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業環境與個人創業成功關鍵因素分析之研究-以創業楷模得主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業環境與個人創業成功關鍵因素分析之研究-以創業楷模得主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碩士論文. 創業環境與個人創業成功關鍵因素 政 治 大 立 分析之研究-以創業楷模得主為例. ‧ 國. 學. The research of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analysis for the key factor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take the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 Youth as example.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張昌吉博士 研究生:余倩文 中華民國 102 年 9 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al. sit. y. Nat 中華民國 102 年 10 月.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本研究希望藉由找出創業成功關鍵因素,藉以提高創業成功之可能性,如此 才能穩定維持並增加就業機會。透過了解我國創業活動現況、在全球創業調查評 比下之創業環境,以及我國創業政策等三大目標,掌握我國創業環境的優勢與劣 勢項目,進一步聚焦在個人創業成功之關鍵因素。希望藉由排除外在環境影響創 業活動之種種不利因素,進而提高創業成功之可能性。在研究我國創業政策時, 透過歐盟推動創業活動時,建議各會員國採取四個方向之政策,做為創業政策之 分類,分別是:一、發展創業技能。二、提供資訊、諮詢、教練與指導。三、提. 政 治 大. 供資金支援。四、發展創業基礎設施。在這個架構之下,分別介紹台灣創業輔導. 立. 政策之現況與評析。. ‧ 國. 學. 本研究採取深入訪談法,訪談對象選取五位國內創業楷模獎得主,以及專家 代表-中華民國青創總會創業發展部主任。希望藉此瞭解個人創業成功關鍵因. ‧. 素,以及創業環境對於創業之影響程度。. sit. y. Nat. 研究結果發現,創業家成功之關鍵在於創業家本身。創業政策有其重要性,. al. er. io. 創業家們亦鼓勵創業青年善加利用,但眾多創業資源或輔導僅為輔助之用,更重. v. n. 要的是創業家本身的人格特質和創業能力,才是造就事業成功之關鍵。其中又以. Ch. engchi. i n U. 人格特質更為重要,因為人格特質將影響接下來的行動,是推動不斷向前和不怕 失敗的動力,並且對於自身不足之處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和資源,所以人格特質才 是創業成功之關鍵因素。. 關鍵字:創業環境、創業政策、創業成功、人格特質。.

(4) 謝誌. 感謝在論文寫作這條路上,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目錄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 研究限制 ........................................................................................... 4 研究架構 ........................................................................................... 5.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創業與創業家精神 ............................................................................ 8 創業動機 ..........................................................................................10 創業機會 ..........................................................................................12 創業環境與創業政策 .......................................................................16 創新與創業教育...............................................................................23 創業成功因素...................................................................................25. 治 政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大 立 第一節 創業理論 ........................................................................................... 7 ‧. ‧ 國. 學. io. sit. y. Nat. 我國創業現況........................................................................ 31. n. al. er.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v. engchi. 訪談研究 ............................................................................... 7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章. Ch. i n U. 我國創業概況...................................................................................32 全球創業調查...................................................................................37 我國創業政策...................................................................................48 小結 ..................................................................................................75. 研究工具 ..........................................................................................77 訪談對象 ..........................................................................................79 創業成功關鍵因素分析 ...................................................................84 研究結果 ........................................................................................122.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第二節. 結論 ................................................................................................123 建議 ................................................................................................125 i.

(6) 參考文獻 ............................................................................................. 128 附錄一. 訪談大綱 ............................................................................. 138. 附錄二. 創業楷模獎評選標準表 ...................................................... 14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表目錄 表 2.2.1 表 2.3.1 表 2.7.1 表 2.7.2 表 3.1.1 表 3.1.2 表 3.1.3 表 3.1.4 表 3.2.1 表 3.2.2 表 3.2.3 表 3.2.4. 創業家精神之意義匯整表 ......................................................................10 創業政策策定義之彙整表 ......................................................................21 創業能力彙整表......................................................................................26 創業教育體系與創業能力關係表...........................................................27 2010 年亞洲主要國家創業者在創業態度上之比較表...........................33 2011 年及 2012 年企業家數、就業及受僱人數規模別概況表 .............36 2007 年至 2012 年新設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部中小企業比率表 .............36 2008 年至 2012 年中小企業家數及比率表-按經營年數 .....................37 全球相關創業調查與指標表 ..................................................................38 2012 年全球創業暨發展指數排名表......................................................41 2012 年與 2013 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台灣排名表 ........44 2013 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鄰近國家/經濟體排名表 .....44. 政 治 大 取得信貸之合法權利強度指數表-以台灣、新加坡、韓國作為比較 .45 立 執行契約的時間和成本比較表 ..............................................................46 ‧. ‧ 國. 學. 表 3.2.5 表 3.3.6 表 3.3.1 2007 年至 2012 年勞委會辦理創業研習情形統計表.............................50 表 3.3.2 2007 年至 2012 年勞委會創業協助成果表 ............................................55 表 3.3.3 2012 年由政府出資之創業貸款對照表 ..................................................67 表 3.3.4 歷年育成輔導績效成果表 ......................................................................74 表 4.2.1 國內創業楷模選拔參選資格表 ..............................................................81 表 4.2.2 創業家背景資料表..................................................................................8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8) 圖目錄 圖 1.5.1 研究理論架構圖....................................................................................... 5 圖 2.5.1 PEST 分析圖...........................................................................................17 圖 2.5.2 創業環境的同心圓架構圖 ......................................................................18 圖 2.5.3 總體環境分析示意圖..............................................................................1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9)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創業,廣泛認為是開創新的事業(business),有創始之意。相對於創業的 詞彙便是就業,選擇投入創業之人有許多原因,例如不想受雇於人、在就業市 場上找不到工作或是沒有合適的工作、有滿腔熱血與想法欲實踐,亦或是追求 自我實現以及有遠大的抱負等等。創業雖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卻不是件容 易的事。根據人力銀行 2013 年 4 月時,對上班族所做的調查,高達 83%之受 訪者有意創業。然創業經營不易,2012 年共 130 多萬家中小企業,經營超過 10. 政 治 大. 年者僅占 47.88%(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3) 。. 立. 一個國家繁榮與否,取決於該國的創業活動的發展現況,而影響這個狀況. ‧ 國. 學. 的因素是國家的制度,而國家制度的安排的確會與經濟發展產生交互作用 (North, 1990) 。管理學大師 Drucker (1985) 也認為,相較於傳統大型企業,新. ‧. 創事業不但可以帶動就業機會的增加,更能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 y. Nat. sit. 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2010 台灣研究. n. al. er. io. 報告指出: 「人們對於創業機會與能力的認知也可能受到社會文化與經濟地理背. i n U. v. 景差異的影響,而有所不同」。1國家之制度因素(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會. Ch. engchi. 影響創業機會(DeClercq, Meuleman & Wright, 2012)。葉碩(2009)的研究指 出,創業精神與創業近代被認為是經濟成長的動力,多位學者皆認為創業活動 的頻繁程度與經濟成長率呈正相關,因此鼓勵創業被視為振興經濟的有效方法 之一。 台灣經濟發展達顛峰之際,曾與新加坡、韓國、香港並列為亞洲四小龍。 隨著產業外移,經濟成長腳步趨緩,台灣的失業率逐漸上升,在 2008 年金融海 1. 「全球創業觀察」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主要是調查創業家活動與國家 經濟成長間關係,並以縱貫性研究持續進行,主要探索全球創業活動的趨勢與變化、探求各國 或區域性創業動機影響因素、創業與經濟成長間的作用機制以及評估國家創業政策等,為目前 創業研究領域最具規模的國際合作計畫(宋修德、蘇文玲、陳宜君、李芷氤,2007;謝如梅、 劉常勇,2009;溫肇東、謝如梅,2010) 1.

(10) 嘨發生後,2009 年我國失業率攀上歷史新高為 5.85%(行政院主計處,2013)。 不僅台灣,世界先進國家也同樣面臨經濟不景氣、經濟發展逐漸停滯和失業率 攀升的現象,其中尤以青年失業更受到關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指出,全球 15 到 24 歲的青年失業趨勢將持續惡化,2012 年的全球青年失業率為 12.4 %,預計 2018 年將攀升至 12.8 %。2013 年全球青 年失業人數將達 7,340 萬人,和金融海嘯前數據相比,增加 350 萬人。ILO 警 告,青年失業攀升情況若持續惡化恐造成整個世代心靈受損,最嚴重恐對社會 經濟與政治體系產生不信任。正因青年長期失業將對其職業生涯產生嚴重的影. 治 政 大 建立有利創業之環境,讓青年能夠開始創業與經營企業,其中在資金取得的措 立 響,故 ILO 建議各個國家採取的措施之一便是鼓勵青年就業。ILO 認為政府應. 施上,更是確保青年輕業能持續經營的關鍵(ILO,2013) ;歐盟也對會員國提. ‧ 國. 學. 出改善青年就業問題,要從創業政策著手;2另外,APEC 2012 年的年度主題為. ‧. 「整合推動成長,創新促進繁榮(Integrate to Grow, Innovate to Prosper)」3。希. y. Nat. 望以促進創新、創意和智慧資本來增加出口價值以及生產力和競爭力,進而創. er. io. sit. 造出工作機會,打造更繁榮的經濟。世界上重要組織,對於解決青年失業問題 和改善經濟上,皆建議各國提出以鼓勵青年創業以及創造有利創業環境之政. n. al. Ch. 策,可見創業與日俱增之重要性。. engchi. i n U. v. 創業政策固然影響一國之創業風氣和成敗,然而,創業成功關鍵因素不只 在於該國之創業政策,創業家個人之創業能力也相當重要,諸如創業家的人格 特質、專業能力等。本研究將這些重要能力找出來以供有志創業之青年參考。 創業能增加就業機會的前提在於該事業之持續經營,透過企業規模的擴大 與成長才能增加聘僱與就業機會,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時至今日,創新和創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創造出友善的創業環境和 2.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4 月) ,歐盟推動協助青年創業及自僱工作之做法。 2013 月 6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8866 3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2,12 月),APEC 專文報導:中小企業為推動創新的關 鍵。2013 年 6 月 20 日取自 http://sme.moeasmea.gov.tw/SME/modules.php?name=multimedia&cid=59 2.

