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看到他意圖整合各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同時藉由指出各領域的理論研究缺 失,來構想一個更加完整普遍的批判性社會理論。同時,從上述三個關於馬克 思(主義)的理論的基本論題也可以看出,哈伯瑪斯之所以重視歷史唯物論,

視之為有重建價值的社會進化理論的原因,就在於歷史唯物論的基本論題突破 了傳統哲學、實證科學與社會理論的格局,嘗試對社會做一整體的把握。

不過,即使如此,歷史唯物論若仍以馬克思主義中的基本概念與結構進行 發展,是否能夠更為全面的解釋社會進化?哈伯瑪斯則持保留態度。以下,我 們即針對哈伯瑪斯對馬克思理論中有關歷史唯物論部份的時代觀察做說明。

(二)對歷史唯物論的危機的分析

簡單說,歷史唯物論的危機,一方面是理論本身所發生的危機,另方面也 是實際從歷史事實的映證中,讓危機指向理論,讓批判指向自身。當然,這兩 部份的問題其實是相互關連的,當我們發現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論:歷史唯物 論不再能適切的解釋社會發展至目前的狀況時,包括對社會危機來源的分析,

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掌握等,必然要對理論自身以及運用對象做進一步的反省。

因此,社會與理論的脫節,能夠指出理論本身所曝露出的缺陷,因而產生 對理論反思的急迫性,而對理論自身的反思與重建,也是為了讓身處其中的人 能藉以進行對社會及自身的反思,指出社會現實本身所曝露出的不合理狀況,

這可以說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1.歷史唯物論在理論上的危機根源

關於理論本身所發生的危機,哈伯瑪斯在〈歷史唯物論和規範結構的發 展〉一文中曾提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傳統中發生的三種普遍傾向84。簡單 說,一是對理論自身不加反省的運用,二是批判的規範結構失效,三是社會發 展的描述與理解的片面化。

關於第一點,缺乏反思的使用,很明顯地,我們可以從正統馬克思那裡看 到,這部份已於前部份做了概略說明。簡單說,哈伯瑪斯即認為此一傾向的發 生,是因為科學被當做是對哲學超越的結果,這讓理論廢棄自身的哲學要素而 去符合科學要求,結果,屬於哲學的反思批判的能力也就跟著被廢止了,這就 造成對理論自身不加以反省的放諸四海皆準的運用。當然,從中即可看出哈伯

84Einleitung:HistorischerMaterialismusund die Entwicklung normativerStrukturen”,in ZRHM,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6, S.9-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瑪斯對哲學的某些要素仍抱持著肯定的態度85,也就是說,當我們將最為基進 的反思形式理解為哲學時,對馬克思主義自身所進行的批判與重建,無疑就是 以哲學的方式來處理理論自身的問題,如此,哲學就將是在揚棄他自身的過程 中得以保存自身。

關於第二點,哈伯瑪斯認為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的規範基礎(die normative Grundlage)一開始就不明確,在哈伯瑪斯看來,馬克思是以批判資本主義制度 的運轉邏輯,對之展開所謂的「內在批判」而成其批判的理論,他是藉由批判 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理論的規範內容,指出其邏輯的自相矛盾的方式來完成自 身的理論。哈伯瑪斯即指出,這樣的批判所用的方式,即是以批判對象的規 範、價值為己的規範、價值,一旦批判對象的規範已成過往雲煙之時,這樣的 內在批判也將不再有效。換句話說,當社會的規範結構與壓迫的來源在晚期資 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發生了改變(當然,這種改變即是從實際的社會現象 中所看到),理論亦應隨之再次更新,批判自身並重建自身,以達到對人類的 歷史與社會發展更為適切的理解。

最後的第三點,哈伯瑪斯認為馬克思對於社會發展的觀察,僅僅著重於生 產力領域的學習過程(die Lernvorgänge/ Lernprozesse),而忽略了在實踐的、

道德的領域當中,也存在著學習過程,並且哈伯瑪斯以為生產力的提高成為可 能,正是因為學習過程反映在新的生產關係之中,而讓新的生產力的採用能夠 得到實現。而在被劃歸為上層建築的諸種文化現象,哈伯瑪斯亦認為在社會發 展的過程中,在向新的發展水平(die Entwicklungsniveaus)轉換時,屬於文化 現象的制度規範的確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這三個哈伯瑪斯所指出的傾向,其原本意圖是藉由對馬克思的理論自身的 反省,來說明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上,溝通行動理論可以對之產生貢獻,不過 在此對筆者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能夠清楚看出以歷史唯物論為其核心的馬 克思主義所遭遇的危機的理論根源,以及哈伯瑪斯所構思的重建方案之起點,

關於後者的詳細內容則於之後再做進一步呈現。

2.歷史唯物論與歷史現實相照面後的危機

關於歷史事實上的危機來源,則是指在馬克思的時代中並未出現的,且在 其理論當中也未預期的狀況的出現,就哈伯瑪斯所提及的,大致上可分為四部 份,一是國家機器角色的改變;二是已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中的人民狀況,即 異化、控制的狀況轉為隱微;三是科技發展成為第一位的生產力與新型的意識

