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Copied!
2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趙惠玲 博士.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sponses and Factor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研究生:謝妃雅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謝. 誌. 研究所-是我對自己的期許,是一種夢想,更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論 文的完成意味著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亦是另一段生涯的開始,在這關鍵而重要 的過程中,首先要感謝的是我親愛的父母-謝德洪先生與黃榮貞女士,因為父親 的辛勞工作,讓我得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在台北求學,尤其是不耐其煩地每天以電 話關心並給予支持,而母親除了噓寒問暖外,在我回到家鄉時,則會以她精湛的 廚藝為我滋補、調養身體,使我擁有足夠的體力應付研究所的課業;感謝年邁的 爺爺和奶奶,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很重視我的學業成就,即使已年過 八旬,他們仍不時在我耳邊提醒和鼓勵,是我在求學階段中,最堅強而甜蜜的親 情依靠與慰藉。 感謝論文的指導教授-趙惠玲老師的耐心指導,因受老師的教學與課程等影 響,深深感受到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而有助於對研究議題的發 想和思考。在研究之初,身在國外的老師耐心地透過視訊方式指導論文的進行, 幫助思緒常陷入混亂的我掌握研究的關鍵和重點;當研究接近尾聲時,老師更撥 冗一字一句地檢視與修改論文,讓論文得以更為紮實和完備。在老師身上所看見 的研究素養和敬業精神,都不斷地鞭策著我,以更積極和努力的態度學習。 感謝我的口試委員-王國川老師,從論文發想階段,老師便幫助我在許多觀 點和思考脈絡上的釐清,而在研究進行階段,老師在研究法的專長則讓研究得以 順利地進行,並給予我許多具體的建議。另外,尚感謝校外口試委員-花蓮教育 大學徐秀菊老師以及世新大學陳明珠老師,徐秀菊老師不辭辛勞地北上替我口 試,並以藝術教育的角度和專長協助研究的定位;陳明珠老師則對於論文中相關 社會學、文化研究等部份,給予我許多觀念上的提示與澄清。口試委員們的寶貴 建議,對論文的完成有著莫大的助益。 感謝研究中調查問卷的專家們,因為他們不吝惜以各領域之成就提供寶貴的 意見,協助研究建立出嚴謹且良好的專家效度;此外,亦感謝我的 5 位訪談對象 -Goodtime、羅、烏龜、小隻和施,因其願意在百忙之中騰出時間參與研究,讓 論文得以如期完成。 也要感謝對研究極為關心的姊姊妃涵,在論文撰寫期間,總是不斷地鼓勵、 為我打氣,並竭盡所有的資源幫助我解決所遇到的困難;感謝姊姊的同學-高雄.

(3) 師範大學的亭妤學姊,因為她所教授的量化研究與統計方法,讓我能對統計軟體 從陌生到熟悉,對研究的進行有著極大幫助;還有感謝表姊莉萍姐協助英文摘要 的校正;此外,亦要感謝弟弟孟勳,身為大學生的他盡心幫忙發放問卷、協助預 試,讓問卷在正式施測前能夠即時作修正,而收集到更貼近、反映出大學生想法 的相關資料與數據。 感謝一直以來給予我支持和鼓勵的好友們-佩珍、潔藍、文妍、盈儀、蓉旋、 晶瑩等以及堂妹艾芸、艾芯,在這段期間除了精神上的打氣外,涵蓋吃喝玩樂的 各種娛樂幫助我抒解了壓力,並能重拾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此外,還有我的愛 犬-謝大笨,每當夜深人靜挑燈夜戰或是心力不足而精疲力盡時,看看電腦桌面 上那露出搞笑模樣的照片,就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又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論文的完成是研究所階段的結束,亦是我投身教職的開始,對未來雖然有著 強烈的不確定感,但相信研究所期間所受之訓練以及學習的內涵,在教育場域中 必有可發揮之處,期望能以藝術教育所學為立基點,在學習的路上持續向前邁進。. 謝妃雅 謹誌 2008/07.

(4) 摘. 要. 在視覺影像爆炸的當下,不同於既有性別定律的文化和思潮透過了影像的傳 遞,持續再現甚至流行於我們的社會與生活中,而資訊流通迅速、媒體發達的台 灣,更應關注於相關議題之現象與發展,尤其聚焦在年輕世代在接受影像刺激與 性別意識發展間的交互作用與關聯。故本研究從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角度出發, 對於性別越界之議題進行探究,旨在透過了解台灣大學生的觀看經驗,從中深究 其對跨性別影像解讀時所引發之反應,進而分析影響此反應之可能因素,最後則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藝術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首先以量化研究的方式,對抽樣出的 540 名台北市大 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相關現況的普遍現象和趨勢,並從統計結果之數據的極 端值中找尋質性研究的對象,而後則對 5 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與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 (1)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的解讀普遍傾向於積極、 肯定。 (2)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的解讀落差極大。 (3)大學生的性別模式背景對 跨性別影像的解讀反應和態度有所影響。 (4)大學生專業學習背景對跨性別影像 的解讀反應和態度有所影響。 (5)影像主體的性別模式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 反應有所影響。 (6)影像主體的性別表現方式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有所 影響。(7)影像操作和呈現的手法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有所影響。 最後,建議結合藝術教育與跨性別議題、性別教育與日常生活影像等,將視 覺文化視為一種策略,啟動性別越界的可能,方能向性別平等之論述與理想更邁 進一步。. 關鍵字: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性別越界、跨性別影像. i.

(5) ii.

(6) Abstract In explosive boom, visual image, different to culture and trend of existing gender rules through image transporting, continues appearing and occurs even more popular in the society and daily life.. In Taiwan with rapid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phenomen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ssues shall be focused, especially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iving image stimulation and gender cognition development of young genera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explores issues of gender transgress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nd expects to understand responses of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nd further to analyze factors impacting on the responses.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s references for art education.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2 stages.. The first stage engage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th survey investigation for the sample of 540 college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in order to be aware of the general phenomenon and trend, and select the focus group from the extreme cases for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latter research is involved in interviews of 5 focus group persons and result analysi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incline to be active and positive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2) individuals tends to have very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for transgender images, (3) gend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mpact on their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4)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of college students impact on their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5) genders of image object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6) gender presentations of image object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nd (7) manipul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of image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Finall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rt education, transgender issues, gender. iii.

(7) education, and life image should be collabo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visual culture should be deemed as a strategy to initiate transgender possibility, which reflects possibility to stride toward to the theory and ideal of gender equality.. Keyword: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transgender, transgender image. iv.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名詞釋義-------------------------------------------------------------------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性別越界與藝術教育----------------------------------------------------17 第二節 跨性別與藝術表現-------------------------------------------------------43 第三節 跨性別影像之觀看理論-------------------------------------------------62 第四節 跨性別影像之相關研究-------------------------------------------------8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87 第二節 研究流程-------------------------------------------------------------------90 第三節 研究方法-------------------------------------------------------------------93 第四節 研究工具-------------------------------------------------------------------94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112 第六節 問卷回收情形、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120 第七節 研究角色與倫理---------------------------------------------------------1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27 第一節 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之結果與討論 ------------------------------------------------------------------------------127 第二節 不同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因素態度差異之結果與討論 ------------------------------------------------------------------------------142 v.

(9) 第三節 不同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之結果與討 論---------------------------------------------------------------------------154 第四節 不同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差異、相關及預測 之結果與討論------------------------------------------------------------16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89 第一節 結論------------------------------------------------------------------------189 第二節 建議------------------------------------------------------------------------196. 參考文獻-------------------------------------------------------------------------------------201. 附錄--------------------------------------------------------------------------------------------213 附錄一 研究問題對應問卷題目----------------------------------------------------------213 附錄二 調查問卷之專家效度檢核表----------------------------------------------------215 附錄三 調查問卷之專家意見與修正情形----------------------------------------------227 附錄四 預試問卷初稿----------------------------------------------------------------------235 附錄五 預試問卷----------------------------------------------------------------------------241 附錄六 調查問卷----------------------------------------------------------------------------247 附錄七 訪談提綱之要點與題項一覽表-------------------------------------------------253 附錄八 訪談提綱----------------------------------------------------------------------------255 附錄九 台北市綜合型大學各科系和人數之三分類與學門歸類表----------------259. vi.

