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語言共性看上古音複聲母之系統性及結構問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語言共性看上古音複聲母之系統性及結構問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九十九學年度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竺家寧. 立. 教授. 政 治 大. ‧ 國. 學 ‧. 從語言共性看上古音複聲母之系統及結構問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研究生:李千慧.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 v.

(2)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 1-1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一、 上古複聲母系統的前人成果回顧 ........................4 二、 上古漢語詞頭問題簡要回顧 ............................6. 第三節. 治 政 大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立. ‧ 國. 學. 一、 研究方法 ..............................................9 二、 研究步驟 .............................................12. ‧ y. sit. 15-40. er. 印歐語及其語音體系 ...............................15. io. 第一節. 從語言的共性看複聲母結構 ............. Nat. 第二章. al. n. iv n C 一、 印歐語系概述.........................................15 hengchi U 二、 原始印歐語複聲母類型與系統 .........................17. 第二節. 印歐語系輔音群之類型與異同 ......................25. 一、 希臘語的形成及其輔音群概況 .........................25 二、 梵語的形成及其輔音群概況 ...........................27 三、 拉丁語的形成及其輔音群概況 .........................29 四、 印歐語系複聲母之共性與殊性 .........................30. 第三節. 輔音的搭配方式與限制 .............................33. II.

(3) 第三章 第一節. 漢藏語系之複聲母系統 .................. 41-76. 藏緬語現存之複聲母及其類型 ......................41. 一、 藏語複輔音的性質特點及其結構形式 ...................41 二、 彝語支的複輔音聲母及其結構形式 .....................50. 第二節. 苗瑤語現存之複聲母及其類型 ......................55. 一、 苗語羅泊河次方言之野雞坡聲母系統 ...................56 二、 苗語湘西方言西部土語之臘乙坪的聲母系統 ............58. 第三節. 政 治 大. 侗台語現存之複聲母及其類型 ......................60. 立. 一、 侗水語支之水語的複聲母概況 .........................62. ‧ 國. 學. 二、 台語支泰語的複聲母概況 ..............................64. ‧. 第四節. 由語言的普遍性看複輔音的結合 ...................65. Nat. sit. y. 一、 印歐語系語言及親屬語中複聲母的結合規律 ............65. n. al. er. io. 二、 輔音群的類型、來源、演變與異同 .....................69. 第四章. Ch. engchi. i Un. v.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77-128. 第一節. 擬訂複聲母的幾個原則 .............................77. 第二節.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85. 第三節. 同族語複聲母系統之比較 .........................116. 一、 《苗瑤語古音構擬》之原始苗瑤語複聲母分析 .........116 二、 《侗台語族概論》原始侗台語複聲母分析 .............121. III.

(4) 第五章 第一節. 上古漢語的複聲母與詞頭問題 ........ 129-164 諧聲原則與形態相關 ..............................129. 一、 傳統音韻層面的諧聲說 ..............................130 二、 諧聲現象是反映上古漢語形態的新說 .................134 三、 「形態音位」與「音韻音位」 ........................138. 第二節. 上古漢語前綴及其語法功能 .......................145. 一、 上古漢語前綴*s- ....................................145. 政 治 大 三、 上古漢語前綴 g- ....................................154 立 二、 上古漢語前綴*ɦ- ....................................150 *. ‧ 國. 學. 四、 上古漢語前綴*r- ....................................159 五、 上古漢語前綴*m- ....................................161. 論. ................................... 165-184. er. io. sit. 結. y. ‧. Nat. 第六章. n. 一、 應重視輔音的系統性與對稱性 ........................166 a v. i l C n U 二、 複輔音系統應以單輔音系統為基礎 h e n g c h i ....................167 三、 「響度原則」影響輔音群的類型 ......................169 四、 「發音機制」影響輔音間的結合與演變 ................169 五、 上古漢語複聲母類型與結合規律 ......................170 六、 須區分「形態音位」與「音韻音位」之異同 ...........181 七、 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與結構問題研究的未來展望 .......184. 徵引書目. ............................................ 185-193. IV.

(5) 表格目錄 表1. 李方桂與龔煌城之複聲母系統對照表 ....................... 5. 表2. 原始印歐語 s-起首之二合輔音群 .......................... 20. 表3. 印歐語言中的 CL-型複聲母 .............................. 20. 表4. 古希臘語輔音系統 ...................................... 23. 表5. 梵語輔音系統 .......................................... 23. 表6. 古拉丁語輔音系統 ...................................... 24. 表7. 原始日耳曼輔音系統 .................................... 24. 表 10. Cr-複聲母在現代藏語各方言對照表 ...................... 44. 表 11. 古藏語 A 類二合複聲母表 ............................... 45. 表 12. 古藏文 Cr-型複聲母 .................................... 47. 表 13. 古藏文 CL-型複聲母 .................................... 48. 表 14. 三合複聲母 brdʑ 在現代藏語中的反映 .................... 49. ‧. er. io. sit. y. Nat. al. iv n C 動詞「完成」之「三時一式」 50 h e n g c........................... hi U n. 表 15. ‧ 國. 表8. 學. 表9. 治 政 原始印歐語中的舌根音在希臘語、拉丁語和梵語中之表現..... 25 大 立 古希臘語輔音系統 ...................................... 36. 表 16. 彝語的單、複聲母表 ................................... 51. 表 17. 基諾語的單、複聲母表 ................................. 54. 表 18. 野雞坡單、複聲母表 ................................... 56. 表 19. 臘乙坪苗語之單、複聲母表 ............................. 59. 表 20. 水語單、複輔音表 ..................................... 62. 表 21. 苗語全清口閉塞音聲母的演變 ........................... 63. 表 22. 泰語單、複輔音表 ..................................... 64. 表 23. 漢語與藏、緬、泰、孟文「巷、江、谷」的同源詞對照表.... 78. 表 24. 符合響度原則之輔音聲母搭配表 ......................... 81 V.

(6) 表 25. 藏緬語言的 pk-、kp-型複聲母 ........................... 82. 表 26. 李方桂的複聲母系統表 ................................. 87. 表 27. *. 表 28. 龔煌城的複聲母系統表 ................................. 94. 表 29. CL-型複聲母的四等分佈 ................................ 95. 表 30. r、l 墊音分佈表 ....................................... 95. 表 31. 鄭張尚芳的複聲母系統 ................................. 99. 表 32. 與舌根音諧聲的端系上古至中古音變過程 ................ 100. 表 33. 與舌根音諧聲的知系字上古至中古音變過程 .............. 101. r-詞頭的漢、藏對應表 ................................ 92. 表 36. 莊系字上古至中古音變過程 ............................ 101. 表 37. 潘悟云的複聲母系統 .................................. 103. 表 38. 金理新的複聲母系統 .................................. 106. 表 39. 學者們所構擬的複聲母類型表 .......................... 107. 表 40. 小舌音在羌語支語言分佈情況 .......................... 109. ‧. y. sit. er. io. al. iv n C 藏緬語族各語言中的小舌對應 109 h e n g c.......................... hi U n. 表 42. Nat. 表 41. ‧ 國. 表 34. 學. 表 35. 治 政 與唇音諧聲的端系字上古至中古音變過程 大 ................ 101 立 精系字上古至中古音變過程 ............................ 101. 「一」在藏緬語中的讀音對照表 ........................ 111. 表 43. 複輔音向塞擦音轉化的例子 ............................ 112. 表 44. 「雷(打)雷」在藏緬語中的對應 ...................... 112. 表 45. 《苗瑤語古音構擬》中原始苗瑤語聲母,單、複輔音....... 117. 表 46. 《侗台語族概論》之原始侗台語單、複聲母 .............. 121. 表 47. 《苗瑤語古音構擬》與《侗台語族概論》輔音群形式比較... 125. 表 48. 三合複聲母 brdʑ 在現代藏語中的反映 ................... 140. 表 49. 動詞「完成」之「三時一式」 .......................... 141. 表 50. 藏語方言「斧頭」一詞形式對照 ........................ 142 VI.

(7) 表 51 藏文「金子」 、 「風」 、 「大腿」 、 「天氣」之藏語若干方言對照表 143 表 52. 「敗」 、「別」、 「降」致使動詞與非致使動詞對照表......... 153. 表 53. 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的可能組合 ........................ 180. 表 54. 敗、別、降之自動詞與使動詞對照表 .................... 182. 表 55. 古漢語*sb-聲母結構圖 ................................ 182. 表 56. 複聲母與附加前綴輔音叢的演變關係圖 .................. 18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Un. v.

