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之研究"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

暑 期 在 職 進 修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導教授:李 麗 日 博士

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之研究

研 究 生:劉正雄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2)

I 謝 誌 終於走到這裡了,心中的喜悅與感動是無法形容的。這一路走來,要感 謝的人很多,在此給予幫助過我的人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首先,我要感謝李麗日教授,感謝您總是不厭其煩的提供我許多寶貴的 經驗,其是你的指導,讓我對於自己的研究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我才得以撰 寫出這份論文,對您的感謝不是光憑言語可以說完!此外,李星謙教授與江 志正教授二位口試委員,由於您們詳細且用心的建議,讓我的研究得以更加 完善的呈現,我十分感謝。也感謝中教大區社所的賴苑玲教授、薛雅惠教授、 許世融教授、陳德清教授、周國平教授、曹治中教授、葉憲峻教授以及郭紀 青教授給予我的學術指導,讓我在研究所的學習當中獲得許多啟發,進而茁 壯。其次,感謝苗栗縣所有參與這次研究的女校長們,要不是你們熱心且真 誠地與我分享屬於你們的校長職場經驗,這份研究也不會在此呈現出來,這 份難得的情緣,讓我每當想起來,亦是感動不已。再來,感謝所有陪伴我度 過這漫長學習的碩班同學:美月、淑華、佳雯、二姊、欣儀、朝基、大姊、 宏德、玉芳、明雄、憶凡、發哥、錫賢、明和、慧珊、曉凌、學姊、建傑、 義忠、曉雯、小新、高弘、偉豪以及德鴻。你們知道嗎?不曉得有多少的夜 晚,我腦海都浮現這個念頭:能和你們在這裡進修學習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 的事情啊!你們總是與我分享許多經驗訊息,不論是課內的,課外的,讓我 獲益良多;一起上台報告及出遊考察的各種片段,更是讓人懷念,我總是很 滿足的跟朋友說:我們這一班真的是「人情味」很濃的一班!此外,文苑國 小的眾多好夥伴,感謝你們不斷給我支持加油,讓我能在疲憊之餘振作起 來。

(3)

II

最後,我要感謝支持我進修學業的父母親、親愛的老婆、妹妹以及眾多 透過各種方式為我加油的好友們,你們是讓我前進的動力,我愛大家,也願 生命中的喜樂與祝福永遠降臨在你們身上!

(4)

III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運用復原力觀點探討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工作上 的經驗,研究對象為苗栗縣擔任正式校長資歷2年(含)以上之女士。本研 究採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透過聆聽、訪談與實際接觸,深入了解國民小 學女校長在職場上工作的經驗,並進行詮釋分析。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 一、 瞭解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 二、 瞭解影響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工作經驗的因素。 三、 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工作的復原力情形。 本研究發現的結論如下: 一、 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之經驗主要可分成四個面向探討:擔任校長 的緣由、教育現場上的深刻印象、性別差異所帶來的影響、給有志走 行政女教師的建議。 二、 影響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之因素可分成兩個部份來了解:有利因 素包含可供學習的楷模、善用女性特質及新時代女性價值觀;不利因 素包含角色衝突、性別刻板印象、人際關係的麻煩及性別角色的標準 不一。 三、 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之復原力情形則可歸納三個層面了解:個人 層面、家庭層面、社會層面。 (一)個人層面:自我概念-堅持、責任、自我要求,坦然接受與正向思 考-樂觀、積極進取。 (二)家庭層面:良好的家庭溝通、正向的家庭氣氛、得到家人的支持與 家庭有楷模。 (三)社會層面:提升女性的自我價值感、提供情緒與語言上的支持、社

(5)

IV

會支持網絡、環境提供的資源與朋友的扶持等五項。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現任女校長、有 志朝行政發展之女性教師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字: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

(6)

V

A study on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s resilience in Miaoli County

Supervisor: Lee, Li-Jih, Ph. D. Student: Liu, Cheng-Hsiung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workplace experien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in Miaoli County with the use of resilience perspective. The study targets are women with the qualifications of Miaoli County as the official presidents for two years (or more).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way of gathering data is in-depth interviews. Through listening, interviews and contacting with the targets, the researcher c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and try to interpret and analyze the understanding.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1. Understand the workplace experien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2. Understand the factors of impacting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3. Study the resilience in the workplace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to study: the reasons as the principal, the deep impression of the education scenes, the impacts from gender differences, the

(7)

VI

2. The factors of impacting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 understand: the favorable factors include a model for learning, the use of femininity and the new-era female values; negative factors include role conflicts, gender stereotypes, the troubles in relationships and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of gender roles. 3. The resil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headmistresses’ workplace experienc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levels to understand: Individual Level, Household Level, and Social Level.

(1)Individual Level: self-concept - persistence, responsibility, self-demands, and to accept it with positive thinking - positive, proactive.

(2)Household Level: a good family communication, positive family

atmosphere, supports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a model family.

(3)Social Level: to enhance women's self-esteem, to provide emotional and

verbal supports, social supporting networks,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riends".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s promotes sugges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the current headmistress, the female teachers aspiring towards the executiv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for reference.

(8)

VII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復原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女性職場經驗之研究 ---23 第三節 國民小學女校長之工作情形---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2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56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效度---58 第七節 研究倫理的考量---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3 第一節 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經驗之探討---63 第二節 影響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經驗之因素---79 第三節 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經驗之復原力情形---86

(9)

VIII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9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3 參考文獻 ---105 中文部份---105 西文部份 ---113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11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20 附錄一 訪談大綱---121

(10)

IX

表 次

表 1-1 歷年勞動力人口數與參與率---2 表 1-2 歷年國民小學校長人口數與比率---3 表 2-1 復原力的意涵---11 表 2-2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17 表 2-3 各級學校女性教師人數及所佔比率(89-98 學年度)---35 表 2-4 歷年全國各縣市國民小學女校長人口數與比率---36 表 3-1 受訪者之資料簡介---48 表 3-2 訪談對象資料編碼原則---58

(11)

