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探究"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殷宏 博士. 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探究. 研 究 生:郭蓉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三年七月.

(2) 謝誌 回想起初踏進教育所的徬徨,轉眼間我也邁入以謝誌為碩士生涯畫下句點 的階段了。碩二的這一年裡,多少次想調頭走人的情況下,總是以要寫謝誌來回 報所有幫助過我的人的心情支撐下去,而如今終於如願以償。老實說,此刻的我 真是千頭萬緒、百感交集,這將近七百多個日子裡,有太多的思緒在腦海裡、回 憶裡不斷翻滾,而我僅能以最簡潔的文字表達最深沉的感動與感謝。 兩年前,我很幸運地進入了臺師大這個學術殿堂,接受許多思想的衝擊、大 師的教導以及學術氣息的薰陶。這一路走來,想感謝的老師太多,首先是我的指 導教授許殷宏老師,在研究的道路上給予我很大的自由、很多的包容以及不間斷 的鼓勵,雖然這份論文並沒能達到盡善盡美,但您的教導與耐心,我將永遠記在 心底。此外,也要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方永泉老師以及楊洲松老師,謝謝您們給 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和指導,讓這本論文更加聚焦且完整。最後還要特別感謝黃鴻 文老師,即便我不是您指導的學生,您依舊願意花時間與我討論、給予我支持與 關心,無論在學術或是人生的路上,您就像父親一樣令我尊敬。 在我碩士階段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當然就是一群幼稚得要命卻又優秀得不 得了的好友們。首先是大貴人怡伶及智鈞,你們從頭到尾的幫助、包容與支持, 讓我在這一年裡過得充實、溫馨又幸福,感謝你們在繁忙工作之餘還一直關心我 的課業及生活,能夠認識你們是我莫大的榮幸!謝謝親愛的珈彣和庭軒,妳們就 像我的小太陽一樣溫暖,若沒有妳們一同奮戰,我想我可能無法準時畢業。也謝 謝佩真、瑜庭、文宣、佳穎、唯立、妍彣、宥彤、健誌、柏廷…,感謝我們曾一 同飛越太平洋到加州撒野,也感謝我們擁有一起吃飯、說傻話、澎湖畢旅以及分 享心事的美好回憶。我想我從師大帶走的,不僅是學術知識與文憑,更為珍貴的 則是我們無堅不摧的友情以及未來的社會資本,哈哈!也謝謝紫琳、蕙慈、育嘉、 思嘉、君諺以及可愛的育竺一家人在我最需要幫助時總會伸出援手,真的謝謝你 們。 i.

(3) 最後,最要感謝的就是我的家人,謝謝辛苦的爸爸、可愛的外婆、貼心的兩 個弟弟以及我最愛的媽媽給予我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家,不管我做任何決定總是義 無反顧地相信我、協助我,使我毫無後顧之憂當了十八年的全職學生,並且順利 完成學歷。當然當然,還有一路從高中、大學、研究所、出國遊學至撰寫論文都 不離不棄的政佑,謝謝你總是犧牲自己的時間陪我上圖書館、做我想做的事,謝 謝你總耐著性子給我無止盡的安慰和打氣,謝謝你告訴我「所有的選擇都是對的, 我沒有選錯」。如今,終於暫時要為自己的求學生涯畫下句點,我將所有的獲得 與成就,全數歸於你和家人無盡的愛。謝謝你們參與我的人生,未來我也要認真 參與你們的人生! 郭蓉. ii. 2014 年 仲夏.

(4) 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探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友誼關係,並試著對班級中的友誼團 體做普遍性與差異性的討論,期望從中分析出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的因 素。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於友誼的定義。 二、描述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因素。 三、描述國小六年級學生與朋友的相處情況。 四、分析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友誼關係和階級或性別的關聯。 而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選取一個國小班級內三個不 同特性與背景的友誼團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一年的參與觀察與訪談。主要 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青春期前期是友誼關係發展的重要階段,影響友誼關係的因素複雜且多 元。 二、不同性別學生在友誼團體的界線、互動與發展上有明顯差異。 三、導師是影響同儕與友誼關係的重要人物。 四、女生友誼團體的互動與家庭背景關係密切。. 關鍵詞:友誼團體、性別、社經背景. iii.

(5) A study on the friendship among the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describing the adolescent friendship among the six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lso trie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students’ friendship groups.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expect to find the factors of friendship. This research mainly utilizes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o collect required materials, includ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and data analysis,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Early adolesc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of friendship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friendships are complicated and varied. 2. Student’s cognition,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n friendship would differ because of the genders. 3. Tutor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friendship. 4. The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family background.. Keywords:friendship group, gender, social class. iv.

(6) 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次………………………………………………………………...............................v 圖次………………………………………………………………...............................vi 表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友誼關係的意涵與類別…………………………………7 第二節 影響友誼關係的相關因素……………………………15 第三節 國內相關研究之評述 ……………………………………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33 第二節 研究程序與實施……………………………………..35 第三節 研究場域………………………………………………39 第四節 研究對象………………………………………………43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檢核………………………………………..52 第六節 研究倫理………………………………………………54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57 第一節 友誼關係的樣貌………………………………………57 第二節 友誼團體的互動………………………………………71 第三節 階級、性別與友誼關係………………………………103 第 四 節 綜 合 討 論 … … … … … … … … … … … … … … … … … … 11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5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128 參考書目 …………………………………………………………… ………133 附 錄………………………………………………………………… ……… 138. v.

(7) 圖次 圖 3-2-1 研究流程圖………………………………………………….36 圖 3-3-1 彩虹國小校舍平面圖………………………………………42 圖 3-4-1 星星班教室平面圖…………………………………………44 圖 4-1-1 星星班學生座位圖…………………………………………58. vi.

(8) 表次 表 2-1-1 團體階層分類表……………………………………………12 表 2-1-2 青少年選擇友誼條件表……………………………………14 表 3-4-1 星星班 102 學年度上學期日課表…………………………47 表 3-4-2 星星班學生背景資料表……….…………………………...48 表 4-2-1 校慶園遊會分組表…………….…………………………...88.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在人類社會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脫離群體獨自生活,從呱呱落地的那 一刻起便與家人產生連結。在家庭關係之中,除了有雙親、手足之外,也會有其 他有血緣關係的親屬,而在與彼此的互動的過程中,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相處、溝 通或衝突,都是人們與社會環境接軌的起始點,也就是說,家庭的角色與功能在 人們的兒童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人們不可能一直僅處於家庭環境之 中,學齡階段,每位學童勢必邁出家庭的範圍進入學校的場域,此時又將面對新 的環境、對象及關係,「友誼」的概念也將正式注入他們的生活之中。 然而,隨著年齡漸長、年級漸增,學生在學校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與同儕 相處的機會越來越多,相對地在彼此生活中也佔領越來越多的位置,就拿國民小 學階段來看,尤其以高年級學生更為明顯(劉安彥、陳英豪,1994)。所謂的國 小高年級指得就是國小五年級及六年級階段,這個階段也正是所謂的青少年階段 的初始(張春興,1997)。依據我國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青少年事務促進 專案小組於西元 2005 年參考各部會意見及對學制、相關法律做考量後,將 12-24 歲定義為青少年年齡。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除了要面臨到青春期生理上陡增的 轉變之外,心理上也將面臨一些複雜情感的衝擊與變化,然而在這個多變又不定 的發展過程之中,將會碰到許許多多不曾經歷過的難題與困擾,這些都將是為了 適應成年世界所做的準備,也是一段通往未來必經的歷程。在這段關鍵的時期, 最值得關注的即是同儕、友誼團體的重要性越趨顯著,而團體中的友誼關係變成 青少年尋求支持與溫暖的主要來源。除此之外更有許多證據指出,這個階段的孩 子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已漸由同儕、朋友取代原先的父母及親人,想當然「交朋友」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絕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林婉雯,2011;黃德祥, 2006)。而基於以上背景及脈絡,研究者歸納了以下四點作為促成本研究之主要 1.

