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9

以上三派政經立場互異,後因華、鄧互爭最高領導權,而葉的支持傾向具 有重要的影響力;此時葉的廣東背景(廣東地方主義和改革傾向)及其與鄧之關 係,影響其最後動向之決定。

參、廣東政經社會情勢

一、文革時期廣東經濟發展落後於全國平均水準,引發廣東菁英改革經濟之意識 廣東原是富庶地區,特別是廣州,在 1949 年時,經濟發展程度、人均所得 與香港相若。但中共建政後歷經數次的政治運動,以及失敗的經濟政策,廣東的 經濟發展遲滯。到了 1966 年至 1975 年文革時期,廣東的經濟發展速度落後於全 國平均水準,其農業生產成長率為 2.55%,落後於全國的 4%;而其工業生產成 長率為 9.7%,亦落後於全國的 10.7% ,廣東經濟發展遲滯,即使 1957 年期廣 東每年舉辦「廣交會」,但卻難以促進廣東對外和對內貿易的繁榮,廣州始終無 法恢復其在 1949 年以前的中國商業樞紐的地位。501四人幫瓦解後,廣東經濟情 勢依然令廣東菁英失望;1977 年和 1978 年,寶安縣(即今深圳市)秋收糧食大 增產,但是由於連年偷渡外流者眾,留在縣中的勞力多是年老體弱和未成年人,

加上長期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公社體制,出勤「一窩蜂」,分配平均 主義,農民缺乏務農勞動的積極性,以致許多稻穀無人收割;而外流香港的寶安 人每每寄錢回鄉,父母子女生活即大改善,甚至可以為家中建新樓,但是留在寶 安的青年認為自己「做死也無法擺脫貧窮」。因此,在 1977、1978 年間,有些社 隊不顧上級的禁令,偷偷地試行「聯產到組、包產到戶」。時任寶安縣委書記的 方苞,親赴這些社隊視察,社員勞動積極性高,社隊各項生產任務都提前完成,

出現一片生機。是時,方苞即體認到公社體制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502

501Cheung, Peter T. Y.,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Guangdong,” in Y. M. Yeung and David K. Y. Chu eds., Guangdong: Survey of A Province undergoing rapid chang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2.

502故實際上,廣東非正式地實行農業改革並不晚於安徽,即在 1977 年間,廣東許多地區即已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0

二、社會情勢:廣東與香港的生活水準出現嚴重差距,激發廣東地方幹部的改革 構想

廣東毗鄰香港,其寶安縣並與香港相連接。向來廣東民眾與香港的互動密切;

雖然中共建政後,對與境外之互動採取比較封閉的政策,使得粵港兩地人員往來 不若以往容易。但因廣東民眾多有華僑親友,且廣東地區可以收得香港之廣播、

電視訊息,因此,廣東民眾和幹部很容易了解到香港進步繁榮的狀況。當香港從 一個當年(1950 年前後)生活水準與廣州相若的英國殖民地,發展至 1970 年代後 期其經濟狀況和條件已經是遠遠超越廣州和廣東的國際大都市;此一情勢促使廣 東民眾和幹部們反思廣東的「社會主義建設」,何以無法提供像香港這樣的「資 本主義淵藪」所開創的人均所得、生活水準和經濟成果。廣東和香港在經濟表現 上所呈現的明顯反差,使得廣東地方的幹部菁英產生要改變廣東的強烈動機。503 而當中國大陸屢屢發動政治運動或嚴重的經濟困難時,也有許多廣東民眾

(特別是沿海地區,靠近香港附近者),會選擇以非法的方式潛往香港避難或謀 生。廣東曾經在 1962 年出現大規模的逃港浪潮,文革時也有許多下放到廣東海 邊的知識青年逃港,到了 1978 年再次出現更大的逃港浪潮。文革結束後,廣東 幹部如袁庚,乘船視察大鵬灣時,經常看到海面上飄浮著許多不成人形的偷渡未 遂者的屍體,於是具有改革意識的廣東幹部便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何人們非得挺 而走險要逃港?504故粵、港生活水準的嚴重差距,以及廣東基層民眾的逃港潮,

