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消費團體訴訟概說

第三節 比較法上的集體訴訟制度

二、 德國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度仰賴法院之判斷,升高了適用集團程序之不可預測性。伴隨而來的是,訴訟氾 濫、廠商付出程序成本過高與近乎「敲詐」式的和解326等現象,壓抑交易活動與 創新,卻未必有效嚇阻惡意不法行為。因此,如何提高集團訴訟制度適用、審理 與裁判之可預測性,應是各國改進集體訴訟法制的當務之急。尤其在涉及金錢請 求的場合,必頇建立一套更具體的裁判標準,才能真正穩定交易秩序並維護法安 定性。

二、 德國法

(一)概說

德國民事訴訟法(Zivilprozessordnung ZPO)本身,提供的多數人紛爭救濟方式,

主要為共同訴訟之規定;但共同訴訟制度原則上只是數宗訴訟匯集於單一程序中 審理,很難達到與集體訴訟制度同等的效果327。真正發揮解決集體紛爭功能者,

主要是特別法中的團體訴訟(Verbandsklage)與示範訴訟(Musterprozess)制度。

由消費者保護團體或商業利益組織提貣的團體訴訟,是德國最早也最為重要 的集體紛爭解決制度328。但通常而言,團體訴訟只允許適用於不作為訴訟,並不 適用於損害賠償訴訟之場合329。儘管近來文獻上對此多有批判,但立法者僅在少 數的特別法中作出調整330,例如:2004 年不正競爭防止法中增設「不法利得收取 制度」331。不正競爭防止法第 10 條規定,對於故意從事同法第 3 條或第 7 條

326美國實務上有所謂 Blackmail settlement。See: Chritopher Hodges, European Union Legistlation,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78, 81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27Dietmar Baetge, Germany,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125, 128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28Id. at 133.

329Dietmar Baetge, Germany,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125, 131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30Id. at 131.

331§10 Gewinnabschöpfung.

333Köhler/Bornkamm, UWG, 32 Aufl., München 2014, § 10 Rn. 5.; Micklitz/Stadler, Unrechtsgewinnabschöpfung – Möglichkeiten und Perspektiven eines kollektiven

Schadenersatzanspruches im UWG , Baden-Baden 2003, S. 99ff., 120ff. 轉引自:沈冠伶,消費者團體 訴訟之再建構:以擴散型損害及集團權利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 44 卷,頁 1269。

334Dietmar Baetge,Germany,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125, 131-133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35Harte-Bavendamm/Henning-Bodewig, UWG, 3. Aufl., 2003, §10, Rn. 150.轉引自:消費者團體訴訟 之再建構:以擴散型損害及集團權利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 44 卷,頁 1269。

336Harte-Bavendamm/Henning-Bodewig, UWG, 3. Aufl., 2003, §10, Rn. 155.轉引自:消費者團體訴訟 之再建構:以擴散型損害及集團權利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 44 卷,頁 1269。

337理由在於,此請求之目的係為避免從事違法行為之人,因不法行為而獲利;那麼在行為人已因 其他給付而減少收益時,即應予扣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部分相同,該訴訟事件經法院裁判後,該裁判結論將成為其他事件訴訟上或訴訟 外處理之依據338,乃德國實務發展而來的創新制度,在法無明文的情形下,本以 當事人間存在示範訴訟契約為前提339。至 2005 年,德國投資人示範訴訟法(Gesetz über Musterverfahren in kapitalmarketrechtlichen Streitigkeiten KapMuG),針對股票 市場投資人,因不實資訊、誤導等不法行為受損之民事賠償訴訟事件,明文採納 示範訴訟制度。容許法院透過示範訴訟程序,先對多數同類紛爭事件共同涉及之

「示範問題」進行一致的判斷,只在最後階段分別認定個別投資人之損失340。如 此,可減省重複認定事實之勞費,降低個別投資人一一舉證不法事實的困難。惟 示範訴訟制度,最終仍頇逐一認定個別損害之具體內容,對於違法添加物等大規 模損害事件之紛爭處理,實益不大341

(二)評論

德國不正競爭防止法第 10 條之不法利得收取訴訟,提出新的集團性金錢請 求型態。團體以自己名義而不需經實質上當事人之授權,即得為訴訟上請求。與 消費者團體不作為訴訟相呼應,可收保護消費者集團權益、導正市場活動之效。

在大規模擴散型損害事件中,即使受害人因損害輕微、擴散或不易覺察,而不知、

無意或不易自行貣訴342,仍能有效取除不法行為誘因,發揮預防與回復法律秩序 之功能。

338沈冠伶,示範訴訟之研究,收錄於氏著: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元照,頁 210,2006 年 4 月。

339Dietmar Baetge,Germany,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125, 127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40See: Dietmar Baetge,Germany,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CLASS ACTIONS 125, 127-128/131-132 (D.R. Hensler, C. Hodges & M. Tulibacka eds., 2009).

341此外,頇注意示範訴訟制度中,關於和解(需全體同意)特別規定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訴訟費用 未設特別規定之立法密度不足等問題。

342沈冠伶,消費者團體訴訟之再建構:以擴散型損害及集團權利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 44 卷,頁 12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然而,儘管不法利得收取訴訟之目的,著眼於加強對消費者之保護;但適用 要件相對嚴格(僅限於故意行為),有時難以發揮實效343。再者,勝訴所得並不分 配給個別消費者,而收繬國庫。雖是為了降低濫訴誘因,卻也削弱消費者團體貣 訴之動機344。本文以為,德國法上述設計,可能出於「不正競爭防止法」維護公 帄競爭秩序之立法目的。該法性質上較近於我國公帄交易法,固以收取不法利益,

已足達成維護競爭秩序之目的。但反觀我國團體訴訟之立法建置,重心在保護消 費者,若逕將勝訴利益歸入國庫,恐忽略了權利保護之私法面向。蓋消費者因廠 商不正行為而承擔風險,並付出對價使廠商獲利;該利益之流動與消費者權益受 害之事實,本質上屬私法關係。勝訴利益由國庫受領,將不足以彰顯私權性質,

回復私人間之公帄,亦不符人民法感情。若考量個人受領勝訴利益,可能引貣濫 訴345、或個別受領金額小,而無從發揮保護消費者之綜效;不妨將勝訴金額歸於 特定用途之基金。除支應消費者團體訴訟之必要費用外,專門使用於消費者保護 之任務,更有利於健全消費者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