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美食節目的製播策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流交叉演出,透過幕前幕後多重的排列組合,讓觀眾每天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不同藝 人、以不同的遊戲進行方式,介紹台灣全省以及世界各地好吃、好玩、好看的內容,節 目製作人認為:「我們覺得其他美食旅遊節目文化的內容太多,如果我做為一名觀眾,我 只想要知道去哪裡有好玩,到哪裡有好吃」!因此電視台將節目當做產品來包裝,突破 了既有窠臼,打破了傳統思考,將美食和旅遊綁在一起,並且與最新、最潮、最流行的 話題相結合,讓整個節目充滿了娛樂效果和時尚感。

美食節目從最初每週只有播出一次,每次只有短短的五分鐘,逐漸增加到了現在每 週有超過97 檔各個不同類型和美食相關的節目/報導播出(nio 電視網頻道節目表查詢,

2020),58 年來台灣電視頻道中的美食節目一直就沒有間斷過。這些美食節目包含了境 外落地頻道中播出的美食節目,例:國家地理悠人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People HD)

——《美食無極限》;系統業者從國外購買版權後播出的美食節目,例:公視——《美食 的誕生》(韓國廣播公司,KBS)、《舌尖上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緯來日本台——《料 理東西軍》(讀賣電視台,YTV)、《大胃女王吃遍日本》(東京電視台,TXN)、《美食冤 大頭》(富士電視台,CX)、《料理鐵人》(富士電視台,CX),高點綜合台——《料理百 味》(旅遊生活頻道,TLC),國興衛視——《大泉洋驚奇美食趴》(北海道電視台,HTB); 再加上台灣自製的美食節目,例:東風衛視——《料理美食王》;以及三不五十在各個新 聞當中若有似無穿插出現的美食報導,例:非凡新聞台——「美食按個讚」,由此可見在 台灣和美食相關的節目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而且歷久不衰。

第五節 美食節目的製播策略

中國諺語說的好: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製作美食節目就如同烹飪一樣,會的人下 手輕鬆容易,而不會的人只能站在門外做個觀眾或是吃客。在台灣做節目一直都不是一 件簡單的事,或者可以解譯為不是一件你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的事。戒嚴時期所有的 節目都是由電視台所主導,而台灣的電視台受到黨國資本主義的影響,形成「官控商營」

的模式,藉由壟斷媒體市場來累積資本,並得以利用廣電媒體來進行政治意識形態的控 制(馮建三,1995)。政府為了強化威權統治的正當性,因此致力於推動復興中華文化運 動,將電視媒體當做道德教化的工具(林麗雲,2005:10)。所以在當時只要不是依循著 國家的政策方向,就絕不可能製作出任何的節目。等到政治解嚴之後有線電視出現了,

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雖然少了國家箝控的陰影,但是卻又套上了收視率的枷鎖,當節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變得觀眾不再愛了、收視起不來、廣告進不來,最後就只好忍痛斷尾求生節目喊停(葉 君遠,2016)。台視節目部總監李立國曾經說過:許多節目即使有好的創意和發想,若是 無法呈現在收視率的數字上,仍將面臨提早收攤的命運(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2015)。如今網路新媒體的發達,瓜分了傳統影視的資源,製作費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想 要做一個好節目更是不容易。

但是媒體產業,一向都是以「創意」取勝,而創意的內容往往取材於所在地的文化 資源(劉必歆,2009)。倘若電視產業也是屬於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環,那麼必然需要有產 業化運作的內容產品,而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鏈,就是一條以「創意」做為主導,形成 以生產、傳輸和消費為核心環節的價值鏈(袁靖華,2010a)。然而在研究電視節目的時 候,最常被提出討論的是節目形式與節目收視,而有關於節目的策略(Programming Strategy)和節目製作(program production)等實務面的問題都較少受到關注(Eastman et., 1985: 4)。例如國外學者 Skovmand(1992)曾以文本分析方式探討遊戲節目的在地 化重製模式;Mathijs & Jones(2004)的研究則著重在節目跨境製播的國際觀眾接收與 分析。Frau-Meigs(2006)則是以批判的角度來研究實境節目在媒體中的定位;Baltruschat

(2009)聚焦在探討實境秀節目產製過程如何透過各種環節產生收益。Esser(2010)認 為全球市場最具含金量的是節目模式(program format)。雖然都與電視節目有關,但也 都與實際的節目製播無關。

