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學校童軍團參與者之參與動機

第六章 訪談資料分析

第二節 國中學校童軍團參與者之參與動機

從自我決定理論對於個體自我決定調節類型以及童軍運動理念(蔡俊傑,

2009;Baldwin & Caldwell, 2003; Caldwell, Patrick, Smith Palen & Wegnwe, 2010;

World Scout Bureau, 1998),本研究之國中學校童軍團參與者參與動機類型共包 含外在調節、內省調節、認同調節、刺激體驗內在動機、實現內在動機以及求知 內在動機等六大類。本研究欲探究國中學生參與學校童軍團之動機,透過受訪者 之訪談,可大致歸納統整參與學校童軍團之動機與需求。

一、「親友推薦,品質保證」之認同調節

透過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與分析,本研究之六類型動機皆足以代表國中童軍 團學生之參與動機,其中以「認同調節」最能解釋國中學生對於童軍團之參與動 機,換言之,國中學生參與學校童軍團之動機已具一定程度之自我決定,並已對 於個人之選擇與認同進行意義化連結,然而,參與者主要仍受參與童軍團之某些 工具性價值所驅使。

本研究歸納受訪者最初參與學校童軍團之動機後,結果發現,所有受訪者皆 於回答參與動機問題過程中,提及身邊熟識之親友曾有參與童軍團的經歷,受訪 者們初始對於童軍團其實並非瞭解,主要乃是受到親友投入參與或分享童軍活動 之經歷而引發好奇、好感,並開始認為童軍團「不錯」、「有趣」:

(一)「因為住在南投的堂哥國中就參加童軍團,高中繼續參加,很熱衷於童軍 (A-14-07)」、「國小去找堂哥的時候,聽到堂哥去露營,覺得好像很好 玩(A-23-07)」;

(二)「我媽媽推薦我去參加童軍團,因為我哥哥姊姊都有參加童軍團,跟我說 童軍團很好,我也覺得好像不錯(B-14-07)」;

(三)「因為哥哥的同學是童軍團蠻強的一個人,所以想說參加童軍還蠻有趣的 (D-14-07)」;

154

(四)「我們班有一個女生也跟我一起參加,他跟我還不錯,他的姊姊之前也是 參加童軍團,就說還不錯,之後會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可以認識外國人,

然後就有興趣(E-14-07)」。

從訪談內容顯示,受訪者身邊熟識親友之推薦乃是參加童軍團極有利之因素,

同儕經驗不僅成功吸引受訪者之嚮往,對於家長而言,親友推薦下的童軍團,乃 形同「品質保證」般,更易獲得家長的同意與支持。

二、「生活學習,學習生活」之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意指個體出於興趣及內在滿足感而行動之狀態,個體於此時乃是既 自主且自我決定的(Ryan & Deci, 2002),依據童軍 C 與童軍 E 所陳述之初始參與童 軍團動機:

(一)「我有時候在外面搭捷運的時候,就看到童軍團在做服務,就是感覺上有 那種親切的感覺,然後我就希望可以參加,可以服務大家(C-31-07)」、

(二)「想學一點不一樣的,像是童軍技能(E-25-07)」。

童軍 C 出於先前常遇見童軍服務之情景,於是,將童軍團與服務行動自然而 然地產生連結,因而,希望藉由參與童軍團而創造服務他人之經驗,亦即童軍 C 之參與動機已內化為個人對於服務活動之興趣;童軍 E 則是積極地希望能獲得有 別於課業、教室之學習經驗,期待能探索、瞭解諸如露營、野外生活之童軍技能。

由此可見,兩位受訪者對於學校童軍團之參與動機乃分別自實現以及求知著眼之 內在動機,透露兩位國中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自己需求,而希冀獲得不同學習經驗 之渴望。

McEwen(2005)主張品牌與個體產生連結以及創造能吸引個體之品牌經驗乃是 與個體建立長期品牌關係之關鍵,建立情感連結之策略包含提高個體之聲望 (prestige) 、 改 善 個 人 品 質 (personal quality) 、 提 供 某 種 團 體 成 員 之 象 徵 成 分 (membership)、觸發溫馨美好記憶(mermory triggers)。若將童軍運動視為一品牌,