(10) 的研究動機: 壹、研究者的兒時經驗 依據研究者過往的經驗,在小學五、六年級時,每天睜開眼睛就非常期待 要去學校,而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能在學校學習到許多新知,而是能夠與好朋 友們見面。即使一星期有五天能夠碰面的機會,每天至少有八個小時相處的時間, 研究者依然會在每個早晨便迫不及待和自己的好朋友們分享前一晚所發生的事 情或是新買的東西。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座位的安排,若是某位老師能夠參考學 生的意見、願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座位,則該名老師則會被我們定義為「好」 老師,因為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和自己好朋友的距離更加接近。 在上課時,往往最吸引我注意的不是台上口沫橫飛的老師,而是好友們眼 神示意或是傳來的紙條,雖然紙條內容往往是「好無聊唷、等等下課一起去…」 等不是很重大的事情,時常惹得老師生氣、寫聯絡簿通知家長、替自己招來處罰, 我們卻也依然樂此不疲。每當下課鐘響,除了和自己的好友黏在一起,也不難觀 察到教室中三五成群的友誼群體們各自聊著天、做著事情,女生會一起吹直笛、 去上廁所,男生們則通常會一起打球、打鬧、聊天等,有時候也會男女生混合在 一起嬉鬧或為了某件事情分工合作。還記得每個學期最重大的事情就是選幹部以 及戶外教學的分組,在選班級幹部的期間,總會希望自己和所有人的關係都很好, 若是沒有連任或擔任新的幹部,便會因此傷心、難過許久,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什 麼缺點遭受討厭;而在分組活動時,也是考驗友誼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和好朋友 們分在同一組,不然這項活動似乎變得索然無味,而若是朋友團體中發生衝突, 也會藉此機會正式變動。 總之,這個時期的學習經驗、流行喜好以及言行態度全部都脫離不了好友 們的影響,生活中除了家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朋友了。雖然多年後的現在,各 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及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段期間,友誼對於彼此的影響確實 深刻且巨大。 2.

(11) 貳、國小現場觀察到的現象 直到進入師範院校就讀,因修習國民小學教育學程的關係而有了在國小六年 級現場觀察及實習的經驗,許多的現象一樣指向同儕、友誼團體的影響力與重要 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過程,甚至是在家中的行為舉止都受友誼關係之牽制 與影響,因此顯示學校文化中,除了制度、課程、教師等方面之外,學生與學生 的友誼關係、互動內涵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然而學校是一個被社會賦予高 度期待的場域,除了擁有知識傳遞的功能外,也被視為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而 學校內的班級,即是維持這個小型社會穩定運作的主要關鍵。一個班級內除了有 老師之外,主要的組成者即是學生,學生們每天花費最多的時間就是在與同儕之 間的相處。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職業婦女的比例提升,對於正 在求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和同儕相處的時間和機會明顯大幅提升;相對地,和家 人、手足之間的互動則相對減少,更加顯是此領域之研究重要性及價值。 參、對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兒時及實習的經驗促使研究者對於小學生的友誼產生好奇之外,研究 者亦覺察此議題對於整體教育以及社會的重要性,根據 2007 年兒童福利聯盟文 教基金會對於國中小學生霸凌現況的調查報告指出,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有過 被霸凌的經驗,而經常施予欺壓與霸凌同學者也達百分之七的比例,除了有肢體 霸凌的行為之外,非肢體性的如言語霸凌及關係霸凌亦是很常見的狀況(兒童福 利聯盟,2007)。由此可見,學校除了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域之外,暴力的發生 與介入,也使得學校成為成人社會的縮影,學生則不斷地在這之中接受社會化的 洗禮。然而霸凌事件的背後,往往與學生在校園中與同儕、朋友的互動情形脫離 不了關係,在這之中,學生的友誼關係以及友誼團體在生活之中又是扮演著什麼 樣的角色,勢必對於他在校的學習狀況、日後的身心發展都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吳清山、林天祐,2005)。因此研究者從校園的霸凌現況覺知到友誼關係對於 學生生活以及教育、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友誼關係除了能夠帶給學生本身許多愉 3.

(12) 悅的經驗以及正面的幫助之外,對於教育現場亦會依不同的環境、文化等時空脈 絡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背後是否牽涉到性別、階級或是種族等社會相關因 素,亦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面向,總而言之,學生的友誼關係並非只是校園生活中 發生的小插曲,對於整體教育的影響乃有潛移默化之效果,而社會運作與教育相 況及發展又是環環相扣、交互影響的,因此便更能突顯此題目的重要性。 肆、相關研究之啟發 學生們各來自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經歷與特性,勢必會對彼此的互動過 程與友誼關係的建立上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及內涵,因此研究者認為必須從脈絡中 的各個面向著手分析。Fischer(1982)即認為友誼關係有性別上的區別,男孩的 友誼團體傾向大團體的群聚關係,而女孩則喜歡親密性的群體關係,彼此之間的 緊密與廣泛程度也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雖然友誼團體在性別的區別上有所差異, 但是什麼原因造成此性別的差異也令人好奇。此外,因為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 每個家庭所代表的都是不同的階級,每個人勢必會因為不同的階級而擁有不一樣 的習性,而這樣的習性也會影響挑選朋友的標準,喜愛與自己相似之人成為朋友, 更尤其是以相同階級者(Argyle & Henderson ,1985;Bourdieu , 1984) 。因此,本 研究除了探討友誼關係之內涵外,欲加入性別與社會階級之脈絡因素來探討小學 生之友誼關係。 過去國內對於同儕團體、友誼關係的相關研究,多是由學生次文化的角度切 入,70 年代開始以質性研究的方式,由學生的角度深入探討其文化,爾後還有 對於少數民族、種族等青少年次文化的研究。在量化的研究上更是廣泛且眾多, 除了有探討同儕互動、人際關係對於學生學業成就或自我發展之影響外,心理學 相關研究領域則多將同儕互動與人際關係視為一結果,分析此互動關係的因素及 結構形式。綜合以上所述,先前的研究較為不足的部分是缺乏研究者進入班級團 體,以學生的觀點來探究同儕之間的友誼關係,在友誼關係的建立與互動過程中, 友誼團體有何多元的形式,學生們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彼此之間又是如何相 4.

(13) 互建構與影響的。對於過去研究上的不足以及相關文獻的啟發,促使我想深入國 小學生的團體之中,以學生的觀點來了解他們的友誼關係,並在學校生活當中了 解友誼關係的變化,是著探究其中影響因素及關連。.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與旨趣,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於友誼的定義。 二、探究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友誼關係之因素。 三、描述國小六年級學生與朋友的相處情況。 四、分析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友誼關係和階級或性別的關聯。.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友誼關係(friendship) 「友誼關係」係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熟識、相互性的連結,這種連結是出自 於自願且平等的前提下所產生的,而非一定經過特定的社會性儀式。透過友誼關 係,人與人會在生活中產生訊息的分享、情感的支持等互動。而在形塑友誼關係 的過程之中,人們會逐漸形成特定的友誼團體,彼此分享著特定的價值觀、增進 彼此的親密性(林淑菁,2005;林婉雯,2011;韋氏辭典,1981;劉苓莉,1998; Berndt, 1995)。 本研究所指之友誼關係是出自人與人之間相互建立的熟識且動態的關係,並 不同於一般人與人之間的普通關係,亦不等於單純因班級活動或因素而結合、互 動的同儕關係。而這樣的友誼關係能夠帶給個體一些情感上的慰藉,生活上亦能 5.

