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經濟制度變化之研究,1977-1987:歷史制度論之政治經濟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經濟制度變化之研究,1977-1987:歷史制度論之政治經濟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中國經濟制度變化之研究,1977-1987: 歷史制度論之政治經濟分析 The Study of Changing Economy in China, 1977-1987: A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指導教授:徐振國 博士 研究生:李守正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

(2)

(3) 論文摘要 中國共產黨建政8年後,就宣布完成全⾏行業社會主義改造(1949-1956),實現了 公有制與計畫經濟體制,取消了中國既有的混合經濟體制與私有財產制度。︒然⽽而,⾃自 70年代末期開始,⼀一連串試圖搞活經濟的措施開啟了中國經濟制度變化的序幕,30年 來,中國已經由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轉變到今⽇日混合所有制市場經濟形態。︒ 那些⼒力量驅動了這場變化︖?那些變數與其交互作⽤用影響,變化了經濟改⾰革的⽅方向︖? 通過經濟制度變化的過程,那些成果帶來經濟制度⾛走上不歸路的效⽤用呢︖?這是筆者試 圖解釋的課題。︒ 事實上,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是⼀一連串政權⾏行動者「始料未及」的變化的結果, 這場制度變遷─中國由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重新回到混合所有制市場經濟體制,⼀一開始 並未有指引變⾰革⾏行動的藍圖,變⾰革的⽅方向亦是在變化的過程上才漸次浮現的,它受到 制度的限制,也受到偶發事件的影響,當然也就不意味是整體領導層的共識結果,它 是在特定歷史結構與制度交錯相互影響下的產物。︒換句話說,是歷史(時間序列上的 事件與變化)、︑制度與⾏行動者組構了這場變遷。︒同時,這也是⼀一場動態的變遷過程, 變遷的路徑有來⾃自制度遺產的影響,它也存在著路徑依賴的現象。︒ 不過,路徑因⾏行動者與制度安排的激勵⽽而強化,從⽽而實現變遷,但也在⾏行動者基 於觀念(意識形態)或利益下予以限制,從⽽而轉折到不同的⽅方向上。︒筆者認為,在中 國獨特的政經體制下,路徑⾃自我強化的現象不是內部⾃自我激勵造成的結果,⽽而是來⾃自 外部的因素︔;在路徑依賴的背後,制度結構與⾏行動者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筆者認為,改變中國經濟制度最重要的取徑,就是「雙軌制」。︒「雙軌制」是⼀一 項⾏行動者非意圖的創造,它始⾃自陳雲倡議「摸著⽯石頭過河」,獲得鄧⼩小平的贊同,從 ⽽而形成「試點」模式,並作為該模式的指導原則。︒ 此外,觀念的引進與衝突是這場變化過程的重要部份,像是在推動「經濟特區試 點政策過程中尤為明顯︔;當政權領導⼈人受外部引入的觀念的影響,產⽣生經濟特區政策, ⽽而領導⼈人內部也因觀念的分歧,形成⾜足以阻滯特區試點政策的衝突︔;他們之間的衝突 (正統派vs改⾰革派)貫穿整個變遷過程,這也正好說明了觀念因素在中國改變經濟制 度過程上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中國經濟、︑歷史制度主義、︑政治經濟分析、︑路徑依賴、︑經濟改⾰革、︑家庭承 包制、︑經濟特區、︑雙軌制、︑鄉鎮企業 、︑地⽅方國家統合主義. 3.

(4) Abstracts 8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laimed that socialist reform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ducted. Public ownership and planned economy replaced mixed economy as well as private ownership. In the end of 1970s, however, a series of economic reform challenged public ownership with planned economy, which leads China enter into a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forces and consequences that drive economic reform. Through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system, which leads China’s economy into a no return road. In fact,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is an unexpected result by political regulators. Originally, it did not have a blueprint to lead the way. The direction from public ownership to mixed economy emerged throughout the reform, which is not a common consensus from the political leaders. Instead, it is dominated by history, political system as well as regulator in a dynamic way. This path dependency with institutional heritage character is the spot light of economic reform. The author claims the importance and direction of this reform is dominated by external factor. The most importance factor that change China’s economic is the launch of dual system. This system, with the slogan of “crossing the river by groping the stones along the way,” is proposed by CHEN Yun and approved by Deng XiaoPing. 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rough the reform, which can be seemed from the process during the promotion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When political regulators received outer concept and launched SEZs, internal diversity emerged that blocking the reform. Conflicts between orthodoxy and reformist can be seemed throughout reform period, influencing the fo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KEY WORDS: China Economy,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Path Dependence, Economic Reform,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HRS, Special Economic ZoneSEZ,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

(5) 致謝 我記得,1984年底,生平第一次參加徵文比賽,是教育部舉辦的大陸問 題研究徵文比賽,題目是:「由鄧胡趙幫派作為看中共偽政權前途」,我 還得了獎。至今,仍記得當時為我賸稿的大學同學,她以最大的努力趕著 讓文稿得以在截稿日前寄出—真是個美好的回憶,感謝Nicole Shaw。 人生幾何?沒想到25年後,我的博士論文處理了同樣的主題,還好視野 深度已全然不同;還記得1990年就讀過張五常的《存亡之秋》,只是當年 囫圇吞棗,體會不深,沒想到,快20年後,為了撰寫博論,我溫習了它, 並旁及張五常的其他著作;張教授的學識與知識趣味,令人心儀,只是他 學以致用卻牴觸世俗法令,亦是令人扼腕。 記得撰寫論文的某日,在對岸的大學的BBS站上,看到一個女生寫下的 心情短語,上面寫著:「…就好像有些事情,你以為你早已忘記,沒想到, 卻影響你一輩子。」閱看的當下,我的腦海裏就只浮現了6個字─「歷史 制度主義」,不覺莞薾。 當下我還憶起曾經共享親密時光的友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俱往矣,希望妳們一切安好,幸福健康。 撰寫博士論文是我的「補課」—補一堂知識必修課,補當年應該深入瞭 解卻沒好好認真學習的中國研究課程。我在1986年入學東亞所碩士班,在 懵懵中開啟對中國研究的興趣。事實上,當年的我未能確實察覺當時中國 內部發生的變化;撰寫博士論文時,時常不經意地翻出當時讀碩班時已印 就的資料(像是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7年13大趙紫陽政治報告 等),當年卻沒能讀懂這些資料。現在,補完了課,令人舒暢,心情快樂 得不得了,因為我總算較能紮實地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 還有,當年讀碩班時,差點是班上最年輕的1位,沒想到拿到碩士學位 之後,人生轉了一個彎,匆匆10年走過,竟有機會攻讀博班,卻也差點成.

(6) 為年齡最大的1位。於此,我特別感謝我的妻子佩玲,沒有她的鼓勵,要 我不能輕易放棄,恐怕就沒來考博士班;沒有她操持家務,照顧幼子,讓 我無後顧之憂,要完成這本論文恐非易事。謝謝佩玲。 此外,感謝徐振國老師對我的指導與寬容。事實上,徐師早在2005年經 討論我的論文研究興趣後,就為我擬寫了1份論文大綱,少不更事的我未 能察知老師的用心,徐師事實上已提供我既能說明白自己的研究旨趣,也 最能聚焦且能高效率如期完成論文的途徑。然而,我卻還在天馬行空,等 到火燒屁股,待3年後都已收到學校寄來最後1個學期的通知時,才急就章 地收攏論文,而內容也亦不過盡在徐師當年已提示的方向上。真是汗顏。 深深感謝徐師的教導。 還有,謝謝博班有容同學在校正譯寫論文上給我的大力協助,讓我總算 走完最後一哩路,提交上傳論文。謝謝妳。 最後,我要將本文獻給摯愛我的父母與妻子。父母親與佩玲對我的愛與 寬容,讓我擁有最無拘無束的生活天地,而能邀得父母同住,承歡膝下, 更是一件幸福的事。謝謝爸爸、媽媽,謝謝佩玲。. 敬識. 6.

(7) 目 錄 第一部 經濟制度變化的敘事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 3 第二節 文獻檢索 7 第三節 理論應用 11 歷史制度論取徑(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pproach) 11 歷史制度論的制度變遷理論 18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模式 21 探討的課題 2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0 文件分析取徑(Documentary Analysis Approach) 30 文本敘事分析取徑(Textual Narrative-analysis Approach) 32 第二章 變化經濟制度的歷史敘事,1977∼1987 35 第一節 時間的安排(Timing). 36. 找尋中國的出路 37 改革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工具 40 第二節 蘊釀:改變經濟發展戰略──外國經驗的影響 第三節 計畫經濟與商品經濟的纏鬥 46 鄧小平與陳雲實踐社會主義的分歧 從市場調節到商品經濟. 50 I. 48. 42.

