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知識與旨趣的統一—以人類解放旨趣為導向的社會批判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效,但他同時也看到,不論是自然科學領域或是社會科學領域中的理論,其中 的客觀化傾向所帶來的副作用,意即,不論是關於自然領域或是人文領域的學 科,理論對認識對象的研究,為了達到對對象事實做儘可能的客觀與科學的描 述,即使自身不斷修正、沖淡理論本身的主觀性立場,並以一套愈加完整、嚴 謹的中立性研究程序或體系來達成此目標,但事實上,它們越是要維護自身理 論的客觀理性,就越是對自身所以形成的認知結構之旨趣的誤解與掩蓋,就越 發使人類理性發展越形片面獨斷。

為了突出做為社會批判理論的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理論與實踐的不可分,哈 伯瑪斯一方面從知識層面上著手,以知識與旨趣相連結,來理解構成理論之前 的認知結構,以此基本論點,哈伯瑪斯認為批判做為人類理性活動,批判正是 不掩蓋自身在理論及實踐上的認知與規範結構,藉以突顯社會批判理論與其他 傳統理論之別;另方面,哈伯瑪斯則從批判做為介於科學與哲學之間的結構特 性著手,認為社會批判理論做為研究社會整體的理論,不只要具備科學的可檢 證為誤的特性(意即可適時的修正),就理論自身的形成過程中,又應不放棄 哲學中所強調的反思能力(意即不止歇的自我認識,對自我誤解的事實與可能 性有所反省),就此二層面來突顯社會批判理論的介於科學與哲學之間的性 質,並以此批判馬克思理論中所衍生的實證化事實或可能傾向。

(一)知識與旨趣的統一—以人類解放旨趣為導向的社會批判理論

關於理論與實踐,為何是從知識(Erkenntnis)與旨趣(Interesse)開始?

在此,出於哈伯瑪斯的早期立場,他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和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 理論(或更廣泛的說,馬克思主義),唯有從社會知識理論層面上看待,才能 做為社會的批判理論,「徹底的知識批判只有作為社會理論才是可能的」47

就簡單的結論上,也許可以先這麼說:對於馬克思的理論與法蘭克福學派 的批判理論,它們做為社會批判理論,是有別於其他的傳統理論。這之間的差 別在於,真正的社會批判理論以自我反思(die Selbstreflexion)為媒介,能夠意 識到自身是以解放的知識旨趣(emanzipatorisches Erkenntnisinteresse)為導向,

並在不掩蓋自身真正的旨趣的前提之下,完成反思的而且是解放的理性活動:

在 自 我 反 思 中 , 知 識 它 為 了 認 識 而 與 自 主 負 責 ( autonomy and responsibility/ Mundigkeit)48的旨趣達成一致。因為反思的追溯過

47KHI, J. Habermas, trans. by J. J.Shapiro,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p.vii.

48Mündigkeit 一辭若照字面直譯,為「法定年齡」、「成年」之義,若依其義而言,此處是側 重於做為一心智完熟的成年者所應具的行為態度,故英譯為”autonomy and responsibilit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是做為解放運動來認識自身。理性同時從屬於對理性內的旨趣。我 們可以說,理性遵循的是,一個以反思的追溯過程為目的之解放性知 識旨趣。49

哈伯瑪斯從人類的認識活動開始著手:以「知識」,這個既非純粹的生存 工具,又非進行純理性思維活動的範疇概念,以及引導人類認識的「旨趣」,

即表達了人類各方面的需求的動力來源。這讓我們知道,哈伯瑪斯所要澄清的 並非理論內容,而是決定理論的形成的整個過程,一方面他以這樣的切入來為 不同的領域的知識做定位,但其實也是為了要提出屬於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特 徵:明白自身是受解放的旨趣(不論是理論上或實踐上)所引導與推動的批判 性社會理論50

要區分社會批判理論與其他傳統理論的不同,我們必須先瞭解哈伯瑪斯如 何看待傳統理論51。簡言之,在傳統理論中,做為純粹理論的科學與哲學是以 認識與旨趣相切分的方式來獲得理論的客觀地位,但哈伯瑪斯則認為,正是因 為這樣的錯誤理解,才造成往後科學的實證主義傾向。

1.傳統理論中知識與旨趣的脫離

一九六五年,一篇題名為《知識與旨趣》的法蘭克福大學就職演說中52, 哈伯瑪斯引用了謝林(F. W. J. Schelling),同時也是哲學從傳統以來對理論與 實踐的普遍看法:

對思辨的敬畏,或說是聲稱從理論的逃入純實踐的東西,在行動中和 在認識中都造成同樣片面的影響。嚴格的理論性哲學的研究,使我們

或”mature autonomy”

49KHI, p.197-198.