X

圖 次

(12)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運用復原力觀點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 並瞭解其影響因素及復原力情形。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是研究背景,第 二節是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三節是名詞釋義,以下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節旨在述說研究者在探討研究主題之前所處的社會環境狀況,以及本 研究之價值所在。本節一共分成三個部分,一是女性勞動人口增加,二是國 民小學女校長比率偏低,三是女校長復原力相關研究匱乏,以下分別陳述 之。 一、女性勞動人口增加 近年來,由於女權意識的抬頭,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願意走出家門,為這 個勞動市場貢獻心力,這也使得在勞動市場上,女性工作者所佔的比例越來 越多,甚至超過所有女性人口的一半。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統計報告(見表 1-1)發現,2009 年女性勞 動力人口為 473.7 萬人,較 2008 年增加 5.7 萬人,且由近 10 年資料觀察 得知,女性勞動力人口呈逐年增加趨勢,平均年增率 2.3%,遠高於同期間 男性勞動力人口年增率之0.6%。此外,2009 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 人口占民間人口之比率)為 49.62%,與 10 年前(1999 年)相比,亦增加 了3.59 個百分比。 由上述資料可知,在這個女性主義抬頭的現今,女性工作者在這個勞動 市場上的重要性及比率上,顯得越來越重要及多數。

(13)

2 表1-1 歷年勞動力人口數與參與率 年別 勞動力(千人) 勞動力參與率(%) 合計 男 女 合計 男 女 1999 年平均 9,668 5,812 3,856 57.93 69.93 46.03 2000 年平均 9,784 5,867 3,917 57.68 69.42 46.02 2001 年平均 9,832 5,855 3,977 57.23 68.47 46.10 2002 年平均 9,969 5,896 4,074 57.34 68.22 46.59 2003 年平均 10,076 5,904 4,172 57.34 67.69 47.14 2004 年平均 10,240 5,968 4,272 57.66 67.77 47.71 2005 年平均 10,371 6,012 4,359 57.78 67.62 48.12 2006 年平均 10,522 6,056 4,467 57.92 67.35 48.69 2007 年平均 10,713 6,116 4,597 58.25 67.25 50.54 2008 年平均 10,853 6,173 4,680 58.28 67.09 49.67 2009 年平均 10,917 6,180 4,737 57.90 66.40 49.62 較1999 年增減百分比 12.92 6.33 22.85 -0.03 -3.53 3.59 資料來源:出自行政院主計處(2009)歷年人力資源調查重要項目季節調整 結果(節錄)。 二、國民小學女校長比率偏低 但在此,耐人尋味的是,在國民小學的工作職場中,女性從事職場的人 員比率雖然佔大多數,但女校長在整個校長人數所佔的比率卻不是我們所想 像的佔大部分。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09)統計報告(見表 1-2)發現,2009 年國民小 學女校長人數為743 人,較 2008 年增加 21 人,數量與女性勞動人口一樣 呈正成長。但反觀她們在校長人數所佔的比率,我們發現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14)

3 在2009 年是 49.62%,而女校長 2009 年在國民小學校長所佔的比率卻僅僅 27.95%。兩者相較之下,國民小學女校長的比率是遠遠不如女性勞動參與 率的,而這當中,似乎有我們可以去了解的課題。 表1-2 歷年國民小學校長人口數與比率 年別 國民小學校長(人數) 國民小學校長比率(%) 合計 男 女 合計 男 女 2001 年 2,611 2,100 511 100 80.43 19.57 2002 年 2,627 2,063 564 100 78.53 21.47 2003 年 2,638 2,035 603 100 77.14 22.86 2004 年 2,646 1,997 649 100 75.47 24.53 2005 年 2,655 1,983 672 100 74.69 25.31 2006 年 2,651 1,959 692 100 73.90 26.10 2007 年 2,651 1,946 705 100 73.41 26.59 2008 年 2,654 1,932 722 100 72.80 27.20 2009 年 2,658 1,915 743 100 72.05 27.95 資料來源:出自教育部統計處(2009)教育統計(節錄)。 三、女校長復原力相關研究匱乏 隨著女性在職比率人口逐漸增加,女性主管的研究亦跟著水漲船高,大 量出現,而同屬於女性主管的國民小學女校長之研究論文也跟著受人重視。 然而,有關國民小學女校長相關研究,大部分圍繞在其領導風格與組織氣氛 (江俊穎,2007;吳佩樺,2007;張芳綺,2005;陳怡君,2004;陳淑美, 2007;曾秀鳳,2005;黃美惠,2004;黃淑芳,2005;廖螺汾,2006;劉麗 慧,1985;賴佳敏,2000;戴振浩,2001;謝昭祥,2005),亦有談論其生 命歷程(朱淑如,2006;鄭茱月,2002),鮮少有專門探討其職場復原力情

(15)

4 形。由此可見,復原力在國民小學女校長這方面的研究是如此的不足與匱 乏。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發現,在這女性逐漸增加參與勞動且勞動參與率將 近過半的同時,國民小學女校長相對於男校長的比率是如此的低,這背後似 乎有值得去探究的原因。到底是這個職場對於她們產生了哪些問題?亦或是 在其它方面她們所考慮的事項,這些等等都等著我們去了解與知道。故本研 究欲藉著復原力的觀點,去了解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為何? 進而讓其能在這個職場上能有更多人參與,並能展現其風采。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在男流(man- stream)社會中,女性長久以來是備受壓抑的群體。不過 隨著西方世界女權運動的蓬勃發展,女性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自主意識日 益揚升,傳統的性別角色分派受到質疑與挑戰,有越來越多女性走出家庭, 踏入社會一展長才(呂寶靜,1999;梁文蓁,2000;潘淑滿,2005)。研究 者也因此針對越來越多參與勞動的女性人員做相關的研究,藉此更能清楚的 體會到女性在這方面與男性所遭遇到的問題是否有不同之處。本節一共分為 兩部分,一是研究動機,二是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隨著時間的流轉,在教育體系階層中,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的女性教師勇 於突破傳統規範與本身性別角色的限制,以傑出的表現展現實力並且選擇了 與教學生涯不同的行政工作,從原先教師的角色一路晉升到主任、校長。 然而,事實上,在教育專業生涯的社會化過程中,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還是存在,故女性想要從教學轉進行政是比較困難的。劉鳳英(2000)曾指 出在國小校園中常可見到:校長是男的,老師是女的;在課、職務的安排方

(16)

