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構不當對待動物行為之刑法規範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重構不當對待動物行為之刑法規範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治. 政 重構不當對待動物行為之刑法規範 大 立. Re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Animal Cruelty Law.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李聖傑 博士 研究生:許琬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六 年 七 月.

(2) 摘要 當人們談論動物保護時,可能提出的問題大約不脫「人類是否應該保護動 物」 、 「人類為何保護動物」 、 「人類應該保護哪些動物」 ,以及「人類如何保護動 物」之延伸範疇,針對這四個問題又可以依所採之研究基礎偏重倫理學或法學, 而有各種不同的回應。 本文採取偏重法學角度之立場,從實定法出發,隨時序個別分析我國及德 國動物保護法之歷史發展及現行法呈現之樣貌後,藉由與咸認先進的德國動物 保護法制及其背後所可能隱含之人與動物關係的歷史變遷進行比較研究,試圖 在同與異之間尋找我國動物保護法所隱含的人與動物關係之可能解釋,此乃嘗. 政 治 大. 試從實定法追溯背後的倫理學意涵,並在此解釋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動物保護. 立. 法益之可能回答,由倫理學再回歸法學領域,均是試圖回應「人類是否應該保. ‧ 國. 學. 護動物」及「人類為何保護動物」二問。. 最後嘗試藉由求得之動物保護法益「道德感情」來建構我國動物保護刑事. ‧. 規範,則是試圖給出「人類應該保護哪些動物」及「人類如何保護動物」二問. sit. y. Nat. 在刑事法層面上之回答,對現行動物保護法刑事規範提出修正建議,包括將動. al. er. io. 物一般保護規定及刑事規範分勾,擴張動物一般保護之客體範疇而維持刑事規. v. n. 範涉及之行為客體範圍,以重構本文理想之動保刑事規範。. Ch. engchi. i Un. 關鍵字:動物保護法、層級化動物保護、人類中心主義、生命中心主義、儒家、 道義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天人合一、法益、道德感情、惻隱之心、憐憫之情、 動物虐待。.

(3) Abstract When referring to animal protection, the most popular questions probably will be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following four. Should humans protect animals? Why should humans protect animals? What kind of animals should humans protect? And the final one, how do humans protect animals? The answers can be changed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views, like ethics view or legal point of view. This study basically focuses on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starting with Taiwan’s Animal Protection Act and German’s Animal Welfare Act (in German: Tierschutzgesetz), by comparing those two different animal protection sys-. 政 治 大. tems,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aiwan’s Animal Protection Act. 立.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s development of animal welfare, then using the conclusion. ‧ 國. 學. to explore the legal interest of animal protection, attempting to answer the first two questions: Should humans protect animals? And why?. ‧. Furthermore, using the legal interest “moral emotion” to construct ideal animal. sit. y. Nat. protection criminal legal norms, attempting to answer the rest of the questions: What. al. er. io. kind of animals should humans protect? And how to protect? The final purpose is to. v. n. reconstruct an ideal animal protection criminal law system in Taiwan.. Ch. engchi. i Un. Keywords: Animal Protection Act, class system of animal protection, Anthropocentrism, Biocentrism, Confucianism, the moral obligation center Anthropocentrism, unity and unification of man and heaven, legal interest, moral emotion, compassion, sympathy, animal abuse..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社會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7 第一項 研究範圍.................................................................................................. 7 第二項 研究方法.................................................................................................. 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9. 政 治 大. 第二章 我國動物保護處罰規定分析 .............................................. 11. 立. 第一節 我國動物保護法歷史沿革 ...................................................................11. ‧ 國. 學. 第一項 動物保護法之制定(民國 87 年 11 月 4 日).................................... 11 第一款 立法過程............................................................................................11. ‧. 第二款 法規內容............................................................................................13. sit. y. Nat. 第一目 保護客體........................................................................................ 14. io. er. 第二目 動物保護法之重要規定................................................................ 14 第三目 違反義務均課以行政罰................................................................ 15. n. al. Ch. i Un. v. 第二項 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修正前之動物保護法........................................ 16. engchi. 第一款 第一次修正(民國 89 年 5 月 17 日)............................................16 第二款 第二次修正(民國 90 年 1 月 17 日)............................................16 第三款 第三次修正(民國 90 年 12 月 21 日)..........................................17 第四款 第四次修正(民國 93 年 1 月 7 日)..............................................17 第三項 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修正後之動物保護法........................................ 18 第一款 第五次修正(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19 第二款 第六次修正(民國 97 年 1 月 16 日)............................................20 第一目 一般性規定.................................................................................... 20 第二目 動物保護相關規定........................................................................ 21. i.

(5) 第三目 動物管理相關規定........................................................................ 23 第四目 違反義務之罰則............................................................................ 24 第三款 第七次修正(民國 99 年 1 月 27 日)............................................29 第四款 第八次修正(民國 100 年 6 月 29 日)..........................................30 第五款 第九次修正(民國 104 年 2 月 4 日)............................................30 第一目 一般性規定.................................................................................... 31 第二目 動物保護相關規定........................................................................ 31 第三目 動物管理相關規定........................................................................ 32 第四目 違反義務之罰則............................................................................ 33 第六款 第十次修正(民國 105 年 5 月 18 日)..........................................36. 治 政 大 ......................................36 第七款 第十一次修正(民國 106 年 4 月 26 日) 立 第二節 我國現行法之保護客體分析 ..............................................................37 ‧ 國. 學. 第一項 保護客體之界限.................................................................................... 37. ‧. 第二項 層級化保護客體.................................................................................... 42 第三節 我國現行法之處罰要件分析 ..............................................................47. y. Nat. sit. 第一項 以行政罰作為法效果者........................................................................ 47. n. al. er. io. 第一款 單純課以行政罰................................................................................47. i Un. v. 第二款 中間類型:行政罰與刑罰的交錯領域............................................48. Ch. engchi. 第二項 以刑罰作為法效果者............................................................................ 50 第一款 行為客體............................................................................................51 第二款 構成要件............................................................................................51 第三款 法律效果............................................................................................52 第三項 小結........................................................................................................ 52. 第三章 德國動物保護處罰規定分析 .............................................. 55 第一節 德國動物保護法歷史沿革 ...................................................................55 第一項 西元 1871 年前...................................................................................... 55 第二項 帝國時期(1871 年-1932 年) ............................................................ 56 ii.

(6) 第三項 納粹時期................................................................................................ 57 第一款 帝國刑法典新增第 145b 條..............................................................57 第二款 帝國動物保護法制定........................................................................58 第一目 帝國動物保護法內容概述............................................................ 58 第二目 帝國動物保護法之執行規定........................................................ 60 第三目 其他動物保護法規........................................................................ 61 第四目 小結................................................................................................ 62 第四項 戰後德國................................................................................................ 63 第一款 1972 年動物保護法...........................................................................64 第二款 1986 年動物保護法首次修正法.......................................................69. 治 政 大 第三款 1990 年民法第 90a 條修正 ............................................................... 73 立 第四款 1998 年動物保護法第二次修正法...................................................74 ‧ 國. 學. 第五款 2002 年基本法第 20a 條修正 ...........................................................78. ‧. 第六款 2006 年修正動物保護法...................................................................79 第七款 2007 年動物保護法首次修正法.......................................................80. y. Nat. sit. 第八款 2009 年動物保護法第二次修正法...................................................80. n. al. er. io. 第九款 2013 年動物保護法第三次修正法...................................................81. i Un. v. 第二節 德國現行法之保護客體分析 ..............................................................88. Ch. engchi. 第一項 保護客體之界限.................................................................................... 89 第二項 層級化保護客體.................................................................................... 89 第三節 德國現行法之處罰要件分析 ..............................................................94 第一項 以刑罰作為法效果者(§17).............................................................. 94 第一款 行為客體............................................................................................94 第二款 可罰的三種態樣................................................................................94 第一目 無合理理由殺害............................................................................ 95 第二目 粗暴虐待........................................................................................ 95 第三目 折磨................................................................................................ 96 第三款 主觀構成要件....................................................................................97 iii.