(14) 夠過訊息的分享、日常的互動、以及價值觀念的交流等,進一步形成所謂的友誼 團體。 貳、友誼團體(friendship group) Shaw(1981)認為「凡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人彼此互動,相互影響就構成 一個團體」 。在這樣的定義當中可以察覺,除了人數上的限定之外, 「互動」也是 團體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假使兩人之間並沒有互動或影響,即使距離很近, 看似像個團體,依舊不能被定義為一個團體。然團體又可依正式化的程度分為正 式團體以及非正式團體,兩者主要的差別則在於是否有明確的組織結構與角色功 能。依據張慶勳(1996)的定義,友誼團體即屬於非正式團體的範疇,係由成員 彼此的友誼關係所形成的團體,成員在一起時可獲得愉快的感覺,並且是較具持 久性的。 因此本研究所稱友誼團體係指在穩定且持續的友誼關係中,大家一同認定對 方為自己的好朋友,能夠一同從事活動或分享秘密,對於友誼的定義相同,並且 彼此間存有認同、信任之情感,在這種主動且雙向的承諾過程中所形成的群體則 稱為友誼團體。.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總共分為三個小節,首先第一節為友誼關係的相關意涵介紹,包含了 友誼關係的定義、形成與發展、影響友誼選擇的條件、以及友誼團體的階層與種 類等;第二節則是討論影響學生友誼關係的脈絡因素,主要包含了性別因素、家 庭背景因素、班級因素等;第三節則是對國內相關研究的評述。. 第一節. 友誼關係的意涵與類別. 壹、友誼的定義 關於友誼的研究自西元 1980 年代開始逐漸受到重視(林慧姿,2004) 。而各 個研究對於友誼的定義也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因脈絡背景因素、研究方法及對象 等差異而造成些許的不同。首先是國外學者的定義,韋氏辭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在西元 1981 年時對於友誼的定義為一種朋友關係 的狀態,除了是有善意的關係,更具有相互性的情感。而 Allan(1989)提到, 友誼的定義會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在他的研究中將其定義為一種 自發性、非正式的關係,且是情感性非工具性的關係。Hartup 和 Laursen(1993) 指出當遇到困難與不如意需要幫助之時,朋友會自願且樂意地伸出援手,由此可 知朋友之間的特殊關係與情誼可稱之為「友誼」。最後,Hartup(1996)則詳細 說明友誼必須歸因在朋友之間的平等、對等關係,需有親密的感情以及彼此相互 扶持的決心。也就是說,朋友之間應該是雙向的關係,應該是彼此幫助、互惠的, 此即是區別一般人與人普通關係與友誼關係之間最大的不同。 接著是國內學者的部分,陳玲玲(1991)對於兒童時期的友誼加以定義,其 認為友誼代表兩個兒童之間的感情關係,而此種關係的建立,相互性為最基本的 條件。劉苓莉(1998)則認為友誼是人與人等個體之間相互依附的關係,而且友 誼關係的建立並不一定需要透過特定或正式的社會儀式,而是一種出自雙方都志 7.

(16) 願性的重要承諾。而林純真(2001)在整理、歸納相關研究與文獻之後也提出, 友誼是對等、互惠、親密與分享的情感關係。 然而,黃德祥(2006)也經歸納與整理之後提出較統整性的概念,其認為在團 體中的友誼是一種特殊的關係,經過選擇組合的過程會發展出許與各自的友誼關 係及友誼團體。尤其是經由青少年自由選擇組成的友誼團體可能出現相近的年齡、 相似的行為及價值觀等特徵。於是,對這樣的友誼關係定義出四個特別的面向: 一、友誼是互助的,二、友誼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出自自願的關係,也就是說沒有 任何人有義務成為他人的朋友,也沒有人有權力強迫他人成為自己的朋友,三、 友誼是包含受到團體中的個體所認可的互惠關係,四、友誼是存在於社會上其他 關係網絡中的,例如家庭關係、同儕關係。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友誼關係是出自人與人之間相互建立的熟識且動態的 關係,若以學校的場域來說,並不等同於單純因班級活動或因素而結合、互動的 同儕關係。而這樣的友誼關係也能夠帶給個體一些情感上的慰藉,生活上亦能夠 過訊息的分享、日常的互動、以及價值觀念的交流等,進一步形成所謂的友誼團 體。而也因為友誼所搭起的橋樑,使得學生、青少年的社會網絡日益擴大,更有 助於其社會發展之健全。 貳、友誼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每個人在兒童時期產生一些對友誼形成的看法,然而兒童對於友誼形成的 看法包含了對友誼的期望、友誼關係形成的動機,也就是為何想與此人產生友誼 關係、以及友誼形成的方式等,這些看法即是所謂的友誼概念(the conception of friendship) (陳玲玲,1990) 。對於友誼概念的形成以及友誼關係的形塑與發展, 國內外有許多知名的學者曾對與提出許多相關的理論,有依年齡所做的縱向友誼 發展研究,如 Selman(1980)、Smollar 和 Youniss(1982)以及林瑞昌(1997) 等人。除此之外,亦有以友誼關係之時間,從初始到結束、感情由淺至深為一個 發展循環來分析者,如 Levinger 和 Levinger(1986) 。而本研究在此先將焦點放 8.

(17) 在橫向的友誼發展過程,探討友誼關係由初始階段循序漸進至關係結束為止之過 程。 友誼關係的發展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展發生改變的,對於兒童階段的孩子 而言,並沒有較為穩定不變的友誼關係,也就是說友誼變動的頻率較高,一個人 可能在同時間隸屬很多個團體,或是在短時間內快速變換隸屬團體,甚至友誼團 體的分界並不明顯,而這樣變化多端的友誼關係也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邁入青春 期時漸漸趨於穩定(林婉雯,2011)。當兒童邁入青春期之時,社會網絡亦會隨 著年齡的增加益趨複雜,他們擁有的社交能力與認知能力也相對成熟,因此就青 少年而言,對於朋友的認知及定義也有所不同(Selman,1980) 。然而,不僅只是 生理上的成長,青少年由於在學校的時間逐漸增加,與同儕相處得時間也相對變 多,因此同儕團體會變成青少年的主要參照團體,再進一步從中組成自己的友誼 團體。依據 Ridge(2002)的研究,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學生,無論男生或女生都 認同友誼在彼此生活中佔了很大一部份,相較於家庭而言,提供他們更多情感與 社會上的支持及幫助。因此,在做任何評估與決定之時,同儕對於他們有很大的 影響力,青少年會從中尋求支持與認同,並進一步獲得自我肯定。 也正因友誼對於青春年之特殊性與重要性,因此在同儕中不難發現有許多友 誼團體的衍生現象,而這樣的過程在 Shrum 和 Cheek(1987)的研究中即稱為 「結黨」(clique),而結黨的現象會在青少年的前期呈現最高峰,也就是本研究 之對象-國小六年級的學生。而在青少年形成特定友誼關係、友誼團體的演進過 程中,其實是有一固定的發展過程,依據 Levinger 和 Levinger 的研究,提出了 一套友誼發展理論,以友誼間的初始到結尾為一個循環,循序漸進地一步步邁向 穩定的階段,直到最終關係結束。 Levinger 和 Levinger 將友誼的發展過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中的 友誼關係皆會呈現出不同的特性,而每個階段的延續亦跟上一個階段有所關聯, 並會隨著相處時間與互動的增加越趨親近。以下就五個不同階段之特性分別介 9.

(18) 紹: 一、階段A-認識(acquaintance) :這個階段是所有人際關係發展的最初階段, 而友誼關係建立在這個階段往往是起因於「空間上」的接近性,例如:鄰居、 同班同學、補習班、興趣社團的同學等。不過此階段的關係主要還是以單方 面為主,在認識對方之後可能會衍伸出想要與對方進一步互動的期待,也或 許會產生停止現階段關係的期待。然而,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話,必須經過 這一個階段的考驗。 二、階段B-建立(build-up) :這個階段超越了前一個階段單向、表面的關係, 並開始嘗試建立互動以及聯繫關係,不過在建立這個階段當中,人與人的互 動方式也會因為不同的背景、個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階段的朋友之間會 透過意見、興趣、情感上的自我吐露歷程來建立與朋友間的信任及溝通互動 模式。當然,要進入下一個階段延續,也必須經過這個階段的考驗及過程才 得以邁進。 三、階段C-延續與鞏固(continuation) :在這個階段中朋友之間可能會產生衝 突與爭執,這是友誼之間無法避免的過程,因此必須學會如何面對衝突、處 理以及化解衝突,而這樣的學習也深深關係著友誼是否會邁向下一個階段的 關鍵。當一段雙向、深入的友誼關係建立之後,若要維繫好彼此的關係,甚 至加深彼此間的親密感讓關係更加深化的話,延續與鞏固則是非常必要的, 只是運用的方式也會因個人背景、認知能力與社交技巧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四、階段D-惡化(deterioration):導致友誼惡化的因素有許多,有時候純粹 只是因為互動頻率的減少、消失,或是興趣上產生歧異,空間造成彼此距離 拉長等都有可能為彼此的友誼關係帶來惡化的現象,也有許多時候是在友誼 關係經歷一些危機及傷害時,就會導致惡化的結果產生。尤其彼此關係在經 歷過前三個階段之後,在感情投入越多的時候,也更有惡化的機會產生。此 時,旁人適時的幫助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避免社會適應上的挫折與. 10.