5 面,通常訓導主任、體衛、訓育組長多為男性,因為覺得男性比較有威嚴、 有能力,女老師則多擔任輔導、合作社、文書等工作,因為具有愛心、細心 等特質;低年級級任儘量以女老師為優先考慮,高年級級任則傾向由男老師 擔任;在一般正式的會議場合中,發言者仍以男性校長、主任、教師居多, 而女性教師多從事倒茶、紀錄等服務性質的工作;在教師團體的聚會中,大 家經常會鼓勵男性同仁不要一輩子當小教員,應該去考主任、校長或走其他 教育行政路線,否則會「沒出息」;對女老師卻只要求做個負責、有愛心的 好老師,並且能照顧好家庭就夠了。而在推動學校行政工作時,女性常受到 刻意的、無情的質疑、批評、反對,因此感受到來自家庭與學校的雙重壓力。 陳宜宣(2001)研究指出女性領導者對自己的要求很嚴謹,無形中增加心理 壓力,又因性別刻板印象及男性自尊作祟,女性主管比較難得到男性部屬的 接受、尊重與信任。故本研究欲針對國民小學女校長瞭解其職場工作之經驗, 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而根據教育部(2010)各級學校概況簡表顯示,98 學年度全國國民小 學教師人數共計 99,164 人,其中女性教師人數為 68,075 人,佔全體 68.65 %,由此可知女性教師的人數在國民小學教學場域中居大多數。然而依資料 也顯示,98 學年度全國國民小學校長人數共計 2,658 人,其中男性校長人數 為1,915 人,佔全體 72.05%;女性校長人數為 743 人,佔全體 27.95%。由 上述資料得知,在國民小學當中,有大量的女性投入其基層的教育工作,但 在校長職務工作上,則大部分由相對少數的男性擔任,這與梁文蓁(2000) 研究發現在女性居多數的教育組織中,男性仍佔有相對多數及相對高層的行 政領導職位之說法一致。容易使人產生「男性適合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女性 適合擔任男性部屬」的印象(李惠茹、唐文慧,2004)。就性別平等的現代, 女性在擔任校長行政工作上的比例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為何女性教師在 國小教師中佔大部分,而擔任校長的比例卻明顯偏低呢?是這個職場她們比

(17)

6 較沒有興趣,亦或是她們有其他的考量,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釐清的。故本 研究欲瞭解影響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的因素為何?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Werner 自 1950 年開始,與他研究團隊的針對夏威夷的 698 名高危險群 嬰兒,做了一項橫跨 40 年的研究,研究發現,雖然這些兒童同樣生活在擁 有許多危險因子的環境之下,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兒童在長大後變成了有能力 的青年,對自己具有樂觀的想法,並且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愛、能工作的, 對於未來也是充滿希望的,並沒有因為身處逆境而自暴自棄走上歧途 (Richardson, 2002;Walsh, 2003;Werner & Smith, 1982)。而這項研究給了復 原力一個重要的觀念,在之後的研究中,陸續發現類似的結果,復原力觀點 的應用開始蔚為風潮,普遍被使用在各項領域。 在後續的相關研究中,學者發現一些雖然身處於逆境的個體,卻依然展 現出正向良好的適應結果;於是學者們歸納出復原力的重要內涵。認為個體 在遭遇危險因子時,保護因子可以保護身處逆境的個體,使其有正向的因應 方法,達到復原力的樂觀結果;隨著研究對象、研究環境、研究範圍的不同, 保護因子被區分為內在保護因子和外在保護因子,而外在保護因子因應於各 種環境場域中,又被劃分為家庭保護因子、學校保護因子、社會保護因子等 等。當個體面對危險因子時,保護因子若能協助個體不因為逆境而從此失敗 墮落,反而可以正向適應時,復原力的正向結果因此展現。故本研究欲探討 國民小學女校長從遇到逆境到正向適應,其在職場上的復原力情形,此為研 究動機之三。 二、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一) 瞭解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之工作經驗。 (二) 瞭解影響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工作經驗之因素。

(18)

7

(三) 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工作上之復原力情形。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復原力

復原力被視為一種,處於有意義的逆境脈絡中,卻依然能有正向良好的 適應(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 ),也就是正向結果的展現。在國內外 的研究中,習慣將復原力的內涵歸納為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危機因子可定 義為一特定的經驗或事件,其存在會使負面結果發生的機率提高(葉佐偉、 鍾偉恩、林亮吟,1998),而保護因子則是一種舒緩危險因子所產生負向適 應的機制,一般可分成個人、家庭、環境。而本研究中的復原力觀點意指透 過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角度,去關注那些過去長期以來處於性別刻板印象 或被社會傳統規範所壓抑的對象或團體,使她們得以發展出自己的特質及方 法、增加了解及提升自我應變能力,清楚自己是可以的、有技巧去突破困境 的,達到身心進化的一個過程。 二、國民小學女校長 女校長係指依國民教育法第九條規定,由縣(市)立國民中、小學校長, 由縣(市)政府組織遴選委員會就公開甄選、儲訓之合格人員、任期屆滿或 連任任期已達二分之一以上之現職校長或曾任校長人員中遴選後聘任之相 關女性教育人員。本研究所稱之國民小學女校長係指 98 學年度苗栗縣公立 國民小學擔任校長的女性教育人員,且實際擔任校長年資需超過2 年以上。 具候用校長人員資格,卻未實際擔任主管職務者,以及現任代理校長皆不在 本研究範圍之列。此外,擔任主任及組長職務之國民小學女性教育人員亦不 在本研究範圍之列。

(19)
(20)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主題為運用復原力觀點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在職場上的工作 經驗。研究者針對國內外相關文獻加以蒐集、整理,以瞭解國民小學女校長 在職場上的工作經驗,再運用復原力觀點加以分析、檢視,進而明瞭其復原 力的情形。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是復原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是 女性職場工作之研究,第三節是國民小學女校長之工作情形,以下將分別敘 述之。

第一節

復原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一、 復原力的源起與發展 復原力(resilience)之觀念起源於1950年代,當時Emmy Werner在夏威夷 Kauai島上所做的縱貫性研究,以當地出生貧窮、先天環境不利的698位小孩 為樣本,發現有三分之ㄧ的小孩儘管在較不良的環境中長大,仍成為有愛心、 有能力、有自信、敢夢想、敢追求的成年人(Jew, Green, & Kroger, 1999;Rak & Patterson, 1996;Richardson, 2002;Walsh, 2003;Werner & Smith, 1982)。 而後在1970年代,有一群學者發現某些來自低社經背景、父母離異、雙親精 神異常的兒童,在其後的個人發展,並不會因為這段不愉快的過去,對其造 成負面的影響,反而在這些逆境當中正向適應良好,而研究結果發現「復原 力」是影響其調適成功與因應行為的主要因子,復原力的概念由此崛起,被 視為一種「能夠協助個體適應環境,對抗壓力,於異常環境當中正常發展的 個人特質」(林志哲,2007;Block & Kremen, 1996;Masten & Reed, 2002; Tusaie & Dyer, 2004)。自此復原力的概念益加蓬勃發展,影響所及,不論在 企業界、教育界、心理學、社會工作、社區心理學、護理工作等皆提及復原 力的概念,廣受各領域運用。

(21)