(8) 「三信危機」因素. 51. 實踐社會主義道路的分裂 53 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的提出 65 對立的權力結構與分裂. 58. 第三章 行動者:精英的角色與作用. 61. 第一節 變革三傑──華國鋒、胡耀邦與趙紫陽 61 華國鋒:沉默的奠基者. 63. 改革的良心與大腦:胡耀邦與趙紫陽 66 捲起改革千堆雪──胡耀邦 67 趙紫陽:以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實現現代化 70 第二節 權力藏鏡人:鄧小平與陳雲 73 鄧小平經濟思想:唯生產力論與先富共富觀 75 陳雲:共和國的監察人. 78. 陳雲:堅持「有計畫按比例」發展經濟 79 綜合平衡 量力而行 81 第三節 經濟官僚與學者群像 83 經濟學界的解放年代 84 影響經濟制度變化的經濟學家. 88. 從國務院體改辦到體改委的經濟學者群 89 薛暮橋:商品經濟理論的強力推手. 92. 董輔礽:私(民)營經濟守護人 95 張五常:推論中國走向資本主義第一人 97 II.

(9) 其他的經濟學人與經濟官僚 100. 第二部 改變經濟制度的政策. 105. 前言 105 兩條路徑:自發創新與試點政策 試點路徑:摸著石頭過河 第四章 財政改革:讓利與包乾. 106. 108. 109. 第一節 財政放權讓利:從包乾制到承包制 第二節 弱化財政汲取能力. 115. 第五章 國企改革:擴權與試點. 119. 110. 第一節 條條(中央部委)與塊塊(地方政府)的利益角力 在國家所有制下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處境. 120. 122. 第二節 從自負盈虧試點─工業經濟責任制-經營承包制的安排 第三節 承包制成為國企改革的制度安排 128 第六章 創建經濟特區:創新與試點. 134. 第一節 上下有志一同的創新行動 134 第二節 實現經濟特區的行動者. 140. 第三節 注入新觀念與新、舊分歧 142 借助外國經驗. 143. 創新與正統觀念的衝突. 144. 第七章 農村家庭承包制:自發與創新 149 第一節 家庭承包制的出現. 151 III. 125.

(10) 第二節 從包產到戶到包乾到戶. 154. 第三節 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分析. 161. 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安排. 161. 農地制度的創新形式 163 第四節 家庭承包制的政治經濟分析 165 市場化與私產化的初現. 166. 取消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 167 第八章 自發的鄉鎮(社隊)企業發展 170 第一節 鄉鎮企業的發展概況 173 多種鄉鎮企業模式的出現 174 集體經濟──蘇南模式 175 佛山、泉州模式(中外合作經濟-廣東模式) 175 個體、私營經濟──溫州模式 176 諸城模式 176 第二節 發展鄉鎮企業的爭論 177 個體與私營企業的發展 179 雇工風波 182 第三節 從鄉鎮企業到私營經濟的意義與影響 185 歷史上根本地改變農村生產方式 186 分散的極權國家──描述國家-社會關係的分析概念 188 地方國家統合主義(Local State Corporatism) 189 私營經濟的興起 191. IV.

(11) 第九章 衝突與解決. 194. 第一節 計畫與市場:發展經濟的制度之爭. 196. 市場調節與商品經濟的爭論 198 商品經濟成為熱門議題. 198. 定調「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200 政治權力重分配後經濟意識形態的分歧 202 通過《經改決定》 確定「有計畫的商品經濟」 202 體現老人政治下的政治妥協 205 包藏市場經濟──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 208 陳雲批評質疑 鄧小平表態支持 210 欠缺共識的政策路線 213 第二節 價格改革與策略之爭 214 莫干山會議產出雙軌價格方案. 216. 莫干山會議 216 漸進改革的一大創造與「雙軌模式」 218 制定政策的雙軌模式 218 改革策略的爭論 219 所有制改革為中心 vs. 價格改革為中心 漸進改革與整體改革之爭 221 劉國光:漸進的價格雙軌制 222 吳敬璉:整體協調改革論 223 戲劇化的政策轉向. 223. V. 220.

(12) 第三節 巴山輪會議與改革模式. 225. 巴山輪會議的重要內容. 227. 共識:宏觀控制下的市場調節模式(IIB模式) 228 更新中國經濟官員與學者的視界 230 具體的政策建議 231 外國因素對中國改革的影響 233 東歐經驗與改革理論在中國的影響. 233. 西方經濟學理論進入決策層 236 第十章 變化經濟制度的政治經濟分析—代結論. 239. 第一節 經濟制度變遷的動力與初始條件 240 允許不同的意見(主張)滋長變遷的動力 241 起於解決現實問題的需求 242 經濟制度變遷的初始條件 243 行政性分權改革(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的後果 244 條條塊塊下粘性十足的計畫經濟體制 247 城鄉分離的二元結構 248 第二節 改變經濟制度的路徑 249 變遷取徑─雙軌制(Dual System: Approach to Change) 承包制:自我強化的路徑 252 承包制的制度分析 253 引導私有財產的發展 255 第三節 行動者、制度與觀念的互動作用 256. VI. 250.

(13) 行動者取向的分析. 257. 鄧小平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58 民主集中制與不爭論 260 制度取向的政經分析 265 交錯觀念與權力衝突下的制度及影響:以國家計委為例 265. 專門推動經濟改革的組織與功用:以體改所為例 267 制度變化中的觀念與影響 268 經濟制度變遷:觀念鬥爭取向的分析 269 參考書目. 272 一、中文書目. 272. 二、中文期刊. 279. 三、西文書目. 288. 四、西文篇目. 292. VII.

(14) 表目錄. 表 3-1. 鄧小平眼底的社會主義(關於「發展生產力」與「先富共富觀」). 75. 表 3-2. 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到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沿革. 90. 表 4-1. 1950-2007年國務院(含政務院)財政集權. 表 5-1. 1986-87年責任承包制大中型國企基本經濟績效比較表. 128. 表 5-2. 國企改革措施. 129. 表 6-1. 經濟特區政策大事記. 136. 表 7-1. 農村改革(家庭承包制)大事記(以文件及會議為主). 158. 表 8-1. 鄉鎮企業所有制結構:以產值區分. 171. 表 8-2. 鄉鎮企業基本指標. 172. 表 8-3. 社隊(鄉鎮)企業在60-80年代間產值. 173. 表 9-1. 「計劃」與「市場」關係變化之比較, 1979-2007─比較 208. 分權沿革. 時程簡表. 112. 政策文件途徑 表 9-2. 中共官方文件表述所有制變化狀況用字的差異. 227. 表 10-1. 創新vs正統的經濟觀(意識形態)對比一覽表. 259. VIII.

(15) 第一部 經濟制度變化的敘事 .

(16) 第一章 導論. 中國共產黨建政8年(1949-1956)後,就宣布完成全⾏行業社會主義改 造,1實現了公有制與計畫經濟體制,從⽽而改變了中國既有的混合經濟體制 與私有財產制度──此⼀一變化對於當時中國⼈人民、︑、社會、︑、⽣生活與思想觀念 各⽅方⾯面⽽而⾔言,不啻是⼀一場天翻地覆的改變。︒。 全面的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根本地塗銷了公、私財產權利的界限,計 畫經濟等同指令經濟,行政命令取代了市場機能;城鄉二元結構成形,農 民被迫綁在農村戶口上,城市居民則個個依附於「單位」之內。同時,計 畫經濟與商品(市場)經濟被視為兩個對立的概念;它不允許商品生產, 凡涉及商品買賣的工商活動,即便是擺攤,都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尾巴,而 經商更是投機倒把的行為,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資本主義) 「復辟」──這是兩個用來指控背叛社會主義的嚴厲字眼。在全面的公有 制及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制度下,中國共產黨教化人民,「無產階級萬 歲」、「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樑」、「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 要資本主義的苗」、「不怕流血流汗,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拚命幹」,「越 窮越革命,越窮越光榮」。斯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在 社會主義就是公有制加上計畫經濟的唯一認識下,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成 為社會主義牢不可破的、唯一的理想經濟制度。 可以想像得到,在教條的、︑、純潔的社會主義經濟意識形態氛圍下,試 圖改變經濟制度的做法必須⾯面對的艱鉅挑戰。︒。⼀一開始,當農村地區⾃自發地 搞起「包產到⼾戶」時,就被指為不符「⼀一⼤大⼆二公」,破壞集體經濟的基礎; 設⽴立經濟特區,被視為「有損獨⽴立⾃自主社會主義祖國尊嚴」,是「帝國主 1. 即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實現⽣生產關係的變⾰革,使⽣生產資料私. 有制變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其中,農業改造⾃自1951年底開始,迄1956年底,全中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 96.3%︔;⼿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結束,占⼿手⼯工業從業⼈人數. 91.7%加入了合. 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自1954年始,至1956年底,實⾏行公私合營的⼯工業企業已占原有 資本主義⼯工業總⼾戶數和職⼯工⼈人數的99%,占⽣生產總值的99.6%,「三⼤大改造」宣告完成。︒. 1.