(19) 不良現象。 五、階段E-結束(ending):此階段也是友誼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當步入這 個階段的時候,也許是友誼出現了違背自己意願或期待的狀態,可能會發展 出「不須繼續維持或努力」的念頭,代表著友誼關係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甚至到了無法解決的狀態,此時彼此可能出現分道揚鑣、不再繼續維持友誼 的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選擇結束友誼,友誼的發展也在第五個階段 正式畫上句點(引自林婉雯,2011;吳齊殷,2005;黃牧人,1999;)。 由此得知,友誼關係的發展是一種動態且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關係的開始到 關係的結束都會隨著時間、空間、社會、人們等背景而有所變換與不同。對於國 小學生而言,身心發展的快速變化階段,雖然有所成長卻也尚未成熟,對於友誼 關係的掌握程度也不如成人來得好,因此朋友之間的友誼關係是需要花費許多時 間及心思來經營的。 參、友誼團體的階層與分類 對於團體的階層與分類,許多研究皆以社交測量方式以及相關的量化數據加 以分析,因為運用社交測量法不但可以瞭解學生的友誼狀況,更能知道其在同儕 及友誼團體中的地位(田俊龍,1998)。如 Coleman(1961)曾以社交測量法的 方式調查美國高中學生的社會階層地位,並將之主要劃分為領導群體(leading crowd) 、模範生(exemplars) 、社團領袖(local leaders)以及不受歡迎者(unpopular) 四個類型。又如 Coie 和 Dodge 使用自己設計的方法,將回收的數據轉換成Z分 數,找出班級中不同社會地位的學生,並將其分成五個等級,分別是受歡迎組、 平均組、被忽略組、受爭議組、及被拒絕組等(引自田俊龍,1998)。 但亦有許多質性的研究認為,社交測量法所得的資料只能了解到友誼的表面 現象,而容易忽略了友誼團體內的實質互動及內涵。換句話說,受歡迎的人不一 定在團體中居於領導地位,所以若要深入了解友誼團體的階層、階層之間的互動 11.

(20) 情形、以及這樣的互動內涵對於友誼關係之影響,則必須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才 得以深入探究(田俊龍,1998)。 國外學者 Kless(1992)曾以質性的方法來研究美國的小學五、六年級學生, 探究友誼群體的特質、階層關係及造成此階層之因素,他並以團體中之影響力、 決定權等面向將團體分為三個階層,最上層為最受到歡迎的領導群體(leading crowd),最下層為不受歡迎的被排斥者(pariahs),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分 子(middlers) 。Adler(1996)亦曾花費長時間觀察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 並將國小同儕團體的階層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受歡迎黨派(popular clique)、 走狗(wannabes) 、中等階層的友誼圈(middle-level friendship circle) 、以及社會 隔離者(social isolate),並描述各個階層之特性與相處模式。. 表 2-1-1. 團體階層分類表 Kless 之團體階層分類. Adler 之團體階層分類. 領導群體(leading crowd). 受歡迎黨派(popular clique). 此群體由受班上同學歡迎者所組 成,擁有屬於此群體的界線,用於區別 自己與其他黨派之用。非常活躍於班級 的任何事物,並且能自在地表達自己的 意見及情感,更能控制課堂的活動及討 論。但是此群體之成員多來自於問題家 庭,所以此團體亦有家庭之功能。. 此團體為班級中所占人數最多的 團體,能見度很高,並且主導著班級相 關的事務及活動。但此黨派之排他性很 強、友誼關係很緊密,成員的加入和退 出都須經過主導者之同意,主導者有界 定團體界線(group boundary) 、提升或 降低成員地位之權力,亦有制定規則及 主導共識的能力。 但是朋友之間的忠誠與信任在此 團體之中較不易發現,因為成員間有地 位競爭的關係,彼此常因效忠主導者而 背叛其他朋友的情形發生。. 中間份子(middlers). 中等階層的友誼圈(middle-level. 12.

(21) 雖然亦有較高之社會地位,但依舊 friendship circle) 沒有領導群體之高。學業成就良好,並 通常是由兩到三人的小團體所組 與其他階層之團體相處融洽,不會發展 成一特定之黨派,也較有自信與責任 成,團員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地位階層體 系,團體亦沒有排他性,但也不會想加 感。 入受歡迎群體。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及 關係較為平等及親密,因為沒有地位競 爭、效忠主導者等問題,所以成員間有 較高的信任與忠誠。. 被排斥者(pariahs). 社會隔離者(social isolate). 此群體大多由班級中的孤獨者,並 常常獨自一個人行動,如自己在遊 無穩固的成員及團體。成員不喜歡與他 戲場玩、神遊,或是自己吃午餐等,被 人打交道,通常都缺乏社交技巧去與他 人建立友誼關係,常對事情有過度的反 應,例如對同儕大吼大叫、情緒失控 等,因此被領導群體視為不受歡迎的一 群,亦常遭受領導群體之惡作劇。. 其他的同學認為是無法相處的,因為他 們的行為表現較不符合團體規範 (norms),因此常受到其他同學的批 評、欺負及取笑。他們多數知道自己在 班級團體中的地位與處境,但並不知道 真正的原因,且依舊會想加入受歡迎黨 派的活動。. 走狗(wannabes) 時常圍繞在受歡迎黨派的邊緣,希 望受到青睞而被引進該團體,並為此時 常有模仿受歡迎黨派成員的現象,如模 仿他們使用的語言、表現的行為、穿著 打扮等,並且會用各種方法討好裡面的 成員,如扮演小丑的角色、犧牲自己的 自尊。 肆、選擇友誼的條件 國小高年級學生因處於青少年發展階段的初始,對於交朋友、與朋友相處上 花費許多的時間及心思,然而何種人才能成為團體中受歡迎的對象?受歡迎的特 13.

(22) 質是什麼?該如何受歡迎?等等的友誼方面問題都受到學生之關注與重視。而每 個人都有當過學生的經驗,對於團體中受到歡迎及關注之人的特質也有一定的印 象,例如是善於交際的、親切友善的、合群的、社經地位較佳、聰明的、學業成 就高的等特質,而擁有以上特質者都是在建立友誼關係過程中較具有吸引力者, 而這樣的吸引力也會決定青少年建立友誼的意願(Hartup, 1970) 。而青少年除了 會在意自己在團體中的受歡迎程度之外,亦會對於自己或是所屬的友誼團體進行 友誼的選擇,也就是挑選、篩選朋友,而對於選擇友誼的選擇也都會也特定的條 件作為評定的標準與依歸,根據林婉雯(2011)的研究整理,主要有以下四點: 外表(appearance)、接近性(proximity)、相似性(similarity)、以及互補性 (complementarity)。. 表 2-1-2 青少年選擇友誼條件表 青少年選擇友誼的條件 一、外表(appearance). 外表是人們在與他人接觸時得到的第一個訊 息,人們對於剛熟識人在判斷喜惡時,透過外貌上的 判別時常占了極高的比例,往往影響著對對方的印象 及看法。而外表上的影響力又可以分為先天與後天 的,先天的是包含種族、長相、氣質等,而後天的影 響則包含流行打扮、髮型等。. 二、接近性(proximity). 以學校場域而言,接近性所指的通常是空間上距 離的概念,當空間上的距離越短時,彼此成為朋友的 可能性也隨之增加。也就是說,地理關係上的接觸會 使得彼此的互動機會增加,也更容易熟悉對方,對於 學生來到新環境而言,易與座位附近的人成為朋友正 是此原因。. 三、相似性(similarity). 所指的是興趣、個性、背景、及價值觀等的相似, 也就是俗話說的志同道合、物以類聚,青少年學生會 聚集在一起往往是因為擁有共通的興趣、話題、活動 與價值觀,包含對音樂的喜好、流行的看法、喜歡的 電視節目或運動等。. 四、互補性 (complementarity). 選擇友誼的條件中的另一種可能,若其中一方擁 有另一方所不足之處,例如態度、行為表現或特質, 14.