10 二、復原力的意涵 復原力的概念是源自拉丁語中的 resilio,意思是回到原處,例如在自然 生態環境中的壓力狀態下存活下來的能力。韋氏大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 2004)則指出,resilience 在個人方面上有二個意義:(一)它是當一種個體 遭受傷害後可以快速回復其大小型態的能力,尤其是在對抗極大的壓力下; (二)復原力是一種可以輕易地從改變或不幸中快速回復正常或適應的能力。 早期常使用不同的專有名詞來代表,如「不易受傷害」(invulnerable)、「適應 行為」(adaptational behavior)、「抗壓力」(stress-resistant)、「適應能力」 (adaptational ability)(李佳容,1994;李俊良,2000;Masten & Reed, 2002; Rak & Patterson, 1996)。

至於Luthar 和 Zigler (1991)則認為復原力指的是在行為上明顯能成功 應付重要發展的任務。Waters 和Sroufe (1983)更指出個體在他們所處環境中 是主要的決定者,決定自己該如何朝正向前進。Masten 和 Coastworth(1998) 提出了兩個判斷依據:1.對個人來說,生活中產生重大威脅;2.個體發展的 適應或產生的處理方式是好的。個體具有或學習到的某些特質,而這些特質 或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影響,使 其雖處於危險與壓力情境,仍可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因之發展出健 康的因應行為(蕭文,2001)。至今,儘管學者對其觀點不同、應用領域不同, 但對於“resilience”的詮釋,不外乎提及面對逆境,順利因應的能力,皆與困 境的面對和正向適應能力的增長有關。基於本研究探究之焦點在於瞭解這些 國民小學女校長如何藉由內在復原力的充盈提升,進而減低、扭轉、消滅外 在職場工作環境壓迫之影響,故採用「復原力」一詞。對於復原力的意涵, 因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領域及強調的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見解。在此茲將相 關學者之觀點依年代順序整理如下(見表2-1):

(22)

11 表2-1 復原力的意涵 研究者(年份) 復原力的意涵 Luther & Zingler(1991) 是一種能力,能克服及適應重大壓力與逆境,行為 上明顯能成功應付重大改變的任務。 Egeland, Carlson, & Sroufe(1993) 是一種成功適應、能勝任的能力。即個體處在高壓 或挫折情境中,運用個人內在或外在資源,以解決 問題,積極朝正向發展之能力。 Rutter(1993) 復原力是面對壓力和創傷事件的正向積極反應,是 一種如何面對危機情境的歷程,並非一種固定的特 質。 Henderson & Milstein (1996) 個體回升或向上的力量,儘管於不利環境亦能發揮 於各種領域上成功適應的能力。

Rak & Patterson (1996)

是一種能力,可以迅速從疾病、沮喪、困境中復原。

Grotberg(1997) 是促進個體面對與克服困難的一種能力,且此種能 力藉由面對逆境而彰顯。

Jacelon(1997) 面對問題逆境時恢復的能力。 Fraser & Richman

(1999)

挫折復原力是對生理、環境和其他影響的一種動力 性的回應。

Jew, Green & Kroger(1999)

個人與環境互動過程中所衍生出來。

Luthar & Cicchetti (2000)

復原力不只是一種個人特質,也是一種反應個體在 困境中正向適應的歷程。其歷程是個體內在與外在 環境兩者交互影響的結果。

(23)

12 表2-1 復原力的意涵(續) 研究者(年份) 復原力的意涵 Masten (2001) 個體面對困境、危機或挑戰性環境,能成功表現正 向發展的一種歷程。 Newman (2002) 無論個體是遭受到個人的、家庭的、或者是其他面 向的困難,不受困難削減其力量而達到健康的適應。 Richardson (2002) 復原力是一種內在的動機力量,包括自我實現,利 他行為和內在和平。 Walsh(2002b) 能抵抗困難並從逆境回升的能力。 Connor & Davidson (2003) 復原力是一種特質,可以建立個體正向適應逆境。 Wolin (2003) 挫折復原力不是最後結果,而是一個發展和適應的 持續過程。 Bonanno(2004) 復原力是一種能力,指維持個體穩定平衡的狀態。 Tusaie & Dyer

(2004) 復原力是危險因子與個人特徵、家庭因素或環境的 保護機制相互影響與平衡的過程 Newman (2005) 復原力像是正向應對處理困境的適應能力。 蕭文(1999) 復原力是個人具有的某些特質或能力,具有保護作 用,使個人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時,能發展出正 向的因應策略。 李俊良(2000) 復原力意指從疾病、挫折、失敗或其他種種逆境中 復原的能力,並且可藉由學習而來。

(24)

13 表2-1 復原力的意涵(續) 研究者(年份) 復原力的意涵 朱森楠(2001) 個體面對內外壓力困境時,激發內在潛在認知、能 力或心理特質,運用內外資源積極修補、調適機制 的過程,以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 陳佩鈺、林杏足 (2004) 復原力意指一個人具有的能力,能使處於危機或壓 力情境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力、或長 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正向的因應策 略,而具有成功適應能力的表現。 馬于雯(2005) 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發展出的某種認知或情感的心 理特質。此種心理特質使個體對抗逆境,而成功的 從逆境回復。 江志正 (2008) 個體與環境互動會累積復原力的程度,復原力是 人的一種內在心理特質,生活中環境的一切足以 改變此種力量,此係個體面對與適應週遭一切的 方式,它是一種動態的循環,時而強時而弱。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各領域對復原力的意涵,我們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點: (一) 復原力是連續的動態歷程 復原力不僅是結果,也是過程。從開始到結束,這一連串的過程中包含 著危機逆境的產生、心理素質的提升、環境資源的支援、正向適應的發展等, 透過復原力的方式協助個人找出挫折感的來源,運用個人特質、社會資源和 現有的機會來克服不利的因素與障礙。

(25)

