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擬真性政體與產業論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類型分析的骨架

二、 擬真性政體與產業論述

(一)、音樂產業在類型化過程裡的角色

在類型的建構上,相關產業是很重要的擬真性政體,就如同 Neale 所提及的,

電影產業的中心實踐在於替每部個別的電影建構一個「敘事印象(narrative image)」,這些敘事印象對一部電影的預期回覆著「這部電影應該像什麼」的問 題,類型在任何電影裡頭的敘事印象裡扮演著重要的元素,同樣的我認為在音樂 產業裡頭類型亦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功能。在這裡頭,相關產業的宣傳(publicity)

和行銷(marketing)扮演著建構敘事印象的重要角色。其中一個可以提供樂迷指 引何為類型特徵的就是廣告,而裡頭重要載具包括了:評論(review)和各式海 報、專輯封面設計和文宣、側標等。各式評論幾乎總是包含了指涉音樂的類型身 份、地位的術語,比方像是音樂雜誌裡頭的年度十大或是百大專輯的榜單,正也 形塑樂迷對於該類型音樂經典的概念;然而側標文案則經常提供口語性的(以及 誇大的)類型描述:比方像是國內映象唱片公司所替其公司代理的沙發音樂選輯

《VA - Hôtel Costes Vol.9》所撰寫的 CD 側標:

經過八張專輯、一張精選輯,全球超過兩百二十萬張銷售與好評後,《Hôtel

30

Costes》已尌成為奢華優雅法式 Lounge 氛圍的同義詞。尤其是 Hôtel Costes 駐場 DJ Stéphane Pompougnac 酷帥模樣與浪漫至極的選曲口味,魅力無頇 贅述!2006 新輯《Hôtel Costes 9》承襲了多年來風靡全球的浪漫優雅奢華 風格,並為法系沙發音樂再譜寫新定義!收錄來自 Gotan Project、Bruno、

Parov Stelar、Alif Tree 等來自歐洲頂級音樂代表藝人新作品及 Stephane Pompougnac 最新創作單曲,涵蓋 Tango、Acoustic、Nu Jazz、Chillout、

Downtempo 等風格,並且以 Stéphane Pompougnac 專屬的混接手法,鋪陳出 些許朦朧、吹拂著海風、又同時灑下陽光的美好歲時!我想聽到最後你將 認同,《Hôtel Costes》圍覆的夢幻法式浪漫與奢華味蕾,已成為你心底無法 取代的聆聽極品。(Pompougnac,S,《VA - Hôtel Costes Vol.9》側標,2006)

在上述的文字裡可以看見一種極為生動的類型定錨(anchorage)作用,提 供聆聽者或是樂迷們一些關於沙發音樂類型的敘事印象。從這段文案的一些形容 詞我們可以感受關於沙發音樂類型期待之建構,像是「奢華優雅」、「浪漫」、「法 式」、「吹拂著海風」、「灑下陽光的美好歲時」等。然而提及 DJ 作者、選曲品味 與混接手法以及收錄樂手作品則透露出了這是一張混音選輯(Mixed album);此 外文案裡頭提及這張專輯涵蓋了 Tango、Acoustic、Nu Jazz、Chill-out、Down-tempo 等風格其實正指涉了沙發音樂的跨樂種混合體類型特徵。

(二)、樂手在類型化過程裡的角色

在〈類型的問題〉這篇文章裡頭,Neale 關於類型政體的討論裡頭我認為談 產業的部分其中一個比較少著墨的是樂手的角色,我認為 Neale 把樂手併入產業 來談,但事實上根據主流音樂與非主流音樂(另一種說法是主流與獨立)的抗衡 以及樂種創造力的文獻,我們應該思考到樂手和唱片公司之間的角力和共謀

