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關係之研究"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曾永清 博士. 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 鐘太宏 撰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2)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教師個人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關係,以做為日後高中 教師理財素養之專業成長、教師理財教學態度與理財教育課程規畫等相關研究之 參考。本研究採用學者曾永清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性建 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 B 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 研究,其研究母群體為高中教師。調查所得資料以 SPSS 22.0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 進行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多重比較、皮爾森相關、典型 相關等量化方法處理分析。本研究結果敘述如下: 一、高中教師人格特質以「嚴謹性」特質最為凸出。 二、高中教師人格特質各向度間有相關性存在,神經質與開放性、外向性呈負相 關。 三、高中教師理財行為以「信用借貸」理財行為得分最高。 四、高中教師理財行為各向度間有相關性存在,且彼此呈正相關。 五、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二者之間具有相關性存在,人格特質愈具正 向,其理財行為之決策與表現越正確。 六、不同背景變項高中教師在理財行為部分向度有顯著差異,男性在「收支平 衡」 、 「信用借貸」 、 「財務規劃」 、 「儲蓄投資」四向度正向理財行為優於女性。 理財專業課程的修習越多者在「收支平衡」 、 「保險與風險」 、 「儲蓄投資」三 向度愈具正向理財行為。 七、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有典型相關,愈具「嚴謹性」人格特質愈能做 出好的「財務規劃」;愈具「神經質」人格特質愈不會從事理財行為。. 關鍵字: 人格特質、理財行為.

(4) The Correlational Study of Personal Traits and Financial Behavio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future reference to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ing attitude,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usinghigh school teachers as the study population. The computer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SPSS 22.0, was used to perform various quantitative analyse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 Pearson correlation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Being prudent”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rominent personal trait among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2. All dimensions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sonal traits were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one another. Neuroticism was found to correlate negatively with opennessand extraversion. 3. In term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the category of "credit loans" showed the highest score among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4. All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among the senior high teachers were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one another positively. 5.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sonal traits were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The more positive the personal traits of the teachers, the more accurate the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ir financial.

(5) management. 6.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in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Male teachers performed better than female teachers in four positive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balanced budget, credit borrowing, financial planning, and savings&investment. Teachers who took more financial management classes showed more positive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in balanced budget, insurance &risk, and savings&investment. 7. A typical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personal traits an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behavior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ers who had more prudent traits performed better in financial planning, whereas teachers who possessed more neurotictraits performed worse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Keywords: Personal traits; financial behaviors.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意義.................................................................................... 9 第二節 理財素養的意義.................................................................................. 16 第三節 理財行為的意義.................................................................................. 23 第四節 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實證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步驟流程......................................................................................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3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操作..................................................................................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高中教師背景變項分析...................................................................... 49 第三節 高中教師在理財行為上的差異性分析.............................................. 56 第四節 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典型相關之分析..............................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6 參考文獻........................................................................................................................ I 一、中文書目........................................................................................................ I 二、外文書目....................................................................................................... V 附錄..............................................................................................................................XI. I.

(7) 圖表目次 (1)表次 表 2-1-1 人格特質的定義............................................. 11 表 2-1-2 五大人格特質 .............................................. 13 表 2-1-3 內外控信念定義............................................. 14 表 2-2 Jump$tart(2015)K-12 個人理財教育的國家標準 ................... 21 表 2-3 健康理財問卷................................................. 24 表 2-4 人格特質相關研究............................................. 27 表 3-3-1 人格特質問卷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41 表 3-3-2 理財行為問卷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43 表 4-1 高中教師背景變項及學校背景變項之描述分析..................... 50 表 4-2 教師人格特質之平均數和標準差及排序摘要表..................... 52 表 4-3-1 高中教師理財行為問卷分數單一樣本檢定摘要表................. 56 表 4-3-2 不同性別高中教師在理財行為的 t 檢定分析摘要表.............. 57 表 4-3-3 不同教育程度之教師在理財行為各向度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 4-3-4 不同理財課程之教師在理財行為各向度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 4-3-5 不同背景變項在理財行為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 62 表 4-4-1 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相關摘要表......................... 64 表 4-4-2 人格特質向度與理財行為向度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68. II.

(8) (2)圖次 圖 2-3 計劃行為理論................................................. 26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35 圖 3-2 本研究步驟流程圖............................................. 38 圖 3-4 典型相關圖................................................... 47 圖 4-4 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典型相關圖形............................... 69. III.

(9) IV.

(10) 第一章. 緒論. 中國人傳統的理財概念往往只單方面在「儲蓄」 ,但是現代社會金錢的投資 管道變得十分多元,況且單一的最低風險型式「儲蓄」的方式早已不敷現今情 況的需求,因此在我們面對各式各樣不斷創新的理財工具同時,個人也應與時 俱進的吸收新知,學習各項理財方法,熟悉理解其差異。 因此,在校園內影響學生生活經驗的老師,其個人理財素養為何?引起作 者的研究興趣,尤其是教師個人人格特質對於理財行為的決策與選擇理財工具 的之相關性;其不但成就自己在財富上的累積,亦可能在課餘間影響學生的理 財相關知識,因此「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相關性」將是本篇論文研 究的重點。.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1997 年由泰國蔓延開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及 2007 年美國次級房貸延燒至世 界的金融大海嘯,呈現出金融體系監督管理的盲點與民眾對金融常識認知的不 足,為因應這種國際金融局勢的改變與衝擊,我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以下簡稱金管會)於 2005 年 4 月經行政院院會同意通過了「金融知識普及計 畫」 ,依此在 2011 年成立「中小學金融基礎教育工作組」 ,擬訂「金融基礎教育 學習架構」初稿,並於 2013 年完成修訂後實施(呂秋萍,2011)。 昔日台灣在理財教育課程的推廣多是金管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廣開理財教 育的計劃課程,或是採記錄「個人收支簿」的方式以培養學生對財務規劃的初 步認識,將理財與風險概念有計劃的從個人消費、生產投資及介紹比較利益下 的國際貿易等方式,循序漸進的融入國中社會科課程,但高中課程僅在公民與. 1.

(11) 社會科選修下冊規劃「貨幣與銀行」、「物價與失業」、「認識股票與股票市場」 等三個單元對理財知識做進階介紹,於非從事此課程授課的其他科目老師,無 法有機會藉由教學的因素在知識面接觸到相關訊息,尤其對培養「在金錢的管 理與使用上,能做有根據的判斷和有效的決定,並具備閱讀、分析、管理和交 流個人財務情形之能力」之目標的實現,尚存有討論與增進的空間,因此,為 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是什麼可以影響著他們的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故針對台灣 高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理財知識,分析除了來自原生家庭影響外,在與學 校同事彼此間的理財觀念交互作用下,其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相關性的研 究,便是舖陳此篇論文背景的基礎。. 貳、研究動機 理財方式的選擇除了依據學經歷背景的先決條件外,人格內在特質的傾向 亦是影響抉擇的重要因素,風險係數高的理財投資標的可有相對較高的獲利機 會,但也承擔著較高失敗投資的可能,然而何樣的人格特質會有風險愛好的性 格面向?高中教師一般的學經歷平均觀察皆有大學以上的水平,過去學校同事 間常引用的「標會」互助理財模式,在當今社會變遷下的氛圍中也不常見到, 而在較封閉的校園內理財資訊取得較缺少外在刺激的環境下,到底外來資訊如 何進入並影響這些高中教師呢?因此,相對於收入穩定而且可提早長遠規劃退 休計劃的高中教師,其理財行為往往是受到平日媒體訊息或同儕的影響,而其 人格特質在此又將扮演何種角色?在此激發出研究者尋求其關聯性的動機。 花旗基金會和婦女救援基金會曾針對台灣國中生價值觀及理財知識行為大 調查,調查對象為參與宣導學校之國中生,地區涵蓋全國北中南東四區,調查 執行期間自 2010 年 9 月到 2011 年 4 月,以其了解現階段國中學生在理財行為 及價值觀、借貸情形與家人的互動等面向的狀況,暨在校園理財知識宣導後理 財觀念上的改變。兩 基 金 會 公布 台 灣 國 中 生 的 價 值觀 及 理 財 知 識 與 行 為調. 2.

