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發現(一):教學者

第四節 教學策略:「後教學法」之實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傑明認同自己在做的是比單純的「娛樂」更難更 認真的事,而我們也堅持了下來,雖然如今我與莉莉已經暫離 YouTube 頻道工 作,但傑明仍在為其他華語教學頻道製作影片,發揮所長並自我精進。現在想 想,我們的合作使得每一個教學設計,因為同時間有三個不同專長的教學者投 入,同樣的時間裡,每個面向都得到更多更完整的關注,而能提供更有質感的 學習資源。

第四節 教學策略:「後教學法」之實踐

三年當中,「L 中文」團隊製作了近七百支影片。在製作過程中,其實並 沒有刻意遵循某個教學理論架構,而是本著三人各自對語言教學的理念、經驗 以及對網路生態的理解,透過三方協商而為,是完全奠基於所處之教學情境的 教學設計。從筆者所提出的教學影片製作案例敘事中,可看出庫瑪的針對性、

實踐性、可能性在筆者進入自媒體教學設計後似乎是彼此互動的,是跟時間點 有關的:初期「可能性」的考量極多,一旦進入實務環節,「針對性」與「實 踐性」則是思考焦點。同樣的,「L 中文」團隊從初期到後期,其教學理念的 磨合也有類似的軌跡。傑明一開始想要建立「L 中文」頻道,出發點純粹是針 對他在 YouTube 上找不到合用的教學節目,加上他認為長得好看的 YouTuber 比較有機會成功,所以把他認為「算是漂亮」的太太(莉莉)推到了攝影機前,

開始這段旅程,而後莉莉又認為要給相對認真、願意付錢的「伯樂」用戶製作 課程,需要有真正的教學專業支撐,所以又找上了筆者,這都是基於「針對性」

這個維度的想像。此後我們期許每支影片都能開宗明義讓點開影片的人知道

「學這個對你有用」,即使當下看不出來,但以後會有它的「utility(用處)」,

於是融入了「實踐性」的維度,此外,更多地考量到自媒體中文學習材料的潛 力、影響力,甚至希望影片能夠再度回到實體課室中成為教師的助力,又思索 我們自身的定位,是老師?是網紅?是社群眾多成員的一份子?這都是與「可 能性」這個維度相關的思考。由此可見,自媒體中文教學仍可從這三個維度加 以認識拓展。

本節將具體以「後教學法」的代表人物庫瑪(Kumaravadivelu, 2003)的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項方針具體解析「L 中文」團隊所構築的「從實體通往虛擬」的教學原則,並 分 析 與 闡 述 團 隊 在 網 路 社 群 教 學 影 音 製 作 上 發 展 出 的 「 微 觀 策 略 」

(microstratigies),藉此進一步呈現此一網路華語教學資源製作的縱深。(此部 分議題,已發表於2020 年第 22 期文藻外語大學「應華學報」)

一、促進學習自主(Promote learner autonomy)

庫瑪的十個策略(請見文獻探討章節 2.5)其實並無比重之分別,但「促進自 主學習」在我們的華語教學影音課程製作過程中可視為核心策略。誠然,「促 進學習自主性」可說是自媒體中文教學在課程設計的目標本質上最不同於傳統 課室教學之處。所有在「伯樂」上面的學習,都是自主性的;從時間、地點、

學習計畫到學習內容都是由學習者自行選擇決定。故而「L 中文」團隊在此一 宏觀策略下所使用的微觀策略為:

(1)寓教於樂。

(2)影片內容互不接續,觀眾可隨時、隨處、隨意點看想要學習的內容。

(3)製作觀眾來信或留言要求學習的內容。

寓教於樂是網路影音教學的特徵之一,團隊也不免要絞盡腦汁地打破一般 對於「教學」的嚴肅刻板印象,讓影片內容既有趣又實用,目的是要吸引 YouTube 使用者訂閱我們的頻道,持續追蹤影片,即便是「伯樂」網站上的付 費用戶,也同樣希望避免枯燥無味的內容。觀眾與用戶若覺得有趣,學習可能 會被激發出來,也就更願意繼續使用我們的學習資源。換句話說,團隊對於娛 樂性的要求,其出發點雖然並非為了促進學習自主,但卻完全吻合這個教學策 略的要求。(這一點請見4.4.9.1 深入說明)

在影片的後製過程中我們也加入不少幫助觀眾自學的設計。比方,針對長 度較長(超過 10 分鐘)的影片,團隊會在其中以明確的手勢及語言切分段落,

如說出「第一」搭配伸出食指的手勢表示「一」,方便觀眾快轉倒退,尋找特 定段落重看,也讓沒有時間一口氣看完十多分鐘影片的人可以分次看。若是未 有明確項目數字者,後製過程也會加入段落節點,讓觀眾容易在時間軸上選擇 要觀看的段落。團隊製作影片時,並不預設觀眾會從頭到尾看完。從「伯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存放影片的雲端資料庫統計看來,多數觀眾是根據一開始不到一分鐘的內容決 定要不要繼續看,而且通常是跳著看的:一個影片的某些段落會有特別多的觀 看次數,而影片尾端的觀看次數通常也較少(此處統計圖表因合約內容所限,