(8) 第一章 第一節. 緒 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漫長的時代演進中,人類的語言文字是不斷地在改變。字形的改變尚有具 體的資料可供研究,除了字書之外,甲骨、竹簡、碑文,甚至璽印,都可以作為 文字研究的材料;然而語言的改變卻是難以掌握的。然遲至魏晉時代李登《聲類》 中國對於語音資料才開始出現「保存」 、 「記錄」的專書。可知有意識保存的資料, 已進入中古音時代。對於使用上古漢語、甚至是原始漢語時代的人們來說,語言 僅是溝通的工具,即使有意保存語音資料,恐怕也礙於知識的不足或是年代久 遠,使得這些具體資料湮沒在時間的滾滾長流裡。然而,上古音的材料竟如此付 之闕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所幸有關語言的研究,並非僅能依靠當代的書面紀錄,語言在漫長的時間進 程中,雖有巨大的演變,卻也留下了足以讓後人溯源研究的線索;語言是活的, 活在人們的使用當中,語言變化的過程中,更是留下了細微繁瑣,卻鐵證如山的 痕跡。雖然上古音沒有所謂的韻書、韻圖的留存,但在從事上古音研究的同時, 我們還是可以藉由中古、近代音以及同族語的資料,溯源上推,建構出上古音的 面貌。. er. io. sit. y. Nat. al. v. n. 或許會有其他意見認為,上古音已是不再被使用的語言,復原其面貌有什麼 用處呢?中國早期將文字、聲韻、訓詁三門學科視為「小學」,只是讀通經典的 工具之學。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歷史的記載中不乏對上古音 缺乏認識產生的烏龍事件,如:唐玄宗為《尚書》改字,導致古籍內容受到破壞、 朱熹的《詩集傳》任意改讀字音,造成「字無定音」等等。因此恢復上古音面貌 有助於讀通古代經典,避免誤讀的窘況。除此之外,語言的演化、語音的流傳, 乃至語言的層次問題,也應當視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今日之語言文字來自古代 之語言文字,而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溝通工具「語言」更是由上古音、中古音、 近代音,一代代一步步承襲演變而來,或許這些古代語言今日已經不被使用,卻 仍然具有研究、重建的價值。. Ch. engchi. i Un. 而古有複聲母的觀點,已經被漢語歷史音韻學界所普遍認可,鄭張尚芳先生 在《上古音系》一書中指出:「雖然還有少數人懷疑,但是上古漢語存在複輔音 聲母也已成了共識,即使持否定態度且影響很大的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也. 1.

(9) 說: 『黑』的古音可能是 mxək」1;麥耘先生則提出: 「到現在為止,討論上古音 或遠古漢語複聲母的論文(或專著中的章節)已不少於 200 篇,其中對此持否定 或懷疑態度的大約只有十多篇」2;何九盈先生〈關於複輔音問題〉文中,揭示 了複聲母課題研究的價值: 研究複聲母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弄清楚漢語語音史的真面貌,弄清遠古 漢語和漢藏語系其它語種的關係,但複輔音的問題與詞彙學、訓詁學、文 字學以及古漢語語法都有很密切的關係。梅祖麟曾談到: 「高名凱(1957: 294-296)看到『之』和『其』上古都用作規定詞,曾疑心這兩個字同出 一源,但因不能解決照三系聲母讀舌根音的歷史音韻問題,沒有繼續研 討。」這個例子足以說明某些歷史語法問題需要從複輔音找答案。喻世長 在討論以 z 起頭的複輔音時說:『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假設:複輔音第 一成分 z,在某些詞裡,可能是一個語法前加成分,表示以 z 起頭的字和 名詞相對待的動詞。』(1984)這樣的假設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嚴學宭對 探討複輔音的意義也有過深刻的論述。他說:『須知有個複輔音聲母的擬 構,不僅可以解釋諧聲系統的種種異常諧聲現象,還可以說明古漢語中的 音變,特別是許多稀奇古怪的又音以及形體、訓詁等的許多疑難問題,而 且便於尋找漢藏語系的同源詞,組成對應關係,建立原始型。』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由上文的敘述可知,在現階段上古音的研究中,上古漢語複聲母的存在已普遍獲 得學界的肯定,而親屬語的比較更是為複聲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 關於複聲母系統的研究在比例上卻顯得不足。上古漢語究竟有擁有哪些類型的複 聲母,以及這些複聲母輔音群的搭配方式如何,學者們之間更是存在著各種不同 的看法,可謂莫衷一是。在本文中,我們將藉由「語言的共性」以及人類發音的 「一口原則」特點,企圖從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等親屬語,設法找出其原始 複聲母類型,並透過時空投影法的比對,釐清層次區別與音變規律,重建原始音 類,設法替這些原始音類的複聲母類型從漢語內部材料裡找到證明,若此即可為 上古漢語建立此一類型的複輔音聲母形式。4. Ch. engchi. i Un. v. 因此,我們認為從親屬語言的複聲母形式作為構擬上古漢語複聲母的參照點 是一種方式。透過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等親屬語,所構擬的古聲類能說明語 言裡可能有這種複聲母類型的存在,除此,更進一步擴大觀察至其他語系之語 言,如歷史語言學長足發展的印歐語系語言。親屬語以及印歐語的古聲類能說明 語言裡可能有這種複聲母類型的存在,雖不必然表示上古漢語裡確實有這種複聲 1 2 3. 4.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頁 47。 麥耘〈潘悟云上古漢語複輔音聲母研究述評〉 , 《南開大學語言學刊》2003 年第 2 期,頁 135。 何九盈〈關於複輔音問題〉, 《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年) ,頁 397。 李長興《談構擬上古漢語複聲母的幾個原則》 (台北:2010 年,未刊) ,頁 1。 2.

(10) 母形式,但仍可為古漢語複聲母類型的擬構作為參照。 本論文由觀察漢語之親屬語言出發,結合諧聲、通假、同源詞、反切又音、 聲訓、重文、古籍注音、異文、聯綿詞、漢語方言、古文字、域外譯音等文獻材 料,並結合印歐語系之語言,藉由「語言的普遍性」來全面探討上古複聲母的結 合規律、類型甚至是演變。筆者嘗試從漢語的內部材料與親屬語等外部材料中歸 納出上古漢語複聲母的系統性與複聲母的種類。此外,更用此所得出之結果檢視 當前各家學者所構擬之漢語複聲母系統,看看這樣的擬構是否能真能符合語言演 化的「規律性」、「普遍性」與「系統性」。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我們將由現代「語音學」的角度去看音節的輔音配列是 否合乎響度原則,利用音素的響度高低判斷輔音結合的可能,並驗證於親屬語言 中的複聲母形式,從而認定上古漢語複聲母的可能形式。這種借助語音學的研究 5 成果來檢測所構擬的上古漢語複聲母的類型,是一種新的嘗試。 雖然,親屬語 言中發展不平衡的語音現象,說明了即便是親屬語言也會因為社會狀態、系統制 約等因素的影響之下,使得音變的結果有所不平衡。不過我們相信這種不平衡的 差異在親屬語言裡仍可呈現規律的對應,某些形式當是由某個最初的形式演變而 來。透過時空投影的方法,我們期盼可以找出語音演變的規律,重建上古漢語最 初的語音形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此外,我們也應當了解,上古漢語的形態研究和上古漢語語音研究有著極其 密切的關係:語音研究為上古漢語的形態研究提供了紮實的基礎;同樣地,上古 漢語的形態研究也推進了上古漢語語音研究。眾所皆知,純粹從事上古漢語語法 研究的學者絕少涉及到上古漢語的形態,因此本文希望能進一步觸及上古漢語的 詞頭問題,將學者們所提出的上古漢語詞頭作一個檢討,對於上古漢語前綴之形 態、語法功能有所補充,最後更欲釐清複聲母與詞頭間錯縱複雜的關係,此二者 彼此是如何演化?甚至消失在漢語語音的歷史舞台上。 由於竺師家寧於《古漢語複聲母研究》6書中對 1980 年代以之前學者們所提 出的複聲母體系已有所檢討與增補,對於複聲母之系統更有詳實的研究。為了避 免重複,本文將接續竺師家寧《古漢語複聲母研究》中未及論述之學者作一探討, 故於本文第二節「上古複聲母系統的研究回顧」,僅談論近 1982-2010 年學者們 所有討論的複聲母系統。. 5 6. Ch. engchi. i Un. v. 李長興《談構擬上古漢語複聲母的幾個原則》 ,頁 2。 竺師家寧《古漢語複聲母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 年。 3.