(12) 查,其結 果 顯 示 超過 5 成 的 台灣 國 中 生 有 借 貸 行為。以 有 借 錢 給 同 學的 國 中 生為 例 , 近 6 成 的 學生 1 個 月 借 錢 給 同學 1 次 以 上 , 其中 16%的 學 生 更 是每 星 期 都 會 借 錢 給 同學,顯 示 出 台 灣 中 學校 園 存 在 頻 繁 的 借 貸關 係 。另 外 調 查 發 現,有 78%國 中 生最 主 要 的 理 財資 訊 管 道 是 家 人,而 親 子 交 流時 間 越 長,越 有 助 於青 少 年 建 立 正 確 價 值觀 與 金 錢 使 用 方 式。每 天 與 家人 聊 天 時 間 越 多 的 青少 年,對 於 家 庭 關 係與 零 用 錢 多 寡 的 憂 慮程 度 就 越低。此 外 調查 顯 示,「 老 師 」( 45%)首 度 打 敗 電視( 44%),晉 升 為 青少 年 第 二 主 要 的 理 財資 訊 管 道。進 一 步 詢問 曾 接 受 老 師 提 供 理財 資 訊 的學 生,46%受 訪 者 認為「 老 師 的 資 訊 有 幫助 」。(婦女救援基金會, 2011) 。因此作者將著墨於探究教師的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關係,俾以為成為 學子理財素養之經師典範找出相關性。 高中生的金錢觀因零用錢多寡及用途、有無儲蓄習慣、家庭型態、父母金 錢教養之不同而有差異(洪瑞禧,2009)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亦明白顯示,家庭 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對於個人的財務規劃概念有著深厚的影響,尤其有先賦地 位的條件下,有機會且有能力接觸理財工具的人才會在此累積更多靈活的理財 相關知識,但並非人人皆有此機會承襲這樣的實務背景經驗,然而也非無此經 驗就不能有機會映射出合理之理財行為,不論你身上有多少財產,正所謂「你 不理財,財不理你」 ,我們必須在生活中自行培養理財的概念與技巧以做出正確 的選擇,因此,每一位老師皆存有其個人的理財態度與經驗,無可避免的在校 園中就會以不同的型式影響著學生。所以作者將以高中教師理財行為作出發去 探討其與後天養成之人格特質的關聯性,此為另一個研究動機。 所以本次研究高中教師的不同人格特質為研究變項,對應出理財選擇的行 為模式而導出因果關係,以探究個人內心潛在的修為所涵射行為的展現,並在 本次研究中以不同的統計方法歸納出相關性並完成差異的比較、分析與呈現。. 3.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 一、探究高中教師人格特質的概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教師其人格特 質差異情形。 二、探討高中教師理財行為的概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教師其理財行 為的差異情形。 三、探究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四、探究影響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差異因素。 五、綜合研究結果,提供實施理財教育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依據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下列問題:. 壹、研究問題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有無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教師理財行為有無差異? 三、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二者之間是否有相關性存在? 四、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是否與理財行為有典型相關?. 貳、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擬探討下列假設: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有差異。 1.不同性別之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 2.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 4.

(14) 3.不同理財專業課程背景之高中教師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教師理財行為有差異。 1.不同性別之高中教師理財行為有顯著差異。 2.不同教育程度之高中教師理財行為有顯著差異。 3.不同理財專業課程背景之高中教師理財行為有顯著差異。 三、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二者之間具有相關性存在。 1.高中教師人格特質各項度間有相關性存在。 2.高中教師理財行為各項度間有相關性存在。 3.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各項度間之間具有相關性存在。 四、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有典型相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究的研究範圍界定如下:. 一、就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依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曾永清教授主持之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性建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 考」研究案中針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做為研究對象以及問卷調查(以下稱 為 A 卷) ,在發放抽樣問卷中一併同時以該校其他高中教師為對象做另一份問卷 調查而取得本研究樣本(以下稱為 B 卷)。. 二、就研究變項 本研究在背景變項方面探討性別、教育程度、修習理財專業課程等三個變 項對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關係;在依變項方面,人格特質分別為「開. 5.

(15) 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性」和「神經質」五大人格類型;理財行 為分別為「收支平衡」、「保險與風險」、「信用借貸」、「財務規劃」與「儲蓄投 資」等五種層面。. 三、就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其中人格特質採用劉孝卿 (2013)參考 Costa 與 McCrae(1985)以及 Saucier(1994)改編的五大人格特 質理論所設計,內涵包含「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性」和「神 經質」。 理財行為係以蕭郁瑩(2013)所發表論文「高中個人理財教育教師教學準 備模式之探究」所設計「理財行為測驗問卷」五種層面來衡量教師理財行為, 其分別為「收支平衡」、「保險與風險」、「信用借貸」、「財務規劃」與「儲蓄投 資」等五種層面。.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由於各項主觀與客觀因素而受到下列的限制:.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對象係以曾永清教授主持之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 決策性建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中 B 卷條件下的教師做 為研究對象以及問卷調查的抽樣對象,其研究對象有其侷限性。. 二、就研究變項而言 本研究在背景變項方面探討性別、教育程度與修習理財專業課程三個變 項,依變項為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然而造成影響的因素可能不限於此,故產 生推論上的限制。. 6.

(16) 三、就研究工具而言 本研究參考文獻資料,使用曾永清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 決策性建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 B 卷作為研究工具,儘 管在編制問卷時已盡量涵蓋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多樣面向,但是惟恐有遺漏 之處,此為研究工具方面的限制。. 四、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之研究,由於問卷調查法以自陳量表為工 具,無法避免受試者期望效應;其次,為了顧及受試者答題意願及避免受試者 疲勞,測驗的題目亦有所限制。.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主要名詞有「人格特質」、「理財行為」,其名詞定義依序如下:. 壹、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本研究所指的「人格特質」是個體內部相當持久的特質、性格或特徵,使 得個體之行為表現具一致性的自我特性結構。包含情緒、人際關係、生活態度 及動機等面向,具有穩定性,能被系統化及驗證(Harden, 2008)。本研究的人 格特質分類,係採 Costa 及 McCrae(1985)所提出的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tion)、親和性 (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等五大人格類型(劉孝卿,2013)。其 內涵分別敘述如下: 一、開放性:獨立、創造力、人際機伶、集中思考、洞察力。 二、嚴謹性:注意細節、盡忠職守、責任感、專注工作。 三、外向性:適應力、競爭力、成長需求、成就需求、活力、影響力、主動性、 風險承擔、社交性、領導力。. 7.