31

(Garofalo, 1986/張育章譯,1994;鄭凱同,2005);所以把樂手或是產業合併在 一起談似乎使得分析顯得不夠精緻,但是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得去形塑另一套天才 作者論的神話,Toynbee(2003)在〈音樂、文化與創造力〉這篇文章裡的分析 正好可以補充 Neale 談類型演變裡所關於藝術家/創作者產製音樂、形塑類型影 響力討論的不足。

Toynbee 這篇文章主要在於討論音樂的創造力從何而來,他認為談音樂的創 造力不能縮減為只是從生產面(比方像是浪漫主義式的天才作者論)或是只是接 收面(比方像是結構主義裡頭的作者已死論)來思考(Toynbee, 2003)。新作品 的出現只有在藝術家、產業裡頭的共同工作者/同事以及閱聽人的互動下才會出 現;藝術家的角色可以稱為是一種「編輯時刻」(Editorial moment),從先前的互 動裡做創意挑選,雖然往往他們的創作是一種直覺式、不經意的創意選擇。因此,

創意其實包含了個人極小程度的能動性以及很大的程度來自規律的、複雜的社會 互動(Becker,1982 as cited in Toynbee, 2003, p.104)。Toynbee 認為這樣的互動過 程也很像是 Bakhtin 對話理論(dialogism)所提及的,創意的動力來自於不同聲 音的「互相活化(interanimation)」(有作者的、產業的、還有閱聽人的),在這 個過程裡「折射」作者的意圖,而非直接表達(Bakhtin,1981 as cited in Toynbee, 2003, p.104-105)。

Toynbee 利用了 Bourdieu 場域(fields)與習癖(habitus)的概念提出了類型 之創意可能性空間(space of possibles)。如果將現代音樂看成是一個極大的場 域,它將是一個很大關於音樂場景和派別的景致。不同群組的音樂人們各自承載 著特定的風格規範。但是關鍵點在於每一個特定的音樂位置上,擁有某種數量以 及和一些身份地位緊緊連結著,以吸引特定的音樂製作者,也就是說,習癖會安 置這些音樂創作者進入到特定位置裡頭。而習癖攸關音樂人早年生活以及被一些

32

複雜的社會因素所決定比方像是階級、教育或是性別。場域的吸力和習癖的推力 產生了一股聚合力量,而形成了關於音樂創意的可能性空間(請參考圖四)。

圖 四:創意可能性的空間(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五裡頭同心圓的核心處是社會作者(social author)的概念,以圓心往外 散開的半徑代表著創意選擇的半徑;點代表著創意選擇。中間愈密集處形成類 型,沿著半徑往外走則作品愈少,亦代表著愈難有類型素材來依循做選擇,但是 相對地亦代表著有愈來愈大的創意空間和可能性。接著愈外周的那些聲音產製則 是愈難被辨識以及被符碼化。這個圖示可以幫助我們想像和解釋樂手創造力生 成,首先是那些散落在圓周外而聽起來不太像是「音樂」的聲音,其實只對某部 分的樂迷產生意義,因為這些作品仍須等待被進一步結晶化(crystallization)而 被確認其意義。然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創意的弔詭:所謂的「新」聲音的辨識都得 連結到那個環繞中心點的常規,常規統馭了環繞圓心之外的創意選擇,因此所謂

33

的創意其實是「能被辨識(recognized)出來的差異(difference)」(Toynbee, 2003, p.107)。

Koestler 認為異種連結(bisociation)是創意的核心。異種結合意指的是將兩 個先前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兜在一起便產生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合成物(Koestler, 1975 as cited in Toynbee, 2003, p.107-108),然而這些異種連結的創意選擇其實是 散落於朝核心反方向的邊陲地帶的。此外,Toynbee 認為往往樂手所能做出高度 創意的選擇通常來自於與樂手背景相反的習癖(Toynbee, 2003)。當東方意象逐 漸變成了一種沙發音樂裡常見的敘事主題,樂手如何能負載這些被象徵意義化的 符碼,並從中找出創意可能性而產製再現或體現出新意是本研究有興趣的探討焦 點之一。