(11) 培養創業人才,與國家的政策方向息息相關。本研究將從創業家成功的創業經 驗與,研究我國創業政策和輔導措施,從中檢討並改進,期能創造友善的創業 環境,增加創業成功的機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係針對我國創業環境與國內創業楷模之成功關鍵因素進行研究,從 中探討外在環境因素對創業之影響,以及創業者應具備之人格特質與能力進行 探討。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以下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 一、探討我國創業環境現況。. 立. 二、探討創業家之人格特質。. 政 治 大. ‧. ‧ 國. 四、探討創業家對我國創業政策之看法。. 學. 三、探討創業家之創業能力。. 五、分析創業家創業成功之關鍵因素,並提出命題。. er. io. sit. y. Nat. n. a第三節 研究方法 i v l C hengchi Un 壹、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的目在於了解過去、觀察現在、預測未來(葉至誠、葉立誠, 2002) 。本研究藉由網站、書籍、期刊、論文等方式,蒐集創業相關資料,加以 整理並且作為後續討論之基礎。 首先,在文獻回顧的部分,對於創業理論作一系列之介紹,藉以佐證創業 對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的可能性。接下來蒐集台灣就業與失業現況,以及觀察 世界就業趨勢等資料,透過了解各國因應之道,作為我國參考之依據。然而, 創業成功的因素並非只在創業環境上,創業者個人應具備之能力,亦相當重要, 該部分則是蒐集了學者對於創新與創業教育之文獻作為分析之基礎。 3.

(12) 貳、深度訪談法 Miller and Crabtree (1992) 指出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可經由觀 察、錄製及訪談三種方式取得。本研究藉由深度訪談之方式,在專家的部份, 訪問了在我國創業輔導教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中華民國青年創業總會,藉由其 豐富的輔導經驗,從輔導者的角色,來剖析創業者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 在成功創業者方面,本研究以書信方式邀請國內創業楷模獎得主做為訪談 對象,確認訪談意願後,以面對面方式或電話訪談進行深度訪談。並將訪談的 結果加以比較分析,以濃縮出成功企業家成功的關鍵因素。. 政 治 大. 立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國. 學. 創業成功並沒有絕對的方程式可循。每一位創業者都有各自的背景和經. ‧. 驗,和不同的成功之道。本研究在有限的個案中,盡量找出創業者相同的個人. y. Nat. 特質和個人能力,以及他們對於創業環境的期許,以創業楷模寶貴的成功經驗,. n. er. io. al. sit. 期待能夠在創業研究上提供更多的想法。. Ch. engchi. 4. i n U. v.

(13) 第五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探討我國創業政策與個人創業成功之關鍵因素,由於創業政策屬外 在環境,對於創業家來說屬可利用之資源;又創業家人格特質、創業動機、掌 握創業機會能力與工作經驗等,皆影響著創業之成敗,故設計研究架構如下:. 創業成功關鍵因素. 立. 創業家. 政 治 大 創業環境. ‧ 國. 學. 創業政策. Nat. 教 育. 輔 導. n. al. er. io. 質、解決問題能力…. sit. 業機會、工作經驗、人格特. y. ‧. 創業家精神、創業動機、創. Ch. engchi. i n U. 創 業 能 力. 圖1.5.1 研究理論架構圖. 5. v. 資 金. 硬 體 設 施.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創業理論. 最早提出創業研究的學者,可以追溯自 Richard Contillon (1680-1734 年), 首先提出創業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概念,係最早研究創業理論之學者。1930 年代 俄國經濟學家 Kondratieff 的研究發現,驅動資本主義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 於重大科技創新。同時 Kondratieff 也指出,重大科技創新是間斷性的出現,在 新技術出現後景氣逐漸熱絡,而在技術面臨或缺乏新科技時,景氣又開始衰退, 因此才會造成經濟的景氣循環。. 政 治 大. Schumpeter(1934)承繼 Kondratieff 的主張,進一步以具體數據驗證創新. 立. 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Schumpeter 提及的「創新」 (innovation) 、 「企業家精神」. ‧ 國. 學. (entrepreneurship)和「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可謂近代經濟學中創 新理論之代表。關於創新之定義,Schumpeter 指出:「將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 ‧. 組合,藉由改變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創造利潤,而企業家就是實踐創新. y. Nat. sit. 組合的人」。具體而言,創新的概念包括五種情況:(一)新產品的提出;(二). n. al. er. io. 新的生產方式; (三)開發新市場; (四)新原料或是半製成品來源的發現; (五). i n U. v. 新產業組織的形成。Schumpeter 認為,創新會帶來超額利潤,因為創新的東西. Ch. engchi. 異於市場上原有的,所以廠商自然擁有某種獨佔力,而超額利潤就會是廠商的 報 酬 。 而 創 新 的 執 行 者 , 稱 為 創 新 者 , Schumpeter 則 稱 他 為 企 業 家 (entrepreneur),並將企業家定義為「具有實行新組合之機能,並在實行時創 造產能要素的經濟實體。」 創新固然會創造利潤,但是有創新就有破壞,因為創新會破壞現有的經濟 模式,但破壞之後新的將會取代舊的,結果將更美好,即 Schumpeter 的「創 造性破壞」理論。 Schumpeter 描述創新及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和經濟景氣循環 的關聯,他認為,不景氣是正常的過程。經濟環境之所以發生變化,是由於企 7.

(16) 業家從事創新的緣故,企業家把創新導入一個原本均衡的經濟社會,因創新而 獲得利潤,這會引起其他企業家的效尤,爭相模仿並追逐利潤,於是造成「繁 榮」 。一段時間之後,創新的速率減低,產量、物價與利潤開始下降,這個縮減 的過程就是「衰退」。衰退的結果會使經濟陷入困境,這就是「蕭條」。儘管如 此,經過相當時日後,這種困境還是會被打破而逐漸好轉,而達到另一種均衡, 這過程就是「復甦」 。 經濟景氣循環就是上述四個階段,之後再有創新發生時, 整個循環就會再行出現。所以,在 Schumpter 的理論架構下,創新是資本主義 社會的動力。. 治 政 大 科技」的出現,當時中型成長公司所創造的工作機會是「財星五百大公司」的 立 舉例來說,美國 1970 至 1980 年代的工作數量驚人成長之原因,是因為「新. 五倍,可見創業的確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創業管理大師 Timmons 更強調創業型. ‧ 國. 學. 社會是造就美國富強的最主要因素,而創業活動才是創造新工作機會的主要源. ‧. 頭(Timmons, 2007)。. y. Nat. 另外,Stam (2011) 研究指出,一個國家的創業活動越旺盛,該經濟體的高. er. io. sit. 成長新創企業的比例也會越高,同時高成長企業對於經濟成長具有時間滯後的 正向相關,有利於一國的經濟發展。. n. al. 第二節. Ch. engchi. i n U. v. 創業與創業家精神 壹、創業. 創業兩字在英文上有多種表示方式,如 start-up, venture, entrepreneurship 等,皆可代表創業。其中,entrepreneur 代表企業家、創辦人或是創業家等涵義。 創業,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解釋為開創新的或是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含有 創始之意,亦即從無到有,新設立之事業。Say(1803)指出,創業就是「將資 源從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移到較高的地方」。Shane & Venkataraman (2000)則認 為創業應該包括:「如何(how)、誰(who)、以及什麼(what)因素會影響 8.

