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 77-128

第二節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音變的詮釋。藉由語言間的比較分析,使我們瞭解人類現有語言的實際狀況,漢 藏語系中的複聲母分配、同族語言的同源對應等等。如此一來,對於上古漢語複 聲母系統的擬構才能夠更加貼近上古漢語曾經存在過的語言事實。

第二節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在本文第二章與第三章筆者觀察了印歐語系語言與藏緬語、苗瑤語、侗台語 等親屬語言的複聲母種類,並對其複聲母的結合規律提出若干解釋。本章第一節 中,我們提出了幾個關於構擬複聲母的原則。眾所皆知,語言是具有普遍性的,

大體上說來人類的發音器官──口腔所能發出的聲音也具有普遍性。同樣地,上 古漢語的複聲母系統除了本身的特殊性之外也具有這樣的普遍性。

接下來於本節中我們將針對學者們所構擬之上古漢語複聲母提出分析,看看 各家所擬構出來的古漢語複聲母音系統是否符合前文中所提及之「語言的普遍 性」。本文採用目前各家公認的上古漢語複聲母類型。下文以中以P 代表唇音、

T 代表舌尖音、K 代表舌根音、N 代表鼻音、L 代表流音(-l-、-r-),C 代表輔音,

F(fricative)代表擦音,A(affricate)代表塞擦音。筆者列舉李方桂、龔煌城、

鄭張尚芳、潘悟云、金理新等五家較具代表性的複聲母系統作一比較如下。

(一) 李方桂的複輔音聲母系統

李方桂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人,曾在薩丕爾的指導之下研究印地 安語,進行實地調查。1929 年回國後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從此以 後,他從事田野調查,描寫侗台語系的許多語言(壯族的龍州話和武鳴話),有

「侗台語之父」及「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稱,同時也對上古漢語和古藏文進行 了深入研究。關於李先生對於上古複聲母的看法可詳見其著作《上古音研究》15 一書。

1﹒單輔音 T、P、K 等+r 的複聲母

雅洪托夫(1960)根據漢字諧聲的分析和漢藏比較,最早提出中古二等介音 與來母一致,出擬為-l-,後改為-r-。李方桂(1971)採用此說解釋中古二等韻

15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莊、知兩組聲母的形成,實際上就是一種帶-r-的上古複聲母,他說:「中古的 知、徹、澄、娘、照、穿、牀、審,等捲舌聲母在二等韻母的前面一般人都以為 是受二等介音的影響,從舌尖音變來的。但是這些聲母也在三等韻母前出現。三 等韻母是有介音-j-的,它只應當顎化前面的聲母,不應當捲舌化。」他由此推論

「這些聲母後面一定有一套介音可以使它捲舌化,前面我們已經擬了一個r-聲 母,這個正可以當作這些聲母後的介音」。16 李先生對知、莊系字擬音如下:

  上古   tr-、thr-、dr-、nr-  >知ṭ-、徹ṭh-、澄ḍ-、娘ṇ-        上古   tsr、tshr-、dzr-、sr-  >莊tṣ-、初tṣh--、崇dẓ-、生ṣ- 

2﹒清鼻音複聲母

即 sN-,sL-型的複聲母。李方桂先生在聲母上最具特色的是清鼻音聲母 hm-、hn-、h-和清邊音hl-。17把這類音這麼寫一方面是為印刷方便,一方面 是我們疑心所謂的清鼻音可能原來有個詞頭,把鼻音清化了,例如:「每 muai:

悔 xuậi」、「勿 mjuət:忽 xuət」、「民 mjiěn:昏 xuən」、「態 thậi:能 nənŋ」、「嘆、

灘 thân:難 nân」、「醜 ṭhjə̆u:紐 ṇjə̆u」、「妥 thuâ:餒 nuâi」、「恕 śjwo:如 ńźjwo」、

「攝 śjäp:聶 ṇjäp」、「饟 śjang:讓 ńźjang:曩 nâng」…等。而上古漢語sN-, sL-型的複聲母有以下幾種:sm-、sn-、s-、sl-、sr -等。18

3﹒帶-l-的複聲母

即 Pl-、Kl-型複聲母,李先生對於帶-l-的複聲母大體上仍然採用高本漢的說 法。這是最早被提出的古漢語複聲母類型。高本漢在《中上古漢語音韻學綱要》

19中提出著名的Cl-型複聲母 ABC 三式說20,如:bl-、kl-、pl、gl、khl…等。

4﹒帶s-詞頭的複聲母

即sC-、sCl-、sCr-型複聲母,其中 C 代表塞音。「這個 s 可以算是一個詞頭

(prefix)」它差不多可以跟各種聲母的字諧聲,21sC-型複聲例如:st-、sth-、sd-、

16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頁 11。

17 竺師家寧《聲韻學》,頁 620。

18 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頁 71,表 18。

19 高本漢著、聶鴻音譯《中上古漢語音韻學綱要》(齊魯書社,1987 年)。

20 即:A 式 klak(各):lak(洛);B 式 kak(各):klak(洛);C 式 klak(各):glak(洛)。

21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頁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k-、skh-、sg-等,例如:

st–>s–      如:掃、犀、筱、賜、修、髓、泄、雖、 

綏。 

sth–>tsh–      如:催、戚、邨。 

sd–>dz–      如:寂、摧。 

sdi–>zj–      如:詞、袖、續、誦、徐、遂、遁。 

sk–>s,sk–>sw–      如:楔、秀、損、歲、宣、恤。 

skh–>tsh–(?)      如:(造)。   

sg–>dz,sgj–>zj–      如:造、邪、俗、松。 

sg–>zjw–      如:彗、穗、旬。 

另外,關於 sP-型的複聲母,無論是上古漢語內部比較,還是語言之間的比較,

sP-的例子都很少。李方桂先生提到的「瑟 ṣjĕt(<sprjit)」、「自 dzji(<sbjidh)」、

「辠 dzuậi(<sbədx)」是否是sP-尚不能肯定。據《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中 提出的 sP-複聲母有以下幾種:  sp-(>ts-)、sb-(>dz- (ts-))、sbh-(>dz-、-)。

22

5﹒小結

總地說來,李方桂先生的複聲母系統並不全面,主要集中在帶s-詞頭的複 聲母,相關論述也較多,而對於其他類型之複聲母也無多加著墨。可惜的是關於

s-詞頭的語法功能及此類複聲母上古到中古的演變,李方桂先生也沒有詳細的 論述。然而,關於上古漢語二等字帶r-介音的說法卻對後來的古漢語研究產生重 要影響力。李先生所構擬的複聲母以表 26 整理如下(表中「+」代表有此種類 型之複聲母,「-」代表沒有構擬此類複聲母):

表 26      李方桂的複聲母系統表  塞音

基本輔音

詞綴 P T K

鼻音 流音 擦音 塞擦音

s + + + + + - -

-l- + - + - - - -

-r- + + + - - + +

22 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頁 6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龔煌城的複輔音聲母系統

身為中研院院士的龔煌城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歷史語言學家,精通西夏 文。龔先生的複聲母系統基本上承襲李方桂先生的系統而稍作修正,而他對於上 古漢語複聲母以及詞綴的主張主要見於《漢藏語研究論文集》。1

1﹒單輔音 P、K、T 等+r 的複聲母

基本上這類的複聲母是繼承李方桂先生而來,實際上就是一種帶-r-介音的上 古複聲母。如:2

a﹒上古 並母二等 br>  b- 

 

      敗  PC N-brads  >  OC brads  >  MC bwai 

      “ruined;become defeated”  《說文》「毀也」     

 

      PC s-brads  >s-prads>  OC prads  >  MC pwai        “to ruin;defeat”  《廣韻》「破他曰敗」 

 

      b﹒上古 澄母二等   dr->  ȡ-         

      憐  OC drin  >brin  >  MC lin >   

      WT    drin    “kindness﹐favour﹐grace”  恩情,恩惠        WB    râñ- < rîn-    “love”  愛 

 

      c﹒上古 來母三等   brj-、drj-、grj->  lj 

    別  PC N-brjat  >  OC brjat  >  MC bjät 

      “different﹐leave”  《廣韻》「異也、離也」     

      PC s-brjat  >s-prjat>  OC prjat  >  MC pjät        “divide﹐separate”  《廣韻》「分別」

六 OC drjəkw  >rjəkw >  ljuk    “six” 

      WT    drug    “six”  《廣韻》「異也、離也」     

      WB    khrauk  <khruk    “six”   

1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1 版)。

2 完整例子詳見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98-203。

  WT    krwaʼ    “to proceed﹐whether going or coming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d﹒悅  OC gluat  >luat  >jwät    “pleased﹐glad” 

      WT    glod    “to comfort﹐console﹐to cheer up ”        lung-pa    “valley” 

       

        另外,李方桂先生在《上古音研究》書中,將與舌根音諧聲的章系字擬音為 sk-類複聲母:skj–、skhj–、sthj–,認為章系字是從有 s 詞頭(prefix)的「舌 根音」變來的,例如:skj–>ʨj–,skhj–>ʨhj–或  ɕ–,後來在 1976 年的〈幾個 上古聲母問題〉中,李先生修正了先前對章、昌書等聲母的擬音,把這類與「舌 根音」諧聲的章系等字改擬為krj–(>ʨj–)、khrj–(>ʨhj–)、grj–(>ʥj–,

ʑj–或 ji)、hrj–(>ɕj–)、ngrj–(>nʑj–)4。而這類章系字與見系諧聲的 kr-類 複聲母,目前在龔煌城先生的修訂之下改擬成了 kl-類複聲母,它們上古到中古 的演變klj–(>ʨj–)、khlj–(>ʨhj–)、glj–(>ʥj–,ʑj–或 ji)、hlj–(>ɕj–),