(10) 圖. 次. 圖 2-3-1 觀者狀態理論-----------------------------------------------------------------------67 圖 3-1-1 研究架構圖--------------------------------------------------------------------------88 圖 3-2-1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之研究流程圖-----------------------------------91 圖 3-5-1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之抽樣母群體分類圖-------------------------113 圖 3-5-2 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圖-------------------------------------------------------------114 圖 4-1-1 「生理性徵」背景因素的圓餅圖---------------------------------------------129 圖 4-1-2 「性別」背景因素的圓餅圖---------------------------------------------------130 圖 4-1-3 「性傾向」背景因素的圓餅圖------------------------------------------------131 圖 4-1-4 「專業學習」背景因素的圓餅圖----------------------------------------------133 圖 4-1-5 「修習性別相關課程之經驗」背景因素的圓餅圖--------------------------134 圖 4-2-1 大學生之性別模式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關係示意圖------------152. vii.

(11) 表. 次. 表 2-2-1 跨性別相關分類、簡稱與定義---------------------------------------------------44 表 2-2-2 跨性別藝術作品之整理與分析--------------------------------------------------55 表 2-4-1 跨性別影像之相關研究-----------------------------------------------------------82 表 3-2-1 研究時程表--------------------------------------------------------------------------92 表 3-4-1 研究工具架構表--------------------------------------------------------------------94 表 3-4-2 跨性別影像內容之說明-----------------------------------------------------------97 表 3-4-3 調查問卷專家效度之專家名單與背景一覽表------------------------------102 表 3-4-4 預試問卷初稿之填答相關問題與修正---------------------------------------103 表 3-4-5 研究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105 表 3-4-6 研究問卷之 α 係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 3-4-7 研究問卷之因素負荷量分析摘要表------------------------------------------108 表 3-4-8 訪談實施之相關程序與進度一覽表-------------------------------------------111 表 3-5-1 三分類之所需大學生樣本數---------------------------------------------------115 表 3-5-2 研究對象立意取樣結果一覽表------------------------------------------------115 表 3-5-3 台北市行政區所屬大專院校一覽表------------------------------------------116 表 3-5-4 研究對象抽樣結果一覽表------------------------------------------------------118 表 3-5-5 訪談對象名單與背景一覽表---------------------------------------------------119 表 4-1-1 研究問卷與研究對象背景的統計量------------------------------------------128 表 4-1-2 「生理性徵」背景因素的次數分配表---------------------------------------129 表 4-1-3 「性別」背景因素的次數分配表---------------------------------------------130 表 4-1-4 「性傾向」背景因素的次數分配表-------------------------------------------131 表 4-1-5 「專業學習」背景因素的次數分配表----------------------------------------132 表 4-1-6 「修習性別相關課程之經驗」背景因素的次數分配表--------------------134 表 4-1-7 大學生對「跨性別者身份」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5 表 4-1-8 大學生對「扮裝式」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6 表 4-1-9 大學生對「變性式」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7 表 4-1-10 大學生對「視覺感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7 表 4-1-11 大學生對「消費性元素」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8 viii.

(12) 表 4-1-12 大學生對「後殖民元素」影像因素之態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39 表 4-1-13 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解讀之「認同度」的描述性統計量-----------------140 表 4-2-1 「生理性徵」背景因素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差異 T-TEST 摘要表 -------------------------------------------------------------------------------------143 表 4-2-2 「性別」背景因素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 要表-------------------------------------------------------------------------------144 表 4-2-3 「性傾向」背景因素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要表----------------------------------------------------------------------------146 表 4-2-4 「專業學習」背景因素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要表----------------------------------------------------------------------------148 表 4-2-5 「修習性別相關課程之經驗」背景因素對跨性別影像因素之態度的差異 T-TEST 摘要表------------------------------------------------------------------150 表 4-3-1 「生理性徵」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 T-TEST 摘 要表-------------------------------------------------------------------------------155 表 4-3-2 「性別」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要表----------------------------------------------------------------------------155 表 4-3-3 「性傾向」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要表------------------------------------------------------------------156 表 4-3-4 「專業學習」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 one-way ANOVA 摘要表------------------------------------------------------------------157 表 4-3-5 「修習性別相關課程之經驗」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 差異 T-TEST 摘要表------------------------------------------------------------158 表 4-4-1 「影像主體生理性徵」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描述性 統計量----------------------------------------------------------------------------168 表 4-4-2「影像主體生理性徵」 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 one-way ANOVA 摘要表------------------------------------------------------------------168 表 4-4-3 「影像主體性別」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描述性統計 量----------------------------------------------------------------------------------169 表 4-4-4 「影像主體性別」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 one-way ANOVA 摘要表------------------------------------------------------------------169. ix.

(13) 表 4-4-5 「影像主體性傾向」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描述性統 計量-------------------------------------------------------------------------------170 表 4-4-6 「影像主體性傾向」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 one-way ANOVA 摘要表------------------------------------------------------------------170 表 4-4-7 「其它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積差相關摘要表 -------------------------------------------------------------------------------------171 表 4-4-8 「其它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多元迴歸摘要表 -------------------------------------------------------------------------------------172. x.

(14) 第一章. 緒論. 90 年代的社會中因視覺影像的普及化與多元發展,加上跨性別的開展,以 及大眾文化對其處理方式的轉變,使得跨性別影像日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眼 前。然而,除了影像的影響力造就了動搖觀者性別認同的可能性外,個體相異的 生活、成長背景亦成為左右此觀看關係的要素,這些議題應值得各領域的研究者 予以關注。本章緒論共有分「研究背景與動機」 、 「研究目的與問題」 、 「研究範圍 與限制」與「名詞釋義」等四節,以下將分段闡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首先是以視覺影像已成為人類溝通與傳遞訊息之主流趨勢,且跨性別影 像的商品化引發年輕世代在性別思潮上的變革,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其次則 以視覺化的台灣社會正聚焦在跨性別影像之潮流,陳述本研究之動機。. 一、研究背景 因科技發展與經濟型態的促成,視覺影像(visual images)以多元與普及之 姿於後現代社會中崛起,然而,在商業化的包裝下, 「跨性別」 (transgender)1似 乎亦被以影像的表現形式進行消費,而這股全球性的趨勢在以資訊發達聞名、施 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台灣,更是為顯而易見。由於影像在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 要的角色,遂使得人們漸為容易地接受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2的刺激與催 化,而讓既有的性別意識產生動搖。「視覺文化藝術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關注各式影像力量、觀看歷程與觀者心態,因此,以「視覺文化藝術 1 2. 參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參維基百科「大眾文化」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7%9C%BE%E6%96%87%E5%8C%96 &variant=zh-tw,2007 年 10 月 12 日瀏覽。 1.

