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落差理論、方法與應用相關研究整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落差理論、方法與應用相關研究整理"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位落差理論、方法與應用相關研究整理

李孟壕整理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r2@mail2000.com.tw

第一部份、數位落差相關理論模式 p.01

第二部份、數位落差相關衡量方式 p.18

第三部份、數位落差成因與結果 p.42

第四部份、兒童、青少年數位落差 p.74

第五部份、各國國內數位落差現況 p.85

第一部份、數位落差相關理論模式

摘要第一章 本書所指的數位落差包含三個特徵,全球鴻溝指的是已開發國 家和發展中國家進入網絡的差距,社會鴻溝指的是每個國家中資訊窮 人與資訊富人的差距,民主鴻溝能否使用數位資源從事、動員或參與 公共生活的民眾間的差別。第二章中則是試圖理解網路接近使用的前 因以及後果、技術和社會的演進所帶來的挑戰、跨國比較的侷限性,

J Norris, Pippa (2001) “Digital Div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hapter1: The Digital Divide.

(2)

因此採用多種研究取向來理解。這個理解的框架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國家背景,包含鉅觀上的技術、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制度背景,這 一政治體系為市民和國家提供了不同的機會,包含政府和市民社會在 應用資訊科技上的差異;個人背景或是微觀上的資源和動機,其決定 了誰有可能參與到虛擬的政治體系。 第三章討論全球數位落差的問題,我們的證據不僅充份說明全 球數位落差的存在,而且認為經濟發展是推動技術應用的主要原因, 資訊科技反應和強化富國與窮國傳統的不平等,民主化對技術傳散的 過程也沒有很大的作用,雖然各種傳輸設備終將會變得便利且便宜, 國家與市場不斷做出努力,全球數位落差仍舊會長期存在。第四章分 析不同國家內的數位落差,特別是美國和西歐國內在數位機會上的社 會鴻溝,即網絡擴散度被社會階層所區隔的事實。研究顯示,網路擴 散速度的不均衡主要從後工業會裡根深柢固的社會階層所區隔,即使 數位落差會隨著時間日益縮小,但是相信虛擬世界可以完全解決社會 階層的不平等問題是不可能的。 本書的第二部份比較了代議政治的制度背景,主要關注三個問 題:哪個國家、哪種類型的政治組織已經適應資訊科技?為了提高資 訊透明度和互動參與的各個網站,其功能如何呢?如何解釋數位政治

(3)

的興起,特別是社會經濟發展、技術過散、和民主化過程的相對意義? 第五章探討了網路民主理論,以及網路做為推動全球市民社會和代議 民主制度的可能性。我們發現,在政治、經濟和政治發展水平各不相 同的國家裡,很難找到系統化的數位政治模型和證據。第六章至第九 章分析哪些國家已經成為數位政治的佼佼者?政府和市民社會在網 路上交流哪些資訊內容?推動各種組織採用數位政治的社會經濟、技 術和政治的因素有哪些?我們認為,資訊科技已經有能力強化市民和 國家之間的市民社會制度,任何機構越是缺乏傳統的組織資源,就越 傾向使用資訊科技重建組織與創新。另一方面,缺乏政治資本、傳統 優勢的反對派組織,利用資訊科技作為連結將會對政治權力的平衡有 重大影響。 網路發展對普通公民的市民參與有甚麼影響呢?本書第三部份 繼續探究網路文化的本質和數位政治對公民參與的影響。第十章分析 了美國和西歐的網路政治文化。許多人認為隨著美國的網民逐漸形成 規模,數位世界已經開始反應普通的共識,然而我們發現存在一種獨 特的網路文化、其在社會事務上偏向新左翼,經濟方面偏向舊右翼。 這是由於網路重度使用者在個人生活上傾向於無管制,在經濟生活上 則是想擺脫政府的控制。 第十一章認為數位政治降低了那些對公共事務感興趣公民的資 訊和通訊成本,但是並沒有辦法改變民眾政治參與的動力。然而對於 那些涉入網路,並且有政治動機的人,網路提高這些人的市民參與, 尋找資源以及與家人朋友的連結。亦有證據顯示,機會結構改變和有 關資源的平衡改變,對無心於政治事務的人並沒有作用。在這方面網 路和傳統媒體形式並無不同,如果盼望網路能成為一個公共論壇,吸 引那些很少參與的人進入市民生活,取代代議民主制度並推行直接民 主的想法肯定會落空。

(4)

數位落差的多方動態模式

這文章主要是對於數位落差研究的批判──以一種太過簡單的使 用標準來描述,未能考量資訊科技的起源和結果的差異。 它提出一 個理論模型的輪廓,關於網際網路的使用是被視為依賴於使用者的1. 動機2.持有3.數位技巧及4.使用模式之上。使用資訊科技可被視為在 社會上、文化上及經濟上等種種後果產生差異的唯一因素。使用這種 模式來區別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成為一項重要的實證任務。這篇文章集 中在塑造起始於多方使用概念(包括持續的動機、持有、數位技巧及 使用)的資訊科技在社會上的不平等,所帶來的相關影響模型及資訊 科技使用的差異,雖然有對於資訊科技擴散的影響力投入很多的關 注,例如使用者使用的時間、社會交互作用及工作習慣,它卻幾乎很 少直接質疑減少、複製或增加使用資訊科技對現在社會所帶來的差異 範圍為何。 為了使資訊科技能被有效的利用,三種相關的使用者型態是:動 機、持有以及數位技巧。 一、對於資訊科技的動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使用的意願以及 對於新科技不會感到恐懼。 二、有能力持有資訊科技的相關設備:例如家庭網路(包括撥接 式或寬頻網路),包括在工作上、學校或大學的設備上面有 使用的自主性。 三、數位化技能乃是指關於有能力使用資訊科技的潛在使用者有 多廣。 資源理論被介紹用來尋找造成使用資訊科技不對等的深入原 因,這個理論是假設資源科技的使用是可由個別使用者之間所受到限 制的差異來解釋,因此人們是受到他們所持有資源的限制,就這一點

Jos De Haan(2004) “ A Multifaceted Dynamic Model of the Digital Divide,” IT & Society 1(7)

66-88. (http://www.ITandSociety.org)

(5)

而言,人們所受到限制的差異不只是來自於他們所持有資源的數量, 而且來自於他們持有資源的類型,也就是由其所持有之資源材料、所 具有的認知社會化及時間所造成的區別。

這樣的區別是由Bourdieu and Coleman 所提出來的,為了強調資 訊處理的能力就是心智能力,他們參考認知能力這個詞,一個比 Bourdieu's所提出的“cultural resources”(文化資源)乙詞更接近於 Coleman's所提出的“human capital”(人力資源)乙詞較相近的概念。 除了這些資源型態之外,就是時間資源了,尤其是使用資訊科技來作 為休閒活動的閒暇時間長短。一般普遍假設認為較有錢的人們會比較 少錢的人更容易採用資訊科技。為克服有關資訊科技社會結果的問 題,已從使用資訊科技人口之差異的關注轉移到這些不平等所帶來的 行為後果。終究而言,從一個人透過使用資訊科技可獲得多少報酬結 果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性,而非來自於其先前所持有資源的差異。這 個普遍假設的前提是:將資訊科技使用較好的人比那些較不會使用的 人,在尋求報酬上更具競爭優勢,這些結論可在很多不同領域裡作為 研究。在教育、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兒童保育、休閒時間以及政治 參與這些領域裡,人群及人群間在優勢累積的過程中差異化的增加或 資源多寡之間的鴻溝是可被研究的。 理論模型建立於T大學所調查的成果。在這個模型中的要素中, 已介紹了由人格特質之間(例如年齡、性別、種族地位、智能及人格) 所造成的區別,以及機會脈絡也是將個人間的差異區別開來(例如教 學水準、收入、擁有工作及家庭成員)。造成這樣區別的一個原因是 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提供了不同的建構脈絡讓人們創造或接受各種 不同的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以及讓他們有機會遇到可以幫他們解決 在使用資訊科技上的一些問題。這機會脈絡因此涉及到在哪裡可以獲 取以及應用到資源,第二個原因是資訊科技的應用可能產生這些脈絡 間互相回應,在職訓練和終身學習就是影響資源使用結果的例子。資 訊科技的產物可影響資訊的擴散,資訊科技的革新可被歸類為較為複 雜的且價格高昂消耗品,除了複雜及價格,其他四個由Rogers提出的 特徵是:適用性、可試驗性、可見性、相對有益性。不同產品的擴散

(6)

