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在地既複製又抗拒的東方意象沙發音樂市場脈絡

本研究的起點來自我作為一位身處台灣的沙發音樂樂迷的音樂認同找尋和 疑惑,就像是映象唱片產品部經理翁禎祥所說的「那當然我們看到這些東西,我 們都不買誰買呢?」,這些原本西方沙發音樂市場下的東方主義、異國情調作品

「錯置」地變成了某些樂迷們尋求音樂文化認同的情感依附(比方像是在 VeryCD 的 P2P 分享社群專輯討論串裡,大陸樂迷對於映象唱片所策劃的中國主題沙發 音樂選輯感到有聆聽認同上的困惑,因為泛亞洲拼貼的音樂元素不符合樂迷對於 中國主題選輯的類型期待),但是這些錯置卻也開啟了這些文本相較於歐美沙發 音樂市場不一樣的文化意義和音樂類型脈絡,正如岩淵功一或 Dirlik 所指出的在 自我東方化裡頭,東方人也主動建構東方意象而不是只有東方主義式複製和迎合 西方而已,台灣的東方意象沙發音樂市場也可以反映出台灣在全球位置裡頭對於 西方現代性既複製(西方市場既有東方主義式操作和成功經營模式)又抗拒(東 方意象的自我翻譯和改寫)的複雜角力關係,以本研究裡台灣在地最大沙發音樂 廠牌:映象唱片的音樂產製為例,他們「重新脈絡化東方」的方式正能看出如此 的複雜情節。

映象唱片對於東方意象沙發音樂的操作市場是多元而矛盾地,作為外來文化

(沙發音樂)中介者,首先是看似自我東方主義式地接受西方他者的刻板印象,

但並不是全盤接收,而是經過挑選以及把它重新翻譯成民族文化特性,比方像是 圓融通達、謙遜涵養、追求靈性和諧等。而且映象唱片也深諳在音樂市場上東方

153

認同操作的有效性,基於潛藏的亞際出頭天主義焦慮情節,從廣闊的「東西方」

二元對立框架來操作不同層次的認同,大至「我們東方」、「我們亞洲」,小至同 文同種的「中華文化」或居住都市認同。然而在這些不同層次的東方認同框架下,

令人感覺矛頓和諷刺的是在操作「東南亞小島」主題的形式卻是塑造成異國情 調,這時卻不談東方或亞洲認同,而是用一種東方人內部的東方主義宰制視野來 看待鄰近的南亞國家,反映出某種文明主義或大中華文化優越感作祟的霸權意識 型態。

相較於本土沙發音樂代理進口商比較在意的是如何「重新脈絡化東方」而得 以成功行銷不同市場,本研究裡頭的樂手其實是比較具有意識地關注「東方意象」

對於自身創作的關聯,無論可能是來自樂手生涯經歷中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或是 出自於他們自身對於文化的想像和認同,他們也都會有「什麼音樂是我們的?」

(原住民音樂?中國傳統國樂?還是歌仔戲?)的困惑焦慮,而在台灣這樣一個 對於歐美既複製又抗拒的音樂市場脈絡下思考著本地音樂的現代性。有人希望台 灣音樂可以在國際上發聲(比方像蘇通達所說的要用音樂去修理老外,雖然其渴 望的舞台是葛萊美)、有人希望製作音樂的水平可以和歐美並駕齊驅(比方說 DJ Code 希望未來可以在 beatport 平台上販賣他的作品),也有人默默地進行他所熱 愛音樂的在地化(比方說林強意識到台灣電音文化如果不從本土創作開始只是治 標不治本),並且也各自選用了他們的策略去回應這個心底疑惑。

然而本研究所關注的就是透過資料蒐集、訪談經驗以及文本分析來思考這些 在地東方意象沙發音樂文本產製在全球化與在地化角力的市場脈絡下能否體現 在地音樂的主體性。

二、 沙發音樂真誠性與體現在地主體性的辯論

154

思考著在這些在地東方意象沙發音樂文本裡找尋主體性的問題時,首先應先 回答「什麼是沙發音樂的真誠性?」,而 Moore 的真誠化建構討論提供了三個面 向的分析。音樂類型並無本質上的真誠性,而是被真誠化,並且在不同的應對對 象裡產生出真誠性,因此我們可以從第一人稱真誠性(表現的真誠性)、第三人 稱真誠性(執行的真誠性)以及第二人稱真誠性(感受的真誠性)裡探討東方意 象沙發音樂在建構其類型真誠性的文化邏輯以及其限制。

