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馬克思如何以生產這一概念串起個人與個人、個 人與社會的關係,簡單說,人們共同活動的方式,即生產力,與人們之間所形 成的關係,即生產關係,兩者之間是有結構上相應的關係。

在此我們亦必須注意到,馬克思在考慮人類的生產活動時,除了生活資料 的生產、種類生命的延續之外,亦考慮到人類還有意識、精神活動,馬克思視 之為人類生產活動一部份,只不過他仍試圖以物質性因素來做解釋:

人還具有「意識」。但是這種意識並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意識。

「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質的「糾纏」,物質在這裡表現 為振動著的空氣層、聲音,簡言之,即語言。199

在此,馬克思將語言視為一種實踐的、現實的意識,或者我們可以說意識 的現實化就表現在人們使用的語言之中。同樣的,馬克思認為意識和語言的產 生也是源於需要而有的產物,即為了與他人的交往之需要而生,不論是物質的 或精神的交往需要,因此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即相應於實際生活的需 要與活動的反映。 因此不消說,人類的意識的發展也是緊隨著其生活方式的發 展而形成,至少在「分工」產生之前,人們的意識或精神都還是物質的生產活 動的直接產物,還沒有自行擺脫物質世界而構造的能力。但依照馬克思所考察 的基本原則,人們的意識與精神活動即使在與基本的物質生產活動脫鉤之後,

能夠獨立構造著他們自己所觀察到的世界、理論,我們還是應該分辨其構造之 源起處,畢竟人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的意識方式,它仍是唯物史觀的考察 原則。

(三)歷史發展之假說

至此我們可以瞭解到,勞動或生產活動是馬克思考察歷史的核心概念,接 著我們則還需要理解馬克思對於迄今為止的歷史發展,還發現了或說預設了什 麼樣的理論假說。

1.不平等的歷史之起源:私有制

我們從馬克思對異化勞動的批判中,看到他所欲推導的事實結果,工人在 外化從而異化的勞動中,看到工人在異化勞動中所確立的生產關係的另一端:

即在異化勞動的關係中不從事勞動卻擁有勞動對象的他人。

面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結論,即外化、異化的勞動為私有財產制度的結 果,馬克思則進一步分析出,私有財產制其實才是勞動外化的結果,只是由於

199〈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節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卷一,頁八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兩者的交互影響、互為因果的關係下的誤解200。馬克思並直言道:「私有財產 只有發展到最後的、最高的階段,它的這個秘密才又重新暴露出來,就是說,

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借以外化的手段,是這 一外化的實現。」201

而這樣的秘密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馬克思則從「分工」與「分配」的出 現做為一指標。當然,就像意識、生產在最初還是與自然、人類需要有直接連 繫時的狀況,分工的出現在最開始亦是如此,如生殖的分工、在原始勞動上自 然出現的分工。而馬克思認為,真正分工的出現則是在「物質勞動與精神勞動 分離的時候起才真正成為分工」202,所謂的物質與精神的分析,即是指人類的 意識能真正脫離物質勞動而有屬於自己的活動,也就是說它能自行構成抽象的 理論。 而同分工一起出現的還包括分配,並且是「不平等的」分配,馬克思將 其來源指向家庭關係、奴隸制,而推論為所有制的起源,而馬克思並認為這種 所有制是與私有制之意涵相符合,意即對他人勞動力的佔有與支配,因此,馬 克思將整個分配的活動(包括了對產品的分配,以及生產過程、生產資料的分 配)同樣納入了勞動或生產過程做考察,也就是說,分配歸根到底還是以生產 活動本身的設計與物質限制為其實際前提與條件203

馬克思即認為人們之間的關係表現,是取決於他們的生產力、分工的發展 程度,生產力在量上的提高即會引起分工的出現,如農業與工商業的分工、城 市與鄉村的分離, 而同分工一同出現的分配問題,決定了個人與勞動的工具、

資源、產品之間的關係,以及相關的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因此馬克思就能用所 有制的發展來確立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發展之階段。

當然,分工的出現固然是因為人口增加、需要與生產的提高而產生的歷史 結果,但筆者以為,馬克思特別將分工,而且是「真正的」分工現象提出,其 思考模式是類同於勞動的外化到異化的過程,最初人為了生活而必須勞動、生 產生活的事實上,人必須一定程度的將自身的勞動對象化、現實化,而當人通 過勞動的對象化而產出一個不屬於己的勞動對象,而且不只是不屬於己,還成 為對立、甚至反過來被勞動對象所控制的關係時,此一過程就總結了勞動的外 化、異化過程。「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達方式,對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