(17) 義租界」;鄧⼩小平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2被質疑 將擴⼤大兩極分化,⽽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說法,3則被質疑到 底是姓「社」還是姓「資」;當經濟官僚與學者們提出試⾏行經濟體制改⾰革 的設想,被認為「背離社會主義⽅方向」、︑、「倒退到資本主義」,⽽而提出「社 會主義經濟是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商品經濟」更被質疑商品經濟是資本主 義經濟特有的範疇,4 不相容於社會主義,發展商品經濟就是「幹資本主 義」,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根源,運⽤用它將導致資本主義的復辟。︒。 然⽽而,制度變遷仍然起動了。︒。起初,改變(改⾰革開放)只是為了解決 農民填飽肚⼦子的問題、︑、改變是為了增進企業效率,打破平均主義、︑、吃⼤大鍋 飯的積習,改變也是為了引進外國的資⾦金與技術,挽救中國惡劣的經濟情 勢。︒。然⽽而,就在反覆的政策爭辯聲響與變化⾏行動中,中國卻踏上改變經濟 制度的征途──30年過去了,如今中國竟是回復到猶如建國之初的混合所 有制市場經濟體制。︒。 雖然,今⽇日看來,中國漸進地變化經濟制度的軌跡相當清晰。︒。不過, 筆者設想,這場制度變遷──中國由公有制計畫經濟體制重新回到混合所 有制市場經濟體制,應是⼀一場政權⾏行動者「始料未及」的變化。︒。筆者認為, 政權⾏行動者在變⾰革之初,並未有指引變⾰革⾏行動的藍圖,變⾰革的⽅方向亦是在 變化的過程上才漸次浮現的,它受到制度的限制,也受到偶發事件的影響, 甚⾄至它亦不意味是整個領導層共識的成果,也是在特定歷史結構與制度交 錯相互影響下的產物。︒。換句話說,是歷史(時間序列上的事件與變化)、︑、 制度與⾏行動者組構了這場變遷。︒。同時,這也是⼀一場動態的變遷過程,變遷 2. 這是鄧⼩小平於1983年1⽉月12⽇日,與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農業部⾨門主管⼈人員的談話。︒原⽂文是:「農村、. 城市都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勤勞致富是正當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 是大家都擁護的新辦法。」詳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3。︒ 3. 鄧⼩小平於1982年9⽉月中共12⼤大的開幕致詞時提出此⼀一概念。︒他說:「把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 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 結論。」詳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3。︒ 4. 「社會主義經濟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占優勢,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商品經濟」的提法⾒見於正式的官⽅方⽂文. 件,最早是在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於1980年9⽉月8⽇日提出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薛 暮橋主撰)。︒詳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規劃集(1979年—1987年)(北京:中共 中央黨校出版社,1988年),⾴頁22。︒. 2.

(18) 的路徑有來⾃自制度遺產的影響,它也存在著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 的現象。︒。不過,路徑因⾏行動者與制度安排的激勵⽽而強化,從⽽而實現變遷, 但也在⾏行動者基於觀念(意識形態)或利益下予以限制,從⽽而轉折到不同 的⽅方向上。︒。筆者認為,在中國獨特的政經體制下,路徑⾃自我強化的現象不 是內部⾃自我激勵造成的結果,⽽而是來⾃自外部的因素;在路徑依賴的背後, 制度結構與⾏行動者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第一節 研究問題. 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伴隨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同時進⾏行;筆者 認為,描述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時,應該留意它所在的「位置」 (Location)──它是改⾰革開放浪潮中的⼀一個組成部份。︒。 事實上,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始自一連串令人始料未及的發展。︒。就 像今⽇日北京熱烈慶祝「改⾰革開放」30年(1978-2008)之際,「改⾰革開放」 ⼄乙詞其實是事後的政治⼝口號。︒。事實很容易證明。︒。例如,中國的傳媒、︑、學術 論著⼀一般都習於改⾰革開放始⾃自11屆3中全會(1978年12⽉月)的說法,事實 卻是11屆3中全會仍然決議禁⽌止分⽥田、︑、單幹、︑、搞承包,⽽而農村家庭聯產承 包責任制卻是改⾰革開放過程上最重要的、︑、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政策;「權 ⼒力下放」是11屆3中全會上重要的政策宣⽰示,然⽽而,趙紫陽主政下的四川 省早在1978年10⽉月已開始在重慶鋼鐵公司、︑、成都無縫鋼管廠、︑、寧江機床 廠、︑、四川化⼯工廠、︑、新都縣氮肥廠和南充鋼廠等6個企業進⾏行擴⼤大企業⾃自主 權的試點⼯工作,未久便將試點企業擴⼤大到100個企業,這些企業試點時, 11屆3中全會尚未召開。︒。 如此⼀一來,「改⾰革開放」⼜又如何始⾃自11屆3中全會呢?對於共產黨⼈人⽽而 ⾔言,竄改歷史不是新聞,因為歷史、︑、經濟、︑、⽂文藝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為了便於宣傳,稍事調整事件的前因後果,重新解釋這段歷史,亦猶如「潛 規則」般地被中國學⼈人接受⽽而少⾒見質疑。︒。不過,當「改⾰革開放」已被整理 3.

(19) 成為⼀一個完整的時期的同時,其實學者們應該辨明,所謂的「改⾰革開放」 ⼀一詞,是⼀一個政治名詞,將「改⾰革開放」時期視為⼀一個整體的理解恐怕無 助於深刻認識中國改⾰革過程上內在肌理脈絡。︒。 筆者試圖從改⾰革初期的政治經濟發展脈絡中,梳理帶給制度變化的蛛 絲⾺馬跡。︒。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制度的改變是特定歷史時空條件下的產物, 它無法被複製或仿傚,就像鄧⼩小平曾提及,改⾰革奠基於⽂文化⼤大⾰革命的慘痛 教訓⼀一樣,5沒有⽂文化⼤大⾰革命,恐怕產⽣生不了促發⽇日後改⾰革的強⼤大動⼒力。︒。此 外,觸發制度變化的重要內⽣生變項,來⾃自⽑毛澤東的死亡(1976年9⽉月)與 四⼈人幫倒台(1976年10⽉月),這是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此可由鄧⼩小平曾述 及中國發⽣生的變化,主要是從在11屆3中全會之後才開始的講話中推究 之;鄧表⽰示,11屆3中全會「總結了歷史經驗,決定了⼀一系列撥亂反正的 政策」,他強調這些撥亂反正的⼯工作其實早在1975年,當時他主持中央黨 政⼯工作時就已開始了進⾏行⼀一系列整頓措施。︒。同時,鄧亦⾔言:「這些整頓實 際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調,觸怒了『四⼈人幫』。︒。他們⼜又⼀一次把我轟 下了台。︒。」6 鄧的話語,正好說明了「四⼈人幫」倒台⾜足以作為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理 由。︒。因為,沒有「四⼈人幫」倒台,所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 就沒有機會再上台了,⽽而促使發⽣生「四⼈人幫」倒台歷史事件的最具決定性 的因素,當然是⽑毛澤東的死亡,如此⼀一來,⽑毛死與「四⼈人幫」倒台幾乎可 以合⽽而為⼀一個歷史事件看待──正因為有此⼀一歷史事件的發⽣生,才有引導 ⽇日後⼀一連串體制變化的事件與⾏行動的產⽣生。︒。這是筆者設想從1976年作為經 濟制度變化的歷史起點的理由。︒。 5 鄧⼩小平答覆美國CBS「六⼗〸十分鐘」節⽬目記者邁克.華萊⼠士電視採訪時的回答。︒他說:「那件事(文化. 大革命),看起來是壞事,但歸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們思考,促使人們認識我們的弊端在哪裏。為 什麼我們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現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總結了『文化大革命』的經驗和教 訓。」詳鄧⼩小平,「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1986年9⽉月2⽇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頁172。︒ 另外,1987年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時也曾提及,「過去耽誤太多,特別是『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自己找麻煩,自己遭災,不過教訓總結起來很有益處。現在的方針政策,就是對『文化大革命』 進行總結的結果。」詳鄧⼩小平,「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1987年4⽉月26⽇日),鄧⼩小平⽂文選(第3 卷),⾴頁223。︒ 6. 鄧⼩小平,「我們把改⾰革當作⼀一種⾰革命」(1984年10⽉月10⽇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頁81。︒. 4.