(17) 機會發現、評估及利用」,因此主張將創業研究聚焦於「機會來源」、「發現、 評估、利用機會的過程」、以及「發現、評估及利用機會的個人」。而我國行 政院(2011) ,對於創業(to do pioneering work or to start-up an enterprise)之定 義,意指獨立的經濟個體(含個人或合資)在符合法律之規範下從事生產,且 該個體擁有從事生產之資本、生產工具、獲益,以及風險等生產活動所需要與 產生之客體。. 貳、創業家精神 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也有人譯作企業精神或企業家精神,本研. 政 治 大 而非企業家的人格特質。創業家精神的主要意涵為創新,也就是創業者透過創 立. 究在此統稱創業家精神。創業家精神之本質著重於一種創新活動的行為過程,. ‧ 國. 學. 新的手段,將資源更有效地利用,為市場創造出新的價值(劉常勇,2002)。 Drucker(1985) 認為,創業家精神不僅代表運用新的管理技巧,只要任何新型態. ‧. 的方法使用於企業經營,並且能夠使消費者產生需求及增加企業獲利能力的表. sit. y. Nat. 現,均可稱為創業家精神。更多有關創業家精神之定義,見表 2.2.1。. al. er. io. Dollinger(2008)研究指出,從先進國家的經驗來看,如欲發展創業精神的創. v. n. 業型社會,需具備三個條件:一、自由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意謂著創業家得以. Ch. engchi. i n U. 用更自由、更創新、更公平的方式來發展新事業;二、成長型經濟:只有在繁 榮與成長的經濟體中,新創企業才有大量的獲利與成長機會,進而引發人們創 業的意願;三、法治型社會:因為只有在有效率的行政管理與規範的市場秩序 下,價值創造與生產力提升才能被充分的實現。. 9.

(18) 表 2.2.1 創業家精神之意義匯整表 學者研究. 創業家精神之意義. Knight(1921). 從承受風險與不確定性中追求利潤。. Schumpeter(1934). 能提供創新組合的企業組織,包括:創新產品、創新服 務創新市場、創新資源、創新組織等。. Hoselitz(1952). 有效地整合資源、團隊、機會,並因此能夠承受風險與 不確定性。. Cole(1959). 有計畫性地創業並發展獲利導向的新事業。. McClelland(1961). 承受合理的風險。. Casson(1982). 稀有資源整合運用之決策與判斷。. Gartner(1985). 創造新的組織。. Stevenson, Robert & Grousbeck(1989). 突破資源限制,追求最大的機會。. 立. 政 治 大. 創業動機. er. io. sit. Nat. 第三節. y. ‧. ‧ 國. 學. Hart, Stevenson & 突破資源限制,追求最大的機會,但受限於創業者的先 前經驗與能力。 Dial(1995) 資料來源:劉常勇編譯(2006). n. a壹、創業動機之意義 iv l C n hengchi U 動機(motivation)指促使人們去完成某些欲達成的工作或目標之歷程。動機 可以視為「當一個人花費努力或精力去滿足某一需求或獲得某一目的」的行為歷 程(Herbert, 1976)。Campbell & Pritchard(1976)認為,動機是一種觀念,可以說 明為何從事某些工作;或者是,從事此一工作時,為何採取某一程度的努力;為 何持續努力。因此動機是驅使人們本身進行特定的活動,為了達到目標所要付出 努力的意願。 黃寶棟(2006)研究指出,創業動機對創業績效與創業策略有顯著影響。至 於創業動機的原因,Greenberg & Sexton(1988)研究指出,創業者從事創業之原因 可能有以下六種: 10.

(19) 1. 在市場上發現創業機會。 2. 認為自己的經營模式較前人有效率。 3. 希望將自己的專長發展成為一項新的事業。 4. 已完成新產品開發,且相信這項新產品能在市場上找到利基。 5. 實現個人夢想。 6. 相信創業是致富的唯一方式。. Ghosh & Kwan(1996)則針對新加坡與澳洲的創業者進行研究,發現引發創 業的心理動機有下列七項: 1. 個人的成長動力。. 立. 學. ‧ 國. 2. 喜歡接受挑戰。. 政 治 大. 3. 希望擁有更多自由。. ‧. 4. 希望發揮個人專業知識與經驗。. y. Nat. 5. 不喜歡為他人工作。. n. al. er. io. 7. 家庭傳統的傳承。. sit. 6. 受到家庭或朋友影響。. Ch. engchi. i n U. v. 貳、創業動機之類型 創業家的創業動機深受外部環境因素所影響,Reynolds 等人將創業分作兩 種類型:需求型創業與機會型創業(Reynolds et.a1, 2005)。 (一)需求型創業:如經濟發展較緩慢且貧困的國家,創業家創業是因為沒有 更好的工作,因此,為了生活而自我雇用(Self-employed)進而創業。 (二)機會型創業:新興國家在經濟發展快速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物質,所以 創業家意識到環境的需求,並且認為創業可以讓收入增加,獲得更多的利潤而 創業。. 11.

(20) 最近的研究發現,需求型創業並不是只存在於經濟發展貧困的國家,在新 興國家或是已發展國家中,同樣也會出現。例如美國過去幾年經濟衰退,伴隨 失業率居高不下(約 9%),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許多人選擇從事創業,除了 增加收入,也是生存的方法之一。這樣的創業動機不僅發生在美國,同時也發 生在其他非開發國家(Palish, 2008; Chu et.a1, 2007; Kaplan and Warren, 2010)。. 第四節. 創業機會. 壹、創業機會之意義與理論. 政 治 大. Shane(2003)認為,創業者將資源重組,創造出一套新的從方法到目的. 立. (means-ends)的過程,希望產生收益的情境,稱之為創業機會(Entrepreneurship. ‧ 國. 學. Opportunities)。. 有關創業機會之理論,Dollinger(2008)指出主要有兩派之論點:近古典平衡. ‧. 理論(Neoclassical Equilibrium Theories)與奧地利學派(Austrian Theories)。. y. Nat. sit. 近古典平衡理論認為市場機會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擷取機會的決定權在於當. n. al. er. io. 事人。也就是說,當事人的創業精神決定創業機會的發掘與實現。不具創業精. i n U. v. 神的人,不願承擔風險,沒有成為創業家的企圖,因此創業機會對於他們是不. Ch. engchi. 具有意義的。而只要具有創業精神,則創業機會必然垂手可得。至於奧地利學 派,創業管理研究之學者大多較為認同。該學派認為資訊是不對稱的,因此機 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環境背景和知識能力,將決定人們能看 到的機會種類。奧地利學派主張創業環境比創業家的個性更為重要,是創業機 會塑造了創業家。 此外,有關創業機會的形成過程,有下列幾種看法。首先,機會是主觀的 現象,是被想像出來,而不是被創造或是被發現的(Klein, 2008) 。其次,是市 場的不完善,導致了新技術發明機會的出現,還有新商業模式的產生(Cohen and Winn, 2007) 。再者,當個人的抱負,和他/她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被評估價值間存 12.

(21) 在不平衡時,機會將被創造出來(Lee and Venkataraman, 2006) 。最後,對於家 族企業的研究,家庭嵌入程度的轉變,可能會導致新的創業機會的出現和認可 (Aldrich and Cliff, 2003)。而企業家在從事創造性的想像的過程中利用機會, 藉由不斷合併和重組的中間產品來生產消費品(Chiles et al., 2007)。. 貳、創業機會之類型 Sarasvathy 等人(2003)從經濟學供需理論角度,將創業機會分成創業家 之認知(reorganization)、探索(discovery)、創造(creation)三種類型。而以. 政 治 大. 下三種類型的創業機會並無先後次序的分別,亦可同時存在。. 立. 一、機會認知. ‧ 國. 學. 當市場上供需條件非常明確時,創業者只須利用認知供需關係的能力,就 能發現創業機會之存在,並加以利用。. ‧. 二、機會探索. y. Nat. al. n 三、機會創造. Ch. engchi. er. io. 的一方,向狀況不明的那一方進行機會探索。. sit. 當市場上的供給面或需求面有一方不明確時,創業者就只能掌握情況明朗. i n U. v. 這種機會一開始或許不是很清楚,但會隨著創業者的行動而逐漸讓各種資 源產生而建構出來,並發展出新的價值。大部分時候創造型的創業機會是透過 現有資源的創新結合,提供不同於現況的價值,創造出市場需求的契機,是一 種互動下創造的機會。 至於創業機會情境之產生,在學術上有兩個不同觀點:分別是柯茲納觀點 (Kirznerian)下的創業機會,與熊彼得觀點(Schumpeterian)下的創業機會。 柯茲納觀點(Kirznerian)強調,一般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處於充滿各種不 同資訊且這些資訊是不對稱的市場時,人們無法認知所有的機會,僅能依每人 掌握的資訊多寡,構成有效運用資源的想法。而由於人的能力有限,所以時常 13.