然而用 Neale 或 Toynbee 的概念於台灣沙發音樂場域的分析時,我們面臨了 一個兩者的規模(scale)差異問題,畢竟 Neale 談的類型產業是指 Hollywood 這 樣體系龐大而內部相互往來、又競又合的的電影工業網絡(network),然而相較 下,台灣的「沙發音樂產業」其實規模並不大。台灣目前的沙發音樂市場幾乎是 處於獨佔(monopoly)的局面,映象唱片公司(High Note Records)代理了市場 上最多也最重要的沙發音樂廠牌比方像是 Wagram、Café del Mar、George V 等,

相較下近年來國內的大型國際唱片公司並不積極經營沙發音樂這塊市場,只有零 星代理或出版過幾張合輯。然而在本土創作上,製作沙發音樂的樂手比較像是處 於零散狀態的創作個體戶(agent),樂手彼此之間並沒有緊密的合作來往;而至 於映象唱片雖然也有自行企畫沙發音樂選輯,可是目前該唱片公司本身並沒有培 育沙發音樂樂手。

除了上述音樂產業的類型政體之外,各式新聞媒體以及其他「非官方」、日

34

常生活裡的「口碑(word of mouth)」論述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Neale, 1990),所以我認為在某個角度上來說,Toynbee 和 Neale 的觀點是相近的,因為 類型的出現只有在樂手、產業以及閱聽人的互動下才會出現。以沙發音樂在台灣 的網路經驗觀察來說,並沒有特定專門探討「沙發音樂」的討論區,然而樂迷們 針對沙發音樂的討論大致散落在類型定義更廣義的電子音樂討論區,但是這些電 子音樂討論區大部分的討論還是以一般印象裡頭的電子舞曲為主,其他零散出現 相關沙發音樂的討論蹤跡則是在以聆聽取向為主的電子音樂類型討論區(比方像 是 Trip-Hop 或是 IDM),但是除此之外倒是可以在一些固定在網誌上寫樂評的部 落格(Blog)寫手上發現關於沙發音樂比較深入的介紹(比方像是樂手經歷、廠 牌和該系列選輯的特色等資訊,或者如果是由 Lounge Bar 所推出的選輯則會介 紹這家 Lounge Bar 的經營理念等)或評論,這些沙發音樂的意見領袖們扮演著 產業之外重要的類型推廣推手角色。

(三)、互文傳遞

討論上述這些型塑類型的產業論述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在於處理本章一開 始所提及的「音樂文本」的問題,Neale 探討類型的問題裡頭引用了 Lukow 以及 Ricci 的互文傳遞(inter-textual relay)概念,我認為能夠處理我先前對於界定「音 樂文本」的疑慮,事實上就沙發音樂裡頭東方意象的敘事印象建構來說,倚靠的 不是只有民族音樂樂符而已,而是透過像是封面設計、內頁文案和美術設計、文 案側標描寫、樂評等多樣文本的互文傳遞而成;比方像是 Mitchell 討論李迪文 的泛亞洲音樂製作的例子裡可以發現,無論是《The Mad Chinaman》封面一見就 讓人直覺很「中國」的京劇小生正面的臉部特寫或是《Orientalism》封面上李迪

討論上述這些型塑類型的產業論述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在於處理本章一開 始所提及的「音樂文本」的問題,Neale 探討類型的問題裡頭引用了 Lukow 以及 Ricci 的互文傳遞(inter-textual relay)概念,我認為能夠處理我先前對於界定「音 樂文本」的疑慮,事實上就沙發音樂裡頭東方意象的敘事印象建構來說,倚靠的 不是只有民族音樂樂符而已,而是透過像是封面設計、內頁文案和美術設計、文 案側標描寫、樂評等多樣文本的互文傳遞而成;比方像是 Mitchell 討論李迪文 的泛亞洲音樂製作的例子裡可以發現,無論是《The Mad Chinaman》封面一見就 讓人直覺很「中國」的京劇小生正面的臉部特寫或是《Orientalism》封面上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