(20) 再者,從官⽅方的⽂文件、︑、史料、︑、及諸多中國境內外專家學者們、︑、前胡耀 邦、︑、趙紫陽的幕僚成員們的記述及回憶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即使只是為了 活化經濟、︑、下放權⼒力,吸引外來的資⾦金、︑、技術的政策措施,都能引起領導 層內部的爭論和分歧,⽽而且分歧愈演愈烈,不管是在經濟學者與經濟官僚 之間,或是在中國⾸首要的領導⼈人之間、︑、各有關部委負責⼈人之間,他們對於 改變經濟制度的⽅方向、︑、步驟、︑、具體做法,都不盡相同。︒。就像安志⽂文明⽩白述 及了,7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規劃⼯工作,在1979年時規劃以擴⼤大企業⾃自主 權為中⼼心環節;1980年時已經鮮明地提出改⾰革就是要建⽴立適應商品經濟的 經濟體制;1982年時則著重強調要合理調整所有制結構,建⽴立以公有制為 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的論述;8 然⽽而,實際上的政策路 線,1982年是「正確貫徹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12⼤大政 治報告),到了1984年才實現「有計畫的商品經濟」寫⼊入黨的決議(12屆 3中全會),⽽而將「多種所有制經濟」視為社會的基本組成形態,並寫⼊入 憲法內,則是到了1999年修憲才實現的。︒。 雖是如此,這樣的事實正好說明著,改變經濟制度的擬議和討論,在 改⾰革初期就已被提出,並進⼊入規劃研議的議程之中。︒。然⽽而,接下來就是艱 難的政策整合、︑、尋求政策共識、︑、執⾏行與評估的過程。︒。在此過程上,既定的 政策議程與內容因於偶發的事件⽽而被迫修正或中⽌止;同時,亦可明顯地看 到某些政治形勢的發展,改變了政權領導⼈人原有的政策態度與⾔言論。︒。甚⾄至 於,政治社會事件(如「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擴⼤大化,竟能導致黨的 總書記(胡耀邦)在⼀一個⾮非正式的黨內⼤大⽼老與領導成員的聚會後,被迫接 受辭職下台。︒。這樣的事例凸顯了中國政治制度的獨特性,也顯⽰示著權⼒力與 制度之間特別的互動樣貌,當然,它的政策產出更有⼀一番錯綜複雜的決策 過程。︒。 筆者認同「⼈人(⾏行動者)的主觀能動性」在歷史過程上的重要作⽤用, 7. 安志⽂文,1919年⽣生,中共建國後歷任國家計委委員、︑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建委副主任等職。︒1979年. 後,歷任六機部第⼀一副部長、︑黨組第⼀一副書記、︑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委) 副主任兼黨組書記等職,1987年3⽉月離任(同時趙紫陽亦不再兼任國家體改委主任職務),改任該委員 會顧問。︒安志⽂文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初期領導政策規劃的重要⼈人物。︒ 8. 詳安志⽂文 ,「認真加強規劃研究 推動改⾰革深入發展」,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編,中國經濟體制. 改⾰革規劃集(1979年-1987年),序⽂文⾴頁2。︒. 5.

(21) 亦即⾏行動者在變化經濟制度上的重要影響,但也強調⾏行動者受制於客觀的 制度約束之下。︒。筆者認為,約⾄至1987年1⽉月胡耀邦下台,同年3⽉月趙紫陽辭 國家體改委主任兼職,同年11⽉月中共13⼤大後趙紫陽真除總書記,並辭國務 院總理職務(1988年3⽉月由李鵬接任)後,擘劃經濟體制改⾰革的權柄易 ⼿手,中國經濟制度的變⾰革⾄至此已告⼀一段落。︒。就像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討 ⼩小組辦公室在題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回顧和今後改⾰革的基本思路〉(1987 年4⽉月23⽇日)⽂文件上透露出當時經濟體制改⾰革⾯面臨舊體制勢⼒力的挑戰,已 經陷⼊入難以為繼的訊息⼀一樣。︒。當時,經濟體制改⾰革雖⾒見成果,但帶來的經 濟亂象卻也遭到反對者的責難;在該⽂文件中,經濟體制改⾰革的主事者⾃自承 「對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認識不⾜足,對建⽴立新經濟體制基礎的 ⽬目標要求過急;有些改⾰革措施在出台時對經濟環境或可能產⽣生的副效應考 慮不夠,步⼦子⼤大了⼀一些;還有的改⾰革存在著『⼀一⼑刀切』,⼀一哄⽽而上⽽而政策 多變的問題。︒。」該⽂文件雖然⼒力倡「必須堅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 ⽅方向,以利於社會化⼤大⽣生產;……改⾰革必須進⼀一步深化,爭取較快結束新 舊體制膠著、︑、對峙的狀態」,9但它亦明⽩白承認當時⾄至少有4種不同的經濟 體制改⾰革的主張。︒。10 實際上,當時的經濟改⾰革主事者⾯面臨來⾃自四⽅方的異議 與挑戰,已無能⼒力於進⼀一步變⾰革經濟的⾏行動。︒。 雖是如此,吾⼈人亦可看到,⾄至遲在1987年時,改變中國經濟制度的核 ⼼心議題的辯論與執⾏行──計畫經濟vs.商品(市場)經濟、︑、⾏行政分權vs.兩權 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承包制、︑、股份制、︑、價格改⾰革…等──都已 被提出討論、︑、爭辯、︑、試點、︑、試驗,它們分別遭遇既有制度的挑戰與限制, ⽽而有關改⾰革經濟制度的思想與觀念,已廣泛地在思想界與經濟學界被討論 著。︒。可以說,從1976年⾄至1987年之間,影響、︑、改變經濟制度的⼈人物、︑、思 想、︑、觀念、︑、政策、︑、事件、︑、組織、︑、約束與機會均已產⽣生。︒。此外,吾⼈人亦認為, 雖然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後引導出戲劇化的「⼤大轉折」──中共14⼤大 9. 詳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編,「經濟體制改⾰革的回顧和今後改⾰革的基本思路」(1987年4⽉月23⽇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規劃集(1979年-1987年),⾴頁197-213、︑202。︒ 10. ⼀一是主張採取果斷措施,加速推動全⾯面改⾰革︔;⼆二則採取保守態度,不⽀支持推出新的改⾰革措施,重點放. 在落實、︑補充、︑完善既有的改⾰革措施︔;三是認為改⾰革過了頭,主張集中,加強宏觀調控︔;四是採取協調 做法,仍以深化改⾰革為名,但僅以投資體制改⾰革為重點,強調理順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採 取漸進式、︑分階段、︑⼩小配套的⽅方法進⾏行改⾰革。︒其實這已是改⾰革遭遇困頓的迂迴說法。︒. 6.

(22) 決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但深 究其實,這些影響制度變化的各項條件與安排,各種可能引致經濟制度變 化的的思想、︑、觀念、︑、組織、︑、政策與⽅方法,其實早在1976年⾄至1987年間俱已 播下。︒。筆者認為,深刻地認識這段期間,對中國⽇日後的制度變遷,顯然有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作⽤用。︒。是故,筆者將1976年⾄至1987年視為⼀一 個完整的時期,並以此作為觀察中國變化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時期。︒。. 第二節 文獻檢索. 在中國,以改⾰革開放或經濟(體制)改⾰革為題的研究與著作可說是汗 ⽜牛充棟,特別是適值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應景出版的專論著作不在 話下。︒。不過,放在政治科學的領域內,從制度、︑、決策、︑、權⼒力與利益等途徑 ⼊入⼿手,專⾨門探討中國經濟制度變化的論述則屬少⾒見,特別是未⾒見著眼於政 權⾏行動者的認知與⾏行為對經濟制度變化的影響的學術論著。︒。 ⼀一般⽽而⾔言,對於政權領導⼈人集團之間的互動關係的探討,始⾃自黎安友 (Andrew Nathan)著眼於政權領導⼈人之間的權⼒力糾葛或競合關係的派系模 式的討論︔;其間,雖幾經鄒讜與狄特瑪(Lowell Dittmer)的學術對話及修 正,惟其研究旨趣仍聚焦於正式⁄⾮非正式政治的區分,著眼於⽂文化和結構向 度下對⼈人的互動⾏行為的制約影響,及⽂文化與結構帶來制約建構了形形⾊色⾊色 的正式集團和組織,11並未擴及對政權政策產出及制度變⾰革的解釋。︒。 此外,筆者以「經濟制度」、︑、「經濟體制」、︑、「經濟改⾰革」及「經濟 轉 型 」 為 關 鍵 詞 , 檢 索 國 家 圖 書 館 全 國 碩 博 ⼠士 論 ⽂文 資 訊 網 ( h t t p : / / 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僅獲兩本相關於以制度、︑、決策、︑、權⼒力與 利益為研究取徑,探討中國經濟制度變化的碩、︑、博⼠士論⽂文。︒。其中,在碩⼠士 11. 有關黎安友與鄒讜、︑狄特瑪就派系模式的對話,李英明教授有詳細的⽂文析。︒詳李英明,中國研究:實. 踐與反思(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第3章,⾴頁47-72。︒. 7.