(15) 教育」為理論基礎,可試於此研究領域中解讀、詮釋和分析性別曖昧又具影響力 的跨性別影像(transgender images),對於觀者的影響,並從觀者的反應中理解 觀者的心態。以下將針對本研究的時代背景與發展趨勢,分別闡述之。. (一)影像爆炸的時代 人類文明自 20 世紀中葉出現劇烈轉變,戰後因美俄兩國政治與軍事的對 立,遂促成科技長足的進步與躍進,除了具劃時代意義的電腦誕生外,隨之而來 的是影像、數位、虛擬等霸權式的視覺科技革新。至今,科學技術依舊不斷地向 前邁進,也將人類社會帶往愈趨「視覺化」(visualizing)3的生活型態,誠如德 國哲學家 Heidegger(1889-1976)所指之「世界圖像的興起」-全世界已經被假 想成一種圖像,並使用圖像的角度來理解,以視覺感官來認知(轉引自 Mirzoeff, 1999)。此外,戰後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因自由市場競爭與全球化流通,使得生 產工業與商業經濟蓬勃成長、銳不可擋,消費社會(consumer society)於是形成, 「購買商品」成為人類重要的生活方式,為了在高度競爭的消費者市場獲取更豐 厚的利潤,一種著重影像且具有風格的商品或服務,遂漸以形象取代實用性質, 隨交通與媒體網絡漸進至全球(Duncum, 2001)。如此,影像式的產品創造了另 類的「經濟奇蹟」,因影像已非僅是影像,它融合真實,甚至直接成為了真實 (Debord, 1983),而當代的消費模式便是建基於這樣的認知上。 在科技、交通、經濟、全球化與消費文化等的驅動下,影像被賦予了等同於 認知的價值,隨之散佈至各個角落,亦即人們已習慣了認知只需「看見」而不必 「經驗」、圖像比文字更近於實物,甚至就是實物的生活形態,而這都將歸因於 視覺科技與媒體等的興起,使得這個時代充斥著各式的視覺影像,它們夾帶著不 同目的,並置入各式文化、信仰、思想、語言與情感等多重符碼(劉紀蕙,2006a) , 被操作式地強迫進入我們的生活、攫取我們的目光、作為我們認知外在世界的媒 介,亦可能成為我們腦中知識與意識型態的一部份。在視覺科技促成的各式界面 中,消費者持續探索著多元又龐雜的影像所呈現之訊息和意涵(Mirzoeff, 1999) , 這使我們只要睜眼,便不曾停下接受視覺刺激、受影像魅力所吸引、被其力量所 震躡,於是,影像一步步地影響我們,同時亦悄悄卻劇烈地改變了這個世界。 而台灣在此全球性的視覺趨勢中亦無法置身事外,由於近二十年台灣邁向民 3. 「視覺化」 (visualizing)即指將本身非視覺性的事物,如思想、情感等,以視覺影像作為媒介 而具體地呈現,使之得以為人類「所見」 (Mirzoeff, 1999)。 2.

(16) 主自由的政治體制,帶動了市場經濟的活絡和競爭,資本主義的現代社會於是以 繁榮、進步的面貌示人,且國內資訊科技產業的轉型獨步全球,進而躍升為以資 訊流通、科技發達聞名的國家,科技產品普及率與使用密度之高,使得國人以視 覺科技接受影像訊息的現代化生活型態日益成熟,電視、電腦、相機、手機、隨 身聽、廣告等這些當下「所見」(seen)最普遍的社會現象,都是台灣邁向生活 「影像化」的最佳寫照,亦使網路與電視購物、網路部落格(blog) 、線上遊戲、 聊天室、公共場合的電視螢幕等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圈。繽紛雜沓的影像對人們的 視覺提供多元的感官刺激,亦對台灣社會造成日益強大與深刻的影響。. (二)商品化的性別越界 由於影像日益漸增的普及度已蔚為奇觀,使其力量與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 正因如此,在講求市場高利潤與商品化包裝的時代,原先本質並非屬於影像式的 客體或亦議題,皆出現了被視覺化的趨勢,並且作為一種形象、思想與認同的文 化商品為人們所消費。然而,在被置入影像且多被視為「常態」的性別、種族與 階級等課題中,實踐性別越界的「跨性別」影像卻是「另類」的一種,因其既與 二元性別的主流社會背道而馳,卻在資本主義的商業操作下以消費式的娛樂面向 示人,進而在大眾文化中興起了一股「性別文化」(gender culture)4的風潮,非 但在一片否定與讚許聲交織中挑戰了性與性別間恆久的正常性與自然性,使陰陽 同體、男女莫辨成為一種時尚的象徵(李銀河,2004:237) ,亦為個體在既有社 會規範下的性別、身體、外貌與行為等,製造了不安分、逾越與顛覆的慾望分子。 台灣地處多重文化的交界,受各地文化吸引和渲染之情形較普遍,因而文化 後殖民與模仿學習的意圖相較於其他國家也更為明顯,因此「性別文化」亦無法 避免地在台灣出現。雖然跨性別影像早年多出現於日本動漫畫與西方同志文化中 的「變裝皇后」5,在社會風氣與家庭倫理較為保守的台灣不易見到,但近十年 來情況有所轉變,早期較具代表性的是表演團體「紅頂藝人」6與酒店文化「第 三性公關」 ,而後則有綜藝性節目中性別反串的表演-《天才 Bang Bang Bang》、 4. 5 6. 「性別文化」一詞,意指近年對於打破既定性別服裝與身體的性別轉向(gender reversal) 、雌 雄同體(hermaphrodite)等議題之重視與討論,且其被視為 1960 年代後大眾文化中的一種時 尚、風格,而從邊緣走向主流的一種文化走向(李銀河,2004:237) 。 參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http://coswas.org/www/DragQueen.htm,2007 年 5 月 21 日瀏覽。 「紅頂藝人」是由蔡斯聰和蔡頭於 1994 年所成立和發展的反串表演團體,其在短時間就獲得 外國觀光客的歡迎,而帶動了國內許多以反串為主的表演團體和表演,甚至在台中衍生出了「第 三性公關」的酒店文化(嚴玉鳳,2000) 。 3.

(17) 《台灣紅不讓》等,近年則是部份政治類節目的扮裝模仿秀,以及他國具跨性別 特質之知名藝人或戲劇來台宣傳與表演,如韓國「花美男」李準基與變性藝人河 莉秀、中國「超女」李宇春以及日本時下年輕人的流行指標-視覺系藝人團體, 加上近來在國內帶動一股追星潮的話題歌手-張芸京與青峯7等,如此高知名度 的偶像形象掀起流行與模仿風潮,更讓媒體對其曖昧性別作了諸多議論與揣測。. (三)性別意識發展與大眾文化魅力的交織 發生於國、高中時期的青少年階段,在人的一生中可謂是性別發展的重要關 鍵期,其中最受社會關注的莫過於「青春期」的相關討論。然而,中介於青少年 與成人過渡階段的大學時期,在性別意識的發展上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大學階 段可謂是個體自制式化的求學環境,轉往開放自主的多元學習,亦是開始脫離家 庭與學校而邁向社會的關鍵,更是其成長為具獨立思維與行為之個體的重要階 段,由此而之,大學生已是個能自我思考、具體實踐、為自己負責、而不為既定 規範所限制的成熟主體。就性別領域而言,大學生因具有較高的自主能力,而使 之在相關議題與性實踐上亦更有所主張和堅持,如此,現今大眾文化的熱潮便與 之交織纏繞,遂在影像訊息接收與自我意識的交疊下,使得跨性別影像的解讀相 對於此階段的性別意識發展,具有相當之意義。. 二、研究動機 由於研究者在求學階段中長時間地接觸了藝術領域,並於研究所階段對視覺 文化藝術教育有著深入的學習,而在修習初等與中等教育學程的過程中更是體會 到當下繽紛的影像刺激,對不同年齡與背景之觀者(spectator)所衍生的效果與 反應,於是,身為社會一份子並將於未來肩負教育國家棟樑的研究者而言,洞悉 各式視覺影像的魔力、探究觀者的觀感,遂成為本研究的初衷。尤其生長於資訊 發達又經濟自由的台灣,研究者可強烈感受到當下人們正處於視覺化的生活中, 他們樂意而習慣以視覺認知外在世界,卻僅少能認知到-影像操之於少數人之手 (Duncum, 2001),其並非僅單純陳述事實、代表真實,而是以背後挾帶的特定. 7. 參京爺、青峯,誰能辨雌雄: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09/2/10umh.html,2008 年 6 月 9 日瀏覽。 4.