反觀國內的相關文獻資料,學術期刊《廣播與電視》中,陳清河(1995)曾發表過

〈電視營銷體制之評估研究—以無線電視間接經營為例探討其利弊〉,主要在於探討節 目營銷制度上的利弊;關尚仁(1992)的〈節目策略研究初探〉、(1993)的〈從電台評 鑑看民營廣播生態之探索性研究〉、(1999)的〈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以及李慧敏

(2000)的〈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也都僅止於學術的理論面,對於節 目製播的實務著力不深。而關於電視節目製作的學術著作方面:何貽謀的《電視節目製 作》(1966)、溫世光的《電視製作學》(1971)、《廣播電視實務與實習》(1973)、謝章富 的《電視節目設計研究》(1993)、萬道清的《電視節目製作與導播》(1993)、蔡念中、

陳清河合著的《電視節目製作》(1997),這些重要的電視製作和電視節目製播的研究論 文距今都已經超過20 年以上,或許可以告訴你如何製播一個「節目」,但或許未必能夠 告訴你如何製播一個「好看的節目」。

任何一個電視節目的產生,都必需具備三個基本的要素—節目製作、播出平台以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節目業務。而其中的「節目」則是最終成敗決定性的要素,好的節目搭配上有力的播出 平台以及促銷,才能夠吸引觀眾的收視,也才能夠得到廣告業務的支持(Head & Sterling, 1987: 2:36 )。國外學者曾經在研討會中開宗明義的指出「節目製作」是指大規模的節目 計劃,以及電視台或頻道系統整體的節目編排,從一開始的節目資料蒐集著手,同時考 量是否合乎市場的需求,當節目形成之後,繼之而來的是節目的編排,一直到最終的收 視率報告通通都包含在計劃的範圍之內(Eastman, 1985: 4)。在這種觀念中,節目最終的 結果會影響到節目最初的策略選擇和節目後期的剪輯編排,由此可見這些步驟都是相互 關連的,其中最重要的影響關鍵就是「觀眾」,所有製作人員的一切服務都是以觀眾們的 喜好與需求為最終的依歸,而節目最後的成敗也以觀眾們的收視狀況做為判斷的標準

(關尚仁,1992)。然而,影響節目製作的因素包含有:觀眾、電視台、廣告商和監管部 門,這四者之間相互影響,同時也產生高度的互動(Pringle, 1991: 98)。除了這四個元素 之外,學者們更明確的指出在製播節目的同時,也必需要考慮到:市場規模的大小、節 目播出的位置、觀眾組成的結構、同質或同時競爭的對手、工程的技術和預算的收支

(Pringle, 1991: 118)。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節目製播應該考量的重點在於:節目的來源、

節目的類別、觀眾的特質、收視的調查、相關的法規和預算等等因素(Hilliard, 1989:

69~89)。

另外透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中,以關鍵字「電視節目」、「製作」、「策略」

進階查詢,可得結果 36 篇論文,但均未真正深入探討電視製作過程中理論和實務之間 的交互作用和影響;若是再加入本研究的關鍵字「美食」一起查詢,則範圍再次縮小,

只得到五篇論文,其中三篇著重於收視行為的使用與滿足研究,二篇在探討大陸外景的 作業方式;而在中文學術研究論文部份,同樣以「電視節目」、「製作」二個關鍵字進行 查詢,發表日期在2010 年之後的論文有 29 篇,但內容實際在探討節目「製作」的,僅 得李慧敏(2000)的《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一篇,但內容僅是對電視 台 提 供 節 目 製 作 理 論 上 的 參 考 意 見 ; 接 著 再 轉 向 國 外 研 究 進 行 查 詢 , 透 過

「Communication & Mass Media Complete」網站,以「TV cooking show」進行查詢比對,

得到 18 篇論文研究,其中對於美食節目的製作面進行探討,甚至針對台灣美食節目進 行研究的僅有一篇:魏玓和Martin (Wei & Martin, 2015)的 《Pedagogies of food and ethical personhood: TV cooking shows in postwar Taiwan》研究文章,文中探討台灣的美食 節目,在二次大戰之後的社會歷史和電視產業的背景下,美食節目型態的持續演進歷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不斷轉變的電視文化涵意,並舉出台灣三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美食節目進行比較。由此 可知台灣學術界對於電視美食節目如何隨著社會政經環境演變,以及節目製作與內容意 義的探討,幾乎完全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