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 77-128

第二節 上古漢語前綴及其語法功能

二、 上古漢語前綴 * 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中s-naŋ「襄」正是由詞根附加s-前綴而來,表示動作的起始與持續,不同於

g-前綴的施事功能,表示施事者的動作行為。

二、 上古漢語前綴ɦ-

目前有些學者認為藏語中位於基輔音之前的輔音 ɦ-更早的時期為鼻音N-,

如張琨、龔煌城先生等人,他們主要的依據是藏語中帶這種輔音 ɦ-的語詞在現代 藏緬語族的一些語言以及一些現代藏語方言中往往表現為帶鼻冠音,例如:夏河 話ɦbu「蟲」讀 mbə,ɦgug「待」讀 ngəʔ,ɦgo「頭」讀 ŋgo 等等。不過,我 們認為著實難以據此認定藏語這個 ɦ-更早期就是鼻冠音N-。40因為這個前加字 ɦ-在藏文中有三種讀音:在單獨作聲母時讀 ɦ 或不發音,如 ɦog「光」,拉薩話讀 ɦɔʔ¹²,夏河話讀 ol;在作韻尾時不發音,如 dgaɦ「喜歡」,拉薩話讀 ka¹²;在作 前置輔音時,除了已經沒有複輔音的藏語方言外,有複輔音的語音和基字的語音 基本是一致的。這個字母讀三個音,作為前加字和基字的讀音不一致,這個前加 字所標記的語音就令人生疑,因此對於這個字母究竟讀什麼音,歷來看法則有不 同。認為讀濁擦音是根據基字讀音,認為讀鼻音是參考方言,似乎都有道理。

龔煌城先生曾指出藏語的 a-chung(N-)(本文一律標 ɦ-)在藏文的動詞變 化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很多動詞加N-詞頭造成現在式。41上古漢語的情況在這 兩方面與古藏語類似,因此上古漢語也有類似的非致使前綴ɦ-,42只不過這個前 綴目前在漢語裡已失去無蹤跡了。目前在藏語安多方言的拉卜楞話中還看的到帶 h-的 hC-型複聲母:43

   

        hta        馬      hka        溝      htsa        草  hʨa 頭髮 ɦna 鼻子 ɦŋa      五 

除此,在拉卜楞話中,濁塞音和濁塞擦音前往往帶有一個輕微的的濁送氣音 ɦ,這或許是古藏語ɦ-前綴的遺留,例如:44

[ɦ]do        石  [ɦ]go        門      [ɦ]dza        月 [ɦ]zo        制        [ɦ]ʑə        四

40 金理新《上古漢語形態研究》,頁 262。

41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75。

42 丘彥遂《論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及其語法功能》,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頁 205。

43 馬學良主編《漢藏語概論》,頁 169。

44 馬學良主編《漢藏語概論》,頁 1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那麼,上古漢語是否有ɦ-前綴?蒲立本提出非致使動詞和致使動詞對立,其中 讀濁輔音聲母的非致使動詞,其濁輔音聲母是由清輔音聲母加ɦ-前綴派生來 的。45他暗示上古漢語的ɦ-前綴跟藏文小 a(a-chung)同源,認為小 a 也是ɦ-。

而這個ɦ-究竟具有哪些語法功能呢?下文我們將一一舉例說明之。

(一)前綴ɦ-的非致使動詞標記

一種語言如果有致使動詞前綴,勢必會有非致使動詞語之配對。上古漢語和 古藏語一樣,也存在與致使動詞前綴s-對立的非致使動詞前綴ɦ-。龔煌城先生 指出,藏語的a-chung(N-)(本文標作 ɦ-)在藏文的動詞變化上扮演很重要的角 色,很多動詞加 N-詞頭造成現在式,46例如:

藏語:

འགབས

Ngebs(現在式)、bkab(完成式)

dgab (未來式)、khob(命令式) 覆蔽

自動詞與他動詞或動詞使動式的區別,前者加詞頭 N-,後者則加詞頭 s-表示,

例如:

藏語:

འབཪ

N-bar 燒、燃

s-bar 點火、燃火

上古漢語這兩方面的情況與古藏語頗為相似。首先,上古漢語也有類似的非 致使前綴ɦ-,試觀察「參」詞族:

三,《廣韻》蘇甘切,心紐侵部。《說文.三部》:「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

於文,一耦二為三,成數也。」

參,《廣韻》所今切,心紐侵部,原作曑。《說文.晶部》:「曑,商,星也。

從晶,今聲。」《詩.唐風.綢繆》:「三星在戶。」傳:「三星,參也」。王力《同 源字典》:「三星,指參宿一二三。」47

45 Pulleyblank, E.G.(蒲立本)“Some New Hypotheses Concerning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Jourm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111-125﹒

46 龔煌城〈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詞頭的問題〉,《漢藏語研究論文集》,頁 175。

47 王力《同源字典》(上海:商務印書館),頁 6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驂,《廣韻》倉含切,清紐心部。《說文.馬部》:「驂,駕三馬也。從馬,參 聲。」

犙,《廣韻》蘇含切,心紐侵部。《說文.牛部》:「犙,三歲牛。從牛,參聲。」

這一詞族核義素為「三」,類意素則分別為「數目、宿星、駕馬、歲數」等。

sum: 目+三 參 srum:宿星+三 驂 ɦ-sum:駕馬+三 犙 sum:歲數+三

其中「驂」ɦ-sum(駕三馬)正是動詞,而且是自動詞,與其他同族詞為名詞或 數詞不同。可見這個ɦ-前綴是一個非致使動詞前綴,它能使名詞或數詞轉變為 自動詞。 

 

        又龔煌城先生所舉之「敗」、「別」、「降」等字例,其中附加前綴ɦ 與s 分 別代表了「自動詞」與「使動詞」的不同意義:48

別  PC N-brjat  >  OC brjat  >  MC bjät 

      “different,leave”  《廣韻》「異也、離也」     

 

      PC s-brjat  >s-prjat>  OC prjat  >  MC pjät        “divide,separate”  《廣韻》「分別」

「別」字《廣韻》收有兩讀:一為皮列切,並紐,義為「異也,離也,解也。」

一為方別切(皮列切下說:又彼列切),幫(非)紐,義為「分別」。既是「分別」

當是使動用法,清聲母的「分別」和濁聲母的「離也」正好構成致使動詞和非致 使動詞的配對。又如:

敗  PC N-brads  >  OC brads  >  MC bwai 

      “ruined;become defeated”  《說文》「毀也」     

 

      PC s-brads  >s-prads>  OC prads  >  MC pwai        “to ruin;defeat”  《廣韻》「破他曰敗」 

 

48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所論文集》,頁 188。

s-grəŋws>s-krəŋws>krəŋwss 

下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來,既事式的濁聲母 g 是帶有前綴的,由於帶有一個濁的ɦ-前綴,所以才會 使詞根聲母變濁:kriɦ/ɦ-kriɦ>ɦ-griɦ。既事式的ɦ-前綴在使詞根聲母變濁 後,由於逐漸僵化、弱化,最後消失,導致後人誤以為諧聲系統中,清、濁聲母 的諧聲只是單純的音近而已。因此,「解」這個詞明顯經過了以下的歷史音變: ɦ-griɦ>ɦgriɦ>ɦri。又如:

kens: 視也,《廣韻》古甸切 ɦ-gens: 使見曰見,《廣韻》胡甸切

以往學者並未發現任何具有表示時態功能的詞綴,因此漢藏語是否同源在這個地 方常常被質疑;如今看來,上古漢語跟藏緬語的關係又更密切了一些,因為上古 漢語也具有表示完成體的ɦ-前綴。這是以往學者尚未發掘的地方,也是未來進 一步證明漢藏語是否同源的另一項證據。至於上古和與是否如古藏語一般,具有 明確表示時態的詞綴?依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來,還無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