(7) 第四款 法律效果............................................................................................97 第二項 以行政罰作為法效果者(§18).......................................................... 98 第一款 構成要件............................................................................................98 第二款 法律效果............................................................................................99. 第四章 「人類中心」之我國動物保護體系 ............................... 101 第一節 人與動物關係的發展 .........................................................................101 第一項 人類中心觀點...................................................................................... 102 第一款 宗教觀點..........................................................................................102 第二款 哲學觀點..........................................................................................103. 政 治 大. 第一目 動物機械觀.................................................................................. 103. 立. 第二目 間接義務觀.................................................................................. 104. ‧ 國. 學. 第三目 享樂功利主義.............................................................................. 105 第二項 非人類中心:生命中心觀點.............................................................. 106. ‧. 第一款 動物福利論......................................................................................106. sit. y. Nat. 第二款 動物權利論......................................................................................109. io. er. 第二節 向非人類中心觀點演進之德國動物保護法制 ..............................110. al. 第一項 支配權被侵犯:動物作為人的財產.................................................. 110. n. iv n C 憐憫之情被侵犯:動物因人類之自利而間接受保護 ...................... 111 hengchi U. 第二項. 第三項 人類中心轉向非人類中心之過渡:關注動物痛苦感受.................. 112 第四項 超越動物痛苦感受:關注動物其他利益.......................................... 113 第一款 其他利益..........................................................................................114 第一目 脊椎動物的生命利益.................................................................. 114 第二目 脊椎動物的身體完整性利益...................................................... 115 第三目 所有動物維持其通常狀態(包括生命存續)的利益.............. 115 第二款 具疼痛能力動物的分類細緻化......................................................116 第三款 利益衡量標準持續調整..................................................................117 第四款 定位:福利觀點動物保護..............................................................118 iv.

(8) 第五項 小結...................................................................................................... 119 第三節 處於「人類中心」觀點之我國動物保護法制 ..............................121 第一項 保護動物之範圍及其保護層級.......................................................... 121 第二項 騷擾、虐待、傷害動物行為.............................................................. 122 第一款 動物保護法前時期..........................................................................122 第二款 行政規範時期..................................................................................123 第三款 刑事規範時期..................................................................................123 第三項 「宰殺」動物...................................................................................... 126 第四項 五大自由與 3R 原則 ........................................................................... 127 第五項 小結...................................................................................................... 128. 治 政 大.......................................128 第四節 符合我國文化的「人類中心」動保體系 立 第一項 如何解釋基本態度差異?.................................................................. 128 ‧ 國. 學. 第二項 我國傳統文化觀點是否能提供解釋?.............................................. 130. ‧. 第三項 小結:天人合一的「人類中心」主義.............................................. 132. sit. y. Nat. 第五章 動物保護之法益 .................................................................. 135. io. er. 第一節 法益概念沿革 ......................................................................................135. al. 第一項 Birnbaum「法的益」.......................................................................... 136. n. iv n C Binding 的法益理論 ............................................................................ 136 hengchi U. 第二項. 第三項 v. Liszt 的利益說................................................................................. 137 第四項 Jäger 的狀態法益理論 ........................................................................ 138 第五項 Marx 的一元個人法益理論 ................................................................ 139 第六項 Roxin 的法益理論 ............................................................................... 140 第七項 小結...................................................................................................... 141 第二節 法益概念之界定原則 .........................................................................141 第一項 法益與純粹思想目標無關.................................................................. 142 第二項 法益與專橫刑罰威脅無關.................................................................. 142 第三項 法益與純粹違反道德行為無關.......................................................... 142 v.

(9) 第四項 法益與父權主義無關.......................................................................... 142 第五項 法益與純粹感受無關.......................................................................... 143 第六項 法益與違反禁忌無關.......................................................................... 143 第七項 法益必須與人有關?.......................................................................... 143 第三節 法益一元、二元之爭與國家任務變遷 ...........................................145 第四節 動物保護法益之探求 .........................................................................147 第一項 德國動物保護法益之討論.................................................................. 148 第二項 我國動物保護法益之討論.................................................................. 149 第一款 財產法益..........................................................................................149 第二款 環境法益..........................................................................................150. 治 政 大 第三款 動物之生命、身體、健康法益...................................................... 151 立 第四款 良善人格養成..................................................................................152 ‧ 國. 學. 第五款 情感法益..........................................................................................155. ‧. 第六款 善良風俗..........................................................................................158 第一目 善良風俗之內涵──道德感情:惻隱之心、憐憫之情.......... 159. y. Nat. sit. 第二目 道德能否作為法益?.................................................................. 161. n. al. er. io. 第七款 小結..................................................................................................166. iv. Ch 第六章 修法方向 ............................................................................... 169 Un. engchi. 第一節 我國現行動物保護法刑事規範之缺失 ...........................................169 第一項 概念定義不明確.................................................................................. 169 第二項 規範用語不精確.................................................................................. 170 第三項 行政不法再犯轉刑事不法之不妥...................................................... 170 第四項 不符合刑法規範基本結構.................................................................. 172 第五項 刑度失衡.............................................................................................. 172 第二節 以人本位思考下之動物保護法客體範圍 .......................................175 第三節 以動保法益檢驗現行要件之適當性 ...............................................177 第一項 納入刑法保護之行為客體範圍.......................................................... 177 vi.

(10) 第二項 檢討現行法條之各項要件.................................................................. 178 第一款 第 25 條............................................................................................178 第二款 第 25-1 條 ........................................................................................179 第三款 第 27-1 條 ........................................................................................180 第四款 第 30 條第 2 項................................................................................180 第五款 第 31 條第 2 項................................................................................183 第四節 修正建議 ...............................................................................................185 第一項 仿照刑法規範語法設計動物保護法之刑事規範.............................. 186 第二項 刪除五年或二年內再違反行政不法轉刑事不法之規定.................. 188 第三項 刑度建議.............................................................................................. 189. 學. ‧ 國. 第七章. 政 治 大 結論 ....................................................................................... 191 立. 參考文獻 .............................................................................................. 195. ‧. 附錄 ...................................................................................................... 211. sit. y. Nat. 德國動物保護法(Tierschutzgesetz)中譯 ...................................................211. n. al. er. io. 我國刑法典刑度整理表 ....................................................................................245. Ch. engchi. vii. i Un. v.

(11) 表目錄 表一:我國動物保護法不同種類動物保護層級比較表.......................................... 45 表二:我國動物保護法以刑罰作為法效果之要件表.............................................. 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Un. v.

(12) 圖目錄 圖一:我國動物保護法層級化保護客體..................................................................46 圖二:德國動物保護法層級化保護客體..................................................................9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 i Un. v.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 研究動物保護的契機,僅是源自研究所某年課堂上眾人討論中教授曾經提 及的一小段話,那些話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被提及、前後討論之脈絡究竟如何 早已不復記憶,但一直留在腦海中的是當時討論所留下的問題:殺不是人養的 野鼠,到底應不應該用刑法處罰?這並非與己身無關的問題,因為據說幾年前, 刑法中心曾經鬧鼠患,似乎就曾想用(或已用)黏鼠板來抓那隻在十五樓各研 究中心屋頂上來來去去、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老鼠。. 政 治 大. 本文對我國動物保護法制的研究,都源自於那個初見簡單,容易下意識反. 立. 射回答、與刑法理論表面看似沒有多大關係的問題,並在思索過程中,逐漸演. ‧ 國. 學. 變為「人類是否應該保護動物」、「人類為何保護動物」、「人類應該保護哪些動 物」,以及「人類如何保護動物」等四個問題面向。. ‧. 解答這些問題的方法,除了單純解釋當下的動物保護法條文外,是否還存. sit. y. Nat. 在其他論證方式?最初於研究所修習李聖傑教授開設之刑法專題研究課程時所. er. io. 撰寫之「動物保護的初步探討──關於動物之地位與保護之法益」報告,即曾. al. iv n C hengchi U 同處出發,去證立動物與人類、動物與動物應平等對待的理由,這個想法其實 n. 經嘗試從動物的地位著手,試圖從動物與人類間的相同處、動物與動物間的相. 是源自於倫理學討論動物保護議題時,例如動物保護倫理學研究的知名學者, Peter Singer 與 Tom Regan,多是由論證動物與人有多少程度的相似(Singer 的 感受痛苦的能力論點、Regan 的感受生命主體論點)出發,進而認為必須給予 動物相同對待的邏輯。然而當時思考的研究路徑,在操作的過程中卻發現越來 越多的困難,除了在尋找動物與人類、動物與動物間相同處的過程中卻發現, 即使在不停尋求說法證立人類與動物具有相同處時,無法避免的卻是發現實際 上更多相異之處,而須說明為何這些相異處應當被忽略的困擾以外;該如何將 此種平等對待的要求,從倫理學推展到法學領域、尤其是刑法領域,更是一大 難題。因為顯然倫理上認為正當並不等於法律即有義務將之納為法秩序內涵之 1.