速率提供了影響這些產品特性的一些訊息。例如,彩色電視的傳播速 率比卡式錄放影機快,而卡式錄放影機又比個人電腦穿透社區的速率 快。這些差異不能全被歸因於這些產品的價位高低:彩色電視在1970 年代也是種昂貴的產品。其他產品的特性也在此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 色。與黑白電視相比較,彩色電視相對而言對於社會大部分有明顯的 好處。相反地,電腦使用介面的不友善,造成電腦較慢的普及速度。 資訊科技的使用也能在圖書館、媒體中心或咖啡館發現,然而, 由一份荷蘭的資料顯示,在圖書館或媒體中心網路的使用時常遠比在 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等地點還要少。大多數對於數位落差的討論一 直都是基於個人電腦及網際網路的持有及使用,而且一直較少對於數 位技巧或能力及動機有實質的關注,因此在這裡提出一個對於在社會 上使用資訊的一個多方面概念模型,其中包括了動機、持有、數位技 巧及使用。在JOS DE HAAN所提的多方面動態模式中,一個對於數 位科技持肯定的態度正在逐漸起了適當的作用,對資訊科技缺乏興趣 可被視為造成一種障礙,並且造成所獲的報酬不足的結果,以及積極 參與社會交流的障礙,對資訊科技持否定的態度可能強烈到導致"電 腦恐懼症"或對於電腦的恐懼造成了人們對於電腦的完全利用,心理 障礙可能會限制人們採用新科技。 人們採用新科技的意願程度也一直被稱作「心理接受度」;持有 資訊科技,也被稱為「物理的持有」,是使用資訊化社會的第二種觀 點。擁有一個可連上網路的個人電腦,是取得及處理數位訊息及供作 交流機會的決定性因素。使用數位化訊息的速度及可能性取決於網路 連接的種類:窄頻或寬頻。甚至,資訊科技的持有並非截然的二分法, 而是一種數位光譜,對於許多使用者而言,資訊科技的使用是種週期 性的,其次是某些使用者,再來是對其他人而言有相隔很遠的使用可 能性。資訊科技的實際上使用不必限於持有個人電腦及家庭網路,也 可在工作或學校上加以實現,一些研究人員,例如Steyaert擴大了資 訊科技在大學在內包括圖書館、網咖的實際使用,以這種方式來講, 每一個人均是潛在性地使用資訊科技,而且如此的使用,不能被視為 參與資訊化社會的障礙。在此,所提到的一種實際實用資訊科技的例

(7)

子是在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擁有個人電腦及家用網路。社會的變革 需要新的資訊能力及技巧,因為在網路上的資訊量以及人們對於資訊 的依賴持續逐漸增加, 因此參與社會上的一些領域的數位技巧的重 要性也因此增加了。

(8)

應用於數位落差研究的溝通理論

數位落差的大部分研究焦點放在記錄數位落差的有無,近用鴻 溝封閉或是加寬。研究網路使用上的落差鴻溝對於這個領域上是具有 貢獻的,但是這種二元本質的辯論通常避開或阻塞了理論過程,然而 理論過程卻是可能解釋鴻溝結果的意義。鴻溝是在文獻當中被明確的 指出。雖然這些辯論支持鴻溝將自己解決的論點,但是許多可獲得的 資料顯示一些意義的鴻溝將會惡化。幾個溝通理論,包括創新傳播理 論、知識鴻溝的增加和結構理論和它的變形,是提供有關於數位落差 議題在企圖提供研究者一個有用的指針去了解鴻溝的涉及,鴻溝是廣 為人知的。而不是永久地討論人口統計資料近用和所有權,學者均同 意一些人是上線和一些人是不上線,集中在將來的成果了解結果的不 同。 在最近幾年許多數位落差形成,這些包括網路或電腦近用,在不 同的人口統計學分類,像是年齡、性別和種族。一些學院和政策分析 辯論這些鴻溝將會自然的消失,因為自然市場的動力。他們引用先前 的資訊和溝通技術的研究來支持這些論點。辯論數位落差的學者是堅 持不放棄地引用資料為證,指出許多的鴻溝是牢固的和有些是增加 的。他們支持他們的使用相同的資料來源,跟那些宣稱數位落差是一 個非議題。假使使用 IT 沒有任何意義利益或是任何重要否定不使用 的結果,除了在近用的同百分比和不同的群體使用時間上,那將會有 很少的爭論。然而,的溝通科學家已經辯論使用IT 會有明確的利益。 事實上,重要的問題是有多數窮人或不使用者,在辯論中心以是否社 區成員公平近用的問題。Tranter and Willis (2002: 2)提到結構社會的不

平等,Van Dijk 1999 有描述這種不平等像是在溝通和資訊技術加強社

會影響力和權力的處境。他們爭論這樣的處境導致在社會制定時高水 準權力參與,他們被擔心的是這些落差會變成永久的社會結構和製造 對民主的實質恐嚇。

M. Mason Shana& Kenneth L. Hacker(2003).”Apply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IT&Society 1(5):23-46.

(9)

然而,大部分數位落差的研究焦點放在鴻溝是否存在,和是否會 關閉,這是真的,不管事實是有足夠的資料證實鴻溝存在,或是證實 有些鴻溝是關閉的,但是多數的是存在或增加(van Dijk and Hacker 1999, forthcoming)。傳播的調查者爭論鴻溝是不是關閉,或是鴻溝是 否存在,有大量的經驗主義的證據支持他們的要求。然而二元爭論的 本質走向沮喪或是阻塞理論前進,在一個傳播重要性大的主題上,那 有不同的近用和使用。研究員爭論鴻溝會自己消失有一個理論的根 據,然而,那有理論方法挑戰他們的結論。數個存在已久的傳播理論 可以提供數位落差研究在努力解釋先前被證明的鴻溝。而不是爭論人 口統計學上的近用與所有權,學者應該承認真實性,一些人上線,一 些人不上線,當時將奉獻更多的注意力去了解這個情況的結果。 一、 上線傳達的利益: 在人口統計學上的團體之間的鴻溝是與他們的網路傳播有關、使 用電腦網路、和新的傳播技術網路需求去被解釋,因為從他們上線的 傳播中,網路上線的成員可以獲得許多有意義的利益。

Bikson and Panis (1995)討論經驗主義的證據指出那些利用IT比起 同儕擁有較多精確的資訊,這已被Katz和Aspden所證實,他們發現網 路使用者舉出能力去發現資訊像是一個關鍵刺激去使用網路。根據 NITA2000年,超過67%使用者可以從經濟和職業上找到網路的價 值。在工作方面的利益包含了利用網路來找工作,目前有16% 的使 用者在做了。個人使用者能夠獲得在金融上的利益。越來越多的美國 個人使用者利用網路管理們的稅金,處理金融和學習金融。 網 路 使 用 者 也 可 以 利 用 網 路 獲 得 人 際 上 的 利 益 。 Katz and Aspden 發現網路社交是重要的因為網路可以和更多的人溝通。 Hacker and Steiner 指出使用者可以經由網路來增加溝通的質量像是 家人朋友和新遇到的人都可經由IT。Bikson and Panis (1995) 發現使 用者的聯繫是很重要的優勢。而不是簡單使用者只是將網路當作找尋 的工具用來找尋自己愛好的論述或是正義的報導。電子郵件支配著的 活動。人際溝通上電子郵件是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利用電子郵件較多 頻率的人,其中有85%會一直延續使用到一年後,而使用頻率較少者

(10)

只剩下70% 而已。電子郵件是繼續保持人際關係的一個理由。 另外一個個人使用者的理由是喜歡,這個新的網路也許會創造新 的組織來改變社會組織。它有能力形成力量以新的社會網路來改變現 有的社會經濟和政策。這個社會將會受到網路的影響變成越來越多的 IT社會組織。 透過知識使得經濟競爭力和生產力可以被計算。在國際貿易上目 前透過電子來相互聯繫而這個方法讓經濟組織功能上更可以集中,儘 管時間和地域會強迫組織的分散,例如在制定計劃上。同時的他們IT 在組織上的範圍。這樣使他們工作與子公司在聯繫上可以更加的遠。 中小企業因為更可以有效的接近顧客所以更可以和大企業競爭了。小 型企業可以和大企業相互聯繫,使小型企業成為其他大企業的網路的 一部份。相同的小企業可以和和其他小企業和遠方的顧客連結來增加 自己的影響力效率和利潤。這些現象指出網路的使用提供了個人使用 者在經濟上的利益也改變了經濟的生態。 大部分的劃分研究重點都放在使用者獲得政治上的利益。使用者 會比沒有使用的人更多的參與城市事件。有使用IT的社會成員將在政 治和社會弱勢上主導討論和扮演領導的角色,挑戰沒有上線的人的落 差。Hacker and Steiner (2001) 指出使用者將會獲得政治上的資訊的幫 助、學習和保管政治上的爭議。Bimber (2001) 發現55%的使用者可 以將政治目的畫分成幾種類型,37%的使用者是學習政治問題的。 Tranter and Willis (2002) 爭論著網路也許改變現在的政府組織經由社 會群眾而不是忙於形式的城市參與。 同時並沒有很確實的證據證明使用IT在政治受惠。這些將更有優 勢更深入不費力在文件的取得和地方。一個技術的優勢會在電腦的全 球資訊網在文件與人的涉及更不會費力。另一個優勢是在會有更多的 網路,這將允許更多使用的人在政治上聯繫同時加入政治。 Johnson’s (2003: p.3)說:網路將會依照使用和如何使用來增加弱 勢的力量和先前已有力量的人。網路在政治上的交流成文化的工具因 為可以不再經過一些程序與看守人。Anderson (2003)爭論網路是否可

