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閉環供應鏈之概念及相關文獻

第二章、 閉環供應鏈運作與產業發展

第二節、 閉環供應鏈之概念及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風險、品牌/聲譽風險、雇用風險、環境風險、環境責任損失、財務風險、法律 風險、營運風險、智慧財產權風險等議題。

總括而論,供應鏈係指產品從生產到配送的相關流程,其管理涉及所有通路 夥伴、中間商與第三方物流業者等之協調關係。而由於涉及成員廣,各成員間之 管理方針與目標不同,因此涉及議題複雜,且各成員間也存在風險衝突之可能,

又希望可以達到全面最佳化,然而實際上卻困難重重。聚焦在風險面看,供應鏈 風險多元,法律風險亦屬於供應鏈風險之一環,對於供應鏈企業組織間如何應對 瞬息萬變的智慧財產法規與風險,是不可迴避之問題。

第二節、閉環供應鏈之概念及相關文獻 第一項、閉環供應鏈的概念

傳統供應鏈一般處理正向物流的內容,即從生產到消費的實際方向物流,也 是供應鏈從投入到產出方向的物流,發展到19 世紀末,由於部分生命周期較短 的產品在供應鏈中被大量製造,也因此產生許多廢物並引發環保問題,學者開始 思考是否有更好的供應鏈模型,逆向物流因而產生,透過產源減量、再生、替代、

再利用及清理的方法進行物流活動,並在供應鏈中扮演產品退回、重新組合 (reconstruction)、再處理、物品再生與廢棄物清理等工作 23,這個過程包含產品 的回收、替代、檢驗、再加工、再分銷以及處置、清潔等流程24

23Stock J.R Reverse logistics: Co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ak Brook, IL,1992

24王玉燕,閉環供應鏈的協調激勵機制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頁14-15,2010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三. 閉環供應鏈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Khor and Udin (2012)25

閉環供應鏈的組成包含一個正向供應鏈及逆向供應鏈,形成一個封閉式的供 應鏈,透過產品的正向產出道回收再利用,使傳統開放供應鏈──供應、製造、

消費、廢棄的過程,轉變成供應、製造、消費、回收並藉由修理、翻新、再製造 等工作再次進入供應鏈當中的閉環過程26(圖三)。

這個概念約在2003 年開始受到關注,起源是因 2003 年歐盟通過「廢棄電子 電 機 設 備 指 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EEE Directive) 的環保規章,要求所有廢棄電子電機設備應該收集、回收,並且再生,

類似的法令也陸續被引入美國、中國、日本、加拿大等國,一開始這樣的要求對 公司來說,只希望利用最小的成本以符合法令規定,不過最終演變成一種追求獲 利的方法。27相類似的概念也包含了近年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浪潮,除 本來閉環供應鏈的概念外,又加入重新定義(Redefine)和重新設計(Redesign)的兩

25Khor, K. S., & Udin, Z. M., Impact of reverse logistics product disposition towards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Malaysian E&E companie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2012, 1-19 (2012).

26Beamon, B. M. 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3), 275-292. (1999)

27Guide and Van Wassenhove: OR FORUM—The Evolution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Research.

Operations Research 57(1), 10-18 (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觀念,創造廢棄物回收的經濟價值。

第二項、閉環供應鏈的相關文獻

Govindan , Soleimani, & Kannan (2015) 從過去的文獻資料中,有關逆向物流 和閉環供應鏈的研究議題,大致可分類如下28

(1) 設計與規劃問題 (Designing and Planning)

研究題目環繞在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網路的設計與規劃。供應鏈設計的目 的在決定策略性的長期議題,重要的決策變項包含工廠的位置、容量等因素。在 供應鏈規劃的階段,最重要的決策變項為供應鏈網絡中的流量,又稱為中期的決 策變項,某些研究則同時揭示供應鏈設計和決策議題,或針對其中一部份為深入 的闡述,這些都可歸類在供應鏈設計問題。

(2) 調查 (Survey)

此類論文大範圍地試圖尋求實務解答,透過科學問題以問卷或面談的方式與 業者做互動研究。

(3) 價格與協同 (Price and coordination)

