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文賦〉的「姿」

〈一〉GESTURE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將「姿」當作中國傳統文藝批評中一個術語來研究 ,就發現和現代英美文 藝批評中的一個新術語的涵義和用法極其相似 。…一個新術語的產生,自 然是隨著一個新意念的發現。gesture 一個字用作新術語,就代表西洋對文 藝的一種新意念。把中國的「姿」字,對照來研究一番,對中國傳統的文 藝思想,也許可以暗示一個新的看法 。247

陳世驤認為在陸機的時代裡 ,中國文學批評出現了「姿」的概念,而這「姿」的 概念恰好與西方批評家所提出的 「gesture」概念相似。因此,陳世驤從西方的

「gesture」理論出發,進而推究〈文賦〉之「姿」字意涵,並將之英譯為「living gestures」248,以此揭開〈文賦〉中所隱而不顯的深刻思想 。

〈一〉GESTURE

「GESTURE」是由美國勃克(Kenneth Burke)和布萊克謨(R.P. Blackmur)兩位 詩人兼批評家,透過理論推闡並結合現代文藝 ,進而成立產生影響之概念 。布萊 克謨曾參考勃克「以詩的文詞作容止行動看待 」之說法,寫成論文〈Languages as Gesture〉(語文姿態觀),而這一「語文姿態觀」理論,又承接了培基特(Richard Paget) 的「languages as gesture」理論而來。

培基特說,人與許多動物都能發聲 ,這些聲音均是用來表現情感 ,但不能算 是語言。而語言是用來傳達「意念」,而人類最初傳達「意念」並非透過聲音,而 是運用全部肢體,特別是手。所以,語言先驅是肢體活動,可說是一種姿勢,特 別是手部。當肢體或手部活動時,全身其它部位器官肌肉也受影響並隨之活動 , 特別是口部器官舌、喉、口腔、顎等各部位也配合著姿態改變 ,然後不自覺發出 各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又恰好與肢體所要傳達的 「意念」相合,所以聲音是 不自覺地配合姿勢,後來只需聲音便可達意,且手常被借用於其他用途 ,故原本 配合姿態的聲音就獨立發展。聲音漸漸取代肢體姿勢原本要傳遠的「意念」,成為 語言的起源。249

247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64。

248 楊牧,《陸機文賦校釋》,頁 51。本論文引用〈文賦〉之英譯與注解,皆由以楊牧《陸機文賦 校釋》為出處。

249 培基特氏乃是根據生物學與人類學研究語言 ,藉以解釋語言的起源和本質 ,強調語言和姿態 是密切相關的。如:人原始要表示向上的意念時 ,把手往上舉,頭往上抬時,同時舌尖也會 上翹到上顎。即使是不同的語言系統,其示意姿態的差異性並不大。陳世驤,《陳世驤文存》,

頁 68-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語言的來源既是姿態,則語言生成之後,本質上必帶姿態的特色。250 由培基特「languages as gesture」理論說法,強調先有姿態而後人類語言生成,即 使後來語言不再需要藉用 「姿態」存在,但必然帶有「姿態」的本質。布萊克謨 受到培基特理論影響 , 提出了 「 Languages as Gesture 」(語文姿態觀 )理論,

「GESTURE」即「姿態」,並將概念論述得更清楚。

姿態則是由語言所產生 ─由隱在文字下,超出文字外,亦或依傍文字的語 言所產生。當文字的語言不足時,我們就要求之於姿態的語言 。…若再進 一步說,當施用文字的語言最成功時 ,則在其文字可成為姿態…窺見一切 藝術的語言中(按即包括所謂音樂語言 、舞蹈語言等)所有的意味深遠的表 情作用內之心中奧秘,或終極奧秘。251

布萊克謨的「GESTURE」理論,認為「姿態」是存在語言中的本質,經常隱藏在 文字內部,其重要性又往往超出文字之外 ,當語言文字不足以表現時 ,便可以從

「姿態」去求得。透過「姿態」,更可以看見所有語言文字中更深層的內涵和奧祕 。 因此可說,當文字語言表現最為成功之時,也可成為「姿態」,其他藝術性的語言,

如具有音樂性的語言和舞蹈性的語言 ,也包含在內。

由布萊克謨「GESTURE」(語文姿態觀)理論,可知「姿態」是用以表達意念 的肢體舉動,除了是語言的起源,在語言獨立之後仍舊帶有 「姿態」的本質。此 概念除可以用在詩歌的語言藝術上外 ,還可拓展推至其他一切表情達意之藝術 , 如舞蹈、音樂等。以舞蹈為例,舞蹈可說都是「姿態」表現,而成功的舞蹈必須 帶有情感,然後加以有組織節奏之舉動表現 ,也就是說,好的舞蹈必須是人內心 情感與人體肢體(姿態)完全配合一致,才算舞得生動成功。252所以,將「GESTURE」

理論放入音樂舞蹈的藝術表現 ,便可說「當施用音律的語言最成功時 ,則在其文 字可成為姿態」;若以「GESTURE」來論詩歌,便可說「當施用文字的語言最成

250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69。

251 引自布萊克謨“Languages as Gesture”( 語文姿態觀)首段。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73。

252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73-75、81- 82。「姿態」是用以表達意念的肢體舉動,是語言的起 源,語言獨立之後仍帶有 「姿態」本質。當「姿態」與支配之「情感」結合,就是文字語言 最成功時。布萊克謨「gesture」理論之說法可對應於中國文學理論中 〈詩大序〉之說,「言之 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陳世 驤於〈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一文中,論述「興」字為「上舉歡舞」之肢體動作,並以 此說明《詩經》內容裡的「頌」詩,就是帶有音樂性和舞蹈性語言的詩歌 。前後論述均強調

「肢體姿態」表現,可推而得知陳世驤將 「抒情傳統」上推至《詩經》有一套貫穿理論和脈 絡可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功時,則在其文字可成為姿態 」,更重要的還要具備情感 。

姿態必須是由基本情意生成而支配 ,才是有意義的活的姿態 ,在藝術中構 成表現這姿態的技術,更不能離開的自然情意而獨立成為純技術 ,便算有 價值。253

詩歌極重視字句間彼此的諧和對應 ,如此方能表現詩歌完整性 ,進而表達超越文 字的言外之意,傳達更深刻動人之中心情感。但光是有表現詩歌之姿態技巧使用,

並不足以稱得上好詩。那成功的詩歌又是如何表現 ?