(11)

以成為政治上聯繫和建構政治上的聯繫。Hill and Hughes (1998) 發現 年輕人和Anglo-American忙於政治上的爭論或是郵寄政治上的消 息,少於一般人或是其他的使用者。無庸置疑,結構的劃分是個人近 用技術的事情。不管如何,理論上可以看到結構劃分顯現出爭議的社 會網絡、新的聯繫的結構、社會組織網絡的新意義、經濟和政治的活 動力。 IT有特定的利益,在新興的溝通模式下誰將被排出在外。科學家 對於被排除在外的爭議起於網路傳播。網路對研究和理論提供了良好 的工具,在長期研究有關鍵的劃分哪些是社會不利條件。這些不利的 條件不光是上面所說的排除在外,也包含了那些遺漏在新的傳播網 路,起因於社會體系對IT的需求增加。 二、 運用傳達理論在數位落差的研究: 創新傳播理論:一些數位落差否認現在的理論在數位落差鴻溝 的結論上爭議。對照一些最終被廣泛採用的技術,像是電視、收音機 和電話。Compaine 爭論自然的場域動力將關閉鴻溝,並在不抵觸政 策的制定者。在 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的描繪和 Compaine 的爭論技術被採用最初有充足的資源,和這些早期採用導 致後來成本的下降,造成那些不能買得起原先的投資的人近用的增 加,儘管事實是他仍指出目前有一些鴻溝。Compaine 刻畫出根據這 幾年在網路花費上的減少,不但增加少數群體的上線,也支持這個爭 論這導致了數位落差不是一個問題,相當於一個自然的市場前進會自 自己解決的。 在網路的本質爭論中發現一個最重要的缺點,網路和 IT 一般, 而這不像之前的傳播媒體,電話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容易,電視和 收音機使大眾傳播變容易,然而網路卻是兼具有二者特性的傳播利 益。聽眾成員可以使用選擇資訊,反映出他們的興趣,和其他網路中 分享他們的興趣、討論資訊,甚至是工作像是社會活動。另一個不同 IT 的面相是,當在電話、收音機和電視的聽眾順著改進的品質,在 IT 中前進允許他增加複雜的任務,需要漸增的一系列老於世故的數 位技巧,使用個人電腦人們可以使用基本資料申請,像是詞語過程。

(12)

使用網路有無限的空間分享資訊、交換訊息和貯存檔案。E-Mail 技 術允許新的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形式和網絡形成,在網路之後,WWW 和超文本溝通浮現和更多網路工作變容易。這些新的傳播技術很快地 和電腦的必需與電腦網路資源、技巧,經驗和近用,這些幾乎不可和 自己有的一台收音或電視相比較。 Rogers 爭論不能比較像是 IT 傳播技術與較老的電視傳播技術。 一般而言,傳播技術的革新是一個S 曲線的採用,在新技術方面起初 是很少人採用,然後有許多人可以達到高比率的穿透力時,它就被少 數剩餘來不及採用的慢下來。然而,像 IT 和網路新的傳播技術的形 式也許創造一系列依賴的S 曲線,由於很快的形成自然與累積必需的 數位技巧,以達有效的使用,根據 Rogers 技術快速的進展也許會增 加資訊鴻溝的存在,在本質上,有使用網路者是發展增加舊有資訊的 尋找和處理過的技巧,與鴻溝在之前使用者和之後使用者之間。 如此,替代單一的曲線採用,有成功的 S 曲線是根據技巧而不是 設備的近用。Van Dijk 在他的討論中加強這個使用鴻溝的爭論,因為 數位技巧是漸增的,資訊創造處境的前進將勝過之前能力選擇的資訊 的過程。 他們的爭論可以被看出與過去 30 年前有關於高教育與低教育知 識差別。最初的知識鴻溝假設辯論研究顯示伴隨在特別的主題上增加 新的缺失是被一個知識取得,在那些最多被教育的主題上。當每個人 成為在此主題上較有知識的人時,知識的膨脹是和教育是有最多相當 大的關聯。在這些高教育和低教育之間的的鴻溝增加看作是媒體覆蓋 範圍。假設知識鴻溝的起因是傳播技巧的不同、貯存知識、社會網絡 和選擇暴露,知識鴻溝假設研究辯論有高教育水準的人有比較好的能 力去獲得資訊、理解、和其他人討論主題,和否定貯存的意見的訊息 出現。他們也辯論高教育的人比較有可能去注意新的主題和因此有一 個流行訊息之容易的過程。除此之外,假如在高水準的人做事的利益 朝向每一個時,這些研究為鴻溝可以有機能的競爭,根據知識鴻溝假 設,在時間上,當更多大眾媒體資訊圍繞社會時,那些高社經分類比 那些低水準的較快取得,假設是被一些聲明在研究主題上那有許多不

(13)

一致的辯論所挑戰,在他的觀點有超過90 篇研究文章在這個主題上。 證明這樣知識鴻溝被發現是不困難,雖然性別在近用已經變窄, 在美國小孩決定女性是比較可能使用電腦在基礎的應用上,像是文書 處理,當男性是比較可能忙於在進階的應用,像是程式和問題解決 的。Van Dijk 辯論選擇的無能和資訊的過程在現今技術情況將會繼續 阻礙使用者,像是技術的成長。例如,那些現在可以創造和分享上線 內容的人將維持一個具有技術發展的學習地方,當現在那些只有學習 尋找和在網路上相關資訊將會永遠被扮演趕上角色。 在更往後的基本近用附加的鴻溝證明,像是被發現在文學作品中 的那些使用頻率,自從那在網路使用上有意義與否認的利益,那些使 用頻繁和強度使用 IT 的人是可能接收到更多利益,Van Dijk 指示網

路技巧水準對使用水準發生作用。Hacker and Steiner 發現那些有不必 要使用卻使用網路的人,相當結合、機會和安逸,指出可能是使月頻 率。 藉由在當地製造可獲得的,像是公共圖書館,努力被網路增加的 機會所近用,和近用費用的減少也許是是縮窄近用鴻溝的理由。然 而,技巧和安逸的鴻溝仍堅持。研究已經注意到意義和不使用的數量 發現使用網路是令人困惑的或是困難的。 質的近用是另一個使用頻率的因素,研究員發現高速進用是決定 網路使用強度最有意義的因素,應用創新傳播理論的散佈在數位落差 研究和政策的辯論幫助瞭解現行的鴻溝結果,它也是預防理論家和有 關於鴻溝告訴我們傳播是如何明確的受影響過度結論化的政策分 析,所有辯論數位落差的研究持續十年討論有關於鴻溝統計,和溝通 理論可以幫助解釋一般對鴻溝存在一致的看法,這篇文章的焦點現在 轉向一些特別明確的理論在解釋長期社會涉入的鴻溝。 社會是被創造的,改變與保持人類溝通,這是發生在社會之中, 組織與社會規則是被成員協商出來的,成員必須溝通他們的關心和協 商與分享他們的規則、價值,談判的結果才是稱作社會,這種談判協 商發生在所有社會系統中,人擁有較多資源比那些少資源的人易達成

(14)

需求目的,建立符號互動論、結構理論提供內在方式的傳播創造社會 系統,根據這個傳播行動達成他們的目的,而規則是社會互動所寫成 的。 適應社會結構理論:學習 IT 的傳播科學家使用這個理論,來自 結構理論,根據 DeSctis 和 Poole 的團體中的成員採用先前規則和達 成目的的資源、規則定義為行動的方針,資源是人帶入互動中的所有 東西,包括性格、能力、知識和技術。根據適應結構理論,社會和老 的規則與資源是被創造出來的,當成員的行動加強他們創造出來的系 統或是之前存在使用的傳播技術,那有內在的結構上限,和資源反映 是在互動的結果,當規則與資源在大的社會文本中減少時就發生撥 發,當經由 IT 互動,使用者撥出社會規則和資源,與他們利用技術 一致的情形。本來,技術使用在使使用者增加資源去工作,因為有效 率的社會網絡和資訊的過程是社會高度評價的資源,為了使技術更容 易快速展開,IT 的結構和適當的社會規則與資源導致角色的再生、 規則和資源是外在於技術存在,權力和資源也是。他們使用技術在他 們的需求,經由IT 的互動,資源和規則帶入 IT 的內容型塑出角色和 規則,服務再造在權力關係和強化當他開放新的頻道排除沒有權力和 資源。快速發展 IT 的建議老舊和效率高的資訊過程決定那些協商出 來的社會價值,擔保那些已經佔有老資源和技巧繼續發展他們的技 術,結果是一個技術最先被使用,是因為需求採用而非計畫中的結果。 根據結構理論家,技術是被想要在允許使用者有公平機會, DeSanctis and Poole 也許看待結果在一種冷嘲的描寫。例如,那些社 會中的成員已經被許多社會中的參與排除在外,像是那些在低收入的 方面,是在改善他們處境上被排除在外,因為他們是拒絕於社會規則 改變機會和資源。 結構理論家的關心呈現在Castells 的回聲中,有關於網路社會的 辯論,在他的網路社會平台公式化表述或是社會系統,社會成員是社 會系統網絡中的點,否認每位成員生活組織上的結果,結點與其他結 點的會合是在網絡中具有相似的資源和興趣。 假如一個節點沒有連上其結點,經由溝通,他是排除在網絡之外

