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清代武職將弁與經制兵俸餉

第三節 《戶部則例》 「廩祿」門內容規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餉」,兩者在所得之「名稱」上有所差別,其用意當在於適度區別「官」與「兵」之 所得而已,兩門合計之例文共 165 條。次就道光十八年之《戶部則例》而言,由於 其內容顯係增纂性質,因此廩祿門內僅有 14 條,兵餉門內也僅有 10 條,兩者相加 僅 24 條。再就同治十三年之《戶部則例》而言,其廩祿門內計有 69 條,兵餉門內 則為 47 條,合計為 116 條。從條文數多寡而言,當符合先前道光朝之《戶部則例》

屬增纂性質,而同治朝之《戶部則例》屬於增修性質之推論。茲將三種《戶部則例》

與廩祿及兵餉門之條文數列表如下:

表二:乾隆、道光、同治三朝《戶部則例》廩祿與兵餉門例文數 朝代

門別

乾隆四十六年

《戶部則例》

道光十八年

《戶部則例》

同治十三年

《戶部則例》

廩祿 89 14 69

兵餉 76 10 47

合計 165 24 116

資料來源:筆者依據《戶部則例》自行整理而成

第三節 《戶部則例》「廩祿」門內容規範

綜觀《戶部則例》中廩祿門之內容,主要包括「俸薪養廉」、「公費月銀」、「部 院官俸例」、「旗缺官俸例」、「外省文員俸例」、「中外綠營俸例」、「查扣降罰」等七 大部分,其下各有例文不等。清代養廉銀之設,原為彌補俸祿之不足,是以乾隆四 十六年之《戶部則例》,以區間或是固定數額之方式,將相關官員之養廉銀多寡規範 於其內,24然《戶部則例》對於養廉銀之規範細節並未多加著墨,加之各省同職官的 養廉銀亦有差異,25是以養廉銀雖為各武職官員所得之重要一部,但並非本章探討之 對象。26有關公費部分,顧名思義,係明訂各部院之官員每月可得使用之公費款項內 容,至於「部院官俸例」、「旗缺官俸例」、「外省文員俸例」、「中外綠營俸例」,則是 各相關職官之俸祿所得依據,最後之「查扣降罰」則是各職官如因失職而受「罰俸、

降俸、住俸及降職留任、革職處分」時之「照議處分」處置規則。27據此觀之,對於 各職官之所得項目,均已訂明於《戶部則例》之內,但因戶部官員係屬文官,因而 對於處分時之具體法規範,需另行參酌《吏部處分則例》之著錄內容。廩祿門所規 定之俸祿,其適用對象係具有品級之各類職官。由於本文之主要重點在於探討武職

24 《戶部則例》內有關養廉銀之例文計有卷九十一之「旂員養廉隨甲」、「部院官養廉」,九十二卷之

「外省文員養廉」、「漕運各官養廉」、「河道各官養廉」、「差員養廉」、「中外綠營養廉名糧」、「新 疆養廉」,九十七卷之「核支旂員養廉」、「核支新疆養廉」,九十八卷之「正任官養廉」、「署任官 養廉」,九十九卷之「額缺官養廉」、「署任官俸薪養廉附、「截半養廉」等,請參見《戶部則例》

各卷相關細節。

25 各省同職官之養廉銀有所差異,請參見中華文史網「養廉銀」之說明:

http://www.historychina.net/qsbk/gz/392510.shtml,檢索日期:9/11/2017。

26 本章於比較八旗與綠營各武職人員之所得時,均未將養廉銀納入計算。有關武職養廉銀之議題,

見本文之第四章。

27 見《戶部則例》冊三,頁 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人員之俸祿,是以其他屬於宗室或文官部分,除相關者外皆不列入討論,現謹將之 武職人員之俸祿說明如下。

依據廩祿門中「中外文員俸」之例文,其標題雖說明係針對文員,但例文則說:

