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兩家醫院醫療獎勵金制度之設計

第三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概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一、保留基本獎勵金

由於基本獎勵金係由醫師不開業獎金及衛生專業加給演變而來,按月發給 固定數額,因發放方式未符「不同工不同酬」之原則,而屢被詬病為齊頭式之 平等,爰其他公立醫療機構適用之獎金規定均已檢討修正。前開獎勵金實施要 點仍予保留的原因,主要係考量教育部所屬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多為醫學中心 級的醫院,肩負之最重要任務為教學及研究,其次才是醫療服務,且渠等醫院 每年投入於教學研究之經費遠超過醫療法第 29 條第 2 項規定(按:公立醫院 應提撥年度醫療收入扣除費用後餘額之 10%以上,辦理有關研究發展、人才培 訓、健康教育、醫療救濟、社區醫療服務及其他社會服務事項)之要求,且有 為數不少主治醫師是由醫學院教授兼任,為鼓勵渠等醫院醫師安心從事教學與 研究工作,縮短渠等醫院與醫療法人機構之薪資差距,爰仍維持基本獎勵金之 設計

二、導入責任中心概念,建立內部重分配機制

以部科為收益中心單位,並將各主治醫師部分獎勵金數額與部科績效連 動,並由部科主任視團隊成員表現發給,俾兼顧個人貢獻及團隊合作。

三、訂定績效獎勵金合理上限

為免因實施績效獎勵金制度,使醫師之醫療服務超量而影響醫療品質或教 學、研究工作,爰以師(一)級(教授)最高俸(薪)額及專業加給(學術研究費)合 計數之 4 倍為限,即以 34 萬 5,080 元為月支上限。

第三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概況

壹、醫院風華

臺北市立醫院體系的發展,最早是光緒年間(西元1905年)創立的中興醫院,

其前身為「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病院」,該院當時不僅為臺灣第一所教學醫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更是國內公立醫院的發源醫院(北市聯醫網站,最後瀏覽日期2016/04/20),最 晚為88年成立的中醫醫院。從地理區位及人口的分佈來看,12家市立醫院,除萬 芳醫院以「公辦民營」方式委託臺北醫學院經營,關渡醫院委由同屬公立醫院性 質的臺北榮民總醫院經營,並發展成為以慢性病醫療為特色的醫院外,其餘10 家市立醫院包括6家區域綜合教學醫院(中興、仁愛、和平、婦幼、陽明、忠孝)、

3家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市立療養院、慢性病防治院)、及一家性病防治所等,

均位處人口稠密且地理位置鄰近的行政區內(陳信誠,2005)。

直到民國 92 年 5 月,SARS 疫情重擊臺北市立醫療體系後,臺北市政府開 始積極推動「市立醫院組織再造工程」,研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暨所屬醫療院 所組織規程暨編制表」修正草案,擬朝整併市立醫院的方向進行規劃,該府衛 生局並於同年 9 月成立「臺北市立醫院聯合營運行政中心」,籌劃市醫整合業 務,設立醫療整合、行政整合、醫療品質、資訊整合、物流整合、社區行銷、

教學研究、國際合作等八個工作小組,進行相關業務之規劃暨執行工作(北市 聯醫網站,最後瀏覽日期 2016/04/20);但另一方面也同時考慮是否以「行政 法人化」的模式,進行北市聯醫的組織建置(陳信誠,2005)。

嗣為求事權統一及專業人力考量,於市立中興醫院綜合大樓成立「臺北市 立聯合醫院籌備處」,接替原聯合營運行政中心的角色,統籌北市聯醫籌備事 宜。民國 93 年 7 月 7 日臺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北市聯醫組織修編案,該院並於隔 年 1 月 1 日揭牌成立,下設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陽明、松德、林森 中醫及昆明等 8 個院區,民國 104 年 7 月林森中醫及昆明院區合併為林森中醫 昆明院區。又松德院區主體是心理與精神醫療的專科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則除發展中醫藥研究外,為結核病、性病、愛滋病及藥癮醫療和防治的專科醫 院,兩者基本上都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專科醫院,其經營模式和醫療收入都 難以和其他 5 個一般醫療服務院區相比(施能傑,2013)。