(23) 而這部分正好又可滿足心理上的需求時,彼此之間則 易產生吸引力。因此,除了會結交與自己相似的朋友 之外,也可能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建立友誼關係。 資料來源:整理自黃德祥,2000;林婉雯,2011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在友誼關係正要建立的階段,人們對於自己不熟識的 個體一定會依據對方的外表產生所謂的第一印象,這個依據外表所產生的印象極 有可能是建立友誼的第一個步驟,促使雙方發展友誼關係。倘若外表的條件尚無 法促使友誼的形成,對於在學校場域的學生而言,空間上的接近性其實是最易使 彼此熟識的條件之一,也是建立友誼最自然的因素,但也認同時蓉華(1996)的 觀點,認為空間上的接近性對友誼發展的影響力並非永久不變的,並會隨著時間 的拉長產生越來越少的作用。因此,對於青少年階段的學生而言,研究者認同相 近的興趣及價值觀對於彼此的熟識及互動是有極大吸引力的,也是青少年作為友 誼選擇的考量標準。. 第二節. 友誼關係的相關因素. 友誼關係之相關內涵已在上一節詳細討論過,至於影響友誼關係的相關因素 包含了許多面向,本研究主要討論關於性別、家庭背景、與班級等脈絡因素,以 下分別討論之。. 壹、性別差異 探討有關青少年友誼之性別差異的研究有許多,大多數的研究均指出兩性友 誼可能會因為性別的因素而展現出不同的樣貌,雖然無論男生或女生在青少年階 段都需要友誼的支持與陪伴,但不同的性別卻在友誼關係中呈現出不盡相同的友 誼特徵與互動模式(林婉雯,2011;黃牧人,1999;畢恆達,2003; Hartup, 1993)。 以下便從性別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與青少女的友誼關係,包含友誼的形式以及友 誼團體的相處等。 一、性別與友誼的形式 15.

(24) 青春期前期的男生友誼團體會因為愛好運動而組隊,例如打躲避球、打籃球 等,使得男生友誼團體較女生友誼團體的規模大得許多,而團體內成員之間的階 層關係與從屬關係也比女生來得分明且清楚。通常運動能力較好的男生在團體當 中較多居於領導的地位,所擁有的權利與責任是代表團體和他人進行協商以及指 揮與協調各個成員。而地位的決定嘗試以個人表現與成就為導向,例如重視體育 技能、自我展現、競爭、反抗權威、追求勝利等,以獲得同儕或團體成員的肯定 與歡迎,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田俊龍,1998;Thoren, 1993) 。而正因為男生 友誼團體的規模較大,所以一個班級內的男生通常只屬於一個主要的團體,縱使 有其餘小的團體,但團體之間的分界並不明顯,並會因為各種活動或賽事而融合 成一個大團體,聽從領導人物或領導群體的指揮。此外,對於男生友誼團體的規 範與成員的參與,多是由最受歡迎的人,也就是領導人物所決定(Alder, 1996)。 而青春期前期的女生友誼團體之規模則不同於男生的友誼團體,大多都是兩到四 人的小型團體,因此在一個班級之中,女生友誼團體的數量也相對較多,但是團 體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情形很少,而團體內成員的地位階層也沒有男生團體 來得明顯,因為女生友誼團體的成員不喜歡競爭,也不擅長組織球隊互相競賽, 所重視的是成員之間的親密、和諧關係與心情、秘密的分享。而關於彼此有誼關 係的建立與維繫,通常需要彼此個性、興趣、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及穿著打扮 等方面的相似性才容易達成,因此女生友誼團體內成員的同質性相當高(田俊龍, 1998)。又根據 Eder(1995)的研究指出,通常在班級中地位較高、擁有較多權 力的女生友誼團體是由家庭階級較高、容貌較好、打扮較佳的女生所組成,而這 些成員多被選為學校的啦啦隊成員,其餘女生則會依照自己各方面的特質找尋與 自己相近的團體加入。而地位較高的女生友誼團體與其他女生團體間的從屬關係 並不如男生來得強烈,此外團體之間的界線較為明顯,甚至彼此會在私底下批評 或嘲笑他人。 二、友誼團體的互動. 16.

(25) 前段文獻以介紹男生團體成員種競爭、重個人成就以及階層地位分明的關係。 以下再歸納幾項青春期前期男生友誼團體的互動特點,以及受性別因素之影響。 (一)男子氣概 依據韋氏辭典定義的男子氣概(masculinity)為傳統男性所具有的特質,包 含力量、大膽。Brannon(引自田俊龍,2008)曾定義男子氣概有五項特質:1. 絕對禁止娘娘腔的行為,也包含拒絕所有類似女性的特質;2.要成功、有地位; 3.要強悍、有自信、獨立;4.要具有侵略性和膽量;5.強調性活動上的勇猛和征 服女性。 由以上 Brannon 所定義的五項特質與前述的男生友誼團體之形式與階層地 位有密切的相關,此即顯示男生友誼團體所重視的特質與男子氣概之間有絕對的 關連與影響性。Eder(1995)認為男生友誼團體會創造各種運動及打鬥的活動來 繼承男性特質的文化,特別是勞工階層的男學生更是,並且透過這樣形塑的方式 維繫彼此之間的情感。所以男生友誼團體往往是透過這樣的互動使男生學習男子 氣概、男性行為。 (二)攻擊行為 依據田俊龍(1998)的整理,將攻擊行為分成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 與玩打架的儀式(rough and tumble play)兩點。首先探討前項,在青春期前期的 男生友誼互動中,攻擊行為是非常普遍的,但這有時並不代表真正的惡意攻擊, 而是一種所謂的利社會行為。朋友之間會透過相互言語上的嘲笑、羞辱、以及身 體上的玩鬧扭打來達到增進情感的目的(Fine, 1980) 。而所謂的「玩打架」也是 此時期男生經常從事的攻擊行為,通常發生在言語挑釁、羞辱及嘲笑之後,但此 攻擊行為是玩的成分居多,所以會在攻擊的過程中克制自己的力道與程度,在遊 戲過程中所發生肢體的碰撞及打鬥是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所以不是混亂無秩 序的,而是有一定的儀式以及協議(Dipietro, 1981)。 (三)協商規則. 17.