(22) 會做出不精確的決策架構而犯錯,讓供需之間時而短缺時而過剩。此時,創業 者是一群擁有資訊優勢的人,有能力了解這些短缺與剩餘並做出回應,進一步 掌握資源並將其重組,希望可以從產出的銷售中獲利。在柯茲納的觀點下,資 訊優勢會為創業者帶來創業警覺性(alertness),可以發掘尚未被別人利用之機 會,有助於提早進入市場而獲得成功。當創業者成功的建構了新事業後,隨之 而來的資訊擴散會引來其他的跟隨者,於是市場又逐漸走向均衡。 熊彼得觀點(Schumpeterian) :熊彼德認為,機會來自於市場上的不均衡, 而創業活動本身就是一種不均衡狀態,通過新產業破壞了舊產業的秩序,進行. 治 政 大 創業者就是創新者,他們將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產業結構,以滿足 立. 所謂「創造性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在這樣的觀點下機會是主動創造的,. 市場需求而創造利潤。如此一來創新會對現行的經濟模式產生破壞,但破壞之. ‧ 國. 學. 後新秩序取代舊秩序結果更美好,一段時間過後,另一個新秩序又開始破壞現. io. sit. 參、創業機會之來源. n. al. er. Nat. y. ‧. 有的秩序,不斷的循環,這就是「創造性破壞」的意涵。. v. Drucker(1985)提到,創新機會有七個來源,而創新機會的來源可以視作創. Ch. engchi. i n U. 業機會的來源。只要能夠善用這七種來源,便能夠掌握創業成功的契機。七個創 新機會的來源分別是:一、在意外事件中,發現創業機會;二、在不一致與矛盾 現象中,發現創業機會;三、在作業程序之中,發現創業機會;四、分析產業和 市場結構之過程中,發現創業機會;五、透過分析人口統計資料,發現創業機會; 六、藉由認知的改變,發現創業機會;七、經由新知識之產生,發現創業機會(New knowledge) 。其中,前四項創新機會來源,是存在於產業或服務機構內;而後三 項創新機會,則是發生在企業或是產業外部之改變。 周瑛琪等人(2013)研究指出,誘發創業機會的主要構面為科技資訊結構 的轉變及產業市場結構的轉變:. 14.

(23) 一、科技資訊結構的轉變 指運用科學上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進步,創造出更具效率的流程方法,及高 技術困難度之商品與服務。. 二、產業市場結構的轉變 隨著全球化市場及商業轉變,過去產業市場型態及製程技術、供應鏈模式、 銷售策略及價值系統等也會產生差異。不同的時空背景與文化因素,對於產業 結構之變化具有顯著的影響力。針對交易模式之變化、產品組合之變化,分別 敘述之。. (一)交易模式之變化. 立. 政 治 大. 「交易」原指商品的往來或交換,之後經由貨幣的生成,將交易方式轉換. ‧ 國. 學. 為買賣之型態。隨著資訊科技崛起,傳統的買賣交易模式已不敷現實社會之需,. ‧. 各類型之新興創業家於網路平台設立虛擬商店,以使成本規模大幅降低。. sit. y. Nat. (二)技術結構之變化. al. er. io. 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準與經濟成長力,往往能夠正確地反映其技術結構. v. n. 的精密度,這類型指標透過電子品牌大廠間持續地研發高科技型產品、發展技. Ch. engchi. i n U. 術結盟合作、供應鏈及價值鍊的整合等即可知悉其內容。因此,隨著全球化之 演進,各國產業市場將發生明顯地變化而將彼此牽動與連結,不同型態的產業 技術結構也將引發不同種類之創業機會。4. 4. 技術鍊之定義,指商品於生產上、中、下游製程中各階段技術的連結與整合,或是前、後期 技術之對應或支援。 15.

(24) 第五節. 創業環境與創業政策 壹、創業環境. 周瑛琪等人(2012)研究指出,創業與所屬環境關係密切,因為無論是創 業家或新事業,都將受到所處時空環境的重大影響,因此環境因素早已被確認 為對創業活動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郭明智(2012)亦指出,創業環境對創業績 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在本章第三節與第四節之文獻回顧時亦提到,創業機會與 創業動機受創業環境影響甚鉅,故有必要對創業環境做詳細之定義。 大抵而言,創業環境分析可區分總體經濟、產業環境與任務環境三個層次。. 政 治 大. 首先,總體環境(General or Macro Environment)因素包括政治、經濟、社會、. 立. 技術、自然和法律等因素;接著,產業環境(Industry/Competitive Environment). ‧ 國. 學. 則以產業生命週期階段、進入與退出障礙、需求及競爭狀況、技術發展趨勢及 前景為主;最後,任務環境(Task Environment)則是指企業的顧客、競爭者、. ‧. 通路與行銷等直接與事業經營相關的各種因素,皆會對創業經營績效帶來不同. y. Nat. sit. 範圍的影響(周瑛琪等人,2012)。. n. al. er. io. 周瑛琪等人(2012)指出,透過 PEST 環境分析,將可幫助企業檢視其外. i n U. v. 部總體環境。5總體環境又稱一般環境,是指影響所有產業和企業的各種總體力. Ch. engchi. 量。儘管針對不同的產業和企業,會有不同的經營特點和需求,其分析的具體 內容會有差異,但一般仍會針對政治、經濟、技術和社會,這四大類影響企業 的主要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圖 2.5.1 為 PEST 環境分析示意圖。 1. 政治因素:主要討論政治干預會如何影響經濟運作,特別是稅負政策、勞動 法律、環境法律、貿易干預/關稅及政治穩定度等,而政府的產業政策與取向 亦是政治因素中的一環,此外亦包括國家健康、教育與基礎建設等。 2. 經濟因素:包括經濟成長、利率、匯率及通貨膨脹等,這些因素將對企業的 5. PEST 是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與科技(Technological)四個 字首的縮寫,屬於外在大環境之趨勢分析。 16.

(25) 營運方式與決策產生影響。 3. 社會因素:包括文化面向及健康意識、人口成長率、職業評價等,各社會因 素的發展趨勢將會對企業的產品需求及其營運方式帶來影響。 4. 技術因素:包括研發活動、自動化、技術密度與變化等技術面向因素,這些 因素將對進入障礙、生產效率外包決策等產生影響,技術變革亦會對成本、品 質帶來變化並引領創新。. 政. 治. 經. 稅負政策 勞動法令 環境規範 貿易限制 政治穩定度. 立. 政 治 大 經濟成長 利率 匯率 通貨膨脹. ‧ 國. 學 ‧. PEST 分析. y. Nat. 技. io. 健康意識 人口成長率 年齡分布 職業評價 社會安全. sit. 會. n. al. 術. 研發活動 自動化程度 技術密集度 技術變革. er. 社. 濟. Ch. engchi. i n U. v. 圖 2.5.1 PEST 分析圖 資料來源:周瑛琪等人,2012。. Dollinger(2003)指出,外部環境就像是一個同心圓,最內部的圓心代表新事 業;往外一層圓是企業所在的產業與市場,其中包含顧客、競爭者與周邊配套 廠商。最外層圓則是代表企業所處的總體宏觀環境(macro-environment) ,對於 企業、產業、市場都有密切的影響。圖 2.5.2 為創業環境同心圓之架構。而描述 總體宏觀環境的主要構面有下列五項:一 政治與政府構面;二、總體經濟構面; 17.

(26) 三、科技構面;四、社會人口統計構面;五、生態環境構面。 蔡敦浩、方世杰(2012)指出,企業家為了更有系統地了解不同總體環境 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一般可分為從政治法律層面(political/legal)、經濟層面 (economic) 、社會人口層面(social/demographic)與科技層面(technological) 企圖了解總體環境。然而因為各國對於環保的重視以及全球化的影響,經理人 必須評估自然環境層面(environmental) 。另外,現今的企業往往需要國際化的 經營能,而面對不同國家的時候,文化層面(cultural)的考量就顯得更為重要。 下圖 2.5.3 點出上述六個層面所包含的內容。.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y. 總體經濟 構面 產業. n. al. er. io. sit. Nat. 政治與政 府構面. Ch. engchi. i n U. v. 新事業. 生態環境 構面. 環境. 科技構面. 社會人口統計構面. 圖 2.5.2 創業環境的同心圓架構圖 資料來源:劉常勇編譯(2006)。 18.

(27) 社會人口(S) 人口統計相關 教育水準 收入水準. 文化因素(C) 宗教信仰 歷史發展 風俗習慣. 政治法律(P) 政府的管制 政府的政策 進出口障礙. 總體環境 環境(E) 天然資源. 立. ‧ 國. 經濟因素(E) 國內經濟趨勢 產業動態 國際經濟趨勢. 學. 氣候 全球環境. 政 治 大. ‧. 科技因素(T) 新技術 新材料 新應用. sit. y. Nat. n. al. er. io. 圖 2.5.3 總體環境分析示意圖 資料來源:蔡敦浩、方世杰(2012). Ch. engchi. i n U. v. 1. 政治法律因素(Political and Legal Factors) :對企業營運有極大影響的是政治 法律因素。這包含了國家政治體制、政府政策、政局穩定度、法律規範完整度 以及法律執行力,乃至於該國政府對於商業投資環境的各項優惠措施及吸引外 資的條款等。由於這些大抵是政府所制定,所以都有強制力,且影響是全面性 的。 2. 經濟因素(Economic Factors):企業所在地的經濟發展情形常會影響到獲利 狀況,因此也是一個相當助要的總體因素。 3. 社會人口因素(Social/Demographic Factors) :如國家人口多寡、人口成長比 率、人民教育水準、年齡分布狀況、就業率以及收入水準等等。這些因素短期 19.