(17) 四、親和性:體貼、 同理心、互依性、信任、思慮敏捷、開放。 五、神經質:情緒控制、負面情感、樂觀、自信、壓力容忍力。. 貳、理財行為(Financial Behavior) 本研究所稱「理財行為」係指在金融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 (金管會,2008) 。成人的理財行為包含運用理財知識對理財商品、國內外金融 市場、金融指標與環境的熟稔程度而言(曾永清,2013) 。本文所指的理財行為 是「收支平衡」、「信用借貸」、「保險與風險」、「儲蓄投資」、「財務規劃」等五 個構面的分數來呈現。受試者在這五個構面的得分越高,則代表個人理財行為 越好,越能夠在金錢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而受試者在這五個 構面的得分愈低者,代表個人於金錢管理上無法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 8.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針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研究,以探討人格特質、理財素養與理財 行為相關概念與理論,接著探討人格特質、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之國內外研究, 做為日後提供教師理財素養之專業成長、教師理財教學態度與教師理財課程規 畫等相關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意義. 近年來有許多人格特質理論被應用在各領域之中。Allport 的人格特質理論 認為人格特質驅使每個人有不同的行為傾向,得以在重複的行動中證實它的存 在,人格特質具有獨特性、複雜性,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相反的或不符合 其人格特質的表現。發展至今,許多人格心理學家對於人格特質已經有了共識, 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有 Costa 和 McCrae(1986)所分類的五大人格特質(俗 稱 Big-Five) ;此外還有 Rotter(1966)提出的內外控取向(locus of control)與 Friedman 與 Rosenman(1974)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傾向行為的型態來定義出 A/B/C 型人格(劉孝卿,2013)。. 壹、人格特質的定義 西方語言中“人格”一詞,多源自拉丁文的 persona,即“面具”,演員戴著不同 的面具扮演不同角色,代表不同特質的人,有著不同的習慣、生活方式與思想, 由面具引申為人格(personality)是指個體在生活歷程中對人事物及整個環境適 應時所顯現異於他人的獨特個性,此一獨特個性,係由表現於動機、興趣、能 力、態度、自我觀念等身心多面特質所組成,具有相當統整性與持久性(Colman, 2007)。. Freud 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及超我交互衝突、協調形成個體的一切行 為(張春興,2009)。Maslow 與 Rogers 皆將自我實現視為人格發展的基本動. 9.

(19) 力。Allport(1929)指出個人特質是個人所特有的,代表著個人獨特的行為傾 向,是每個人以其生理為基礎而形成的穩定性人格特徵,其決定的行為完全在 於人格結構本身(Allport, 1961)。Allport 更將人格特質可分為三個層次,包括 (1)主要特質(cardinal trait)是影響個人一切行為的人格特質,該項特質不但 影響個人的言行與思想,甚至主宰個人的信仰與生命,但並非眾人皆有,如忠 義勇奸等; (2)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是指代表個人性格的幾方面特徵,如誠 實、開朗、自私、怯懦等;(3)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是指代表個人只有 某些情境下表現的性格特徵,如在眾人面前沈默,在少數人面前高談濶論(張 春興,2009)。另一特質取向的學者 Cattell 對人格做了以下的定義:人格是一 種傾向,可藉以預測一個人在給定情境中的所作所為,它是與個體的外顯和內 隱行為聯繫在一起的(Cattell, 1965) 。Costa & McCrae(1989)認為個體的行為 反應出個體獨特的人格特徵(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若這些特徵持續出現 在某些情境中,我們則可稱之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而人格特質 在人的一生中是穩定的,且為個人內外在表徵之重要組成因素(劉孝卿,2013) 。 國內知名學者楊國樞(1989)認為人格特質的結構核心即為價值觀。雖然價值 觀包括了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成分,且影響個人在平時對目標或事物的選擇, 不過人格特質卻能比價值觀來的持久與全面。 國內學者對人格特質所下的定義有:指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事以至 整個環境適應時所展現的獨特個性,是身心多方面的特質所組成(張春興, 1989) 。亦有學者從個人角度來看人格特質,它表示內在的自我,廣泛而高度地 支配著一個人的行動、思想、說話、表情、習慣等的一種特性(胡立霞,2000)。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可以相當程度的解釋一個人的行為,因為一個人的價值觀、 喜好,往往會反應在個性與特質上。以下表 2-1-1 整理多位學者對於人格特質的 定義。. 10.

(20) 表 2-1-1 人格特質的定義 研究者. 人格特質定義 人格為生物實際或潛在的總行為模式,並受到遺傳或環. Eysenck(1947) 境因素所影響。 人格是個體內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它決定一 Allport(1961) 個人行為和思想的獨特性 人格是一種傾向,可藉以預測一個人在給定情境中的所 Cattell(1965) 作所為,它是與個體的外顯和內隱行為聯繫在一起的。 人格乃可以判定個人與他人之間,共同性與差異性的一 David(1989) 組持久穩定的特質及傾向。 個體的行為持續出現在不同情境中的人格特徵,這些特 Costa 和 McCrae 徵及為個體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在一生中是穩定的, (1986)、(1992) 且為內外在表徵之重要的因素。 葛樹人(1988). 認為人格基本上可被界定為個體所具有的獨特且持久之 特性,這些特性決定個體在環境適應上的行為模式。 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成長歷程與適應社會生活中,對 人、對己及對事物上,個人特有的感受、認知與習慣反. 余昭(1989). 應的綜合,這種特有的感受、認知與行為的模式是由其 個人的遺傳、成熟、環境與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所形 成。 個人在面對環境刺激時所形成的持久特質,此特質為所. 郭欣易(2000) 有行為之依據,具有一致性及規則性且因人而異。 人格乃是個人對人、對事物等各方適應時,於其行為上 張春興(2001) 所顯示的獨特性。 (續下頁). 11.

(21) 人格即為一個人所持有的行為模式,也可認為是一個人 黃堅厚(2002) 本來的面目。 人格特質是個人最重要的部分,且是個人心裡要素的綜 林欽榮(2002) 合體。 資料來源:修改自王佳茹(2013) 。人格特質、內外控信念、人際關係與劇校生 幸福感及學業成就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23-25)。國立政治 大學,台北市、劉孝卿(2013)。臺北市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12)。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貳、人格特質相關理論 許多人格心理學家對於人格特質已經有了共識,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有 Costa 和 McCrae(1986)所分類的五大人格特質(俗稱 Big-Five);此外還有 Rotter (1966)提出的內外控取向( locus of control)與 Friedman 與 Rosenman(1974) 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傾向行為的型態來定義出 A/B/C 型人格(劉孝卿,2013)。. 一、Costa 和 McCrae 五大人格特質模型(The Big Five Modle) 早期 Eysenck(1975)從問卷分析中將人格特質定義為外向性(Extraversion) 和神經質(Neurticism)兩類,作為心理測驗的主要分類。Costa 和 McCrae 在 1980 年增加了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並隨後在 1985 年增加親和性 (Agreeableness)和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另外有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可持 的五個因素分別是外放性(Surgency) 、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親和 性(Agreeablenss)、可靠性(Dependability)與文化(Culture),此五大因素與 我們所謂的五大人格特質相似,並為其奠定基礎。1980 後期 Costa 和 McCrae (1986)所定義與修正的五大人格特質,則是最被廣為接受的人格特質理論(劉 孝卿,2013)。以下表呈現五大人格特質之內涵:. 12.

(22) 表 2-1-2 五大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構面. 因素. 親和性. 體貼 同理心 互依性 信任 思慮敏捷 開放性. Consideration Empathy Interdependence Trust Thought ability Openness. 嚴謹性. 注意細節 盡忠職守 責任感 專注工作. Attention to detail Dutifulness Responsibility Work focus. 適應力 競爭力 成長需求 成就需求 活力. Adaptability Competitiveness Desire for advancement Desire for achievement Energy level. 影響力 主動力 風險承擔 社交性 領導力. Influence Initiative Risk taking Sociability Taking charge. 外向性. 神經質. 情緒控制 負面情感 樂觀 自信. Emotional control Negative affectivity Optimism Self-confidences. 壓力容忍力 Stress tolerance. 開放性. 獨立 創造力 人際機伶 集中思考 洞察力. Independence Innovativeness/Creativity Social astuteness Thought focus Vision. 資料來源:劉孝卿(2013)。臺北市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頁 14)。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13.