(15)

的,結點和其他的連結可以形成網絡的影響力,那也許服務改變社會 的組織,那些沒有連上社會網絡的是拒絕在組織之外,根據Castells, 那些省去任何社會贊成已經不是創造的一部分或是其他社會組織形 式的作用,包括經濟和權力關係,因為他們是所有相互依賴和彼此互 相影響。如此,當那些沒有資源是排除在社會影響的另一機會外,那 些有資源去有效利用資訊技術在網絡就是社會的交涉者。假如某些社 會成員有使用資訊和網路提供的利益,技術技巧使用在接近理想改進 他們的生活情況,和能力去改變社會結構創造社會制度的變化,當其 他社會成員不想,新的地位區隔也許在社會浮現,在有使用技術和沒 使用之中。IT 使用者是能建立社會網絡,和其他無關於地理學的人 連接,和現存社會元素,像是政府、組織。這是網絡的能力,Castells 提到這是在結構不平等和結構平等中創造的關鍵。 van Dijk 藉未來較遠的眼光在結構不平等上,也許會有不同的 IT 採用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根據Van Dijk 的觀點,現代社會是在變成組 織它的關係環繞在傳播網絡中的過程,或是社會成員之間和它的結構 連接,Van Dijk 辯論一旦成員是連接網絡,網絡有能力連接所有水平 的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組織、大眾傳播的橋樑,有效帶來全世界在 我們的家中和工作場所。Van Dijk 為 IT 在多樣的社會互動中發生是 一個文本爭論,組合社會組織中的錯綜複雜的部分,就其本身而論, 它反射出和增強社會階層的存在,包括存在資訊不公平,像那些有資 源採用技術形塑它,和建立網絡在快速的腳步。排除重要新的技術強 迫經濟和社會權力機會,像使用它們的能力是在網絡社會中傳播技術 最大的重要性。Keane 提供解釋經由網絡能力在社會組織有如此大的 衝擊,他的討論從私人網路溝通中形成寬度的平台,讓人可以加入擴 大成為全球性的傳播。因為網路的特性,所以由私人領域到公共場 域。會有更多人參與觀察私人的領域,導致私人範圍與公共範圍界限 消除。這種情況在傳統社會中是不會出現的。 像Castells 和 Keane 指出 IT 已經改變社會許多,因為它允許居民 可以移動往傳統想法的公共空間中,居民可以從事於演講免於經濟和 政治的約束,和從事於爭論關於在他們的社會系統中的權力關係,新

(16)

的溝通空間是使新的溝通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包括 IT 網絡,這些球 面存在小地方水準的小團體之中,但是可提供許多刺激在改變微、或

全球水準。在這裡的關鍵點是 IT 允許在沒有地理限制、時間和政策

的關注所創造新的公共範圍,允許使用者一個連線的機會,和網絡中 其他使用者再創社會結構,然而離線不平等有潛在上線的一個,當這 些規則和資源是存在先前的大眾利用。Castells, Keane and van Dijk 的 爭論是有益於了解在社會涉入的數位落差,雖然他們接近技術問題排 除在外,他們分享普通論題,傳播技術是以被使用創造、改變、維持 和再生於現存的社會系統,他們分享他們是溝通理論學者指的像是結 構,這些理論每個都貢獻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簡單的又一個傳播,網 路是一個有影響力網絡、組織和製造制度變化的儀器。 三、 結論: 傳播理論使用解釋數位落差的涉入在這裡已描繪出主要三個理 論-創新傳播理論,Castells 辯論在網絡社會,和適應結構理論,主 要焦點放在每一個這些理論,不但理論者他們在數位落差的涉入的了 解。 從傳播理論,它清楚的說明傳播技術是從不在一段很短的時間 內被採用,但是跟隨S 曲線的方式,早期採用是大部分擁有個人資源 的技術,然後其他人在過幾年跟著做,一個熟知的不只是對創新有S 曲線是相關的,當 Rogers 注意,今日的傳播技術不只是追隨這些成 功的曲線,也是與老的技術不同,要求資源更新技術。 Castells 的網絡社會的授予辯論決定性的 IT 近用本質和社會形構參與的技巧 是從離線快速變化,只有在離線混合而成和上線組織與工作。從適應 結構理論,一個可以點滴搜集知識,IT 在社會互動的重要過程是有 一個關鍵性資源的功能,那些大部分近用和社會結構改變影響力的能 力,這製造社會系統將會影響和利益,對於離線的那些增加不可得的 利益。

(17)

Lenhart Amanda& John B. Horrigan(2003).” Re-visualizing The Digital Divide As a Digital Spectrum,” IT&SOCIETY 2(5):23 -39.

(http://www.ITandSociety.org)

第二部份、數位落差相關衡量方式

數位落差作為一個數位光譜的再想像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美國網路的普及和滲透的速度很快、而進用比率的差異卻一直 呈顯在人口統計裡的群組(性別 種族…)中。網路滲透率的成長從 2000 年三月對 18 歲以上的美國人而言 49%成長至 2002 年的 58%、 但是較少碰觸電腦的人仍是持續落後於較能接觸電腦的人、而且這樣 的落差大小從2000 到 2002 年一直是維持靜態。從表二看出高滲透的 族群減去低滲透率的族群在 2002 年時在教育程度上差約 60 個百分 點、年齡上差約56、收入上差約 48、種族差約 15。高的族群和低的 族群在差距上並未隨者滲透率的增加而縮減、除了在西班牙人的滲透 率上與白人的滲透率之差距有縮減外。種族的差距可由表二看出。黑 人的近用鴻溝依然未縮減、性別及社區大小的差異很小但是在 2000 年是依然維持不變。網路不使用者顯露出網路近用的圖像、其是比由 數位落差的歷史象徵所獲得的更有微妙的差異。 作者在此認為網路近用的差距並沒有隨者網路滲透率變高而縮 減,在這之中去研究不使用網路的人是很重要的,然而一般都是將之 與統計變項相關連,作者認為若能對不使用者的類型與原因作一詳細 的探究,隨著更特定的有關網路不同觀點的資訊、如社會背景和不使 用者的小群體之人口統計資料,對於政策制定有很大的幫助。作者以 為近用變的難以捉摸而這些是考慮到爲了更合適的政策、成果和計 畫,所以更精確的了解許多網路行為的性質是相當關鍵的,因為一個 爭議是如何的被想像或是強制被標籤化會形塑社會的對應方式。所以 以下所顯示的資料反應一個意圖去克服這些標籤和定義的限制 研究方法與目的

(18)

在 2002 年網路和美國生活計畫接受了一個全國調查要去複测不 使用者的人口,以及他們的人口統計學的關聯性,這是藉由國家技術 情報服務處和網路與美國生活計畫其早先的相關研究來建製。此研究 的基礎設置是一個在2002 年 3 月到 5 月之間的 RDD 電話調查,且還 有隨著 2002 年夏天中新的網路使用者所導引出的六個焦點群組。這 個文章要總結出由關注兩種研究問題所得到的發現。1:誰不上線、 為何不上線、這些人中誰曾經使用網路、為何不持續使用網路。2: 哪些社會經濟因素驅使著網路被採用、這些因素諸如應答者的社會網 絡 社會資本 媒體態度 科技使用 個性的和一般的觀點。意圖去產生 比起網路使用上傳統的”開或關”,的二元現象更詳細的觀點。 結果 一、使用者和不使用者的光譜 這個光譜將應答者分為六個族群,寬頻的使用者13%,不間斷的 撥接使用者約是全部使用者的 20-30%,這些使用者是分在圖表的右 邊。左邊顯示的是不使用者的主要四個族群,其是間歇的使用者 16-28%,退用者 10%,逃避者 8%和真正無關聯的 24%。這調查的結 果可以如下的將這四類族群之特性有效的描繪。 1、 間歇性使用者 在2002 年 3 到 5 月的調查中全國 44%當下的網路使用者被包括 在這族群中、其是為了持久連續的時期而不上線、這啟發了在大比率 的上線人口中網路的近用是間歇的。人們感到厭煩而中斷或是生活的 其他面向阻礙他們使用網路、雖然當生活情況允許時他們最後會回到

(19)

