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決定動機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決定動機理論

一、動機的意義與理論

動機(motivation)係指一引起個體活動,並維持已引起之活動,進而導使該活 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4)。人類行為與動機向來即為各領域 所關注之重要議題。

關於動機之論述最早可溯自古希臘時期,Plato、Aristole 曾提出靈魂階層,分 別以食慾生理需求、理性思維等面向,主張人類具有主動尋求成長及統整之天生 傾向,Decartes 則認為意願(will)為最高動機的力量(Reeve, 1997)。Darwin、Hull、

Freud 分別自生物生理需求的角度,提出本能(instinct)、驅力(drive)等論述,認為 滿足生理的基本需求乃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Reeve, 1997)。行為主義者提出制 約理論,主張透過觀察刺激與反應之連結關係來瞭解動機;1970 年代認知科學興 起後,另有分別強調目標設定或控制覺察等認知歷程之動機理論,諸如內在動機、

目標理論、成就理論、期望價值理論、社會認知理論、心流理論等(梁月春,

2009; Iwasaki & Mannell, 1999; Reeve, 1997);此外,亦有人本主義心理學者所重 視的需求理論,其中,以 Maslow 所提出之需求層次理論最常被引用 (張松禮,

1968;張孝銘,2008;Groves, Kahalas & Erickson, 1975)。1980 年代,Becker-Carus(1985)曾自生態學立場探究動機之歷程,將社會脈絡、情境等環境因素納入 考量。

為求動機論述之完整,Deci 與 Ryan 於 1987 年融合個體需求、行為歷程和情 境脈絡等各層面因素,進一步提出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因自 我決定理論為整合型的理論,且其對於相關變項有清楚定義,使研究者能明確細 膩地探究活動參與者之內在、外在動力(李思慧、陳業宏,2010;Lewis & Sutton, 2010),自理論提出後,便廣泛地應用於教育學習、組織工作、心理治療、體育運 動、健康照護、政治行為等場域,國外休閒、戶外遊憩研究近年來亦多有引用 Deci 及 Ryan 之理論為基礎,進行休閒活動參與、持續涉入或相關量表發展之探

24

究(Baldwin & Caldwell, 2003 ; Caldwell, et al., 2010; Lewis & Sutton, 2010; Zimmer, 2010)。再者,自我決定理論重視個體自主性、動機內化等特性與童軍運動強調成 員自願參與、自我教育之理念有高度相容性,其他諸如小隊制度、服務員領導模 式所形塑的互動關係和氛圍,亦符合自我決定理論歸屬感之需求滿足,故本研究 乃以自我決定理論為根據,以之為發展國中童軍團學生參與動機之理論基礎。

二、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整合心理動力論、人格特質論、認知發展論、社會認知取向等 關於動機之論點,Deci 與 Ryan 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即具有成長發展之本能,無論 是運動、拓展興趣、尋求挑戰、發現新事物等都是先天傾向之行為,然而,經過 個體心理機轉之綜合、組織,將個體知能與人格關連後,方能促成個體自我意義 之整體化、整合化與重要化,最終獲得真實的自我(Deci & Ryan, 1987)。

Deci 與 Ryan(1987)主張動機是一種動態的心理需求,個體因其本身之差異而 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產生個人特有的行為表現,為求理論論述之完整性,所 以,Deci 與 Ryan 進一步延伸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有機整 合理論(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因果關係取向理論(Casu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 基 本 需 求 理 論 (Basic Needs Theory) 以 及 目 標 滿 足 理 論 (Goal Contents Theory) 等理論,認知評價理論著重社會脈絡對於個體內在動機行為之影響;有機 整合理論則描述個體內化、整合價值規訓之歷程,以解釋發展外在動機之動力;

因果取向理論解釋個體導因於社會環境所產生之個體差異;基本需求理論以及目 標滿足理論用以解釋動機與個人健康、幸福等重要目標之關係 (Ryan & Deci, 2002)。以下茲就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需求、動機類型、社會脈絡、動機內化進行 探討與分析。

25

(一)基本需求

如同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之主張,自我決定理論將個體內在的各種心理需 求視為與生俱來之天賦,為滿足這些本能的需求方產生各種行為,所以,個體滿 足先天的心理需求與內在成長傾向為人格整合以及培育正向心理態度的基礎條件,

而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為人類的三大心理 需求,不僅影響內在動機之形成,也是建構個體社會發展、心理健康之要件 (Deci

& Ryan, 2000)。

勝任感是指個體對社會環境感到能夠操控與勝任的程度,為了獲取足夠的勝 任感,個體經過自我評估後,會選擇挑戰性適切自己能力的工作或任務,並且嘗 試於活動中去維持或加強技能,所以,勝任感需求包含自我能力的認同以及外部 對於個體能力的認同;自主性則意指個體對其行為掌控程度的知覺,亦即個體對 於主動權的感受程度,當個體認為行為是出自於個人的自由意志、興趣,而非被 命令、被逼迫、或有被威脅的感覺時,便比較能對其所選擇的目標產生允諾及追 求的意願,簡言之,自主性需求包含對自我行為的選擇機會,以及自我意見的表 達;歸屬感涉及個體於情感上與他人之連結情形,包含關懷他人以及被他人關懷,