(1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 上古複聲母系統的前人成果回顧 在漢語的歷史上曾經存在複聲母,這個觀念首先被英國漢學家艾約瑟在《漢 字研究導論》(1876)首度提出,艾約瑟認為對於來母和其他聲母的諧聲現象的 諸多解釋之一,就是上古漢語有複聲母的假設。 這個理論後來由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加以闡發,他 1927 年巴黎出版的《中日 漢字分析字典》序言中,提出了「各」、「洛」互諧理論。1933 年再度於《漢語 詞類》提出了著名的 Cl-型複聲母 ABC 三式理論作補充。在中國最早倡導此說的 則是林語堂先生〈古有複輔音說〉7,上古漢語擁有複聲母的說法,至今已有一. 立. 百多年了。. 政 治 大. ‧ 國. 學. ‧. 然而近二十多年來關於複聲母系統的研究,當從嚴學宭先生 1981 年於第 14 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提出〈原始漢語複聲母類型的痕跡〉一文談起,在此文中 嚴學宭對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作了全面性的擬構,其材料主要以《說文》諧聲為 主,佐以同族語言的複聲母類型語料。嚴先生擬構了二合複聲母 140 個、三合複 聲母 90 個、四合複聲母 4 個,共有 234 個原始漢語複聲母。嚴學宭先生構擬的 原始漢語複聲母類型共分為十類:以 p-開頭的複聲母、以 t-開頭的複聲母、以 k-開頭的複聲母、以鼻音開頭的複聲母、以 x-開頭的複聲母、以-開頭的複聲母、 以 s-開頭的複聲母、帶 l 的複聲母、三合複聲母、四合複聲母。可知嚴學宭試圖 建立完整的複聲母系統,然而這樣的體系對於輔音相結合的侷限性並未有所顧 及。就語音的性質上說,不是任何音都能結合成複聲母的,特別是三合、四合的 輔音叢結構,在語言裡限制更大。此外,嚴學宭先生也未及考慮構擬之複聲母本 身之系統性及其演化問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同年,竺師家寧完成《古漢語複聲母研究》一書,對於上古複聲母也嘗試作 了全面的擬訂。竺師家寧所建構的上古複聲母系統,相較於嚴學宭先生則更有條 理及合理性,且書中對於複聲母的結構問題、演化痕跡和簡化甚至消失的過程都 有詳細論證。竺師家寧所提出的上古複聲母系統中,濁塞音分為送氣與不送氣兩 套,然而濁塞音分送氣、不送氣在漢語的親屬語藏緬語中不僅找不到,也與目前 大多數學者所主張的──上古濁塞音僅有不送氣一套,有著明顯地不同。. 7. 林語堂〈古有複輔音說〉 ,《語言學論叢》(台北,民文出版社,1982 年 2 月,臺二版)。 4.

(12) 龔煌城先生的複聲母系統主要以李方桂先生系統為基礎,並稍作修正。如: 將李方桂先生的來母*l-改為*r-,喻四改為*l-,除此與這兩個聲母相關的構擬也 做了更動,筆者將其列於下表 1: 表 1      李方桂與龔煌城之複聲母系統對照表  李方桂. 龔煌城. *. *. r-. 喻四 與喻四諧聲的透母. l-. *. hl-. ──. 與見系諧聲的照三系. *. *. 部分審母. *. *. Crj-. Clj-. hrj-. hlj-. *. *. glj->*lj-. rj-. 邪母. 政 治 大. 鄭張尚芳先生自 1982 年起,發表了二十篇以上有關上古音的文章,並在 2003 年《上古音系》8書中對於上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與結構有全面性的探討。鄭張. 立. ‧. ‧ 國. 學. 提出複聲母的結構可分為「前加式」與「後加式」兩種:前加式複聲母的前加冠 音有噝音、喉音、鼻音、流音、塞音五類;後加式的墊音則有-w-、-j-、-r-、-l四個,其中-r-、-l-限定在 P(唇音)、K(舌根音)系,-w-現定出現在 K 後面, -j-在 P、T(舌尖音) 、K 後面皆可出現,又-j-只出現在章系、邪母及麻三昔三韻, 並取消三等介音-j-∕-i-。鄭張尚芳的結論,與龔煌城先生研究的漢藏語比較所得 之結果較為接近。. sit. y. Nat. n. al. er. io. 潘悟云先生《漢語歷史音韻學》9的複聲母系統大致繼承鄭張尚芳先生而稍 作修正,不同的是潘先生的複聲母分兩類,一類是一般所說的複聲母,另一類是 次要音節組成的複聲母,即不合響度原則的複聲母形式,又稱為甲類複輔音,他 認為這些複聲母其實都是一個半音節的形式,也就是「次要音節+主要音節」, 如「翼」*p.lk(服翼) 、 「猱」*m.lu(馬騮) 。10但本文以為此種形式與其視 為次要音節不如看作是詞頭,它們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構詞成分。除此,潘悟云先 生在2000年提出複聲母簡化過程中,發音強度比較弱的輔音會先流失,如果是塞 音加上流音的複聲母,流音的強度與塞音弱,所以流音比較容易流失,保存下來 的通常是塞音的讀法;這種「發音強度弱者先丟失」之說符合語言演進的大原則。. Ch. engchi. i Un. v. 金理新先生於《上古漢語音系》11提出上古漢語實際上是一種以「雙音節」 為主的語言,其中一個是詞根音節而另一個是詞綴音節,而詞根音節是以諧聲系 8.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 潘悟云《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 月)。 10 潘悟云〈漢藏語中的次要音節〉 , 《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 (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999 年) ,頁 125~148。 11 金理新《上古漢語音系》 (合肥:黃山書社,2002 年 6 月)。 9. 5.

(13) 統中彼此諧聲的依據。詞綴音節由於是一個語詞的次要部分,隨著時間的推延, 其元音漸漸弱化最後脫落單單剩下一個詞綴輔音,這個詞綴輔音和詞根輔音融合 在一起構成複聲母。換言之,在金理新先生的體系當中,所有的複聲母皆是從詞 根音節加上詞綴音節演變而來,嚴格說來,金理新先生所談論的上古漢語音系可 以算是所謂的「遠古漢語音系」。 這裡必須指出,鄭張尚芳、潘悟云、金理新先生的主張是基於一假設,也就 是漢語、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都是同源的,甚至和南島語、南亞語也都是同 源的,因此他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語言作為比較的對象。事實上,苗瑤語和侗 台語是否跟漢語、藏緬語同源,國內與國外有不同的意見,大陸地區普遍認為漢 語、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是同源的,但台灣的龔煌城先生確認為只有漢藏同 源,苗瑤侗台不同源,12這一觀點和美國的本尼迪克特(Paul K. Benedict)相同; 除此,國外還有另一種意見,法國的沙加爾認為漢藏語與南島語同源,因而在更 早的階段侗台語和漢藏語是同源的,但和苗瑤語不同源。.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二、 上古漢語詞頭問題簡要回顧. ‧. n. al. er. io. sit. y. Nat. 根據周法高(西元 1915~1994)先生《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13中的敘述, 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法國的馬若瑟神父(Prémare)就已指出,古代漢語有名 詞和動詞形態的分別,聲調的變化可以使名詞轉變為動詞,動詞轉變為名詞。但 馬若瑟神父只注意到漢語聲調的變化是一種形態表現,並未把這項形態推因於詞 綴的有無。因此最早提出上古漢語具有詞綴的學者,要算是十九世紀末葉,德國 的康拉迪(Conrady,又譯作孔好古,西元 1864~1926)。. Ch. engchi. i Un. v. 康拉迪是第一位提出上古漢語(或原始漢語)有構詞前綴的學者。不過,他 僅將上古漢語聲母清濁所呈現的語法形態推源於原始階段的詞綴形態而已,然而 他並未對這個前加成分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康拉迪的說法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注 意也沒有造成重大影響。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項有關上古漢語的詞頭理論 才由法國馬伯樂正式提出。 二十多年以後,法國學者奧德里古(André G Haudricourt) ,他在馬伯樂研究 * 的基礎上,提出漢語的去聲來自於上古時期的 -s 輔音韻尾,至於這個-s 韻尾的 內涵是什麼?奧德里古認為「那是目前不能斷言的」。但從他對高本漢塞輔音韻 12. 13. 龔煌城〈漢語與苗瑤語同源關係的檢討〉, 《中國語言學集刊》創刊號︰第一卷‧第一期(北 京:中華書局,2007 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之三十九,1994 年景印 2 版) , 頁 9。 6.

(14) 尾清濁形態說(用塞音韻尾的輕濁交替,表示名詞之間的詞性轉換)的批評約略 可以得知奧德里古認為這個-s 韻尾具有派生能力,是一個構詞後綴。後來在 1962 年,加拿大學者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在前蘇聯學者雅洪托夫(Sergrj E. Yakhontov)「二等字帶 l 介音」的理論上,提出中綴的看法。 歐美學者從印歐比較語言學引進了內部構擬法和歷史比較法,將上古漢語的 方塊字轉換成音標,並構擬音值,然後針對有形態變化的部分提出可能的詞綴, 這樣就突破了清代以來,本國學者始終在音類方面研究的困境。上古漢語的三類 詞綴(前綴、中綴、後綴)被提出來以後,就進入詞綴功能討論階段。 1960 年,雅洪托夫首先提出*s-前綴的理論。他認為上古漢語有一個*s-前綴, 這個前綴可以和其後的響輔音組合。「在很多場合,處在鼻輔音之前的音是構詞 前綴;即存在一對同源字,其一為鼻輔音聲母,另一個則為清擦音聲母,這個清 擦音來自兩個輔音的組合。」「這個前綴我們顯然也可以在中古以 s-為聲母的字 和跟它同源的以 l-為聲母的字中找到。」 「因此,在能夠推測上古漢語的鼻輔音 聲母前有某個輔音的那些詞裡,這第一個輔音就是 s-。」雅洪托夫從上古漢語同 源詞的比較中,正確地指出某些響輔音(包括鼻音 m、n、ŋ、nʹ和邊音 l)前帶 有*s-前綴;雖然如此並未對它的形態功能作進一步的說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先生(西元 1902~1987)在《上古音研究》14 書中指出, 「心母字普遍跟精系或照系二等的字諧聲」 , 「高本漢等已經擬有*sl-、 * sn-等複聲母,我覺得也該有 st-、sk-等輔聲母,這個 s 可以算是一個詞頭 prefix」 。 可惜的是,與雅洪托夫一樣,李方桂先生在這方面也沒有深入去探討。. Ch. i Un. v. 1972 年,本尼迪克特(Paul K. Benedict,又譯作白保羅,西元 1912~1997) 在《漢藏語概論》15也論及上古漢語的詞綴。他用輔音韻尾的清濁交替來表明漢 語原來是有後綴的。不過,本尼迪克特認為上古漢語並沒有前綴系統,也沒有能 夠提供後綴的證據。. engchi. 然而,將漢藏同源詞的比較納入上古音研究,並明確指出上古漢語的*s-前 綴具有使動或及物化功能的學者,要算是美國的包擬古了。包擬古(Bodman N.C.) 指出上古漢語的*st-、*sk-前的 s 可能起過形態學的作用,跟藏語一樣,*s-是一 個前綴,通常具有一種使動或及物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包擬古還進一步指出, 上古漢語的*st-後來通過易位作用(metathesis)變成 ts-,也就是中古的精母。這 種音素易位說對後來的研究造成一定的影響。後來在 1973 年,包擬古更大量使 用藏緬語族的語料印證上古漢語 s-前綴的存在;透過藏緬語族的比較,漢藏同源 14 15.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年),頁 25。 本尼迪克特《漢藏語概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1984 年) ,頁 162-164。 7.