第一人稱真誠性談的是如何讓聆聽者感知「樂手做自己」的真誠性經營,點 出了 DJ Code 再現中國風一致性上的問題以及蘇通達要去再現歌仔戲電音卻讓 人感覺師出無名的建構脈絡。第三人稱真誠性談的是樂手再現挪用文化的真誠性 建構,在此討論了沙發音樂類型根基於舞曲文化的混種親合性特質以及其製作音 樂上無法強調被挪用樂種純淨性的限制,此外該類型的異國情調美學和跳舞逸樂 取向都是評論者容易攻擊的罩門。然而也比較了 DJ Code、林強個體戶式創作相 對於蘇通達「安全」的再現政治策略,並且也點出了《我身騎白馬》用歌仔戲代 表台灣的爭霸立場下,卻又被「悅耳」迷思牽著走而回頭否定歌仔戲「俗氣」的 再現矛盾,並且比較兩種世界音樂製作典範來討論挪用文化應該注意的議題。最 後,在第二人稱真誠性裡談的是樂迷聆聽感受力,這部份本研究的討論資源是匱 乏的,但是卻點出映象唱片某些東方再現上的問題,特別是在打著特定地景或國 族、民族想像作為號召的主題選輯時,卻在音樂呈現上仍舊和市場上其他的東方 意象選輯一樣大同小異地採用泛亞洲拼貼選曲,在樂迷找不到差異性所營造的認 同想象指引的狀態下,感受不到主題想像的一致性,這樣的類型真誠性建構也是 薄弱的。

真誠性建構的討論是評價本研究沙發音樂類型真誠性的基礎準則,建基於此 才有談論體現自身的可能性,然而談論「體現」無疑是更加困難的,每位樂手縱

155

使究其所有努力和貫徹創作理念的一致性仍無法滿足每一位在地樂迷都能獲得 其本土音樂認同的心願,比方說 DJ Code 忠於自己而堅持創作的中國風電音或許 體現了跟他一樣著迷於中華文化想像認同的樂迷心聲,但是有許多樂迷可能覺得 這樣的音樂還是離我們「太遠」,因為他的音樂無法體現其他文化認同不一樣的 在地樂迷,因此本研究無法談論廣大樂迷認同的體現,但是卻可以聚交討論樂手 們在創作音樂過程裡頭所展現的主體述說東方意象的努力。然而在本研究裡,我 在林強的創作理念中有獲得一些替本地音樂找出主體性、體現在地性的啟發想 法。

三、 移開西方參照和內化本地文化作為一種體現的策略

在本研究訪談經驗裡發現許多在地樂手們進行創作時還是無法擺開參照西 方音樂市場的類型化範疇和規則或是渴望能在西方市場裡獲得勝利,然而卻像是 去殖民理論裡所討論的:刻意追尋自己認同符碼的強調與突顯往往到頭來只是更 強化被殖民結構與塑造內在殖民的鑿痕,所以林強後來意識到這一點才說他並不

「堅持」作本土化。然而林強的不堅持背後的但書其實是更高層次的「內化」在 地文化,讓它習慣成自然,所以去鑽研他所信奉的儒道釋典籍汲取成為創作精 神,此外在訪談他經驗裡國外樂迷對於《驚蟄》作品的返饋時,林強也自我反思 東方符碼、傳統文化元素、音樂類型的使用到底對樂手創作的意義是形式還是精 神?林強的訪談經驗對我而言是具有啟發性的,回過頭來重新思索本研究所在意 的東方意象沙發音樂文本體現討論,甚至可以發現林強的創作理念很可能是超越 類型的,雖然這些東方符碼和音樂類型對於樂迷有實質認同意義,但過度倚賴此 形式在音樂主體性的上可能反而成為一種束縛。

在林強的音樂實作和創作理念裡發現內化在地文化以及逐漸移開西方參照

156

是找尋本土音樂主體性的重要開始,但是他的參照座標若僅只於從西方轉向中國

(這會不會變成從脫離西方現代性殖民轉而擁抱另一種大中華文明主義優越感 的意識型態?),而不是也能參照其他東方鄰近文明小主體(比方在映象唱片市 場邏輯裡被排除在東方認同之外的南亞鄰國),能否做到林強其所訴說的希望他 的音樂裡頭有東方的精神是值得進一步觀察的,但至少在樂手創作真誠性以及理 念訴說的一致性上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