重要的討論介於供應鏈兩個體(如再製商與第二市場零售商)如何決定產品 價格並共創雙贏──贏的策略在於最適化價格與協同策略,以取得利潤邊際的平 衡。

(4) 不同類別研究 (Different studies)

有些屬於有價值的特殊類別之研究,試圖提升科學研究的層次。例如商業觀 點的研究、無線電射頻識別系統在閉環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重新定義閉環供應 鏈的價值鏈策略、用生態設計法制定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的策略,以及生態產業 發展等議題。

28Govindan, K., Soleimani, H., & Kannan, D. Reverse logistics and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explore the fu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40(3), 603-626 (2015).

(5) 生產規劃與存貨管理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有些研究於供應鏈網路與作業性決策變項有關,在供應鏈成本效率扮演重要 角色。產品與退貨(製造與再製造)同時發生,且這些研究中此種生產系統的存 貨控制政策是主課題。也有些研究聚焦於生產規劃與批量決策而非存貨議題。存 貨管理則是包含再訂購點(reorder point)、基本存量 (base stock)、經濟訂購量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等議題,另外有些論文則是針對規劃決策或營運 決策變項進行分析,稱為混和規劃 (hybrid planning)。

(6) 規劃 (Planning)

於供應鏈管理中有三種型態的決策層級──策略層、戰術層與作業層,也有 研究專注於規劃階層中網路個體間的品質決策,與策略或作業決策無關。

(7) 概念性與分析性架構 (Conceptual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這些研究分析某些理論或實務因素,在不同觀點下尋找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 鏈架構。舉例來說,Barker and Zabinsky (2008) 分析了 37 個閉環供應鏈個案進 行 分 析 提 出 階 層 式 架 構 , 並 就 該 架 構 進 行 檢 驗 29。 此 外 Setaputra and Mukhopadhyay (2010) 則針對逆向物流分成六種類別發展出研究分析架構 30。 (8) 回顧與局部回顧 (Review and partial review)

這些型態的研究試圖用文獻回顧/局部回顧(例如僅探討供應鏈設施),聚焦 於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例如Melo, Nickel, and Saldanha-Da-Gama (2009) 回顧 供應鏈設計中的選址模型,包括供應鏈網路結構、供應鏈績效衡量,並針對跨產 業的供應鏈網路之設施選址模式進行討論31

(9) 差異分析 (Different analysis)

這些研究專注在閉環供應鏈各類不同主題之量化與質化分析。例如針對交換

29 Barker, T. J., & Zabinsky, Z. B.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cision mak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1(4), 250-260 (2008).

30 Setaputra, R., & Mukhopadhyay, S. K.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 reverse logi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Systems and Management, 7(1), 19-55 (2010).

31 Melo, M. T., Nickel, S., & Saldanha-Da-Gama, F. Facility loc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6(2), 401-412 (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率和成本進行研究,或針對特定供應鏈中發展研究,或考量產品生命終結時的行 為價值分析以使供應鏈管理最佳化。

(10) 決策與績效評估 (Decision mak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此為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中的重要類別,研究各式各樣網路的績效評估、

修理策略……等。

(11) 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者之選擇 (Third Party Reverse Logistic Provider, 3PRLP) 3PRLP 是另一重要題材,它能直接改善產品品質,且能顯著影響產品成本及 價格。

(12) 運輸路徑問題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

就如配銷系統及網路最有效的相關策略之一,且總成本近乎相依於運輸成本,

在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中VRP 是最起作用的議題。

在Govindan , Soleimani, & Kannan (2015)的研究中也提到,未來可能的研究 議題則包括:

(1) 供應鏈成員間的相互關係 (Mutual interrelations)研究綠色供應鏈與永續 性的相互關係,或研究永續性的閉環供應鏈。

(2) 廣泛視野 (Comprehensive view):從獨立的觀點聚焦於逆向物流與閉環 供應鏈中各種形形色色的問題,如供應鏈網路設計中,第三方逆向物流提供者 (3PRLP) 之選擇價格(或規劃層級的決策)與協作問題。