(28) 間內不一定會為企業帶來直接的衝擊,但會間接的經由各種管道給企業帶來不 同的威脅與機會。 4. 科技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不僅包含產品方面的變革,還包含了生 產技術的突破、新材料的發現或是有別於以往的管理典範等。這些改變可能在 短時間改變目前商品的銷售、企業所面臨的營運環境等,也同時為新產品、新 管理方式帶來新的發展及應用趨勢。 5. 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廣義的環境因素包含了國家天然疆域大小、天 然資源蘊藏的有無、該國的天氣狀況,還有長期的氣候發展趨勢等。這些因素. 治 政 大 帶來環境的改變受到全球關注。 立. 影響了某些產業先天的發展條件,如觀光業、礦業等。狹義而言,氣候變遷所. 6. 文化因素(cultural):一國歷史發展軌跡、宗教及風俗習慣等形塑了其傳統. ‧ 國. 學. 及價值觀念、另外也影響了文化的內涵。. ‧. 綜觀多位學者對於總體環境之分析,歸納整理後發現,對於建構總體環境. y. Nat. 之構面,有四個共同構面,分別是政治、經濟、社會與科技(或稱技術)。另. er. io. sit. 外,由於全球化以及全球氣候變遷日漸加劇,環境和文化構面亦被納入總體環 境分析。故本研究在此將創業環境分析視為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環境與. n. al. 文化之總和分析。. Ch. engchi. i n U. v. 貳、創業政策 一、創業政策之意義 創業政策就是政府通過地區、產業以及公權力促進創業活動的政策(葉碩, 2009)。Degadt (2004) 則認為,創業政策的本質就是刺激創業,主要是用來降 低新創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亦是直接影響國家或地區的創業活動水平之手段 或策略。林明賢(2005)認為政府若能積極地降低環境對於創業活動的阻礙, 使大眾建立對創業正面之態度與意圖,將有利於創業活動的進行。而培養民眾 建立創業之正面態度與意圖,可藉由教育大眾風險的基本觀念,並建立基本的 20.

(29) 風險承擔能力。表 2.3.1 列出多位學者對於創業政策定義之看法。. 表 2.3.1 創業政策策定義之彙整表 學者. 年代. 操作性定義. Stevenson. 創業政策是直接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業活動水平的 2001. and. 手段或策略。. Lundström 創業政策為政府所制定的鼓勵小企業創新、成長的政策及 Collins. 2003. Degadt. 2004. 支持措施。 創業政策本質就是刺激創業,主要是用來減少初創企業面. 立. 高建與. 2009. 政策。. 政府為鼓勵各種不同規模的企業(包含新事業和現有 事業)所制定的各種稅收政策、法規或應用程序。. ‧. Jonathan. ‧ 國. Niels and. 創業政策就是政府通過地區、產業及國家促進創業活動的 2007. 學. 蓋羅它. 政 治 大. 對的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李婷,2010,〈政府政策、創業教育及社會資本對創業意圖之影響-以創. y. Nat. n. 二、創業政策之類型 a l. er. io. sit. 業態度為中介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頁 16。. Ch. engchi. i n U. v. Lundström and Stevenson (2002;2005) 對 10 個國家及地區進行研究,探討 其中經濟結構、政府角色、創業發展動態、該國政治、社會與經濟因素以及政 策制定過程中的政策結構與過程、目標策略、促進與鼓勵的因素等,將創業政 策類型化為中小企業之延伸、利基型創業政策、新企業創業政策及總體創業政 策四種類型,分述如下:. (一)中小企業之延伸(Extension policy for supporting SME policies) 實施這類政策的國家有著完善的中小企業支持組織,其中中小企業政策具 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政策的內容涵蓋了中小企業的創立、成長等各方面。政 策目的包含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因此創業政策內容涵蓋了總體社會經濟 21.

(30) 環境的改善,以及法規面的強化。而此類政策延伸方面主要包括了創業貸款、 融資擔保和創業經營管理培訓等。. (二)利基型創業政策(Niche Policy for target groups) 政府針對特殊的目標族群採取一系列促進創業的措施,所採取的政策。利 基性創業政策可分為兩種類型: 1. 弱勢群體利基型創業政策 目標群體是在創業方面較為弱勢之群體,他們通常較不易獲取創業相關訊. 政 治 大. 息與創業貸款、屬於弱勢的一方,例如:婦女、青年、少數民族、失業者、原. 立. 住民等。. ‧ 國. 學. 2. 技術型利基創業政策. 主要針對具有創立高成長性企業潛力的群體進行激勵,例如:研發人才、. ‧. 教授以及具有技術和經驗的人員等。這類型的政策,主旨在促進具有高科技、. er. io. sit. y. Nat. 高成長潛力的企業之設立與成長,並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機會。. n. al (三)新企業創業政策(new firm creation policy) iv. n U engchi 主要是鼓勵新企業的設立,由政府透過法律和制度保障以支持性的政策措. Ch. 施來達成目的。因此創業政策在於簡化法治程序、提供創業貸款的擔保與協助。. (四)總體創業政策(Holistic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係綜合性的創業政策,涵蓋的範圍包含前三種政策的各種目標及措施。通 常施行此類型的國家,都有完善的創業政策體系,並由主管部門領導,並具有 跨部會整合的組織合作型態,同時,政策的規劃也旨於營造創業文化、建立創 業促進機制,以及和創業教育體系作穩定長期之搭配。. 22.

(31) 第六節. 創新與創業教育 壹、意義. Drucker (1985) 認為,創業是可以訓練、可以學習和可以實地運作的。而 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學習若能以正統的教育方式傳授,甚至是從小開始培養,對 未來優秀創業家的養成將更有幫助。創業教育對於創業績效的表現有顯著的影 響,突顯出創業家在創業前能夠參與更多的教育與訓練,將能獲得較佳的創業 績效(張文龍、黃文谷、陳思婷,2010)。 無論創業的規模大小,甚至是中小企業,它們在經濟成長上的貢獻不言而. 政 治 大. 喻,同時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正因為認知到了這一點,所以許多高等教育機構. 立.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透過政府政策的支持,為中小企業提供培訓. ‧ 國. 學. 人才,藉以幫助中小企業的成長 (Gordon , Hamilton and Jack, 2010)。 Drucker 認為企業家在實現他們的想法前,應做好充分準備以迎接即將面臨. ‧. 的挑戰。創業是有風險的,主要是因為很少人知道他們自己在做些甚麼。他們缺. y. Nat. sit. 少方法,同時違反基礎且大家都知道的一些規則。創業是需要有系統,有管理基. n. al. er. io. 礎且有目的之創新 (Drucker, 1985)。Kaplan and Warren 認為企業家所擁有的一. i n U. v. 些技能,有許多是內隱的。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隱藏的特質,並且試著去發展他,. Ch. engchi. 便能充分發展而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Kaplan and Warren, 2010 )。如同 Drucker 所說「創業不只是某一門學科,就像是每一門學科一樣,創業是可以被 學習的。」其主要觀點是,創新並不限於某一類特殊專長的人。. 貳、目的 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使新創企業的企業家和未來的企業家,掌握必要 的技能來面對的挑戰。精心設計的教育課程如,案例研究、商業計劃、專案, 和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藉由企業家之間的互相交流,以及實體的經營環境, 這會提供企業家們跳出框架思考,並且更有創意 (Rae, 2006, Henry et. al. 2005. 23.

(32) Kuratko, et. al, 2004)。 國內專家學者在創業論壇中,談論到創業教育之目的:6. 蔡敦浩教授:「創業教育必須是要能夠達成實質、具體的作為-那就是要 能夠確實地培育出能夠進行創業的人。」. 張玉山教授:「創業管理的教育目的,在於教導商管學院的學生整合、與 主動實踐構想的訓練;這樣的教育形式是在新的教育體系裡,有它的定位存 在。」. 立. 政 治 大. 劉常勇教授:「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未來的創業家,並希望藉由這. ‧ 國. 學. 種創新的教育方式,來養成學生的創業精神。也許學生並不盡然會在畢業後立. ‧. 即創業,但創業教育會為他們埋下一顆創業的種子,而創業精神也會幫助他們. er. io. sit. y. Nat. 未來在職場上的表現。」. 由上述創業教育之目的可知,創業教育不僅可以培育未來的創業家,亦是. al. n. v i n 可以增加個人未來工作能力的一種學習。而這正是台灣目前所缺乏的,台灣的 Ch engchi U. 創業教育現況僅在部分大學以及畢業後的社會教育,且多為演講的方式呈現, 較缺乏一貫且系統化的教育,多著重在創業技能上面,例如財務、行銷、法令 和商業模式等,但是較缺乏創業精神的教育。. 6. 謝如梅、李信興,2007,〈創業論壇-台灣創業教育與創業研究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創業 管理研究》,第 2 卷第 3 期,頁 149-172。 24.

