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印尼華語教育概況

一、 印尼華語教育發展

印尼有著千島之國之稱,具有豐富的民族風情、語言、宗教的國家,在近 代史上的印尼歷經了相當長又複雜的殖民時期,先後被葡萄牙、西班牙、荷 蘭、英國、日本等國家殖民統治,直至 1945 年 8 月 17 日印尼才正式宣布獨立,

成立印尼共和國,但荷蘭政府直至 1949 年才承認印尼獨立(苑洋,2018)。

早期的印尼華語教育,在實施華語禁令以前,印尼當地人與當地華人有著 良好的關係,華人的生活習慣與當地印尼居民自然的融合,但華人還是保有獨 特的中華傳統文化(廖惠蓮,2012)。印尼華語學校的歷史源自 1860 年印尼華 僑在荷屬東印度尼西亞巴達維亞創辦了「明誠書院」,華語師資基本上是從福 建沿海地區,落第出走的秀才,教學風格類似於私塾,教授的內容為四書五經 等,此為華語教育的歷史開端(苑洋,2018)。

印尼華語教育有著濃厚的歷史過程,經歷了許多階段,不同階段有著不同 發展,二十世紀以來印尼的華語教育歷程,從興衰起伏中反應出印尼政治局勢 的變遷與同化印尼華僑的政策,隨著印尼政治格局的變化,印尼的華語教育經 歷了繁榮、衰敗和復興等不同階段。研究者根據 2006 年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 系出版的《印尼華文教育與教學》一書整理出印尼華語教育發展歷史概況,了 解在印尼地區華語教育歷史發展的各種面貌。

表2-1:印尼華語教育發展歷史概況

年代 華語教育發展

1901-1927 1901 年巴城中華會館成立,在董事與橋界熱心人士的支持下,創辦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一所正規華僑學校-巴城中華會館學校,簡稱八 華。滿清政府為了爭取印尼華僑返國投資,關懷在印尼之華僑教 育,派人調查僑校,勸人辦學或是招收南洋子弟返國就學,直至辛 亥革命後,學堂停辦,學生返回印尼,後續國民政府設立僑務委員 會。隨著華僑勢力的擴張,僑校迅速發展。隨後荷印政府開始分化 華僑社會,成立荷華學校,使用荷蘭語教育,為了華僑子弟能效忠 荷印政府。

1928-1945 濟南學堂招收華僑師生,國民政府鼓勵華僑在印尼各地創辦僑校。

荷印政府方面開始嚴厲監控華語教育,取締教材、驅逐教師、限制 知識分子入境等。直到 1942 年日本政府南侵,佔據印尼,實施恐怖 統治,所有華僑社團和學校全面禁止活動甚至解散。

1946-1965 1945 年日本投降後,印尼為了對抗荷蘭,從事國家政策需要華僑的 協助,僑校在老一輩的教育家和商人全力支持下,迅速恢復,華僑 學校及人數大幅增加。在印尼共和國成立後,限制僑校發展。1958 年印尼發生內戰,1959 到 1960 年各地掀起排華風潮,導致華校關 閉,1965 年九三〇事件,印尼新政府以中共捲入印共政變,宣佈與 中共終止外交,1965 年蘇哈托總統上台,印尼政府封閉所有親共之 僑校。

1966-1980 印尼政府成立特種民族學校限制華語教育發展,印尼政府要求華僑

入印尼籍,華語教育被停止後,印尼華人子弟被迫接受同化就讀印

尼學校,但因為宗教信仰、家庭環境、生活習慣,讓華人要完全融 入印尼社會則是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

1986-1998 隨著印尼經濟發展,印尼國內外環境因素,印尼政府放寬對印尼華

語教育的禁令,印尼華語教育放寬的起點,在於兩岸經貿的發展,

台商在印尼投資的緣故,印尼政府不再認為華語教育為威脅和建國 的阻力。

1999- 嚴禁長達三十年的華語教育開放,1999 年後民選西瓦德政府執

政,對華人政策有了大幅度調整,而華語教育跟著復甦。

資料來源: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2006)。印尼華文教育與教學(頁7-18)。

桃園市: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印尼華語教育從長期的封閉走到初步的復興,至今已經到了蓬勃發展的現 狀,越開越多印尼人學習華語,印尼華人透過各種學習管道學習華語,研究者 整理自宗世海和李靜(2004)印尼華語教育現況,他們指出印尼華語教育形式 為四種,分別為家庭教師、補習班或補習學校、正規幼兒園和中小學、大學高 等教育。

(一) 家庭教師

家庭教師以老師為單位,家庭教師去學生家授課或是學生至老師家學習華 語的方式進行華語教育課程,學生人數可以是一對一,多者能為十幾位。

(二) 補習班或補習學校

補習班可以為機構辦理,補習機構請兩位以上的華語教師至機構授課,班 級數也為兩個以上,學生可能在學校下課後,至補習班學習華語。印尼華語教 育具有代表性或影響力的補習學校,擁有的條件通常為具有資金財力、充足人 力的宗教團體或是華人社區所成立機構,辦學理念如同正規的教育機構,具有 系統化的教學計劃。擁有專門師資,像是高學歷教師、經驗豐富的華校教師,

也有來自印尼海外的教師,像是中國大陸或是台灣的華語老師在補習學校授 課。

(三) 正規幼兒園和中小學

印尼的正規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育分四種類型,一為教會創辦,以基督教團 體聖道教育基金會為例,在印尼各省市設立幼兒園、中小學分校;二為印尼當 地華人所創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貫教育;三為國際學校;四為台灣學校,

國際學校和台灣學校的華人子弟的學生居多,學生中學畢業後,出國就讀大學 的選擇常為美國、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或者是台灣。

(四) 大學高等教育

大學教育的特點是華語教師通常為印尼人士,具有高等學歷背景,大多曾 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留學、進修。

印尼華人占印尼全人口的百分之二,1990 年代後學習華語的人口隨著中國 經濟起飛而增加,小學、中學、大學和私人的語言中心不斷成長,在印尼的國 際學校也開始提供華語的學習課程。華語的教學課程在大城市中相當普遍,在 國際或是私人的大學高等中提供華語課程,只有偏僻的地區較缺乏教學設備與

途徑,隨著印尼和中國大陸經貿的頻繁,讓華語文教育重新受到重視,而有著 無限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