(18) 意識、價值與信仰詮釋世界,亦改變世界。由之,研究者相信,我們有需要和必 要去認識影像、剖悉影像,繼而深究影像所存的社會性意涵與脈絡,以此更能掌 握我們-觀者的選擇權與自主性。 研究者在成長過程中,嗅到社會風氣的日益開放似乎啟動了性別的多元發展 與「現身」,身邊亦有著多位跨性別的同學和朋友,使研究者對跨性別議題深感 興趣與好奇,乃將本研究關注焦點置於「跨性別影像」上。此外,在就讀研究所 期間,南韓最具代表性的「美花男」李準基、中國「超女」李宇春、台灣的利菁 和南韓的河莉秀等具跨性別特質的大眾文化偶像,似乎更為直接又深刻地將陰陽 同體式的「跨性別」影像帶入觀者的生活中,在歌唱、戲劇、主持的表演型態下, 這樣的跨性別「價值觀」儼然透過視覺表現的方式成為一種「風潮時尚」(李銀 河,2004),非但受到影迷、歌迷等的崇拜,更使得媒體研究開始關注於其男女 莫辨的性別呈現,而深入探討如此將影視圈「俊男美女」法則進行顛覆,是否動 搖觀者既定之性別認同的可能性(周倩漪,1995、1997),更有媒體憂心其對社 會將造成嚴重的影響與衝擊。於此,研究者質疑,跨性別影像的普及與受歡迎, 是否代表著「中性人」 、 「無性人」 、 「跨性人」等性別主體已為社會所接受?亦即, 媒體與個人肯定的是跨性別者(trans people)不定、易變又曖昧的性別身份,亦 或僅是跨性別者的新聞、娛樂價值與商業包裝?換言之,跨性別雖實踐了性別越 界,然而,在被大眾文化視覺化、商品化的過程中,是否刻意忽視了原先越界的 深層價值與意義,而以表象的「驚豔」目的得到更多注目?如此,研究者認為, 跨性別課題成為不容忽視的議題,而視覺影像的魅力到底是為跨性別爭取社會理 解與認同的一種絕妙手段,亦僅是大眾文化進行商業操作的媒介?這都是研究者 所亟欲關心與了解的。 此外,在研究者與學校教育的長期接觸下,性別教育的實施與否及其成效都 令人感到質疑,即使在女性主義觀點的援引下,對於女性地位的提升與男女平等 的訴求在乍聞之下是具有幫助的,但似乎仍嫌不足,尤其研究者堅信,「兩性平 等」只能說是「性別平等」的一環,而非全然,因「兩性平等」一詞必須預設「社 會只有兩性」方可成立,但,社會中真的只有兩性嗎?而所謂的「平等」,難道 只存在於男女間方可談平等,在其他的性別可能中是否就應另當別論了?這些問 題似乎都呈現出學校性別教育對性教育、社會建構等性別議題的忽視,而這亦是 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在後現代藝術教育領域中,視覺文化已成為一種「放大鏡」式的策略,用以 5.

(19) 對視覺經驗的產物進行觀察、分析和批判(Mirzoeff, 2001a) ;而視覺文化主張, 觀者的性別、學習背景、視覺經驗、個人好惡、善惡信仰等,都將在觀看過程中 影響其所解讀與詮釋(趙惠玲,2005)。於此,研究者認為,本研究可自藝術教 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以視覺文化作為策略,對各式跨性別影像的觀看歷程以及 觀者背景與反應進行研究,找尋其中認同、否定與造成兩者落差的影響因素。. 6.

(2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以上的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欲從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角度出發,了解觀 者的觀看經驗,從中探討透過影像呈現之性別越界,對觀者所引發的反應與影響。.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希望探究在資本主義消費文化與文化後殖民的強勢操作下,身處於 影像爆炸之時代與環境中的大學生,本著生活背景與觀看經驗的個別差異,對跨 性別影像進行解讀而產生的反應與影響因素,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 為藝術教育之參考。據此,有以下五研究目的,亦為本研究的核心所在。. (一)瞭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 (二)探究不同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因素態度的差異。 (三)深究不同背景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 原因。 (四)探討不同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和相關,以及造成 差異的原因。 (五)探討不同影像因素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預測力。.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是具體呈現出研究目的的假設與待答問題,下述將依序陳 述與說明之。. (一)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的情形為何? (二)不同背景因素,如生理性徵、性別、性傾向、專業學習和修習性別相關課 程之經驗等,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因素態度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因素,如生理性徵、性別、性傾向、專業學習和修習性別相關課 7.

(21) 程之經驗等,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情形為何?造成差異的原因為 何? (四)不同影像因素,如影像主體生理性徵、影像主體性別和影像主體性傾向等, 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差異情形為何?不同影像因素,如跨性別者身 份、扮裝式、變性式、視覺感知、消費性元素和後殖民元素等,對大學生跨性別 影像解讀反應的相關情形為何?造成差異的原因為何? (五)不同影像因素,如跨性別者身份、扮裝式、變性式、視覺感知、消費性元 素和後殖民元素等,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的預測情形為何?. 8.

(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此節旨在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因研究之設計與實施無法全然含括所欲 研究之範疇,研究方法、對象和工具在進行中亦會有所限制,故為使本研究更為 明確,有必要於此節中釐清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共分三部份,分別是「文獻探討」 、 「調查問卷設計」與「研 究實施」等,以下則分別進行說明。. (一)文獻探討方面 本研究之文獻探討部份,先是由視覺文化藝術教育思潮與性別越界議題出 發,試圖透過探究兩者的相關理論,建立本研究進行與發展之理論基石,而後則 將焦點關注於跨性別議題與相關影像之解讀,以期幫助研究工具之設計,最後則 探究近年國內外相關學術論文,找尋可作為本研究參考依據之研究發現與結論。 因此,文獻探討部份之範圍有以下四點: 1. 解析性別越界與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與關聯。 2. 探究跨性別之相關內涵與辨證,以及其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現身。 3. 剖析跨性別影像的觀看意涵與相關論述。 4. 相關研究與發現。. (二)調查問卷設計方面 本研究以「跨性別影像」之意涵為研究內容的範圍,此影像著重主體本身曖 昧的性別表現與性別認同,但如反串秀、模仿秀等無關於性別越界之表演的影 像,則一律不採用。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灣大學生解讀「跨性別影像」所產生之反應情形,並探究 其中影響反應之因素。. 9.

(23) (三)研究實施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實施場域以台北市區的大專院校為主,先將此母群體中的大學 生依科系、學校、學門和類別作分類,而後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的方式透過 四個階段進行抽樣。在抽樣設計中,為使研究樣本更具代表性,係根據台北市大 學生在各種學習背景類別中的人數比例決定抽樣之學門、學校與科系的樣本數。 同時,由於大學階段中年齡的差別對影像接收的多寡與社會規範的認知,並不會 造成極大的差異,且年齡背景並非本研究所關注之焦點,因此在所抽取出的各科 系中是以隨機抽樣方式選擇問卷施測學生。 在抽出研究樣本後,便於其中實施問卷調查的研究。而在問卷資料分析後, 從數據中極端的兩值中找尋訪談對象,並進行深度訪談。.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針對「研究方法」 、 「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兩方面, 於以下則進行說明。. (一)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為兩種-問卷調查法與深度訪談法,以下將針對其中 所出現的研究限制,作一說明。 1. 問卷調查法:由於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因此以問卷作為主要研究工具。 然而,研究者在設計問卷時,由於跨性別影像的雜沓多樣並充滿爭議,因而 影像的選擇並不容易;此外,題目的擬定亦可能在研究對象答題意願低或以 戲謔心態作答等情況下,讓問卷調查的資料與事實產生誤差,造成研究結果 上未能達到預期,因此本研究問卷調查資料的收集有可能受到影響,於未來 閱讀本研究結果時,應能注意此一限制。而本研究為降低此限制,在選取跨 性別影像時將多方面參考專家意見,並於問卷設計中,向研究對象說明問卷 處理方式與研究倫理,以期降低問卷調查法的限制。 2. 深度訪談法:本研究於最後將會使用深度訪談法,對問卷填寫中較具代表性 並同意之研究對象進行訪談,試瞭解與深究產生落差之因素,但由於研究對 象受訪時,其內心所感可能受到外界的眼光或同儕的影響所限,或認為訪談 10.