200馬克思以宗教為例,宗教崇拜或迷信的出現並非人類喪失獨立理性思辯的原因,而是結果,

但此一結果則成為加強這宰制關係的原因。筆者以為這種意見即是馬克思在分析人類勞動與勞 動結果、勞動對象、勞動關係之間交互影響的主要觀點。

201〈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節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卷一,頁五○。

202〈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節自同上,頁八二。

203可參考〈《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關於「生產與分配」小節的討論。(《馬克思恩格 斯選集》,卷二,頁一二-一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204

因此,在社會中真正分工的出現,就意謂著前述從個人的生產中所考察得 出的諸歷史發展要素的正式分離,當然,這也就表示人們共同形成的活動方式 即生產力的改變,而連帶的其他關係、結構也將隨之轉變。

生產力、社會狀況和意識,彼此之間可能而且一定會發生矛盾,因為 分工不僅使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享受和勞動、生產和消費由不同的 個人來分擔這種情況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而要使這三個因素彼 此不發生矛盾,則只有再消滅分工。205

2.歷史動力之起源: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

馬克思將分工的出現連結到矛盾出現的必然性,因為分工的出現也代表彼 此利益的分離,進而產生對立、矛盾,而這個矛盾的產生即是讓前一階段的社 會往下一階段推行的個動力因素。當然,這個矛盾我們可以從勞動的異化中看 到,或從私有制度中看到,前者是勞動者與自身勞動之間的疏離與對立,後者 則是從勞動產品的喪失與擁有者之間關係的疏離與對立。但,若社會歷史整體 的角度來看,就是人們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從相應的關係到相矛盾的關係 的自然與必然的發展206

之前,我們已經從生產的原初考察中知道了生產力的意義,而馬克思在談 到生產關係時,也是連結回最初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形式、社會關係的產生 與確立,簡單說,起初也是受限於個人與環境的物理性條件,同樣的,隨著社 會歷史的變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隨之產生變化。而當我們考慮到在勞 動過程中的異化狀況與社會的勞動分工的出現時,我們同樣就可以得知,與之 相應的人們來往互動的方式與關係也將出現疏離與對立。

個人相互交往的條件,在……矛盾發生以前,是與他們的個性相適合 的條件……是個人的自主活動的條件,並且是由這種自主活動產生出 來的。207

這些不同的條件,起初是自主活動的條件,後來卻變成了它的桎梏,

204〈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節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卷一,頁八四。

205同上,頁八三。

206馬克思曾嘗試用所有制的不同形式發展來區分不同的社會發展形式,如部落所有制、 封建或 等級所有制,它們都因為不同的生產力與分工階段而有不同的人際關係與制度(〈德意志意識 形態(節選)〉,節自同上,頁六八-七一)。另,他亦從勞動分工的觀點上來說明生產力的發 展與生產關係或階級的改變有何內在關聯性(〈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節自同上,一○

三-一一五)。

207〈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節自同上,卷一,頁一二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它們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構成一個有聯繫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 形式的聯繫就在於:已成為桎梏的舊交往形式被適應於比較發達的生 產力,因而也適應於進步的個人自主活動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會成為桎梏,然後又為別的交往形式所代替。208

馬克思所謂的「桎梏」,若放到現實狀況來說,最先是因為人口增加引發 需求提高,從而導致生產力的相應提昇,而生產力的提高就意味著生產資料與 產品的重新分配的必須,一旦生產力(包括了生產資料的取得與分配、生產方 式的更新與擴大、產品的質與量的提高與增加等等)超出現階段社會能夠容納 的量時,多餘的、溢出的生產力的處理就成為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 之間的利益問題處理問題,因而人與人之間藉由生產、產品而確定下來的關係 就必須做重新相應的調整,在未得到改變之前的關係、交往形式或制度,就將 是反過來制約生產力繼續提高與擴大的阻礙。

馬克思所謂的「桎梏」,若放到現實狀況來說,最先是因為人口增加引發 需求提高,從而導致生產力的相應提昇,而生產力的提高就意味著生產資料與 產品的重新分配的必須,一旦生產力(包括了生產資料的取得與分配、生產方 式的更新與擴大、產品的質與量的提高與增加等等)超出現階段社會能夠容納 的量時,多餘的、溢出的生產力的處理就成為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 之間的利益問題處理問題,因而人與人之間藉由生產、產品而確定下來的關係 就必須做重新相應的調整,在未得到改變之前的關係、交往形式或制度,就將 是反過來制約生產力繼續提高與擴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