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學校創新經營效能」是一個複合性的概念,其融合「學校創新 經營」和「學校效能」的意義,本研究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側重於關注學校創 新的動態歷程;而「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則除了著墨於動態歷程外,更強調學校 創新績效表現的程度。因此,研究者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以目的、功能、歷程分 述如下(黃馨慧,2011)︰

(一)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目的在於提升學校效能及競爭優勢

學校創新經營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學校永續發展,以適應變動的外部環境,不 僅突破傳統教學的觀念,也應重視各種創意,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學校績 效,進而提升學校競爭優勢。

(二)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功能在達成教育目標及滿足社會期待

學校創新經營的功能是為了滿足社會、家長與學生的期待,透過成員共同的 參與和合作,營造有利於成員創造發展的環境與氣氛,突破舊有的傳統與慣性,

激發成員的創造力,以達成學校之教育目標。

(三)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歷程是種有計劃及系統化的歷程

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歷程是透過不斷地創新、改造、修正及執行的過程,將 新觀念與新思維運用到學校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成效上,使學校能提升 教育品質並建立優質的學校文化。

據此,本研究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定義為:在學校場域中,學校成員為 了發展特色、達成願景和提昇效能,在校長的領導下,經由一系列有計畫、有系 統、有步驟的動態運作歷程,運用創新的經營策略,整合行政人員、教師、學生、

家長與社區的資源和努力,將各種創意的思維轉化到學校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 學創新、學生活動創新、資源運用創新與校園環境創新等層面的績效實踐程度。

貳、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層面

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係涵蓋了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概念,因此本研究分 別先就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層面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最後統整探討學校 創新經營效能的研究層面。

依據學校創新經營、學校效能及學校創新經營效能的意義,茲分述其層面如 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學校創新經營之層面

張明輝(2003)指出學校創新管理的內涵,包括教師創意教學策略、學生創 意活動展能、校園規劃及校園美化、創新社會資源運用、建構知識管理系統及學 校行政管理創新等。

濮世緯(2003)參酌臺北市九十學年度實施「創意教學九年一貫課程」執行 檢核表與Innoschool 2003「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之評分標準,將學校創新經 營分為五大層面,即行政管理創新經營、課程教學創新經營、教師分享創新經營、

外部關係創新經營、資訊科技創新經營。

李瑞娥(2004)認為「教學行為創新」、「設備資源創新」、「行政運作創 新」與「組織氣氛創新」是學校組織創新的四個層面。黃瓊容(2004)將組織創 新分為「教師教學創新」及「行政管理創新」二部份。

教育部為因應新世紀學校革新,鼓勵國中小學校經營團隊、結合資訊與網路 科技、推展創新與多元的行政措施與帶動校園創新文化而舉辦「全國學校經營創 新獎」,Innoschool (2004)其將學校經營創新的組別分成五組如下:

(1)行政管理革新組:加強行政效率與品質,提升組織績效。(2)課程與 教學貢獻組:建構有利教師進行創意課程與教學之平臺或活動。(3)學生活動 展能組:推動學生課內、外活動,發展學生多元才能。(4)社會與環境資源應 用組:建立良好公共關係,引入社會與環境資源,提升學習效益。(5)校園環 境美化組:規劃校園環境,通暢學生學習動機與品質。

創新經營是學校領導者共同的校務方針,吳清山(2004)認為學校創新經營 的內容,可從觀念、行政、教學、課程、學習及環境等面向思考,主要包括下列 八個向度:

(1)觀念創新:如學校人員價值、思考方式、意識形態改變。

(2)技術創新:如教學評量、工作方式、資源運用等改變。

(3)產品創新:如學生作品、教師教具、教師著作、課程設計等產品。

(4)服務創新:如行政服務、社區服務、家長服務等改變。

(5)流程創新:如教務、學生事務、總務、輔導、人事、會計業務處理程 式,開會流程等改變。

(6)活動創新: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運動會、體育表演會、開 學日、節慶、教學觀摩會、戶外教學活動、城鄉交流活動、畢業旅行、教師進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活動、教師自強活動、家長參與活動等突破。