(26) 由前段文獻中發現,青春期前期的男生喜好體育活動及競賽,因此在遊戲與競賽 的過程中需要協商規則,而這個階段的友誼關係亦是透過協商規則的方式在維繫 的,例如協商不得洩密、協商享用物品的順序等(田俊龍,1998)。而青春期前 期也就是十一、二歲,國小高年級的階段,這個時期可以不再使用暴力來處理人 際之間的衝突,並會譴責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Fine, 1980) 。所以整體而言,規 則對國小男生友誼團體而言,提供了互動及討論的內容,而協商規則則是充斥在 每日的互動及生活之中。 (四)男性性別意識 在受到傳統父權影響極深的台灣社會,男性多數時候還是比女性擁有較多的 優勢,即便在普遍倡導男女平等、平權的教育以及社會風氣之下,許多根深蒂固 的刻板觀念及印象依舊潛移默化著人們的思考模式與行為。學校是學生社會化的 初始場域,在團體生活中,學生對於性別的認同以及意識著實影響著個人以及團 體的行為與文化。尤其以青春期初期的小學高年級男生而言,根據上述文獻發現, 對於男性的性別認同與意識,明顯左右其觀念與行動,進而影響到男性友誼與同 儕團體的關係。 對於性別認同與性別意識,畢恆達(2003)指出「認同」意指一個人意識到 自己為團體的成員,對於身為團體成員具有情感上的連結;而「意識」指的是成 員對於其所屬群體在社會上所屬位置所具有的意識形態。並且特別指出台灣男性 性別意識形成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面向,分別為傳統男性角色的束縛與壓迫、女性 受歧視與壓迫的經驗、以及重視平等價值的成長經驗。其中傳統男性角色的束縛 與壓迫這個面向中提到一類「不具有傳統男性氣概的男人-娘娘腔」,即是最常 從小學男生口中聽見的話語。 在一個以異性戀、男性主體的社會中,強迫性異性戀機制、厭惡女人,以及 同性戀恐懼症等都是這個社會塑造出的文化元素,多數的男異性戀者透過「維持 性別的界線」以及「自我性向的監督與正當化」一方面達成詆毀女性與同性戀者,. 18.

(27) 另一方面去除內在男性的女性特質與同性慾望。換句話說,歧視女性、娘娘腔以 及同性戀都是傳統建構男子氣概的主要機制,也是貶低女性氣質的主要表現。. 在介紹完男生友誼團體之互動特點以及性別之影響後,以下探討女生友誼團 體之互動特點及受性別因素之影響。 (一)女性特質 所謂的女性特質為傳統上女性所擁有的特質,包含敏感(sensitivity)、細膩 (delicacy)、漂亮(prettiness)、柔弱(effeminate)等特質,對於女生友誼關係 及團體的影響,根據田俊龍(1998)指出,女生友誼團體對於女性特質的塑造有 著一定的助長作用,如女生的友誼團體重視親密、情感的分享等都是進一步培養 女性特質的關鍵。另外,團體內成員之間的階層地位雖不如男生來得明顯,但天 生外表的依舊是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及條件,換句話說,擁有漂亮的臉蛋及良好的 身材往往是女生獲得注意的重要條件。若與男生相較,這些因素大多都是天生和 附屬的條件,較缺乏個人成就的導向,因此便可推論,競爭性與主動性等特質是 較少被強調的。 (二)同質性、親密性與排外性 青春期女生所組成的友誼團體成員間的同質性相當高,人數大約兩三人,彼此之 間的學業成就、興趣及價值觀也較相似,彼此會分享祕密、優缺點、相互嘲弄、 相互扶持與陪伴等,而女生會從這樣的小團體的互動中找到情感的寄託、親密、 安全感和歸屬感(田俊龍,2008;林婉雯,2011)。 但 Eder 和 Hallinan(1978)曾對於男性與女性的友誼關係作研究,在兩性相 較的結果下,發現女生較喜歡兩人組的友誼關係,而男生則喜歡擴展式的友誼團 體人數,意思就是女生排外的頻率與機率較男生來得高。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女 生在友誼關係中較需要親密關係來分享秘密、吐露情感,所以較需要親近的關係 與空間,因而造成其排斥第三人的加入;男生則是因為從事運動活動的需求,促. 19.

(28) 使其擴展原有的兩人小組。 此外,除了友誼團體內的不同,女生對於「三角關係」也有著較激烈的反應。 當某個女生同時參加兩個或以上的友誼團體時,兩個不同的團體成員會和當事者 進行協商,進一步確認彼此的關係,若引發友誼團體的成員有所變動時則會引起 衝突(Thorne, 1993)。 (三)維持表現的和平 雖然女生的友誼關係注重的是親密、和諧、相互扶持等,但卻可能隱藏著緊張的 關係和衝突於其中,根據研究指出,女生常常在私底下說他人的壞話或缺點,而 男生則會直接了當地表達自己的不滿。而另一分析幼稚園兒童對話的研究亦指出, 女孩因重視和朋友的關係,會使用言語的技巧來隱藏自己的主張及想法,為的就 是維持朋友之間表面的和諧。所以,女孩在同儕及友誼團體中會盡量避免地為階 層的不平等或自我強烈的主張所造成的衝突,因而將衝突和不平等的情形隱藏於 表面之下(田俊龍,1998;Goodwin, 1991;Sheldon, 1992)。. 綜上所述,對於進入青春期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同性別所建立的友誼關係、 組成的友誼團體都有著很大的不同,無論是對於友誼的想法、友誼的形式、甚至 是互動的內涵都不盡相同,由此推論性別於友誼關係之中有著莫大的影響。而學 生在無形之中對於性別的價值觀與認同感,造就其默默地將性別的脈絡融入自己 與他人的相處過程之中,因此性別與友誼關係之間可說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 關聯。. 貳、家庭背景 除了性別因素影響著學生的友誼關係,家庭的因素也是促使友誼關係多元化 的條件之一,對於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擁有的價值觀念、階級與資本差異等等, 對於友誼關係都有不同層面的影響。以下就家庭的功能與家庭所擁有階級習性對 於友誼之影響與關聯加以探討。 20.

(29) 一、家庭功能與友誼關係 青少年學生在學校的同儕關係與其之家庭關係息息相關的,同儕關係可能是 親子關係的延續,也有可能是與親子關係競爭親密空間的,當然亦有可能是補足 親子關係的缺乏與不足之處(羅國英,1998)。倘若父母親在家庭關係的環節上 有所失職時,則青少年極有可能將對於父母親的期待進而轉往同儕關係之上。也 就是說,同儕因此變成青少年的一種補償,擁有相當程度的工具功能,提供青少 年支持與協助,以利發展他們的自主性,並和父母親加以區別(Cooper &Cooper, 1992)。而上述所指的工具功能是各種具體需求被滿足的程度,包含了照顧、保 護、服務及個人發展等資源。因此諸多相關研究亦指出,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的 相關性是相當顯著且穩定的。 而青少年時期時為人生中快速成長與發展的時期,無論生理或心理都有劇烈 的變動,可謂是人生歷程中的狂飆時刻。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正是由家 庭逐漸步入社會的學習階段,越來越少的時間留在家中、與父母和手足相處,而 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在與同儕、外人互動,此階段的學生將面臨新穎的經驗與不 曾經歷的挑戰,對於他們而言除了充滿新鮮與刺激,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危機於 現實生活中的。而在社會化的初步階段中,家庭對於青少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給 予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依據吳齊殷與李文傑(2001)的研究指出,個人的行為 及其所擁有的生活經驗與環境背景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問題兒童或青少年經常是 來自於家人關係緊張、極度衝突或家庭結構不穩定的環境之中。而對於親子關係 與青少年表現之相關性,亦有研究指出父母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會對於子女偏 差行為出現的比例有所影響的,若是父母親與子女間的聯繫較強、關係較正面良 好的話,青少年所出現偏差及犯罪行為的比例較低,相對交到壞朋友的機率也較 低;相反地,若父母親與子女間的聯繫較弱、關係較差時,青少年容易急於尋求 同儕、朋友的認同,因而出現偏差及犯罪行為的比例也較高,因此結交壞朋友的 機率則提高許多(黃心怡,2003)。. 21.