(14) 一環,而倫理與法律中間的連結點,卻不是純粹經由法學討論就能分析出所謂 「可成為法的條件」之類的要件,更可能的說法反而應該著眼於政治力的作用, 政治上經過立法程序,那麼倫理要求從倫理的領域輸入至法領域就取得了形式 正當性1。「為什麼」要將動物保護倫理要求以法律規範?其原因不是法律的, 而是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不可能僅依靠法律分析就取得答案。而從動物 地位出發的研究路徑,無可避免的需要去解釋、回答這個「為什麼」 ,才能讓動 物保護的倫理討論順暢地進入法律討論的領域。本文認為在這個論述途徑下, 若跳過這個問題,或含糊的以立法者若欲立法這種方式來使討論能進入法律領 域的論述,顯然就不是完整的對動物保護的前後邏輯一貫的研究,雖然這個問. 治 政 模的實證研究卻並非本文目前所能處理的範疇。 大 立 故而在這篇論文中,將選擇從其他研究路徑,也就是從實定法路徑著手,. 題或許可從以實證方法分析我國社會動物文化層面之角度進行探討,然而大規. ‧ 國. 學. 即是反過來希望藉由分析動物保護的法律規範,嘗試呈現現存動物保護法秩序. ‧. 其背後所可能隱含的倫理學意義,亦即法規背後對人與動物關係的中心思考邏 輯,並試圖以此法自身之思考邏輯來檢視動物保護各條文之設定,尤其是刑法. y. Nat. sit. 規範,是否符合規範自身之目的?若不符合,那符合此種邏輯的理想刑事規範. n. al. er. io. 又為何?在嘗試回答「人類是否應該保護動物」、「人類為何保護動物」、「人類. i Un. v. 應該保護哪些動物」、「人類如何保護動物」四個問題的同時,並希望最終能解. Ch. engchi. 答最初激發研究動機的疑問:殺不是人養的野鼠,到底應不應該用刑法處罰?. 第二節 社會背景 西方社會對待動物的態度,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 的哲學,其將自然界所有存在劃分為不同階層,具有理性靈魂的完美人類是最 高階層,其餘較不完美的人類,如奴隸、婦女及其他動物、植物則分屬較低階 層(階層論) ,並認為較下層之生物存在的目的即是為上層的生命服務,故而植 物的存在是為了動物,動物則是因人類之需要而存在,自然不造不完全之物, 1. 按李茂生教授之見解,其認為法律系統之正當性可來源自系統外部之政治決定,即民主政體 所為之價值選擇,參李茂生,動物權的概念與我國動物保護法的文化意義,月旦法學雜誌,94 期,頁 161,2003 年 3 月。 2.

(15) 亦不為徒勞之事,則自然必定是為人類而創造動物(目的論)2。Aristotle 此種 哲學觀念對後世有極大影響,其階層論的說法並在日後漸被完善為存在鎖鏈 (great chain of beings)概念,西元 4 世紀之神學家 Augustinus(奧古斯丁)及 13 世紀之神學家 Thomas Aquinas(湯馬斯‧阿奎那)亦延續此種觀點,主張萬 物之存有序列及使用序列3。 而自啟蒙運動後,西方此種看待動物之態度出現一些變化。17 世紀時雖有 哲學家 Descartes(笛卡爾)主張動物機械觀,認為動物本質如同機械一般4,然 而其理論在當時卻也非毫無批評意見。Voltaire(伏爾泰)即反對這種動物機械 論觀點,而認為自然既為動物安排了一切感覺器官,卻認為動物無知無覺,這 種矛盾根本不合理,而 Descartes 主張動物沒有語言能力代表其沒有思想亦不正. 治 政 大 確,Voltaire 認為甚至在人類之間,也不單只憑藉語言來判斷人類自身具有感 立 情、記憶與想法,事實上縱使不說話,人所表現出之肢體動作或表情亦應可以 ‧ 國. 學. 提供他人判斷其想法之線索,那麼也可能從動物的動作與表現來判斷出其亦具. ‧. 有思想5,把動物當成純粹機械是錯誤的。. 18 世紀哲學家 Kant(康德)主張之義務論,雖認為動物並未具備理性故而. y. Nat. sit. 非道德群體的一份子,但其同時亦主張人為了其他人之利益,仍不應殘酷對待. n. al. er. io. 動物6;18 世紀後期 19 世紀初之哲學家 Bentham(邊沁)則主張功利主義,認. i Un. v. 為人性乃追求快樂避免痛苦,故而引起最大快樂結果之行為乃是道德上善的行. Ch. engchi. 2. Steven M. Wise 著,李以彬譯,憤怒的獸籠,頁 29、31,2000 年;Aristotle 著,曾建平、代 峰譯,政治學第一卷節選,收於 Peter Singer and Tom Regan 編,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2 版, 頁 5-6,2010 年。 3 Steven M. Wise 著,李以彬譯,憤怒的獸籠,頁 40-41、頁 43;Thomas Aquinas 著,曾建平、 代峰譯,神學大全節選,收於 Peter Singer and Tom Regan 編,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2 版,頁 7-12,2010 年;許晉瑋,一個動物各種表述:動物保護法制的虛像與實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3,2010 年。 4 Tom Regan 著,李曦譯,動物權利研究,頁 2、頁 7,2010 年;René Descartes 著,曾建平、 代峰譯,方法談、給紐卡索一侯爵夫人的書信(1646 年 11 月 23 日) 、給 Henry More 的書信(1649 年 2 月 5 日) ,收於 Peter Singer and Tom Regan 編,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2 版,頁 17、頁 19, 2010 年;曹菡艾,動物非物:動物法在西方,頁 114-118,2007 年。 5 Voltaire 著,曾建平、代峰譯,哲學辭典「動物」 ,收於 Peter Singer and Tom Regan 編,動物 權利與人類義務,2 版,頁 22-23,2010 年。 6 Tom Regan 著,李曦譯,動物權利研究,頁 149;曹菡艾,動物非物,頁 118-121;Immanuel Kant 著,曾建平、代峰譯,對動物和神靈的責任,收於 Peter Singer and Tom Regan 編,動物權 利與人類義務,2 版,頁 25-26,2010 年。 3.