(24) 涉及其個人隱私因而有所保留,遂無法呈現出研究對象最真實的感受,如此 便使得訪談法的實施受到限制。為期降低誤答情形,研究者將於訪談時為研 究對象作說明,並鼓勵其能以真實、坦然的態度進行訪談。. (二)研究對象方面 1. 量化問卷:本研究調查問卷階段之研究對象是採台北市教育入口網8所公佈之 台北市大專院校為依據,將其中全體在學學生視為研究對象。然而,為使抽 樣的學校樣本單純化,故本研究之樣本將以綜合型大學9為主,技術學院和專 科等院校將不採納,且不位於台北市區內的分校與分系,亦排除在抽樣樣本 之外,故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較無法全面地涵蓋所有大專院校之學生;此外, 由於研究對象選取之區域僅限於台北市,雖為全台灣大學密度最高、學生人 數最多之地區,但「台北大學生」是否能全然代表「台灣大學生」 ,其中可能 存在相當程度的疑慮和差距,因此當讀者閱讀本研究時,應能理解此一限制。 2. 質性訪談:於調查問卷統計結果與分析後,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對較具代 表性並同意之研究對象進行訪談,試瞭解與深究跨性別影像之反應及影響因 素的情形。然而,因身體與性別不一致者或異性戀之外的樣本,接受訪談之 意願明顯不高,使得此類樣本不易取得,成為本研究選擇訪談對象的限制之 一。.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調查問卷,由於以影像結合提問的方式作編製,因此影 像的選擇是問卷的關鍵。首先是影像的視覺感知(visual perception)10,因本研 究強調了影像的操作方式,故在選取影像時必須考量影像整體的呈現,是否能刺 激或合於觀者的視覺感知,但受限於部份影像的數量少而不易找尋,遂僅能在研 究者能力範圍內將所收集之影像作最適切的選擇,且視覺感知是很個人化的感受 與經驗,這使得此方式仍然可能有所疏漏,因此成為研究限制之一。且由於跨越 8. 參台北市教育入口網: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 public.asp?SEL=299,2007 年 6 月 23 日瀏覽。 9 本研究所指之「綜合型大學」 ,即依教育部「大學及分部設立標準」 ,校內學術學習領域數達三 以上之大專院校(參教育部「大學及分部設立標準」: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10e.htm , 2007 年 8 月 21 日瀏覽)。 10 「視覺感知」 (visual perception)定義參本章第四節「名詞釋義」。 11.

(25) 性別之主體實則涵蓋廣泛,具有多元與雜沓之特質,故研究者僅能以立意取向以 及本研究對「跨性別」11自行界定之定義,來篩選出將性別曖昧視覺化,並「能 見」其「中性」 、 「雙性」 、 「雌雄一體」或「陰陽同體」特質之影像。然而,這樣 的方式是較無法全然呈現所有相關類別的,例如:男男之情、女女之愛等,因似 乎未能涵蓋性別越界所有範疇,而有違「性別越界」精神之嫌,亦成為研究限制 之一。為期降低此研究限制,在挑選影像時,研究者將儘量試以不同性慾取向之 置換,使影像類型能更為多樣化。 此外,雖然本研究期望透過調查問卷中之「認同度」,了解台灣大學生對跨 性別影像之反應,但其中「認同」一詞是否隱含著其他潛藏之因素,是本研究所 無法掌控與推測的,故成為研究工具上的研究限制之一。. 11. 雖然「跨性別」現今仍無一明確定義,但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跨性別定義為「生理性徵與性別 認同相異者」 ,其涉及個體性別認同部份,是較為狹義卻精準的。然而,由於個體性別認同的 相關資訊較為難以掌握與獲得,為了應映本研究中研究工具的需要,遂選擇使用本研究自行界 定之意義,在介於廣義與狹義的定義間,不強調性別認同而關注性別轉換的視覺呈現,以進行 研究內容的論述以及研究工具的編製。 12.

(2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之關鍵名詞依次有「跨性別」 、 「反應」 、 「影響因素」 、 「性別越界」 、 「認 同度」 、 「消費性元素」與「後殖民元素」等,以下研究者將分述之,以期藉此對 本研究之內涵與意義有更深的理解。. 一、跨性別(transgender) 「跨性別」一詞至今仍受多方爭議與討論,很難明確的定義,只能說是其性 別與身體不一致的人。而現在普遍被接受的意義有二,一是狹義的指其個體因心 理上的性別認同,而不滿其生物上的性別身份,並有著改變的慾望,甚至透過手 術進行了改變;另一則是廣義地論述,如何春蕤(2002:9)的定義便指出「涵 蓋所有挑戰∕跨越性與性別疆界的人」。即使上述仍受爭議且沒有明確的定論, 但為更有效地找尋與篩選相關影像,本研究遂將「跨性別」一詞置於廣義與狹義 之間的範疇與釋義中,即「跨越性別的疆域,透過了扮裝或變性的方式進行性別 改變之個體,而使其外貌呈現出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性徵不一致」。然而,需要強 調的是,本研究所指之「跨性別影像」並不含括具表演性質、無性慾取向特質的 變裝;而「跨性別者身份」則是指具備上述性別特質之個體。. 二、反應(response) 「反應」一詞意旨「由刺激所引起的一切活動」12,在本研究中則指陳「觀 者因所處社會環境與文化脈絡,而在解讀影像時,對跨性別影像內涵作出受特定 處境限制亦或自身既有特質之影響的認同與否和程度高低之感受」,其以依變項 「認同度」之相關統計數據以及訪談資料為評判之依據。. 12. 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反應」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CF%C0%B3&pieceLen=50&fld =1&cat=&ukey=-1534295881&serial=1&recNo=7&op=f&imgFont=1,2008 年 7 月 06 日瀏覽。 13.

(27) 三、影響因素(factor) 「影響因素」一詞在本研究中,意旨「影響台灣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之反應 的原因」 ,而這些原因可能源自於「觀者」或「影像」 ,故本研究所設定之「影響 因素」即為背景變項之背景因素-「生理性徵」 、 「性別」 、 「性傾向」 、 「專業學習」 和「修習性別相關課程之經驗」等,以及自變項之影像因素-「影像主體生理性 徵」 、 「影像主體性別」 、 「影像主體性傾向」 、 「跨性別者身份」 、 「扮裝式」 、 「變性 式」、「視覺感知」、「消費性元素」和「後殖民元素」等。. 四、性別越界(gender transgression) 「性別越界」一詞,意指跨越性別間的任一界線,於本研究中可引述張小虹 (1995、1996b)的相關專書與文獻,進行陳述與釋義,即「在現有束縛、侷限 著每一性別主體的主流性別秩序(gender order)-男∕女、剛強∕柔弱、同性戀 ∕異性戀、核心邊緣等中,意圖打破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與性 慾取向(sexuality)的普遍一致性,對區隔出性別主體並穩固性別表現的疆界進 行顛覆與模糊,以期望開拓出其中灰色、曖昧的地帶,讓慾望流動與擺盪其間, 而解放更多元的性別主體」。. 五、認同度(the degree of identification) 「認同」一詞具有「同一性」之意味,孟樊於《後現代的認同政治》一書中 引述 Weeks 的一段定義-「認同乃有關於隸屬(belonging),即關於你和一些人 有何共同之處,以及關於你和他者(others)有何區別之處」 (轉引自孟樊,2001: 18) 。本研究之「認同」 ,則指陳「觀者對影像的認可、贊同與接納與否」 ,故「認 同度」之定義便為「觀者解讀跨性別影像相關內涵時,所持是否認可、贊同或接 納之態度的程度高低」 。本研究以研究工具之調查問卷中,各題組第一題的填答 分數,視為評判研究對象對跨性別影像之「認同度」的依據。. 14.