屬公司內部資料,無法於文中呈現)。為了促進自學效率,從開場白、段落設 計到標題、關鍵字的決定,都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來考量,方便觀眾在成千上 萬的影片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訊。在這一方面傑明和莉莉所代表的「英語母 語者」思維模式,提供了我跳脫慣性思考模式的機會。比方說,有一則以「手 寫 漢 字 為 何 重 要 」 為 主 題 的 影 片 「 字 如 其 人 」 , 它 的 英 文 標 題 是 「The 4 Masters of Chinese Calligraphy」。我們將「Calligraphy」放在標題中,而不是

「Handwriting in Chinese」,是因為不少西方學生會認為「寫書法」(Calligraphy) 對培養寫字能力有幫助,卻不會對我們華人心中的「寫字」(Handwriting)練 習有興趣。循著這樣的思路、設定這樣的標題,才有機會提高該影片被搜尋到 的機會。

關於「製作觀眾來信或留言要求學習的內容」,則意味著用戶可以決定他 們所要學習的內容。知名自主學習研究者班森(2001)認為,能否掌控學習內 容是自我管理的最基本面向。觀眾透過留言或寫信主動要求所追蹤的 YouTube 頻道製作其想要學習的內容可視為一種積極的自主學習表現。庫瑪從課室教學 出發所列出的宏觀策略,將促進學習自主與其他策略並行,但我們站在製作 YouTube 教學影片的角度,認為促進學習自主的位置應該更高於其他教學策略。

方法之一就是將觀眾留言與要求納入製作考量,希望觀眾感受到他們的影響力,

更加凸顯學習自主性的本質。

二、學習機會最大化(Maximiz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學習機會並不只是教師提供更多語言材料或是練習機會,也包括同儕的提 問,有時某位同學的疑問可能也是另一位同學的問題,善用學生的提問是將學 習機會最大化的手段之一。在「L 中文」採用的微觀策略為:

1)同時以中、英文作為教學語言。

2)於影片下方留言區與觀眾互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首先,「L 中文」採取中英對照、兩者並行的解說方式,是一個「母語者 與非母語者」搭配的教師組合,這是莉莉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而選擇的教學策 略。

莉莉:我學習班牙文,那我很

lucky

的是我有一個是

[

西語

]

母語者的老 師、一個是非母語者的老師。我那時候印象很深刻:我覺得其實 非母語者的老師,我聽得比較懂,因為他比較能夠理解我的問題,

但是到了口說的練習我就很喜歡去母語者老師那邊。我覺得那個

combination (

註:組合

)

在我學西班牙文, 一直讓我印象很深刻,

一直讓

...

我現在想到這件事情,我才想到,一直在我的教學教材 裡面反應著這件事情。喔!!我現在這樣講,我才第一次想到這 件事情!

〔2018/8/9 訪談莉莉〕

其實,莉莉並非刻意地尋找一個像筆者這樣的「母語者」老師搭檔。只是 筆者的教學理念是堅持「全中文」,她則有意做個「能理解學習者的非母語 者」,正好與她的心意結合,成為她所追求的完美組合,更是這個頻道不同於 其他華語教學頻道的特色。

其次,透過學生提問是將學習者自行創造的學習機會最大化之好方法。傳 統課室中,若是班上多數學生都有的問題,老師通常就在課堂上講解;若是個 人難以突破的問題點,就個別處理。網路上大致也是以這樣的原則決定如何回 覆觀眾留言。但「L 中文」還有一個屬於社群媒體的特殊原則:若有關理論派 別的不同解讀或是區域性的語言差異,則不與觀眾爭辯。畢竟團隊不可能知道 所有華語區的語言使用習慣,頻道本身也不是學術研究平台,因此依語言學相 關爭議或個人語言習慣而對影片內容提出指正的,多半冷處理,這也是為了讓 焦點停留在語言學習而非意識形態或個人立場的爭辯上。至於事實性的錯誤,

如字幕拼音或是口誤等問題,因為每個影片的內容都是個自獨立的,並不連貫,

因此無法以「回顧」方式更正錯誤,而會採取修改後重新上傳的辦法來維護教 學品質,但不會特別聲明,而是以「回覆使用者留言」或是「管理者留言」的 方式告知錯誤已修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將感知衝突降到最低(Minimize perceptual mismatches)

「 感 知 衝 突 」 一 般 發 生 在 教 師 意 圖 (teacher intention ) 和 學 習 者 詮 釋

(learner interpretation)之間,也就是教師所給予的與學習者所接收的訊息之不 一致。庫瑪列舉了十項感知失配的來源 ,其中與我們教學影片設計較為相關的 是「目標語文化的先備知識」及「學習者所選擇的學習程序」兩者。

在我們幾乎無法掌握觀眾背景的情況下,與此策略相關的微觀策略較多:

(1)教學語言及例句之難易度隨該影片預設的程度調整。

(2)錄影前反覆溝通、確保中英語解說一致。

(3)注重當代跨文化情境中的共性與別性。

(4)避免觸及國籍、性別、種族及語言相關的刻板印象用語。

面對「目標語文化先備知識」之難以掌握,「L 中文」運用了與課室教學

面對「目標語文化先備知識」之難以掌握,「L 中文」運用了與課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