(7)環境創新:如建築物造形的美化與改變、室內擺設的調整、環境空間 的重新規劃、教學場所與運動場所的佈置等。

(8)特色創新:如發展學校特色、形塑學校獨特文化等。

顏秀如與張明輝(2005)將學校創新經營定義為,學校為教育績效、營造有 利於成員創造力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環境,鼓勵且並引導成員參與創新活動,藉由 知識系統的管理與運作,以系統化的經營策略,使創意得以形成、發展及永續經 營之動態發展歷程;並將學校創新經營分為「觀念創新」、「組織運作創新」與

「行政管理創新」等三個層面,並提出知能創新、組織文化創新、教學方法創新、

教學歷程創新、行政管理創新、設備環境創新與資源應用創新等七個具體實踐項 目。

林建棕(2006)認為從「行政管理」、「環境營造」、「課程教學」與「生 活實踐」四個面向可以達到學校的活化與創新。另外,王世璋(2006)以六個層 面來測量學校組織創新: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成長、環境與設備、

組織氣氛、公共關係。

劉春芳(2006)以「教學行為創新」、「設備資源創新」、「行政運作創新」

及「組織氣氛創新」四個層面來測量學校組織創新。而林虹妙(2005)指出臺北 巿高職學校創新經營所呈現的層面為「行政管理創新」、「教學能力創新」、「教 學設備創新」、「活動展能創新」、「對外活動創新」、「開源方式創新」及「校 園規劃創新」等七個層面。

林新發等人(2006)則以「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社會資 源創新」、「校園環境創新」、「學生活動創新」、「資源運用創新」等六個層 面來衡量學校組織創新。

林信志(2006)將學校創新分為「個人作為創新經營」、「行政管理創新經 營」、「外部關係創新經營」,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經營」等四個層面。鄭福妹

(2006)則將學校創新分為「學校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知識分享」、

「外部關係」,以及「資訊科技」等五個層面。

湯志民(2006)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觀念創新」、「行政創新」、「課 程創新」、「教學創新」、「文化創新」、「活動創新」、「環境創新」及「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色創新」等八個層面。

汪宗明(2006)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行政管理」、「課程教學」、「資 源價值」、「學生展能」及「資訊科技」等五個層面。

陳渝沂(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

「校園環境創新」、「社會資源創新」、「學生展能創新」及「知識成長」等六 個層面。

顏童文(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包括「行政管理創新經營」、「資訊科技 創新經營」、「教學分享創新經營」、「外部關係創新經營」及「校園規劃創新 經營」等五個層面。

黃懿嬌(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分為「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

「知識分享創新」、「外部關係創新」及「資訊科技創新」等五個層面。

黃韻如(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分為「行政管理的創新」、「團隊運作的 創新」、「創意的課程教學」、「知識分享的創新」、「多元的學生活動」與「多 元的資源應用」等六個層面。

二、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層面

林新發等人(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分為「創新行政管理效能」、「創 新課程教學效能」、「學生創新展能效能」與「資源創新運用效能」等四個層面。

黃瓊香(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分為「行政創新」、「課程教學創新」、

「學生展能創新」與「資源運用創新」等四個層面。

謝傳崇(2007)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分為「創新行政管理」、「創新課程 教學」、「創新學生展能」、「資訊創新運用」與「環境創新運用」等五個層面。

陳佳秀(2007)認為學校創新分為為「創新行政管理效能」、「創新課程教 學經營效能」、「創新活動展能經營效能」、「創新校園環境經營效能」與「創 新資源運用效能」等五個層面。而高淑真(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分為「行 政管理革新」、「課程與教學領導」、「學生多元展能」、「校園環境與美化」

及「社會與資源運用」等五個層面。

劉富明(2008)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可分為「創新行政服務效能」、「創 新課程教學效能」、「創新學生展能效能」、「創新資訊科技效能」及「創新環 境資源效能」等五個層面。黃秋鑾(2009)認為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分為「行政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資源運用創新效能:

指學校掌握學校外界環境的脈動,建立良好公共關係,拓展學校資源;激 勵家長正面的參與學校教育,並引入社會與環境資源,促進學校和社區共 同合作;善用行銷策略,形塑學校特色與形象,提升辦學績效。

(五)校園環境創新效能:

指學校能因應教育發展趨勢,運用新思維與新技術,對學校的空間與設備 進行整體與創意的規劃,更新充實教學設施、校園景觀與建置人性化的校 園空間,以通暢學生學習動機與品質;創造藝文氣息的對話空間、延伸學 生學習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