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 「理由空間」的再探與評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 「理由空間」的再探與評估

本論文在啟始形塑了布蘭登和麥道爾所共同回應的論題:如何避免「所與」

而在開放的理由空間表徵世界。隨著探討工作的深入,筆者發現這個論題的核心 是要求我們適當地掌握「理由空間」和「法則空間」的跨空間理解框架。在哲學 的概念分析之下,本論文得出了此一理解框架必須要具有「認知性理由關係」的 向度。這也就是理由空間「開放」的基礎。更進一步,「認知性理由關係」的理 解向度在概念上乃是優先於「法則性因果關係」的理解向度。

因此,本來被歸入「法則空間」的描述性經驗事實也必須被納入「理由空 間」。兩位哲學家分別以不同的論證說明了處於理由空間中的對象與事實必須是 概念式的,以此避免了「所與」。他們也以不同的方案說明了知覺判斷如何受到 事實的理性的限制,麥道爾的方案倚重心靈的被動功能而布蘭登的方案強調心靈 的自主功能。最終對兩個方案而言,自主功能的思想融貫性原則,和被動功能的 接觸事實原則乃是互相依賴的。

麥道爾提舉了「理性限制的原則」要求哲學家回應。這項原則正是呼應本論 文論題之核心 – 理由空間必須向世界開放。在布蘭登的回應中,本論文修正了 他對於兩個空間之間的理解框架的混淆。筆者藉由建立推論主義「強 de re」知 覺說明方案而以認知的規範關係取代布蘭登原先的因果關係論。

筆者認為,兩位哲學家的學說對於說明「理性限制的原則」都是成功的。布 蘭登方案也可以反駁麥道爾的批評而成功說明「概念的經驗內容」以及「推論的 基礎性」。若要比較出兩者學說的優缺點則必須訴諸關於其他事項的說明力。例 如,針對「非推論知識」的說明,布蘭登的方案就比麥道爾的方案更能合理說明

「理由空間」的實用向度以及知識的必要實用功能。接下來,在兩位哲學家的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辯之外,我們似乎可以進一步考慮其他「判準」來辨別兩個學說的優缺點。

在本論文研究的結尾處,我們已經掌握到布蘭登和麥道爾的學說所回應的論 題關乎的是「是否應該」以及「如何」將理由空間的理解架構擴展到法則空間的 事實項目。那麼,更聚焦於探討「理由空間」之概念似乎是測試方案之說明力的 良好試金石,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增進對此一概念之本性的了解。筆者首先建議考 慮兩位哲學家已然觸及的兩個議題:(1) 如何說明理由空間是「自成一類」?(2) 如何說明理由空間的公共性?

就(1) 而言,布蘭登和麥道爾都主張理由空間是自成一類,無法被化約為法 則空間。這項論點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因為「無法被化約」是造成兩個空間如何 互動之困難哲學問題的前提。如本論文第三章所示,麥道爾的說明取徑是治療性 哲學。他認為赤裸自然主義的化約觀是「向哲學焦慮屈服」,以及,哲學焦慮是 沒有必要的而應該代之以「自成一類的理由空間」這項明顯的事實。

在筆者看來這個說明取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在當今科學昌盛的時代,科 學成為了某種常識。這種常識指的是:那些與科學說明不相干或不相容的理解方 式都是表面的、可以被科學說明取代或化約的。在此前提下,「理由空間不可化 約」真的是明顯的嗎?其明顯性是否仍待說明?麥道爾分別援引了康德與亞里斯 多德來說明自然的概念性與心靈的自然性。這些說明即使是用來支持「自成一類 說」,真的有回應到科學化約論?能夠抵擋科學的世界觀嗎?「不要回應哲學焦 慮」(因而不要回應科學化約論)是有道理的嗎?

