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詩經》衣飾與性別

第一節 《詩經》貴族衣飾的性別意識

四、 兩性衣飾在紋飾上的差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選擇的結果,而是周代禮樂制度完備的表徵,男性衣飾色彩紛呈,反映周代禮樂 制度「階級等差」的思想,色彩是身分的象徵,僭越使用不屬於自己階級的色彩,

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詩經》中男性多彩的衣飾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

四、 兩性衣飾在紋飾上的差異

「衣飾紋飾」也展現了兩性衣飾的文化差異,有一定制度彰施於服裝的紋飾,

稱為「服章」,具有這種紋飾的服裝稱為「章服」,用於冕服的圖示則稱為「冕服 服章」,499本小節以男性冕服與王后禮服作為討論對象。

(一) 冕服「十二章」表彰「禮樂制度下的社會期望」

《詩經》提及冕服的詩篇有〈豳風‧九罭〉、〈秦風‧終南〉以及〈小雅‧采 菽〉,而在這些篇章中,都描述了冕服上的「服章」,〈九罭〉:「我覯之子,袞衣 繡裳。」500〈終南〉:「君子至止,黻衣繡裳。」501〈采菽〉:「又何予之?玄衮及 黼。」502〈九罭〉提到「袞衣」,就是繪有捲曲龍紋的上衣,《說文‧衣部》「袞」

注:「衮衣,卷龍衣也。卷龍謂龍拳曲。」503是將卷曲的龍繪於冕衣,《說文‧糸 部》釋「繢」引〈咎繇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注》:「會 五采繡也,此又云繡龍於裳。」繡於衣上的「卷龍」有「升龍」與「降龍」兩種,

天子與諸侯冕服都有龍紋,依穿著者身分而異,天子升龍,諸侯降龍。

其次,〈終南〉描寫冕服的紋飾「黻衣繡裳」,上衣「黻」,下裳「繡」,《說 文‧黹部》釋「黻」為「黑與青相次紋」,504是冕服上青黑相間的繡紋,形狀像 兩個「己」字相背,又說是兩「弓」相背,《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

黻,昭其文也。」505楊伯峻引阮元之說與桂馥《說文義證》認為「像兩弓形相背」,

506〈采菽〉中「玄衮及黼」的「黼」,《說文》釋「白與黑相次紋」,507是形如斧的 半黑半白紋飾,《尚書‧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508〈益

499 見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沉》,頁 187。

500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八之三,頁 852。

501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六之四,頁 793。

502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十五之一,頁 1050。

503 見《說文解字注‧衣部》,頁 388。

504 見《說文解字注‧黹部》,頁 364。

505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春秋左傳正義》,卷第五,頁 3780。

506 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一)》,頁 88。

507 見《說文解字注‧黹部》,頁 364。

508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卷第五,頁 2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稷〉是「冕服服章」的淵源,孔穎達《正義》:「(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 身黑。」在冕服上,完整的繡紋是天子冕服,有十二章,包含:日、月、星辰、

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臣僚遞減。

《周禮義疏》指出每種章紋特殊的義涵:日、月、星辰取其「明」,山是「人 所仰」,象徵上位者應具有崇高的品德,龍取其「變化」,華蟲就是「雉」,取其

「文理」,宗彝是宗廟祭祀的彝器,周代的宗彝有「虎彝」與「蜼彝」,是畫虎、

蜼於宗彝之上,虎取其「嚴猛」,蜼是黃黑色的長尾猴,鼻朝天而尾長,下大雨 時會將尾巴塞住鼻子,以防雨水滲入,取其「智」,藻是水草,象華蟲一樣取其

「文采」,火如日、月、星辰也是取其「明」,粉米即米,完整者稱「米」,碾碎 者稱「粉」,米是是中國人主食,取其「養人」,也取其「色白清潔」,也指內在 道德的「純潔無瑕」,「黼」為刃白上黑的斧,象徵「斷割」,即上位者遇事能「裁 決」,歷代典籍記載「斷割」一詞者,如《韓非子‧安危》中說:「危道:一曰斲 削於繩之內,二曰斷割於法之外。」509《鹽鐵論‧周秦》:「趙高以峻文決罪於內,

