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任何公共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均無法脫離該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 因素的考量,更要顧及其歷史發展背景和基礎(蕭全政,1988:71-72)。同時,蕭 全政(2003:3)認為,組織與制度作為人類社會生存、發展過程中分配資源與利 用資源的方式,必然隱含特定的政治與經濟特性。而所謂的政治與經濟特性,誠

14 

如祝布諾(Bertrand de Jouvennel)所言:「經濟所關心的是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

而政治是資源的增加」(De Jouvennel,1957:18)。換言之,對於鑲崁於特定歷史 時空環境的行為者而言,理性的經濟行為,其所期待及追求的是資源利用能達到 最佳化境界(optimum);至於理性的政治行為,則是企圖將資源分配與汲取能達 到最大化境界(maximum)。

新竹縣政府自1994 年(民國 83 年)7 月 1 日起,范振宗任內開始發放敬老福 利津貼,原先發放對象約為三萬人,至鄭永金任內,所發放對象成長至五萬餘人。

由於無排富條款的設計,加上人口增加及遷入,至 2009 年底為止,新竹縣 65 歲 以上老人已增加到五萬六千餘人,每年發放金額高達24 餘億元,造成沉重的財政 負擔,造成新竹縣至2009 年(民國 98 年)底的負債高達 322 億元之主要原因。

新竹縣政府自1994 年(民國 83 年)7 月 1 日由范振宗開始發放老人年金,其 間歷經林光華、鄭永金、邱鏡淳等縣長,截至目前為止發放 19 年11,總發放經費 為322 億餘,而截至 2010 年底,新竹縣政府負債高達 348 億餘元,年度歲出總預 算為217 億餘元。在 1993 年(民國 82 年)底競選連任成功的范振宗,為了履行 競選政見,於1994 年(民國 83 年)5 月 16 日的縣務會議上通過「新竹縣政府敬 老福利津貼實施計畫」,從同年7 月 1 日開始發放給全縣 65 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 5,000 元的敬老津貼,揭開了新竹縣發放敬老津貼的序幕。

公共政策的形成必定具有時代背景意義,對於相關行為者而言,都隱含特定 利害得失關係,及資源利用與分配方式(蕭全政,1997:1-6)。就公共政策而言,

何以大部分的問題無法成為公共問題,且僅止於私人討論、社會問題的領域,或 者,已經進入公共問題的範圍,並成為萬眾矚目的議題時,仍然無法進入政府議 程中,形成公共政策,但是,問題一旦受到政府所青睞,將隨即排入政府議程中,

並形成公共政策。因此,任何制定公共政策的行為者,都有其價值及偏好,並企

       

11  根據新竹縣政府社會處提供資料,統計資料至 2011 年(民國 100 年)12 月底,故總發放金額為 322 億餘元。 

圖在資源利用及分配方式等過程中,將其所偏好的政策列入政府議程,藉以創造 最大利益。

在整體政經脈絡之中,新竹縣老人年金的發放在不同時期,政經環境與情勢 是不斷的變動,以致放在每 4 年一次的縣長選舉中,企圖連任或勝選的縣長候選 人,如范振宗及鄭永金,都會以政策制訂或加碼的方式,以政治社會的偏差動員,

令更多選民支持該政策,以達連任或勝選之目標,並追求政治上的最大利益,同 時,在勝選上任後,隨即修正「新竹縣政府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計畫」。而此動員社 會偏差的現象,行為者不僅出現在地方政治網絡中,諸如歷任縣長、縣議員、65 歲以上老人、縣府公務人員等,更來自中央機關的關注,諸如監察院、內政部、

新竹縣審計室等行為者,與新竹縣政府在公文的往返中,針對新竹縣敬老福利津 貼的發放,進行政策上的辯論與攻防。

在特定的偏差(bias)中,鑲崁在歷史結構,形成一種偏差動員(mobilization of bias)的現象。此處所謂之「偏差」(bias),非指偏見,或偏離規範等價值性判 斷,而係屬於一種描述性(descriptive)的名詞,其實際意涵為相關的參與者,在 資源分配與使用中的不同利害關係,亦即有一個特定利益分配的模式。從實存面 觀察,此種「偏差」存在於各種政策、規劃、程序、共識、制度、組織及個人,