(3) 修 改 現 行 非 決 定 性 的 方 法 (Modification to current nondeterministic approaches):先前的研究者對有關不確定性 (uncertainties),係以隨機方式 (stochastic ways) 處理,未來可考慮三種主要的方法:模糊邏輯 (fuzzy logic)、區 間法 (interval approaches) 與混沌理論 (chaos theory)。在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 領域,完全沒有發現區間法與混沌理論;但這兩種方法使用在有關不確定狀況下,

已取得重要研究成績;模糊邏輯則可以對非決定性方法做更好的延伸。

(4) 兩階段隨機與穩健最適化法 (Two-stage stochastic and robust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掌握不確定之隨機方式而論,研究者應考慮兩階段隨機法與穩健最適化技 術做為未來研究方向,以取代固定的隨機規劃。

(5) 預測 (Forecasting)

在不確定議題中另一缺口是預測參數法,僅有少數研究(多為概念性)討論 與分析預測參數,特別是在退回產品上。考量此議題做為一潛在研究領域,能導 致各式各樣的主題分析,如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中的長鞭效應。

(6) 不確定參數 (Uncertain parameters)

在不確定有關的大多數研究中,價格、需求與成本都是重要參數。無論如何,

這些並不僅是非決定性參數,因為有其他影響參數,例如產品退回率、生產延遲、

退貨產品品質、退貨產品接收時間、顧客自願退回用過的產品,與逆向物流與閉 環供應鏈網路中的各種風險,如社會、環境、經濟、政治(法律)與組織風險。

(7) 非線性規劃與凸最適化 (Nonlinear programming and convex optimization) 由於真實世界的問題常是錯綜複雜的,問題不能使用簡單線性規劃予以模式 化;而非常需要非線性規劃法模式化某些問題。此外,基於線性模式的易處理性,

常用來解決各式各樣繁複的非線性問題。在此狀況下,進階的凸最適化規劃方法,

開啟一個新的且有用的範式,妥善處理真實世界的問題。

(8) 其他方法 (Other approaches)

經由新的創新途徑取代常規的模型化方法,各式各樣的方法能賦予研究者能 力、發展與利益(當然也包括限制)。

(9) 精確解法(Exact solution methods) vs. 啟發 (heuristics) 解

一者確信分析與精確解,一者確信啟發與統合啟發解 (meta-heuristics),這兩 者間有不同的討論。事實上在許多個案,不同的方法在某些程度上可能更有效。

例如對一個大而繁的問題,利用啟發與統合啟發演算法無可避免,但我們無法知 道這些個案的解答品質。另一方面,分析與精確解法絕少適用於真實世界的案例 或非線性問題,因此在理論解與成功實務解法之間仍存在巨大鴻溝,也許趨近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算法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或混合演算法 (hybrid algorithms) 能呈現另一 可接受的方式,來解決理論與實務的繁複問題。

(10) 超越法則 (Beyond the rules)

透過分析有關隱藏法則,利用一些特殊方法於特定問題,某些有趣點能被發 現。例如分析「所有競賽基礎模型的解法、考慮價格與協作決策變項」之問題,

可發現研究者絕少使用趨近法 (Approximation methods);另一方面,模擬法則被 廣泛使用於各種問題。此種隱藏法則可被研究者打破,在解法上闡明新成就。

(11) 整合 (Integration)

一個新的考量就是將作業決策變項整合到戰術層或策略層。雖然策略決策變 項(如設計與產能)已成功的整合到戰術決策變項(如網路流),但作業決策變 項(如生產規劃與存貨決策)依舊分立。因此,我們似乎需要新方法,此方向從 理想主義來說,是將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網路中的決策變項,整合於三個決策

一個新的考量就是將作業決策變項整合到戰術層或策略層。雖然策略決策變 項(如設計與產能)已成功的整合到戰術決策變項(如網路流),但作業決策變 項(如生產規劃與存貨決策)依舊分立。因此,我們似乎需要新方法,此方向從 理想主義來說,是將逆向物流與閉環供應鏈網路中的決策變項,整合於三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