(23) 至於五大人格特質的測量部分,Costa 和 McCrae(1985)曾依據五大人格 特質理論發展人格特質調查表(Neuroticism-Extraversion-Openness PersonalityInventory,簡稱(「NEO-PI」),由 181 項所構成,有不錯之信效度。 但後來 Goldberg(1992)發展出一套更適合的量表,成為五大人格特質表標準 化的表示法。Saucier(1994)認為 Goldberg 的人格量表所需的答題時間過長, 較難以運用在教學或其他研究上,故編制了 Mini-Marker 量表,保留了原有 Goldberg 設計的題目特質外,刪除了讓受試者難以回答的問題,並且提高同一 構面下兩個問題之間的相關。Saucier 所編製的 Mini-Marker 量表以較簡短的量 表來測量,除了兼具效益,又能測得五大人格特質的核心,能使測量結果得到 較高的齊一性,因此在人格特質的各項研究中被廣泛運用(劉孝卿,2013)。. 二、內外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 控制信念在 1954 年由 Rotter 以心理學架構提出,並於 1966 年提出控制信 念的理論,解釋個體對所發生的事件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反應,是受到自己的信 念所影響。內、外控是一種類化的期待,強調「期待」在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中 扮演中介的位置,是一個個體對自身行為與行為結果增強之的信念傾向(王佳 茹,2013)。不同的學者對內外控信念定義如下: 表 2-1-3 內外控信念定義 研究者. 內外控信念定義. Rotter (1975). 認為內外控信念是一種類化的期待,強調「期待」在刺激 與反應的過程中扮演中介的位置,是一個個體對自身行為 與行為結果增強之的信念傾向。. Schultz, D. (1986). 假如個人相信行為的結果,或增強的獲得是由於自己的能 力、努力所造成的,他自己可以預期或控制行為的結果稱 為內控;假如個人認為其所獲得的增強是因運氣、機會, 或他人力量造成的稱為外控。 (續下頁). 14.

(24) Corsini (1944). 認為內外控信念是關於行為和行為發生原因關係的信念。. 洪有義 (1978). 內外控信念為重要的人格特質,是相當穩定而持久的,可 視為人格的重要變項。. 吳武典 (1978). 認為內外控信念係指個人對其生活事件,責任歸屬的信 念。. 張春興 (1996). 內控信念的人是自主導向者,其行為決定於內在動機,外 控的人是他主導向者,其行為決定於外在動機. 資料來源:修改自王佳茹(2013) 。人格特質、內外控信念、人際關係與劇校生 幸福感及學業成就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31-32)。國立政治 大學,台北市。 內外控信念對於社會學習理論者而言,有許多名詞與之相關,如能耐、無 助、支配、自我強度、疏離等,均經常被用來描述個人相信他能控制其生活空 間中的重要事件之程度,而其中內控信念常與是否能有效的達成其目標有關, 而外控信念則與沒有效率和無能為力的感覺有關(王佳茹,2013)。 由上我們可以了解內控信念是指對於發生於個人的正性、負性增強或事 件,都相信是由於自己的能力、努力或個人特質所決定,是自己能預測、控制 及掌握的;外控信念則相信行為之後所得到的增強或發生在身上的事件之責任 歸屬,並不是由於行為造成的結果或個人所能控制的,而是運氣、機會、命運 或權威者的支配等個人週遭環境中強大且複雜的力量所操縱,個人對之既不能 預測也無能為力(王佳茹,2013) 。因此內控者面對問題會主動去解決,因為他 相信個人的努力能有所作為,而外控者面對問題時更可能聽天由命、怨天尤人, 因為他相信問題解決的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吳武典,1977)。. 三、A/B/C 型性格 具 A 型人格(Type A Personality)特質者,對壓力較敏感,做事好勝且追 求完美,不能容忍別人的慢條斯理,也常帶給他人壓力,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 B 型人格(Type B Personality)特質者,隨和好相處,樂天知足,常用輕鬆的態. 15.

(25) 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C 型人格(Type C Personality)特質者,主要表現為內向, 緘默和抑鬱。而在醫學的研究上針對這三項人格特質與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之 比例高低與關聯進行分析,研究者得到 C 型人格人際交往少,經常處於訊息低 負荷狀態;A 型人格拼命工作,又會出現極端信息超負荷狀態。 心理學的發展理史悠久,對於人格的研究亦有多面向的發展與類型。綜觀 上述針對人格特質三大理論與本研究之適切性描述分析下: 一、A/B/C 型人格特質的差異探討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傾向關聯性,在臨床 醫學上的實證尚需其他醫療專業數值的分析經驗才足以判別,因此分析需 要心理學與醫學專業素養,加上所涵蓋的範圍過廣,在探討教師人格特質 上,恐難以進行測量與分析,故捨棄此類型的人格特質理論(劉孝卿,2013) 。 二、內外控取向理論相較之下將個人對於事情的控制與瞭解下能否掌控為前提 做人格分析,似乎又過於簡單的分析分化成兩類型,且大部分使用於工作 效能與表現上的分析上將其研究範圍限縮於此,則將不具全面的代表性。 本研究目的並非將教師區分成兩類,評斷優劣,加上二分法較難以呈現出 教師的多元性,故還是與以捨棄(劉孝卿,2013)。 三、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的適切性,採用劉孝卿(2013)所做研究 「台北市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究」所規劃之問卷,問卷 題目是依據 Costa & McCrae(1985)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而設計,並依據 Saucier 的 Mini-Marker 量表加以修訂改編,作為探求人格特質的研究工具, 以其在人格特質的分析面上可以得到較具有信度的數據分析,結果佐證立 論的過程。. 第二節. 理財素養的意義. 從國內外探討理財行為相關文獻中不難發現理財素養的重要性,理財素養. 16.

(26) 包含理財知識、理財行為、理財態度等,Hogarth、Beverly 和 Hilgert(2003)提 供證據說明理財知識與理財行具正向關係、Van Rooij、Lusardi 與 Alessie(2011) 發現低理財素養者有較少的投資行為,故有必要對理財素養先行介紹。. 壹、理財素養的定義 Hung、Parker 與 Yoong(2009)對理財素養做了以下定義為:能運用金融 知識的能力或技能來洞察金融機制以產生良好的金融行為與金融經驗的一種具 體形式。多數國家對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的定義多指「利用金融上的 知識、技能與態度,並能依此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英國則是以「Financial Capability」來定義理財素養廣義的概念,我國金融管理委員會則將理財素養 (Financial Literacy)定義為「在金錢的管理與使用上,能做出有根據的判斷和 有效的決定,並具備閱讀、分析、管理和交流個人財務情形之能力」(呂秋萍, 2010),國內多數研究理財教育相關的學者則以「理財素養」稱之。. 一、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所推展的理財素養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於 1961 年成立於法國巴黎,有 34 個會員國及 25 個觀察員身的的國家或地區,致力幫助各成員國家的政府實現可持續性經濟增 長和就業,成員國生活水準上升,同時保持金融穩定,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作 出貢獻。OCED 是第一個針對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進行國際性研究 的組織,並且分析其會員國如美國、韓國、日本、澳洲及英國等國人民民的理 財素養發展狀況(呂秋萍,2011)。 OECD 對於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的定義「理財教育是一個過程, 藉由這個過程消費者或投資人可以增添對於理財商品、理財概念與理財風險的 認識,透過資訊(Information)、教育(Education)或客觀的建議(Advice)發 展出技能與自信,進而能夠察覺到理財風險和機會,能夠在資訊充足的情形下. 17.