(16) 為,在這種觀點下,有感受痛苦能力的動物,其痛苦亦應被納入考量7。 而現代西方動物運動的起點,咸認乃始於 1975 年 Peter Singer 之「動物解 放」及 1983 年 Tom Regan 之「動物權利研究」8,Singer 與 Regan 相繼推出之 此二部動物保護倫理學著作引領西方學界與公眾開始對動物保護議題爆發興 趣,各種從不同領域角度研究動物保護的書籍此後競相出版,動物解放運動亦 開始蓬勃發展9。 而相對於西方社會的動物觀點,我國動物保護之社會背景則似乎有所不 同,雖然我國傳統文化及宗教,如佛教與道教,同主張動物與人均為平等,故 應給予動物保護,而儒家雖未主張動物與人平等,卻亦認同應有差別的保護動 物10,然而我國於民國 87 年制定動物保護法之緣由,卻看似與此種傳統文化、. 治 政 大 宗教觀念無甚大關聯。事實上,從該草案於立法院討論時多位立法委員之發言 立 即可發現,我國當時制定動物保護法之背景,並非為回應社會上保護動物之運 ‧ 國. 學. 動或主張,而是因為當時台灣屢有販賣犀牛角或虐待動物等情事,引發國際社. ‧. 會之批評與關切11,「動物保護法不僅是基本的人道與對動物生存權的倫理尊 重,更牽涉我們國家的國際觀瞻」12,故而欲藉由制定動保法, 「…以正國際視. y. Nat. sit. 聽,同時改善台灣不保護動物、凌虐動物的形象…」13,顯然是迫於國際社會. n. al. er. io. 之壓力因而制定動物保護法。. i Un. v. 而此後動保法之歷次重大修法,亦多是因社會上發生重大虐待動物事件,. Ch. engchi. 7. 林火旺,倫理學,2 版 7 刷,頁 32,2011 年;Tom Regan 著,李曦譯,動物權利研究,頁 164、 頁 170。 8 即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一書,此書於尚未有中譯本時,研究者多將書名譯為「為動物 權利辯護」,惟北京大學出版社於 2010 年所出之中譯本定名為動物權利研究,故本文從之。 9 MARGO DEMELLO, ANIMALS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ANIMAL STUDIES 7-9 (2012). 10 釋昭慧,佛教「生命倫理學」研究:以動物保護議題為核心,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3 期, 頁 30、頁 35、頁 39,2007 年 8 月;樂愛國,道教對《孟子》「仁民愛物」的吸取與詮釋── 兼論道教生態倫理與儒家的差異,弘道,49 期,頁 104-106,2011 年;白奚,儒家的人類中心 論及其生態學意義──兼與西方人類中心論比較,中國哲學史,2 期,頁 25、頁 28,2004 年。 11 如民國 88 年時清潔隊乃使用鐵絲套索等原始方法捕捉流浪犬,並因而造成流浪犬受傷,甚 至喉嚨穿孔、食物從孔中流出,引發大量外國人士關注並寫信抗議,參〈外國人士控訴:台灣 虐殺流浪犬〉 ,自立晚報,5 版,1999 年 5 月 10 日;台灣當時更多之動物虐待情事紀錄可參許 修豪,非人類動物的基本權利?-從黑猩猩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6-17,1999 年。 12 周陽山委員發言,參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7 卷 40 期院會紀錄,頁 117,1998 年。 13 洪奇昌委員發言,參立法院公報處,87 卷 40 期院會紀錄,頁 116-117。 4.

(17) 短暫引起新聞媒體大幅報導,並因而引發社會大眾爆發式的關注,進而促使立 法者以修正動保法方式回應強烈的輿論。 舉例而言,對動保法的第一次大幅度修正是民國 97 年的第六次修正,而在 此之前的第五次修正則正式將動物虐待行為入罪。第五次與第六次修正同是因 為民國 95 年間發生之內湖虐貓事件,行為人以剪鬍鬚、鐵夾夾耳朵、餵食胡椒 粉、灌食沐浴乳等各種手段虐待僅約二個月大之幼貓,並將照片上傳至論壇, 更聲明虐貓並非犯罪,警察亦無可奈何14,故而引起輿論憤慨,強烈認為應將 動物虐待行為入罪,促成第五次、第六次動保法之修正。 而之後較大幅度之修正尚有第九次及第十一次修法。第九次修法除因民國 102 年上映之電影「十二夜」 ,以紀錄片形式記錄流浪犬進入收容所後僅剩十二. 治 政 大 天就面臨安樂死的短暫生命歷程與收容所內艱困的生存環境,引發大眾對收容 立 處所流浪動物的同情,最終修法刪除動保法十二日安樂死條款外,更因民國 103 ‧ 國. 學. 年底,私人牧場於運送其所有之河馬時,河馬因不明原因跳車重傷,並於救助. ‧. 移置過程中再度重摔,最終於二日後死亡之事件,在媒體大幅報導「河馬路邊 流淚」及河馬身世等新聞及社群媒介的快速傳播下,大眾開始關注展演動物的. y. Nat. n. al. er. io. 再為虐待方科刑之規定,改為直接科以刑罰15。. sit. 保護,並促使第九次動保法修正將原先虐待動物行為僅課以行政罰,於五年內. i Un. v. 此後於民國 104 年底,又發生澳門僑生殺害街貓事件16,且該生於案件仍. Ch. engchi. 在審理時,即再度犯案,殺害另一餐廳店貓17;民國 105 年 6 月則發生國軍虐 殺流浪犬事件,涉案官兵以木棒毆打後,再以鐵鍊吊死流浪犬並棄屍大海18; 14. 〈網路虐貓狂現形 竟來自台北〉,自由時報,2006 年 8 月 1 日,http:// 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4453(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科技新貴虐貓 拍 照上網發言挑釁〉,華視新聞,2006 年 7 月 26 日,http:// news.cts.com.tw/cts/society/200607/200607260203961.html(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15 〈不捨!河馬阿河走了… 獸醫推死因有三〉,今日新聞,2014 年 12 月 29 日,http:// www.nownews.com/n/2014/12/29/1560534(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 〈「阿河條款」三 讀通過:虐待動物致死可重判 1 年徒刑〉,關鍵評論,2015 年 1 月 23 日,https:// 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930(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16 即大橘子事件,〈「大橘子」事件 引爆網友怒火〉,自由時報,2015 年 12 月 31 日,http:// 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558030(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17 〈殺完大橘子再殺斑斑 台大生陳皓揚單車棄屍〉,蘋果日報,2016 年 8 月 11 日,http://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811/926481/(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18 即小白事件,〈海陸隊員虐殺小白 出面鞠躬致歉〉,蘋果日報,2016 年 6 月 27 日,http:// 5.