例如:「氏 źjě<gljigx:衹,忯 gjiě<gjig」。 

3﹒帶s-詞頭的複聲母

即 sC-、sN-、sNr-、s-r-型複聲母。sC-型複聲如:sk-、skh-等;而 sN-型複 聲母有:sm-、sŋ-、sn-、sń-;sNr-型的複聲母則是 snr-。從上古漢語到中古的演 變如下:5

a﹒ 上古 sm-  >  xwm  >  xʿʷʾ    曉母合口          

漢語:  黑     s-mək  >  xək        墨     mək  >  mək 

藏語:      smag      黑暗              緬語:      mang      墨        hmang      黑   

 

        b﹒ 上古   sŋ-  >  xŋ  >  x-    曉母 

 

      漢語:  獻     sŋjans>  xjɐn      賢也,如:「獻臣,獻民」

從「鬳」ŋjans 得聲         藏語:      sngar      聰明、敏悟 

4 李方桂〈幾個上古聲母問題〉,《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年)。

5 詳見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64-1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 上古   sn-(一等字)>  th- 透母

例如:  難 nan:攤 s-nan>thân      d﹒ 上古   sn-(三、四等字)>  s-      心母 

例如: 禳 njang:襄 s-njang>sjang 人 njin  :信 s-njins>sjěn 

d1﹒上古   sn-(三、四等字)>  tsh-    清母  例如: 人 njin:千 s-nin>tshien 年 nin  :千 s-nin>tshien 二 njids:次 s-njids>tshi e﹒ 上古   snr-(三等字)>  ȶh-      徹母 

例如: 紐nrjəgwx  :醜 s-nrjəgwx>ȶhjěu f﹒ 上古   sk- >  x-      曉母

漢語:  嚇     skrak  > xrak  > xɐk            藏語:      skrag      恐懼、怖畏、驚駭 

漢語:  訓     skwjəns  > xwjəns  > xjuən            藏語:      skul      訓誡 

 

g﹒ 上古   skh-(三等字)>  x-    曉母

漢語:  赫     skhrak> xrak> xɐk      赤也       藏語:      khrag      血 

緬語: hark 慚愧、害羞

4﹒帶r-詞頭的複聲母

龔煌城先生提出上古有r-詞頭的假設,是由於李方桂先生把知照系聲母的 上古音構擬為tr-、tsr-而引發。龔先生以李先生的上古音構擬為基礎,進行漢 藏語的比較研究,確認二等介音-r-在唇、牙、喉音聲母之後正是對應於藏、緬 語的-r-。6然而在舌音與齒音聲母後面,情形並不完全一樣。在藏語中r 並非出現

6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t-、th-、d-、ts-、tsh、dz-等音之後,而是出現在它們之前,例子如表 27 所示:7  

表 27       r-詞頭的漢、藏對應表  漢語: 撞 rdung(s)>ȡång

藏語: rdung﹐pf brdungs﹐fut. brdung﹐imp.

(b)rdung(s) 打、捶、敲

漢語: 椓 rtuk>ȶåk

藏語: rdug “to strike against”

漢語: 事 rdzjəgs>ʥi

藏語: rdzas 物質、實事 緬語: ca      “a thing”  

漢語:塵 rdjən>ȡjěn

藏語: Rdul 塵土

又在藏語中 r 並非出現在 t-、th-、d-、ts-、tsh-、dz-等音之後,而是出現在它們 之前。除此,從「諧聲」的觀點來看,像rtan 與tan、rtsan 與tsan 的諧聲,遠 較tran 與、tan、tsran 與tsan 的諧聲接近;而rtan 與tan、rtsan 與tsan 的 諧聲也遠較tran 與、tan、tsran 與tsan 的諧聲令人滿意。

龔先生又依據藏語r-與s-前綴替換構成致使動詞的事實提出r-具有「致使 化」的語法功能,不過究竟r-前綴除了「致使化」之外還具哪些構詞或構形功 能,龔先生就沒有進一步的論述了。

5﹒帶N-詞頭的複聲母8

龔先生認為上古漢語的N 詞頭,乃是為了要解釋漢語內部詞彙之間的同源 關係、諧聲現象、語音變化,以及漢語與藏緬語之間若干不規則的對應關係,參 酌與漢語同源的藏語詞頭及語音變化而提出的假設。

關於藏文 a-chung 的對音自來有 ẖ,ạ及 ʼ˗  等各種不同寫法,龔先生沿用張 謝蓓蒂與張琨(Chang and Chang 1976a)先生認為它是一個鼻音的主張。上古漢

7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69-170。

8 關於上古漢語 N-詞頭詳見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73-1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語帶N-詞頭的複聲母中古可能演變為定母、牀母或禪母,可惜的是對於 N-詞頭 的語法功能龔先生並沒有深入討論。關於N-詞頭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如下:

語帶N-詞頭的複聲母中古可能演變為定母、牀母或禪母,可惜的是對於 N-詞頭 的語法功能龔先生並沒有深入討論。關於N-詞頭上古到中古的語音演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