14 (二) 復原力強調「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關係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是復原力的兩大內涵,「保護因子」因危 險因子產生而得,「危險因子」因保護因子而生。復原力重視個案危機的處 理,認為個人可透過所擁有的個人特徵、家庭因素或環境保護為自身的困境 做面對因應,當然也需要為自己處境與問題負責。「危險因子」與「保護因 子」的獲得並非全部都是外加,而是來自個人特徵的覺醒,是心理素質增強 的過程,其最終目的在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 (三)復原力受到多重面向的交互影響 復原力所涉及的面向並非僅侷限在個人本身的活動上,它是藉由能力的 提升與發展,透過學習、資源的分享與支持,使人們能夠在一個既定的環境 系統及逆境挫折中運作。因此復原力的探討可包括在個人、家庭、環境等多 個面向上,是彼此交互影響的過程。 三、復原力觀點的分析 復原力觀點(resilience perspective)的發展是受到七、八十年代社會工 作的影響(趙善如,2006)。當時學者在研究家庭相關問題時,大都從病理 學的缺陷觀點(deficit-based perspective)去探討家庭不足之處。但在近20 年來,典範已經有逐漸轉移的趨勢,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是從健康的角度切入, 尋求家庭的復原力(family resilience)(Ganong & Coleman, 2002;Patterson, 2002;Walsh, 2002a)。因此在2002年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第64期 的主編Ganong 和 Colemand,在整理與分析近年來的家庭研究後即宣稱, 我們可能正進入了復原力的世紀(We may be entering ageof resilience),而 有了復原力觀點的發展。

時至今日,復原力觀點運用在相當廣泛的層面上,但是要如何知道復原 力是否真的達成其效果呢?又當事人要如何知道自己是藉由哪些因子產生

(26)

15 正向適應的呢?這就必透過復原力的分析來瞭解。然而,進行復原力結果結 果的分析是件既困難又複雜的工作,因為復原力本身是結果,也是過程。因 此,透過對於復原力因子來檢視有其必要的。 復原力的發生是經由個體所處環境、事件的背景脈絡、危險因子(risk f a c t o r ) 、 保 護 因 子 ( p r o t e c t i v e f a c t o r ) 以 及 正 向 適 應 ( p o s i t i v e adaptation)的結果而獲得(Fergus & Zimmerman, 2005)。換言之,復原力的產 生以及結果,都必須透過危險因子、保護因子來檢視了解分析,以下就這二 項因子來做敘述。基於復原力本身強調優勢觀點,研究者將針對保護因子做 特別說明。

(一) 危險因子

影響個體心理健康,使負面結果更容易發生意外的事件或情況的壓力情 境就被稱為逆境或危險因子(Masten & Coatsworth, 1998)。危機因子的產生有 可能是單一事件,如意外;也有可能是橫跨了多種層面,或者集合了多起負 面的事件,如虐待、霸凌、離婚等等。曾文志(2006)指出這些危險因子即是 逆境的指標。危險因子在生活當中經常是共同發生,而且隨著時間也會引發 其他的相關危險因子,產生堆疊交錯的存在現象(Miller, 2003)。 (二) 保護因子 有助於個體在危險因子或逆境中獲得正向適應的因素,被視為保護因子 (protective factor),或復原力因子(resiliency factor)(Alvord &

Grados, 2005;Tusaie & Dyer, 2004)。而保護因子又可分為內在保護因子及外 在保護因子兩部份。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徵、心理素 質;外在保護因子則是指在家庭、學校和環境中能擁有促進個體適應的因素。 當個人的內在保護因子與外在保護因子能產生交互作用時,就能使個體發生 適應的效果(Christle, Jolivette, & Nelson, 2000;Rutter, 1993; Tusaie & Dyer, 2004)。

(27)

16 Werner 和 Smith(1982)則是最早提出保護因子觀念的學者,他們認 為,個體在逆境中成長是受到保護因子的影響,並將保護因子分為五大類, 分別為人格特質、個人技能與價值觀、家庭支持與家庭結構、社會網路中其 他人員的影響、整個社會可用的資源共五類。一般來說,保護因子的細項很 多,但往往因為學者切入的角度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分類,但其實本質都是 一樣的。以下就以常看到的分類分述: 常欣怡、宋麗玉(2007)綜整相關復原力的研究,把保護因子在一般情 況下區分為個人層次及外在支持系統層次,個人層次包括問題解決能力、樂 觀態度、尋求新奇的經驗、獨立、對生命傾向於正面的看法、自信心、適應 力、負責任等;外在支持系統層次則包括溫暖的親子關係、支持性的網路、 家庭凝聚力等。 而張美儀(2005)、黃德祥(2008)亦綜整復原力相關文獻將復原力之 保護因子,統整為個人、家庭、學校、社區等四方面來探討: 1. 個人層面:主動性、良好氣質、彈性、適應性、具內控歸因、責任感、 幽默感、 挫折忍受力、自尊心、正向思考、樂觀、自主與警覺的能力、 同理心、良好智能、自我概念、具現實感、安全感、正義感、社會因應 技巧、問題解決技巧、社交能力、目標任務導向、文化覺察力、對負向 感受的調節力等。 2. 家庭層面:擁有關愛的家庭、正向的家庭環境及連結、與被照顧者維持 一致、得到家庭的支持、溫暖、正向的關係、良好的家庭溝通、家庭有 楷模、對孩子賦予高期待但符合現實、家庭責任感、有責任感的父母、 擴充的支持系統如父母、朋友、參加學校事務、能與其他有能力的成人 關係連結等。 3. 學校層面:參與學校事務做決定的機會、父母參與學校、對學校高度期 望、對學生賦予高期待但符合現實、照顧、支持學校氣氛、清楚的規則、

(28)

17 有效的課程設計教學,並且教師還要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傾聽學生 的心聲、接納學生感受、以尊重、同情與和藹的態度來對待學生,以滿 足其心理需求等。。 4. 社區層面:正向的社區規範,如提供照護、允諾、創造沒有藥物濫用的 環境、以及參與社區事務、有支持的朋友、鄰居、工作機會、對群體活 動具歸屬感且能有意義地參與、擁有社區價值觀、有關懷的鄰居。 此外,研究者最後亦整理歸納出在學者認為不同特殊情況下面臨到危險 因子所需要的保護因子,整理如下(見表2-2): 表2-2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 研究者(年份) 危險因子 保護因子 Elder & Conger (2000) 經濟危機 家庭有強烈的聯繫、在工作上與社會 領袖上扮演積極的角色、積極參與教 會、積極參與教會學校、社區生活等。 Sacker & Schoon (2007) 弱勢學生 父母抱負、期望、對教育的支持、自我 抱負。 蔡素妙(2001) 地震 減輕負向關注、正向積極的思考、正向 積極的行動、性格堅毅、性格樂觀、與 更不幸者比較、樂於助人、重建家園、 穩定家庭經濟、連結情感為家人堅強、 改善溝通、重建生活秩序、分工合作肩 負起新角色責任、社會支持力量、社會 文化影響、穩定的物理環境、或時間的 力量等資源之作用。

(29)