(28) 六、視覺感知(visual perception) 「視覺感知」原意為人類眼睛在辨識物象的空間、色彩、形狀及動態後,所 作出之及時而適當的反應13。在本研究中,「視覺感知」則指陳「研究對象以其 視覺的辨識能力解讀跨性別影像後,對影像主體的外貌所作出具美感性質、及時 而自主的判斷與反應」 ,並以研究工具之調查問卷中,各題組第四題的填答分數, 作為評判研究對象對跨性別影像中「視覺感知」之態度的依據。. 七、消費性元素(the element of consumption) 「消費」意旨實質上貨幣與商品的流通,亦或透過各種活動與行為作不同意 識型態的交換等(趙惠玲,2005) ,而本研究之「消費性元素」 ,則指陳「影像所 含之跨性別特質,被用以增強或放大主體的特殊性,而使之得以在一群體中被凸 顯出,並透過影像主體的出現,達到實質上購買或特定價值觀傳遞與交換的目 的」,而消費性元素的存在易因職業有所差異,一般以公眾人物的影像最常見。 本研究以研究工具之調查問卷中,各題組第五題的填答分數,視為評判研究對象 對跨性別影像中「消費性元素」之態度的依據。. 八、後殖民元素(the element of post-colonial) 「後殖民」一詞原指陳「居於優勢的西方強權國家,將所屬之文化經由資本 主義和全球化等方式,對居劣勢之國家或地域進行壓迫與侵略」,其論述極具政 治與權力之意涵,而在本研究中則關注在相異民族與文化之特點,故「後殖民元 素」意旨「因影像主體來自非台灣在地的社會或國家,使得觀者觀看影像時,易 將主體之跨性別特質與其所屬之民族、種族或文化等作連結,產生特定之刻板印 象或概括之看法」,並以研究工具之調查問卷中,各題組第六題的填答分數,作 為評判研究對象對跨性別影像中「後殖民元素」之態度的依據。. 13. 參視覺感知能力:http://tds.ic.polyu.edu.hk/vc/download/t2_content.htm,2008 年 6 月 9 日瀏覽。 15.

(29) 16.

(3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由於本研究關注台灣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的解讀和反應,故本章將聚焦於性 別越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與跨性別影像等範疇,並將觸角伸至影像的觀看之 道、跨性別藝術作品以及性別課題的辯證等議題中,以期透過豐富而嚴謹的理論 架構,建立研究的基石,並作為編製研究工具之依據。本章共分由四節,分別是 「性別越界與藝術教育」 、 「跨性別與藝術表現」 、 「跨性別影像之觀看理論」以及 「相關研究」等。. 第一節. 性別越界與藝術教育. 本節首先欲從性別越界(gender transgression)的最初辯證談起,試以性(sex) 與性別(gender)的爭辯、性別差異的相異觀點與性慾取向(sexuality)相關陳 述,引出性別越界的可能,並剖析異性戀之外的多元性別取向,以此開啟性別越 界的起點,此外,亦深究性別越界概念的重要推手-女同志理論與酷兒理論。而 後則繼上述性別相關論述,檢視現行性別教育的實施與論證,並切入藝術教育範 疇,試以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作為本研究重要的出發立場與理論基石。. 一、何以性別越界 「邊界的存在,在於劃分、標示、釐清與區隔,而跨越邊界的可能,便在於 偏離、錯置、擺盪與移位,因為有涇渭分明的邊界,也就有不斷被跨越本能召喚 的慾望」(張小虹,1995:5)。 性別何以越界?越界前的性別論述(discourse)1為何?何種力量與理論開 1. 「論述」(discourse)一詞是援引 Foucault(1926-1984)的用法,所指涉的是「一種安置在歷 史性情境中、可以生產權力關係的物質性操作。這些論述存在於社會的各種制度與團體中,並 且支持著它們;而也時常與特殊的知識連結在一起」 (林文源譯,2002:81) ,然而不同領域的 論述常會出現相互連結或衝突矛盾的關係,像是「醫療論述」便會產生特殊的操作、知識與權 17.

(31) 啟了越界的可能?本研究將從人類社會的性別現象作為起點,回顧以往以性別作 為戰場的爭論與辯證,方可全面了解歷史上性別概念與權力關係的演進,對於性 別越界晚近的專家理論、現實議題與表現,方能有完整、邏輯性的連結。. (一)性與性別的二元秩序 人初至世上,便早已受性別2的「加持」與束縛而牽絆一生,更可以說,因 為生命初始受精的那一剎那,生物的性便已在基因中決定(劉秀娟,1997),透 過醫學生殖技術而以生理性別(sex)3判別的樣貌更早展現於世人眼前,在超音 波螢幕上的小白點早在出生茁壯前就已被「對號入座」 ,緊密套牢了永遠掙脫不 掉的性別(gender)4桎棝。隨著個人的成長,生理性別、社會性別與性別差異(sex differences & gender differences)所被賦予的意義日益增加,舉凡個人的言行舉 止、衣著服飾,梳妝打扮到社會上的社經地位、教育水準、職業類別、婚姻對象 等,都在一般對男∕女二元性別認定的框架中進行。然而,因生殖器官被判別是 男∕女,並藉故生理性別而植入「理所當然」的社會性別安排與配置,卻已成為 一種最自然不過的秩序(Connell, 2002)。. (二)性別差異的詮釋觀點 但在上述不變規律中真實的權力運作果真是如此嗎?生理性別真的完全掌 控了社會性別的發球權嗎?人類社會一切的勞動驅力、價值信仰、政治操作、文 化機制真的皆源自於生物性起源的「本能」嗎?所謂的「性別差異」只是單向的 「性差異影響性別差異」嗎?性與性別真的可以完全劃上等號亦或存在著絕對的 因果邏輯嗎?這一切以「本性」為依歸、貌似合理又根深蒂固的性別差異定律終 引發兩派學者的論證-「本質論」 (essentialism)與「建構論」 (constructionism)。. 2. 3. 4. 力關係,而與多樣的「性別論述」相斥亦或相呼應。 「性別」一詞若以英文作解釋,可區分出 sex 與 gender;就中文的說法,則可將 sex 譯為「性」 或「性別」;而 gender 則多譯為「性別」、 「性相」、 「性屬」等(Connell, 2002) 。 就社會學的觀點, 「生理性別」 (sex)所指涉的是根據生物學上的差異,將個體區分為「男性」 (male)與「女性」 (female)。此概念亦被建構在解剖學、醫學等學門的論述中,而被視為一 種得以規範性別活動的權力機制。在本文中亦以「性」稱之。 此指涉的為「社會性別」 (gender) ,社會學者指出可依據社會文化認定的社會與心理特質之差 異,將人分為男性氣概(masculinity)與女性氣質(femininity) 。在本文中亦以「性別」稱之。 18.

(32) 1. 性別的與生俱來:本質論 「本質論」是來自生物學基礎的解釋,如佛洛依德口中的伊底帕斯情結5, 主張兩性的心理社會差異是源於自然天生的生物性差別,而產生相異的興趣與能 力(江明親譯,2003;林佳緣,2005),因此兩性在外在行為與內在性格上都出 現極大的不同。本質論的信仰中心莫過於認定「性」的主要內涵是生物性的、與 生俱來的、肉體的、穩定的、實際存在也無法改變的,因此社會性別必由生理性 別本質產生論述上與文化上的意義,其試圖將性與性別作如此單向的理解與合理 化的詮釋,最終目的便是要努力鞏固現存以生理性別為一種規範權力的父權制社 會。本質論對父權宰制的合理化與增強,終於在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主義 (feminism)6的崛起下,受到挑戰,如基進女性主義中的 Firestone 對女性生理 性別提出其見解,他強調了女性的性徵與生殖功能,認為「生物家庭」7決定了 兩性間的權力差異,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根源(王瑞香,2000)。 然而,即使女性主義使勁力氣欲擺脫本質論與二元論的父權產物,仍有部份 早期女性主義流派的基本理念因聚焦在生物性特質的探討而傾向於本質主義,其 中以生態女性主義所受到爭議最大,如 Ortner、Spretnak 和 Collard 等人(紀駿 傑,2003) ;同樣的,Daly、Dworkin(1946-2005) 、Rich 和 Mackinnon 等四大基 進女性主義所高舉的女性本質旗幟,亦因強調父權社會既有的二元對立機制,而 諷刺地也被攻擊是與父權論述站在同一陣線(周華山,1995)。之後越來越多女 性主義者開始不再就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多作區分和闡釋,因為她們不願再因此 被抹上本質主義的色彩(Butler, 1990; Grosz, 1987; Grosz & Probyn, 1995; Oudshroorn, 1994; Riley, 1998)。. 5. 6. 7. 由開創精神分析學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的 Freud(1856-1939)所創,意旨經過口腔期與肛門期的 孩子,在進入性蕾期(約三至六歲)時,對異性父母所產生高度的愛戀,即男孩對母親特別愛 慕,而女孩則將注意力與情感由母親轉至父親,如此便稱為「伊底帕斯情結」 。Freud 認為這對 人類是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因為此時就是造就異性戀性慾取向的關鍵時期(謝小岑譯,1999: 21)。 「女性主義」 (feminism)一字出現於 19 世紀中葉,意指「女人」 ,而後則指陳 18 至 20 世紀 間源自於法國的一種婦女解放運動與思潮,當時的女性集起反抗既有社會存在之生物決定論的 壓迫機制,並號召改造、批判父權文化,在思想層面上試圖破除男女的二元對立迷思、探究女 性受壓迫的根源,並揭露了人類思想的一個基本規準「男∕女=自己∕他者」;而在生活層面 則追求經濟、職業、法律、婚姻、教育等政治上的平等,認為社會上兩性都應具有相同的權利 與義務(顧燕翎,2000)。 「生物家庭」意旨人類的生殖生理與功能,決定了一個社會性的組織形式(王瑞香,2000)。 19.