(33) 第七節. 創業成功因素 壹、理論. 關於創業成功需要具備之因素,創業管理大師 Timmons(1999)將創業(New Venture Creation)視為「機會、資源、團隊」三大要素的結合,並針對創業過程 管理提出一套理論,即 Timmons Model,該理論主要強調創業家在推動創業的過 程中,必須要不斷地調適、平衡、整合「機會、資源、團隊」這三項要素。Mcrae(1988) 則認為,中小企業創業成功關鍵因素在於如何採取彈性的經營策略,以因應快速 變遷的市場需求。Ibrahim & Goodwin(1986)認為,創業者的人格特質、管理技巧、. 政 治 大. 人際關係,以及環境因素,才是影響中小企業創業成功最主要因素。. 立. 此外,Doutriaus(1992)認為影響創業早期成功的因素有三項:. ‧ 國. 學. 1. 外部環境的配合性。 2. 創業團隊的經營能力,如經驗、專長、默契。. ‧. 3. 創業策略的適當性。. y. Nat. n. al. er. io. 鍵因素如下:. sit. Yusuf(1995)針對南太平洋地區創業家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影響創業成功的關. i n U. v. 1. 管理能力:包括做好事業規劃的能力、有效獲得資源的能力,以及良好 的財務控制能力。. Ch. engchi. 2. 政府支持:包括基礎設施、運輸設施、租稅優惠,以及防禦來自大企業 的競爭。 3. 市場因素:包括市場規模大小、市場進入時機、外銷需求、銷售通路等。 4. 教育訓練水準:包括人力資源水準、教育投資、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等。 學者 Lussier(1995)則歸納影響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如:資金取得、財務控 制、創業經驗、事業規劃、市場機會選擇、創業者知識能力、創業者人格特質、 承擔風險意願、創業團隊成員素質、利益分享機制、網絡資源關係、產品創意、 經營管理、市場行銷、危機管理等十五項。其中只有人格特質與承擔風險意願兩 25.

(34) 項屬於創業者個人的主觀條件,其餘 13 項關鍵因素,都可經由良好規劃的創業 管理教育來增加創業成功的機會。 由上述多位學者對於創業成功因素之分析,可將影響創業成功因素歸納為可 經由後天教導學習的創業能力,以及較無法透過後天培養的創業者人格特質,本 研究接下來將就創業能力與人格特質之文獻做進一步回顧。. 貳、創業能力 Dean Elmuti et.al (2012) 認為創業能力之內容可分為三種類,並且可以透過. 政 治 大 Managerial Skills);二、社會能力與人際技巧 (Social Competence and Interpersonal 立 創業教育來學習::一、創業教育與管理技能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 國. 學. Skills);三、基礎創業訓練技能 (Basic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Skills)。呈現如下 表 2.7.1中,在創業教育與管理技能之中,有效率的溝通、專業能力、組織能力、. ‧. 教育背景與工作經驗、人脈等為創業者應具備之創業能力;在社會能力與人際技. sit. y. Nat. 巧方面,則有計畫、決策、行銷、財務、員工關係與成長策略;最後,在基礎創. al. n. 能力為應具備之創業能力。. er. io. 業訓練技巧方面,創新、風險承受力、利用市場機會、社會適應力與尋求資源之. Ch. engchi. i n U. v. 表 2.7.1 創業能力彙整表 創業教育與管理技能. 社會能力與人際技巧. 基礎創業訓練技巧. 有效率的溝通 專業知識 組織能力 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 人脈. 計畫 決策 行銷 財務 員工關係 成長策略. 創新 風險承受力 利用市場機會 社會適應力 尋求資源之能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Dean Elmuti et.al (2012) 26.

(35) 周瑛琪等(2012)對於創新與創業家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認為有下列 能力:一、溝通表達與行銷能力;二、產品與技術的相關知識;三、組織與管控 能力;四、相同資源條件下能創造競爭優勢;五、機會辨識與機會認知能力;六、 產品設計概念轉換成商業化之過程。陳愛珠(2008)指出,創業成功應具備之能 力有財務控制能力、管理和行銷能力、規劃能力、合作團隊、應變能力、創業經 驗、政府支持、政經環境配合、資金、市場機會等十項,這些創業能力與創業教 育體系相互對照下,呈現如下表 2.7.2。. 表 2.7.2. 政 治 大. 創業教育體系與創業能力關係表. 立. 提升創業能力的教育體系及因素. 創業成功應具備的能力. ‧ 國. 學. 課程內容. 財務控制能力、管銷能力、. 跨國或跨校學習. 規劃能力、合作團隊、應變. 創業競賽. 能力、創業經驗. ‧. 學校教育. 專業師資. y. Nat. io. sit. 企業實習 專責創業教育單位. er. al. n. 政府組織. 政府的支持、政經環境配. i n U. Ch. i e n g c h力、規劃能力、資金. 政策性創業貸款. 社會資源. v. 合、財務控制能力、管銷能. 創業育成輔導. NGO. 財務控制能力、管銷能力、. 育成中心. 規劃能力、管理經驗、創業. 中介組織. 經驗、市場機會、資金. 資料來源:陳愛珠,2008,〈政府創業教育政策與青年創業能力關係 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碩士論文,頁 60。. 27.

(36) 參、創業家人格特質 在談論創業家的人格特質前,對於人格特質應有基本之認知。人格是代表個 人在對情境作反應時,將自身所表現出的結構性質和動機性質。(洪光遠、鄭慧 玲編譯,1995)。而特質則可分為人格特質(individual trait)及共同特質(common trait)兩部分,個人特質是在某個個體身上的特質,共同特質是許多人(群體) 都具有的特質(Schultz & Schultz, 1998)。Allport認為人格係指個體心理系統中 的各種動態組合,人格決定了個人思考與行為的獨特形式;特質是一種持續性的 行為,用來解釋何以人們在不同情境下會行動的一致性(Allport, 1963) ;Monte &. 政 治 大 郭明智(2012)研究發現,人格特質對創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因此,關 立. Sollod(2003)則認為人格是一組特性或習性,會影響人的行為或思考。. ‧ 國. 學. 於成功創業家的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便顯得重要。Washington(1995) 研究 21 家 企業 CEO 性別,和屬下經理間的領導關係,探討性別與領導風格作用,發現企. ‧. 業創辦人有五個特質,三種屬於傳統男性特質:個人活力、高度期望、冒險;另. sit. y. Nat. 外兩種屬於傳統的女性特質:認知、關心和信任。Timmoms(1984)整理五十篇. al. n. 1. 對事業完全承諾、有決斷力、不屈不撓。 2. 成就和成長動機。. Ch. 3. 機會和目標導向。. engchi. 4. 主動和個人責任心。 5. 持續解決問題。 6. 務實且有幽默感。 7. 尋找並利用回饋。 8. 內控。 9. 尋求接受可接受的風險。 10. 對於地位和全力需求程度低。 11. 正直和可靠。. 28. er. io. 文獻後獲得以下結論,即成功企業家應具備的 11 種人格特質:. i n U. v.

(37) Barrick & Mount 亦針對創業家人格特質做研究,他們以人格五大模型階層 架構的觀念進行分析(Barrick & Mount, 1991): 1. 外向性:為個人在人際關係上的調適程度。高度外向性的人其特徵為自 信、主動活躍、喜歡表現,喜歡交朋友、愛參與熱鬧場合、活潑外向,表現 友誼、富同情心,及親密的涉入人際互動;外向性較低的人,則對事情較保 守、安靜,但也較獨立。 2. 情緒穩定性:為個人在情緒穩定性上的程度。低情緒穩定性者之特徵為 易焦躁、有敵意、易沮喪、緊張、過分擔心、缺乏安全感,不能妥善控制脾. 治 政 大 3. 親和性:代表人際關係傾向,親和性高的人會有信任、照顧他人、利他 立 氣;而高情緒穩定性的人則較有自信、冷靜、緩和及放鬆。. 主義及合作的價值觀等特徵,偏好正向的人際關係;親和性低的人則較自我. ‧ 國. 學. 中心、猜忌及無情。. ‧. 4. 勤勉正直性:為個人追求目標時專心、集中的程度,高勤勉正直性的人. y. Nat. 其特徵為努力工作、可靠、成就導向、不屈不撓、做事有組織、有方法且謹. er. io. sit. 慎具有責任感;勤勉正直性低的人較專注性不足,無法集中精力達成目標。 5. 經驗開放性:為個人好奇、傾向尋求新經驗及發展新想法的程度,高經. al. n. v i n 驗開放性的人具有創造性、創新、富有想像力的特徵;低經驗開放性的人則 Ch engchi U. 是傳統、興趣較少的。. 成功的創業家多半有著獨特且強烈的個人風格,但是無法證明何種性格優於 另外一種,比方說有人強勢、有人較溫和;有人急躁、有人步調較慢等等,因為 不同的手段卻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綜觀成功創業家人格特質,可以發現大多為 正面評價之人格特質,亦即有正面人格特質之創業者較容易創業成功。此外,劉 常勇認為,因為人格特質無法透過學習而改變,其多半是先天結合後天環境所產 生,是不容易改變的,但只要能將任一種性格特徵充分發揮,它都會有利於創業 精神。反而沒有性格特徵的創業家,成功的機會似乎比較低(劉常勇,2002)。 29.