(15) 說與古漢語有複聲母說都得到進一步的肯定。即使如此,包擬古與其他學者一樣 還是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在藏文中,非使動跟帶 s-前綴的使動式配對的動 詞是很容易找到的,但這樣的配對在漢語中的反映形式的確很罕見。」(1973: 29) 不過,針對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進行總整理的第一人,或許是梅祖 麟先生。梅祖麟先生在〈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16 從藏文的功能出發, 整理出屬於上古漢語*s-的各項功用,包括使動化、名謂化、方向化等,其中使 動化與名謂化也是方向化的表現。梅先生總結到: 「漢語的*s-和藏文的 s-構詞功 能相同。漢語從*-s 變來的去聲,構詞功能漢藏文的-s 後綴相同。這是漢語、藏 語同屬一個語系的重要證據。」(1986:32) 至於上古漢語有多少詞綴?各種詞綴的功能是什麼?直到 1999 年,法國學 者沙加爾(Laurent Sagart)的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上古漢語詞根》17才初步 完成。雖然早在 1976 年的時候,薛斯勒(Axel Schussler)已經針對上古漢語的 詞綴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但他的成果僅是初步的,是不夠成熟的。他在 Affixes in Proto-Chinese(《原始漢語的詞綴》 )中利用漢語同族詞分析出原始漢語詞綴,但 卻沒有對這些詞綴的功能作進一步的說明。因此 1999 年,沙加爾針對上古漢語 可能的所有詞綴,以及這些詞綴形態功能進行了全盤的研究,他的研究可以說具 備了開創性、系統性與前瞻性。沙加爾(Laurent Sagart)在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上古漢語詞根》中,以馬伯樂的詞頭理論作為基礎,針對上古漢語可能的詞綴 進行了全盤的探索,總共提出了*s-、*N-、*m-、*p-、*t-、*k-、*q-七個前綴,.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一個中綴*-r-,以及*- s、*-ʔ、*-ŋ、*-n 四個後綴。但除了*s-前綴討論得比較充 分外,其餘詞綴只能說是涉及到,但都沒有展開深入的討論。雖然沙加爾的構擬 和對詞綴功能的主張仍有討論的空間,但他所作的努力,尤其是首次整理出大部 分詞綴的形態功能,卻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Ch. engchi. i Un. v. 在沙加爾之後,2006 年金理新先生《上古漢語形態研究》18中對於上古漢語 詞綴也作了系統性的整理與探討,他提出了*s-、*g-、*r-、*m-、*ɦ-五個前綴,* -s、*-ɦ、*-d、*-n、*-g 五個後綴。金理新對於這些詞綴的形態功能除了有深入 的討論,更旁徵博引了許多古籍中所記錄的用法與注音來驗證其假設的正確性。 上古漢語的形態研究雖然經過這麼多學者的努力與耕耘,但還只能算是處於 初始階段。正因為上古漢語形態證明相當不充分,因而使得懷疑者更加懷疑上古 漢語形態的存在。不過,儘管目前研究還不夠充分,但已經有了一些成果。其重 最大的成果就是起碼可以肯定上古漢語與同源語言─藏語一樣具有豐富的形態。 16. 17 18. 梅祖麟在〈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 , 《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台北:中研院史語 所),頁 23-32。 沙加爾著,龔群虎譯《上古漢語詞根》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 金理新《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安徽:黃山書社,2006 年 4 月) 。 8.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胡適(西元 1891-1962)先生曾有過一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句話用在學術研究上,再適合不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學者從事古音 研究提出了許多假設,例如:漢藏同源、上古音有複聲母、漢語的聲調來自輔音 韻尾的影響等等。這些假設都很大膽,但有些證據卻稍嫌薄弱,直到二十一世紀 的今天,仍有部分從事古音研究者-特別是傳統音韻研究的學者不能接受。 假設可以是大膽的,但求證勢必要更小心。而古音研究本身就是一個求真的 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方法的嚴謹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早期的研究往往比較 粗疏,學者主要提出假設,然後提供零星的語料作為證據,基於時代的侷限,這 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隨著學術的發展,雖然研究的語料仍是諧聲字、同源詞等等, 在研究方法的講究上,後學一定要做得比前賢更小心謹慎才行。 由於上古複聲母到中古時,逐漸演變為單聲母。漢代之後,複聲母的直接證 據更少,因此推論大約漢代時複聲母便消失殆盡。既然複聲母已經不存在於現代 漢語、甚至是漢語方言之中,對於複聲母系統與詞頭的研究便只能向複聲母與詞 頭留下的痕跡去找尋;兩者的研究材料包含了聲訓、讀若、重文、異文、假借、 疊韻連緜詞、諧聲字、同族語、同源詞對應等等。本論文則採取以漢語之同族語 作為主要研究材料,諧聲字、漢藏語同源詞對應為輔助資訊。 在介紹本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對複聲母作一個簡單的定 義,本文所謂的複聲母即複輔音聲母,意指聲母具有兩個或三個(以上)的輔音, 構成一個以輔音群開頭的音節,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停頓,不夾帶有任何母音音 素。另外,若半元音 j、w 與喉擦音 h、不處於「輔音叢起首」位置,而是接在 其它輔音之後,這時候的半元音與喉擦音則分別代表「顎化聲母」、「唇化聲母」 與「送氣符號」,而非構成複聲母之具有辨義作用的獨立音位。因此我們將語言 中的圓唇舌根音 kw、gw、送氣之濁塞音 bh、dh、gh、顎化之輔音 kj、tj…等視 同「單聲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一、 研究方法 方法使用得宜,將有助於研究過程的順利;方法的精密,更有助於研究成果 的正確。既然決定選擇上古音複聲母系統與詞頭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接下來所要 做的工作,就是運用方法進行論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9.

(17) (一) 音類的統計 統計法本是數學方法之一,將它移植到聲韻學的領域以處理大規模的音韻資 料,可以說是現代聲韻學與傳統聲韻學的重要區別之一。傳統聲韻學在處理音類 時,多半使用系聯法系聯聲類和韻類,或者古籍上的諧聲、通假、聲訓等語料進 行個別的歸納,因此所得出來的音類往往是不夠全面和精確的。現代聲韻學開始 借助於數學上的統計法,針對形聲、通假、讀若等語料進行精密的統計,計算在 各種情況下所得出的通轉次數、接觸頻率等,進而統計出所占整體的百分比,這 樣就可以得出傳統聲韻學無法求得的結果,在進行比較時,通常會以百分比作為 衡量的標準,如此可以避免次數的多寡所造成的誤差。例如:陸志韋先生在《古 音說略》廣韻五十一聲母在說文諧聲通轉次數表19所運用的就是統計法。藉由統 計法,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聲母彼此間接觸的頻率,也能明白哪些是正常的諧聲 狀態,而哪些又是例外諧聲的例子,如此也比較能夠科學地建立一個符合語言普 遍性、規律性的複聲母系統。此外,藉由統計法,我們也可以從眾多親屬語中各 類複聲母的出現的頻率、輔音叢中輔音彼此接觸的情況加以統計,而這些方法都 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出上古漢語具有哪些類型的輔音群以及那些輔音是可以彼此 結合組成複輔音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al. er. io. sit. y. (二) 音值的考訂. v. n. 使用統計法只能決定上古複聲母系統與詞頭有哪些音類,以及彼此之間的親 疏程度,但仍無法得知這些音類的實際音值,以及同一音類中所包含的小類之間 到底差別在哪。欲釐清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及其與詞頭的演化關係,勢必得求得 兩者的音值,因此必須使用其它法以彌補上述音類統計法的不足。針對音值的考 訂,本文使用了下列三種方法:. Ch. engchi. i Un. 1﹒內部擬測法 語言中的語音系統有其完整性,然而隨著語言的演變,原本的完整性將會遭 受到破壞,進而引起音系的重組,使得音位系統的交替從規則變為不規則。換言 之,某種語言若出現不規則的音位交替,實際上反映了過去的規則性因音系的重 組而遭到破壞。因此,若仔細考察該種語言整個音位系統的分布狀況,就能對該 語言過去的歷史做出合理的推斷,並且針對其中的「空格」 (slot)重構出其語音 系統的原始面貌。例如:高本漢在完成中古音的構擬後,就曾以內部構擬法初步 19. 陸志韋《古音說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1 年),頁 255。 10.