(33) 2. 性別的後天形成:建構論 從上述可知,女性主義的主張多傾向於反對性別被視為一種持續存在於個體 之內的特質,並揚棄生物決定論為父權制所找到的權力出口,de Beauvoir (1908-1986)曾說「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 (歐陽子、楊美惠、楊翠屏譯,1999:61),挑戰了所有的本質論者,為「建構 論」作了最佳的註解,而 Butler(1990)也為 de Beauvoir 的這番話提出自己的 論調,她解釋女性是基於社會文化的強制性而成為女人,並非因生理上的差異, 從此句話中主詞 one 便可探知,Beauvoir 並未保證也不確定變成女人的這個「人」 性別為何。而即使就女性主義的觀點不該有男性與女性的對立存在,但這樣的概 念似乎也可適用於男性-「男人不是生成,而是形成」 (Connell, 2002: 4) ,雖然 此說法被抨擊是在生物性別前提下論述的二元性別觀,但其所強調的是性別並非 天生的與生俱來,而是在後天的建構下所形塑而成,Butler(1990)就指出,性 別並非是男性與女性身體所造就而成的直接結果。然,社會又是如何建構出性別 的差異性呢? Unger(1989)便指出,從新興的性與性別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兩性皆為社 會建構下的產物,因受約化的性別特質和社會角色早已定位在現存的性別秩序 中。劉秀娟(1997)接著表示,在如此傳統氛圍下,個體只需透過特定性別表現 來確定自我的性別,且持續地表現這些特質,便能自然化地箝入最「正確」的性 別社會角色和位置。透過各種的社會機制傳遞、教授不同性別角色應該具有的行 為標準與規範,兩性不斷重複地表現這些舉止和特質,除了讓自己在行為與性格 的一致性上獲得滿足,更符合整體社會對性別角色普遍性的期待,舉凡個人的背 景、他人的寄望期許、社會評價、社會化(socialization)等條件,都可能是形塑 個人性別意識的社會文化因素(Unger, 1989) 。此外,建構論者也認為在法律、 政治、經濟、語言、文化等各種社會機制的形構下,社會性別是不斷變動、混淆 且複雜的,並非如本質論者所想,是穩定不變的,畢竟「建構」一詞本身就是個 充滿動態的概念,且因個體生命經驗與所處之時代背景、文化結構、權力關係都 不盡相同,因此建構出的社會性別在角色認定或刻板印象上也會因人而異。. 對於性、性別、性別差異與秩序的詮釋和論證,「本質論」與「建構論」雖 然長年以來在唇舌與筆墨間論戰不休,但其實早已掉入性別的二元差異與對立而 不自知,在探討到底「性別」是由「性」直接構成,亦或「性別」的約化強化了 20.

(34) 「性」的差異時,生物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皆構築在隱含著男女生物差異的基礎 上,如此最終只停留在異性戀(heterosexuality)模式中打轉,並排除了其他的性 別可能(林佳緣,2005) 。為更深化性別權力關係的研究,社會人文學者在「性」 與「性別」之外開始關注傳統上被視為自然天性的「性慾取向」,為多年來的角 力戰拋下了震撼彈,也為性別研究開啟了更為複雜、變動又糾葛不清的新頁。. (三)性慾取向的重現 引自 Butler(1990: 146)的說法「性別的操作,就如同是一文化印記下的行 動」 ,因為生理性別的真實感與物質性,使得「性決定了性別」 。前述所提欲區分 性與性別的差異,是很多論述的焦點,生物醫學論述的性特徵區別,是以生理、 心理、性意識、社會特質和結構解剖學上男女行為的差異找尋依歸,讓性差異的 概念化得以為兩性權力的不平等分配提供因果性的解釋(林秀麗譯,2000)。然 而,當醫學、公共衛生、生物學等處理相關「性」的議題時,社會人文學者卻將 焦點置於「性慾取向」8上,也就是說,他們並非對性的生理行為、性的物理化 學或性的解剖產生興趣,而是性的論述、性的文本(text) (何春蕤,1997:12)。 針對「生理性別」與「性慾取向」的討論,許多學者表示,性慾取向相異於生理 性別,因性慾取向是歷史、文化、政治等社會機制形構而成,生理性別則否。此 外,也有學者進一步指出,社會人文學者對「性慾取向」的研究,使性的醫學、 生物學、解剖學、公共衛生等學門受到質疑、批判與解構,甚至會反過來重新建 構「性」 ,顯現出「性」的社會建構性(何春蕤,1997)-如 Foucault(1926-1984) 在《性史》第一卷著作中針對「性」(sexuality)9所代表的論述提出了許多新穎 又抽象、反轉既有 sex 與 sexuality 的概念,他認為 sexuality 是一種經驗類屬,蘊 含了社會、文化、歷史,並非只是生物性的起源、個體的內在屬性而已,而是權 力論述身體和機制的一種歷史獨特地組織(Foucault, 1981),因此 sexuality 就是 權力機制,在看似被壓抑、監控的過程中,反而建構了「性」的本質、主體與其 操作方式,Foucault 所主張的論述總是先於生物學,便是意味身體的生物性只是 提供了性別的材料,只有在文化與論述的中介下性別才有可能真正地存在。而張 8. 9. 「性慾取向」 (sexuality)-即「性傾向」 、 「性取向」 ,是指陳個體性渴望、性幻想的對象。 「性 慾」-亦可稱為「情慾」 、 「性慾望」與「性態」 ,是指人對性的本能慾望與衝動; 「取向」則特 指一個人、某一對象。而性慾取向最普遍的類型有「異性戀」 、 「同性戀」 、 「雙性戀」與「無性 戀」(asexual)等,亦有其他分類方法。 在此需說明,以 Foucault 的用法,sexuality 的意義論述被譯為「性慾」是不適的,應以「性」 或「性意識」替代之,而研究者為避免誤解,在相關 Foucault 的理論中皆以 sexuality 原文述之。 21.