激發了廣東菁英和地方幹部的改革思維。

三、廣東菁英對家鄉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改善的期待

四人幫瓦解、文革結束後,廣東人的「逃港風」有增無減;葉劍英經常回到 廣東,對此有深切體會,他看到此一情形或接到相關情況報告,心情很沈重,經

公社體制非正式地朝向聯產到組、包產到戶進行改革。見方苞,「見證歷史性的變革」,收錄於 深圳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深圳:一個城市的奇蹟(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年 11 月),頁 15~16。

503Cheung, Peter T. Y.,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Guangdong,” p.22.

504顏長江,廣東大裂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 年),頁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1

常獨對四壁,沈默不語,甚至為此落淚,深知這是人民為生活所逼以致於此,遂 體認到:不發展經濟,民不聊生,人民沒有出路,共產黨政權也會動搖。505又根 據葉劍英之女葉向真回憶:深圳出現「逃港潮」,地方公安人員一再圍堵、禁絕、

抓人無效,當時逃港失敗而溺斃者眾,蛇口海岸屍骨橫陳,葉劍英每每聽到相關 報告,總是特別難過,自言自語道:「這個事情也不能怪他們,他們也是沒有辦 法。那邊遠遠的隔著海,看著香港那邊,燈火輝煌,這邊黑漆漆一片,什麼也沒 得吃。」葉劍英認為在共產黨統治下,自己的家鄉情況如此落魄,實在無顏面對 祖先、面對父老鄉親,因而覺得有要改變廣東的責任和壓力。506

葉劍英在推動改革開放政策前夕,曾多次前往汕頭視察,經常向當時負責推 動汕頭經濟特區建設工作的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說:「我們家鄉實在是太窮了,

你們有什麼辦法沒有,快想想辦法,把經濟搞上去!」507顯示葉劍英等廣東菁英 期待家鄉經濟有所發展、民眾生活得以改善;此與後來的廣東菁英設法促請中央 領導人同意廣東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經濟特區是有密切關聯的。

在文革結束之初的中共經濟困頓情勢,造成中共高層菁英在國家經濟發展路 線上產生分歧,加以華國鋒集團與鄧小平集團為爭取最高領導權而展開政治鬥爭,

是時廣東籍的葉劍英深具建設性的地方主義意識,試圖實行廣東經濟改革、對外 開放,在葉劍英與鄧小平的政治聯盟與合作下,終而激盪出 1970 年代後期

(1977~1980)改革開放政策的發軔和啟動。

505許保家,讓思想衝破牢籠:胡耀邦出任中宣部長的日子(1978-1980)(香港:天行健出版社,

2010 年 1 月),頁 47。

506見趙佳月、黃慧瑩、袁喆,「每臨大事總有靜氣 放眼高歌 心憐天下:葉劍英之女葉向真回 憶父親一生數次堅毅抉擇」,收錄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編,新中國 60 年甲子記憶(廣州:南方 日報出版社,2010 年 4 月),頁 174。

507見陳宏,1979~2000 深圳重大決策和事件民間觀察,頁 9~11;陳開枝,起點:鄧小平南方之行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年 6 月),頁 10;葉文益,「葉劍英的改革開放思想與實踐」,

頁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2

第二節 廣東與中央菁英之互動關係

1970 年代後期,中共華、葉、鄧的「三駕馬車」政治形勢中,鄧小平與華 國鋒互爭最高領導權,葉劍英之支持動向具關鍵性的影響。葉劍英作為廣東政治 集團領袖及中共軍方領導人,因深具廣東地方主義意識,希望能在具政治生涯的 最後階段建設廣東,故乃採取許多政治行動策略,從而影響廣東與中央之互動關 係。

壹、葉劍英在中央擴大其政治關係網絡,建立與廣東勢力友好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