(18) 此外亦有多起外籍移工宰烹犬貓事件19,二年內連續發生多起殺害動物事件使 輿論沸騰,最終促成民國 106 年第十一次之動保法修正,除提高殺害動物之刑 責外,亦將食用犬貓納入處罰20。 從上開我國立法及修法歷程來看,可發現其主要背景與西方發展至動物福 利論或動物權利論觀點的人與動物關係之倫理學主張似乎較無直接關聯,反而 似與個案的大眾情感展現較有關係,從上開因個案而引發之公眾輿論變化來 看,可以認為我國社會對待動物的態度逐漸改變,一定程度上確實認為應當保 護之,並且也會同聲譴責某些傷害動物的行為。然而究竟哪些動物是社會共識 上認為應屬被保護之對象?又哪些行為是社會共同認為不可容許的?若僅從受. 治 政 大 份子──犬、貓,或是當事動物因展現其看似人性化之一面,因而引發人類之 立 同情心理時 ,我國之公眾輿論傾向於願意政府採取一些行動,賦予這些動物 社會高度關注之事件本身來看,似乎在涉及與人類較為親近之寵物的主要組成. 21. ‧ 國. 學 ‧.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27/895138/(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19 〈越籍移工殺狗爭議 應有後續對話〉,蘋果日報,2015 年 10 月 3 日,http://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003/704168/(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 〈吃狗是文化差異?動保團體籲移工勿宰食動物〉 ,新頭殼,2016 年 4 月 22 日,https:// newtalk.tw/news/view/2016-04-22/72435(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20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105 卷 82 期院會紀錄,頁 46-51,2016 年;〈立院三讀《動保 法》 吃貓肉狗肉最高可罰 25 萬元〉,蘋果日報,2017 年 4 月 11 日,http://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411/1095374/(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21 若將民國 103 年底因運送不當而跳車重傷最終死亡之河馬阿河事件與民國 105 年 8 月台北動 物園欲運送長頸鹿宵久至六福村野生動物園進行繁殖,卻於搬運途中出現異常,最終死亡事件 相比,前者顯然因最初河馬於路邊看似流淚的情景,而吸引媒體大幅度報導並使事件高度曝 光,使公眾在社群網路上之討論極為熱烈,當時各種「心痛」 、 「不忍」等的留言俯拾即是,更 因而促成動保法之修正,相較之下長頸鹿宵久事件卻沒有如同阿河般的關注度與報導密度,就 連公眾在網路上的討論熱度也遠不及阿河,阿河事件雖影響展演動物的入法,但最終動保法內 之展演動物僅限於娛樂目的而展演或供騎乘之動物,顯然純粹展示動物並不在展演動物之要件 涵攝範圍內,而長頸鹿宵久事件更顯示純粹展示動物之動物園既無法適用展演動物之管理,且 因農委會之動物運送管理辦法僅適用於豬、牛、羊,長頸鹿亦無法適用,可見現行動保法仍有 許多須修正之處,但修法的輿論動力卻似乎仍不足夠。 農委會公告動物保護法第九條第二項所定「動物種類」為豬、牛及羊,參農牧字第 0970040852 號公告,民國 97 年 8 月 18 日,行政院農委會:http:// 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4157/ch07/type1/gov62/num18/Eg.htm(最後 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關於長頸鹿宵久運送死亡事件,可參〈長頸鹿「宵久」運送猝死〉 ,蘋果日報,2016 年 8 月 11 日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811/37343522/ ( 最 後 檢 視 日 期:2017 年 6 月 7 日)。關於河馬眼淚的大幅報導,舉例有〈河馬車禍流淚? 動物專家:不 排除〉,蘋果日報,2014 年 12 月 26 日,http://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26/531268/(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19) 法律上某種程度之保護。.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第一項 研究範圍 縱觀台灣現行與動物相關之法令,可知我國乃係以制定各種不同單行法之 方式來個別規範與動物相關之各種事項,舉例而言,除民國 87 年制定,目的在 保護動物之動物保護法外,尚有目的為保育野生動物、維護物種多樣性及自然 生態平衡,保護對象為野生動物之野生動物保護法22;目的為管理畜牧事業、 防範畜牧污染、促進畜牧事業發展的畜牧法23;目的在防治動物傳染病發生、. 政 治 大. 傳染及蔓延的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24;目的在管理豬、牛、羊三種動物之運送. 立. 的動物運送管理辦法25,還有保護牲畜辦法(民國 88 年 6 月 29 日已廢止) 、社. ‧ 國. 學. 會秩序維護法第 70 條、第 79 條、第 88 條等種種分散於各部法律內之條文。 若欲了解我國整體動物政策、完整的動物保護制度及其運作,勢必應全面. ‧. 檢視上揭法規,然此工作之龐雜程度並非單以本論文即可妥善處理,故而本文. sit. y. Nat. 將研究範圍限制於動物保護法本身,並且將重心置於動物保護法內之刑事規定. al. er. io. 之分析探討,而暫時不去處理其他與動物相關之法令,例如涉及物種多樣性及. n. 環境保護之野生動物等等問題。. 第二項 研究方法. Ch. engchi. i Un. v.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採行比較法研究及法解釋學的研究方式,主要選擇的 觀點是從比較法研究的方式出發,來探求我國動物保護法的發展程度,而供比 較研究的對象則是藉由法解釋學方法分析之法律規範。 月 7 日);〈阿河跳車哭哭?動物園:受驚嚇或皮膚太乾產生的分泌物〉,三立新聞網,2014 年 12 月 27 日,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4644(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 〈阿河搬家又被摔 水療不哭了〉,中時電子報,2014 年 12 月 28 日,http:// 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28000766-260102(最後檢視日期:2017 年 6 月 7 日) 等等。 22 參野生動物保育法第 1 條。 23 參畜牧法第 1 條。 24 參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 1 條。 25 參動物運送管理辦法第 2 條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牧字第 0970040852 號公告。 7.

(20) 一、比較法研究 首先在比較法研究上,挑選德國之動物保護法來提供作為我國法比較參照 之對照組功能。 選擇德國動物保護法制之理由有三:第一,德國動物保護法於歐陸、甚至 世界範圍內,均公認屬先進的立法,其甚至已將動物保護納入憲法秩序,於德 國基本法中明定動物保護亦屬國家目標26,確實值得作為參照對象。 第二,我國現行刑法乃於民國 24 年公布,此一民國 24 年公布之刑法是在 民國 17 年公布之舊刑法基礎上做刪修而來,而此舊刑法又是承襲自清末之大清 新刑律27,大清新刑律乃由沈家本主導、日本學者岡田朝太郎起草,其內容承 襲自歐陸如德、法及日本等先進立法體例28,若由此一面向來看,我國刑法與. 治 政 大 歐陸法制關聯甚深,本文欲著重研究動物保護之刑事法規範,則尋求與歐陸法 立 制對照亦屬合理。 ‧ 國. 學. 第三,目前中文世界對各國動物保護法制之介紹,基本上以英、美、澳等. ‧. 英語系國家為主且資料較為詳盡豐富,而歐盟因其官方語言亦包含英語,故亦 有介紹其法制之研究。相較之下,針對其他語系國家動物保護法制之譯介,雖. y. Nat. sit. 比不上英語系國家之豐富程度,但又以日語的介紹屬較多,相比其他各國亦屬. n. al. er. io. 較新,直接之譯介較能跟上其法律修正之步伐,其餘語系如德語、法語、西語. i Un. v. 等等國家之動保法介紹,數量較少、資料亦偏老舊未有更新,亦未隨諸國之修. Ch. engchi. 法而再為譯介。舉例而言,國內對德國動物保護法制之詳細介紹,尚停留於 1998 年版本之動保法及 2002 年之基本法修正,且其中部分是從日文文獻轉譯而來, 然實際上德國動保法於 1998 年後尚有十餘次修正,其中更包含數次重大修正, 現存之譯介與現行德國動保法制已頗有差異。因而本文希望能補充我國對外國 法制認識尚且不足之部份,然考量語言能力之侷限,對法語、西語等語言尚無 26. Glock, Das deutsche Tierschutzrecht und das Staatsziel „Tierschutz“ im Lichte des Völkerrechts und des Europarechts, 2004, S. 47. 27 王皇玉,刑法總則,2 版,頁 3,2016 年。 28 黃源盛,從傳統律例到近代刑法-清末民初近代刑法典的編纂與岡田朝太郎,月旦法學雜 誌,75 期,頁 73-75,2001 年 8 月;日本於 1880 年公布之舊刑法乃大量繼受法國法,猶如法 國拿破崙刑法典翻版,1907 年公布之現行刑法則大量取自德國刑法,黃源盛教授稱日本法制之 現代化乃是由法國法及德國法建構起來的,參黃源盛,從法繼受觀點比較晚清與日本刑事立法 的近代化,政大法學評論,54 期,頁 11-13,1995 年 12 月。 8.

(21) 足夠能力,故選擇同屬歐陸法系之德語系國家──德國之動物保護法制作為本 文介紹與比較之對象。 二、法解釋學研究 此外,在整理、分析供比較之用的資料時,本文特別著重於二國法制之歷 史流變之介紹及分析,並藉由法解釋學29之研究方式,對法律本身之適用對象、 構成要件之內涵涵蓋範圍及法益概念等,採行歷史解釋、體系解釋、文義解釋 等法律解釋方法加以分析澄清,以提供做比較法研究之適當材料。. 第四節 論文架構. 治 政 大 及現行制度,統整供後續比較研究之材料,再嘗試藉由釐清隨歷史發展而演變 立 之德國動保法所隱含之人與動物之發展階段,與我國現行動保制度加以比較對. 本文共分七章,採用的研究途徑是藉由先分析動物保護實定法之歷史演變. ‧ 國. 學. 照,分析我國動保法所隱含之關於人與動物關係的核心思考,再嘗試以此核心. ‧. 思想為基點,分析動物保護之法益並建構動物保護刑事規範。. 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概略描述動物保護發. y. Nat. sit. 展之社會背景,並限定研究之範圍、指明研究採行之方法。. n. al. er. io. 第二章聚焦我國動物保護法之制定與歷年發展,盡量詳細整理各次修法變. i Un. v. 動之處,並針對其中涉及處罰規範之部分做更進一步研究,包括分析保護客體. Ch. engchi. 的範圍與法規範所呈現出對不同類別動物之保護程度差異,以及刑事構成要件 之整理與分析。 第三章則專注於德國動物保護法制由中世紀始30之發展,期間歷經德意志 諸王國時期、德意志統一後之帝國刑法、納粹之帝國動物保護法,至現今之動 物保護法,呈現在長遠歷史上德意志動物保護規範之變遷,並聚焦其中涉及處 罰規範的部份,同樣分析其保護客體之範疇、其法規範呈現之動物差別對待之 層級體系,並整理分析其刑事構成要件。 第四章之工作是將前二章所整理出之材料做比較分析,以探求德國法制與 29. 有論者謂法解釋學為法學獨特之研究方法,並認其中包含如體系解釋等等解釋方法,參林子 傑,人之圖像與憲法解釋,頁 275,2007 年。 30 此指與現今德國領土大致相符之地區自中世紀始所存之法律規範所呈現之動物保護態樣。 9.

