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分析與名詞釋義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分析與名詞釋義

壹、文獻分析

有關全球暖化議題,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制定後便陸陸續續有學 者進行相關的研究。而 1997 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與近年來國際上日異高漲的 溫室氣體減量趨勢,使得學者對此議題更加重視。台灣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 要公約》締約國,且非《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的管制對象,目前並無立即、直 接的減量壓力,不過依照《京都議定書》之立約精神以及國際上對環境保護的趨 勢,預料下一階段將會把溫室氣體高排放量的「新興工業國家」列為管制對象,

台灣是以外貿為主的國家,屆時若無法順應國際潮流,勢必受到國際上的貿易制 裁與牽動。由此現實面考量,如今要制定並施行減量政策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隨著 2005 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國內研究氣候變遷的相關論文及研究更是逐 年增多,以下將本論文進行文獻分析之研究作分類整理。

一、與各國減量相關之研究

其中有宋燕輝(2002),〈美國與京都議定書:小布希政府氣候變遷政策急 轉彎?〉以及羅時芳(2006),〈美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之立場與策略〉,皆為探 討美國不批准《京都議定書》的立場與原因,並說明美國面對氣候變遷的因應策 略;王文娟(2006),〈日本產業界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對策〉,說明日本產業界 在面對減量工作上的對策及因應策略;王京明(2006),〈澳洲溫室氣體排放及 其減量政策措施〉,舉例說明澳洲的減量立場與態度,以及立法因應全球暖化的 法源依據;林俊旭(2006),〈歐盟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成效-檢討與展望〉,探討 歐盟對於近年來減量工作的成效與檢討;詹岡瑋(2008),《歐洲聯盟與美國落 實防治氣候變遷政策之比較探討》,該論文以文獻分析法來了解歐盟與美國在防 治氣候變遷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政策,並比較歐盟與美國在減緩全球暖化與 防治氣候變遷的政策上有何異同。

二、與溫室氣體減量模式相關之研究

其中王仁忠(2005),《溫室氣體減量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分析》,該篇論文 將全世界 44 種國際減量模式加以敘述,提供國人廣泛性了解;並透過德國 Höhne

(2003)等人對減量模式所提出的環境、政治、經濟、技術等 4 項準則,進行不

同模式的定性分析,篩選出 11 種較適合我國情發展的減量模式,其中包括「碳 交易市場」、「安全閥與買方責任」、「三層級政策」等模式,可提供作為政策 性參考。

三、與溫室氣體排放量推估相關之研究

其中有呂昌祺(2004)的《地方政府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推估及管制策略分析 -以臺北縣市為例》,此研究旨在推估地方政府溫室效應氣體各部門的排放量,

並依照其排放特徵給予各排放部門最佳管制建議措施,執行推估法依照 IPCC 所 提供的標準方法,且以臺北市為例,推估 1990 至 2002 年四個排放部門及一個吸 收部門的排放量及吸收量,並針對臺北市各部門排放量與排放比例、臺北市與全 國排放量、臺北市與國際都市排放量做比較分析的工作。

而陳昱安(2005),《我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與因應策略分析》,該篇研究 則針對跨國間排放量變化情形進行比較分析,探討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嚴重與 否,亦從各方面探討我國溫室氣體排放之原因,以分析影響我國溫室氣體排放之 關鍵;陳君祺(2006),《台灣耗能性產業因應京都議定書之溫室氣體減量預估》,

該論文提出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完善之溫室氣體盤查制度等 概念性目標,試就能源使用情形、二氧化碳排放量、貿易出口情形等,量化至 2020 年前之二氧化碳逐年減量參考估計值,探討逐年最佳減量值及減量與否之 影響性。

四、與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法制相關之研究

其中包括林榮仁(2004),《從「互賴理論的『敏感性與脆弱性』」的概念 探討我國溫室氣體的減量政策》,該論文嘗試透過解釋西方經濟現象的「互賴理 論」,來分析在《京都議定書》的體制下,如何以「互賴理論的『敏感性與脆弱 性』」的概念來探討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以解釋我國在《京都議定書》生效 後,所面臨的衝擊及政策調整;陳奕廷(2005),《自能源政策中之公平與效率 論我國應有之溫室氣體管制架構》,本篇論文以溫室氣體減量管制為背景,彙整 其他國家所採行之能源政策及溫室氣體管制措施,探討我國應建議採行之溫室氣 體管制方向。

尚有宋書帆(2006),《論我國應有之溫室氣體減量法制》,該論文針對已

立法管制溫室氣體國家,透過對於政策背景之研究,比較多國減量法制,呈現其 所採取之法律層面規範基礎,作為我國審議減量法案之參考依據;曾禹傑

(2007),《溫室氣體減量策略對台灣產業部門衝擊之評估-多目標決策方法之 應用》,該研究透過結合產業關聯分析與多目標規劃理論所建構出來的 3E 多目 標資源整合規劃模型,針對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能源稅、電價合理化及碳稅等 5 項議題設計 7 組情境分別進行模擬,評估出未來二氧化碳減量壓力之下的優化產 業結構。