(3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0. i n U. v.

(39) 第三章 我國創業現況 Drucker (1985) 表示創業能帶來工作機會,自 1960 年代起,美國大量工作 機會並非來自財星五百大公司,而是來自於中小型的企業。在 1970 到 1983 年間, 中型成長公司所增加的就業機會,是美國經濟體系整體工作成長速度的三倍。 以智慧型手機來說,iPhone 是蘋果電腦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創新,全球許多代 工大廠、科技廠商因而受惠。群起效尤的競爭者也接著出現,背後帶來的就業機 會相當可觀。除此之外,智慧型手機周邊的配備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手機背蓋、 保護貼、耳機防塵塞等等。. 政 治 大 行動裝置為中心的產業-是應用程式 (Application, 簡稱 APP) 。以現行的平台分 立 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接著是平板電腦也被開發出來,於是全球開始出現了以. ‧ 國. 學. 為兩大塊,一是以蘋果為首的 ios 系統-App Store,二是以 Google 為主的 Android 系統-Goolge Play。在兩大系統的平台之上,App 的開發者無不絞盡腦汁,爭相. ‧. 使自己的 App 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根據美國經濟部諮商局及勞工統計局(BLS). sit. y. Nat. 的調查資料顯示,從 2011 年 10 月到 12 月間,共 90 天的 App 經濟(App Economy). al. er. io. 就業人口調查(不包含間接的工作人數) ,已經創造 30 萬個以上的工作機會。雖. v. n. 然 美 國 勞 工 統 計 局 目 前 並 沒 有 針 對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程 式 開 發 ( Mobile App. Ch. engchi. i n U. Developer)這個項目特別進行統計,但在 IT 類別中的電腦軟體及應用程式 (Computer Software Engineers, Applications)的分類,預估在 2008 至 2018 年間, 將有 34 %的成長。7 光是 App 開發,美國本土因此增加的就業人數就如此龐大。更遑論蘋果本 身的研發、行銷、銷售人員,還有海外的組裝、螢幕、電池等代工廠商。甚至於 是各大品牌也積極投入。台灣的代表就屬宏達電(HTC),不但是以品牌角色進 軍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不俗,在北美曾經一度是前三大市占品牌。而就宏達電. 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2012,7 月) ,Apple 和 Google 救經濟:App 興起增加美國就業機會。2013 年 06 月 30 日取自 http://talent.tsvtc.gov.tw/inside.php?index_id=338 31.

(40) 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以正職員工約為 1 萬 7 千人,8這還不包括上下游的就業人 數;此外,相關的產業,以電信業者來說,台灣這幾年電信通訊門市急速擴張, 一再顯示創新和創業帶來驚人的就業成果。 或許這樣的創新以及創業不是經常性的,但是餐飲業連鎖現在卻是非常普 遍,例如台灣本土品牌鼎泰豐、王品集團、都可飲料、85 度 C 等等,也都創造 了相當多的就業機會。而且這幾間品牌也都將版圖拓及到了海外。其產生的就業 機會,不論是在台灣本地或是國外,都是相當可觀的。除了餐飲業之外,農業、 生物科技、科技等等,還有知名交友網站-愛情公寓,於 2013 年 6 月掛牌上櫃。. 政 治 大. 台灣近年的創業活力可以說是源源不絕。. 第一節. 我國創業概況. 學. 壹、創業意圖. ‧. ‧ 國. 立. GEM (2012)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分類,將. y. Nat. sit. 各國依照經濟發展狀況分成三類:要素驅動經濟體(factor-driven economies)、. n. al. er. io. 效率驅動經濟體(efficiency-driven economies) 、創新驅動經濟體(innovation-driven. i n U. v. economies)。而台灣目前歷經產業結構變遷的關鍵階段,根據 GEM (2012)年報. Ch. engchi. 中顯示,台灣屬於正要進入創新驅動經濟體的成員國家,代表高成長機會創業活 動將扮演驅動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再次顯示創業活動對未來台灣經濟發展 將會扮演重要角色之一。 台灣人對於創業採取開放的態度,創業意圖也相當高。根據人力銀行 2013 年 4 月對上班族所做的調查,83%的受訪者有意創業,略高於 2011 年 9 月時調 查的 79.71%。9如表 3.1.1 所示,調查亞洲主要國家創業者在創業態度上之表現,. 8. 104 人力銀行(無日期),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介紹。2013 年 6 月 5 日取自 http://www.104.com.tw/jobbank/custjob/index.php?r=cust&j=5e4a422540363e6748423a1d1d1d1d5f2 443a363189j01&jobsource=cj2008 9 資料來源:1111 人力銀行(2013,4 月)拒絕領低薪,創業有信心?!-上班族創業意願調查。 2013 年 04 月 22 日取自 http://temp.1111.com.tw/News.aspx?aNo=2490 32.

(41) 台灣人創業意願雖高,但是害怕失敗的比例為 43.8%,遠高於其他主要國家,同 時更高於效率驅動 經濟體與創新驅動經濟體的平均值 31.7%與 33.1%;在認知機會部分為 29.6%,認知能力為 26.4%,兩者皆低於亞洲主要國家之平均值。在台灣 68.4% 的受訪者認為創業是很好的職涯選項;在社會風氣方面,媒體對創業的關注偏 高,有 78.2%之受訪者認為如此。. 表 3.1.1 2010 年亞洲主要國家創業者在創業態度上之比較表(%). 學. 68.4 70.0 55.7 28.4 67.6. 42.9. 55.9. 31.7. 72.8. 44.4. 33.1. 59.2 iv n U. n. 78.2 77.0 88.0 58.5 61.4. 25.1 26.9 5.1 2.9 10.1. 62.5. 23.2. 55.5. 8.2. er. io. al. 33.4. y. 43.8 32.0 45.3 32.6 32.5. sit. 26.4 42.3 24.3 13.7 29.0. ‧. 29.6 36.2 40.1 5.9 13.0. Nat. 台灣 中國大陸 馬來西亞 日本 韓國 效率驅動國家 平均 創新驅動國家 平均. ‧ 國. 治 政 認知 認知 害怕 創業為很好 大 媒體對創 未創業者的 機會 立能力 失敗 的職涯選項 業的關注 創業傾向. Ch. engchi. 註:該次調查之 2001 位受訪者無論是否創業或處於任何一個階段,皆需回達創 業態度之問項。 資料來源:劉常勇、溫肇東、謝如梅,2011,〈台灣創業現況調查與政策意涵: 全球創業觀察觀點〉,2011 第 14 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頁 470-483。. 33.

(42) 貳、企業規模與家數現況 世界先進國家的企業規模,皆以中小企業為主要的經營型態,台灣也不例 外。10綜觀我國的經濟發展,一向與中小企業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國 的經濟以出口代工為導向,在經濟起飛的時代,造就了無數的中小企業,也成就 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奇蹟。由表 3.1.2 與表 3.1.3 中顯示,2012 年我國中小 企業11有 130 萬 6,729 家(年增 2.11%) ,創歷年最高紀錄,且占全部企業家數的 97.67%,較 2011 年增加 2 萬 6,945 家,增加 2.11%;大企業家數有 3 萬 1,161 家, 占 2.33 %,家數增加 154 家,增幅 0.50%。在就業人數方面,2012 年中小企業. 政 治 大 企業處,2013)。顯見未來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在影響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促 立. 就業人數 848 萬 4 千人(年增 1.76%),占全國就業人數 78.12%(經濟部中小. ‧ 國. 學. 進創業、企業創新將扮演關鍵的角色。. 在就業人數方面,在 2011 年至 2012 年之中小企業就業人數比率,由 77.85 %. ‧. 增加至 78.12%;在年增率部分,則是由 1.78%衰退為 1.76%(見表 3.1.2) 。可以. sit. y. Nat. 看出,中小企業在就業人數方面的比率是增加,但年增率少了 0.02 個百分點;. al. er. io. 反觀,大企業不論在就業人數比率與年增率皆呈現衰退的趨勢。在受雇員工人數. v. n. 部分,中小企業受雇人數年增率,由 2.64%增加為 2.74%;大企業則是由 6.58 %. Ch. engchi. i n U. 下降為 1.07%。由此可知,台灣中小企業在就業人數的貢獻上優於大企業之表現。 台灣中小企業定義:1、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新台幣 8,000 萬下,其他 行業前一年度營業額新台幣 1 億元以下。2、配合輔導需求,可採員工人數認定,亦即上述前列 三項行業經常雇用員工未滿 200 人,其他行業未滿 50 人。微型企業定義:係指中小企業發展條 例第四條第二項所稱小規模企業中,不分行業,員工數未滿 5 人者。 雖然各國對於中小企業之定義不盡相同,但仍有參考之價值。以美國為例,依據美國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2008 年普查資料,美國中小企業家數約 27,262,983 家,占全國所有企業 家數 27,281,452 家之 99.93%;英國商業創新技能部至 2010 年初之統計,英國約有 448 萬家企 業,其中 99.8%為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提供 1,331 萬人就業機會,占英國私人企業 59.1%之 就業及 48.6%之營業金額;2010 年,日本中小企業約 419.1 萬家,約占日本總企業家數 99.7%; 根據 OECD 2006 年數據,韓國企業有 98.9%為中小企業,就業人口 71%服務於中小企業。法國 德國之中小企業家數皆高於高於 99%(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2)。. 34.