(35) 小虹(1996)則指出性別與性慾取向在分析向度上的差異更是晚近性別與同志研 究所汲汲於凸顯、強調與探究的,兩者在研究分析上的差異,是欲打破以往將生 理性別、社會性別、性對象選擇、性認同、性實踐、性慾望等全都一致約化「性 別」的僵局,但「性別」與「性慾取向」也並非是完全獨立、相異的概念,因為 兩者在社會文化上存在著交互影響、糾纏不清的關係。 性論述代表知識和權力的糾結對身體經驗的建構和干預。Foucault 嚴厲批判 人文社會科學對人之主體性、生理與心理的獨斷建構,及顯現的權力關係,而醫 學、宗教等社教機構談論 sexuality,全是為了控制 sexuality 與壟斷個體的身體經 驗和自我認同。Foucault 將身體視為一權力的場所,關注的是文化構成 sexuality、 將身體描述為有意義等的方式,其論點固然存在著「反本質論」的盲點,但仍為 近代有關性意識的文化建構研究舖設了一套架構(林秀麗譯,2000)。. (四)異性戀霸權下的多元性別論述 性別是身體符號化的構成,是我們生活中重複不斷的行為,因而成為自然存 在的型態與表象(Butler, 1993) ,所以我們習慣著以父權思想為中心、異性戀機 制為「常態」的生活模式。然,視為永恆不變「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真理, 果真絕對嗎?性別真如同永遠指向反向的箭頭,而沒有轉彎或反轉的可能嗎? 生理性別、社會性別與性慾取向一直是社會文化構築個體性別意識與認知的 黃金三角,父權思想的異性戀社會積極將三者合理化地串連,試圖營造正規、普 遍又理所當然的理想情境,目的便是欲穩固父權中心與異性戀霸權的結構,限制 並宰化性別的其他可能性。但性別的內涵從來就不是個單向、簡化、穩定的進行 模式,尤其人類的性慾望更是以流動、曖昧、游移的方式為性別越界提供持續擺 盪的力量(張小虹,1996),因此,當個體的性慾取向與生理性別、社會性別三 者出現斷裂與衝突時,父權與異性戀主流社會理所當然會將之視為違反自然的異 常現象,如跨性別研究的論述之一-生物醫療論述便藉著將異性戀之外的性慾取 向-如同性戀(homosexuality)、雙性戀(bisexuality)、陰陽同體(androgyne) 等視為病態,使性別霸權的展現表露無遺(林佳緣,2005;嚴玉鳳,2000)。 「同性戀」於 19 世紀末開始被創造與標記為某種特徵(林秀麗譯,2000), 直到 1920 年後才由西方性學與精神醫學英譯出「同性戀」 (homosexuality)一詞 (黃道明,2000) ,根據徐西森(2003:231)的定義,其指陳「同性間具有愛戀 的心理與行為」,意指在同性者之間產生感情、愛慕或性慾。早期社會對同性戀 22.

(36) 者多以鄙視、閃避與壓迫等輕蔑態度待之,而醫學領域中則將之視作「性別認同 障礙」、「性倒錯」 、「性心理異常」等疾病(張娟芬,1998)。晚近社會由於風氣 日益開放,對於同性戀議題也不再避諱談論之,然而一個普遍的假定是人類的性 慾取向若非異性戀便為同性戀,遂因而停留在二元論的脈絡下。90 年代時,雖 然「男性」與「女性」已描繪出無數可能的意涵,而出現許多以觀看與感覺的方 式使人成為一位男性或女性,但仍因陽性與陰性的歸類而持續強化了二元論(林 秀麗譯,2000) 。因此,雖然當時同性戀已漸為社會主流文化接受與正視,但「異 ∕同」似乎只是取代了「男∕女」的舊有性別模式,以性慾取向替代生理性別而 將人類劃分出兩種類屬,又再次陷入二元對立的泥沼中。 因此,Kinsey(1894-1956)開始重視中介於「男∕女」、「異∕同」並開放 出雙性性慾之可能的灰色、曖昧亦兼容地帶,這個西方關於「雙性戀」10最著名 的性研究指出,人並非先驗地被分為兩種類別-異性戀與同性戀,而是理論家創 造這些名詞與意義後再強加在人身上(Kinsey, 1948) 。此外,Kinsey 更宣稱,絕 對的同性戀只佔了人口的 4%,絕對的異性戀有 50%,所剩之 46%人口則都具有 某種程度的雙性戀,而此項發現強烈地衝擊了「非異即同」的二元性別觀。 90 年代的女性主義與女同志主義更是將基本路線定在「差異政治」上,她 們結合了後結構(post-structuralism)與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反主體、 反主義論述,主張超越、顛覆「男∕女」、「異∕同」、「本質∕表面」、「主∕客」 等的二元對立結構(周華山,1995) 。Butler 於 90 年代在其名著《性別麻煩》中 試圖顛覆「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劃分,質疑早期女性主義會因此而將性別預 設為性慾取向的社會建構,視為先驗本質性的存在,如此便會直接否定性慾本身 的自然化及多方展演的潛力,因此 Butler(1990)提出了「反認同、反性別的性 慾取向」 ,除了反對將性慾約化為性別,亦企圖開放出性、性認同、性別、性別 認同、性對象、性實踐等各種面向的交雜互動。 此外,張小虹(1995)更表示, 「男∕女」 、「異∕同」 、「陽剛∕陰柔」等渭 涇分明的界限劃分,都是父權社會中文化的性別監控,因此,若欲瓦解此根深蒂 固的不平等權力配置,鬆動性別對立的僵化思考,便是要將「對立政治」轉換為 「差異政治」,以此方能開放出更多元的性、性別、性傾向、權力與性慾望的流 動和互動,而「性別越界」正標示著這樣的理論思考與文本閱讀策略的可能。 10. 「雙性戀」 (bisexuality)又簡稱「bi」 ,「bi」是指涉「二」的意思。雙性戀是指個體對兩種性 別的社會成員都會產生愛戀或性衝動的心理與行為。 23.

(37) 此處關注異性戀如何被建構、同性戀如何「現身」、雙性戀的二元突破,及 性別越界的現形,可發現性別已非既有僵化的概念,因性慾研究推翻了異性戀霸 權,開展出同性戀的社會位置,而雙性戀研究則撼動「異∕同」的二元論。隨著 後現代與後結構主義的出現,90 年代的性別研究更是蓬勃發展,在顛覆、混亂 舊有性別秩序後,牽引著流動、曖昧與差異的特質,開拓出性別越界的各種可能。. 二、性別越界推手:女同志主義與酷兒理論 跨越長年將人類劃一為二的邊界-性別越界,並非一朝一日所形成,從邊界 的出現到邊界的模糊,甚至到無邊界的理想,都需要一波波的衝擊與運動,這樣 波折崎嶇的歷程由 18 世紀女性意識的甦醒和女性主義的發起為起點,提出了反 對女性從屬地位、追求男女平等與平權的訴求,此次的婦權運動被後世謂為「第 一波婦運」 ,其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與影響除了是人類社會首次對父權提出具體、 系統、行動式的抗爭之外,也因這股為女性爭取平等的聲浪在長期奮鬥下不斷地 蔓延,使得晚近的女性主義得以更深入、廣泛地思考以往理論的缺漏與不足,而 將其基本立場、思維方向與論證範疇作轉換與擴充,同時在催生了同志研究後, 開拓出更為多元的性別論述,讓今日跨學科、跨性別、跨文化的同志與性別研究 在社會、學術亦或運動領域,都綻放出絢麗、燦爛的光芒。 晚近女性主義理論的轉折與同志研究的出現,豐富了日後熱鬧的性別越界相 關論述,是為性別越界最為推波助瀾的要素,本研究將試耙梳晚近女性主義與同 志研究的相關理論,包括 70、80 年代的「女同志主義」與 90 年代的「酷兒理論」 。. (一)女同志主義 1960 年代晚期對女性主義而言,代表著關鍵的歷史分水嶺,此時晚期女性 主義開始發展對父權論述的解構,此次運動被稱為「第二波婦運」 ,是繼第一波 婦運後女性再一次的性別反動(李銀河,2003) 。與前期相比,1960 年代晚期後 的女性主義顯然在基本理念的闡述與論證上都起了很大的轉折,在精神分析學、 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亦或後殖民主義等當代思潮分析策略以及同志運動興起 的激盪下,女性主義開始邁向具有新興思考與多元發展的後女性主義(謝小岑 譯,1999)。而女同志主義(lesbianism)在此歷史脈絡下伴隨著 70 年代新興的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礎研究強調 科學問題的突 破 ,應用研究則強調 實務問題 的解決 ,專題研究計畫應透過 加強計畫執行方法及步驟的可行 性,使研究工作能確實執行並產 生效益。透過專題研究計畫

在心理學範疇的議題中,性別變項上的差異表現常受到關注, Robak 與 Weitzman

• 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 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 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對 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scrimination, Change Leadership and LMX on Femal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研 究

語言的意義在於使用 ,而使用又是 因應著不同遊戲情境而定,因此語 言意義具有 豐富性、多變性、..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所以,世界可以毀滅,而我們的真心不會毀滅;生命的形相雖有千差萬別,生命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