18 表2-2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續) 研究者(年份) 危險因子 保護因子 林秋燕(2003) 失戀 中等以上的社交能力、正向樂觀、自我 認同、相信他人、自我覺察與行動力、 家人與親戚、朋友與同事、新的戀人、 所讀科系的優勢、生活圈變大、與當兵 的忙碌、實現夢想、減肥與運動、抒發 情緒的方法、及獲得能量。 黎欣怡(2004) 性騷擾 問題解決的因應、態度溫和、立場堅 定、自主地表達、瞭解自己的需求與申 訴底限、談判技巧的使用、自我肯定、 自我期許的力量、學習放下、情感的釋 懷、負面情緒的處理與宣洩、遇到困難 不放棄的韌性、感受外界的支持與善意 視生命中的挑戰為成長的機會、積極地 尋求他人建議與協助、積極尋求諮商與 法律資源、懷抱希望、豁達人生態度的 展現。 曹桂榮(2004) 喪偶 正向認知、個人特質、處置策略、社會 支持。 羅文苑(2005) 學業挫敗 如同水般的適應能力、問題解決取向、 高度的自我價值、內控性格、意志力、 樂觀的人生態度與同理心、家庭的支持 與期待、教師的鼓勵與指導等。

(30)

19 表2-2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續) 研究者(年份) 危險因子 保護因子 張妙如(2005) 婚姻暴力 思考與認知能力、適當的獨立性、主動 性、良好的自尊、對生活的確定性、合 於社會變遷的道德觀、幽默感與樂觀態 度、信仰、支持的成人、支持的家庭環 境。 丁嘉妮(2007) 病人相處 改變環境的能力、發現自己生活的樂 趣、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有助人 的期待、能分享有助適應。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復原力的內涵著重於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的關係,故本研究 將復原力觀點的分析聚焦在二大因子,分別為危險因子、保護因子,欲運用 復原力觀點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工作上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進而瞭解 其復原力作用的情形。 四、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如前所述,自1970年代以後,復原力的研究及文獻開始大量出現並引起 廣泛的討論。之後復原力的概念普遍被運用於各大領域的研究與實務工作上, 舉凡教育界、心理學、社會工作、輔導諮商等皆提及復原力的概念。 Tusaie 及 Dyer (2004)在回顧歷史上的復原力發展一文當中,特別指出 復原力研究已開始著重於探討生涯更迭時期所造成的問題,其中包括發展階 段性的更迭:如入學、獨立、開始工作、開始為人父母;除發展階段性更迭 之外,也包含人生中不可預期之事件:如天災、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等。生 涯更迭無論是因階段性的發展或是不可預期事件而來,更迭時期個體免不了

(31)

20 承受壓力、面臨困境,但卻提供機會讓個體學習運用能力或資源而變得更堅 強,這些過程就是復原力的表現。 研究者利用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查詢「復原力」(resilience) 相關論文達107 筆(檢索日期:2011 年5月2日),其所涵蓋之領域、研究 對象與研究主題不盡相同,由此可見復原力理論的蓬勃發展與運用。基於本 研究欲運用復原力觀點探討國民小學女校長職場之經驗,研究對象為國民小 學女校長,故在此茲將近年來國內涉及女性之復原力相關研究,將其對復原 力中保護因子分為個人、家庭、社會以下三個層面陳述之: (一) 個人層面 傅琇悅(2001)在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 係研究中發現年輕女性工作者的生涯阻隔偏低,生涯動機偏高,較常採取問 題解決和邏輯思考的因應策略,而較少採情緒逃離策略。而在不同年齡、職 業類型、總工作年資和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的年輕女性工作者,在生涯阻隔、 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上達顯著差異,其中尤以職業類型最為顯著。至於生涯 阻隔高的年輕女性工作者較會採取情緒逃離策略,生涯動機高的年輕女性工 作者則較會採取各種因應策略,而不同的生涯阻隔和生涯動機在情緒逃離策 略上有交互作用效果。最後指出生涯復原力和生涯洞察力愈高的年輕女性工 作者,愈會採取正向因應策略。其中尤以企業型年輕女性工作者更為明顯; 而事務型的年輕女性工作者總工作年資愈長,即使個人條件的阻隔較高,若 擁有較大的外在支持,也較會採取正向因應策略。 林秋燕(2004)在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利用深度訪談一位 女性大學生得知,在個人方面之保護因子應包括現在所經歷的成功經驗、他 人的成功經驗與自己以往的幹部經驗、中等以上的社交能力、正向樂觀、自 我認同、相信他人、自我覺察、行動力、自制力、抽離危機因子、好強不服 輸、能學習與回顧。而楊馨華(2007)在一位生涯轉換成功者之復原力研究

(32)

21 中利用敘說研究發現復原力的促動過程在個人特質方面,包括獨立性、良好 的溝通力、求勝特質、堅持力。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發現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在女性的個人層面應包生涯 動機高、他人的成功經驗與自己以往的幹部經驗、中等以上的社交能力、正 向樂觀、自我認同、相信他人、自我覺察、行動力、自制力、抽離危機因子、 好強不服輸、能學習與回顧、獨立性、良好的溝通力、求勝特質、堅持力等。 (二) 家庭層面 林秋燕(2004)在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整理出復原力展現 分為三種模式,分別為免疫模式、補償模式及挑戰模式。當中亦提及在家庭 方面之保護因子應包括家人與親戚。張妙如(2005)亦在婚姻暴力受虐婦女 復原力的展現使用深度訪談指出在家庭方面之保護因子應包括支持的家庭 環境。而周大堯(2006)在其脫貧婦女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初探研究中藉由個 案研究發現脫貧歷程是具有脈絡可的,復原力中的保護因子具明顯功能,孩 子是重要的支撐力量。 凃冠如(2007)在已婚婦女經歷失去胎兒之復原力研究中知道「生物性」、 「心理性」、「社會性」、「文化層面」等四大層面阻礙失去胎兒婦女復原 歷程之危險因子,家人支持歷程是有助於失去胎兒婦女復原歷程之保護因子。 而其研究結果更認為個體若立即有效因應危險因子,正視其存在、嘗試行動 上安頓,與之共存,能夠減低正向適應歷程中的阻礙;而保護因子若於日常 生活中展現具體成果,有助於正向適應。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發現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在女性的家庭層面應包括家 人與親戚、支持的家庭環境、孩子、家人支持歷程。

(33)