(30) 綜上所述,青少年的友誼關係雖然是在進入學校之後才正式建立,但是其本 身的家庭背景對於其友誼關係的影響甚大,也就是說,家庭功能的健全與否、家 人關係緊密程度、家庭社會資本的擁有與否都是提供青少年在友誼關係發展上重 大的影響,因此友誼關係的發展是無可避免掉家庭功能的因素。 二、階級與友誼關係 除了前段提及的家庭功能會對於友誼關係有所影響之外,學生原生家庭所屬 的階級、所擁有的習性也是影響其友誼選擇與互動的重要因素。Bourdieu(1980) 提到「習性(habitus)是一種既成的結構(structured structure),在功能上,可 成為一種開展的結構(structuring structure),能夠增加組織、再現,並自然地進 行各類行動作為」。習性是來自於家庭、團體與階級,同一或相似階級的人,會 因為享有類似的物質環境,因而獲得類似的生活經驗,促成某些共同的行為規範。 而所謂的階級習性指的是人們在互動過程中調適自己的行為,以符合階級的標準, 是一種規範群我的互動機制。Bourdieu 並認為可以透過階級習性來定義所謂的階 級,因為同一個階級內的成員會面臨相近的生活環境與社會條件,而會發展出相 同的語言、價值觀、興趣與生活方式等,會較其他階級的成員更處身自若,而因 習性能夠顯示個人特殊的標誌及風格,因此由個人的習性便能得知其所屬之階 級。 陳珊華(2004)的研究亦指出,班級中的同儕之間會因為家庭背景的差異而 造成文化資本之擁有的落差,因而影響著同儕之間的友誼關係。來自同一或相近 階級的孩子較容易因參與相似的活動、擁有相近的經驗,因而產生共同的話題, 發展與維繫彼此之間的友誼;相反地,不同階級之間的孩子,彼此之間因為擁有 較少類似的經驗,因而較少有共同的話題、興趣及遊戲,因此較不容易藉由話題 或活動來建立與維繫友誼。 因此便能推論,具備類似的文化資本,將有助於同儕間友誼的形成與維持, 也就是說,家庭中的階級習性時常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青少年的生活,也將之帶入. 22.

(31) 家庭以外的場域,影響其交友的關係及習性。. 參、班級脈絡 根據前一節提及青少年選擇友誼的條件之一為「空間的接近性」,也就是指 當我與個體越接近、越頻繁者就有可能成為朋友。因此,對於長時間待在學校的 學生而言,班級正是友誼發生的主要場域。而雖然班級中的學生組成為非自願性 的團體,但在這之中的學生卻會經由選擇而形成特定的友誼關係及友誼團體。所 以在探討學生友誼關係時,班級的脈絡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其中一點,以下就班 級氣氛、團體規則以及教師領導風格三個面向探討之。 一、班級氣氛與友誼關係 所謂的班級氣氛(class climate)指的是透過班級體系中的各個成員交互之 下所產生的,由於成員之間的價值觀、態度以及行為的相互影響下,經過一段時 間後自然而然形成的獨特氣氛,也就是說,不同的班級由不同的成員所組成,所 以不可能擁有完全相同的班級氣氛。而班級中除了學生之外,老師也是成員之一, 不同的教師與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互動與氛圍,而教師的角色與策略其實是 主導整體班級氣氛的主要關鍵之一,在這樣的班級氣氛當中所發展出來的同儕友 誼關係與影響也是獨特且只屬於這個班級的(陳奎憙,1988)。 再根據吳齊殷與李珮瑋(2001)的研究指出,在一個班級內的氣氛與友誼關 係,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性的,除此之外對於青少年的發展與學校生活也扮演著 極重要的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這樣的隱性功能除了能對學生的學習表現 友直接的影響之外,更左右著青少年能否在青春期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成功地調適 與成長。再者,即便教師再注意且小心,對於班上每一位同學的反應及互動或多 或少會有些許不同,而這樣的不同也勢必會對於青少年學生的友誼關係產生一些 微妙的影響。 二、團體規則與友誼關係 將班級成員視為一個團體,相處久了必定會出現屬於這個團體的規則,班級 23.

(32) 正是團體規則所發生的場域。而規則就是規定成員什麼應該做、什麼是不應該做 的準則,也唯有遵循著規則,團體得以順利維繫與發展(Shaw, 1981)。而規則 不一定都是經公開場合明確訂定的,在班級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時也一定 會產生一種同儕間必須遵循的「隱性規則」,而這些隱性規則必須經過親自融入 團體中,經參與團體的生活與互動後才能明確瞭解與體會的。據 Bloome 和 Theodoru(1998)對於隱性規則的定義,主要分為兩點說明:1.身為團體的成員 必須注意成員之間所傳達的互動、觀察彼此的行為,並會有一致的動作發生。2. 成員之間有責任互相幫助以維繫團體的運作,即便這有時與教師或明定的規則有 所違背,還是須以團體為優先考量。 這樣的理論與黃鴻文(2003)的田野觀察經驗相同,發現同儕之間的友誼其 實是時常附帶著壓力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必須設法符合團體的標準與規範,否 則在團體中生存會遭遇一定的困難與挑戰。而正因如此,通常學生在班級中的行 動是很少具有選擇權的,因受到團體所控制與規範,決策權容易落入主流團體或 是團體領導人物的手中。此外,也能從「從眾行為」 (conformity behavior)來為 此作解釋,無論是成人團體或是學生的友誼團體,都有可能受到來自於團體的壓 力,因此改變自己原先的行為,表現出與團體要求一致的行為及觀點,以達到團 體的期望或是希望被團體納為一員。然而同一種從眾行為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式: 一為表面的順從,另一為內心的接受。表面的順從指的是非發自內心的接受,也 就是不認為自己的從眾行為是恰當的,只是被迫做出順從的決定;而內心的接受 則相反,指的是行動上與信念上均發生了從眾的行為,發自內心的接受並且受團 體的影響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 對於國小六年級學生而言,正是處於青少年的初始階段,生活的時間多數是 在班級的場域當中,並可將班級視為一個正式團體的雛形,而在這個團體之中, 友誼關係與團體的形塑與互動都可能受到規範與從眾行為的影響,因此若要探討 此階段小學生的友誼與日常生活現象,班級脈絡的因素是絕對不可忽略的面向,. 24.

(33) 並可幫助研究者理解其友誼關係之內涵。 三、教師領導風格與友誼關係 有關教室中的微觀研究以及班級學生的相關研究均會涉及到教師領導風格 的探究,而教師的領導風格代表著教師的帶班理念以及其領導班級等實際作為。 Lewin 將教師領導作為依據權威的使用程度分為「權威型」 、 「民主型」以及「放 任型」三種類型。其中在權威型的教師領導中,教師所強調的是權力,這個類型 的教師重視的是秩序與禮節,要求學生遵守命令及各項規則,並且實行賞罰分明; 而民主型的教師領導中,教師較主動關懷學生的日常生活事物,並會鼓勵學生發 表自己的意見和問題,以及參與班級的活動與事務;最後則是放任型的教師領導, 這個類型的教師對於學生並無任何的要求與約束,也不重視教師的秩序與禮節, 學生的自由度最大,但相對地師生之間的關係屬三個類型中最疏遠的(朱敬先, 1995)。 由於一個班級主要是由學生與教師所組成的,尤其以國小階段,導師與學生 的關係最為緊密,教授的課所占比例最重、與班級學生的相處時間最多,因此在 探討國小學生的友誼關係時,教師的領導風格可謂關鍵性的因素之一。然而,雖 然小學生對於老師的服從性較中學生來得高,但是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 也就是進入春春期的初始階段,青少年的獨立思考意識漸強,各方面的能力也提 升,朋友的影響力也漸大,老師對於其之影響力、以及對於其友誼關係的發展與 影響確實是非常值得注意及研究的面向。此外,對於黃鴻文(2003)所提之友誼 關係受到團體規則之影響時常附帶著壓力這個觀點,研究者也深表贊同,因友誼 關係原本即是成員與成員的相處及互動,而這樣的動態過程交流頻繁,若要完全 以正面且互惠的方式交往不太可能,而經過有形及無形的規則作用之下,友誼關 係對於學生的意涵及影響為何,此為研究所好奇,也是值得加以探究的部分。. 肆、青少年次文化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上一個非常重要且特別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脫 25.

