流文化不同,圈內與圈 外的人際網絡,也因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女同志身分的隱現,在面對不同人際 網絡時,便有了差別。當女同志在圈內,她的同志身分不言而喻;而當她在圈外,

在異性戀文化慣常將人們預設為異性戀的情況下,她的同志身分卻是隱晦不明。

臉書使用者從註冊臉書帳號開始,臉書平台便積極利用各種使用者填寫的資 料向使用者介紹「臉書朋友」。臉書也試圖透過使用者自身填寫的資料,綁定使 用者線下的真實身分。Goffman 提及對誰顯露身分,是污名管控的重要策略,因 而對於有著敏感身分的臉書女同志使用者而言,臉書上真實身分的綁定,意味著 女同志使用者在遊走臉書時,不論是否自願,皆具有向線下實體社群出櫃的風險。

換而言之,臉書女同志使用者從帳號的註冊開始,便已是一場隱私與權力的攻防 戰。

在受訪者中,許多人的女同志身分並非能毫無顧忌出現在圈外的人際網絡中。

如前一節所提,對許多受訪者而言,其自身的女同志身分可能不符合臉書某部份 臉友對她的期待,如受訪者 S 便認為女同志身分或許「不符合家族期待」。或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認為女同志身分將招致他人視其為髒污之人,受訪者 J 就表示自身的同志身分可 能會影響他人對她的觀感:

譬如說你是深綠聯盟你知道我是國民黨,我們可以不討論政治我們 可以談論公事那沒有問題,不要爭到政治就好了。但是如果我是同性戀,

你是虔誠的基督徒,你會覺得我是一個髒掉的人,那是個人觀感的問題。

(J)

女同志受訪者在臉書平台上為能維持各方人際網絡對她的固有印象,每位受 訪者有著不太一樣的人際網絡區隔策略,而其中一種策略是擁有兩個以上的臉書 帳號。受訪者 L 便提及使用兩個臉書帳號是為了區隔圈內與圈外的人際網絡。L 是在幾近大學畢業才意識到自身的女同志身分,在 L 的臉書公眾帳號上,臉友 來自各式人際網絡,包含朋友、師長、親戚與家人,更有著十分敵視同志族群的 教會兄弟姊妹。身為虔誠的基督徒,L 面臨圈外的教會人際網絡,與圈內的同志 人際網絡之間的拉扯。L 不得不使用兩個臉書帳號,因為她需要完全隔開來自教 會的臉友,以避免自己在不同人際網絡間的形象發生衝突。L 提及自己在臉書平 台上的一舉一動受到教會朋友的強烈關注:

我有一次只不過在我的狀態上面發了一篇:「感冒了,覺得很痛苦。」

一分鐘喔!馬上就有姊妹打電話來說,XX 阿~~妳就知道那個恐怖了 吧!那真的很誇張妳知道嗎?(L)

當研究者提醒 L,她的公眾帳號仍能看見數個與同志議題相關的活動標示在 L 的臉書時,她的反應更是十分劇烈:「我不小心的,絕對是我不小心的。還好

當研究者提醒 L,她的公眾帳號仍能看見數個與同志議題相關的活動標示在 L 的臉書時,她的反應更是十分劇烈:「我不小心的,絕對是我不小心的。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