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隨著國際的潮流,我國已日益重視暖化的問題,並著手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政 策,這些政策與IPCC的建議措施大致相同,但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成效卻沒有如社 會大眾預期,除了溫室氣體盤查制度尚未普及盤且盤查資料缺乏驗證、產業部門 因自願性減量協議誘因不足缺乏減量動力之外,還有我國並非聯合國成員,無法 簽署公約及參與彈性減量機制,以及綠色電力的開發不夠積極,都是導致溫室氣 體排放無法有效減量的因素。

在未來的減量措施上,應依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基本精神,秉持「負 擔共同而差別的責任」以及「成本最小」、「效率考量」等原則,考慮我國產業 結構與能源結構潛力、技術創新速度與國民教育程度(黃宗煌,2006:49),各 部門應有不同的措施以因應減量工作的執行,研究者建議如下所述:

壹、對行政院的建議

一、及早落實盤查制度、管制工具多元化

為了解決草案是否應明訂減量目標、起始年的分歧意見,我國應及早落實盤 查制度,推行事業排放源之盤查工作、並且加以查證、驗證後登錄管理平台,讓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資訊透明化。再者參考現今許多國家依序實施不同的減量工 具,如自願減量協議、建立排放權交易與課徵碳稅等,讓減量機制更有彈性,能 夠更有利於我國推行減量活動。

二、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由於我國因為政治因素無法參與簽署公約,無法參與國際活動導致減量能力 有限,唯有透過大規模的國際減量機制才能夠降低我國之執行成本,我國進行國 際合作應以「最大化國家整體利益」為原則(黃宗煌,2006:51),朝最有利於 我國之減量目標前進。

三、建立上位性之政策綱領與總責單位

為展現減量工作的決心,應從長計議減量策略,訂立具有上位性的政策綱領 及明確的總責單位,負責減量工作的執行。以日本為例,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大

綱中訂有減量目標及方向,即可明確的作為國家全體執行減量工作時的參考依 據,而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本部則為擁有實際的權力進行減量策略的總責單位。

目前我國有行政院永續會、經濟部產業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辦公室、環保署與 經濟部共4個單位負責溫室氣體減量事宜,但皆無法單獨負責推行減量政策或監 督處罰其他機關的權力。因此建議應有專門單位作為最高之減量策略機關,全權 處理我國減量事宜,才能有效率的執行減量工作。

四、推行教育、加強宣導以凝聚民眾共識

培養國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才能使民眾體認到全民合作減量的必要性,

例如日本在加強教育宣導方面,也都是由公家機關以身作則,並推行到學校,從 教育著手、凝聚全民共識,如此政策才能被普遍接受,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與習 慣,自然而然隨手就能配合政府的減量措施。

貳、對於立法院的建議

我國並沒有專門設置環境委員會來審查環保法案,可能歸因於以前環境問題 不如現今被重視的程度(宋書帆,2006:180)。除了缺乏專門的審議委員會以及 專家學者之參與以外,立法委員對於「專業知識」之代表性一直被受懷疑(葉俊 榮,2002:120),立委們關注的議題焦點不同,導致法案經常在立法院裡停滯過 久,進度受阻礙。《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出現 6 個版本,除了不同版本間的歧 異諸多,欠缺公共政策上之辯論、利害關係人也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都可能使 草案無法順利完成立法流程。

建議立法院於 2009 年底「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會後,能盡速根據新協 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標準,訂立符合國際潮流的《溫室氣體減量法》,期望委員們 能夠專注於草案的審查過程,盡速將爭議性條文提付討論,並與產業界充分溝通

,必要時辦理公聽會、座談會及專家論壇以釐清重點,匯集共識;同時適時檢討 現有法案,修訂草案的架構及內容,使之能顧及減碳、經濟發展與氣候調適等各 方面,讓各界能認同接受,在順應國際潮流的大方向上,早日完成《溫室氣體減 量法草案》的三讀通過。

參、對於《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的內容建議

本草案具有「總責單位不明」、「保留減量目標與起始年與否之爭議不休」、

「部門別減量政策無具體行動時程」、「政策執行先後順序不明確」、「缺乏經 濟誘因」、「偏重管制方式」、「配償採取無償分配之爭議」、「缺乏調適策略 與縣市合作協同」、「執行不力且民眾參與不足」、「資訊公開不夠即時」及「授 權過於籠統」等缺失,對於各項內容檢討提出以下建議:

一、由一個事權統一、位階較高的組織來擔任主要領導機關,進行執行與監督的 工作;

二、明確規範各部門應提出減量政策的優先順序與期程,例如住商部門、工業部 門或能源部門應規劃出優先的減量順序;

三、盡速建立溫室氣體盤查與登錄制度,以利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

四、普遍使用新興管制工具如「自願減量協議」、「排放權交易」以及課徵各式

「環境稅」等方式,增加企業減量之經濟誘因;