(34) 離兒童的階段,開始尋求獨立自主,並且企圖朝向成人的階段邁進。本研究主要 目的在於探討六年級學生的友誼關係,其中描述與分析友誼團體的互動及特徵實 為本研究的重點,而研究對象的年齡正是處於青少年時期,擁有與社會上成人不 盡相同的觀念及行為模式,也就是青少年次文化,著實影響著此階段學生生活的 種種面向。所謂的青少年次文化指的就是青少年同儕所獨具的價值觀、行為、觀 念、態度以及生活方式,而這次文化主要又表現在穿著打扮、語言、流行資訊、 兩性約會方式、甚至是偏差行為方面。然而探究青少年次文化的研究有相當多, 所關注的面向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試圖尋求與學生友誼關係有所關聯的面相加以 探討。關於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因素,包含了個人身心特質、學校氣氛與師生關 係、社會變遷,以及同儕團體規範的影響,而其中特別強調的同儕團體規範也是 形成青少年次文化的重要關鍵因素(陳奎憙,2001)。上述的同儕團體就是本研 究所稱之「友誼團體」,具有成員年齡相近、情感親密等特質,是能夠幫助與增 進青少年社會化的(鄭世仁,2000)。當然,這樣的團體其實也不全然皆是正面 的功能,在不利的影響方面,最為知名的研究不外乎是 Coleman 的青少年反智 次文化。Coleman 是早期進行學生團體次級文化研究中最著名的研究者之一,其 這份研究的對象為美國中西部十所高中的學生,對於他們最在意的事情進行調查, 從中分析發現男生是以運動表現優良與否為最在意的事情,而女生則是以具有良 好的人員以及領導能力為優先。也就是說,雖然是在學階段,無論男生或女生皆 沒有將學業成就列為重要的事項,也不會是決定同儕地位的最優先考量因素,這 種背離知識成就的價值取向,Coleman 將之稱作反智的次級文化,也就是一般人 所稱的「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關於反智主義的形成,Coleman 亦認 為主要是因校際比賽所注重的項目為體育競賽,造成男性享受著在運動場上的歡 呼聲,因而關注在體育活動的表現;而女生則多是擔任啦啦隊的角色,因此自己 的人緣與領導能力視為主要焦點(引自鄭世仁,2000)。 然而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域,傳遞知識為其主要的任務之一,若學生充. 26.

(35) 斥在反智主義的風氣當中,對於其在校諸多生活的面向都將造成改變,尤其以前 段提及之班級氣氛及團體規則的影響更甚,這些也都是與學生之友誼關係環環相 扣的。我國對於國小學生之次文化的研究中,較少提及是否有反智主義的文化存 在,是否因就學階段以及東西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著實是有趣的探討面向之 一。 綜合本章文獻資料可發現,友誼關係實為一動態的關係,無論是在形成的 過程中,或是在友誼團體類別與階層的區分上,都是透過許多個體不斷的互動及 建構的過程中而來的。而學生友誼關係的形成、互動等過程及內涵受到許多因素 的影響。除了生理性別上的差異會對於不同性別學生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造成差 異,以至於彼此間的友誼關係、友誼團體互動會發展出不同的習性與互動之外, 家庭的因素亦是影響學生友誼關係的重大關鍵,對於家庭的功能以及階級,不同 背景的學生所擁有的資本也有所不同,而學生在將這無形中的差異帶入學校及班 級內,家庭的因素便會在同儕與友誼關係中擴散開來。而最後,班級的因素以及 青少年此文化的影響也是在探討友誼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經由眾多因素、 時間與互動的累積以及有形與無形的規則影響之下,勢必也對學生的友誼關係有 一定程度的影響。. 第三節 國內相關研究之評述 我國近年來對於學生友誼關係、友誼團體方面的相關研究不少,但以心理學 方面的研究較多,且多是採取量化的研究方式進行。相較之下,社會學領域對於 這方面的研究則多以同儕關係、同儕團體述之,也依舊有質性與量化研究的不同。 本節將對過去社會學領域對於學生友誼相關的研究作出歸納,並試圖加以評述, 以作為本研究之參考。. 壹、量化研究取徑 27.

(36) 較早期的研究有簡茂發(1983)針對國小學生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進行研究, 對象是台北市西門國小四、五、六年級共 228 名學生,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 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國小學生友伴關係最主要的因素在於「學業成績」,其中以 五、六年級的學生最為明顯。而國小四、五、六年級的成績、智力、人格適應以 及父母態度等項目與其友伴關係的複相關係數分別為 0.74、0.70、0.66,均有達 顯著水準。 另外,王柏壽(1989)亦針對影響國小學生受同儕接納的因素作研究,研究 對象為嘉義市公立國小的四、五、六年級學生,採叢集隨機抽樣,樣本數共計有 1463 人,研究結果發現,老師喜愛、家庭社經地位、五育成績、學生社交能力 以及自我態度皆與國小學生在同儕接納上有正相關。但是這五個變項對於同儕接 納的預測力大約只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之間,這也代表著仍然有其他的因 素會影響到國小學生受同儕的接納度。 而陳玲玲(1990)的研究題目-「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 關研究」,主要探討探討兒童友伴選擇的情形、兒童友誼概念的發展以及兒童的 友誼知覺,並對之間的關聯性加以探究。研究的對象有幼稚園大班幼兒 88 人、 小學二年級學生 168 人、四年級學生 181 人以及六年級學生 186 人,樣本數共計 623 名。而研究結果發現,友伴選擇的穩定度會因年級有所差異,其中以六年級 學生的穩定度最高,友誼概念發展也會因年級、性別而有顯著的差異,而友誼概 念與友誼知覺間亦有顯著的相關。 以及石培欣(2000)的研究則在分析國中生的家庭環境、學業成就與同儕關 係等三個面向之間的相關性。採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獻分析以及問卷調查,並 將得到的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績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 回歸等統計程序處理。而研究對象主要以台南縣市與高雄縣市九所市立及私立國 中的二十一個班級為主,樣本人數共計 774 人。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不同 出生序的國中生在同儕關係上有所差異,而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間. 28.

(37) 是兩兩相關的,而學生的同儕關係對其之學業成就具有預測力。 綜觀上述研究,和絕大多數探討同儕、友誼關係的量化研究雷同,根據文獻 的探討,選擇幾項可能影響同儕關係的變項,進一步擬定研究假設並加以驗證。 而經整理發現,此主題相關的量化研究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將同儕關係視為 果,探討影響其之因素;另一則將同儕關係視為因,探討它對於其他方面的影響, 如學業成就、自我概念等等的。. 貳、質性研究取徑 田俊龍(1998)針對國小學生同儕團體與兩性關係作研究,探討國小男女生 同儕團體的特質與形成過程,並分析是否對學生性別的認同產生影響。而該研究 所指之同儕團體和本研究所定義的友誼團體相同,皆是由學生主動選擇與集結, 並有穩定的互動和交流。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非結構訪談、文件 分析等,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的一個班級,男女生各十九名。研究發 現男生團體傾向大規模的形式,並且注重相互競爭、協商規則,對於男生性別認 同的影響則是使其重視個人成就及地位;而女生團體則多以人數少、小規模的型 式呈現,重視團體成員間的親密性、同質性,對於其性別認同的影響是使重視情 感和關係,並有獨佔、嫉妒等特質的展現。整體而言,學生的同儕團體既有性別 分離的現象,也是性別歧視的來源。 另外,許雅嵐(2002)則是針對學生的同儕團體之互動作研究,研究內容主 要是瞭解國中生同儕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影響因素,探討團體的形成原因與特質等。 以台南市一所國民中學二年級的班級為研究對象,採取多元方法蒐集資料,進行 約五個月的參與觀察,並以訪談來補充參與觀察之不足。研究發現該班的同儕團 體分別有四種不同的特色,包含了光芒四射型團體、循規蹈矩型團體、品學兼優 型團體以及老二哲學型團體。在不同的團體間,女生團體的界線較明確、男生團 體間的交流互動則較多。而這四個同儕團體具有高低地位的排序,彼此之間的關 係亦受到學業成就、行為舉止、人格特質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另外導師也具有間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Keywor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grade, teaching willingness, System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lie in the effects of real situated mobile learning on local cultur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Methodologically speaking, 23 student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e study found: (一) comparing with the pupils of other grades, the pupils in pupils of sixth grade in Yang-Gu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hasized on the growth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