凡是重言、雙聲、疊韻等等,其價值都不是在於它本身 ,詩中不是有此便 算好,而要看它使用時與全篇各部所 生的有機作用,即與貫徹全篇的基本 本情意「姿態」之適合。254

詩歌最常見是透過音節或是雙聲 、疊韻等技巧方式來表現,然而一首好的詩歌,

其價值並不在於技巧的本身 ,真正的好詩,必須是由基本情意去支配這些技巧的 使用和姿態的表現,進而使之產生「有機作用」,發揮高度的示意作用,傳達動人 之意。所以,一切的重點就在於貫穿詩歌的 「情感」是否與「姿態」契合。

每首詩歌都有貫串整篇之主要情感 ,當詩人情感生出,其肢體也將不自覺地 傾向或使用某「姿態」,而這「姿態」的本質和人類一開始為表達情意以全身肢體 器官所作出的「姿態」是相同的。即使後來這本於「情」所生的「姿態」逐漸發 展成為獨立語言,但其必然帶有「姿態」本質。也因為「姿態」由「情」所生、

所主控支配,所以於每種藝術表現之 「姿態」技巧也才有價值可言。故言:

誠中形外,內心情意一動,要表現,便自然成姿。255

情感萌發於內心,情感向外發動而外生於「姿態」。因此,「姿態」雖然是一種身 體肢體表現,但卻不可單純只視為一種生理表現 ,其必然帶有心理情感的因素 。 因為「姿態」由「情」而生,由「情」主控,所以以文字語言表達時,儘管詩歌 裡各字各句使用之姿態技巧和所形成之表面意思皆不相同 ,但依然能夠表現出文 字之外的意義,即「言外之意」,明確地傳達出詩歌中那最主要的中心情感 。

253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80。

254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78。

255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語文姿態觀」理論,「GESTURE」作為「姿態」,是語言的起源,而後獨立 成為語言也必然帶有「姿態」本質。又,此「姿態」必須由「情感」所支配主控,

當「情感與姿態二者自然發生,密合無間,就是內容與形式的完全諧和統一。」256 也就是說,當「情」與「姿態」二者結合,就是施用文字語言最成功之時 ,這時 候作品達到內容與形式完全統一 ,詩歌的情感自然穿透而出,令人感動。

〈二〉〈文賦〉之「姿」

西方布萊克謨透過語言科學和許多藝術研究觀察並結合現 代文學,提出

「GESTURE」(語文姿態觀)理論,陳世驤認為這和中國〈文賦〉中的「姿」字用 法極為貼近,不同的是,陸機使用「姿」字應是憑其直覺,因為他對這一字並沒 有特別的說明。

布萊克謨所謂的「當施用文字的語言最成功時,則在其文字可成為姿態 」,

正如〈文賦〉先列舉詩賦等十體放言遣詞達到最高標準時 ,然後言「其為 物」乃多「姿」。257

布萊克謨「GESTURE」(語文姿態觀)理論,指作為語言起源的「姿態」,其後雖 然獨立成為語言,但其必然帶有「姿態」本質。而這「姿態」本質又必須由「情 感」支配主控,當施用文字語言最成功時,其文字可成為「姿態」。〈文賦〉之「姿」

字,是存在於一篇專論文學之賦中 ,是陸機在列舉「詩、賦、碑、誄、銘、緘、

頌、論、奏、說」十項文體之後,憑其直覺所寫出的文字。西方的「GESTURE」

與〈文賦〉的「姿」字,二者意涵可以說是相似,因此陳世驤以西方的「GESTURE」

概念,加以〈文賦〉內容上下關係之聯結,推論出陸機〈文賦〉之「姿」字的用 法與意涵。

布萊克謨「GESTURE」概念是指內心情感萌動 向外生成為姿態,是文學作品 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全諧和統一 ,「 姿態 」 是在作品最富意義時完成 (gesture compeleted at its moment of grestest significance) ,「姿態」是作品最富意義時所能

「把握住的活動」(movement arrested)。此時,「姿態」是一動狀詞,是可以被完 成達成的,並且是意義(significance)的化身。258

256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80。

257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84。

258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頁 84。

字恰好可以和布萊克謨的 「GESTURE」理論相通,二者意涵極為相近。

首先,「姿」字於中國先秦重要典籍 當中並未出現,即使有出現也不常見。「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世驤以布萊克謨的「GESTURE」理論對照陸機〈文賦〉之「姿」字,加以 推論得出「姿」是一動狀詞,也是「意」的化身,是內心情動外而生之姿態 ,於 文學來說便是達到內容與外在形式諧和 ,二者意涵著實相合。

〈文賦〉之「姿」字除與「意」字關係密切外,陳世驤又推而得知「姿」與

〈文賦〉之「姿」字除與「意」字關係密切外,陳世驤又推而得知「姿」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