(22) 我國法制背後隱含對人與動物關係之設定。此後之第五章則進入動物保護刑事 規範之法益的探討,在第四章所求得之我國法隱含的人與動物關係基礎上,找 尋法益之可能解釋,並於第六章提出我國現行動保法刑事規定之可能缺陷,再 以第五章所得出之法益為基礎來思考並提出修正意見,重構符合本文理想之動 物不當對待刑事規定,最後則是第七章之結論,簡單總結本文之研究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Un. v.

(23) 第二章 我國動物保護處罰規定分析 實際上台灣目前並未有一部將所有動物相關事項單一規範、法典化之動物 法,而係以制定各種不同單行法之方式,來個別規範牽涉動物之各種事項,諸 如野生動物保育法、畜牧法、動物保護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動物運送管 理辦法、保護牲畜辦法(民國 88 年 6 月 29 日已廢止)、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70 條、第 79 條、第 88 條等,故而若欲全面理解我國之動物保護制度,上揭法規 均應檢視。惟如前所述,本文乃欲以我國普遍性一般動物保護規範內之刑事相 關規定為探討之對象,於研究對象已先設定範圍,故以下均僅檢視並討論我國 動物保護法之規定,而不特別及於野生動物之保育及其他相關動物法規。. 政 治 大. 此外,為求理解並分析整體動物保護法於時間流逝中隨修法過程而展現出. 立. 立法者自身動物保護價值觀之變嬗及立法者眼中動物價值之變動,以下將先花. ‧ 國. 學. 費較大篇幅詳細梳理自動物保護法之立法及其後十數年間十一次修法所展現出 之規範變動面貌,用以作為後續分析討論現行法之基礎。. ‧ sit. y. Nat. 第一節 我國動物保護法歷史沿革. n. al. er. io. 第一項 動物保護法之制定(民國 87 年 11 月 4 日) 第一款 立法過程. Ch. engchi. i Un. v. 民國 87 年 11 月 4 日,我國首部定位為動物保護之一般性規範之法令── 動物保護法,終於成功立法並經公告生效。該法之制定緣由,依當時行政院所 提之動物保護法草案總說明所載,「民國八十一年間國內發生數起犬隻咬人事 件,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因此制定畜犬及其他寵物之管理及保護法律為各界殷 切期待」31,或可窺知其立法之動機乃始於流浪犬問題之管理。 惟亦有論者認若僅為處理流浪犬問題,實無必要進行全面性動物保護法之 制定,故認流浪犬因素僅為立法緣由之一,而當時臺灣社會盛行之挫魚、鴨32風 31 32. 立法院公報處,87 卷 40 期院會紀錄,頁 112。 挫魚、鴨乃指以成串之無餌魚鉤,設法勾住魚、鴨後再硬拉上岸。此種方式因乃是以成串魚 11.

(24) 氣所可能引致之國際批評,再加上時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台灣販售犀牛角,為 提昇台灣之國際形象,政府因而致力於動物保護法之制定33。前開說明,雖為 論者之推測,惟一定程度上仍反應了當時立法者對於國際社會的壓力,需有所 反應之心態34,亦可作為理解當時台灣社會氛圍之參考。 事實上動物保護法之制定,其間多有波折,歷經數年方得成就。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下稱農委會)雖早於民國 83 年初即成立動物保護法起草小組進行法 規草擬,卻於民國 84 年初遭行政院以無制定之急迫需要為由,刪去此項立法計 畫,沈富雄委員及民間團體遂於民國 84 年 10 月自行提出民間版之動物保護法 草案,並於民國 85 年 6 月 7 日於立法院一讀交委員會審查35。行政院版之動物 保護法草案,則遲至民國 86 年 3 月 4 日方於立院一讀交委員會審查36。. 治 政 大86 年 9 月 22 日、10 月 27 委員會之四次併案審查會議,前三次分別在民國 立 日、12 月 18 日進行,相隔甚久方於民國 87 年 9 月 30 日召開第四次審查會議。 ‧ 國. 學. 由第一次審查會議紀錄可知,雖是審查動物保護法草案,然與會者卻多著重於. ‧. 流浪犬之處理、撲殺,甚有認動物保護法所著重乃公共衛生考量,而非對動物 之愛或動物基本人權之說法37。由上述紀錄似可看出,動物保護法立法時著重. sit. y. Nat. n. al. er. io. 鉤隨機鉤住魚身、魚尾後強拉上岸,動物往往血流不止,全身傷口,十分殘忍,參蔡欣芸,從 動物保護法的生成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以犬、貓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科際 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52,2009 年;關懷生命協會: http://www.lca.org.tw/about/about-LCA(最後檢視日期:2015 年 4 月 15 日)。 33 此論點出自蔡欣芸,從動物保護法的生成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頁 51-52。 34 此觀立法院於動物保護法草案二讀廣泛討論程序中洪奇昌委員、周陽山委員、高惠宇委員之 發言,似可稍稍了解當時台灣社會的確處於國際社會壓力下,而對此需做出反應。洪奇昌委員 言:「…本院朝野各黨派積極推動動物保護法的立法工作,以建立國人尊重生命及保護動物之 觀念,並塑造我國保護動物之形象…我們也期待本案能在本月十五日前完成立法程序,以正國 際視聽,同時改善台灣不保護動物、凌虐動物的形象,並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國際形象。…」; 周陽山委員言:「…剛才洪委員對於立法精神已充分說明,但本席在此仍要強調,動物保護法 不僅是基本的人道與對動物生存權的倫理尊重,更牽涉我們國家的國際觀瞻。眾所皆知,多年 來,台灣流浪狗以及虐待動物的問題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在此前提下,今天我們終 於有機會審議到本法案,本席希望能儘速地讓本法通過,讓動物的基本權益能有所保障。…」; 高惠宇委員言:「…今天審查『動物保護法』草案,一方是有其需要,另方面是在國際壓力 下。…」,參立法院公報處,87 卷 40 期院會紀錄,頁 116-117、頁 123-124。 35 關於動物保護法起草小組之成立時點,本文在此乃依立法院於二讀時宣讀之審查報告所載之 時點,即民國 83 年初為準,雖就成立時點之認定不一致,惟此段歷程之詳細說明,仍可參蔡 欣芸,從動物保護法的生成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頁 53-56;立法院公報處, 立法院公報,85 卷 31 期院會紀錄,頁 3,1996 年。 36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6 卷 5 期院會紀錄,頁 3,1997 年。 37 此說法出自蘇煥智委員,參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6 卷 35 期委員會紀錄,頁 331, 1997 年。. Ch. engchi. 12. i Un. v.