(18) 描繪出上古音的基本框架。而本文亦欲利用內部擬測法,對現階段研究中關於上 古漢語複聲母系統之音位空格進行複聲母系統的建構。. 2﹒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是用來確定音值的最好方法之一。歷史比較法是 19 世紀晚 期在印歐語系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中產生出來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透過兩種 或幾種方言或親屬語的差別的比較,找出相互間的語音對應關係,確定語言間的 親屬關係和這種關係的親疏遠近,然後擬測或重建(reconstruction)它們的共同 源頭──原始形式。」20在這方面能提供幫助的是漢藏語的比較,而首要的比較 對象則是七至九世紀古藏文(Written Tibetan,又稱書面藏語) 。由於古藏文保存 了較古老的語音形式,例如:具有豐富的複聲母、複輔音韻尾等。因此可以根據 語音上的對應,並結合文獻,參酌音理,進行上古複聲母系統的擬測。亦可將藉 歷史比較法釐清複聲母與詞頭兩者間語音演變的情形及發生學上的關係。. 立. ‧. ‧ 國. 學. 3﹒域外對音法. 政 治 大. sit. y. Nat. 除了上述歷史比較法之外,還可以使用「域外對音法」。漢族與其他民族自 古以來就有著非常密切的接觸,因此「利用不同歷史時期的漢語音譯非漢語詞的 對音資料以推求當時的漢語音韻面貌」 。21在這方面能夠使用的對音材料有:早期. n. al. er. io. 梵漢對音、古越南語與越南的漢語借詞、古韓語與漢語早期的接解、日語吳音與 漢音借詞等。由於這些材料的年代大致清楚,標音也相當精確,因此透過以上外 語借音或音譯的對音語料所提供的線索,就可以為上古漢語的音值進行更精確的 擬測,對於本文論及之複聲母系統與詞頭在上古漢語不同階段的音值必能有所助 益,對此二者的音變與演化關係也能夠有更詳細的描寫。例如本文將提及潘悟云 先生〈喉音考〉一文中,22全面地比較了漢語和侗台、苗瑤、藏緬等語族之民族 語言中小舌音的資料,還引用了古代譯音資料和諧聲資料等,證明上古漢語存在 小舌音,他認為小舌音到中古分別變成了影、曉、匣、雲等母,逐個進行了較細 緻的論證,而這即是域外對音法的運用。. 20 21. 22. Ch. engchi. i Un. v.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年 7 月),頁 80。 馮蒸〈漢語音韻研究方法論〉 , 《漢語音韻學論文集》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年), 頁 29。 潘悟云〈喉音考〉 ,《民族語文》1997 年第 5 期。 11.

(19) 二、 研究步驟 上古漢語關於複聲母的研究,雖然近年來借助於漢藏語的比較,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不過在複聲母的系統及結構的問題,各家有各家的標準,始終無法達成 共識,於是給人一種漫無準繩與上古複聲母不具系統性,並且可還以任意結合的 錯覺。故本文認為:同族語的比較固然帶來了相當大的突破,然而作為古音研究 的基本語料──諧聲字和同源詞,除了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外還必須在方法上, 讓這兩項材料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因此本文所採取的研究步驟為: 首先,觀察世界上其他不同於漢藏語系之語言殘留的複聲母痕跡,如:印歐 語系中的希臘語、梵語、拉丁語,本文將由語言普遍性的角度切入看待上古漢語 的複聲母系統與結構問題。隨著歷史語言學長足的發展,印歐語關於複聲母的記 錄要比漢語詳實的多,因此藉著觀察印歐語系及其它語系複聲母結構與系統共性 的情況,可以使我們在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性研究上獲得一些啟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其次,在本文的研究中,特別重視親屬語,它們是今天用以查證複聲母的活 材料。故本文亦將觀察漢語之親屬語,例如: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等語言之 複聲母現存狀態,23接著分析該語言複聲母結合的規律、組成之方式與類型,歸. al. er. io. sit. y. Nat. 納出親屬語複聲母系統之結構與共性。最後利用上述所得出之結論來檢視目前學 者們對於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構擬出的複聲母系統,看看這樣的擬構是否符 合語言的普遍性、音位的對稱性與系統性,是否能夠與歷史的音韻演變吻合。. v. n. 第三,將前文所得之結論套用到上古漢語之中。眾所皆知,語言是具有普遍 性的,大體上說來人類的發音器官──口腔所能發出的聲音也具有普遍性(即一 口原則)。同樣地,上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除了本身的特殊性之外,當然也具有 一口原則下普遍性。是故本文擬將近二十年來李方桂、龔煌城、鄭張尚芳、潘悟 云、金理新等先生們構擬之複聲母系統作一比較,檢視這些被構擬出來的複聲母 是否具有系統性與普遍性。此外,筆者亦將利用觀察親屬語及印歐語系複聲母所 得出之結論來檢視目前學者們對於苗瑤語、侗台語構擬出的複聲母系統,看看這 樣的擬構是否符合語言的一般性、音位的對稱性與系統性,又是否能夠與歷史的 音韻演變吻合。. Ch. engchi. i Un. 第四,上古漢語除了有複聲母之外,亦具有詞綴的具體形態及其語法功能。 學界對於上古漢語的形態與詞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在此將針對各家學者 所提出之上古漢語前綴作系統性的整理,針對學者們所提出的前綴進行探討。嘗 23. 本文採用傳統漢藏語系之看法,故仍將爭議較大的苗瑤語族、侗台語族歸入漢藏語系的範疇 之中。 12.

(20) 試透過語義的比較,進一步探討它們的語法功能,指出附加哪一種前綴,就會出 現哪一種功能的轉換。接著,並對上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及前綴問題進行分析, 究竟上古漢語的複聲母與前綴是否有發生學上的關係?是先有前綴還是先有複 聲母,亦或是此二者同時並存於上古漢語,且擔負起不同的語法或語音功能。此 外,我們亦將區分上古漢語的複聲母所代表的音韻音位與「前綴+基本輔音」形 態音位的不同之處,並舉若干例子加以討論說明。本文欲釐清兩者發生學的先後 順序、演變與消長,並且區分它們本質上的不同之處。 第五,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結構與前綴問題的研究,最終還得回歸到古音 系統層面。無論是複聲母系統的建立,還是詞綴形態與語法功能的探索,最後也 是得回歸到音韻的層面,將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在上古音系統上。換句話說,本文 的研究成果必須照顧到上古音系統的整體而非只能解決局部問題,也就是說並非 僅僅把上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與詞頭全都納入一個歷史平面,因為詩韻與諧聲所 反映的上古音系統包含了五、六百年來的歷史音變成分,和橫跨各區域的方音雜 質。因此,在本文結論中,我們除了提出若干構擬古漢語複聲母原則外,並針對 上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與輔音群的類型、來源以及結合規律提出說明。最後,我 們將針對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與結構研究的未來展望提出些許看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Un. v.

(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4. i Un. v.

(22) 第二章. 從語言的共性看複聲母結構. 第一節. 印歐語及其語音體系. 印歐語系是當代世界上分佈最廣、使用人口最多的語系的語系。 「印歐語系」 (Indo-European Family)得名於這個語系最東端(印度)和最西端(歐洲)地區 的名稱。印歐語同出一源的設想始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此後歐洲學者紛紛投 身於語言歷史研究工作,至 1870 年左右最後把阿爾巴尼亞語和阿爾明尼亞語收 入囊中為止,將近百年的時間,學者們完成了對印歐語族語言親屬關係的論證, 同時也完成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的構建,奠定了現代語言科學的基礎。 隨著歷史語言學長足的發展,印歐語關於複聲母的記錄要比漢語詳實的多,對輔 音群的研究成果也較漢語豐碩。因此,藉著觀察印歐語系及其它語系複聲母結構 與系統共性的情況,勢必可以使我們在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性研究上獲得一些啟 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一、 印歐語系概述. sit. y. Nat. n. al. er. io. 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國家都採用印歐語系的語言作 為母語或官方語言。印歐語系包括約 443 種(SIL 統計)語言和方言,使用人數 大約有 30 億。主要可分為日耳曼語族、希臘語、羅曼語族、凱爾特族語、斯拉 夫語族、波羅的語族、印度-伊朗語族、阿爾巴尼亞語、吐火羅語族、安納托利 亞語族等十一個語族,每個語族之下又分若干語支。印歐語系組成如下(列舉主 要語言及與其比較有關語言,加*號者為已消亡語言):2. Ch. engchi. i Un. v. (一) 印歐語西部語群 1﹒日耳曼語族(Gremanic) 1. 2. 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1746~1794)曾任英駐加爾各答法官,熟悉梵語。1786 年他在一次 學術演講中指出:「梵語的動詞詞根和語法形式與希臘語、拉丁語酷似,這絕非偶然。任何考 察過這三種語言的哲學家,不能不認為這三者同出一源。不過始源語言恐已不存於世。同時也 有理由假定(雖然理由不很充足) ,哥特語、凱爾特語與梵語雖然面目迥異,但與梵語仍屬同 源,而波斯語也屬同一語族。」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分冊》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 版,1988 年) ,頁 324。 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年月 7 第 1 版),頁 89-90。 15.