甚至意識形態或主義理論的論述中,同時也是被結構化的(structuralized)。當然,

這些「偏差」的相關行為者,為了解決實存的問題而發動的政經行為,在制度面、

行為面或組織面,必然會形成有關的變遷(蕭全政,1997:5-8)。同時,「組織本 身就是一種為行動而準備的偏差動員」,這種偏差僅利於某種衝突的呈現而壓抑其 他衝突的表面化,因為組織本身即是某種偏差的動員(Schattschneider,1960:30,

71;蕭全政,1987:137)。

偏差(bias)只是表示在現行特定的時空背景下一個特定利益關係的分配狀 態;偏差會因應政經脈絡的變遷,而隨著人、時在變化。制度和組織兩者的政治 經濟特性,基本上有其相通之處,即都可以用偏差這個概念來表達(蕭全政,1997:

16 

11)。組織的形成與運作,深受其身處客觀歷史條件的影響,而組織的變遷,更是 內外環境與相關行為者互動鑲嵌的結果。同時,組織的制度設計中隱含特定的偏 差;組織為了追求特定利益或其所宣稱的公共目標,利用制度的偏差進行動員;

而這些偏差動員的過程,又從而促成了組織的變遷(羅雅美,2006:145)。因此,

在探討「新竹縣政府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計畫」的政經發展過程中,必須從組織與 制度、相關行為者及政治經濟的鑲嵌關係來加以探討。

「新竹縣政府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計畫」歷經11 次的修訂,隨著政經環境的變 遷,其中主要行為者(actors)的策略行動為探討焦點;行為者(actor)的特性,

不僅表現於是個理性且自利的個體,還表現於必須與其他行為者不斷互動且汲取 資源以求存續或發展的有生命個體(蕭全政,2006:43)。而人類社會組織,基本 上界定了人與人間,或其他層次行為者之間,在實存社會中所面臨的機會與限制;

而人或其他層次行為者之間如何利用這些機會且面對這些限制,又將影響組織與 制度的運作和變遷(蕭全政,1997:2,11)。

換言之,新竹縣政府自1994 年(民國 83 年)7 月開始發放的敬老福利津貼,

每 4 年一次的縣長選舉,彷彿一場選票與鈔票的戰爭,新竹縣政府因為敬老福利 津貼的發放,讓全縣近10%的人口得以享有每月 5,000 元的敬老福利津貼,至 2001 年(民國90 年)鄭永金上任後,敬老福利津貼則修正為每人每月 6,000 元。因此,

不同的行為者為了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新竹縣雖歷經不同政黨的執政,無論 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面向上,其中的邏輯都一樣,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為了維護個自利益的延續,獲有敬老福利津貼的老人,除了希望敬老福利津貼,

可以繼續發放,甚至希望加碼敬老福利津貼的候選人可以勝選,諸如2001 年(民 國90 年)的鄭永金,在第三度挑戰新竹縣縣長的選戰中,為挑戰當時尋求連任的 林光華,提出敬老福利津貼加碼1,000 元的政見,並挑戰成功獲選為新竹縣縣長。

再如縣議員為尋求連任,在地方選區的經營上,也不斷向65 歲以上老人保證支持 縣政府繼續發放敬老福利津貼,並在年度的總預算上給予支持,或在縣議會之臨

時會、定期會中的各項議程中,包括總質詢、審查縣府提案、審查縣府總預算等 議程上,非難縣長或主管單位首長。

本文嘗試從政治、經濟、社會等次體系面向,探討在「新竹縣政府敬老福利 津貼實施計畫」修訂過程中,歷次修法過程中的制度形成、運作與變遷,預算排 擠,及利害關係人的策略行動及後續的影響,以詮釋制度、組織與權力變遷的決 定性因素;其中,包含政經社文構造與主要行為者之構造,以及該政策產出所產 生的衝擊,從而形成下一波的政經社文結構。本研究架構如下圖:

18 

圖1-1 本研究之分析流程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研究動機及 問題意識 

文獻回顧 

新竹縣敬老福利津貼實施計畫之政經分析 

結構面分析  歷史脈絡分析  政策面分析 

中央與地方、新竹縣 政府與新竹縣議會 

制度的設計與變遷  政治社會的動員與認同 

政策認同 選票  預算編列 鈔票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