(25) 之重點並非在動物保護,而在於動物之管理。 第二次審查著重在保護客體範圍之劃定,與會者特別針對動物保護法所適 用之動物是否應限定為人為飼養之脊椎動物此點多所討論,並認為限定動物之 範圍可行,但若僅限人為飼養,則無法涵蓋流浪犬之處理,最終以犬、貓挑出 列舉之方式處理38。第三次審查則著重於動物之基本對待,惟最大爭議卻是賽 馬之容許與否,最終委員會同意修正為非出於賭博目的之動物競技行為,應允 許之39。第四次審查則針對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寵物之管理及行政監督與罰 則,惟因此次審查前已先行協商並提出修正動議,故多數條文並無太大爭議即 照修正動議內容通過,是次全部條文均審查完畢,並提報院會進行二讀40。 立法院於民國 87 年 10 月 13 日正式進行動物保護法草案二讀程序,大部分. 治 政 大 條文均無爭議即通過,僅罰則部分有所修正。蓋原審查條文係以中央主管機關 立 另行制定管理辦法之方式規範處罰之構成要件,惟有委員認處罰之構成要件乃 ‧ 國. 學. 重大權利義務事項,應以法律定之,而非授權行政機關以命令公告,否則有違. ‧. 反法律保留之嫌,故修正將處罰之構成要件亦明定於動物保護法中41。同日隨 即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正式完成立法,並於同年 11 月 4 日公布實施。. sit. y. Nat. io. n. al. er. 第二款 法規內容. i Un. v. 首先,動物保護法之定位乃動物保護之普通法42,此觀三讀通過後之動物. Ch. engchi. 保護法第 1 條第 2 項: 「動物之保護,依本法之規定。但其他法律有特別之規定 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即可明瞭。其次,以下則略為說明動物保護法規 範之內容。. 38.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6 卷 45 期委員會紀錄,頁 143-148,1997 年。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6 卷 57 期委員會紀錄,頁 53-68,1997 年。 40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87 卷 38 期委員會紀錄,頁 113-136,1998 年。 41 立法院公報處,87 卷 40 期院會紀錄,頁 126-136。 42 動物保護法之地位究竟應定為普通法亦或特別法,行政院所提動物保護法草案與沈富雄委員 等四十二人所提之動物保護法草案之態度迥異,前者認應定位為普通法,後者則認應定位為特 別法,惟最終立法院三讀通過之第 1 條乃採納行政院版本,參立法院公報處,87 卷 40 期院會 紀錄,頁 69-71、頁 77、頁 126-127、頁 136。 39. 13.

(26) 第一目 保護客體 關於動物保護法保護客體之範圍劃定上,農委會方面自始認為須限定為人 為飼養之脊椎動物,僅能接受修正為人為飼養或管領,但絕不接受刪除「人為」 二字,其理由乃動物包括的範圍太廣,只能逐步推動,先從人為飼養之脊椎動 物開始保護之。否則若於初始便對所有動物之生命均加以保護,則日常生活將 產生許多問題,諸如農民噴灑農藥可能傷害田間青蛙、泥鰍、鱔魚等動物,是 否亦應禁止43? 惟亦有委員認,若僅限人為飼養、管領之脊椎動物,則當動物喪失人為管 領的狀態,就無法依動物保護法管理。此將會造成流浪犬問題無法處理,將成. 政 治 大 討論後委員會同意以犬、貓另外列舉之方式來擴張保護客體之範圍 立. 為立法漏洞44。. 45. ,故. ‧ 國. 學. 最終通過之動物保護法,依第 3 條「一、動物:指犬、貓及其他人為飼養或管 領之脊椎動物,包括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寵物及其他動物」之規定,可知將. ‧. 保護客體限定為: 「無論是否人為飼養或管領之犬、貓」及「其他在人為飼養或. sit. y. Nat. 管領狀態下之脊椎動物」。. n. al. er. io. 第二目 動物保護法之重要規定. i Un. v. 民國 87 年 10 月 13 日通過之動物保護法,其規範內容大致可區分為動物保. Ch. engchi. 護相關規定與動物管理相關規定。針對動物之保護,以第二章動物之一般保護 規定做原則性規範,明定飼主義務及一般人義務,並另就動物之科學應用訂立 個別規範。 就飼主義務部分,明定飼主應負有照顧義務、避免動物受騷擾、虐待、傷 害之義務,並有給與動物必要醫療之義務(第 5 條、第 11 條)。就一般人義務 部分,規範任何人不得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他人飼養之動物(第 6 條) ,禁止 為賭博、娛樂、營業、宣傳或其他不當目的而令動物搏鬥、為賭博而令動物競 技,或對動物為有害社會善良風俗之行為(第 10 條) ,及動物運輸(第 9 條)、 43 44 45. 立法院公報處,86 卷 45 期委員會紀錄,頁 145。 立法院公報處,86 卷 45 期委員會紀錄,頁 146。 立法院公報處,86 卷 45 期委員會紀錄,頁 147-148。 14.

(27) 宰殺(第 12 條、第 13 條)之要件。 針對動物之管理,則有第 7 條飼主應防止飼養動物無故侵害他人生命、身 體、自由、財產或安寧之義務、第 8 條主管機關得公告禁止飼養、輸出、輸入 之動物及第四章寵物之管理(第 19 條至第 22 條) ,諸如寵物應辦理登記、出入 公眾場所寵物應由七歲以上之人陪伴等規定。 第三目 違反義務均課以行政罰 按動物保護法第六章罰則之規定,違反上述各項義務者,均課以金額不等 之罰鍰(第 25 條至第 31 條) 。於違反第 9 條動物運輸規定、第 11 條第 2 項應 基於動物健康或管理上需要施行動物醫療及手術之規定、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政 治 大. 項及第 13 條第 1 項第 2 款動物宰殺規定、第 19 條第 3 項寵物登記規定、第 20. 立. 條第 1 項寵物出入公共場所及公眾得出入場所之規定時,若拒不改善,更得. ‧ 國. 學. 按次處罰(第 31 條)。. 除罰鍰外,尚可令違反義務者限期改善。第 22 條第 1 項規定,無許可經. ‧. 營應辦理登記寵物之繁殖、買賣、寄養者,限期令改善,屆期不改善應令其. sit. y. Nat. 停止營業,拒不停止營業則按次處罰(第 25 條);第 22 條第 2 項規定,寵. al. er. io. 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之經營人不具應有條件及設施之情形,應令其限期改. n. 善,若屆期不改善則得按次處罰,若經處罰三次,則撤銷其許可(第 28 條) 。. Ch. engchi. i Un. v. 此外,亦有沒入處分之規定。依第 32 條,於「一、違反第五條第三項規 定棄養之動物。二、違反第七條規定,無故侵害他人之生命、身體、自由、財 產或安寧之動物。三、違反第八條規定,飼養、輸入、輸出經指定公告禁止飼 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之情形,主管機關得逕行沒入飼主之動物。而於第 33 條「一、違反第五條第二項規定,使動物遭受不必要之騷擾、虐待或傷害者。 二、違反第十條規定,所利用之動物。三、違反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未給與 動物必要之醫療者。四、違反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使具攻擊性寵物無成年人 伴同或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出入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之情形, 除原處之罰鍰外,主管機關應令飼主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得逕行沒入其 15.

(28) 動物。 上述處罰實際上均屬人民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政罰46,於動物保護法中 規範之種類包括罰鍰、沒入、命停止營業及撤銷許可。動物保護法之罰則中未 有任何刑事處罰之規定,故除其情況符合普通刑法如竊盜、毀損等罪名外,並 無其他得科以刑罰之情形。. 第二項 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修正前之動物保護法 第一款 第一次修正(民國 89 年 5 月 17 日) 此次僅為配合省政府組織調整而修正第 2 條主管機關之規定,無規範實質 內涵之變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二款 第二次修正(民國 90 年 1 月 17 日). 此次共修正第 6 條、第 12 條、第 22 條及第 28 條四條規定,其中較重要者. ‧. 乃第 6 條及第 12 條之修正,第 22 條及第 28 條之修正僅將條文中之撤銷用語改. er. io. 一、第 6 條:不當對待動物行為之禁止. sit. y. Nat. 為廢止,無涉規範實質內涵。. al. 第 6 條修正乃針對動物保護之對象,原條文為「任何人不得無故騷擾、虐. n. iv n C 待或傷害他人飼養之動物」 ,修正為「任何人不得惡意或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 hengchi U 動物」 ,擴張其適用範圍,將無主動物亦納入保護,諸如虐待流浪犬、貓者,亦 受動物保護法之規範47。 二、第 12 條:宰殺寵物之禁止 第 12 條修正則係針對是否得為肉用、皮毛用,或餵飼其他動物之經濟利用 目的而宰殺寵物此一問題。按動物保護法原則上禁止宰殺動物,惟於具備第 12 條第 1 項但書八款法定事由之情形,例外允許之。然寵物(指犬、貓或其他供 玩賞、伴侶之目的而飼養或管領之動物)究竟得否適用第 12 條第 1 項但書第 1. 46 47.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14 版,頁 477-478、頁 490-491,2016 年。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0 卷 5 期院會紀錄,頁 160,2001 年。 16.