(23) 西支:英語(English),佛里斯蘭語(Frisian),低德語(Low German), 荷蘭語(Dutuh),高德語(High German) 北支:挪威語(Norwegian) ,冰島語(Icelandic) ,丹麥語(Danish), 瑞典語(Swedish) 東支:*哥特語(Gothic) 2﹒希臘語(Greek)(自成一族) 3﹒羅曼語族(Romance) 西支:拉丁語(Latin),義大利語(Italian),法語(Franch), 普羅旺斯語(Provençal) ,西班牙語(Spanish) ,葡萄牙語(Portuguese) 東支:羅馬尼亞語(Rumanian). 政 治 大. 4﹒凱爾特族語(Celtic) 北支:愛爾蘭語(Irish),蘇格蘭語(Scottish),*馬恩語(Manx). 立. ‧ 國. 學. 南支:威爾士語(Welsh),不列顛語⁄不列塔尼語(Breton), *康瓦爾語∕科尼什語(Cornish). ‧. (二) 印歐語東部語群. Nat. y. sit. n. al. er. io. 5﹒斯拉夫語族(Slavic) 東支:俄語(Russian),烏克蘭語(Ukrainian),白俄羅斯語(Belorussian) 西支:波蘭語(Polish),捷克語(Czech),斯洛伐克語(Slovak) 南支:古教堂斯拉夫語(Old Church Slavic),保加利亞語(Bulgarian), 塞爾維亞-克洛地亞語(Serbo-Croatian) ,斯洛文尼亞語(Slovene). Ch. engchi. i Un. v. 6﹒波羅的語族(Baltic) 立陶宛語(Lithuanian),拉脫維亞語(Latvian∕Lettish) 7﹒印度-伊朗語族(Indo-Iranian)3 印度語支:*梵語(Sanskrit) ,印地語(Hindi),烏爾都語(Urdu) 伊朗語支:波斯語(Persian) ,*阿維斯達語(Aaestan) 8﹒阿爾巴尼亞語(Albanian)(自成一族) 9﹒阿爾明尼亞語(Armenian)(自成一族) 3. 印度-伊朗語系又稱雅利安語(Aryan) 。 16.

(24) (三) 二十世紀新出土發現之語族 10﹒*吐火羅語族(Tocharians) 東吐火羅語∕焉耆語(Tocharian A) 西吐火羅語∕龜茲語(Tocharian B) 11﹒安納托利亞語族(Anatolian) *赫梯語(Hittite). 二、 原始印歐語複聲母類型與系統. 政 治 大 隨著歷史語言學長足的發展,印歐語關於複聲母的記錄要比漢語詳實的 立 多,因此藉著觀察印歐語系及其它語系複聲母類型、結構與系統共性的情況,可 ‧. ‧ 國. 學. 以使我們在上古漢語複聲母系統性研究上獲得一些啟發。下文中我們將觀察原始 印歐語中的輔音群的類型與系統,並從中歸納出些許複聲母的組合規律。. Nat. al. er. io. sit. y. (一)原始印歐語的年代和故鄉. v. n. 原始印歐語又稱共同印歐語,指根據古代各印歐語形式而構擬出的共同印歐 語 形 式 , 透 過 比 較 語 言 學 的 方 法 而 倒 推 出 來 的 假 想 語 言 。 簡 稱 IE (Indo-European) ,時代約在西元前 2000-4000 年之間。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 現代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所有的 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較法重構了出來,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 來:*wódr̥(水,比較英語的 water) 、*ḱwṓn(狗,比較英語的 dog) 、*tréyes(三, 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 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 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如格林定律發展而來。 原始印歐語的故鄉和年代是一個尚在研究的問題。 「我們往往能在細微的枝 節上尋踪語言的歷史,比一個民族的任何社會制度的歷史要久遠得多。」4「印 歐母語並不需要我們回溯到人類的童年,而只是要求回溯到某個時期。」5 對印 歐語年代的推測是根據各印歐語留下的最早文字的年代和語言之間的親疏關係 作出的。裴特生指出: 4 5. Ch. engchi. i Un. 布龍菲爾德《語言論》(北京:1980 年 4 月,商務印書館),頁 402。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年) ,318 頁。 17.

(25) 現在一般的看法是,印歐語族遷徙到印度的是約發生在西元前 2000 年, 印度文學約始於西元前 1500 年。……希臘人在西元前 2000 年就已經定居 在他們有史以來的國土上了,這一假定是可信的。克爾特語和義大利語之 間特別親密的關係使我們不得不估計這一語群分裂從時間的出發點上看 也不會晚於西元前 2000 年。……一位挪威學者奧爾生解釋某些挪威地 名,據他考證,比西元前 3000 年晚不了多少。假如希太特語是一個純印 歐語言而不僅僅是與印歐語有些聯繫的語言,那麼我們就得承認它早在西 元前 1500 年就已經經過很長而且很奇怪的發展了。6無疑地,約在西元前 2000 年,印歐語系的語言就已經分布在廣大的地區上,有了分歧的發 展。……如果我們要追溯印歐語尚未分裂的時期,就必須倒退到西元前 4000 年才行。7. 政 治 大. 布龍菲爾德的推測與此大致相同,他說:「假使我們認為最早的印度文獻的寫作 不能晚於西元前 800 年,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把我們所構擬的原始印歐語形式推溯 到至少要比這些年代早 1000 年。」8即原始印歐語的時間約在西元前 2000 年以. 立. ‧. ‧ 國. 學. 前。又根據印歐語語言的一些共有的基本詞彙,如植物、牛馬等牲畜、車輛工具 金屬名稱等等,學者們把原始印歐語社團推到新石器時代。9印歐人未分裂以前 的文化階段顯然是石器時代後期。10 關於印歐人的故鄉,是根據原始印歐語一些共有詞彙所反映之地理、氣候環 境的特徵來推測的。從 17 世紀至 18 世紀末,印歐語系的概念逐漸成型。最早提 出這個假設的是荷蘭人 Marcus Zuerius von Boxhorn。當時的學者發現歐洲的語言 雖然跟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有明顯區別,卻和印度的語言很相近。他們設想印度 和歐洲的語言源於同一個的原始語。自 19 世紀中期直至當代的相繼研究,原始 印歐語的發祥地範圍逐漸趨向於一致,1862 年英國人拉沙姆(R.G.Latham)最 早提出,印歐語的故鄉在歐洲,因為印歐語十個語族的傳播重心是在歐洲。而在 比較語言學的早期,曾經流行過印歐語的發源地在亞洲的說法,主要是根據最古 老、最原始的印歐語-梵語在亞洲。後來人們根據印歐諸語言早期共同的「雪」 、 「寒冷」等詞彙,因而覺得原始印歐語社群的居住區域不可能是在印度。這種原 始語隨著年代的變遷,演變成古典語言拉丁語,希臘語,梵語和現代的語言。 1896 年,克萊契梅(P. Kretschmer)把印度、小亞細亞、巴爾幹半島、義大 利、愛爾蘭、不列顛、斯堪的納維亞和德國北部等地都排除在外,以西起法國, 橫穿歐洲中部,向東經中亞的吉爾吉斯草原直到波斯這樣一條狹長的區域,作為 印歐語的發祥地,更有人認為歐洲東部地區黑海北部到裏海一帶的地方是印歐母.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希太特語即赫梯語(Hittite)。現已證實它是印歐語系安納托利亞語族的一個語言。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317 頁。 8 布龍菲爾德《語言論》,頁 402。 9 布龍菲爾德《語言論》,頁 402-403。 10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322 頁。 7. 18.