上述關於溫室氣體減量的碩博士論文整理,可發現關於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的 研究多為以針對《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溫室氣體減量對我國之衝擊;或是援引 國際上不同減量模式及策略的分析研究,探討各國法制及各自對我國的影響,以 找出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減量策略;而這些研究除了大都以整體國家層次的思維為 中心,大部分的著眼點都放在我國經濟、企業或耗能性產業的因應之道,但較少 研究探究應如何結合政府與社會之關係共同擔任溫室氣體減量的任務。

研究者認為國內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必須具有法源依據,以法律來強制要求,

才能徹底落實溫室氣體的減量工作。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宣示我國願意 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環保署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但草案自 2006 年 9 月 26 日函送立院至今尚未三讀通過,而 2008 年由行政院再度提出的《溫 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與一年前提進立院的內容並無太大差別,本文將試圖關注《溫 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立法過程與內容建制,做各版本的比較分析,了解《溫室氣 體減量法草案》的發展歷程,並參造國際減量模式之經驗,以最適合國情與需要 之方式進行建議與檢討,以期在減量過程中,不致對我國總體經濟、企業的經營 以及人民的生活造成衝擊。

貳、名詞釋義

1998 年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古氣候的學者門邁可(Michael Mann)在「自然」

(Nature)週刊上發表研究結果,宣稱 1990-2000 年是 1000 年來最熱的 11 年,而 1998 年是 1000 年來最熱的一年;2006 年 6 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U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也發出了一份正式報告,表明近 20 年來的氣候是過去 400 年來 最熱的(魏國彥,2007:5)。國際上也開始著手訂立國際性公約及法規如《聯合

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來延緩全球暖化的速度,並抑制造成溫 室氣體的排放,然而到底何謂「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又是 哪些?以下針對國內外學者及學術機構之研究對溫室效應及溫室氣體定義做一完 整解釋說明。

一、「溫室效應」一詞的歷史溯源

歷史上關於「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或全球暖化的相關研究,最早 出現在 1827 年法國數學家傅里葉(Jean-Baptiste Fourier)所發表的一篇探討地球 溫度的文章,他認為大氣就像玻璃瓶,可以讓太陽光透入,但地面反射的光卻會 被擋住,將陽光的熱困在當中,無法散出地球,而使環境加溫產生「溫室效應」

(劉雅章,2007:15)。

190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典學者阿赫尼斯(Svante Arrhenius)在 1896 年 預測,人類燃燒含碳的化石燃料將提高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繼而導致全球溫度 上升,印證了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來源(邱育慈,2006:36)。他首 先提出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的理論,指出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

整個地球的氣候也會變得暖和。到了 1958 年,英國科學家卡隆得(Callendar)

首次提出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緩慢上升現象(宮文 祥,2004:2),同一年美國科學家基林(Charles Keeling)在夏威夷對二氧化碳 濃度進行觀測及連續紀錄,而該紀錄亦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確實有逐年增 加的現象(呂鴻光,2003:1)。直至 1961 年,Tyndall 發覺空氣並不是一個化 合物,而是氧、氮、二氧化碳等氣體所組成的混合物(侯山林,1991:28-29),

科學家將這一系列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稱之為「溫室氣體」。

二、溫室氣體的定義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1 條中對溫室氣體指出相關的定義:「溫 室氣體」是指大氣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紅外輻射的自然的和人為的氣態成分;

而根據《京都議定書》附件 A 所列管的溫室氣體則包括: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甲烷(Methane,CH4)、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N2O)、氫氟碳 化物(Hydrofluorocarbons,HFCs)、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PFCs)和六氟化 硫(sulphur hexafluoride,SF6)等 6 種氣體。其中以二氧化碳為「溫室效應」的

主要成因,其貢獻度高達 66%(賴文遠,2004:33)。魏國彥、許晃雄(1997)

提到這些溫室氣體一旦進入大氣中,以人類的能力而言,幾乎是無法回收,只有 靠大氣自然的過程才能讓它們消失,二氧化碳在大氣當中的生命週期較長,所以 地表平均溫度上升有一半是因為二氧化碳而造成的6

三、學者對「溫室效應」的看法

各家學者對「溫室效應」的說法大同小異,以下整理出國內外學者的見解:

(一)、IPCC 2001 年的氣候評估報告7中提到:自從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大量 的使用化石燃料,因而產生許多二氧化碳等氣體,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不斷提高,達到了數百年來的高峰,地球表面的溫度也快速的上升,也就是所 謂的「溫室效應」;

(一)、IPCC 2001 年的氣候評估報告7中提到:自從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大量 的使用化石燃料,因而產生許多二氧化碳等氣體,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不斷提高,達到了數百年來的高峰,地球表面的溫度也快速的上升,也就是所 謂的「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