(29) 款,出於經濟利用目的而例外允許宰殺?此次修法於同條第 2 項前段新增「寵 物不得因前項第一款之情事被宰殺」之規定,明文禁止為肉用、皮毛用、餵飼 其他動物之經濟利用目的而宰殺寵物48。. 第三款 第三次修正(民國 90 年 12 月 21 日) 此次修正僅將原第 23 條第 1 項「直轄市、縣(巿)主管機關應置動物保護 檢查人員…」修正為「直轄市、縣(巿)主管機關應置動物保護檢查員…」 。修 正理由乃原條文規定應設動物保護檢查人員,惟按「員」乃人事編制之職稱, 而「人員」並非職稱,故依原條文之動物保護檢查人員現均由機關之公務人員 兼任49,然動物保護檢查事務繁重,宜設置專任執法人員,故修正為「應設置 50. 動物保護檢查員」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四款 第四次修正(民國 93 年 1 月 7 日). ‧. 此次共修正第 12 條、第 14 條及第 31 條三條規定,因第 12 條與第 31 條之 修正內容上有所關聯,故以下先說明第 14 條之修正,再進行第 12 條與第 31. n. al. er. io. 一、第 14 條:動物收容處所之設置. sit. y. Nat. 條之說明。. i Un. v. 第 14 條共有二處修正。其一為修正第 14 條第 1 項原「直轄巿或縣(巿). Ch. engchi. 主管機關應自行或委託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收容處所或指定場所,收容及 處理下列動物…」規定,而改為「直轄市、縣(巿)主管機關應依據直轄市、 縣 (巿)之人口、遊蕩犬貓數量,於各該直轄市、縣(巿)規劃設置動物收容 處所,或委託民間機構、團體設置動物收容處所或指定場所,收容及處理下列 動物…」。 其二乃新增第 14 條第 2 項「中央主管機關應編列經費補助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設置動物收容處所。其設置組織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將原 48. 立法院公報處,90 卷 5 期院會紀錄,頁 161-162。 唐湘惠,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的尖兵-談動物保護檢查人員制度,農政與農情,102 期,頁 59-60, 2000 年 12 月。 50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0 卷 58 期院會紀錄,頁 175-177,2001 年。 49. 17.

(30) 屬地方應辦理事項之動物收容所業務,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辦理事項,中央應 編列預算補助,並由中央負責收容所設置之統籌規劃。 二、第 12 條:為肉用、皮毛用或餵飼等經濟利用目的販賣寵物之禁止 第 12 條則在民國 90 年 1 月 17 日第二次修正之基礎上稍微修正為「寵物不 得因前項第一款之情事被宰殺、販賣」 ,新增禁止為肉用、皮毛用或餵飼其他動 物之經濟利用目的而販賣寵物。其修正理由乃認本條原先修正之目的在於杜絕 社會上吃狗肉之行為,但實際上若無販賣行為,則宰殺寵物並無意義,故減少 銷售管道,即可減少為肉用而宰殺寵物之情形51。 三、第 31 條:違法宰殺動物之罰則 此外,尚修正原第 31 條第 3 款規定,改列為第 31 條第 2 項,加重違反第. 治 政 大 12 條第 1 項、第 2 項動物宰殺規定之法律效果,違法宰殺動物之行為,現改處 立 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且拒不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 國. 學. 實際上草案原本之目的乃希望針對此種違反規定宰殺動物之行為,除提高. ‧. 罰鍰數額外,再以刑法相繩,期望可遏止違法行為,並讓司法機關得以介入動 物保護法律之運作,希冀能改善當時動物保護法實行不力之情況,惟最終決議. y. Nat. sit. 就刑法部分不予修訂,故民國 93 年 1 月 7 日第四次修法後,動物保護法仍維持. er. io. 全部罰則之法律效果均為行政裁罰52。. al. n. iv n C 民國 96 年 7 月 11 h 日修正後之動物保護法 engchi U. 第三項. 在民國 96 年 07 月 11 日修正前,動物保護法之罰則一如上述,均維持 行政裁罰方式,惟民國 96 年 07 月 11 日第五次修法時,此一認動物保護法 屬行政管理領域之論點已不再被接受,自此進入以刑事手段遏止違反動物保護 法行為之時期,故以此次修正為分界,以下說明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以後之修 法內容。. 51 52.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2 卷 59 期院會紀錄,頁 131、頁 133-134,2003 年。 立法院公報處,92 卷 59 期院會紀錄,頁 131、頁 141-143。 18.

(31) 第一款 第五次修正(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 本次修法受內湖虐貓事件53影響,主要目的在於增列動物保護法之刑事處 罰規定,故僅修正第 30 條及第 31 條。 於修法過程中,針對動物保護究竟是否適合以刑法規範,法務部於委員會 討論時仍持反對立場,其理由乃認刑法所保護者乃人類之法益,動物之法益並 非刑法保護對象54。惟此一立場並未影響立法者修法之意志,此次修正仍成功 使動物保護入罪化。 一、第 30 條:不當對待動物行為入罪化 本次新增第 30 條第 2 項「違反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致動物重傷或死亡者,. 政 治 大. 或五年內違反前項各款規定之一情事二次以上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即於. 立. (1)違反第 5 條第 2 項之飼主義務,使所飼養動物遭受不必要之騷擾、虐待或傷. ‧ 國. 學. 害、(2)違反第 5 條第 3 項規定棄養動物,或(3)違反第 6 條規定,無故騷擾、虐 待或傷害動物三種情形下,因而導致動物重傷、死亡;或五年內犯第 30 條第 1. sit. y. Nat. 二、第 31 條:新增罰則. ‧. 項七款事由二次以上,均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55。. er. io. 第 31 條則有二處修正。其一為第 2 項,刪除原條文之「宰殺動物者」要件,. al. iv n C 以下罰鍰,拒不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之」 93 年 1 月 7 日第 h e n g c ,其原因乃民國 hi U n. 改為「違反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 四次修法時,第 12 條雖新增不得為肉用、皮毛用或餵飼其他動物之經濟利用目 的而販賣寵物,惟第 31 條第 2 項卻僅處罰「宰殺」動物,而未列入「販賣」行 為,可能導致販賣違法宰殺動物之行為反而無法依第 31 條第 2 項處罰,故於此. 53. 內湖虐貓事件發生於 2006 年,一男子於網路匿名張貼其虐貓之文章、照片,並直言虐待動 物並未觸犯刑法,警察亦無可奈何,且最終該男子亦僅遭罰鍰五萬元,使群眾普遍認為原動物 保護法之規定並無嚇阻效果,因而導向動物保護法之入罪化,參蔡欣芸,從動物保護法的生成 與演變探討在地動物福利之發展與實踐,頁 85-86;許晉瑋,一個動物各種表述,頁 166,註 303,2010 年。 54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6 卷 37 期委員會紀錄,頁 260-261,2007 年。 55 王幸男委員等四十四人所提之修正草案,因考量罪刑相當原則、社會普遍觀感與刑法謙抑原 則後,其法律效果之設定原為處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惟民國 96 年 6 月 6 日之審查會決議修 正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參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6 卷 55 期,頁 2,2007 年;立法 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96 卷 54 期院會紀錄,頁 738,2007 年。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人的觀念,人類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人類吃的 食物都會腐壞。然而長生不老的神仙都是只吃不

本所自 81 年接辦廢棄物清理專業技術人員訓練,均依環保署廢 棄物管理政策及法規變動,配合編修教材,俾使訓練內容與法令要求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

一、寵物美容基本常識 二、寵物相關法規認識 三、寵物保健衛生 四、寵物行為認知. 五、寵物美容工作環境使用與維護

12 日本政府認為 IoT、Big Data 以及人工智慧等破壞式創新技術的出現,目前世界正處於「第四 次工業革命」之重大變革,而究竟 IoT、Big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偵查或審

一年級學生對於【校園美感小 旅行】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期待與 興奮,尤其請小朋友藉著肢體動作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