(23) 論⽂文⽅方⾯面,有周亞貞從產權理論探討放權讓利模式的經濟改⾰革(1995 年)。︒。12在博⼠士論⽂文⽅方⾯面,有陳德昇論述1978年⾄至1988年間,中共政治、︑、 經濟改⾰革互動關係;該論⽂文通過⽂文件分析及利⽤用「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 完成的民意調查數據,亦從中共執⾏行各項經濟改⾰革措施中,解釋經濟改⾰革 的政治意涵及其在理論上的意義,並著重地探討經濟改⾰革與政治運作的互 動關係,解釋經濟改⾰革受到政治制約的因素。︒。此外,該⽂文並通過⽐比較制度 途徑,對⽐比蘇聯、︑、匈⽛牙利與中共經改之異同;該⽂文論斷,中共經濟改⾰革成 敗的關鍵在於政治改⾰革,⽽而經濟改⾰革的績效優劣,亦將視政治民主化落實 的程度⽽而定。︒。13 在西⽅方學者⽅方⾯面,相關本論題的知名論著,⾸首推謝淑麗(Susan L. Shirk)以博⼠士論⽂文改寫出版之《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邏輯》(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93)。︒。這本專著是謝淑麗在1980-1990 年間多次前往中國實地考察,⾧長期且深度地探索中國經濟改⾰革歷程的成果, 她也是西⽅方學者中,較早地提出中國經濟改⾰革有可能成功的學者。︒。 《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邏輯》是⼀一本深具價值的歷史制度論專著。︒。謝 淑麗從制度取徑(Institutional Approach)著⼿手,深度探討共黨國家的決策 過程。︒。她指出研究共產制度的學者往往都忽視決策的制度架構,因為他們 假定決策與制度規則、︑、威權界限之間不相⼲干,⽽而決策只是由共產黨最⾼高的 ⼀一個或數個領導⼈人決定,但她並不以為然,她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過程是 涉及數百名黨政官僚們的多元決策過程。︒。14在該書中,謝淑麗⾸首先描述他 的論題的制度基礎──她⽐比較中國與蘇聯的改⾰革的根本不同,指出中國歷 經⽑毛澤東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下,使得中央計畫經濟制度其實在中 國從來沒有真正建⽴立過;⽑毛澤東不斷地破壞中國建⽴立中央計畫經濟的結果,. 12. 該⽂文借⽤用產權理論,探討「放權讓利」的經濟改⾰革形成「增量改⾰革」的漸進⽅方式,重新建構新體制,. 從⽽而達到經濟體制變⾰革的⽬目的,亦使原有的產權結構呈現多元化的趨向。︒詳周亞貞,中國⼤大陸經濟改⾰革 之研究—從產權理論論放權讓利模式的經濟改⾰革,台北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13. 陳德昇,中共政治、︑經濟改⾰革互動關係之研究(1978-1988),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年)。︒ 14.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7.. 8.

(24) 使中國⾛走上「地⽅方分權化」的道路,從⽽而中國在改⾰革前的經濟結構已經完 全不同於蘇聯東歐的計畫經濟結構,亦即,中國實際上從來不是⼀一個蘇聯 意義上的中央計畫經濟體制。︒。15 是以,中國的經濟改⾰革實際上是在⽑毛澤東 奠定的「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的途徑上進⾏行的,這是蘇聯無法仿 效的,也是中、︑、蘇兩國的改⾰革的根本不同之處,⽽而⽑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制度 遺產相當程度上也就成為中國進⾏行市場改⾰革的初始條件。︒。(第2章) 謝淑麗舉例,中國在⾼高度計畫經濟的時候,中央政府也不過控制少於 600項產品的⽣生產和分配,⽽而蘇聯則⾼高達5,500種。︒。 16換句話說,蘇聯的體 制是⼀一切經濟活動都在中央政府控制管轄之下,中央計畫之外幾乎沒有經 濟,但中國經濟體制則是多層次的、︑、區域化和地⽅方化的,它造成中國經濟 決策和協調往地⽅方政府傾斜。︒。例如,中國在改⾰革前⼣夕,只有3%的中國國營 企業是直接歸中央政府調控,其餘的企業都為各級地⽅方政府管轄,其利潤 也多歸地⽅方政府;1978年時,中國有348,000個企業,其中只有4,000個規 模較⼤大,其餘344,000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它們⼤大多數都不是省級企業, ⽽而是地縣以⾄至鄉鎮管轄的企業,⽽而且都是很落後的,這麼⼤大數量⽽而且落後 的中⼩小企業是不可能被納⼊入中央計畫體制的。︒。17反觀蘇聯,1978年蘇聯總 共只有4萬家企業,但都是規模龐⼤大的企業。︒。蘇聯的中央計畫經濟特點是 企業數量少,但企業規模⼤大,專業分⼯工程度⾼高,現代化程度⾼高,中國的經 濟分權化特點則是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而且⾮非常落後。︒。中國⾼高度「⾏行政 分權」的結果使得它與蘇聯的經濟結構截然不同,然⽽而,恰恰得⾃自⽑毛澤東 時代已經造成⼤大多數經濟活動都不在中央計畫管轄內,帶來中國經濟改⾰革 的可能成功;⽑毛澤東把相當⼤大的財政權和企業經營管理權下放到地⽅方,所 以中國的許多縣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經濟上可以⾃自⾏行其是, 因此中國經濟改⾰革最根本的特點就在於它並不依賴國營企業改⾰革,其成功 之處就在於它從計畫的國營企業之外⼜又發展了⼀一套新的經濟主體,特別是 來⾃自地⽅方鄉鎮企業所帶動的。︒。18 15 ibid.,. p. 12.. 16 ibid.,. p. 13.. 17 ibid.,. p. 30.. 18 ibid.,. pp.38-42.. 9.

(25) 謝淑麗除了⼀一開始強調⽑毛澤東時代形成的「地⽅方分權化」基礎,是中 國改⾰革之所以不同於蘇聯、︑、東歐並且獲得成功的地⽅方外,她進⼀一步地注⼒力 於 描 述 經 濟 改 ⾰革 的 政 策 過 程 , 特 別 是 她 分 從 權 威 關 係 ( A u t h o r i t y Rrelations)、︑、領導權的利誘(Leadership Incentives)、︑、討價還價的⾓角⼒力 (Bargaining Arena)、︑、給予公民權的參與(Enfranchised Participants)及決 策規則(Decision Rules)的5個治理⾯面向,建構了⼀一個理解中國政治制度 的架構,以便將經濟政策的過程,置⼊入於政治的脈絡下討論。︒。此外,她分 從 步 驟 ( P a c e ) 、︑、 次 序 ( S e q u e n c i n g ) 、︑、 內 容 ( C o n t e n t ) 及 形 式 (Form),探討政治制度與經濟改⾰革路徑的關係(第8章)。︒。其後,她分 從財政分權(Fiscal Decentralization)、︑、國企讓利、︑、利改稅(Tax-forProfit)及價格改⾰革的流產到復歸承包制等政策擬制、︑、形成和衝突的過程 上,分別闡述了整個經濟改⾰革過程上,中央-地⽅方關係、︑、地⽅方的競爭與保 護主義、︑、租稅調整的失敗、︑、特別是深⼊入地從利改稅的提出、︑、反覆與變化中, 描述領導⼈人的決策選擇、︑、官員們就此議題的爭論與衝突(第11章)、︑、重新 形成第⼆二階段的利改稅的過程(第12章)及對於價格改⾰革的政策上,來⾃自 省級與中央部委對趙紫陽改⾰革措施的不⽀支持導致政策的轉向等過程。︒。 在該書最後,謝淑麗再次強調中國與蘇聯兩種不同改⾰革模式的鮮明對 ⽐比,她認為⼽戈巴契夫引⼊入民主政治改⾰革,為經濟改⾰革創造政治架構的做法, 帶來了政治混亂與經濟失敗;反觀中國,鄧⼩小平審慎地引⼊入經濟改⾰革⽽而不 要政治改⾰革,所有改⾰革政策都通過既有的政權官僚制度渠道執⾏行,⽽而⽂文⾰革 對中央官僚的弱化及分權化使得省級官員們成為抗拒保守中⼼心的政治籌碼 下,儘管有周期性的緊縮,但官僚群對改⾰革的持續⽀支持,擴⼤大了改⾰革的動 ⼒力與範圍,雖然中國⼈人民仍在共黨政權控制之下,但在1978-90年間,年均 7.2%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已經讓中國⼈人民的⽣生活有著戲劇般的改善。︒。 19此 外,謝淑麗論述,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挑戰仍然令⼈人畏懼,威權的共黨政 權(Authoritarian Communist Regimes)看起來是個「強國家」的樣貌,不 過,它極少加諸於官僚領導們感到痛苦的政策;中國領導層必須將改⾰革的 決策委諸於在改⾰革過程上失去利益(也猶如潛在得利)的官僚們。︒。亦即, 改⾰革的政治挑戰建築在像是省級官員、︑、輕⼯工業及農業等潛在得利的群體⾝身. 19. ibid., p.333.. 10.

(26) 上,同時也須適應指令經濟下的既得利益者的偏好。︒。20 她強調,改⾰革是在 漸進的、︑、零碎改變,亦無全⾯面的計畫下上演的,決策者創造了「雙軌制」, 讓市場化得以共存於計畫與市場之間、︑、國有與⾮非國有之間,從⽽而漸次推動 改⾰革的進⾏行。︒。21 謝淑麗是美國學界少有的曾於70年代會⾒見過周恩來的學⼈人(她當時仍 是研究⽣生),她對中國⾧長期的觀察經驗使她得以深⼊入地認識中國官僚組織、︑、 省級及地⽅方部⾨門的運作,她從組織與制度⾯面向解析中國的經濟改⾰革是⽣生動 且深⼊入的。︒。不過,囿於90年代初中國歷經89年六四之後的政治氛圍,謝淑 麗沒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最⾼高層不為⼈人知的實際運作情況──事實 上,這些情況也都是90年代中期之後,才陸續揭露並為外⼈人知曉。︒。然⽽而, 這也就使得她雖在制度的分析顯得完備且深具價值,惟⽋欠缺對趙紫陽、︑、鄧 ⼩小平及陳雲之間更為明確的政策主張和權⼒力互動的界分,連帶的,對於中 國在經改過程上能否適應政治改⾰革的議題上,就顯然薄弱⽽而論述不⾜足。︒。. 第三節 理論應用. 本⽂文探討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聚焦於中國政府如何從公有制計畫經 濟體制逐步⾛走回到混合所有制市場經濟體制的政策過程,筆者引⽤用歷史制 度論(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為本論⽂文課題的研究取徑 (Research Approach)。︒。 歷史制度論是新制度論(New-Institutionalism)的⼀一個學派;新制度論 源⾃自對傳統的制度論的更新,也是對上個世紀50、︑、60年代以來⾏行為主義浪 潮的反思,它於80年代開始對社會科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並在90年代成 20 ibid.,. p.334.. 21 ibid.,. p.336.. 11.