倘若環境能提供接納、關懷與溫暖的情感力量,則個體將更能接受各種困難與挑 戰,獲得更大的成長,歸屬感需求大部分來自於教師、家長和同儕間的連結。

Deci 與 Ryan 認為,當環境越能夠提供或滿足自主性、勝任感及歸屬感等心理需 求之正向回饋,也越能夠激發個體內在性的、持續性的行為動機,換言之,倘若 個體有自主選擇之機會、其自我能力獲得讚賞,並能融入周遭團體氣氛,則個體 便能夠自動自發地進行某種行為(林烘煜、唐淑華,2008;陳錚中,2009;Ryan

& Deci, 2002)。

此外,自我決定理論將個體對於活動投入之情形分為兩大型態,一為自我涉 入(ego involvement),另一為工作涉入(task involvement),自我涉入重視行為表現 之評價,因此主要受到外在動機所影響;工作涉入則源於個體之內在動機,重視 工作任務本身的挑戰。個體受到內在動機驅動時,自我決定之功能運作亦是彈性

26

的,個體受到個人興趣主導,樂於尋求挑戰,且能不過度在意自我地面對選擇,

因而容易達到 Csikszentmihalyi 心流狀態中的高峰經驗;反之,非自我決定時,個 體內在積蓄著壓力與緊張的經驗,所以往往無法專注投入於活動參與的經驗中 (Deci & Ryan, 1987; Dehnel, 2010)。

(二)動機類型

個體對於訊息之因果解釋將影響個體參與之動機型態,Ryan 與 Deci(2002)依 個體動機類型,將其區分為缺動機(amotivation)、外在動機(external motivation)、

內在動機(internal motivation)等三大類,缺動機表示個體完全缺乏行動之意念,所 以個體可能完全不行動或是被動地行動,原因通常源於個體認為自己無法達成期 待的結果,或是因為個體對於自身的能力缺乏認知;外在動機乃是個體受到外在 增強物之刺激,而獲得預期的成效,是屬於非出自內心的行為;內在動機指的是 個體出於興趣和內在的滿足感而行動的狀態,此時,個體不但自主,亦是自我決 定的。

Ryan 與 Deci 提出外在動機可依據個體的自主程度,由外而內地分成四個層 次的調節(regulation)。最低層次也是最缺乏自主性者,是因為外在獎賞、處罰、

名次等因素才採取行動的「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此如同 Skinner 操作 理論(Operant Theory)的外在條件因果連結,例如「因為我爸媽希望,我才在空閒 時間參與這個活動」;第二層次,則是個體為了避免不參與活動所帶來的良心不 安、羞愧感或罪惡感的「內省調節」(introjected regulation),此類調節與個人自尊 有關,雖有部分內化,但仍受到外在因素的控制,例如「因為我希望能讓我的朋 友印象深刻,所以我才在空閒時間參與這個活動」;第三層次為「認同調節」

(identified regulation),個體雖非出自於內心意願,但因為參與將會帶來重要工具 性價值,於此層次,個體具有自外在調節轉化至真正自我調節的歷程,將自己參 與的行動轉化並內化為他所認同的價值,例如「因為這對我而言是重要的,所以 我在空閒時間參與這個活動」;第四層次為「統整調節」(integrated regulation),

個體乃是真正認同行為本身的價值、目標方參與或採取行動,此時個體是真正的

27

自主者,行為表現及情緒感受的品質皆最佳,雖然統整調節動機與內在動機所展 現之品質類似,可是,因為個體仍是出於自我的因素考量,而非全然地受到內在 的興趣、樂趣所引發,所以,仍屬於外在動機行為。(林烘煜、唐淑華,2008;

Deci & Ryan, 1987; Frederick, 2002; Reeve, 1997; Ryan & Deci, 2002; Vallerand, 2002)。

經過相關實證研究後, Vallerand(2002)認為,統整調節與內在動機之區辨不 易,且個體對於自我因素之考量抽象且不易測量,研究結果並不顯著,因此,

Vallerand 建議應將統整調節併入認同調節。針對身體活動所發展之 SMS 量表 (Sport Motivation Scale)、MPAM 量表(Motivation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Measure)及 MPAM-R 修正量表(MPAM-Revised),量表乃主要探究運動者之外在動機調節類型,

然而量表亦將統整調節併入認同調節,僅只採用外在調節、內省調節、認同調節 等三類型為外在動機之層面(Frederick, 2002)。

Vallerand, Blais, Briere 與 Pelletier 另於 1993 年提出內在動機可分為體驗刺激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 、 實 現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ccomplish)、求知(intrinsic motivation to know)等三大類型,刺激體驗的內在動機 與感官有關,乃是為了經驗愉快的感覺而參與活動,例如「因為我覺得刺激有趣,

所以才在空閒時間參與這項活動」;實現的內在動機則是為獲得創造事物或超越 前經驗、紀錄所得之滿足,例如「因為我覺得我能表現得更好,所以才在空閒時 間參與這項活動。」;求知的內在動機意指個體為了學習、探索或求取新知識過 程中所獲得的愉悅感,例如「因為我可以學到新知識,所以才在空閒時間參與這 活動」;(蔡俊傑,2009)。儘管 Ryan 與 Deci 將動機類型分為不同類型與層面,

然而,考量個體現在行為乃受到先前經驗之影響,是以,自我決定理論仍強調應 以一連續、有機的概念來看待個體動機的發展。

(三)社會脈絡

人類心理運作至付諸行動之歷程甚為複雜,Vallerand 發展自我決定理論之論

人類心理運作至付諸行動之歷程甚為複雜,Vallerand 發展自我決定理論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