「中外大小文員,八旗官員,按品級給予正俸」28,其下則為九品正從官員之俸祿數 字。據此,八旗之官員雖亦有文、武之分,但就俸祿而言,基本上是依據其品級之 高低而給予,但綜觀整個《戶部則例》,卻又未特別替武職官員之正俸進行規範,如 依據「按品級給予正俸」一句,則清代文、武官員所得之俸祿,除因在京、或駐防 而有所差異外,「中外文員俸」此一例文所規定之俸祿多寡,亦同時適用於武職人員。

29所需特別留意的是,在京大小官員,包含未入流之最低階微員,均特別享有「俸米」

福利,其中一品至八品,同一品級之官員無論正從,其正俸與俸米皆一致,所例外 者僅有正、從九品而已,至於京城以外之各大小文武職官,基本上則無法享有此一 福利。30此外,亦需留意「中外文員俸」與八旗駐防官員在所得之「項目」上有所差 異,此部分於下文另述。為便於比較,現依品級之不同,將乾隆朝各品級官員可得 之實際俸祿數字列表如表三:

表三:中外文員及旗員年俸祿表 單位:銀/兩、米/石31 俸祿

品級 正俸(俸銀) 俸米(或折銀或折為地晌) 比例(俸米/俸銀)

正、從一品 180 90 0.50

正、從二品 155 77.5 0.50

正、從三品 130 65 0.50

正、從四品 105 52.5 0.50

正、從五品 80 40 0.50

正、從六品 60 30 0.50

正、從七品 45 22.5 0.50

正、從八品 40 20 0.50

正九品 33.111 16.557 0.50

從九品及未入流 31.52 15.75 0.50

資料來源:筆者依據《戶部則例》自行整理而成

說明:上表為正、從一至九品之基本規定,其他因身份或特殊規範而有特例者暫不討論。

從表三之數字分析,明顯可以看出清政府對於俸祿與俸米兩者間之比例關係,

亦即俸米之數值正好為俸銀之一半,這種比例顯然是經過制度設計以及物價考量而 得出之結論,絕不可能係隨機發生的結果。事實上,這種同時給予官員俸銀(錢)

28 見《戶部則例》冊二,頁 436。

29 《戶部則例》廩祿門之目錄,於「中外文員俸」下,標注「旗員同」及「陵員房地附」等字,據 此可知此條文亦適用於文武職之旗員。見《戶部則例》冊一,頁 31。

30 見《戶部則例》冊二,頁 436。

31 本表依據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釐(文),一釐等於十毫。一石等於十斗,一 斗等於十升,一升等於十合之換算基準,將俸銀與俸米均換算為兩與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與俸米(糧)的薪資制度,對於官員收入之調節確實有所幫助,畢竟穀價會隨豐、

歉之年歲而有差別,因此半錢半穀的薪資制度,便可以適度平抑物價,並平衡官員 的實際收入,事實上這種錢穀相參的作法自漢代便一直沿襲至清,只是在比例上有 所不同而已。32翁禮華亦認為透過錢穀價格互補以平衡所得的做法,「在農業社會不 失為明智之舉」。33

另依據「八旗駐防官員俸」例文,京外各地之八旗駐防官員,其所得項目與在 京者有所不同,基本上不給俸米,而是另給「家口米石」以及以地抵給之「地晌」, 但部分地區如直隸之保定、河南之開封、山西之太原等之「駐防職任世職等官」卻 又不給家口米石,而是與京官一樣給予「俸米」,34因此在所得項目上產生一定之差 異。如欲核算各武職官員之正俸,勢需先行確定八旗將領職銜所等同之品級為何,

方能依其品級核算正俸,因此在繼續討論之前,先略說明八旗武職官員之品級如下。

清代特有之八旗制度,計可分為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合計共二十四旗,身 份上雖有差別,但在品級制度上,八旗官員則屬一致。如同文員一般,武職官員亦 分為正、從九品,合計為十八階,所不同者,武職官員並未見「未入流」一級。35依 據乾隆七年刊刻之《欽定中樞政考》,36旗員之武職品級及其職位數,計可劃分如表 四:37