(27) 為 社 會 科 學 的 顯 學 之 ⼀一 。︒。 從 ⽅方 法 論 來 看 , 新 制 度 論 是 ⼀一 個 中 層 理 論 (Meso-Theory);所謂的中層理論,係指它介於總體與個體的⽅方法論之 間。︒。這是源⾃自80年代初期⽅方法論上的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論戰後,兩⼤大 學派各⾃自修正原有主張,互將對⽅方的分析優點納⼊入⾃自⾝身原有的論證之內, 以期增強解釋的範圍與解釋⼒力,就是這個爭論促成「中間(meso-)路 線」的出現,亦即新制度主義的出現和發展。︒。22. 歷史制度論取徑(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pproach) 新制度論有眾多的學派,亦各有分歧甚⾄至⽋欠缺共同的⽅方法論的發展, ⽽而「歷史制度學派」之名緣⾃自歷史制度論者借⽤用西達.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的話語,將⾃自⼰己稱為「歷史制度學派」,23 在保羅.⽪皮爾⽣生 (Paul Pierson)及斯科克波眼底,歷史制度論已是最早成為具有⽅方法論與 理論上的意義,並且產⽣生重⼤大影響的新制度論學派。︒。24. 22. ⾏行為學派在60年代末期受就⾺馬克斯學派的挑戰,⾺馬克思學派以「歷史結構論」質疑⾏行為主義犯了⽅方法. 論上的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的錯誤,主張總體的特性不能從加總個體特性⽽而歸納得 之︔;⾺馬克思學派過多地重視⽅方法論上的集體主義(Methodological Collectivism)則受到經濟學的理性選 擇(Rational Choice)論者的批評,理性選擇論指出總體與個體的特性,各有重要的差異,不能相互推 論,要瞭解總體的特性,仍然從個體的動機、︑策略選擇、︑和互動結果來推論。︒新制度主義者則質疑理性 選擇論的⽅方法論基礎,認為個⼈人的⾏行為並不能單從個⼈人的動機、︑策略選擇、︑和理性思考中就獲得解釋, ⽽而仍需考慮到會影響個⼈人動機、︑策略、︑和理性的環境因素。︒不過,新制度主義者不同意這些環境因素就 是指整體社會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或是總體意識形態,⽽而是指直接影響個⼈人⾏行為的「中間的」 (meso-)制度環境。︒詳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 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頁173。︒ 23.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 4,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28. 24. 他們2⼈人於2000年美國政治學會年會共同發表的「當代政治科學的歷史制度論」⼀一⽂文中聲⾔言,如果沒. 有歷史制度論,政治學就像被剝奪所有的政治學家都關注的抓住重⼤大議程的能⼒力︔;沒有歷史制度論,政 治科學就如同在象牙塔裏⼀一樣,將失去站在眾⼈人之前對重⼤大問題的⼤大部分的發⾔言權。︒See Paul Pierson and Theda Skocpo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Y.: W. W. Norton & Company, 2002, p. 721.. 12.

(28) 一、歷史制度論的制度觀 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歷史制度論者表現出闡明「政治⾾鬥爭如何被其所 在的制度環境居中斡旋(mediated)」的企圖。︒。25不過,歷史制度論者對 「制度」則各有偏好不⼀一的定義。︒。⼀一般⽽而⾔言,歷史制度論者將「制度」定 義為「包括著結構引導的正式組織及⾮非正式的規則與程序」;26但是,在 彼得.豪爾(Peter Hall)廣被接受的定義中,他認為制度包括「在不同的 政體或經濟單位中,建構個體之間關係的正式規則、︑、順從程序以及標準的 操作實踐」,27他同時亦是曾經最明確陳述歷史制度論如何可能地使制度 匹配(fit into)決策與政策分析的學者,他強調制度形塑政治⾏行動者追求 ⽬目標及構造他們之間的權⼒力關係的⽅方式,即給予某些⼈人特權⽽而置其他⼈人於 不利地位。︒。他說: 「制度在此模式中扮演著兩個基本的角⾊色。︒⼀一⽅方⾯面,制定政策的組織影響著任何⼀一 組⾼高於政策產出的⾏行動者的權⼒力等級。︒… …另⼀一⽅方⾯面,組織的地位也通過建⽴立⾏行動者 的制度責任及其與其他⾏行動者的關係中,影響⾏行動者界定其利益。︒在此⽅方式中,組織 因素影響⾏行動者能夠忍受政策的壓⼒力等級和壓⼒力的可能⽅方向。︒」28. 此外,約翰.尹肯⾙貝⾥里(John Ikenberry)對「制度」也有不同偏好的 界定,他將制度區分為(1)政府制度特有的特性、︑、(2)國家無所不包的 結構,及(3)國家規範性的社會秩序等三個層次。︒。29 ⾄至於如何設定制度的邊界問題,在歷史制度論者的⽂文獻中也充滿爭論。︒。. 25. G. 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222-223. 26 Kathleen 27.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op. cit., p.2.. Peter A. Hall,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9. 28 loc. 29. cit... G. 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 John. Ikenberry, David A. Lake,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s., 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222-3.. 13.

(29) 總體⽽而⾔言,歷史制度論者關注的是整個國家和社會制度,正是這些制度塑 造著政治⾏行動者的利益界定,也構造他們與其他團體之間的權⼒力關係。︒。30 最後,值得⼀一提的,歷史制度學派亦有⼀一項含蓄⽽而且⾄至關重要的概念,那 就是歷史制度論者在各種制度的定義裏,都強調制度既約束亦折射政治, 但它們從未是政治結果的單⼀一「原因」。︒。制度分析不否定激勵不同的政治 理論的各式各樣的政治⼒力量;例如,⾺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結構分析、︑、多元主 義者的團體動⼒力論。︒。事實上,歷史制度論者指出制度構成了這些爭論及運 作的⽅方法,也影響了他們的結果。︒。31 致力於中間(intermediated)制度的探索 在宏⼤大理論(Grand Theorizing)占⽐比較政治領域的⽀支配地位時期裏, 各個國家中構造政治的中間制度(Intermediate Institutions)通常都被混淆 ⽽而含糊不清,⼀一直到70年代初的國際經濟動盪聲中,當宏⼤大理論無法有效 解釋何以各國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反應時,制度因素才在研究者尋求答案 的過程上重新受到重視。︒。也因此,制度途徑著眼於各國之間的差異性研究; 他們試圖說明何以不同國家的利益團體會提出不同的政策需求,⽽而且階級 利益在個別國家亦不盡相同;在理論⽅方⾯面,新制度論者開始遠離對國家所 有的階級做出同質化分類(如傳統與現代)的概念,⽽而朝向能夠多樣化的 概念(像是區分先進⼯工業國家中的「強」國家與「弱」國家)。︒。這種對⼀一 般挑戰的不同反應引發了實證上的挑戰,迫使宏⼤大理論部份轉移到⾱韋伯式 中級⽅方案(像是探究相同現象裏的階級的多樣性),所以也就有了在70年 代末80年代初,像是統合主義的安排、︑、聯結經濟團體到國家官僚的政策網 絡、︑、政黨結構等中層制度因素(Intermediate-Level Institutional Factors)扮 演的關鍵作⽤用,它們扮演著定義不同的國家背景下的政治⾏行動者所⾯面臨的 激勵與約束的⾓角⾊色,32⽽而像是政黨制度、︑、(作為經濟利益團體的結構的) ⼯工會組織等形態,就是在個體政治⾏行動者與國家政治輸出(Outcome)的. 30 Kathleen. Thelen & Sven Steinmo, op. cit., p. 2.. 31 ibid.,. p. 6.. 32 ibid.,. p. 3.. 14.