22 (三) 社會層面 王俐雯(2005)在慈濟單親媽媽超越逆境之敘說研究歸納出社會支持因 素包括提升女性的自我價值感、協助女性獲得較多的面向、提供情緒與語言 上的支持、以非正式來源為主;宗教因素包括在互動中改變了對逆境的看法, 也改變了逆境所造成的影響。至於超越逆境的歷程是聆聽自己面對逆境的身 心反應、接受逆境、下定決心並依據決心而有所行動。最後具有懂得從逆境 中找尋正向的意義、提高自我效能及面對未來壓力的能力、重視追求靈性生 活是超越逆境後的影響與改變。 周大堯(2006)亦在其脫貧婦女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初探研究中藉由個案 研究發現參加同質性團體是脫貧婦女轉捩點。而脫貧課程具有積極正向意義、 重建社會支持網絡是脫貧婦女不可或缺的助力、社工專業介入有助於脫貧婦 女發展出自我覺察的能力、脫貧婦女對貧窮女性化的議題有不同觀點等。郭 珮婷(2006)在基督徒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死亡之復原力歷程研究指出環境 力量之內涵分為三項次類別:支持網絡的介入、環境提供的資源、大環境的 變遷。 張春媛(2007)亦在我要活得更好-一個家庭女性移工在新加坡的故事 中發現家庭女性移工的自我調適,包括心理調適,經濟調適和感情調適。而 在面對困境時,依然具有強大的復原力。最後在面對困境時,除了個人特質 外,外在資源如家庭、雇主、仲介和朋友的支持也增強了面對挑戰的能力, 因此個人和外在資源層次的復原力是相互交織影響的。此外宗教和問卜的精 神依託也是影響著復原力的因素。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發現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在女性的社會層面應包括提 升女性的自我價值感、協助女性獲得較多的面向、提供情緒與語言上的支持、 以非正式來源為主、參加同質性團體、社會支持網絡、社工專業介入、環境 提供的資源、大環境的變遷、雇主、仲介和朋友的支持。

(34)

23 綜合文獻可知,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者運用復原力觀點進行各類相關研究, 唯其焦點多集中在社會、志工、生涯轉換、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等層面上, 尚缺乏運用於校園的職場工作層面,且研究對象未擴及至國民小學女校長, 故本研究欲運用復原力觀點探究國民小學女校長之職場工作經驗,以明瞭其 復原力的情形與發展。

第二節

女性職場經驗之研究

隨著時代文化的進步,教育水準的提昇、經濟自由的競爭以及女性主義 的興起,亦屏除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女性已開始有了自覺,肯定自己的才 能與能力,使得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出家庭,在屬於自得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甚至在職場工作中扮演起重要的領導與決策角色。本研究為進一步了解女性 主管逐年增長的趨勢,分為三部分探討:先就女性勞動參與理論進行瞭解, 接著探討影響女性職場發展的因素,最後再就女性主管職場工作的相關研究 進行分析,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女性勞動參與相關理論 影響女性勞動參與的因素相當複雜,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目前普 遍被提及有關女性勞動參與的理論觀點,可以歸納五個主要面向,包括家庭 生命週期理論、社會規範結構理論、人力資本理論、雙元勞動市場理論和成 就動機理論。茲就以此五個理論為基礎,加以說明其阻礙女性就業的原因, 茲分述如下:

(一) 家庭生命週期理論(Family Life Cycle Approach)

此理論的基本論點為女性勞動參與與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有密切的關 係。即婦女的勞動參與決定,取決於家庭生命週期階段(黃仁德,2000)。 一般而言,在家庭角色要求較高或較為密集的階段,如有學齡前兒童的階段,

(35)

24 往往意謂著婦女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在幼兒的照顧上(Shelton, 1992)。而一般 女性在態度上也多以不就業來換取母親角色的繁重要求,尤其是在缺乏其他 照顧者的幫助下,已婚婦女就業更可能受到相當程度的牽制,反過來說,在 尚無子女或隨著子女年齡漸長,婦女再度投入勞動力市場的機會則會逐漸提 升(簡文吟、薛承泰,1996)。亦即在家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變遷,包括子 女的年齡、數目的改變、資源的相對性、勞動市場的活動等,對婦女從事有 給工作產生影響。因而主張女性勞動參與和勞動供給的決定,取決於其生命 週期。

(二) 社會規範結構理論(Social Normative Structural Approach)

在傳統男性角色的認定下,男性是被期盼扮演家庭經濟維持者的角色, 而無須負責家務與家人照顧,亦即將教養兒女、處理家務、照顧家庭等視為 女性應當負責的工作。因此即在現代職業婦女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男性並未 因此而多分擔一些家務,反而由「男主外、女主內」逐漸變形為「男主外、 女主內兼外」的雙重負擔。在這種兩性角色變遷失衡,造成職業婦女在角色 衝突或角色過度負荷的心理壓力下,會直接影響女性的勞動意願及生產力 (黃仁德,2000)。因而此理論主張「社會規範」、「性別角色」、「角色衝突」 及「角色緊張」等與女性就業選擇是有顯著關連性的。

(三) 人力資本理論(Human Capital Theory)

人力資本論主張對教育及在職訓練等投資,可發展員工之技術及能力, 進而提升個人及組織生產力(曾真真、何雍慶,2004)。這個理論認為女性 之所以常成為勞動市場的歧視對象,主要歸咎於女性個人「資產」上的不足, 包括教育、技術訓練及工作經驗不如男性個人的投資,尤其是工作經驗的累 積常受制於女性採取「職業間斷型」的生涯路徑,亦即因結婚生子而退出勞 動市場,故影響到工作經驗的累積效用。相反的,想要提高女性就業率,須 從教育投資、專業訓練、工作持續等方面著手,並避免因社會福利制度不足

(36)

25

而受到機制性的干預與限制(如育嬰、托兒及托老服務),以促使女性進入就 業市場(陳怡如,2005;莊靜宜,2003)。

(四) 雙元勞動市場理論(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從勞動力市場結構來解釋女性勞動力與就業行為,一直受到廣泛的注意。 其中用來解釋女性就業的主要理論,以雙元勞動市場(Dual Labor Market) 理論最具代表性(林雅雯,2000)。此理論將是將整體之勞動市場 分割成兩大主要部門:主要部門和次要部門。主要部門中的工作所提供的是 相對較高的工資率、較為穩定的就業、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進一步升遷發展 的機會;而次要部門中的工作則是只能提供較低的工資率、不穩定的就業以 及較差的工作條件且較無晉升發展之機會。而在雙元勞動市場中大部分女性 勞動者皆是屬於次要部門,長期延續下來對於女性是一種歧視,然而女性為 何會成為被歧視的對象,主要是因為女性工作不穩定(受到家庭責任、照護 義務、傳統文化之約束、缺少完善之社會支持體系),使得女性無法進入主 要勞動市場(Claudia ,G., 1986)。