155

自童軍 C 之陳述而言,童軍團之社會服務行動確實不但吸引童軍 C 之注意力,亦 透過「提供某種團體之象徵成分」、「提高個體之聲望」、「觸發溫馨美好記憶」

等影響,建立起童軍 C 與童軍運動之情感連結,亦即童軍團之社會服務行動其實 已達招生宣傳、品牌行銷之功能。

依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結果,參與動機確實影響參與童軍之活動涉入,且 相較於人格特質,則參與動機之影響效果更大。以童軍 C 之涉入情形而言,童軍 C 不僅取得高級童子軍,亦在童軍團內擔任聯隊長,活動涉入程度確實於吸引力、

中心性、社會聯繫、認同確認、認同表達等各層面皆高;然而,以童軍 E 來說,

童軍 E 加入童軍團時亦屬於自我決定動機較高之內在動機,可是童軍 E 僅參與一 次全國大露營活動,也未參加任何考驗活動,活動涉入層面之訪談分析結果較集 中於吸引力、中心性、社會聯繫,幾乎未提及認同確認及認同表達等層面,對照 童軍 E 之人格特質,童軍 E 在訪談部分展現外向性與神經質性之特質,問卷則於 親和性、外向性、嚴謹性、神經質性得分均高。進一步詢問童軍 E 參與程度較少 之緣故,童軍 E 表示:

(一)「不喜歡一直考試,考試會覺得有壓力,而且自己不太會,怕考不過(E- 22-10)」、「如果有伴一起考的話,可能就會好一點(E-27-16)」;

(二)「縣露營有的會有一點想去,但因為我的好朋友,對童軍沒有那麼有興 趣,他沒有參加,我也就沒有去,不過,現在想起來會覺得有點可惜(E- 27-10)」

顯然童軍 E 參與童軍團之阻礙主要在於缺少陪同露營、考驗之夥伴,而其人 格特質呈現較易擔心焦慮、較需要陪伴、較謹慎之特性,倘若團長或資深夥伴能 依其人格特質特性適時引導協助,則可能有助於童軍 E 之活動涉入程度。

156

三、「打發時間,別無選擇」之外在調節

對於同團其他夥伴的參與動機,受訪者觀察到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類,首先,

童軍 A 與童軍 C 分別提到「打發時間」或「找朋友」,亦即參與者並不瞭解童軍 團,參與的時候也不太關心童軍團為何,而是較為消極地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參 加:

(一)「有些人可能一開始就可能想要來混時間,不知道要選什麼社團,就直接 來童軍團,可是,事實上我是覺得不是那麼好,就不會那麼有興趣去投入 (C-16-07)」;

(二)「其他夥伴想說國中三年順便找一個樂趣,一開始可能是打發時間,可能 就是去玩玩看(A-16-07、A-17-07)」;「當初宣傳的時候,他們也不知 道童軍是什麼,就是想找一些朋友(A-15-7)」。

其次,童軍 B 與童軍 E 都提到「別無選擇」,尤其某些學校於聯課活動時間 未能開設多元化社團,因此,參與者在未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形下,只能選擇參 加童軍團:

(一)「在國中,社團也沒有很多,所以其他人就想說可以去童軍團看一下(B- 17-07)」;

(二)「學校也沒有什麼社團,之前就只有球隊、童軍,就比較想要嘗試不一樣 的(E-17-07)」。

根據 Deci & Ryan 之自我決定理論類型 (Deci & Ryan, 1987),前述之「打發時 間」及「別無選擇」之自我決定動機甚低,主要因為外在獎賞、處罰、名次等因 素才採取行動,所以,大致可歸類為「外在調節」。但是,童軍 A、童軍 B、童 軍 E 都談到這些初始參與動機不強的夥伴,通常都於參加一個學期後,便選擇退 出童軍團:

(一)「我們班一開始有三個人參加,後來另一個女生因為沒有興趣,因為他有

157

點混,覺得要學很麻煩,七年級下學期就退出了(E-28-10)」;

(二)「有的夥伴在家裡過得比較好,出去露營覺得很辛苦(A-08-10)」;

(三)「原本班上有三個參加童軍團,後來一個因為太累、一個因為爸媽不同 意,所以就只剩我一個(B-08-10)」。

表示外在調節此類參與動機者通常較容易於中途退團,活動涉入情形亦較不 理想。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