50 為了強調知識與旨趣的「非純粹性」(即非純粹思維或僅為自我保存的工具),哈伯瑪斯對 知識與旨趣之間的關係與內容性質做了五個基本的說明(關於五項論點之詳細內容可見

Technik und Wissenschaftals〉Ideologie〈”inTWI,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68, S.160-164),簡言之,它們共同根植於迄今的歷史成果,其統一在理性之中,並表現在主體及 社會辯證進行的運動之中,意即在語言、勞動及互動的辯證運動之中,而此三種辯證模式即涉 及哈伯瑪斯對勞動與互動範疇的基本區分。

51此種經典的區分在霍克海默那裡便可知其一二 (可參考Traditionaland CriticalTheory”,in Critical Theory: Selected Essays, Max Horkheimer, trans. by M. J. O’Connell and others, New York, Continuum, 1972, pp.188-243.)。我們可以說,哈伯瑪斯以此區分為出發點,並進一步對這樣的 區分做進一步的追問,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之間的對立如何超越與統一。

52Erkenntnisund Interesse,in TWI,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68, S.146-1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理念有了最直接的接觸,且唯有理念才會對行動給予強調,並且賦 予其倫理意義。53

也就是說,傳統以來對理論與實踐的看法是,在我們從事理論的研究時,

若能夠擺脫掉單純的興趣,而是真正的用理念來認識、從事研究時,這一種認 識方式才是真正嚴格的理論研究,而這種方法所得到的理論知識,才足以確定 行動、實踐的方向。

這種將知識與知識旨趣做切分的假定,為理論奠定下傳統的意義。而最初 的理論的形成,是從人對宇宙世界的認識過程中形成,一方面,這過程讓人類 做為理性的認識主體從世界中解放,取得獨立的地位,另一方面,藉由對事物 的觀察找出其客觀規律的理論研究方法,在認識的過程中也取得了難以動搖的 地位。

2.實證/科學/客觀主義理論與傳統理論的一脈相傳

哈伯瑪斯認為,這個哲學傳統中的兩個要素:理論觀點的方法論意義(der methodische Sinn)與存有論上的基本假設(die ontologische Grundannahme),

也成為現今科學的實證主義的假定54,此種基本假定進入了各個領域,決定了 社會各學科的發展。

認識世界所獲得的理論, 成為描述世界規律的理論而從世界中解放出來之 時,事實上就是對世界的反映,與原初認識的形成背景有所聯繫,而理解世界 的規律,從而獲得在生活中的實踐方向,其中的形成背景也成為理論與實踐的 基本連繫。不過,現今實際的發展卻造成傳統哲學中所設想的基本聯繫,即宇 宙與理論之間的聯繫、以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反映,被破壞了。

為了說明這種假定如何在各領域中被確立,並如何破壞了傳統哲學中的聯 繫關係,在此,哈伯瑪斯區分兩種科學來說明:一是經驗—分析的科學(die empirisch-analytischen Wissenschaften ) , 另 是 歷 史 — 解 釋 學 的 科 學 ( die historisch-hermeneutischen Wissenschaften)55,儘管它們各有不同的研究對象,

前者是以自然世界為對象,後者是以社會世界為對象,也有不同的研究框架,

前者是通過自然規律去掌握事物的發展來擴大技術上可用的知識,後者是通過

53此處轉引自“Erkenntnisund Interesse,in TWI,S.146。原文引自 Vorlesungen über die Methode desakademischen Studiums,in Schellings Werke Bd.Ⅲ , ed. by Manfred Schröter, München: C. H.

Beck’scheVerlagsbuchhandlung ,1927, S.299.

54Ibid, S.150.

55Ibid, S.1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解去把握社會事實與意義來擴大在實踐上可遵循的規範,但它們卻有著共同 的方法意識(das Methodenbewußtsein):「在理論的立場裡來描述結構化了的 實在」56,也就是說,它們用已固定下來了的理論觀點去描述既定事實,但不 去處理這樣的結構形成的動機與過程或其他。

所謂的描述現實,即是為了不涉及價值判斷、不涉及實際生活中的認識及 其旨趣,讓理論只是描述存在的事物, 從而維護其客觀中立的假象,他們似乎 認為,只要能夠擺脫了人們的實際需要、喜好、價值取向……等的知識旨趣,

理論就能夠做為一種純粹的理論而自立。

這裡,哈伯瑪斯要指出的一點是,那些認為自身只對客觀事實做描述或說 明,而不涉及所謂的價值、品味、喜好等判斷的科學,並不是真如自身所認為 的客觀,真正的擺脫所謂的知識旨趣而獨立,而只是掩蓋其知識旨趣, 那些宣 稱為價值中立的科學,正是因為對自身做了錯誤的理解,讓認識與旨趣相分 離,才會進入一個客觀主義的表面假象(der objektivistische Schein)中。

所謂的科學危機,即客觀主義的問題,即是指一種科學,若它用「建制地

結構化了的事實之自在(An-sich)」57來偽裝自身、掩蓋事實構成的根源, 那 麼這一科學就發生了客觀主義的問題。

哈伯瑪斯認為胡塞爾(E. Husserl)的確看到了這一問題,也正確的批判了 這種客觀主義的表面假象的問題,胡塞爾以為,科學所構成的知識正是以掩蓋 知識的構成為方式,使人們無法看到理論與自身的關係,讓人無法意識到科學 知識事實上正是根植於前科學的世界(in der vorwissenschaftlichen Welt),即生 活世界之中。

但他認為胡塞爾的批判最終沒有成功,因為胡塞爾的最終目的是要將科學 所擁有的「純理論」(die reine Theorie)的頭銜,讓位給現象學。也就是說,

哈伯瑪斯認為胡塞爾所要求的純粹理論,事實上仍是沒有意識到傳統理論之所 以能夠成為理論的原因。理論並非真正的從知識旨趣中解放出來而獨立,而僅

哈伯瑪斯認為胡塞爾所要求的純粹理論,事實上仍是沒有意識到傳統理論之所 以能夠成為理論的原因。理論並非真正的從知識旨趣中解放出來而獨立,而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