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的意涵

在文檔中 博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193-198)

第三章 組織導入知識管理

3.5 知識管理的促動因素

3.5.2 組織文化對於知識管理的意涵

176

177

(一) 對知識的積極導向

員工是聰明、好奇的,而且願意對新的事物進行探索,組織的管 理者必須放手讓他們進行知識創新的活動。

(二) 組織文化中不能蘊含知識發展的阻力員工不能對組織心存不滿,而 且無需擔心和他人分享知識會危及自己的工作。

(三) 知識管理的類型要符合組織文化。

(四) 將知識分享的成果與解決實務面臨到的問題之間作一個清楚的連 結,使知識分享的力量得以有效的展現。

(五) 將知識分享的目標與組織的核心價值相連結。

(六) 讓知識分享成為知識工作者工作上的一種習慣。

(七)「人」才是在知識分享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雖然科技的進步有 助於提昇處理知識的質與量,但是人的觀念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八) 領導者的支持與同儕之間對於分享知識的熱情是必要的。

二、透過知識社群分享知識

組織中知識社群關係的建立,是培養積極的知識文化過程中最重要 的元素。知識社群在組織中的互動,對組織知識環境的發展有正面的導 向。

自從網際網路出現以來,「社群」(community)這一個概念就成了網際 網路的核心。很多年以前,科學家們利用網路來共享資源、進行研究合 作、交換資訊。直到今日,隨著網路的普及,藉由網路溝通訊息的社群,

已經擴大到全世界每一個使用電腦的個人,形成一個龐大的網路族群。

藉由網路溝通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網路上的社群關係主要可 以分為四種類型:

(一)交易型社群:

178

主要是為了方便產品與服務的購買和銷售,以及與這些交易有關 的資訊。在網路上互動的這群人,不是傳統社會意義上的社群。當人 們想要進行某項特殊的交易時,他們被鼓勵與該社群中的人互相交流 訊息,因為從這類的網路社群中,人們可以得到有用的資訊。例如購 物網站、二手貨交換網站的社群互動就屬於此類。

(二)興趣型社群:

這一類的網站往往為那些對專門話題有興趣的人們提供廣泛交 流管道。這類社群比交易型社群能提供更深層次的個人交流。透過這 一類的社群關係,可以與其他有興趣的人交流相關議題的各種觀點,

你可以刊登相關訊息,或是發表意見,或是通過電子佈告欄進行疑問 求解。這一類的社群往往討論一項共同的議題,例如財金議題或是政 治論壇。

(三)幻想型組織:

許多上網的人喜歡參與到幻想型社群中來,在這裡他們可以創造 新的環境、人物和故事,在這個幻想的世界中,參與者可以盡情的發 揮他們的想像力。例如網路上的運動社群或遊戲網站。

(四)關係型社群:

這種社群關係建立在某種感受很深的共同經驗或生活經歷上,他 經常能使人們形成很深厚的個人關係。例如網路上的健康論壇,為病 友、義工或家屬提供服務。這一類型網站的首要價值是把人們聚集起 來、共同分享別人的經歷和體驗。

三、知識社群的貢獻在提昇組織價值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中,便宜的全球通訊加速了人們在個人和職業領 域中互動的腳步。當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的全球通訊越來越便宜時,以及 人們對於資訊的需求增加時,知識將透過知識社群的互動,以即時的方 式整合起來,加快了討論與決策的速度。經由知識社群的連結,「思考」

將成為全球性的合作行為,而非以區域性或是線性的方式運作。

179

組織中知識社群的團隊結構是一種重要的組織現象,在現在人力資 源日趨分散的狀況下,組織如欲整合組織中知識工作者的智慧資本,便 可以經由知識社群取得,參見表 3.5。透過線上經驗社群的討論,讓組織 可以即時集結集體經驗。例如,發出電子郵件給相關領域的專家,請他 們提供建議。雖然不見得可以找到最佳決策方案;然而,卻可以提供更 寬廣、更多元的討論,以作為決策者的參考。