(26) 語的起源地。11目前比較多人同意這一理論:黑海以北大草原的地坑墓塚(the Pit Grave)或雅姆那亞(Yamnaya)文化與原始印歐語故鄉最可能相關聯,時間在 西元前 3500 年至 2500 年,具體位置是伏爾加河(Volga)下游草原向東延伸至 伏爾加中游直至烏拉爾山(Urals)南部的地區。12 綜合前述印歐語各語族作出下面梗概的描述:西元前 3500-前 3000 年,原 始印歐民族居住在黑海以北的廣大地區,有著發達的新石器文化。約在西元前 2500 年,印歐民族離開故鄉開始向各個地方遷徙。一些移居到希臘,另一些進 入義大利,另一些穿越中歐最終抵達不列顛群島。另一部分的一支向北把家搬到 俄羅斯,同時這部分的另一支穿越伊朗、阿富汗,最終到達印度半島。13. 政 治 大. (二)原始印歐語的複聲母系統. 立. ‧ 國. 學. 原始印歐語中有豐富的輔音叢,筆者沿用《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書中的分 類框架如下:14. ‧. 1﹒s-加塞音、鼻流音的複輔音聲母. n. al. er. io. sit. y. Nat. 即 sC-型、sCr-型與 sCl-型複聲母15。印歐語中,s-可以接 p、t、k、f(<p、 bh) 、m、n、l 等組成詞首輔音叢(複輔音聲母) 。例如:梵語 snusa「  媳婦」 ,古 北歐語 stik「刺」 、strange「強壯的」 、steypa「浸、漬」 、skūfa「推開」 、skūr「陣 雨」 、skȳ「天空」 、snara「套索」 、snappa「抓住」 、skjarr「害羞的」 ,希臘語 skia 「陰影」 ,拉丁語 spiro「我呼吸」 、stringere「拉緊、收縮」 ,立陶宛語 smaugti「悶 熄」、skùbti「催促」,哥特語 skūra「大風」、skeirs「明亮的」、skrapa「崖岸」、 smals「小的」, 原始印歐語 * str-to-「army」變為伊歐里斯語的 strotos,其他方言為 stratos。 在原始印歐語中,s-是一個廣泛出現於詞首的前綴,s-亦與濁輔音 bh、d、 dh、g、gh 在詞首組合,使後面的濁音清化也變成 sp-、st-、sk-等等。此類複輔 音聲母可歸納成下圖中的表 2。. 11 12 13. 14 15. Ch. engchi. i Un. v.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317-318 頁。 蒲立本: 《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57。 Kenneth Katzner﹐1986﹐“The Language of the world”﹐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 plc﹐ 頁 10。 此處分類框架延用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頁 107-110。 此處大寫 C 表示輔音(consonant) 。本文中凡大寫「C」一律代表輔音,不另加註標示。 19.

(27)   原始印歐語 s-起首之二合輔音群1. 表2 前置 輔音. s. 基本輔音. 發音部位. 後置輔音. 雙唇. 舌尖. 舌根. 小舌. 流音 r∕l. 塞音. +. +. +. +. +. 鼻音. +. +. +. -. +. 流音. -. +. -. -. -. 擦音. -. -. -. -. -. 塞擦音. -. -. -. -. -. 輔音性質. 政 治 大. 2﹒塞音、續音加 r、l 的複輔音聲母. 立. 即 CL-型複聲母。在印歐語中,b、bh、p、k、g、gh、f (<p、bh) 、s、sk. ‧ 國. 學. ‧. 等可以接流音 r、l 組成 PL-型、Tr-型、KL-、sKL-型等複輔音聲母。2不過,舌尖 塞音 t 與 d 只能與流音 r 組成 Tr-型複聲母,而不能與流音-l-組成 Tl-型複聲母。 例如:. 詞彙. 漢譯. 古高德語. bruodor. sla. 敲打. 古高德語. krāēn. bliuwen. 打. 古北歐語. hross. 馬. 古高德語. blāen. 吹. 梵語. grava. 壓轆石. 拉丁語. glos. 小姑. 拉丁語. crater. 大杯. 拉丁語. plūs. 更多地. 立陶宛語. groti. (蛙、鴉) 鳴叫. 希臘語. plun̄o. 我洗. 哥特語. graban. 挖. 希臘語. 磚、瓦. 古北歐語. grōf. 墳墓. 希臘語. plinthos plax. 平而寬的東西. 古北歐語. krōkr. 鈎子. 古法語. blanc. 明亮的. 2. n. 1. al. 漢譯. 語言. 兄弟. 古北歐語. Ch. e n g c古高德語 hi U. 公雞鳴. er. 詞彙. io. 語言. sit. y. Nat. 表 3        印歐語言中的 CL-型複聲母 . v ni. 表中的輔音群包含「二合複輔音聲母」與「三合複輔音聲母」,其中二合複輔音聲母為「前置 輔音+基本輔音」而三合複輔音聲母為「前置輔音+基本輔音+後置輔音」。 本文中大寫 P 表唇音,大寫 T 表舌尖音,大寫 K 表舌根音,大寫 L 表流音(含 r、l) ,下文中 亦同,不再加註標示。 20.

(28) 3﹒小結 然而,在原始印歐語音系裡,在音位系統的單向對立和雙向對立的相互轉化 的情況下,似乎應該能建立起一種理想、對稱且內部合諧一致的音系,但是實際 上情況卻不是如此。我們知道音系中總有一些不對稱的現象,單輔音系統如此, 複輔音系統亦如是,輔音們並不能任意地結合成複輔音聲母,而上文中關於原始 印歐語的複聲母系統反映了哪些語音現象呢? 其一,原始印歐語以二合複輔音聲母為主,可分為 CL-型複聲母與 sC-型複 聲母等兩類。三合複輔音聲母則數量較少,皆為 sCL-型複聲母。. 其二,不論是二合複輔音聲母還是三合複輔音聲母,輔音叢起首的輔音只有 「塞音」與「擦音」兩類。其中輔音叢起首的塞音有 p、b、bh、d、dh、k、kw、. 政 治 大 g、gw、gh、ghw 等,全部屬於二合複輔音聲母。而擦音只有 s、f 兩種,其中擦 立 音 s-起首的二合複輔音聲母裡,s-之後可接鼻音、塞音與流音,即「s+流音/鼻 ‧. ‧ 國. 學. 音/塞音」。若是在三合複輔音聲母裡,輔音叢組成的順序則為「s+塞音+流 音」,而唇齒音 f 後只能接流音-r-、-l-。這裡我們要提出解釋的是:為什麼三合 輔音音中,輔音叢最後一個音素不是 r 就是 l? 人們發現,音節結構以及音節化(syllabification)1過程,與語音的音響度有 直接關係。一個音節中,音響度是「低-高-低」這麼一個形狀;換句話說,音 節開頭的音響低,主要音核(即主要元音)音響高,而韻尾音響低,這是音節的 最主要規範條件,也就是在一個音節裡的響度必須是先升後降。根據「音響度衡」 2 (sonority scale)顯示「元音>介音>流音>鼻音>輔音」,元音響度大於介音, 介音響度大於流音,流音響度又大於鼻音,而輔音的響度最小。因此,若將音節 可以分成兩部分,以主要元音為分界線,前半部份音響度上升,後半部分音響度 下降。 三合複聲母位於音節的前半部份,想當然爾響度必須是漸次升高的,那麼聲 母輔音叢中的最後一個音素就勢必得是一個響度僅次於元音的輔音,而流音 r、l 自然是不二的選擇,因此基於「響度原則」在三合複輔音中輔音叢中最後一個音 素只能是流音 r 或 l,而不能是其他的輔音。.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其三,在 Cl-型複聲母中,卻在 tl-與 dl-的位置上留下了空缺。這是什麼原因 1. 生成語言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詞庫僅僅包含規則推導不出來、一個詞所特有的信息;對於 不屬於個別詞的信息一概不列入詞庫,用音系規則加以解決,而音節就是屬於這類信息。因此, 一個詞的詞彙形式是一串音段,把音段串成若干音節的過程稱為「音節化」 。詳見《生成音系 學理論及其應用》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95。 2 《生成音系學理論及其應用》第二版,頁 95。 21.

(29) 呢?筆者認為此乃與 t、d、r、l 四者的發音機制有關,由以下三點說明: 1﹒「異化作用」影響 若由發音時「舌體高低」(tongue-body hierarchy)的七個層級:p<n<l<t <ts<tʂ<k 看來,我們發現發音時舌體是由 p 至 k 漸次升高的,而 t∕d 與 l 分 別屬於第四級與第三級,換言之發音時 t∕d 與 l 舌體高低程度相當接近,加上 t∕d 與 l 三個輔音又都是舌尖音,發音部位同質性高,輔音間「異化作用」而互斥。 2﹒發音性質 當舌頭發完 t 或 d 後接著發舌尖流音 l 時,我們從發流音 l 時氣流在口腔內 「完全受阻」情況來看,流音 l 的發音性質頗似前面所接之舌尖塞輔音,我們如 果從這個角度思考便會發現,發複聲母 tl-與 dl-實際上是類似發兩個由舌尖塞音 組成的輔音叢。   . 政 治 大. 3﹒發音機制         由音節的角度切入觀察,我們知道當發 tl-或 dl-這類複輔音時,若發音舌頭 的動作不夠迅速,會容易使輔音叢聽起來變成兩個音節,發音器官-舌尖,必須 在極短暫的時間內重複動作兩次,發出「舌尖塞音 t-+舌尖流音-l-」或「舌尖塞 音 d-+舌尖流音-l-」這樣的輔音叢,而這在人類發音機制的一口原則之下,同一 個發音器官短時間內重複動作兩次,比起那些由兩個不同發音器官所組成的複輔 音而言是相對費力的。      .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al. er. io.         或許有人感到疑惑:為何 t、d 後不能接-l-卻能接-r-,在「異化作用」的條. v. n. 件下,為什麼 t 與 d 卻能夠和同是舌尖音的 r 結合?原因就在於 r、l 發音部位些 微的差異。流音 r 在發音的過程中,是以舌尖抵住齒齦脊很快地震動後而發音的。 依區別性特徵而言,發 r 時氣流能「連續」自口腔流出。簡而言之,流音 r 的發 音性質其實是與擦音非常相似的,是因氣流通過舌尖與硬顎形成的狹窄通道,造 成湍流發生摩擦而發聲的。另外,r 還帶有捲舌的成分,屬於「舌尖後」音,發 音部位與 t、d、l 等舌尖音略有不同,因此在「異化作用」的影響之下,t、d 不 與同是舌尖音-l-結合為複輔音聲母 tl-、dl-,但卻能夠和舌尖後音的-r-結合成複 聲母 tr-與 dr-。而這也是為什麼在原始印歐語中我們看不到 tl-、dl-型的複輔音聲 母的緣故。 . Ch. engchi. i Un. 其四,在唇齒擦音 f-起首的二合複輔音裡,f-之後只可接流音 r、l。不過, 原始印歐語中沒有 f,從下表 4、表 5 中古希臘語和梵語的聲母系統中反映了這 個古老的特徵。 在原始印歐語裡,表 5 的一、二兩行(喉音、顎音)應該合併,都是舌根 22.