網路。 (1)背景 統計出間歇性的使用者多是年輕、單身、學生、少數民族和無全 職工作者。間歇性使用者均衡的分佈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然後稍微突顯 在住在城市或鄉間的使用者之間。他們也多是過著較少收入和教育知 識的家庭生活。大多是撥接的使用者。而經驗效果也很重要,無經驗 的網路使用者最有可能成為間歇性使用者,而最有經驗的網路使用者 最不可能成為間歇性使用者。 (2)原因 因為技術障礙或是因為沒有發現大部分的線上使用方式,沒有時 間去使用網路或是使用網路不是充分的利用他們的時間,在家庭中的 疾病或小孩或其他的監護責任會阻礙網路的使用,工作場所的要求和 稍微單純的感覺到有其他投資時間的途徑可以獲得更多的報酬。 爲了一段連續時期而間歇性使用,7%是因為單純不喜歡或不想要 而停止。另外7%的人說剛好在這段時間中不需要。有 7%說因為搬家 和不能持續的獲得地方性的近用而停止。有 3%說他們不能持續獲得 經常上線的位置。一些應答者說他們失去近用是在大學到出社會之間 的過渡期。因電腦的問題或近用的問題而持續的離線。其中 6%是因 為電腦的損壞。4%是單純因失去電腦的近用和另一個是難以掌控變 換工作的情形與失去工作上的近用。一些對使用上的困難之發現是、 很困惑和過度的資訊負擔。某 6%的間歇性使用者說他們的中斷是在 於對一些網路犯罪時期的恐懼。少數人提及到是為了關心小孩的安 全。少數人擔心他們的隱私或發現他們自己因色情內容而心理不正 常。其他人提及到大量垃圾信件的挫折尤其是色情信件和彈出式廣 告。 2、退用者 這個族群使很清晰的在不使用者中佔 17%(從 2000 年的 3 月的 13%提升至 17%)、其都是過去使用網路但是此後就停止了的人。

(20)

(1)退用者可能的背景 他們趨向於年輕的美國人,很多是因為有近來在網路近用或他們 的電腦的煩惱。較多是父母其提出時間上的負擔作為他們不想上線的 理由。網路退用者通常是少數民族族群的成員,他們非常頻繁的過著 低年收入的家庭生活,此啟示了,為了支付近用網路與維修電腦所需 的金錢負擔很可能是他們選擇退用網路連線的因素。都市居民比鄉間 或近郊的居民明顯的更可能是網路退用者。 (2)原因 上線連接的花費太貴,多是18 到 29 歲高中畢業和女人趨向因為 網路近用問題而中斷網路。失去電腦或網路的近用,約79%的退用者 知道一個方便的公共地區、如圖書館等他們可以去近用到網路。約 83%說其是非常或頗容易到達他們的社區中有公共網路近用的地 方。厭惡網路,是另一個很常被提出的退用理由。退用者中發現網路 沒有助益和無趣的人通常是少數民族、年長的美國人、在高收入家庭 中、有高的教育程度、和男人。線上內容和設計,線上內容和設計的 問題對退用者而言沒有進用和喜好的問題來的重要。會顯示出關心網 路內容和設計的人趨向於、近郊的居民、男性、白人和年齡在 30 到 49 歲之間。 (3)退用者與社會聯繫 退用者或許沒有持續的實際與網路接觸但是他們對此仍保持社 會的聯繫。大多數的退用者使用電腦並且認識其他上線的人。同樣作 為不使用者他們有較大可能去使用電腦。九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退用 者有接近使用網路的家人或朋友,並且86%說至少他們認識某些上線 的人,與69%的不使用者說他們認識某些或多數的上線的人。 3、網路逃避者 網路避者是他們不使用網路,但是和一個在家使用網路者住在一 起。在人口學統計學上,網路逃避者類似網路使用者,他們家中至少 一位網路使用者,這位使用者已經克服許多經濟與技術的近用。的確

(21)

超過半數的網路使用者很可能相信他們有一天會上網。在性別上網路 逃避者的分佈是平均的,男性佔48%,女性佔 52%。年齡大約是 30 ~49 歲的年齡群和不是那些年長的居民。網路逃避者在郊區、市區、 美國東北方是顯著的,比較少居住在美國的中西部。比較這些不使用 網路者,網路逃避者是具有高教育水準與家庭收入的,事實上,接近 半數不使用者的家庭所得超過$75000。 從品質上講,在電話和一系列的焦點團體與個人的訪談展現出缺 乏時間是最主要的理由,解釋網路逃避者為何他們不上網。網路逃避 者感覺在上網不是使用他們時間最好的安排,他們不需要與不想,他 們不會覺得不使用就會遺失許多訊息,其餘陳述害怕是網路成癮,或 是不能精熟這些必要的技巧使用技術(特別是之前的有高知識者)。 其他自我定義為網路逃避者是喜歡收集訊息與溝通經由其他方式,像 是面對面或是電話,這些不使用者也描述為圍繞工作,在他們的利益 上藉由家庭或是朋友研究上網或是收發郵件,如此逃避者是二手資料 的使用者,一些人驕傲他們自己不使用網路視他們自己為科技的少依 賴者而自負,他們看那些使用網路者是虛弱的。 特別是 28%的網路逃避者在過去不使用網路,說他們離線是因 為他們不喜歡網路,沒有發覺它有趣或是有用,或是簡單的不想使用 網路。電腦和科技近用的議題他們而言是另一主要議題,14%的一些 網路逃避者報告電腦使用議題,也許是因為其他家庭成員是壟斷他們 近用家庭有線的電腦,其他證據提議在家庭遠處的連結,網路逃避者 有社會網絡組成主要的網路使用者。一些超過半數在有線家庭者說大 部分的人知道使用網路,對照只有 35%的不使用者這麼說,網路逃 避者帶領大量的生活在終結網路親近。 4、真正不連線者 這些不使用者構成 69%非網路使用者和圍繞所有不使用者(沒 有連上網路者),或者是藉由之前個人經驗或二手經驗的網路逃避 者。這個族群構成大量的不使用者,他們生活是遠離世界和其他們使 用者,當許多實質不連線者說他們知道家中和朋友有上網,這群中不 成比率(31%)的人說很少或是幾乎沒有人知道上線,針對這些網路

(22)

孤獨的小群,是缺乏資源和支持組織來幫助他們克服上線技術上的困 難。人口統計學上超過半數(59%)的實際不連線的是女性,43%年 收入在30000 元以下,29%年收入在 20000 元以下,他們也發現年長 者有62%超過 50 歲,74%有高中學歷或是更低的學歷,大約 75%是 白人,15%是黑人,9%是西班牙人。 許多實質上不連線者知道他們社區有公共場所網路使用,雖與其 他群比是比較知道公共使用的,56%不連線者知道公共網路近用點, 相較 69%的美國人知道這樣的點,仍舊有不連線者知道網路點,半 數說那些地方是容易到達的,所以在附近的公共近用點,實質不連線 是下線的,因為他們缺乏社會網絡去鼓勵他們建立使用網際網路在他 們的每一天生活中,四分之一說他們親蜜的朋友與家庭不上線,31 %的實質不上線的人說:很少或是沒有人知道上線,相較於只有 4% 的人使用網路,實質不連線更相信他們不會從網路中獲得利益,54 %的人說不需要網際網路,其他 53%說他們不想使用它。其他不連 線的美國人說他們擔心上線內容,44%的人說擔心色情描寫和其他會 引起反對的內容,上線偷竊和欺騙。稍微小群的人說網路近用是太貴 了,和 28%說他們沒有時間使用網路,或是在他們的時間上不是好 的利用,剛好四分之一的不連線的回應說他們認為網路太複雜或太難 使用,和 12%的人說擁有電腦和網路是不容易的事,讓他們遠離上 線的開機。 實質不連線對網路有否認的評價,超過有電線的相似物,當他們 相信郵件幫助人們交流,和網路幫助他們發現事物是容易的,他們較 少可能同意這些敘述,過半數的不連線者相信網路是危險的,超過半 數認為他們是漏失任何東西,即使不用上線,大約有 40%不連線的 人認為網路太貴和他們不可能使用網路。 光譜的摘要:這四群提出一個數位落差的想法,被一個簡單的上 線或下線所定義,是一個來了解採用網際網路比近用光譜的想法較少 精確的方式,人們使用與否是一個參差不齊的,和在網路人口本身看 似巨大的流動性。和它的結果一樣多,在其中的 31%人說他們沒有 使用一次網路或現在住在親近它,這些美國人知道如何使用網路或知

(23)