表 3.5 知識社群的貢獻在於提高組織的價值

創造的價值 創造價值的緣由

提高所創造知識的品質

1.成員背景多樣性,及不重視階級地位,降低了集體主義式思 考的可能性。

2.正式報告的制度減至最少,促使員工得以毫無顧忌進行腦力 激盪。

3.每次會議後進行的檢討思考程序,有助於整合學習心得。

減少計畫出現意外狀況,或需 要加以修正

1.參與成員來自各方,故可將知識傳播到各業務單位。

2.開誠布公的互動模式能有效解決衝突。

提高處理基礎架構的能力

1.在崇高的目標下進行團隊工作,而非僅針對特 定任務。

2.能自我修正社群角色,以獲得公司的支持。

3.知識領袖乃基於解決實際問題需要而產生,並非事先指派,

或因團對內職務而產生。

提高業務單位與公司管理部門 間知識分享的效率

1.由於是自願參與,故學習動機積極高,因而增強了學習知識 的速度及深度。

2.團隊並無固定的存續期限,成員可維持長期的關係,因而培 養出互信。

提高實現共同目標機會 1.社群存在於正式組織結構之中,因而強化其對外的正當性。

2.社群整體比單獨個人更具有影響力。

提高個人發展及學習的效率 1.團體學習以個人獨立自學習更有效率。

2 由從事社群所自行發展的運作程序中學習。

資料來源:【105】

四、有效經營知識社群的原則

有效經營知識社群的原則包括以下幾項原則,參見表 3.6:

(一)設計一套互動模式,鼓勵成員開誠佈公交換意見

組織中科技技術的運用(例如,廣發電子郵件與線上討論區),對 於維繫社群意識是有幫助的,但是仍然不能忽視人與人之間,面對面 溝通的價值。透過面對面的互動,是建立互信最重要的方法,這是增 進社群成員彼此間瞭解與互動,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以共同的組織文化為基礎

180

在知識社群互動的過程中,組織成員不但可以從中學習互動及推 動計畫的技巧,更重要的知識社群彼此間也學會運用共同語彙,這種 共同語彙可以強化組織文化的認同感。如此一來,藉著遵循制度化的 規範及程序,可以避免衝突與摩擦的發生。

(三)建立組織目標,確認組織共同的利益

藉由組織目標的建立,激發出「共存共容體制」(mutual influence systems),以降低各成員在組織階級上的差異。同時平衡地域性與功能 性的價值。由於組織成員都認同彼此具有共同利益,而且每個成員都 很重視經驗分享,將更加促進團隊的學習與進步。

(四)善用尊重集體學習價值的組織文化組織不僅要重視學習,同時要珍惜 集體學習的價值。

(五)將知識分享成果融入團隊運作程序將知識分享的成果與解決問題的 成效之間作一清楚的連結,同時調查知識社群對知識的需求,找出 對組織有價值的知識,並對知識的分享提出建議方案。

(六)組織中知識分享的環境,其作業程序及文化規範由社群自行訂定,而 非組織其他部門制訂。

表 3.6 有效經營策略社群的重要原則

重要原則 具體措施

互動模式

1.安排例行姓的面對面會議。

2.鼓勵誠實、公開的對話。

3.建立足以產生意外收穫的互動架構。

組織文化 1.善加利用共同訓練、經驗及語彙。

2.在必要的限制下完成工作。

共同利益

1.認可並獎勵教導他人,及向他人學習。

2.善加利用受尊敬同儕的知識及經驗。

3.建立一個有助於思考學習心得的環境。

個人及集體學習

1.認可並獎勵教導他人,及向他人學習。

2.善加利用受尊敬同儕的知識及經驗。

3.建立一個有助於思考學習心得的環境。

知識分享 1.將知識分享融為作業程序的一環。

2.透過立即回饋強化知識分享的價值。

社群運作程序及規範

1.建立足以產生信賴及社群認同的安全地帶。

2.將設群與正式結構的聯繫減至最小。

3.鼓勵社群建立自己的管理程序。

資料來源:【105】.

181

五、建立知識社群的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所謂的知識革命(knowledge revolution)已經發生了,而 且正快速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知識革命它的重點,並非只是 透過電子連線將每一個辦公室的個人電腦連結在一起,那麼的簡單。而 是每一個人都要了解處理知識的整過過程。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必須運用 資訊科技處理知識,而是因為「知識」包含著「人類的思維」與「資訊」

兩個部份。為了傳遞知識我們必須同時強調兩者,而其中最自然的方式 則是建立知識社群,以達成此目標。透過人與資訊系統的結合,組織就 能具有更廣泛的學習能力。未來組織在建立知識社群將面臨四項挑戰:

(一)在科技上的挑戰:如何設計「人」與「資訊系統」相互整合,使人不 但能獲得充分資訊,並且幫助彼此共同思考。

(二)在組織上的挑戰:能夠分享知識,並且仍能維持組織中知識的多樣性。

(三)在管理上的挑戰:創造一個能使知識共享的環境。

(四)在個人上的挑戰:對他人的想法能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分享,以及維 持追求新知識的渴望。

在文檔中 博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