(30) ⾏行為之間起著調解作⽤用的中層制度(Intermediate-Level Institutions)。︒。33 ⼀一般⾔言,歷史制度論者開創的⼀一條重要的理論利基是,在認識政治史 的普遍模式時,他們明確地聚焦於中間變項(Intermediate Variables),以 整合出涵括著解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偶然性本質(Contingent Nature)的 認識。︒。同時,更重要地,經由聚焦於制度──即同時受到政治策略與⾏行為 約束及形塑的政治衝突和政治選擇的產品,歷史制度論者提供⼀一個認識政 治⽣生活時,⽤用以直接⾯面對選擇與約束的核⼼心問題的架構。︒。34 或是,換⼀一個 不同的表⽰示⽅方式,像是從政黨制度到商業協會這類的經濟利益團體,它們 都是制度,也是歷史制度論分析的核⼼心課題──制度作為塑造和約束政治 策略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其⾃自⾝身也是(在有意識與無意識間)審慎的政治 策略、︑、政治衝突或政治選擇的結果。︒。就像伯.羅斯坦(Bo Rothstein)指出 的,通過聚焦於政治⽣生活的中層制度上,制度主義者在「⼈人所創造的歷史」 及「⼈人所在的環境」之間,架起了理論橋樑。︒。35. 二、歷史制度論的因果觀 歷史制度論者傾向於假設現實世界中重要的因果變項通常都是捆在⼀一 起的,因此,相互作⽤用的各個變項根本不是獨⽴立存在的,同時,也可能存 在著⼀一樣地通向類似結果的替代道路。︒。是以,歷史制度論者也懷疑⼀一開始 就假定因果變項(Causal Variables)將受到具⽀支配性作⽤用的⽂文化、︑、制度、︑、 或(和)劃時代的背景的強烈影響的做法。︒。36 也正是在此預期下,此⼀一傳 統的研究者傾向於將關注的⽬目光從單⼀一制度移往更寬廣脈絡──打個⽐比 ⽅方,即他們在注視樹⽊木的同時,也注視著樹林。︒。他們幾乎總是挖掘和說明. 33 ibid.,. p. 11.. 34 ibid.,. p. 28.. 35. Bo Rothstein, “Labor-market Institutions and Working-Class Strength,”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51-52. 36 Paul. Pierson and Theda Skocpol, op. cit., p. 711.. 15.

(31) 組織配置(Configuration)與制度配置對其所關注的後果的影響。︒。37 此外,歷史制度論者接受⼀一個基本原理──因果關係基本上是由個⼈人動 機和⾏行為所構成。︒。但他們同時也相信,個體會發現他們受到置⾝身其中的資 源和關係模式的引導與限制。︒。所以,歷史制度論者的⼯工作,是讓該模式變 得更加清晰,並追尋其產⽣生之因果性關係。︒。歷史制度論者不像理性選擇學 派主要集中於單⼀一組織或制度的利益假設,⽽而是研究⼤大量的組織與制度之 間如何相互關聯,及這種相互關聯的組織與制度⼜又如何回過頭來形塑著相 關的過程和結果。︒. 三、歷史制度論的特徵和基本主張 彼得.豪爾(Peter A. Hall)及羅斯瑪麗.泰勒(Rosemary C.R. Taylor)曾經歸納歷史制度論具有4個相對明顯的特徵: ⼀一. 歷史制度論傾向於在相對廣泛的意義上界定制度與個⼈人⾏行為之間的 相互關係; ⼆二. 它 們 強 調 在 制 度 的 運 作 和 產 ⽣生 的 過 程 上 權 ⼒力 的 不 對 稱 性 (Asymmetry); 三. 它們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強調路徑依賴和意外後果; 四. 他們特別關注⽤用其他因素,尤其是能夠產⽣生某種政治後果的因素來 整合制度分析。︒。38 此外,⽪皮爾⽣生及斯科克波亦提出歷史制度論具有3個特徵: ⼀一. 跟學界同儕們⼀一樣關注與⼤大眾固有利益相關的重⼤大問題; ⼆二. 認真關注於闡述次序(Sequences)、︑、追蹤不同規模與暫時性的轉型 37. Ira Katznelson,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3-104. 38.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9.. 16.

(32) 和過程(take time seriously, specifying sequences and tracing transformations and process of varying scale and temporality); 三. 分析宏觀脈絡並假設制度與過程的組合影響(Combined Effects), ⽽而⾮非僅每次只檢查⼀一個制度或過程。︒。39 在⽪皮爾⽣生與斯科克波眼底,歷史制度論是和⾏行為主義及理性選擇理論 (制度論)⼀一樣,是當代政治科學的三⼤大⽀支柱,它們也是經驗政治科學 (Empirical Political Science)裏,具有理論與⽅方法論上的科學意義的三⼤大 學派。︒。其中,歷史制度論者與理性選擇論者的主張和基本假設有著顯著的 差異。︒。40 歷史制度論者認為,先驗地假定⼈人類的政治⾏行為受到理性或者⽂文 化所驅使的設想都可能存在某些缺失。︒。因為,在某些場合下,⾏行動者可能 受到理性驅使,但是在另外的⼀一些場合裏,卻可能由特定的世界觀所決定, ⽽而決定⼈人的⾏行為到底是由理性所驅使或是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所驅使,則 要視特定的制度背景⽽而定。︒。因為,個體的理性會受到特定制度的塑造,⽽而 既定的⽂文化模式也得紮根於制度之後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41易⾔言之,歷 史制度論者認為,政治過程本⾝身的複雜性、︑、政治背景的變化、︑、新的⾏行動者 的加⼊入,及新觀念的輸⼊入等因素,都⾜足以使得個體偏好發⽣生改變。︒。在歷史 制度論者眼底,理性選擇理論在⾯面臨多種可能⽅方案都可以實現同⼀一⽬目標的 情況下,幾乎完全失去了解釋能⼒力,⽽而歷史制度論正好⾜足以克服理性選擇 理論的不⾜足。︒。 綜合上述,吾⼈人簡約地整理歷史制度論者的幾個基本論點:42. 39 Paul 40. Pierson and Theda Skocpol, op. cit., pp. 695-696.. 理性選擇理論源⾃自運⽤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分析公共政策議題的公共選擇理論。︒它同於⾏行為主義⼀一樣,. 堅持個體主義的⽅方法論,但不像⾏行為主義堅守在以歸納為基礎的科學⽅方法︔;理性選擇理論運⽤用經濟學的 ⽅方法,先假定⼀一個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個體,然後通過計算和演繹的⽅方法,設想在各種可能的情況下, 該個體如何可能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選擇與⾏行動︔;在理性選擇主義者眼底,政治活動是⼀一系列集體 ⾏行動的困境,政治⾏行動過程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個體的策略性計算過程︔;在既定制度的約束下的個 體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性⾏行動和博奕⾏行動,成為他們的政治分析的核⼼心議題。︒ 41 Peter A. 42. Hall, op. cit., pp.18-20..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R. Taylor, op. cit., pp. 950-955.. 17.

(33) ⼀一. 關於政治⾏行動者對⾃自⾝身的利益的判斷⽅方⾯面,歷史制度論者認為,個 體能否認識到⾃自⾝身的利益和實現⾃自⼰己的⽬目標,取決於個體對利益的 解釋,⽽而個體對該解釋的認識,受到既定的制度背景和以往的歷史 經驗的影響。︒。 ⼆二. 關於⾏行動者的假定,歷史制度論者主張政治⾏行動者是具有反省思考 能⼒力,此⼀一能⼒力取決於既定的制度結構和相關的規範的約束,⽽而制 度形塑個體偏好的形成與⽬目標的確定過程。︒。 三. 在政治過程的分析⽅方⾯面,歷史制度論者認為,包括個體的⾏行動⽅方案、︑、 個體偏好的形成,及⽬目標的確定過程,都受到既定制度的約束和塑 造。︒。43 最後,值得吾⼈人強調,歷史制度論以利益、︑、觀念和制度三者的結構性 關係作為關注的核⼼心,它強調影響政治結果的各種政治變項之間的結構關 係,或者是說強調各個政治變項之間的次序對政治結果的影響,像是豪爾 與泰勒論述: 「歷史制度論雖然關⼼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但是少有歷史制度論者認為 制度是產⽣生某⼀一政治後果的唯⼀一因素。︒他們尤其傾向於將制度與其他因素⼀一起置入因 果關係鍵中︔;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與觀念的分布狀況都是他們重視的因素。︒」44. 歷史制度論的制度變遷理論 顯然的,本⽂文以「中國經濟制度的變化」為研究主題當然是探討「制 度變遷」(Institution Change)的課題。︒。筆者認為,探討此⼀一課題⾸首先應 關注制度變遷的源頭──制度動⼒力問題,進⽽而探討變遷的發⽣生及其類型, 及有否存在特定的變遷路徑、︑、有否形成路徑依賴,及路徑依賴是否得到強 化與激勵諸課題。︒。 43. 有關歷史制度論與其他兩個學派的比較分析,除前述豪爾與泰勒之專⽂文(1996年)外,另詳何俊志,. 「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論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北京),2002年第5期,⾴頁26-28。︒ 44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op. cit., p. 942.. 18.

