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拉丁美洲區域整合歷程

第二節 拉丁美洲第二波區域整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第二節 拉丁美洲第二波區域整合

1960 至 1970 年代的拉美區域整合,基本上是在拉美國家「內向型」進口替 代發展戰略下發展,具有較鮮明的保護主義色彩,形成小地區市場,進一步發展 工業化,以減少對外部世界之依賴。但因各國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疆界領土糾紛、經濟保護與市場開放的政策差異等障礙,區域整合進展未能達預 期目標;32 1990 年代拉丁美洲開始新一波具開放及兼容性之區域整合行動,以 順應全球化之趨勢,區域整合進入新階段,外資流入亦快速成長。

一、由封閉的向開放的地區主義發展

1950 至 1970 年代,拉丁美洲地區經濟整合著眼於把內向發展模式由國別市 場向地區市場延伸,在區域整合組織內推進貿易自由化,但對外繼續實施高保護 政策,是一種「封閉的地區主義」。33 經歷 1980 年代外債危機,進入 1990 年代,

面對全球化發展之挑戰,「拉美經委會」改變以往高關稅保護本國企業之「進口 替代工業化」模式,改採新的「開放的區域主義」。34 此係「拉美經委會」檢討 過去 30 年拉美地區經濟整合經驗,參考亞洲太平洋地區經濟整合成功作法,對 拉美地區經濟整合提出新方針,亦被稱為拉美「新地區主義」。35

隨著冷戰結束,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區域經濟整合成為世界經濟發展 特點之一。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歐洲經濟區成立,以及亞太經合組織積極 推動地區合作之外部形勢影響下,拉丁美洲區域整合擺脫困境,開始新的發展階 段。1990 年代開始之新一波拉美區域整合行動,係順應各國經濟發展戰略的調

32 陳雅鴻,「拉丁美洲統合運動的解析—以中美洲共同市場為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13 期 (2001 年 3 月),頁 51;王建勛,「拉丁美洲經濟區域整合之演變與發展」,問題與研究,第 30 卷,第 12 期(民國 80 年 12 月),頁 1。

33 向駿,「影響拉美經濟一體化因素之研究」,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0 卷,第6 期(2013 年 12 月),頁 3-4。

34 Jorge Heine. 2012.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Cooperation in Latin America.”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 47(3): 210-212.

35 湯小棣,「拉丁美洲開放的地區主義—拉美經委會經濟一體化的新概念」,拉丁美洲研究(北 京),1995 年第 6 期,頁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整,以「開放型區域主義」為指導方針,力求實現區域內國家互惠互利和區域外 的低度保護,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特點,符合經濟國際化與全球化之趨勢。36 二、拉丁美洲次區域整合獲具體成效

在新開放概念下,拉丁美洲新區域經濟整合組織陸續成立,各次區域整合快 速進展。南美洲四國組成之「南方共同市場」(The Southern Common Market, MERCOSUR) 於 1991 年成立,37 北美洲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於 1992 年簽署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38 此為 拉美開發中國家與非拉美已開發國家進行經濟整合首例,亦為第一個不同發展程 度國家簽署之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自由貿易協定於1995 年元月生效,稱為「三國集團」(Group of Three, G-3);1996 年,「安第斯國家共 同體」(Andean Community, CAN) 取代「安地斯協定」,39 進行更深層次之整合。

在中美洲地區,薩爾瓦多及瓜地馬拉內戰分別於1992 及 1996 年正式簽署和 平協定而結束,薩爾瓦多之「馬蒂民族解放陣線」與「瓜地馬拉民族革命聯盟」

轉為合法政黨。而尼加拉瓜左派「桑定政權」於 1990 年大選失利後,與「反抗 軍」簽署停火協定,正式結束內戰,開啟中美洲邁向和平新紀元。40「中美洲國 家組織」於 1991 年納入巴拿馬,並更名為「中美洲統合體」(Central American Integration System, SICA)。41 在中美洲區域整合進入新階段。

在加勒比海地區,加勒比海共同體在進行內部整合同時,謀求與地區非英語 系國家加強經濟合作,以實現「大加勒比海」(Greater Caribbean)政治理念。1994

36 方又封、曹珺,漫漫探索路:拉美一體化的嘗試,頁 3-4。

37 1991 年 3 月 26 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及烏拉圭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Asuncion)簽署「亞 松森條約」,宣佈組建南方共同市場,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並接納智利(1996)、玻利 維亞(1997)、秘魯(2003)、厄瓜多和哥倫比亞(2004)為聯繫國。2012 年 7 月,接受新成員委 內瑞拉。

38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於 1992 年 8 月 12 日簽署,1994 年 1 月 1 日生效實施。

39 安第斯國家共同體現成員國為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2006 年委內瑞拉退出。

40 邱稔壤,「阿里亞斯方案與中美洲國家自主和平之發展:以尼加拉瓜為例」,問題與研究,第 38 卷第 3 期(1999),頁 12。

41 中美洲統合體依 1991 年 12 月 13 日在宏都拉斯簽署之「中美洲國家組織憲章」成立,1993 年 2 月 1 日生效;該憲章係對 1951 年在薩爾瓦多所簽署「中美洲國家組織憲章」之修訂。成員 國除中美洲五國外,巴拿馬、貝里斯(2000)及多明尼加(2013)加入,中華民國為該組織觀察 員。參見:SICA,<http://www.sica.int/sica/sica_breve.aspx>。

勒比海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 ACS),42 建立一個包括所有加 勒比海前英國、西班牙等殖民地小國,以及周邊美洲大陸地區拉美國家之聯盟。

資料來源:作者依據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 p. 204, annex table 01-FDI inflows, by region and economy, 1990-2013 資料繪圖。

42 加勒比海國家聯盟納地區 11 個未獨立國家為準會員(associate members)。參見:林華、王 鵬、張育媛編著,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際組織,頁95-96。

43 ECLA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010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1), pp. 34-38.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Cayman Islands)等離岸金融中心亦大幅成長,2013 年占全球直接投資流量高達 7%,與拉美國家合計占全球外資比例達五分之一。(參見表 2.1)

資料來源:ECLA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013, p. 21. &

ECLA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2015, p.19 &

Annex table 1. FDI flows, by region and economy, 2009-2014, p. A5.

44.瑪麗亞‧岡薩雷兹(Maria Gonzalez)、阿爾弗雷德‧希普克(Alfred Schipke),「海灘上的銀行家

」(Bankers on the Beach),金融與發展 (Finance & Development) (北京),2011 年 6 月號,頁 42。

45 “The great deceleration: The region’s economies have slowed far more abruptly than anyone expected,”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2, 2014,

<http://www.economist.com/news/americas/21633940-regions-economies-have-slowed-far-more-abruptly-anyone-expected-great-deceler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減緩,2015 年拉丁美洲全區經濟成長率自原預測之 2.2%大幅 下降為負成長之-0.4%;46 2015 年拉丁美洲全區外銷亦下降幅度高達 14%,為連 續三年負成長(2013 年-0.4%,2014 年-3.0%)。47 拉美地區外資流入在經歷 2010 至2013 年之連續四年成長後,2014 年下降 16.4%至 1,588 億美元,並預期 2015 年外資流入拉美續將下降 10%,48 此係受全球性經濟成長趨緩,對原物料需求 下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