(27) 做決定,知道去哪裡尋找幫助以及能夠採取有效地行動而增進理財的福祉(呂 秋萍,2011)。. 二、英國財政部(HM Treasury)提出的理財素養 英國財政部(HM Treasury)認為理財素養(Financial Capability)是一個廣 泛的概念,包含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採取行動的動機所應用到的知識和技 能。具備理財素養的消費者會尋找且利用相關訊息來事先規劃,並知道應在何 時尋求他人建議,且能理解建議並採取行動,使他們在金融服務市場有更大的 參與度(郭泓伶,2015) 。理財素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能使消費者提前規 劃避免危機,有更明智的財務決策以節省資金,了解稅收、福利和稅收抵免, 貨比三家買到物超所值且實用的商品或勞務,理財素養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技 能。金融服務管理局(FSA)首席執行官(John Tiner)表示, 「如果人們知道他 們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得到它,市場對金融服務變得不那麼片面且更有效率。 消費者將需要更好,更便宜,更合適的產品和服務。」這將更有效地分配資金。 2006 年養老金白皮書中提出充足的資訊可推動產品和服務競爭以提升品質,青 年人需要對退休金與福利系統有基本的認識才能為自己在金錢管理上做出正確 的決定,老年人也應加強與時俱進的金錢管理技術(HM Treasury, 2007;呂秋 萍,2011)。. 三、2008 年美國總統諮詢委員會認定的理財素養 美國總統諮詢委員會(The President’s Advisory Council on Financial Literacy,簡稱 PACFL)於 2009 年明確指出個人缺乏理財知識是造成美國在經 濟和金融危機在一個主要因素,該諮詢委員會早於 2008 年對總統建議的第 11 條諮詢文(Recommendations to the President, 2008)中指出私人部門、州和地方 政府以及非營利組織應採取諮詢委員會對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的定義, 使大家對理財素養有共同理解以利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有計劃的推. 18.

(28) 動,委員會將理財素養定義為「用知識有效地管理財政資源的能力和技巧,以 增進財務上的福祉」,並在諮詢文第 12 條中建議美國財政部應確定和規範,一 個人應該有一個全面的理財素養計劃完成後,並為具體技能和符合標準的指導 員建立認證程序的方案。 理財素養與教育委員會(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簡稱 FLEC),其成員包含美國各重要部會,國會責成委員會發展全國性策略以增進 美國國人金融知識,該會認定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是:「在目前與未 來的金錢使用與管理上,有能力理解與分析個人財務和理財機會,在資訊充分 情況下參與並做出有效的決策。」理財素養可以使消費者為更好的買家,讓消 費者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更好的商品與服務,亦可平衡家庭收支並增加消 費、儲蓄或投資的機會(呂秋萍,2011)。. 四、美國民間企業所推動的理財素養 (一)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聯盟(The 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以下簡稱 Jump$tart 聯盟) Jump$tart 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從幼稚園到高中階段的理財教育,並 從 1997 至 2008 年間每二年針對高中生進行一次金融知識大調查,2008 年轉而 調查美國大學生的理財素養,其結果證實美國青年的金融知識水平低落。藉由 提供研究、設立標準以及教育資源合作平台而增進美國國人金融知識與能力, 使其提升美國青年終身在財務上的成就。該聯盟認為理財素養是: 「為了一生財 務安全有能力使用知識與技能有效管理自己的理財資源(National Standards in K-12 Personal Financial Education, 2007) 。」Jump$tart 表示個人理財能力因年齡、 家庭、文化與居民等因素而不同,每一個人隨著個人發展回應不斷變化的經濟 環境也會呈現不同的理財素養(呂秋萍,2011)。 (二) 全國理財教育者委員會(National financial educators council,簡稱 NFEC). 19.

(29) NFEC 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企業公司,提供個人金融教育資源,人員和組織 與激情,以改善他們的社區公民的理財能力。NFEC 專注於理財教育,提高認 識,和可持續發展幫助企業制定成功的貨幣管理程序。該委員會對理財素養定 義為「擁有財務相關知識與技能,自信地採取符合個人、家庭以及國家社會目 標的有效行動」 ,NFEC 對理財素養的定義還增加了一個心理因素,因為很多人 都知道應該做什麼,但等到要做財務決策時卻又怯步了,多數人擁有理財知識 卻缺乏信心做出正確決定,採取果斷行動,因為金錢可以直接影響民眾情緒, 因此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NFEC, 2015)。. 五、我國對於理財素養的定義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2008)對於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 定義為「在金錢的管理與使用上能做出有根據的判斷和有效的決定,並具備閱 讀、分析、管理和交流個人財務情形之能力。」(郭泓伶,2015)。 學者黃美筠(2008)認為擁有理財知識才有能力做出明智的決策,是以理 財素養是一重要的終生技能,因為這些理財決策對於未來的理財福祉具有長期 的後果。其提出理財素養應該是有能力與時俱進的理解在金錢管理上的重要概 念,且具有對金融機構、制度與服務的實務知識以及一定程度的分析技能,同 時俱有做出符合個人需求與有責任的財務管理決策之能力與態度(呂秋萍, 2011)。. 貳、理財素養的內涵 一、美國 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聯盟對理財素養所規劃的內涵 美國最具體的理財教育課程是由 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盟所規劃,該聯盟 於 2007 年出版了 K-12 個人理財國家標準,個人理財國家標準分為理財責任與 決策(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ecision Making)、所得與職業(Income and. 20.

(30) Careers)、金錢管理與規劃(Planning and Money Management)、信用與借貸 (Credit and Debt) 、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儲蓄與 投資(Saving and Investing)等(呂秋萍,2011) 。2015 年修改為收支管理(Spending and Saving)、信用與借貸(Credit and Debt)、就業和所得(Employment and Income) 、投資( Investing) 、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 理財決策(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等六大面向的理財知識與態度(Jump$tart, 2015)。 廣泛的說一個人要能承擔與達成個人財務上的福祉應具備以下的理財素 養: (一)為未來目標規劃收支、 (二)控制信貸和債務、 (三)生涯規劃與收入 的衡量、(四)投資方案的擬定;(五)風險管理、(六)理財決策。 Jump$tart 聯盟將理財素養分為六大項,分別為收支管理、信用與借貸、就 業和所得、投資、風險管理與保險、理財決策,然後再依這六大項各自列出共 26 項個人理財標準,如表 2-2 所示。 表 2-2 Jump$tart(2015)K-12 個人理財教育的國家標準 (一)收支管理:應用於監控收入和支出,為了未來的目標計劃收入和支出。 標準1. 擬訂收入和支出計劃. 標準2. 制訂一個持續使用財務紀錄系統. 標準3. 說明如何使用不同的付款方式. 標準4. 應用消費技能來做消費和儲蓄決定. (二)信用與借貸:制定策略來管理和控制信用貸款和債務 標準1. 分析各種類型的信用貸款的好處與成本. 標準2. 總結與借款人的權利和義務相關的信用報告 (續下頁). 21.

(31) 標準3. 應用於策略來避免或修正債務管理問題. 標準4. 匯集主要的消費信用貸款的法律. (三)就業和所得:運用職業規劃來發展個人收入潛能 標準1. 探索工作和生涯的選項. 標準2. 比較所得的來源. 標準3. 分析影響淨所得的因素. (四)投資:實施多元化符合個人理財目標的投資策略 標準1. 解釋如何投資可以創造財富且有助於滿足財務目標. 標準2. 評估投資的可行方案. 標準3. 描述如何買賣投資物. 標準4. 調查經銷機構如何保護投資者和管理金融市場及金融商品. (五)風險管理與保險:採用適當且符合成本效益的風險管理策略。 標準1. 識別風險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方法與常見的類型. 標準2. 說明產物責任險的合理理由. 標準3. 說明健康、殘疾、長期護理保險和壽險的合理理由。. (六)理財決策:應用可靠資訊和系統為個人理財做決策 標準1. 認識個人理財決策相關的責任. 標準2. 使用可靠資源來做理財決策. 標準3. 匯集主要的消費者保護法律. 標準4. 有系統考慮替代方案及後果製作決策準則來做理財決策. 標準5. 討論金融問題時應用溝通溝策略. 標準6. 分析契約義務的規定. 標準7. 管理個人理財資訊 (續下頁). 22.

