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從家庭語言政策理論出發,探討台東地區的福客通婚家庭。總計調查 十二個個案,個案的家庭類型多樣:有三代同堂,也有人口簡單的核心家庭;有 居住在客家人聚居的農村,也有助在都會區的家庭;有父親為福佬籍,母親是客 家籍,也有母親是福佬籍,而父親是客家籍的個案。藉由多個案的研究,本研究 從語言實踐、語言意識形態和語言管理這三大面向,探討通婚家庭的家庭語言政 策與語言保存與流失的關係。以下將研究發現根據語言實踐、語言意識形態和語 言管理及其與語言保存的關係,做個總結。

一、語言實踐

語言實踐表現在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上。福客通婚家庭的家長語言能力顯 示,各時期社會主導語言的差異。在語言能力方面,12 個個案中,有 7 個三代同 堂的家庭,7 對祖父母的婚姻狀況為 H.H(即夫:客家籍;妻:客家籍,以下 同此)的有3組;H.T(即夫:客家籍;妻:福佬籍,以下同此)有 4 組。只以 聽說流利的語言來計算,所有客家籍的祖父母都具備三語能力,即華語、客語和 福佬話,有些受過日本教育的祖父母甚至會講日本話。4 個福佬籍的祖母因為嫁

155

156

語的就用福佬話,鮮少用華語的。

祖父母輩跟孫子女溝通時,除了三個堅持講客語的祖父母之外,其他都是講 華語,偶爾講講客語。而父母輩跟子女溝通時,12 個個案的父母輩有 11 個都是 以華語為主了。所以對福客通婚家庭的子女來說,華語漸漸成為他們最熟悉,且 是唯一熟悉的語言,華語逐漸取代母語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語言意識形態

12 個福客通婚的個案中,祖父母輩或世父母輩對客家族群、客語、客語以外 的強勢語言、以及母語教育的意識形態,或者是對母語保存沒有意識的,都會影 響對語言或是語言使用的情感和信任,進而影響母語的保或流失。有利於客語保 存的家長意識形態包括:(一)對客家族群的認同:尤其表現在祖父母輩身上,強 烈的認同感讓非客家籍女性,因為嫁入客家家庭,自認自己是客家人,不但自己 學習客語,而且只跟孫子講客語;(二)肯定客語的情感、文化傳承的功能:同是 客家人,只要使用客語,即使是陌生人也能變得親近;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 分,丟掉語言就等於丟掉傳統文化;(三)支持客語作為辨識客家人的工具:當血 統及外型都難以辨識客家人身分時,語言成為最方便的群體辨識工具;(四)不支 持只有強勢語言的單語現象:不贊成社會變成只使用單一的強勢語言,母語所代 表的族群情感,其他語言無法取代;(五)支持學校母語教育:不管學校母語教育 成效如何,至少喚醒大眾對母語的重視;且多數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選讀客語而 不是福佬話,因為客家話難學,而福佬話具有普遍性,容易學;(六)家長視傳承 客語為自己的責任:家長自覺到客語保存在家庭中進行,並且結合社區的力量,

才是最有效的。

而不利於客語保存的家長意識形態有:(一)客語能力不等於客家認同:就算 不會說客語,也不妨礙客家身分的認同;(二)客語缺乏工具性價值:比起華語和 英語,客語在教育、求職方面的關聯性低;(三)對母語教育成效的質疑:認為學

157

校短時間且不夠生活化的母語教育,成果有限,甚至擔心母語教育變成上課科目,

會造成學生課業負擔,或是影響華語的學習。

有利於客語保存語言意識形態很多,多數家長對傳承客語抱持正面的態度,

但從客語保存的結果來看,家長對於在家中跟子女講客語這件事,不是受限於自 己習慣使用華語,就是很容易遷就孩子所使用的強勢語言,意識跟實際行動之間 還有一段差距。

三、語言管理

12 個福客通婚的個案中,家庭語言管理的策略有五種:(一)一代一語;(二)

單語言談策略與雙語言談策略;(三)借助父母以外的人;(四)特定場合教母語;

(五)放任式的管理。有的家庭可能同時有 2 種以上的語言管理策略,五種管理 策略中,一代一語、單語言談及雙語言談策略以及特定場合教母語這三種方式,

家長都是針對客語而採行的策略。在所有策略中,成功保存母語機率最高的是「一 代一語」,祖父輩持續不中斷地對孫子女講客語,雖然父母輩對子女講華語,但仍 然成功保存客語。借助保姆而成功保存客語的個案 10,小孩已經是接近國中的年 紀,雖然目前仍能常與保姆見面,但家中無人使用客語,未來孩子的客語能力是 否繼續保存,有待觀察。在特定場合教母語的的方式中,因為家長教母語只在某 些場合,例如吃飯的時候、節慶的時候,或是下田工作的時候,真正教學的時間 有限,所以不太可能因此傳承母語,個案 5 是因為居住在非都市化地區,且是客 家人集中的區域,所以能夠成功保存客語。至於放任式管理的家庭,幾乎不使用 母語,母語當然難以保存。父母針對母語所採用的管理策略,如果只是偶爾為之,

不能持之以恆,母語同樣難逃流失的命運,所以,孩子會說客語,通常是在日常 生活中自然習得,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祖父母通常是客語能否傳承的關鍵,在父 母都已經用華語跟孩子交談的時候,祖父母成為教導孫子客語的老師,也是孫子 練習客語的對象。家庭裡能夠持續跟下一代用客語交談,這是保證下一代可以傳

158

承客語的主要原因。

在家庭內部來說,語言意識、語言實踐、語言管理三者會交互影響,而這三 者也會受到家庭以外的因素,例如母語的社會地位、政府的語言政策、居住地區 屬性、大眾媒體的影響,進而導致母語的保存或流失。母語保存以家庭為起點,

但絕不是侷限於家庭,必須結合家庭、社區與學校,考量社會因素,將整個家庭 語言政策的模式放入社會語言的脈絡中,隨時修正檢討,形成一個母語能夠永續 保存的模式,從家庭出發,擴大母語使用範圍,母語的保存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