(34) 一、制度的動力(Institutional Dynamism) 制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後果,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在時間的變化當中,如果社會經濟系統和政治背景發⽣生⼤大規模的變化時, 就可能產⽣生出某種特別的情勢,此時,潛在的制度可能會突然顯現出來, 並對政治結果產⽣生影響;再者,社會經濟背景的變化或政治權⼒力平衡狀況 的變化也可能產⽣生新的情勢,在新情勢下,當新的⾏行動者開始出現並利⽤用 現存制度追求他們的新⽬目標時,舊的制度開始服務於新的⽬目標;或者,外 在情勢的演變,即外在的變遷,可能造成現⾏行制度架構所追求的⽬目標和策 略發⽣生變化,易⾔言之,舊的⾏行動者在舊的制度架構下採⽤用了新的⽬目標,從 ⽽而 帶 來 制 度 變 化 的 結 果 。︒。 以 上 三 種 描 述 是 凱 薩 琳 . 絲 蓮 ( K a t h l e e n Thelen)與斯⽂文.史泰默(Sven Steinmo)整理⾃自維多莉亞.哈特曼 (Victoria Hattam)、︑、尼爾⽣生.利奇坦斯坦(Nelson Lichtenstein)等⼈人觀 察制度的變化,提列的幾點變化制度的動⼒力的描述。︒。45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 以看出,制度可能隨著時間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可能因為政治⾏行 動者為了適應制度⾃自⾝身的改變⽽而策略調整,它將成為改變制度的動⼒力的新 來源,從⽽而引導制度的變遷。︒。. 二、歷史制度論的制度變遷類型 除了運⽤用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模式之外,在歷史制度論者 中,史蒂芬.柯斯納(Stephen D. Krasner)提出「斷續式均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模式,及凱薩琳.絲蓮提出的「動態性約束」 (Dynamic constraints)模式是兩個廣為⼈人知,也各獲認同的制度變遷理. 45. See Victoria Hattam,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Working-Class Formation 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20-1896,”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op. cit., pp.155-187; Nelson Lichtenstein, “The Union’s Early Days: Shop Stewards and Seniority Rights,” in Mike Parker and Jane Slaughter, eds., Choosing Sides: Unions and the Team Concept Boston: South End Books, 1988;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op. cit., p. 16.. 19.

(35) 論。︒。46 (一)斷續式均衡模式(Punctuated Equilibrium) 斷續式均衡模式描述,制度在歷經⼀一段⾧長時期的穩定後,會在某⼀一個 特定時期內被危機打斷,從⽽而發⽣生突發性的、︑、意外的制度變遷,並在完成 變遷之後,制度將再度進⼊入靜態均衡期;在制度穩定時期,制度安排有助 於解釋政策產出,因為這些安排以獨特的⽅方式形塑政治衝突,此時,制度 為⾃自變項,形塑了政治結果與政策;但是,在制度毀壞時期裏,制度將轉 變成為因變項,由制度毀壞後釋放的政治衝突所形塑。︒。47柯斯納設想,造 成原有制度崩潰和新制度產⽣生的制度危機通常由外在環境的變遷引發,亦 即,當制度內部既存的⽭矛盾衝突或外在環境的改變就到達臨界點的狀態, ⼀一旦遭遇特定突發狀況的刺激,造成制度內部控制能⼒力或應付外在環境能 ⼒力降低,制度將因⽽而改變,以因應內部衝突或承受外在環境壓⼒力的衝擊。︒。 從「制度塑造政治」到「政治塑造制度」,柯斯納解釋制度在不同狀 態下的性質及變遷模式。︒。不過,他僅只於論述構造政治策略與制度約束之 間的相互關係,並未能說明兩者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的機制,⾧長期下來, 恐怕需要⼀一個更具動態性的模式來捕捉這兩個變項之間互動作⽤用。︒。48 (二)動態性約束模式(Dynamic Constraints) 凱薩琳.絲蓮的動態性約束模式是對德國勞⼯工關係研究的成果,它有 兩個不同於斷續性均衡模式的重要⽴立論點。︒。⾸首先,它強調制度的崩潰並⾮非 制度變遷的唯⼀一來源(並⾮非當制度崩潰時,政治策略才起作⽤用);當他們 之間發⽣生互動時,政治⾏行動者的策略⼿手腕及其在制度約束下的衝突(即使 是缺少危機時)將影響制度參數。︒。其次,當外部壓⼒力還在作為斷續式均衡 模式的中⼼心之際,動態性約束模式已在制度內更具回應外部事件的⼿手腕。︒。 46. See Stephen D. Krasner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23-246︔;Kathleen Thelen, Union of Parts: Labor Politics in Postwar Germ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47 Stephen. D. Krasner, op.cit., pp.240-242.. 48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op. cit., p. 15.. 20.

(36) 團體與個體並⾮非只是政治權⼒力平衡的條件改變時,表達喜愛或處罰的旁觀 者⽽而已,它們更是有能⼒力強化或防衛其地位的策略⾏行動者。︒。絲蓮的動態性 約束模式從制度的意義與功能中,闡明變遷(關連到更廣闊的經濟社會與 政治的變動)始⾃自內含政治⾾鬥爭的動機,但也涵括實際上引導他們向前發 展的制度。︒。49.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模式 社會科學家以「路徑依賴」描述政治過程於今已⽇日益常⾒見,50它經常被 引⽤用為解釋制度變遷的理論模式。︒。51在此意義上,廣義的路徑依賴如同威 廉.舍維爾(William Sewell)的說法,「在較早的時間點上發⽣生的事情將 影響在較後的時間點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可能後果」。︒。52 狹義的路徑依 賴的定義則可⾒見於瑪格麗特.李維(Margaret Levi)的解釋,她說: 假使⼀一定要將路徑依賴意味著什麼的話,那就是⼀一旦⼀一個國家或地區已啟動某條路 徑,它的翻轉成本(Cost of Reversal)是非常⾼高的。︒雖然也有其他的選擇點,但是 某種程度上,制度安排的壕溝就能阻礙初始選擇時的⼀一個容易的翻轉。︒也許⽤用樹來 比喻(Metaphor),較之以路徑比喻為佳︔;在同⼀一根樹幹上有許多不同的枝幹及更 ⼩小的分枝,儘管攀爬者在樹枝上掉頭轉向或是從這頭樹枝爬到那頭都是可能的,但 重點是攀爬者會傾向於爬在他⼀一開始就攀爬的那根樹枝上──即使那根樹枝已經死. 49 Kathleen 50.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op. cit., p.17.. 「路徑依賴」的概念⼀一開始源⾃自⾃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生物學家在研究物種進化的過程中發現,物種. 進化除了取決於存在基因內的DNA的控制外,基因的隨機突變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會改變物種演化,在 此過程上,物種可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進化路徑,並且若⼀一直未受突變因素和不同外部環境的影響下, 它將沿著既定路徑⼀一直演化下去,⽣生物學家史德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 1941-2002)就是較早 研究⽣生物演化路徑,並且指出⽣生物演化路徑未必⾛走在最優路徑的觀點,他由此提出了「路徑依賴」的概 念。︒ 51. 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251. 52. William Sewell, “Three Temporalities: Toward an Eventful Sociology,” in Terrence J. McDonald, ed., 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 pp. 262-263.. 21.

(37) 掉了也是⼀一樣。︒53. 在歷史制度論者眼下,路徑依賴⼤大都意味為⾃自我強化機制(SelfReinforcing Mechanisms)或政治系統的正向回饋過程(Positive Feedback Process),⽽而經濟學者則都稱為「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的過 程。︒。 一. 報酬遞增(Increasing Rreturns)論述 在許多理論家眼底,「報酬遞增」是路徑依賴的來源,甚⾄至就是路徑 依賴唯⼀一的代表形式。︒。54 報酬遞增⼀一開始源⾃自經濟學者描述社會過程的⽤用 語;此⼀一概念指涉,在特定⽅方向上的先前腳步將導致朝向同⼀一⽅方向的進⼀一 步⾏行動。︒。在報酬遞增的過程上,沿著相同路徑再進⼀一步的可能性隨著踏在 這條路徑上的⾏行動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由於相較其他可能的選項下,當前 的⾏行動的⽐比較利益隨著時間⽽而增加所致(換個不同的⽅方式來說,就是它的 退出成本上升了)。︒。55 在新制度經濟學家中,經濟史學家諾思(Douglass Cecil North, 1920--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就知名於以報酬遞增及交易 費⽤用理論,和分析制度變遷的歷史過程及其對個⼈人⾏行為與組織運作的約束。︒。 諾斯主張兩種⼒力量──報酬遞增和顯著的交易費⽤用導致的不完全市場,決 定制度變遷的路徑。︒。56他在報酬遞增的論述上引⽤用布萊恩.亞瑟(W. Brian. 53. Margaret Levi,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28. 54 Paul. Pierson, op.cit., p. 251.. 55 Paul. Pierson, op. cit., p. 252.. 56.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95..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在社福外勞部分,雖然「因料理家務而未參與勞動市場人數增 加率」、 「本國居家服務員人數增加率」、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

唐朝經安史之亂後,北方一片殘破,而江南地區的經濟卻愈益發達,逐漸成為國家

中國的宏觀經濟 中國政府對經濟 的規劃與調控

Source: Kleinman, Liu and Redding (2020) International friends and enemies: Modelling the evolution of trade relationships since 1970... 外國直接投資 (FDI) from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