麥道爾的取徑主張「在療效範圍內訴諸建構哲學以滿足智性需求」。筆者在 論文中則嘗試為麥道爾建構論證「因果關係無法說明有命題內容的意向性關係」。 這些皆顯示似乎單憑「治療」的理念仍是不足的。據此,如果有一個理論(也許 是描述性的)能夠成功說明理由空間的自成一類,就似乎具備了優於「訴諸不夠 明顯的事實」的美德了。布蘭登的學說正是試圖做這件事。布蘭登採用的是語言 的取徑。他借用了維根斯坦的想法形塑了「劃地自利論證」來駁斥將心靈的規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語詞化約為自然語詞的企圖。他並進一步構作了義務論的規範語用學說來說明概 念的構成。這個方案是否成功說明理由空間是自成一類仍然有待檢視與辯論,其 重大價值在於「回應並駁斥化約論」此一作為。

就(2) 而言,似乎沒有人會否認「理性」是人人具有的普遍能力。「理由」

之適當與否是可以訴諸他人的。只能由個人裁判而不能付諸他人裁判的理由根本 不是理由,這就是理由的公共性。以認知或表徵的理由空間來說,布蘭登和麥道 爾都指出了判斷或信念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評估理由。他們的方案是否以及 如何將可靠性評估與公共性連結?

布蘭登的語意推論主義是社會連結的外部論,無論是一般的理由還是可靠性 作為理由都是由語言的公共性所構成的。因此他的學說不但說明了理由空間是公 共的,而且說明了理由空間構成於公共性。麥道爾學說的宗旨本來並非刻劃理由 的公共性,值得注意的是其強調「知覺經驗」作為經驗思想的理由或可靠性的權 威,似乎使人懷疑這樣的理由是個體的而不具有公共性。麥道爾的學說能否以及 如何排除理由空間的個體化有待進一步檢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參考文獻

中文:

林從一,2004, 《

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 ,

台北:允 晨文化。

英文:

Brandom, Robert B.(1994). Making It Explicit : Reasoning, Representing, and Discursive commit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Articulating Reasons : An Introduction to Inferentialism.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nowledge and The Social Articulation of Reason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95-908 .

(1998). Perception and Rational Constrai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LVIII : 369-374.

(2002). The Centrality of Sellars’s “Two Ply Account of Observation”to The Arguments of “Empiricism and Philosophy of Mind”. In Tales of The Mighty Dead : Historical Essays in The Metaphysic s of Intentionality .Robert Brandom . 348-367.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Non-Inferential Knowledge,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In Reading McDowell : On Making It Explicit. Ed. by Nicholas H.

Smith . 92-106 . New York : Routledge .

(2010). Reply to John McDowell’s “Brandom on Observation”: Chicke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exers and Ryleans . In Reading Brandom : On Making It Explicit. Ed. by Nicholas H. Smith. 320-326. New York : Routledge.

BonJour, Laurence.(2010). Epistemology : Classic Problems and Contemporary Responses. Second Edition. Plymouth, UK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Davidson, Donald.(1980). Mental Event . In Essays on Events and Actions . Donald Davidson . 207-225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2001a). Belief and The Basis of Meaning. In Inquir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 Donald Davidson . 141-155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2001b). Thought and Talk . In In Inquir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 Donald Davidson . 155-171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2001c). Rational Animal. In Subjective , Intersubjective , Objective . Donald Davidson . 95-107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2001d). The Second Person. In Subjective , Intersubjective , Objective . Donald Davidson . 107-123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2001e). A 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 and Knowledge. In 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 Donald Davidson.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James, William.(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McDowell, John.(1996). Mind and World,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nowledge and The Internal.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 877-893 .

(1997). Brandom on Representation and Infer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 157-162 .

(2009a). Conceptual Capacities in Perception. In Having The Word in View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Essays on Kant, Hegel, and Sellars. John McDowell . 127-144 .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2009b). Wittgensteinian“Quietism”, Symposium : Apology for Quietism, part 3 . Common Knowledge. 365-372.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Brandom on Observation. In Reading Brandom : On Making It Explicit. Ed. By Bernhard Weiss & Jeremy Wanderer. 129-144. New York : Routledge.

Margolis, E and S. Laurence.(2003). Concepts . In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 190-195 .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ing .

Sellars, Wilfrid.(1997). 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 study guide.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源 :

Bogen, James.(2017). Theory and Observation in Scienc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vailable from https ://plato.stanford.edu/entries/science-theory-observation/.

查閱日期:2018 年 3 月。

Connolly, Kevin. (2017). Perceptual Learning.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vailable from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eries/perceptual-learning/.查閱日期:2018 年 3 月。

Glüer,Kathrin and Asa Wikforss .(2009). The Normativity of Meaning and Content.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vailable from https ://plato.stanford.edu/entries/meaning-normativity/. 查閱日期:2011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