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上古漢語複聲母構擬之分析 ............ 77-128

第二節 上古漢語前綴及其語法功能

三、 上古漢語前綴 * g-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來,既事式的濁聲母 g 是帶有前綴的,由於帶有一個濁的ɦ-前綴,所以才會 使詞根聲母變濁:kriɦ/ɦ-kriɦ>ɦ-griɦ。既事式的ɦ-前綴在使詞根聲母變濁 後,由於逐漸僵化、弱化,最後消失,導致後人誤以為諧聲系統中,清、濁聲母 的諧聲只是單純的音近而已。因此,「解」這個詞明顯經過了以下的歷史音變: ɦ-griɦ>ɦgriɦ>ɦri。又如:

kens: 視也,《廣韻》古甸切 ɦ-gens: 使見曰見,《廣韻》胡甸切

以往學者並未發現任何具有表示時態功能的詞綴,因此漢藏語是否同源在這個地 方常常被質疑;如今看來,上古漢語跟藏緬語的關係又更密切了一些,因為上古 漢語也具有表示完成體的ɦ-前綴。這是以往學者尚未發掘的地方,也是未來進 一步證明漢藏語是否同源的另一項證據。至於上古和與是否如古藏語一般,具有 明確表示時態的詞綴?依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來,還無法得知。

三、 上古漢語前綴g-

早在上個世紀的上半葉,馬伯樂就為上古漢語構擬了一個k-前綴,此後本 尼迪克特(K.P Benedict,又譯作白保羅)、楊福綿先生等也紛紛認為上古漢語有 個k-前綴,黃樹先先生曾在一篇討論上古漢動物名詞前綴的文章中提出上古漢 語有g-前綴。49俞敏先生(1984)已經注意到上古漢語端系跟章系之間的語音交 替是上古漢語新詞派生的一種模式,並列舉了三個例子,其中有兩例屬於名詞、

動詞之間詞性的轉換,潘悟云先生在〈漢語歷史比較中的幾個聲母問題〉在藏文 gt-、gd-與上古漢語的端、知、章系字之間進行了比較,發現漢語的端、知、章 母可能是k-l、krl-、klj-,也可能是k-t-、krt-、k-tj-。50金理新先生在討論章 系上古讀音時利用諧聲、通假、異讀、同源詞等材料證明中古章系和端系的上古 差別僅在於章系上古有一個k-前綴而端系沒有,而這個塞輔音k-前綴後來弱化 並使主要母音變緊而中古成三等。51換言之章系、端系就詞根聲母而言是相同的,

兩者中古會分化僅在於章系比端系多了一個構詞前綴k-。後來金理新基於上古 漢語沒有k-前綴和g-前綴對立的事實,並從上古漢語內部本身的系統性考慮,

k-前綴改為g-前綴,同時也論述了上古漢語帶g-前綴音節的中古演變。52除 此,金理新先生《上古漢語音系》書中,亦提及在上古漢語時期,泥母與日母詞 根聲母相同,兩者的差別僅在於日母較泥母多了構詞前綴g-,故此日母可構擬

49 黃樹先〈試論古代漢語動物詞前綴〉,《語言研究》1993 年第 2 期。

50 潘悟云〈漢語歷史比較中的幾個聲母問題〉,《語言研究集刊》(上海,復旦大學,1987 年)。

51 金理新《上古漢語形態研究》,頁 169。

52 金理新《上古漢語音系》,頁 181-2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g-n。

沙加爾(Laurent Sagart)於 1999 年根據上古漢語的諧聲以及同族詞等材料 為上古漢語重構了k-前綴(在沙加爾的系統中並無對立的g-前綴)。53吳安其先 生於1997 也認為上古漢語有g-前綴,這個前綴在上古漢語有致使化和表動詞完 成體的語法意義,而這個前綴可以跟另一個k-前綴代替,同時也認為這個前綴 附加在舌尖塞音,並在中古演變成章系字。54

那麼這個g-前綴究竟有怎樣的構詞或構形功能呢?筆者將在下文一一舉例 說明。

(一)前綴g-的施事動詞標記

上古漢語除了有致使動詞前綴s 和非致使動詞前綴ɦ 的對立外,亦有施事 動詞前綴和受事動詞r 前綴的對立。55何謂施事動詞呢?一般說來,說話者陳述 的主體是動作行為的作者是一種常態,而主體不是動作行為的作者則是一種非常 態,常態情況下用施事動詞形式,而非常態用受事動詞形式,表示主體能做而不 涉及客體的動作行為總是施事動詞,反之則是受事動詞。被動態中,主體是動作 的接受者,是動作的受事對象,而主動態則不同,主動態中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 為多半是由主體實施的。從下面詞族可以看出g-前綴是一個施事動詞,r 則是 與其相配的受事動詞:

入,《廣韻》人汁切,日紐緝部。《說文.入部》:「內,內也。象從上俱下也。」

段注:「自外而內也。上下者,外中之象。」《春秋.隱公二年》:「夏五月,莒人 入向。」《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納,《廣韻》奴答切,泥紐緝部。《說文.糸部》:「納,絲溼納納也。从糸,

內聲。」段注:「納納,溼意。劉向〈九嘆〉:『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納納,

濡溼貌。』《漢.酷吏傳》:『阿邑人主。』蘇林曰:『邑音人相悒納之悒。』按:

悒納當作浥納,媕阿之狀。於濡溼義近也。古多叚納為內字,內者,入也。」又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子鮮曰:『逐我者出,納我者死』。」《釋文》:「納,