(32) 標準8. 使用個人財務規劃. 資料來源: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ical Literacy.(2015). National Standards in K-12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with Benchmarks, Knowledge Statements, and Glossary. 4rd Edition.Washington, DC: Jump$tart Coalition. P.6-7 本研究對於理財素養的定義採用美國 Jump$tart 聯盟與美國全國理財教育委 員會(NFEC)的概念,理財素養應視年齡、家庭、文化與居民等因素而有不同, 每一個人隨著個人發展回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也會呈現不同的理財素養。再 綜合專家學者及政府機構的定義,本研究定義理財素養為「有能力使用知識與 技能,有效管理自己的理財資源,以增進個人財務福祉,其應具備自信的態度 與解決分析和做決策的能力。對於高中教師而言理財素養應包含收支管理 (Spending and Saving) 、信用與借貸(Credit and Debt) 、就業和所得(Employment and Income)、投資( Investing)、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理財決策(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等六大面向的理財知識與態 度。. 第三節. 理財行為的意義. 壹、理財行為的定義與內涵 OECD(2012)理財素養調查報告對理財行為定義為「個人對理財福祉產生 顯著影響的個人行為」 ,有積極的理財素養可以促使個人規劃開支和建立金融安 全網絡,例如從事消費行為時應衡量個人的財力,有無如期的繳納帳單可以看 出個人負責態度,是不是時常留意自己的理財狀況,以保持銀行帳戶可以支付 帳單和開支(Atkinson & Messy, 2012) 。理財行為的衡量分為消費時的考慮、如 期繳費、留意理財狀況、長期理財目標設定、規劃家庭預算、儲蓄、選擇商品、 是不是入不敷出等項目。. 23.

(33) Hilgert、Hogarth 和 Beverly(2003)將理財行為定義為金錢管理活動,著 重在現金管理、信用管理、儲蓄及投資四個面向(呂秋萍,2011) 。FINRA(2014) 針對理財能力(Financial Capability)給予明確的定義,指出理財能力係為與資 源管理、理財決策相關的各種行為,因此可以透過收支平衡、事前規劃、對理 財商品的管理及知識的掌握來展現理財能力。Xiao(2008)認為理財行為是任 何與金錢管理相關的人類行為,包括現金、信用、儲蓄行為等。O’Neill 與 Xiao (2003)與羅格斯大學合作推廣設計了一套了理財問卷,其中包括二十種管理 金錢的行為,如下表: 表 2-3 健康理財問卷 項目. 理財行為. 理財管理 項目 1. 我有一個銀行支票帳戶(或帳戶信用社份額草案),用以支付帳單. 項目 2. 我有足夠的錢,每月支付我的房租或抵押金及其他家庭開支。. 項目 3. 我有足夠的錢支付緊急情況下,如大型汽車維修。. 項目 4. 我已經寫了理財目標與日期和美元的成本(例如,對一輛汽車在 2008 年 10 000 美元)。. 項目 5. 我有一個書面計劃(預算)支出和/或保存我的錢。. 項目 6. 我一直保持理財記錄,並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重要的文件。. 項目 7. 我知道我的聯邦邊際稅率。. 項目 8. 我每年計算我的資產淨值(資產減去負債)(如 15%)。. 儲蓄和投資 項目 9. 我有定期儲蓄的長期理財目標,如教育我的孩子,房子,或退休。. 項目 10. 我至少預留有三個月的開支的帳戶(例如,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項目 11. 當我加薪時,我會提高我的儲蓄。. 項目 12. 我有一個個人退休帳戶的。. 項目 13. 我有多種類型的投資(如股票,債券,共同基金,CDS). 項目 14. 平均稅後收益率我的儲蓄和投資的長期高於通脹率。 (續下頁). 24.

(34) 保險及遺產規劃 項目 15. 我有足夠的保險,以支付大筆意外的開支,如住院費,殘疾或責任為 他人損害的。. 項目 16. 我有寫好了遺囑。. 信貸 項目 17. 我拿每月工資不到 20%去支付我的信用卡,學生貸款,汽車。. 項目 18. 我全額支付信用卡賬單以避免利息費用。. 購物 項目 19. 採購時我會貨比三家。. 項目 20. 我避免衝動購買,不使用購物作為休閒娛樂的一種形式。. 資料來源:Financial Fitness Quiz: A Tool For Analyzing Financial Behavior. Consumer Interests Annual. Volume 49, 2003. 貳、理財行為相關理論 Ajzen 於 1985 年提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以理 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為基礎所演進而來。計畫行為理論(圖 2-3)之各項變項分述如下(維基百科,2015;Ajzen, 1991): 一、態度(attitude)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行為所抱持的評價,當個人對行為的態 度愈趨正向,其行為意圖亦將愈高;若愈趨負向,行為意圖則隨之愈低。 二、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乃指個人在採取某一項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 的社會壓力,當正向主觀規範愈強烈,愈容易促使其產生從事該行為的行 為意圖。 三、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乃指個人在從事某特定行為 時,對於所需資源與機會之控制能力的知覺;其除個人慾望、意向外,尚 包括諸如時間、金錢、技能、機會、能力、資源或政策等個人無法掌控的 非動機因素,均與個人行為之控制有關。 四、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乃指個人想從事某特定行為之行動傾向與 程度,個人是否有所行動的心理強度,藉此變數可解釋及預測個人之實際. 25.

(35) 行為表現。 計畫行為理論認為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知覺三變項共同決定個人的 行為意圖;在作用方式上,行為意圖決定個人行為,行為意圖則又由態度、主 觀規範與行為控制知覺所決定(維基百科,2015、Ajzen, 1991)。 「理財行為」係指在金融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金管會, 2008) 。個人的理財行為受個人認知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知覺等影響,成 人的理財行為包含運用理財知識對理財商品、國內外金融市場、金融指標與環 境的熟稔程度。本文所指的理財行為是「收支管理」、「信用與借貸」、「風險管 理」、「儲蓄與投資」、「財務規劃」等財務管理行為。. 圖 2-3 計劃行為理論. 對行為 的態度. 主觀 規範. 意圖. 行為. 知覺行 為控制. 資料來源:Ajzen(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182. 26.

(36) 第四節. 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實證研究. 壹、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 國外文獻 Thoresen 與 Low(1990)發現 A 型人格比 B 型人格有更高收入; Grable、Park 與 Joo(2009)發現內控人格強烈相信自己的財務狀況是由自己的 理財行為所決定,因而願意採取負責的理財行為,而外控人格認為事件成敗取 決於外在因素,所以實踐控制消費、規劃預算等負責的行為機率較低;Wang、 Lu 與 Malhotra(2011)研究發現內控人格有更多債務,其原因可能是對於管理 債務的能力過度自信所致;Mayfield、Wooten 與 Grady(2008)發現外向性的人 格傾向參與短期性的投資行為,開放性的格傾向參與長期性的投資行為。 國內關於人格特質、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的文獻,多數從消費者或投資者 的人格特質來分析風險態度、投資行為或投資組合的財務績效,較少以高中職 教師為研究對象,以下針對相關研究加以整理: 表 2-4 人格特質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鄭俊英 (2008).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理財人員人格 特質與工作績. 個案銀行理 財人員. 實證結果發現員工「勤勉審慎」 、 「情 緒穩定」人格特質對工作績效有正向. 效之關聯性- 以 A 銀行為例 楊雅帆 (2008). 台中地區國小 學生家長金錢 態度、人格特 質與其家庭理 財之研究. 影響。 台中地區國 小學生家長. 1. 台中市國小學生家長的家庭理 財行為皆在中等以上程度。 2. 國小學生家長的部分理財方式 會因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和家 庭所得總收入等同背景條件而有所 差異。 (續下頁). 27.