(43) 從 2012 年新設企業中觀察,其中有 9 萬 5,954 家為中小企業,占全部新設 企業的 99.79%,且以服務業家數為最多,占 85.19%。新設中小企業之銷售值為 1,779 億元,占全部新設企業 75.54%,可見新設中小企業在經濟上之貢獻。自表 3.1.3 觀察歷年新設中小企業變化情形,從 2007 年至 2012 年,在在 2008 年受金 融海嘯衝擊下,當年新設中小企業家數減少至 86,325 家,但近年已逐漸回升, 至 2011 年達到新高為 99,584 家,2012 年新設中小企業家達 95,954 家,呈現小 幅衰退,但仍可見創業活動之蓬勃(見表 3.1.3)。 從經營年數來觀察 ,2012 經營未滿 1 年(新設)的中小企業家數占 7.34%,. 治 政 大 10 年者占全部大企業 全部大企業的 0.64%,超過 5 年以上占 89.34%,經營超過 立. 超過 5 年以上占 69.41,超過 10 年者占 47.88%;大企業經營未滿 1 年家數僅占. 的 71.77%。由此可見,中小企業比大企業更具彈性進出市場的特色;4 成 8 的中. ‧ 國. 學. 小企業穩定經營超過 10 年。以時間序列觀察中小企業經營年數比率變化,經營. y. Nat. 高。(表 3.1.4). ‧. 年數超過 20 年者之比率是持續增加,顯示中小企業經營體質及穩定性逐漸提. er. io. sit. 從歷年每年平均新增之中小企業家數,可發現我國創業活動均保持一定程度 之發展,以 2013 年 1、2 月新公司登記設立就有將近 1 萬 3,000 家來看,我國創. al. n. v i n 業意圖持續成長,如何讓這些中小企業持續經營並穩定發展,關係著就業機會可 Ch engchi U 否增加且穩定成長的動力。. 35.

(44) 表 3.1.2. 2011 年及 2012 年企業家數、就業及受僱人數規模別概況表 單位:家;百萬元;千人;% 全部企業. 指標 家數. 中小企業. 大企業. 2011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2 年. 1,310,791. 1,337,890. 1,279,784. 1,306,729. 31,007. 31,161. 100.00 2.60 10,709 100.00 2.06 8,328. 100.00 2.07 10,860 100.00 1.41 8,495. 97.63 2.55 8,337 77.85 1.78 5,958. 97.67 2.11 8,484 78.12 1.76 6,122. 2.37 4.80 1,334 12.46 6.50 1,332. 2.33 0.50 1,349 12.42 1.10 1,346. 比率 年增率 就業人數 比率 年增率 受僱人數 比率 年增率. 2011 年. 政 治 大 71.54 72.06 立100.00 2.01 2.64 2.74. 2012 年. ‧. ‧ 國. 學. 100.00 15.99 15.85 2.77 6.58 1.07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3) 註:表中「全部企業」之就業人數及受僱員工人數及比率,尚包括受政府僱用 的 102.7 萬人及其比率(政府僱用人數佔就業人數 9.69%、佔全部受僱人數 12.0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表 3.1.3 2007 年至 2012 年新設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部中小企業比率表 單位:家;百萬元;%. 家 數. engchi. 項目/指標. 2007 年. 全部中小企業. 1,237,270 1,234,749 1,232,025 1,247,998 1,279,784 1,306,729. 新設中小企業 占全部比率.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92,956. 86,325. 88,531. 93,609. 99,584. 95,954. 7.51. 6.99. 7.19. 7.50. 7.78. 7.34.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3). 36.

(45) 表 3.1.4. 2008 年至 2012 年中小企業家數及比率表-按經營年數 單位:家;%. 經營年數/年別 全部中小 企業家數.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2 年. 2011 年. 中小企業. 1,234,749 1,232,025 1,247,998 1,279,784. 大企業. 1,306,729. 31,161. 未滿 1 年. 6.99. 7.19. 7.50. 7.78. 7.34. 0.64. 1-2 年. 7.25. 6.76. 6.95. 7.20. 7.44. 1.99. 2-3 年. 7.34. 6.16. 5.75. 5.88. 6.15. 2.43. 3-4 年. 7.08. 6.45. 5.38. 5.04. 5.14. 2.89. 4-5 年. 5.61. 6.33. 5.75. 4.79. 4.51. 2.71. 5-10 年. 20.64. 21.01. 21.95. 22.30. 21.53. 17.57. 25.33 25.05 治 政 20 年以上 20.47 21.02 21.39 21.96 大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3 立. 24.93. 34.01. 22.95. 37.76. 24.63. 25.10. 學. ‧ 國. 10-20 年. ‧. 第二節 全球創業調查. 關於創業活動指標,世界各國近年來紛紛成立專業機構,每年針對各個國家. y. Nat. io. sit. 的創業活動和創業精神做出調查與評比,透過調查分析,可以了解該國的創業環. n. al. er. 境需要改進之處。而在全球相關創業的調查上,台灣在四個創業調查中被列入數. Ch. i n U. v. 據 並 加 入 評 比 。 分 別 是 世 界 競 爭 力 年 報 (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engchi. WCY)、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經商環境報告 (Doing Business)與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dex, GEDI) 。表 3.2.1 呈現這四個調查的基本背景和調查指標。而 藉由四項國際間重要評比,可以發現台灣在創業排名上的名次表現良好,但更重 要的是從這些評比中發現台灣創業環境上的弱勢,藉此發現台灣在創業上的不足 之處,以下分別就四項創業調查探討優劣之處。. 37.

(46) 全球相關創業調查與指標表12 發起時間 發起機構 1996 年. 洛桑管理學院 政府效率:經商容易 2012 年在 59 個參與 度、登記成立公司便 評比的國家中排名 利度、登記成立公司所 經商容易度:第9名 需天數、登記成立公司 登 記 成 立 公 司 便 利 所需程序 度:第17名 企業效率:創業家精神 登 記 成 立 公 司 所 需 天數:第24名 登記成立公司所需 程序:第5名 創業家精神:第 1 名. 全球創業觀察 (GEM). 1997 年. 經商環境報告 (Doing Business). 2004 年. 早期階段創業活動指數 2012 年:早期階段創 政 治 (TEA大 Index) 業活動指數(TEA Index)= 7.54%. 百森商學院、 倫敦商學院. 立. 世界銀行. 經商環境排名. Zoltan J. Acs 教授. 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 2012 年:全球 79 個 數排名 參 與評比的國家排 第 11 名13,台灣在亞 洲國家中排名第一. 2013 年:在全球 185 個經濟體中排第 16 名. y. ‧. ‧ 國. 學. 2010 年. Nat. 全球創業精神 暨 發 展 指 數 (GEDI). 台灣排名. io. sit. 世界競爭力 年報 (WCY). 相關創業指標或調查. n. al. er. 表 3.2.1 調查名稱. i n U. v. 資料來源:陳意文、林建江,2012,〈全球創業調查與評比指標之回顧〉,《創業管理研 究》,第 7 卷第 4 期,頁 4-5。. Ch. engchi. 12. 相關指標或調查之細項衡量項目與數據歷年皆有不同變化,本研究以公佈或進行之最新版調 查細項和數據為主。 13 與荷蘭分數同為 0.48,依據 GEDI 報告,將台灣列在第 11 名。 38.

數據

表 3.2.2    2012 年全球創業暨發展指數排名表  排名  國家  GEDI 指數  1  美國  0.60  2  瑞典  0.57  3  澳洲  0.56  4  冰島  0.55  5  丹麥  0.55  6  加拿大  0.54  7  瑞士  0.54  8  比利時  0.50  9  挪威  0.49  10  荷蘭  0.48  11  台灣  0.48  資料來源:Acs & Szerb (2012)
表 3.2.4    2013  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鄰近國家/經濟體排名表    經商指標  台灣  新加坡  韓國  總排名      16      1      8  開辦企業      16      4      24  申請建築許可      9      2      26  電力取得      6      5      3  財產登記      32      36      75  獲得信貸      70      12      12  投資人保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eppard, J.,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in Financial Servi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 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Y., (1997), “Resource recovery of sludge as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 a future trend in slud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000)

(1996),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Grayson (1998), 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本研究除請教於學者專家外,在 1998 年版天下雜誌調查發布 在台灣地區 1000 大企業中,台鹽排名 414,在最賺錢的 50 家公 司中排名 13,但在最會賺錢的 50

(2000), “Enhanci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research:Operationalizing and measuring a key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Kenneth, Wehrung,

(1999),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004), “The Role of Multichannel Integration in Customer

(1998),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Paradigm: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Vol. (2004),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Y., (1997), “Resource recovery of sludge as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 a future trend in slud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