表四:清代八旗武職官員品級職位數

品級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正 從 職位數 5 0 6 1 18 0 24 0 19 1 13 0 6 0 3 0 0 0 小計一 5 7 18 24 20 13 6 3 0

小計二 30 57 9

合計 96

資料來源:筆者依據乾隆七年之《欽定中樞政考》自行整理而成

32 半錢半穀的薪資制度似起自漢代,《後漢書》載:「百官受奉例: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

凡諸受奉,皆半錢半穀。」杜佑《通典》亦謂:「後漢大將軍、三公俸各三百五十斛,凡諸受俸,

皆半錢半穀。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俸錢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錢六千五百,米三 十六斛。比二千石,錢五千,米三十四斛…。」以漢殤帝延平年間之制度,俸錢與穀米的比例大 約在千分之九到千分之四點七,平均為千分之六點三。分見《後漢書》卷 118,頁 3632~3633;

杜佑,《通典》卷 35,頁 491。

33 翁禮華謂:「以穀物和貨幣兩種形式支付各級官吏俸祿,如遇到物價變動時,錢穀價值互補,自行 平衡收入。這一頗具經濟頭腦的舉措,在早期農業社會不失為明智之舉。」見翁禮華,《求官食祿:

解讀官史四千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年,頁 31。

34 見《戶部則例》冊二,頁 438。

35 《清史稿》謂:「官分九品,各繫正從,級十有八,不及九品曰未入流。選人並登資簿,依流平進,

踵故牒序遷之。」見《清史稿》卷 114,頁 3272。

36 乾隆七年刊刻之《欽定中樞政考》,係大學士鄂爾泰等於乾隆六年奉敕撰,計有《八旗則例》十五 卷、《綠營則例》十六卷。

37 見《欽定中樞政考》冊一,海南出版社,2000 年,頁 200-2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就表四言之,乾隆七年時八旗之武職官員總計有 96 個職銜,其中以正三、正四 及正五品之職位數最多,而八品相對為少,九品之職銜甚至缺列。整體而言,上三 品有 30 個職銜,中三品有 57 個職銜,下三品則僅有 9 個職銜,並非如一般組織呈 現金字塔上窄下寬之形狀。雖如此,但整體之武職架構,仍須配合各官所額設之「官 缺」合看,方能充分瞭解清代武職人員之實際佈建情形。由於乾隆年間之武職官缺 編制尚無法充分掌握,現謹以《清史稿》所載之驍騎營編制以為說明。據《清史稿》, 驍騎營計有下列 10 種軍職人員:38

表五:驍騎營八旗武職人員職位數

職官 編號 官銜 品級 小計(人) 合計

驍騎營

1 八旗都統 從一品 24

2,894

2 副都統 正二品 48

3 參領 正三品 96

4 副參領 正四品 96

5 佐領 正四品 1,151

6 驍騎校 正六品 1,151

7 協理事務參領 40

8 章京 144

9 筆帖式 144

10 隨印房行走散秩官 無定員 資料來源:筆者依據《清史稿.職官四》自行整理而成

說明:上表編號 7、8、9、10 之職官品級,於《清史稿》中缺載。

由表四、表五合看,其中正四品之「佐領」一職,在額設上有高達 1,151 個職 缺可補,而正六品之「驍騎校」,同樣也有 1,151 個職缺,足見額設之官缺數量,39對 於等待補缺之後補者而言,遠較職位數之多寡更為重要。

由表四、表五合看,其中正四品之「佐領」一職,在額設上有高達 1,151 個職 缺可補,而正六品之「驍騎校」,同樣也有 1,151 個職缺,足見額設之官缺數量,39對 於等待補缺之後補者而言,遠較職位數之多寡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