(37) 3. 國小學生家長在金錢態度與人 格特質與家庭理財三者之間,除了人 格特質的情緒敏感性與家庭理財有 負向關係,其餘明顯為正向關係。 4. 發現國小學生家長之金錢態 度、人格特質對國小學生家長的家庭 理財具有預測力。 張瓊 探討內控型、 嬌;杜佳 金錢態度、理. 北部地區 248 1.性別對理財行為造成顯著影響,對 位及某科技 扶養家人、儲蓄行為未有顯著差異。. 錞;陳美 財知識等因素 伶;黃棠 對消費者理財 翌(2011) 行為的影響。. 大學進修部 2.在年齡、婚姻、教育程度、個人年 四技三、四年 收入對於撫養家人、儲蓄、整體理財 級學生 行為有顯著差異。 3.內控人格特質對理財行為具有顯 著的影響,金錢態度對投資理財、扶 養家人、儲蓄行為具有顯著的差異, 理財知識對投資理財、扶養家人、儲 蓄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 許雅婷. 花蓮縣公立高. 花蓮縣內正. 1.公立高中職教師不同性別、不同年. (2012). 中職教師人格 特質、風險態 度與金融理財 工具偏好之研 究. 式編制公立 高中職教師. 齡、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平均年收 入、不同任教科別其風險態度集群有 顯著差別;不同家庭成員人數其風險 態度集群則無顯著差異。 2.公立高中職教師不同風險態度集 群對股票、共同基金以及外匯的偏好 有顯著差異;對定期存款、債劵、房 地產、投資型保單以及黃金則無顯著 差異。 3.公立高中職教師不同風險態度其 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風險愛好集群 其人格特質上較傾向經驗開放性及 外向性。 4.公立高中職教師不同背景變項對 金融理財工具有顯著偏好差異者整 理如下: a.不同性別對股票的偏好有顯著差 異; (續下頁). 28.

(38) b.不同年齡對股票、共同基金、房地 產、投資型保單的偏好有顯著差異。 c.不同婚姻狀況對股票、債劵、房地 產的偏好有顯著差異。 d.不同平均年收入對股票的偏好有 顯著差異。 彭盈潔 (2012). 五大人格特質 量表之效度驗. 個案公司內 的工程師. 1.工程師的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之 相關分析為,工程師在『謹慎性』及. 證-以某遊戲 公司為例. 『外向性』這兩項人格特質得分與其 工作積效有顯著正相關。 2.『外向性』高的工程師通常會有較 高之工作績效,而『謹慎性』高的工 程師也有較高的工作績效。 3.具有『謹慎性』人格特質的人比較 適合擔任工程師。 4.總結以上結果,建議個案公司未來 在甄選工程師時,應優先考慮錄用人 格特質中『謹慎性』得分數高的應徵 者,以其在未來會具有較好的績效表 現。. 魏子翔 (2012). 中小學教師人 格特質與生活 型態對年金保 險購買行為影 響之研究. 桃園、新竹地 1.年金保險購買現況與教師的子女 區教師 數、教師個人月平均所得、休閒健康 型的生活型態拒又顯著的關係,其中 又以生活型態為保守傳統型的教師 最為顯著。 2.年金保險購買意願與教師的任教 年資有顯著的負相關與保守傳統生 活型態的教師有顯著的相關。. 資料來源:修改自劉孝卿(2013)。臺北市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14)。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貳、理財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外大部份的學者認為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呈現正相關。理財素養愈高的 人愈會管理金錢、儲蓄、投資、愈懂得活用借款,愈會為退休做準備。如果擁 有更多的理財技能就能有效的管理金錢(Carswell, 2009;Collins, 2007) 。 O’Neill. 29.

(39) (2002)發現有理財素養者比較會編列預算,且能比較家庭實際支出與計畫收 入支出之差別(曾永清、呂秋萍,2014)。Hilgert、Hogarth 與 Beverly(2003) 所提供的證據顯示出理財知識與理財行為的正向相關性,於現金流動管理、信 用管理、儲蓄與投資上呈現同樣情形(呂秋萍,2011) 。Lusardi 與 Mitchell(2007) 的研究中顯示出理財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夠為退休做計劃以及投資較為複雜的資 產如股票。 Chen 與 Volpe(1998)依據對大學生而做的研究首先建立理財知識與理財 決策的關係。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理財知識愈高,在消費、投資與保險方面的決 策分數就愈高。另外 Robb 與 Sharpe(2009)也發現大學生的信用卡均衡行為 (credit card balance behavior)與理財知識也有顯著的關係。 Clark 與 D’Ambrosio(2003)發現實施理財課程後,理財素養使人們退休目 標有顯著改變。Hira 與 Loibla(2005)指出當工作者接受理財教育後,改善其 理財素養,使人們了解未來可能財務狀況,增加信心進而改善工作滿意度。 Lusardi、Van Rooij 與 Alessie(2007)觀察理財素養與理財決策行為,以物價、 利率、股票等的熟悉度來衡量理財素養,以實際投資行為作為理財決策行為, 發現低理財素養者,他們有較少的投資行為,理財行為多來自朋友的建議(曾 永清、呂秋萍,2014)。 部分學者對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呈現正相關有不同的看法。Braunstein 和 Welch(2002)提出理財知識與理財行為的關係是複雜的,理財知識的改善不必 然就會自動對理財行為產生影響,而且理財知識與理財行為的因果關係可能完 全相反,人們可能因為儲蓄與累積財富的行為而獲得知識(呂秋萍,2011) 。Perry 與 Morris(2005)就指出心理的因素如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對理財知識與 理財行為產生中介效果。Jones(2005)發現大學生的信用卡負債行為(credit card debt behavior)與理財知識沒有聯結關係。Mandell(2006)持續追蹤學生高中畢. 30.

(40) 業之後個人財務管理的狀況,結果顯示個人修習理財管理課程對於實際的理財 行為並沒有造成明顯的差異(呂秋萍,2011)。Borden(2008)的研究也發現理 財知識與理財負責行為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參、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相關研究 Lo、Repin 與 Steenbarger(2005)認為操盤手的交易技巧不一定是天生的, 不同的人格特質類型經過適當指導和練習也能夠執行同樣交易方式,其中外向 性人格特質與其交易表現呈現正相關,交易時的情感狀態是影響交易表現的重 要因素。「內控性」、「紀律性」都是影響金融理財專員工作績效的因素,亦即 相信凡事靠自己努力、成功是靠勤奮而非運氣,以及能調整自己行為適應環境 的理財專員,其工作績效愈佳(邱明真,2004) 。亦有實證結果發現員工「勤勉 審慎」、「情緒穩定」人格特質對工作績效有正向影響(鄭俊英,2008)。 楊美怡(2002)指出愈是內向、情緒不穩定的消費者,愈是會從事不固定 或不確定的消費行為,有理性特質的消費者愈不會參酌他人意見後再進行購 買。Perry 與 Morris(2005)發現內控型與外控型在理財行為有著反向關係,亦 即外控型的個人理財行為分數不高,較不具有負責任的理財行為;反之內控型 的個人理財行為分數較高,較具有負責任的理財行為。內控較高的人,有較高 的投資理財、扶養家人、儲蓄的理財行為(張瓊嬌,杜佳錞、陳美伶與黃堂翌, 2011),施啓文與張怡筠(2000)亦指出內控型的台灣投資人在投資報酬率與 生活滿意度較高。蔣世平(2010)亦認為具有內控特質的投資者較偏好風險程 度較高的投資商品。 楊雅帆(2008)指出金錢態度、人格特質與家庭理財三者之間,除了人格 特質的情緒敏感性與家庭理財有負向關係,其餘明顯為正向關係,且發現國小 學生家長之金錢態度、人格特質對國小學生家長的家庭理財具有預測力;生活 型態為保守傳統型的教師較願意購買年金保險(魏子翔,2012);公立高中職. 31.

