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中國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

時 間:97 年 4 月 3 日上午 10 時 地 點: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 訪問者:辛炳隆副教授

受訪者: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專案發展中心 張美華副主任 紀 錄:林宜蓁

訪談提綱:

1. 請問 貴單位參加「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執行情況如何?遭遇到哪些困難?

2. 請問 貴單位對於「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現行之運作模式與相關作業規範有 哪些看法與建議?

3. 請問 貴單位是否有辦理企業專班? 貴單位認為辦理企業專班有哪些優 缺點?

4. 請問 貴單位認為政府推動「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是否會對其他政府補助辦 理的職訓方案產生排擠效應? 是否會取代企業原本要辦理或勞工原本就要 參加之職業訓練?

5. 隨函所附是研究團隊針對學員訓練成效評估所設計之問卷,請問 貴單位 對於問卷內容有何修正建議?

6. 請問 貴單位對於「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未來的發展有哪些看法與建議?

訪談內容:

目前受訪單位有兩個部門負責承接「產業人才投資方案」,一為專案發展中 心,一為資訊科技認證訓練中心 ( ITCTC),兩者以資訊類別課程和非資訊類別

作為業務劃分依據。課程內容則依照開課綱領、產業核心類別與學校現有系所搭 配,並以學分班的方式開班授課。課程的設計多半考量市場需求,但也會積極開 發某些具潛力的市場,例如今年嘗試開中小創業班、會場展覽班。以過往開班招 生的情況來看,平均招生率都達九成,今年甚至可能全滿。

現階段提案的過程暫時沒有困難,但是因審核單位堅持分配原則,導致課 程通過核准的比例往往偏低,例如今年度提報40 個班別,僅核可 15 個班別,

如此一來容易產生行政成本和資源浪費。受訪者建議類似以年為單位,給予訓練 單位一定的經費配額,之後交由訓練單位自行決定開班類別和數量,主管單位 只需要聽取定期報告和結案報告即可。

不過「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在執行的過程中面臨幾項問題,首先是作業系統 操作不易,目前的TIMS 系統欄位、e 化和平台介面都很難使用,如果未來系統 可以和 word 、 excel 等軟體互通則較佳 。第二則是學員資料的勾稽問題,因學員參 訓前和結訓後所任職的單位未必相同,因此在後續資料的勾稽方面常有困難。因 此職訓局未來應該清楚界定學員資料究竟應以報名當時為準,或是以結訓後為 準。第三則是有關撥款的問題,因現行機制是由職訓中心於學員結訓後約兩個月 才會撥款,時間延宕太久。建議將撥款的動作交由承訓單位負責,等總帳目 list 出來再向上級核銷行政管理費即可。最後則是課程規範要求不清,核班標準模糊 , 缺乏一套清楚的指導原則,導致有些課程應開而無法開成,例如:英文簡報技 巧課程。

在企業專班的部份,因為文化推廣部希望和企業界HR 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所以也會推出一些比較有願景的課程,例如一些國際性證照課程。文化推廣部一 年大約會推出3-4 個企業專班的課程,今年提出 4 個班,每班人數 30 人。企業專 班最大的優點在於沒有招生風險,也不需廣告、宣傳費用,因此企業專班所費成 本較低。且有時候企業主管為了確保員工參訓內容和企業需求有關,反而比較支 持企業專班的形式,不鼓勵員工自主性學習,此現象在中南部較為明顯。但是職

訓中心規定,若學校單位要在中南部開設企業專班的課程,則必須有分校在當 地,如此一來常會出現因當地無分校,導致課程無法被核准的情形。至於在學員 的學習動機部份,企業專班和個人自主性學習的差異並不大,學員整體評估的 滿意度都超過80%。受訪單位企業專班多半都在白天和週末上課,利用推廣部資 源為主,方可確保學員學習品質。

至於在排擠效應的部份,受訪者認為以北部而言,「產業人才投資方案」並 不會對其他政府補助辦理的職訓方案產生排擠效應。因「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是針 對個人進行補助,且目前夜間課程也僅有職訓局開課。事實上此方案是在職勞工 的延伸,因此對文化推廣部的人員來說,只是重新執行一個專案而已。此外,文 化推廣部課程內容也會依照市場需求設計,故方案實施之後其他職訓方案所開 的班次仍差不多,並無太大差異。「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對於企業原本要辦理的訓 練影響也不明顯,因企業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此方案,且有些企業並不在乎補助 款,所以仍維持自辦訓練的情況。在勞工方面,課程的學員回流率約為50%,表 示「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已是一個持續性的方案,而且課程會依照產品線和月份 做區隔,因此方案實施並不會因此對勞工原本要參加的職業訓練有太多的排擠 效果。不過在中南部影響則較大,因當地終生學習的概念仍不普遍,受訪單位中 南分部的人員曾向受訪者表示,「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實施後,其他職訓方案的 推動業績減少很多,所以「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實施確實對其他的職訓方案產 生一定的排擠效果。

談到問卷設計的部份,受訪者認為學員參加訓練有時並非為了與工作需要 結合,僅是期待個人表現提升,因此成效很難完整評估。且依據受訪者推估大約 有六成左右的學員參訓動機只是為求新知,不見得會將所學用於工作上,不過 情況也會根據課程內容而有差別,例如參加「溝通與談判技巧」此類課程的學員 多半是業務或PM,所學和工作需要較有關聯。受訪者建議評估問卷應於課程期 中或期末發放 ( 第 10 或 15 ) ,而不要在結訓後才用電訪的方式訪問學員,否則週

學員可能因記憶模糊而無法準確答題。在指標權重設計的部份,受訪者認為需求 與目標預期的部份(問卷第二部分)應占 10%,而課程設計與執行的部份 ( 問卷第 三部分 ) 因涉及品質控管和市場運作機制的建立,故比重應最重,占 60% ,訓練 成效的部份(問卷第四部分)則占 30%。

對於「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未來的發展,受訪者希望能持續辦理。而對於職訓 產業的未來趨勢,受訪者認為產業供給面的部份牽涉到國民素質和企業對此產 業的看法,希望未來有更多外部機構投入,和政府單位共同建構職訓產業。而在 需求面的部份,目前只有培訓單位自行開發市場需求,導致需求不穩定也不明 確,未來若能活化需求並強化競爭,則職訓產業的發展將頗有可為。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成效評估計畫」訪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