道家中有他人可以使用它在他們的利益上,他們不是在 69%中不使 用者之中。 許多美國人使用網路有時上線有時下線的特性和技術採用的歷 史形式是一致的,資訊服務需要消費者每月一次的付款,和公共建設 的發展需要典型工業的散布。當人們所得下降,電話在人們沮喪時使 用下降,與資訊產品對比通常是要有從前穩固的購買與散佈的線,美 國人繼續買收音機,46%的美國家庭在 1930 年有收音機,10 年後有 82%的家庭,卡式錄影帶錄影機講述同樣的故事,1980 年只有 2%的 美國家庭大VCR,在 1990 年有 70%,網路是一個資訊服務,它需要 公共建設的建造和使用者付費,它發生的形式預計會像電話的採用模 式。 結論和政策的涉入 一些聲明,地方和國家的政策最近開始有在缺乏使用網路上晉升 近用。在國家的水準,例如e-RATE 節目提供學校高速網路建設的折 扣,所以學齡兒童有網路近用。TOP 在美國商業部門是一個授予設計 電腦程式,基金證明企書社群或是地方針對促進低所得的社區近用有 創新的模型,像昨克里夫蘭城市,基金社區近用企劃使用纜線近用的 費用,和用稅形式的狀態,提供企劃的基金,這描準晉升低收入人口 的近用。觀察網路近用像是一個連續,而不是分隔成兩個的情形,也 許會幫助政策制定者明確地設計好他們的晉升近用的程式,從這些研 究中一個關鍵的發現是有一部分不上線的人口出現是不想上網,不管 任何理由他們相信那不是為了他們。這個建議政策的測量,不管怎樣 好的設計或是企圖,也許不能達到這個人口,儘管凡是個人或社會利 益,那都會有上線近用。 光譜內部的部分也許提供政策制定者機會的特別目標,網路逃避 者是在有上線的家庭中不上線者,網路退用者是曾經一度上線,週期 性的使用者每個都有獨一無二公眾近用的需求,政策可以個別的住 址。尤其是網際網路近用地點提供社會學習的環境,也許是這些使用 一部分的關鍵點。一些使用者表示害怕如何使用這些技術,其他的擔 心他們會損壞電腦,當其他人說他們不久使用網路,因為他們電腦是

(24)

被中斷的或是在連線上有問題的。社區技術中心或是公眾近用的點在 電腦圖書館查詢系統-特別是在吸引其他臨近使用提供一個安全社 會環境。這建議公眾的近用供應,在圖書館和社區中心,可以使不使 用者越過近用光譜的近用需求多樣化,藉由提供一個環境,人們在此 可以克服他們技術上的害怕和得到由網路提供知識的感覺,這些近用 點可以幫助人移動到右邊的光譜,當這樣的程式是一定會帶來政府這 幾年來水平下的預算壓力,這研究建議在扮演鼓勵採用上重要的角 色。

數位落差真的縮短了嗎?

根據美國商業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報告 ” A

Nation Online: How Americans are Expanding their Use of the Internet ”

電腦擁有者與網路使用的家庭普及率已越趨平衡,作者以兩個論點來 支持這主張:1.貧困家庭的網路使用率與電腦擁有率均有大幅的增 加,2. 電腦使用之不等式的Gini係數已減少。本篇評論根據兩個觀點 來說明這些不平等現象是被取代的,1.電腦與網路使用的增加,2.高 收入的家庭開始使用電腦與網路是早於低收家庭戶。重新分析了資料 使用勝算比(odds ratios)來說明,得到低收入家庭的電腦擁有與網 路使用率的普及率得成長速度是少於低收入家庭的電腦擁有與網路 使用率的普及率。若以此發展下去,低收入家庭將需花費20年的時間 才能達到目前高收入家庭的電腦擁有率與網路使用率。2002年美國商

業部的報告,「線上國民:美國人如何擴大網路使用」(A Nation Online :

How Americans are Expanding Their Use of the Internet),得到令人振

奮的發現:低收入戶與其他中下階層的網路與電腦使用正逐漸增加, 數位落差已迅速的被消弭。分析的資料取自長期取樣電腦與網路使用 的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s (CPS),包括了1984, 1989, 1993, 1997,

P.Martin Steven(2003).” Is The Digital Divide Really Closing? A Critique Of Inequality Measurement InA Nation Online,” IT & Society

(25)

1998, and與2001。本文發現每年的網路使用成長率(Annual Growth in

the Rate of Internet Use):

P(t1):使用者使用電腦或是網路的比率—第一個時間點 P(t2)

使用者使用電腦或是網路的比率—第二個時間點 GR

每年的成長率 這樣的測量不均等的方式是有問題的,即是會偏向P(t1)這一較低的 值,原因是。低收入家庭在早期的電腦擁有率與電腦使用率便是較低 的,而這樣的幾乎是可以肯定會出現較高的成長率。 一個較令人接受的解決方式是計算個人或是家庭沒有使用電腦或 沒有擁有電腦的減少比率。 1 – P(t1):指個人沒有使用電腦或是網路 1 – P(t2) :指個人沒有使用電腦或是網路 但這樣的測法卻有偏向高分群組P(t1)的缺失 表一:線上人口,家庭所得與網路使用(1998-2001)

(26)

表一清楚的說明2種模式:第一,個人在低收入家庭的網路使用 改變狀況(14% in 1998, 25% in 2001)是低於俄人在高收入家庭的網 路使用情形(59% in 1998, 79% in 2001)。因此,仍有證據可說明個 人在不同的家庭收入背景下仍具有”數位落差”。第二,個人網路使用 的迅速擴增在所有的家庭收入水準之下--從最低的收入水準(層次)的 一個 11% 增加到最高的收入的一個 20% 增加水準(層次)。 從中發 現網路使用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個人多落入中間收入的類別,而其已越 過50%網路使用的門檻在1998至2001年間。 表二:離線人口,家庭所得與網路不使用者(1998-2001) 圖一說明了美國家庭電腦的擁有率,從圖中可發現全美前百分之 25的收入的家庭,依然是最高的電腦擁有率。

(27)

然而,電腦的擁有率普遍的增加在任何的收入水準中。底部百分 之25的收入水平者之電腦擁有率從1984的2%竄升至2001年的26%(顯 然的,高收入家庭組無法有如此增加比率,因為其電腦的擁有率已普 及到接近100%)。從表三可看出,電腦擁有率不均等的差異減少了2 倍,從1984的Gini係數.44到2001的.23;實際的意義是,至2001年為 止,電腦的普及將更為平均。 表四:家庭所得與全美家戶擁有電腦比例(1984-2001) 表五:家庭所得與未來家戶擁有電腦之預測值

(28)
(29)

在 IT 擴散中測量不平等的數位落差指標

本文提出相對簡單的指標,歐盟基金用專案發展來追蹤歐盟會員 國的數位落差,依據電腦及網際網路擴散的四個不利條件的社會人口 統計學群組(相較於全國平均數),在歐盟會員國這個指標被當成描 述的度量基本基準。因為它以高度擴散率達到更低水準,DIDIX 既非 早期確認擴散形態的一種方法,亦非未來發展的預測。它的目的取代 比較科技擴散對風險群組及人口平均數。結果提出歐洲普遍生盛行之 跨南北方國家的曲線,運用簡單接的方法或使用變異數,建議多注意 IT 的各種技術及一般好處。 從通訊觀點來看有關社會經濟對獲得接近或使用資訊影響的研 究,並非全新領域,1970 年已開始理論化知識擴散數位落差的研究, 當美國的通訊人員開始爭論知識的缺口,假設高社經地位人口傾向較 快獲得資訊,低社經地位的部分在知識缺口部分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在傳統主要研究問題是用什麼模式與因素,如教育、社經地位因素, 在獲的知識過程中產生影響,Tichenor et al 提出此類因素,事實上是 知識擴散依賴的獨立變數,媒體使用者利用媒介程式得到資訊持續增 加他們的資訊優勢。雖有很多批評,知識缺口假設在通訊研究上是非 常有影響力。藉由數位媒體的出現,此假設在「數位落差」術語的定 義:不同社經水平的個人、家庭、企業及地理區域,在獲得資訊及通 訊技術(ITs)及在各種活動中使用網際網路的機會(OECD,2001)。 網際網路上潛在無限獲取資訊及消費者在選取資訊的主權,包括 新的、複雜的航行技術及從中獲得好處。增加資訊機會的合法性、會 不成比例被用在社經優勢者,而不是縮小不利群組的缺口。在爭論顯 示觀察數位資訊時代拒絕從很多方向得到資訊資訊,「數位落差」的 概念與不平均近用、IT 的使用及社會經濟直接有關雖然,僅從新科 技獲得技術及基本的 IT 的技能,兩者而言絕不足以防止數位知識缺

Tobisa Husung& Hannes Selhofer (2004), “A Digital Divide Index for Measuring Inequality in IT Diffusion” ,IT & Society 1(7): 21-3

(30)

口的擴大。雖然如此,必要條件與價值判斷是進入網際網路的有利原 則。 因為IT 滲透日常生活、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進用及技能以變 成社會包括的尺寸,不能只看消費行為的不同,成為一個必要條件或 一個人的就業能力、社會及政治參與度和 一個人接觸公共事業的入 口、E 代政府,教育和健康系統。另一個重要理論要素是來自於 Rogers 的傳播理論的簡化運用,如果定性S 曲線時,建議數位落差只是一個 暫時的問題,否認人們爭論的數位落差,不同的S 曲線應用在不同的