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510都與「法」相關,而裁決是上位者之事,「黻」是「兩 弓相背」之形,取臣民「背惡向善」也取君臣有「合離之義、去就之理」。

關於「冕服服章」,《左傳‧宣公三年》記載楚子「問鼎中原」一事,王孫滿 說「鑄鼎象物」是「圖騰」的外在形式,「使民知神、姦」、「協于上下」、「以承 天休」,是「圖騰」的內在文化意義與功用,511王宇清認為古籍中記載的「斷髮 文身」是「圖騰制度」型態之一,雖然不能確證文身與服章之關係,但這兩者並 非絕無關聯。512中國古代冕服以「十二服章」作為圖象,對於圖樣的增減、順序 或是文化意涵存在許多不同的說法,這些圖樣義涵都有倫理、哲學的意味,如顧 彪《尚書疏》說:

日、月、星,取其照臨;山,取能興雲雨;龍取變化無方;華取文章;雉 取耿介;藻取有文;火取炎上;粉取潔白;米取能養;黼取能斷;黻取善 惡相背。513

顧彪「十二章」的說法缺少「宗彝」這一項,並且將「華蟲」、「粉米」分開,

成為「華」、「雉」、「粉」、「米」四個章文,賈公彥《周禮義疏》則將「宗彝」列

509 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韓非子‧安危》,頁 675。

510 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鹽鐵論‧周秦》,頁 654。

511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春秋左傳正義》,卷第二十一,頁 4053。

512 見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沉》,頁 190。

513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卷第五,頁 2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入,到了楊炯,《唐書‧楊炯傳》記載楊烱「十二章」的創說如下:

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雲雨,象聖王大澤霑下也;

龍者,變化無方,象聖王應時布教也;華蟲者,雉也,身被五彩,象聖王 體兼文明也;宗彝者,虎、蜼也,以剛猛制物,象聖王神武定亂也;藻者,

逐水上下,象聖王隨代而應也;火者,陶冶烹飪,象聖王至德日新也;粉 米者,人恃以生,象聖王為物之所賴也;黼能斷割,象聖王臨事能決也;

黻者,兩己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濟也。514

楊炯的說法有許多開創之處,至五代後周聶崇義上《三禮圖》,圖中的袞冕 服章採鄭玄「九章」之制(日、月、星辰施於旌旗),明代邱濬《大學衍義補》

在山、宗彝略與前人看法不同,引蔡沈說法,認為「山取其鎮定」,「山」給人「穩 定」、「平靜」的感受,宗彝「取其孝」。

由以上列舉「冕服服章」說法可知,冕服服章不論在數目、順序或是內在意 涵,歷代都不斷地變化、增減,文化內涵更是隨各家解釋不同,縱使各家說法有 異,王宇清認為,先人在冕服服章的選用,不外乎光明、適應、仁民、愛物、臨 事而敬為依歸,就內在的根本精神,即表徵美德、勸人向善,充滿尊天、隆祖、

明禮、尚義等傳統思維,因此諸家異說中還可求同。515

男性貴族冕服繪繡「十二服章」,象徵社會對男性道德的期望,就王宇清《國 服史學鉤沉》整理的「冕服十二章涵義先儒學說異同表」,先儒對於日、月、星 辰的義涵都與「明」有關,鄭玄「昭其明」,顧彪「照臨」賈公彥「明」,楊炯「明 光照下土」,蔡沈「照臨」,只有劉執中「象其陽德發生萬物」,古聖先賢的恩澤 像日月的光輝臨及天下,山的涵義諸儒以為與「仁」有關,有「仁」則為「人所 仰」(鄭玄、賈公彥),仁施於政,則「能興雲雨」(楊炯),雲雨對於萬物的生長,

有如「聖王大澤霑下」(楊炯),山的穩重還有「鎮」的意象,一如上位者遇事沉 穩。世事多變,上位者也須因時應變,或應時「頒布教令、施行教化」,即「龍」

所象徵的「變」。「雉」的羽毛有華美的文采,藻也是「有文」,除擁有內在的實 質,還要有外在的文采,二者若有偏頗,則如孔子所說的「質勝文則野」或「文 勝質則史」,文質要相偕才符合孔子所說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宗彝」在 於其上虎、蜼紋飾,虎以「嚴猛」、蜼以「智」,剛猛與智可「定亂」(楊炯)。粉 米是中國人的主食,粉的「潔白」象道德的廉潔,米的「能養」是上位者對於萬