(41) 教師不同風險態度其人格特質有顯著差異,風險愛好集群其人格特質上較傾向 經驗開放性及外向性(許雅婷,2012)。 基於過去的研究多朝向從個人情緒及內外控的人格特質所從事的理財與消 費行為做探討,而理財行為也偏向金錢管理。本研究以 Costa 與 McCrae 的五大 人格理論為人格作分類,理財行為的面向除了金錢管理,亦加入風險與財務規 劃,剖析此五種類型的人格特質在理財行為上面的展現。. 32.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關係。本章將說明研究對象 的選取、研究工具的編製、研究進行的程序和資料處理的方式等。以下分為研 究方法、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資料蒐集與操作,以及資料處理與 分析等節次,分別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針對本研究之背景及所欲達到之目的,分別提出相對應的研究方法,有文 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 一、文獻分析法 文獻探討的部分將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之相關文獻加以蒐集、整理、分析, 剖析國內外相關文獻目前研究成果與發展現況。. 二、問卷調查法與統計分析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及文獻並針對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進行分 層隨機抽樣,分送抽樣問卷,藉此蒐集實證資料,接著用運用 SPSS 22.0 版本之 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與解釋,以提供本研究實證上的解答。.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包含了背景變項、自變項與依變項三大部分:. 一、背景變項 本研究在背景變項方面探討性別、教育程度與修習理財專業課程等三個變項。. 33.

(43) 二、自變項 自變項為人格特質的測量,其測量方式為問卷調查,人格特質問卷係以採 用劉孝卿(2013)所做研究「台北市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究」 所規劃之問卷,問卷題目是依據 Costa & McCrae(1985)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 而設計。. 三、依變項 理財行為部分,是採用蕭郁瑩(2013)所做研究「高中個人理財教育教師 教學準備之探究」所規劃之個人理財行為層面與衡量項目,其理財行為分為收 支平衡、保險與風險、信用借貸、財務規劃、儲蓄投資五大理財行為。 本研究係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而發展出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 為的內容架構,並擬定高中教師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的研究架構,藉以了解背 景變項、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關係(見圖 3-1)。. 34.

(44) 理財行為. 個人背景變項 人格特質 1.性別 2.教育程度. 1. 開放性 2. 嚴謹性. 3.修習理財專業課程. 3. 外向性 4. 親和性 5. 神經質. 背景變項. 自變項.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35. 1. 收支平衡 2. 保險與風險 3. 信用借貸 4. 財務規劃 5. 儲蓄投資. 依變項.

(45) 第二節. 研究步驟流程. 本研究流程分為擬定研究計畫、蒐集文獻資料、擬定研究架構、編製研究 工具、實施問卷預試、正式問卷施測、資料整理分析與完成研究論文等階段如 圖 3-2 所示。 研究進行步驟說明如下:. 一、擬定研究計畫 尋找研究方向與決定研究主題,訂出初步的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對 象以及基本研究架構,以擬定研究計畫。. 二、文獻理論與實證方法探討 蒐集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相關文獻,如國內外期刊、雜誌、學報、論文與 教育部之出版品。. 三、完成預試問卷初稿與專家檢核 本研究以問卷為工具,因此藉由文獻探討之結果為基礎,研究者使用曾永 清教授主持之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性建構—多層級評價 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之 B 卷作為研究工具,此為已發展成熟且具良好 信度與效度之問卷,各題目皆採用李克特四等第量表設計。. 四、修正預試問卷與正式施測 使用具曾永清教授主持之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性建 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之 B 卷作為研究工具,其問卷預 試已在研究案中完成,經定稿後,問卷分北、中、南、東四區發放,預計發放 校數共 37 所,並協請各校任教公民科老師協助分發問卷。. 36.

(46) 五、問卷回收與統計 問卷回收後,經過檢視與整理,剔除無效樣本,再採用 SPSS for Microsoft Windows 統計軟體 22.0 版電腦套裝軟體程式進行統計分析。. 六、統計結果分析與討論 依本研究待答問題進行統計分析,包含基本資料分析、人格特質與理財行 為分析,再依分析結果完成綜合討論。. 七、撰寫研究論文初稿 將修正過之研究計畫內容與問卷調查結果之統計分析資料,進行研究論文 初稿之撰寫。. 八、論文口試 研究論文初稿完成後,提出論文口試申請,再依系上所排定日期與時間參 加口試。. 九、修正與完成論文 依據論文考試口試委員的意見進行論文內容的修改,再送請口試委員或指 導教授審查,修正後再加以潤飾、校對,而完成論文之撰寫。. 37.

(47) 擬定研究計畫. 文獻理論與實證方法探討. 完成預試問卷初稿. 研究計畫口試. 專家檢核. 實施預試、檢視問卷信度與效度. 修正問卷、正式施測. 問卷回收與統計. 問卷分析與討論. 基本資料分析. 人格特質現況. 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論文口試、修正與完成論文. 圖 3-2 本研究步驟流程圖. 38. 理財行為之現況.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壹、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曾永清教授主持之 2014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 性建構—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所選擇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 教師之學校教師做為研究對象以及問卷調查的抽樣對象,共選取 37 所高中,商 請公民科教師協助在該校隨機選取教師,做為本研究之調查樣本。. 一、預試問卷施測對象 本研究問卷已在曾永清教授 103 年科技部國科會案中預試完成。. 二、正式問卷施測對象 以曾永清教授主持之 103 年科技部「高中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決策性建構— 多層級評價與教師教學態度思考」研究案所選擇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之學 校教師做為研究對象以及問卷調查的抽樣對象,不包括實習教師與行政人員, 商請公民科教師協助在該校隨機選取教師,做為調查樣本,本研究共選取 37 所 公私立學校,每校發放 12-20 份問卷不等,總共寄出 460 份問卷進行施測,回 收問卷計 449 份,其中 14 份問卷為漏填題數過多,排除無效問卷後,剩餘有效 問卷共計有 435 份,回收率達 97.6%。. 貳、研究工具 本研究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基本資料、人格特質 問卷調查表、理財行為問卷調查表,基本資料包括性別、教育程度、公私立學 校、學校班級規模、教育程度及修習理財相關課程等。 在問卷回收後,對人格特質與理財行為問卷之總得分前 27%與後 27%進行. 39.

(49) 極端組差異比較,為了解問卷個別題項與整體問卷之同質性表現,亦對個別題 項與總分的相關值考驗。吳明隆(2008)表示一份有效度的量表其題項所測量 的特質應十分相似,題項本身品質不良,則量表的同質性會偏低,題項與量表 總分的關係也不會很高。本研究採同質性檢核,若量表各題項與分量表總分之 相關係數愈高,該題項在測量某一特質上與量表其他題項所要測量的特質愈一 致,其係數要求通常達到統計顯著水準及相關係數在.30 以上;若二量表內部一 致性,α 係數從刪除該題項後其值變小了,則表示該題項與其他題項同質性高, 可測得的特質十分類同。. 一、人格特質問卷 本研究之人格特質問卷係以採用劉孝卿(2013)所做研究「台北市高中教 師人格特質與理財素養之相關研究」所規劃之問卷,問卷題目是依據 Costa & McCrae(1985)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而設計。人格特質問卷經過項目分析整理 如表 3-3-1,人格特質總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88,開放性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01,嚴謹性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27,外向性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23,親和性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04,神經質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88,顯示問卷內部一致性與各題項相關性屬尚可接受,然而,嚴謹性分量 表 Cronbach’s α 值為.627 刪除該構面中第 9 題「朋友說我很體貼、很可靠」後 之 α 值為.666,表示該題項與同構面其他題項同質性低;外向性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623,該構面中第 12 題「我喜歡參加具有冒險性與挑戰性的活動」後之 α 值為.696,表示該題項與同構面其他題項同質性低,因此刪除此二題,本研究 之人格特質正式問卷共計 20 題。.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excellent teachers, strategy used and promoting factors.. A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