社會群組,在中、長期將導致飽和程度(Mason and Hacker 2003)。 在任何情況裡,假設被觀察組的缺口加寬與最後關閉和大部分人口一 樣快,並接近飽和時應用S 曲線,傳播模式很明顯其飽和度及速度都 不是預定的。所以長期可能導致普遍社會的傳播理論也適合S 曲線。 圖一的例子:三個可能的方案 圖一、 敘述某一情況相信數位落差會自然消失,圖二、圖三 較不 樂觀的發展(仍然與 S 曲線一致)因此在追蹤缺口與相關的落差一段時 間來評估可能的長期發展。 政策與此種傳播發展的評估有關數位落差 是否加寬或關閉將是社會政治的測試而定。數位落差合理的度量標準是 近來爭論的主題(Martin2003)指出選擇和政治上用成長率和度量指標 類似 Gini index,Martin 提出優勢率取代。相反、度量標準在類似於優 勢率測量,它有不同的特性。用圖一的 3 個方案的第 1 個方案為基準洞

(31)

察滲透率之間的絕對距離,第一個增加處及轉折兩圖點間的絕對值,由 於數學屬性、時間落後存在二曲線間,不利的群組會有一段時間落後。 圖二有關採用曲線理想類型 指標在兩項商數(x/y)之間,根據此定義數位落差當指標增加或關 閉時,與時間有關的商數是明確的指數方法學。數位落差定義主要用在 國際內或歐洲內部,一方面計算歐洲內部指數,另一方面比較國際指 數,與其他全球數位落差的對比,比較不力群組的傳播率與有利群組的 傳播率。採用 4 個社會經濟的變數:性別、年齡、收入、教育程度然而

(32)

種族、勞動參與力及空間議題是具決定性。數據或方法提供或不可比 較,指標的選擇因數據而定。因標準化的涵義,也可以用於風險群組, 雖然此名詞被認為有問題,採用選定的科技必較風險群組與一般群組以 測量數位落差。表一、是風險群組的類型和大小的指標:資料來源根據 Melich(1997)調查歐洲的曲線係數 47,(2000)54 和(2002)(2003) 的 SIBIS 曲線的調查。 如果所有群族顯示相同水準,以指標值為 100、最小值為 0、指標 值>100 不被包括在裡面的原則,風險群組的理解是否超過一般人口的 平均數。 表二、在數位落差的指標方面的研究常受到批評,集中「在多少人 上線」及「誰上或不上線」,當研究評估未超出多少人上線、誰上或不 上線,作者明白此缺點,隨資料的近用而定。 一個理想顯示時間序列指標的遵循,將顯現 IT 傳擴散研究的意願 強度影響研究範例(OECD 1999),並且將包括心態、偏見、使用頻率、 技能/經驗和受益指標。人們可能意願及使用行為做價值判斷。

(33)

表二、計算指標(EU15,2002)顯示願望能由可依功能定義而非 科技,在一個快速改變科技的環境中,可攜式的設備將取代家用電腦, PC 的使用將過時,不論以何種方式取得特定服務,會是一個適當的指 標。適當的資料的利用在架構中會有不同的指標。統計的解釋並非此指 數的目的,主題的研究引起數位落差的因素受社會不平等及社會網絡生 活方式及自我排除的影響(Lenhart 2003)這個指標不能宣稱與任何之一 有關係,但減少可用資料的數目至一個有意義及容易的基準。

(34)

圖3-5 網際網路使用率從 7%(1977)增加超過 26%(2002),電腦使用 率從 36% 增加到 57%,在低教育程度的群組中的網際網路使用率從 1%,增加 12%,電腦使用率從 12 增加 17%,為所有小組擴散 S 曲線 的低部。圖 6 有趣的是整體歐洲指標自 1997 未改變太多,其值停滯在 53,意味風險群組的平均在 53%,當所有值在此水準,發展在相反方向 在次級顯示互相平衡,在會員國並且互相平衡, 並且發現兩極化的現 象。整體歐洲變動係數從(1997)的 10.3 到 (2003) 22.9 未改變許多,一方 面傳統國家的先驅者(像北歐國家、英國和荷蘭,奧地利和愛爾蘭, 顯示 IT 擴散突然變高),改進他們包含性,在南部的國家則被視為退化,東 歐國家在歐共體平均 15 之下, 有些國家(愛沙尼亞, 捷克) 幾乎到達它。 表 3 EU15 國在(1997、2000、2002),以性別、年齡、教育、收入、所 產生的數位落差指標 。

(35)

曾淑芬、陳啟光、吳齊殷(2003)台閩地區九十一年數位落差調查 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一、緒論與文獻摘要 對於數位落差更細緻的展現方式,就過去的分析是過於粗略的, 因此對於個人而言,數位落差的區隔的影響可能在工作上、可能在生 活上。Loges 和 Jung(2001)就強調,數位落差這問題不是個人選擇要 不要和科技網路連結接軌的問題、也不是一個負不負擔得起網際網路 服務的問題;數位落差指的是生態的、多層次的問題,它涉及一個人 的生活中,網際網路是否能夠佔有中心位置,代為達成個人每天日常 生活中的各項目的。因此,數位落差不只是一個人和一種傳播媒體的 關係而已;數位落差談的是一個在社會網絡當中的個人(其年齡、階 級、性別、族群、地理區域、文化偏好)和其傳播環境的關係。因此 本計畫除了延續過去「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曾淑芬, 2002) 對於「量能」與「質能」之研究,企圖建立長時間以及國際間的比較 基礎之外,另外將著重在個人生活經驗的兩個面向,其一為資訊科技 與個人勞動就業的關係;另一為資訊科技對個人進行公民使用的影 響,希冀從這些多重的生命面向,勾勒出台灣數位落差的整體風貌。 本文認為早期的定義多所不足,因此將資訊近用這個構面延伸為「網 路近用」以及「網路使用行為」兩個概念;接著帶入「資訊素養」的

(36)

概念,此「資訊素養」構面則包含「一般性素養」、「資訊技術素養」 以及「網路素養」三個概念,然而,「資訊近用」以及「資訊素養」 這兩個概念多停留在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本文進一步從資訊科技在個 人生活中的位置,探討個人在日常生活的應用情況,並試圖採取這個 的觀點含括「資訊近用」與「資訊素養」兩個構面,而個人在日常生 活應用這兩個資源的概況則分為「工作應用與學習」以及「生活應用」 兩個部分,「工作應用與學習」包含「工作溝通性」以及「成人繼續 教育」兩個概念;「生活應用」的部分則包含「公民使用行為」以及 「電子商務接受度」兩個概念。因此,依循著這些構面,本研究另參 考交通部(2003)、主計處(2001)以及研考會(2002)所執行過網路調查的 相關指標,國外的部分,則是參考美國(2002)與歐盟(2002)的數位落 差指標,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歐盟的指標乃是做為 2003 年的調查之 用,因此假以時日,本研究之調查結果將可與歐盟的資料進行比較。 二、研究方法 (一)變項構面、概念與與說明 下表2-1 為本研究所測量的構面、概念與說明,共有「資訊近用」、 「資訊素養」、「工作應用與學習」、以及「生活應用」等四個構面。 表2-1:構面說明表 構面 概 念 說 明 網路近用 衡量個人在網路近用上的廣度。 資訊 近用 網路使用行為 衡量個人在網路使用行為上的深度。 一般性素養 衡量個人知覺使用電腦完成工作之能力。 資訊技術 衡量個人資訊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與知識。 資訊 素養 網路素養 衡量個人對網路資源價值及運作規範的理解 工作溝通性 衡量個人在工作上利用電子郵件或網際網路聯 絡或傳送資訊的運用程度。 工作 應用 與學 成人繼續教育 衡量個人在工作上接受資訊技能教育的現況與 意願 公民使用行為 衡量個人對政府機關電子化服務近用的程度。 生活 應用 電子商務接受度 衡量個人對電子商務應用的程度

(37)

圖 2-1:數位落差評 估指標架構圖 指標 準則 目標 目的 使用各類辦公室應用軟體的比例 使用電腦繪圖、影音多媒體製作設計等應用軟體的 架設規劃網路硬體設備的比例 擁有資訊電腦專業認證的比例

過去一年參加過資訊技能相關訓練的比例 未來個人願意接受資訊技能相關訓練的比 與工作上客戶聯絡曾使用過或網路傳送資料的 曾經在公司內透過網路傳送工作上資料給同事 因公外出時,曾因公務需要用網路傳遞資料的比 進入一個新的討論區、聊天室時,會先看相關規定的 寄電子郵件的附加檔時,會考慮檔案的大小的比例 定時更新防毒軟體中的病毒碼的比例 定時備份電腦資料的比例 過去一個月瀏覽各級政府網站的比例 過去一年透過各級政府網站陳情投訴的比例 報稅∕填寫所得稅申報單的比例 利用政府就業資料庫找尋工作機會的比例 曾經在網路上變更、申請個人相關資料文件的 查詢公共圖書館中的藏書的比例 曾經在網路上消費或下單的比例 過去半年在網路消費的總金額 對自己使用電腦的能力感到信心的比例 對瞭解電腦專業術語感到容易的比例 能自行處理使用電腦時所遭遇之困難的 工作溝通性 成人繼續教 工 作 應 用 與 學 習 資 訊 近 網路近用 網路使用行 現在在家有上網的比例 過去一個月曾經使用網路的比 寬頻使用的比例 曾經使用電腦以外裝置上網的 最常使用網路的地點 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 第一次使用網路到現在的時間 會用電子郵件跟朋友聯絡的比 一般性素養 網路素養 資訊技術 資 訊 素 公民使用行 生 活 應 電子商務接 受度