(30) 音。第二行的顎音是輔音受後面的前高元音影響變來的,特別是舌尖音和舌根 音,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顎化作用。而梵語在這一點上不代表原始母語的特徵。3拉 丁語的 f 對應於原始印歐語的*bh,4是後起的;原始日耳曼語的 f 對應於原始印 歐語的*p 也是後起的。 古希臘語輔音系統5. 表4 舌根音. k. kh. g. 唇音. p. ph. b. m. 舌尖音. t. th. d. n. l s. 噝音 塞擦音. r. dz. ps. ks. 政 治 大   立表 5 梵語輔音系統   gha . ṅa . jha . ña . ḍa . ḍha . ṇa . tha . da . dha . na . pa . pha . ba . bha . ma . 半元音 . ya . ra . la . va .  . 噝音 . ´sa . ṣa . sa . sit. cha . ja . ṭa . ṭha . ta . 唇音 .  .  . 氣音 . ha .  .  .  .  . 頂音  齒音 . io. n. al. Ch. engchi. y. ca . 顎音 . er. ga . ‧. kha . 喉音 . Nat. ka . 學. ‧ 國. 6. i Un. v. 上古漢語沒有輕唇音最早是由清儒錢大昕提出來的。漢語中 f 的出現比印歐 語晚得多,直到《切韻》時代,重唇尚未分化為輕唇。7 約在西元 11 世紀末重 唇與輕唇的區別才分明地反映在當時的韻書《集韻》中。中古漢語的 f 是 p-、ph-、 b-在介音-i-前擦化而來。8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f 音的出現,是印歐語和漢語各自 獨立發展的結果。在上古時期,印歐語和漢語一樣沒有 f,而在原始印歐語時期 也不存在 fL-型或 sf-類型的複聲母。 3. 這個顎音變化規律由印歐語學者湯姆生(V.Thomsen)、維爾納(K. Verner)龍德(Lund)的 臺格那(E .Tegner)索緒爾(F.DSaussure)和施密特(J. Schmidit)等人在 1878 年後相繼發現。 4 拉丁語 f 的另一部分是從原始印歐語的*dh 演變而來。例如:梵語[´adha:t]「他放置了」,希臘      語[´the:so:]「我將放置」 ,拉丁語 fēcī「我做了」,英語 do「做」 。      5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 「希臘語」條,為西元前 5 世紀古希臘阿提卡方言的發音。不過書中 將 dz、ks、ps 等聲母歸為「雙輔音」,而本文則將其列入「塞擦音」範疇。 6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 「婆羅米字母」條,婆羅米字母用拉丁字母轉寫。 7 王力《漢語音韻》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 ,頁 73。 8 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 ,頁 105。 23.

(31) 其五,原始印歐語無 ts、tsh、dz 等舌尖塞擦音。關於原始印歐語無舌尖塞 擦音 ts、tsh、dz 系列,由上述文中所談到的梵語、希臘語輔音系統,以及下表 中的拉丁語、日耳曼語輔音系統都反映了這個特徵。表 4 裡的古希臘語中雖然有 一個單獨的 dz,但卻不成系統。從它與 ps(即雙唇音+s)、ks(即舌根音+s) 相配的關係來看,dz 似乎更像是濁化了的輔音組合 ts(即舌尖音+s)。 表 6      古拉丁語輔音系統9 g. h. 圓唇舌根音. k kw10. 唇音. p. b. f. 舌尖音. t. d. 舌根音. 噝音. 立. m n. l. 政 治 大. s. r. 舌尖音. b﹐v. m. t. d﹐ð. n. l s﹐z. Nat. 噝音. p. r. y. f θ. g﹐ɣ. sit. 唇音. k. ‧. h. 學. 舌根音. ‧ 國. 表 7      原始日耳曼輔音系統11. n. al. er. io. 也因為原始印歐語無舌尖塞擦音 ts、tsh、dz 系列,因此在原始印歐語中沒有 TsL型的複聲母(即舌尖塞擦音加流音),同時也不存在 s-加舌加塞擦音之 sTs-型的 複聲母。. Ch. engchi. i Un. v. 其六,藉由比較希臘語、拉丁語和梵語的舌根音(梵語喉音、顎音、噝音) 還可以發現,原始印歐語有三套舌根後部音,即舌根音(K 音) ,圓唇舌根音(在 希臘語變為 P-,梵語變為 h-?)和軟顎音(軟 K 音,梵語變為 ś-) ,例如表 712。 如果按照梵語的體系,每套音有 4 個(k、g、kh、gh)那麼原始印歐語就 有 12 個舌後部音。 「我們現在已經頗不習慣於利用舌根部位來構成語言上的一些 區別了,不過原始的發音習慣是不同的。學者們主張說發音的動作中心由口腔的 後部移到前部是文明的穩步發展,是語言近情化的一個環節,這話也並不是完全 9. 根據 Kenneth Katzner“the Language of the World”和肖原《拉丁語基礎》,為西元前 1 世紀以 前發音。 10 在拉丁語寫作 qu。 11 g﹐ɣ 表示它們為互補的音位變體。而「b﹐v」 ;「d﹐ð」; 「s﹐z」彼此亦為音位變體。 12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頁 279。 24.

(32) 虛妄的。反過來說,我們愈往古代追溯,結果我們越會發現喉頭或舌根部位所能 發出的不同音彩」。13 表 8      原始印歐語中的舌根音在希臘語、拉丁語和梵語中之表現  梵語 K. 希臘語. k´ekara-s . śatá-m「百」   . 立.  .  . caecus「盲」  haih-s「獨眼」. pófero-s . ka-s「誰」  katara-s . 「二者中哪一 「二者中哪一個」 個」       軟K. 哥特語.  . 「斜眼看,睜半眼」       ─────    圓唇 K. 拉丁語.  .  . quis「誰」 . (OE)hwa「誰」. 政he-katón 治 大centurn . hund . ‧. ‧ 國. 學. 其七,原始印歐語只有兩個鼻輔音 m、n。梵語另有 ŋ、ñ、ɳ,這幾個在印 歐語中顯得特殊的鼻音,是舌尖鼻音 n 在與不同部位的塞音結合後演變出來的, 不是原始母語的特徵。在印歐語中,舌根鼻音 ŋ 在詞根尾出現時,是-g∕-k 的鼻 音變體。例如:原始印歐詞根*steig-「刺」 ,拉丁語 stinguere「刺」 ,古英語 sting. sit. n. al. er. io 第二節. y. Nat. 「刺」。ŋ 在原始印歐語不出現在詞首。. i Un. Ch. v. engchi 印歐語系輔音群之類型與異同. 在第一節中,我們觀察了原始印歐語的複聲母類型及其結合之規則。緊接 著在這一節,我們將觀察印歐語系希臘語、拉丁語、梵語等語言中的輔音群概況。. 一、 希臘語的形成及其輔音群概況 原始希臘語是假定之所有已知希臘語變體的共同祖先。包括邁錫尼語,古希 臘語方言,如:雅典-愛奧尼亞方言、伊歐里斯方言、多利亞方言和西北希臘方 13. 裴特生《十九世紀歐洲語言歷史》,頁 279。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西元前一世紀的 《周髀算經》 相傳畢氏定理是商代由商高發現的, 全書第一節就記載著 一個名叫商高的人, 對周公講了這樣一段話: 「折矩以為勾廣三, 股修四, 徑隅五。 既方其外,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

本書之撰寫,始於公元 2003 年 8 月。當時,筆者申請了一年的教授休假,希望可以 寫一本書留作紀念。沒想到到了 2004 年 7

2.本系學生須於大二學年結束前參加英文檢定 考試,成績並應達 CEF 之 B2 高階級(相當於 TOEIC 成績 750

課題三 古代主要文化中心的生活 (公元前3500 ~

西元 1624 年至西元 1633 年台灣海峽海盜橫行,中國帆船過來台灣的並不 多,同一時間,荷蘭人又因「濱田彌兵衛」事件與在台灣貿易的日本商人發生衝 突,導致在西元

第二種為專門論述西方印刷字體發展史的著作,目前具代表性例如前節所 述,哈佛大學出版的 Daniel Berkeley Updike《Printing Type: Their History, Forms and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