本作內,音納。」

由上可知「納」與「內」意義相當,而且是一個及物動詞。不過這個及物動

53 沙加爾《上古漢語詞根》(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年)。

54 吳安其〈漢藏語的使動和完成體前綴的殘存與同源的動詞詞根〉《民族語文》1997 年第 6 期。

55 本文接受龔煌城先生在〈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詞頭的問題〉一文中提出之 r-詞頭的假 設,龔先生認為這個詞頭可以將自動詞轉為他動詞,同時並解決了知系字與端系字中古分化 的問題,詳見《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9 月),頁 167-1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詞主要表示動詞的施事;換言之g-前綴是一個表施事動詞的前綴。

納,《廣韻》奴答切 nup:自外而內(動詞)

入,《廣韻》人汁切 g-nup:自外而內(動詞+施事)

二字的意義相當,詞根形式的nup「納」表示自外而內的動詞,而加上詞綴形式 的g-nup「入」則是表示施事者的行為動作,也就是「施事者由外而內」。帶有 前綴的「入」是施事動詞,是後起形式;而從內得聲的「納」雖是晚起的字形,

卻不帶任何前綴的詞根nup,是沒有任何標記的原始形式。詞根nup「納」在沒 有帶前綴的情況下已具備了受事的功能,可見前綴的出現跟詞綴本身的語法功能 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某個詞必須先有特定的語法意義,然後才產生出相關的構詞 前綴。又如:

至,《廣韻》脂利切 g-tid-s:到(施事)

致,《廣韻》陟利切 r-tid-s:至,引而至也(受事)

出,《廣韻》尺律切 g-thud:自內而外(施事)

黜,《廣韻》醜律切 r-thud:貶下、退也(受事)

「至」、「致」二字的意義相當,帶g 前綴的「至」g-thud 表示到達,而加上r 前綴的形式的r-tid-s「致」則是表示受事者的行為動作,也就是「受事者被引而 到達」。同樣的「出」、「黜」二字的意義相當,帶g 前綴的「出」g-thud:表示 施事者自內而外,而加上r 前綴的形式的r-thud「黜」則是表示受事者的行為動 作,即「受事者被貶下」。

(二)前綴g-的名詞借代功能

前綴g-除了可以表示施事者的行為動作外,還具有將動詞變為名詞的功 能。然而作為一個構詞前綴,上古漢語的前綴g-還有明顯的借代作用,如同修 辭中的「借代」,借用同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派生詞所指的是物,例如:

通,《廣韻》他紅切 thoŋ:通達(動詞)

衝,《廣韻》尺容切 g-thoŋ:通道(名詞)

詞根thoŋ「通」表示通達,屬於動詞,加上前綴g-以後轉化為名詞g-thoŋ 表示 通道,由於有g-前綴的緣故,「通」與「衝」之間的轉化才得以實現。又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短,《廣韻》都館切 to-n:短小(形容詞)

豎,《廣韻》臣庾切 g-to-h:童僕之未冠者;

《廣雅》王念孫疏證:「古謂童僕之未冠者曰豎,亦短小之意也」

(名詞)

由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就性質而言,上古漢語的g-前綴似乎有將動詞 轉化為名詞的功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動詞或形容詞派生出來的的名詞所強 調的是這一名詞具有這一動詞或形容詞的特性,好比「衝」不僅僅是「通的」而 是「通的街道」,也正因為g-前綴強調的是「借代意義」,因而附加前綴g-之後 所構成的名詞,其的意義比原詞根意義要狹窄,外延要小。又例如:

丹,《廣韻》都寒切 tan:紅(形容詞)

旃,《廣韻》諸延切 g-tan:紅旗(名詞)

丹指紅色、紅色的,而旃則指紅色的旗子,比較兩者的差異就可以看出「丹」所 指的廣泛,而「旃」所指的意義較狹窄,即g-前綴有起指示限定的作用,是一 個借代標記,對詞根意義起限定作用,縮小了詞根的意義範圍。

(三)前綴g-的代詞標記功能

沃爾芬登(Stuart N. Wolfenden,1929)認為原始藏緬語也跟藏語一樣有 g-前綴,而這個前綴在漢藏語中有指向(directive)意義,56這個古老的代詞成分仍 保留在如克欽語等裡,而這個前綴在孔亞克語和庫基-那加語是一個表示身體部 位名詞之中不可分割的前綴,沃爾芬登這一觀念被本尼迪克特(K.P Benedict,

又譯作白保羅)所繼承。57

其實g-前綴在上古漢語中也是一個代詞標記,出現在代詞之前,成為代詞 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往學者幾乎不會去考慮指示代詞的構詞形式,更不 會聯想到相對於現代漢語的指示代詞數量要多的上古漢語指示代詞間彼此在構 詞上有共同性:它們都帶有g-或ɦ-前綴。例如:

56 藏語前綴 g-跟前綴 d-互補,沃爾芬登認為是一個前綴的條件變體。

57 本尼迪克特 K.P Benedict(又譯作白保羅)《Sino-Tibetan:A Conspectus》Cambrideg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漢藏語概論》,樂賽月、羅美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

1984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之,《廣韻》止而切,g-te

《詩經.桃夭》:「之子於歸,宜家宜室。」周法高先生把指示代詞「之」併 入到人稱代詞「之」中一併討論。王力先生:「之用於指示詞的時候,是用作定 語的,它是近指的指示代詞,等於現代漢語的『這』。」58

(2) 是,《廣韻》承紙切,g-di-ɦ

《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必聞其政。」王力先生:「如果說它們(斯、

此、是)之間是有形態變化的關係,那完全是有可能的,只是現在還不能證實 罷了。」而此處「是」指現代漢語的「那」。

(3) 然,《廣韻》如延切,g-nan

《論語.先進》:「然則,師愈與。」《墨子.兼愛中》:「雖然,不可行之物。」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上古漢語指示詞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上古漢語指示詞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