(38)

(二)電話訪問進行程序

為了解台灣地區民眾社經結構、資訊近用管道、資訊素養,生活 應 用 與 數 位 落 差 之 現 況 , 本 研 究 採 取 電 腦 輔 助 電 話 訪 問 (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 ; CATI)系統進行調查。調查對

象為台灣地區家戶中年滿 15 歲以上之個人(因為希望調查到老人的資訊 近用管道、資訊素養等情況,因此不限制年滿65 歲者接受訪問。)。本研究抽 樣的程序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本研究以以台灣地區北高兩直轄市與 二十三縣市(含離島金門縣、連江縣)共 25 類案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法。 最後,進行戶內抽樣,若隨機選取到家戶中年齡為 15 歲以上的成員 則符合資格進行調查訪問。在進行調查訪問期間內,並且隨時監控各 區域實際受訪人次,以符合預期完訪人數之要求。調查時間為民國 92 年 3 月 6 日至 3 月 20 日,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六點半至九點半, 共計 11 天。在訪問過程時,舉凡空號、傳真機、電話故障、拒訪、 居住地區未符合抽樣條件或家中無合乎條件之受訪者,皆由CATI 系 統於清單內隨機找尋其它號碼替代;無人接聽或合乎條件之受訪者不 在家,則隔日再進行訪問,連續嘗試三次後若仍無法進行訪問,則由 CATI 系統單內隨機找尋其它號碼替代,本次調查總共回收有效樣本 2720 份。 三、統計分析 (一)資訊近用小結 在網路近用與使用行為的部分,可以看出受訪者在家上網的比 例、使用寬頻上網的比例都超過半數,而且上網的方式也已經由撥接 上網開始轉變成以寬頻上網且佔大多數,另外,使用電腦以外裝置上 網的人口也開始萌生,換言之,連線設備及品質越來越不會是造成數 位落差的主要問題。在社經地位與家戶網路擁有率分析中,年齡越 輕、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居住在經濟發展較發達的縣市,其家 戶網路擁有率也越高,也就是說,在網路擁有率數位落差的部分,其 成因依著個人的年齡、教育、收入而來,而且在台灣的地理區位分布 上,家戶網路普及率高的縣市大多集中北部,經濟發達的縣市;離島、 東部以及南部,則是相對較低的縣市,這是地理區位上的區隔。此外,

(39)

分析受訪者家中沒有電腦的成因中,回答不會使用電腦多屬於 51 歲 以上、國小以下、個人收入不到2 萬的受訪者居多;回答「覺得不需 要或無意願使用」,多屬於年輕族群、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受訪者。 本次的調查發現,受訪者除了在網路使用品質的提昇外,對於網 路的使用也集中在家中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重心,然而,個人所 擁有的社經地位,依舊會箝制個人的網路擁有與否,居住在不同的縣 市也有不同的差異,另外一個隱憂為屬於社經地位較高但不上網的族 群多回答「覺得不需要或無意願使用」,顯然雖然上網人口逐年在提 昇,而且社經地位所造成的接近使用缺口逐年縮小,仍然有一定比例 的受訪者無法意識到網路在其日常生活究竟可以扮演何種角色,因此 對於這個族群,數位落差的政策制定可以傾向於喚起其網路意識,落 實日常生活的網路應用,另外,屬於社經地位弱勢的一群,多回答不 會使用電腦,在數位落差的制定上則是必須輔以資訊教育,訓練其相 關電腦技能與素養。 (二)資訊素養小結 因此,男生在主觀的認知其使用電腦能力高於女性,這可能是受 到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所影響,年齡層在職場的新鮮人則是在「一般 性素養」、「資訊技術素養」較高,其原因可能來自於職場新鮮人其自 信較高,所以在回答運用電腦能力時多認為本身具有信心及有能力, 另外,也因應職場需求的影響,所以這個世代的職場新鮮人多具備資 訊技術,所以在資訊技術素養的比例比其他年齡層高,比較特別的是 在年齡層 15 歲至 20 歲以及 61 歲以上的部分,其網路素養偏低。教 育程度的部分,由於本項所問及的主客觀以及規範因素,皆與受訪者 所受教育息息相關,譬如受訪者可能因著學歷高而較學歷低者在使用 電腦上有自信,並且學歷越高者,在學期間越容易受到相關電腦技能 訓練,而且屬於維持網路空間持續運作的網路素養可以在教育程度的 高低上看到明顯的趨勢。換言之,經由教育過程,可能獲致各種不同 的素養,以利於個人在資訊社會生存,而資訊教育的方向,則是必須 包含這「一般性素養」、「資訊技能素養」、「網路素養」三個概念的內 涵。

(40)

(三)生活應用小結 在生活應用這一部份,在有工作且會上網的受訪者中,其有超過 半數的受訪者在工作場所以及與客戶聯絡有使用網路的情況,而且, 這些受訪者約有六成的比例認為她們自己需要接受資訊技能的訓 練,換言之,除了有需求面的職場「拉力」,受訪者也認知到資訊技 能重要性的「推力」,如果政府的資訊政策能在此「拉力」與「推力」 上進行研析,將使得產業結構與人才一同隨著資訊社會而躍升,讓資 訊科技在職場上的運用增添更多可能,譬如提昇產業電子化的程度、 擴大資訊技能訓練的補助方案。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使用網路的部 分,一些民生相關,而且操作較便利的查詢圖書、訂購車票的比例較 高,但是線上交易或下單的使用卻只有約四分之一,顯然地,我國對 於便民服務的網站,仍可根據其不同需求目的,探討其使用與不使用 之因,做為未來建構便民服務網站時之參考。然而,面對社經地位與 生活應用的關聯性,在教育程度與收入對生活應用的影響皆有決定性 的影響因素。 四、數位落差相關指標與權重計分 (一)建立數位落差指標整體評估模式 AHP 專家決策模式之建立主要有兩個步驟,首先必須先確認目標 層、目的層、準則層、指標層各層級之內涵,其次,則是進行專家評 選以確定各層級中之相對權重,並進行一致性檢定,接著為確定各項 目間的優先順序。本研究利用 Expert Choice 軟體計算出各構面與準 則的權重值。表 4-14 即列出了集合專家們的評估所算出的權重數。 第一層的目標層在做一致性檢定時,C.R 值接近 0 < 0.1,故可接受其 一致性。第二層級代表每一目標層需包含的準則,同樣的針對本研究 準則層做一致性檢定,分別得到C.R 值接近 0,皆可接受其一致性。 相關衡量如圖2-1:數位落差評估指標架構圖所示。

數據

圖 3-5 網際網路使用率從 7%(1977)增加超過 26%(2002),電腦使用 率從 36%  增加到 57%,在低教育程度的群組中的網際網路使用率從 1%,增加 12%,電腦使用率從 12  增加 17%,為所有小組擴散 S  曲線 的低部。圖 6 有趣的是整體歐洲指標自 1997 未改變太多,其值停滯在 53,意味風險群組的平均在 53%,當所有值在此水準,發展在相反方向 在次級顯示互相平衡,在會員國並且互相平衡,  並且發現兩極化的現 象。整體歐洲變動係數從(1997)的 10.3 到 (200
圖 2-1:數位落差評 估指標架構圖 指標準則目標目的 使用各類辦公室應用軟體的比例  使用電腦繪圖、影音多媒體製作設計等應用軟體的架設規劃網路硬體設備的比例 擁有資訊電腦專業認證的比例 個人數位落差評估指標 過去一年參加過資訊技能相關訓練的比例 未來個人願意接受資訊技能相關訓練的比與工作上客戶聯絡曾使用過或網路傳送資料的曾經在公司內透過網路傳送工作上資料給同事因公外出時,曾因公務需要用網路傳遞資料的比 進入一個新的討論區、聊天室時,會先看相關規定的寄電子郵件的附加檔時,會考慮檔案的大小的比例定時更新防毒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 安瑟莫給出的答案是:天主的慈悲不是與 我們的行為對應,而是與他自身和他的仁

„ „ 利用電腦來安排與整合多種媒體,可產生 利用電腦來 更多樣化的作品。如某一段背景配樂在影 片中的哪個時間點開始播放、新聞播報中 子母畫面的相對位置、文字字幕出現在畫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

並整合「 顧客關係管理」,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機械行業對「顧 客關係管理」的認知與狀況。 在前述的基礎下, 探討企業實施顧 客關係管理在

本研究以大甲鎮瀾宮和三清總道院為對象,採用參與觀察法、歷史文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