514 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舊唐書‧楊烱傳》,頁 568。

515 見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沉》,頁 234-2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民的恩澤,「黼」是「遇事能決斷」,「黻」是「善惡」(顧彪)、「臣民」(賈公彥)

相背,或「君臣」(楊炯)之相濟。以上各家說法大多與「社會對男性的期望」

與「男性掌握社會權力」相關。

(二) 王后禮服「翟紋」表徵「宗法制度對女性的束縛」

《詩經》記載貴族女性衣飾紋飾的詩篇,如〈鄘風‧君子偕老〉:「象服是宜。」

《傳》:「象服,尊者所以為飾。」516陳奐《詩毛氏傳疏》認為「象服」就是「褘 衣」,517《說文‧衣部》:「襐,飾也。」518是以日月星辰之繪飾作為衣飾的裝飾,

因此,《箋》說:「人君之象服,則舜所云『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之屬。」

519如前小節,「象服」若為男性禮服,則服上的「日月星辰」是古人觀察天地後 對宇宙的認識,而女性的禮服文飾則是「翟衣」,〈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 翟也」指出王后的山雞文飾,〈邶風‧簡兮〉也提到這種鳥羽:「右手秉翟。」520 描寫舞者手執長尾山雞毛的裝飾跳舞,「長尾」是這種山雞最大的特徵。除王后 禮服繪翟為飾,王后的車子也有這種繪飾,《周禮‧春官‧巾車》云:

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緫;厭翟,勒面繢緫;安車,彫面鷖緫;皆有 容蓋。翟車,貝面,組緫,有握;輦車,組輓,有翣,羽蓋。521

諸侯夫人的車子以山雉的羽毛裝飾車子的側邊,是「兩旁之蔽」,〈衛風‧碩人〉

「翟茀以朝」也描寫王后翟車兩旁飾以翟羽。522

王后用物以翟羽裝飾,衣服、車飾以山雞的圖案或尾部的毛裝飾,繪有雉雞 的禮服包含「褘翟」、「揄翟」、「闕翟」三類,合稱「三翟」,是最高等的禮服,「三 翟」與王的「冕服」相配,由最尊貴的禮服繪「翟紋」可知,「翟衣」上雉雞的 內在意涵在社會體系的重要性,這個現象和「翟」的特性有關。由於雉雞具有「雌 雄相守而不犯分」的特性,與女性「衣裳相連」一樣象徵女性具有「情感專一」

的美德,也是傳統社會對於女性道德的期望。與男性「冕服服章」相較,傳統社 會對於女性的期望與要求只在於情感、貞節等部分,冕服的「十二章」展現一幅

516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三之一,頁 661。

517 見[清]陳奐:《詩毛氏傳疏》,頁 131。

518 見《說文解字注‧衣部》,頁 395。

519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三之一,頁 661。

520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二之三,頁 650。

521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禮注疏》,卷第二十七,頁 1777-1778。

522 見《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卷第三之二,頁 6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宇宙、天下的世界格局,以及更高層次的內在品格期待,相較之下,古代社會對 於女性則沒有如此高的要求,只有貞潔的約束,這種衣飾紋飾所展現的思想,顯 現宗法制度下為保持父系血緣的純淨。雖然至今已不知女性禮服「翟」文飾的源 頭,然而周代採「翟」作為紋飾,也是接受了圖飾背後的思想,男性冕服文飾從

宇宙、天下的世界格局,以及更高層次的內在品格期待,相較之下,古代社會對 於女性則沒有如此高的要求,只有貞潔的約束,這種衣飾紋飾所展現的思想,顯 現宗法制度下為保持父系血緣的純淨。雖然至今已不知女性禮服「翟」文飾的源 頭,然而周代採「翟」作為紋飾,也是接受了圖飾背後的思想,男性冕服文飾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