五、排放權的分配應參考國際既有制度之缺失,絕非全然的無償核配,在分配方 式上應須更審慎的研究,訂定具有環境效益與社會正義之分配方式;

六、法規中應加強民眾參與及教育宣導的部份,讓全民皆能有所共識;

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公布應該每年編撰公開,若要監督政府才具有立即性 與時效性。

建議立法者可重新思考斟酌,以免影響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通過後卻無法順 利運作。

肆、對民間環保團體的建議

環保署屢次表示溫室效應係屬全球性環境問題,宜以全球觀點來思考經濟成 本有效的減碳策略,但沒有通過立法強制規定,欲達成國際標準的減量目標也是 遙遙無期,將來還可能面臨貿易抵制。目前督促減量工作的多為民間環保團體,

各環保團體在總統大選前曾要求候選人簽署環境承諾書,目前總統當選人馬英九 也提出減量期程,希望在 2016-2020 年間,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 2008 年的 水準,2025 年減少到 2000 年水準,2050 年減少到 2000 年的一半,但這是屬於卸 任後的減碳期程,是否能達成仍有許多變數。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最大爭議就是「是否明定減量基準年及減量期程」,

行政院版的草案中未將減量目標的基準年與目標年列入,而是讓減量目標保持彈 性、鼓勵企業自動自發減量,環保團體則有以下訴求84

一、「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應比照附件一國家,以 2020 年回歸至 1990 年 排放量為減量目標;

二、應明示各部門減量之推動期程,其中能源與工業部門減量方案最遲應於 2009 年前實施、運輸與農業部門減量方案最遲應於 2010 年前實施、商業住宅與其他 部門減量方案應於 2011 年前實施(即 2007 年 5 月 7 日衛環委員會通過草案);

三、定期邀集民間團體以及相關學者舉辦全國層級的氣候變遷會議並檢討成果;

四、溫室氣體排放權不應無償撥給既定排放源使用,應參考國際既有制度之缺 失,訂定具有環境效益與社會正義之分配方式;

五、中央政府應擬定獎勵地方政府落實溫室氣體減量經費計算公式,並據以逐 年編列預算納入統籌分配款撥交之。且排放權配售或交易之所得,應作為排放較 低且透過綠地等吸碳政策方式縣市之鼓勵。

建議民間環保團體應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之加速立法,及早產 生一個能具有實際減量功效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因為若草案不通過,企業或 政府部門減量沒有依據,減量工作也難有具體成效。民間環保團體也應多方向民 眾宣導全球暖化之現象與危機,讓媒體和社會多關注這個切身的環境問題;或是 邀請學者和相關環保人士演講,藉此讓社會大眾重視暖化議題。

84 發起連署團體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環境資訊協會、蔬食抗暖化聯盟、

全國青年抗暖化行動聯盟、台灣綠黨、看守台灣協會、綠色陣線協會、淨竹文教基金會、台灣 21 世紀議程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等環保團體。資料來源:

http://www.earthday.org.tw/?q=node/243(2009.4.20)

壹、中文部份

丁賢法、韓廣 (2004),〈蓋亞假說和地球表層研究〉,《自然雜誌》,第26卷第3期,

頁173-176。

王文娟(2006),〈日本產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對策〉,《經濟前瞻》,第105期,

頁54-57。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王京明(2006),〈澳洲溫室氣體排放及其減量政策措施〉,《經濟前瞻》,第 105 期,頁 58-63。

行政院環保署(2000a),《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家通訊1999年版》,台北:

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環保署(2000b),《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速報》,第22期,台北:行政院環保 署。

行政院環保署(2001),《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速報》,第27期,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行政院環保署(200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家通訊,中華民國(台 灣)》,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宋書帆 (2007),《論我國應有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新竹:清華大學科技法律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燕輝(2002),〈美國與京都議定書:小布希政府氣候變遷政策急轉彎?〉,《問 題與研究》,第16卷第2期,頁28-41。

李河清(2003),〈永續發展的國際關係面向:全球治理〉,《全球變遷通訊》,第 38期,頁21-24。

李河清(2004),〈知識社群與全球氣候談判〉,《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6期,頁 73-102。

李河清、羅永青(2004),〈全球暖化與全球正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 32 期,頁3-11。

李堅明(2008a),〈IPCC第四次「減緩氣候變遷 」評估報告〉,《能源報導》,

3月份,頁31-33。

李堅明(2008b),〈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最新發展與觀察〉,《能源報導》,

呂鴻光(2003),《溫室氣體之衝擊:我國之影響與因應措施》,台北:孫運璿 學術基金會。

邱育慈(2006),〈走進低碳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科學人雜誌》,第

邱育慈(2006),〈走進低碳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科學人雜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