貳、組織架構及人力結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以下就北市聯醫之組織架構及人力結構說明如下:

一、組織架構

北立聯醫隸屬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該院組織規程規定,置院長 1 人(一 般稱做總院長)、副院長 11 人(其中 7 人兼任院區院長),下設 23 部、2 中心、

12 室,各院區負責醫療和公衛服務,醫療部下各科負責教學研究和訓練。

二、人力結構

截至民國 104 年 12 月底止,北市聯醫計有員工 6,340 人,如以進用方式區 分,其中具公務人員資格者 1,941 人25,約用人員 3,794 人及未佔預算員額之臨 時人員 605 人,其中前兩類人員並可依身分再區分為醫師、護理人員、其他醫 事人員及行政人員,依表 5-5 資料顯示,民國 94 年至 104 年該院前 2 類身分人 員人數由 5,654 人增加到 5,735 人,增加比率約 1.43%,其中醫師由 548 人增 加到 783 人,增加比率約 42.9%;護理人員由 2,338 人增加到 2,443 人,增加 比率約 4.5%;其他醫事人員由 733 人增加到 970 人,增加比率約 32.3%;行 政人員由 2,035 人減少到 1,539 人,減少比率約 24.37%,由於專業醫事人力 有效擴編,且醫師人數大幅增加,顯見該院已走出民國 94 年因組織變革所引發 員工出走潮的陰霾,厚植醫療實力,而行政人力的精簡代表醫院整併確能改善 過去人力配置重疊產生的不經濟,該院現已享受到合併預期之資源共享、人力 資源彈性管理及降低營運成本帶來的綜效,又民國 94 年至 104 年,總人力中公 務人員比例由 70.41%降至 33.84%,顯見多年來降低公務人力的用人政策已有 成效。

25 含聘僱人員、職工及駐衛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表 5-5 北市聯醫 94 年至 104 年各類人員在職人數一覽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北市聯醫。

表 5-6 北市聯醫 94 年至 104 年公職及約用人員在職人數比率一覽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北市聯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參、經營策略

依北市聯醫網站所示,該院使命為照顧市民健康、守護弱勢族群,願景是 成為社區醫療的領航者,並定位為全國最受信賴的社區型醫院,策略方針主要 包括有「建立公衛醫療相輔照護服務」、「強化院區特色發展,完備健康照護 服務」、「營造病人安全文化,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培育各類人才,型塑 優質團隊」及「精進服務流程,提升經營效能」等 5 項,該院並設有企劃行政中 心負責醫務企劃、經營策略及財務規劃,且積極與其他大學及醫療機構進行合 作,謹舉例說明如下:

一、聯盟醫療系統

北市聯醫、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陽明大學三方,於民國 95 年 12 月 23 日簽 定學術合作合約,建立通識教育及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合作模式,仿效美國哈佛 大學與周邊教學醫院之「聯盟醫療(Partners HealthCare system)」整合,結 合人文科學、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的資源。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在政治大學健康 中心設有政大門診部,以規劃「打造首都健康大學城」為目標,服務對象為社 區民眾、政大教職員及學生。

二、與臺大醫學院合作

北市聯醫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在民國 104 年 3 月 19 日簽訂合作協議,期 待共創醫學、教育合作發展,推動實質交流合作

三、與臺大醫院成立轉診之單一窗口

鑑於臺北市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室外常見患者等不到病床,為分散上開醫學 中心住院人潮,北市聯醫自民國 104 年 1 月 19 日起,正式與臺大醫院合作啟動 轉診計畫建立轉診機制,迄民國 105 年 4 月底止,業成功轉介超過 500 位患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