85Die Rolle der Philosophie im Marxismus”in ZRHM,S.56-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型態;四是國際間兩大陣營的競爭下產生的問題86

首先,國家角色的改變,是指在資本主義初發展時,國家與社會的分離狀 態,到了資本主義的晚期發展中發生了改變。資本主義初階段的發展特色,即 是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相信在供需做為自然律的調節下,每個人皆能平 等的進入市場自由競爭、進行商品的等價交換,以維持社會運轉不墜,即生產 與再生產不致中斷,在這當中,國家是以不介入其中但是依賴生產領域而建立 的狀態而存在。也就是說,在社會中的經濟領域做為基礎(basis),而國家則 是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這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基本假設,即使是在非教 條式的馬克思主義者那裡,這個假設仍是存在的。

不過,隨著商品生產與交換與社會勞動的持續擴大與集中的發展,讓原本 屬於市民社會領域的交換關係或問題被迫要進行政治性的仲裁, 同時,在歷史 中實際爆發的經濟危機所帶給經濟學者與國家的經驗是,為了維護該制度的存 續與穩定,國家將以促進與穩定社會經濟發展、降低可能風險為目標,採取諸 種對商品生產與交換領域的干預形式。哈伯瑪斯指出,這樣的狀況就讓國家和 社會「不再處於上層建築和基礎的古典關係中」87。也就是說,這衝擊了馬克 思理論中的基本假設,包括了上下層結構的反映關係,以及侷限於生產力與生 產關係之間的辯證發展的觀點,讓人們必須重新檢視此理論的規範結構。

同樣的,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之中的發展狀態,也改變了馬克思理論針對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所產生的異化(alienation/ die Entfremdung)與剝削來源的 理論與經驗根源,也讓立基在生產力解放之上的社會解放產生了變化,而主要 的原因就在於科技長足的進步。科技所帶動的生產力提昇,以及為了穩定生產 力,在社會中相應出現的各式補償、獎助性的制度的確立,生活不再處於饑饉 邊緣,同時在經濟、政治上亦得到以往所未有的保障,這改變了人民對自身狀 況的認知,似乎,科技所帶來的解放成為合情合理的狀況,因此源於經濟領域 的矛盾而延伸到政治的階級的衝突,皆可用這種合情合理的技術意識來加以解 決,「那些被迫服從,但現在得到了很好的整合的人們,被允許在自由的意識 中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88。因此,即使在科技與制度更為發達的社會當 中,我們還是能以不擁有生產工具的實際控制權來判定絕多數的社會大眾為無 產階級(proletarian),即使再將社會獎償(social rewards)的被剝奪這個經驗 認定為無產階級的客觀條件,事實上也無助於人們的階級意識的喚醒 ,因為身

86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Marxism asCritique”in TP, pp.195-198.

87Ibid, p.195.

88Ibid, p.1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處其中的人們已經難以意識到這兩者間的連繫,也就是說收入的減少、社會救 助的缺漏等等的個人經驗,不再和被排除在生產工具的掌握之外的認定條件相 連繫了。簡言之,馬克思的革命理論中的革命階級在這個社會中消失了。

而另一個與科技進步相關的現象,則是科技取代了人類的勞動力而成為第 一位的生產力,同時也取代了宗教、道德、藝術曾建立起的舊意識型態,成為 新的意識型態,即科技至上的心態89。從馬克思的構想當中,即對剩餘價值

(surplus value)來源的考察來看,在商品買賣中所獲得的利潤,包含在它的價 格之中,而商品的價格則來自於其價值的產生,而唯有人類的勞動能創造商品 的價值及價格,也就是說,創造剩餘價值的就是剩餘勞動(surplus labor)或說 無償勞動(unpaid labor),也就是說,商品的利潤的創造,最終是來自於人類 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不過,哈伯瑪斯則認為科技的進步則改變了這樣的 狀況,生產過程的機械化並沒有在馬克思的價值計算中得到適當的考慮,而機 械化帶動的生產率的提高,也未完全如馬克思所預料,必定帶來利潤率的下降 或剩餘價值率的上昇,其中亦出現了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90。哈伯瑪斯認為,

(surplus value)來源的考察來看,在商品買賣中所獲得的利潤,包含在它的價 格之中,而商品的價格則來自於其價值的產生,而唯有人類的勞動能創造商品 的價值及價格,也就是說,創造剩餘價值的就是剩餘勞動(surplus labor)或說 無償勞動(unpaid labor),也就是說,商品的利潤的創造,最終是來自於人類 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不過,哈伯瑪斯則認為科技的進步則改變了這樣的 狀況,生產過程的機械化並沒有在馬克思的價值計算中得到適當的考慮,而機 械化帶動的生產率的提高,也未完全如馬克思所預料,必定帶來利潤率的下降 或剩餘價值率的上昇,其中亦出現了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90。哈伯瑪斯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