(五) 成就動機理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動機,它是驅使 人們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對於個體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吳文 榮,2002)。在 Fitzgerald 及 Crites(1980)的研究中,認為在女性生涯發展的 過程中,成就動機最能適當地解釋女性的行為(引自林秀英,1995)。而在 Betz & Hackett(1981)的研究中發現性別刻板印象會造成女性害怕成功、害怕失敗、 缺乏自信、角色衝突、自我能力偏低等等(引自翟智怡,2003)。Hornor(1972) 的研究中更提出相關女性害怕成功(fear of success)的心理動機,認為女性會 擔心因為成功而造成被社會所拒絕與喪失女性特質,因此成就動機越強的女 性其害怕成功傾向越明顯(引自林秀英,1995)。

(37)

26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女性是否願意投入職場工作會受到內在心理、外在 環境因素等的影響,過去由於傳統觀念對女性有著負擔家庭照顧責任的看法, 加上社會文化對女性的約束、性別角色的衝突及角色緊張等因素,影響了女 性參與勞動市場的意願。因此若要提升女性參與勞動市場,尚需要公平的社 會制度、社會福利及社會環境加以支持。 二、女性職場發展影響因素 隨著教育水準的提升與經濟自主意識的抬頭,女性於就業市場之地位日 趨重要。然而儘管女性本身的就業條件與機會不斷的提昇,且在就業市場的 比例上亦呈現逐年增長之趨勢,但在就業結構中卻仍位居技能層次較低的行 業,且有「所得偏低」與「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等不同的低度就業情況,顯 示女性就業雖在「量」上有明顯的增長,但在「質」的方面卻仍未能提升, 免不了面臨區隔化與被邊陲化的趨勢(游玉卿,2001)。那麼到底是什麼原 因使得女性在職場上的表現受到了限制呢? Betz(1994)認為影響女性生涯發展過程,將之分為個人因素及環境因素 兩大項: (一) 個人因素: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教育體系中的差別待遇、缺乏角色 楷模及一般生涯輔導過程中性別方面的誤差等。 (二) 環境因素:家庭職業兩方面的衝突、自尊心低落、及自我期許低落 等。 Farmer(1997)則將影響女性職場工作動機的因素分為下列三項: (一)背景因素:如性別、年齡、種族以及個人能力等因素。 (二)個人因素:如表達能力、成就歸因、價值觀念等因素。 (三)環境因素:如雙親的支持、對女性工作的支持、關鍵事件等因素。

(38)

27 在國內相關研究中,蔡美儀(1992)指出影響女性事業發展的因素,包 括下列三個層面: (一)個人層面: 1. 缺乏自信:因女性在成長、社會化過程中,較欠缺技巧學習的機會、主 動探索環境的能力及成功的經驗;又缺乏楷模的學習、良師或他人的支 持與鼓勵,影響女性在生涯或事業上的發展。 2. 成就動機:女性通常較安於現狀,在工作上自我設限,不求表現,缺乏 成就動機。且研究發現,女性主管較男性主管少規劃未來事業發展的藍 圖。 3. 角色衝突:女性普遍易受到性別、家庭、職業等角色間的衝突,造成女 性在職業角色扮演上的困擾。 (二)家庭層面: 1. 女性至今依然受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妻子」與「母親」的角色 仍是女性的首要職責。 2. 社會對於成功女性有較高的期許,故女性主管因時間與精力的侷限,在 繁重工作上,往往無法在家庭與事業取得平衡。 3. 在事業剛起步階段,男性多優先考量可發揮才能之職業,而女性多以能 兼顧家庭為主要考量。 (三)組織層面: 1. 性別的刻板印象:組織普遍認為男性較女性更能勝任主管的職務,對於 任用、升遷等亦具性別的差異,此影響女性自我概念的形塑,及儘量避 免從事與傳統認知上不符的工作。 2. 人際關係的困擾:女性不像男性可將事業當作連續進展的工作或在向上 歷程中普遍受認同與酬賞,且很少被訓練與他人相互扶持,更不了解非 正式組織的權力結構,故女性在組織中很難發揮影響力。

(39)

28 3. 受到過度的矚目:女性主管在組織中仍屬少數,常常被社會賦予象徵性 的地位,因受到過度的矚目,在成就表現上存有莫大的壓力,進而影響 工作的表現結果。 此外,游淑真(2008)更進一步將影響女性就業的因素細分為四大項二 十三小項: (一) 個人因素:意指女性人口統計變數,藉由個人特徵的蒐集,描述女 性之個人背景。年齡、婚姻、教育程度、行業別、工作性質、父是 否有工作與行業別、母是否有工作與行業別、服務年資、主管職位 經驗等九項 (二) 組織內部因素:意旨女性組織內部受到玻璃天花板阻礙之就業障礙 因素,包括:主管與員工性別結構、職位相關因素、組織變革及就 業支持措施等四項。 (三) 工作環境因素:瞭解女性的工作環境所遭遇影響職場發展的因素。 藉包括:師徒關係、職業能力、職業區隔、國家權力、公司制度等 五項衡量構面。 (四) 兩性工作平等:瞭解女性對於兩性工作平等的態度,從甄試、進用、 配置、升遷、退休、教育訓練、薪資與因婚育關係工作保留等等面 向衡量。 綜合上述文獻,女性職場發展之影響因素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一) 個人因素:此指個人本身的背景或人格特質的表現,像是年齡、價 值觀、教育程度、工作或表達能力、自信心與自尊、學習楷模的影 響、成就動機、角色衝突等。 (二) 家庭因素:包含家人、組織及周遭的支持團體,像是家人的態度、 對女性工作的支持、母職角色的扮演、他人的認同與肯定、人際網 絡的支持等。

(40)

29 (三) 社會因素:此指整個社會受到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以致於用 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男女性職場工作的發展,「男主外、女主內」、 「職業性別化」、「玻璃天花板阻礙」或「公司制度」等都造成女性職 場發展上的阻礙與困境。 因此不管是來自個人、人際或是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女性受到傳統社 會規範的壓迫、性別刻板印象的迷思,再加上存在於職場中的職業區隔、性 別分工等,皆是成為影響女性職場發展的阻礙。使得女性在勞動市場中,所 分享到的經濟成果遠不如男性,尤其反應在報酬、任用、二度就業以及家務 處理等方面,造成女性往往成為次級勞動力市場的工作者(secondary workers) 或者被迫在家工作,在講求性別平等的今日,值得我們深切的反省與思考。 三、女性主管職場經驗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雖有愈來愈多的女性投入職場工作中,但我國女性從事專業性 工作或擔任主管的比例仍遠低於男性,即使在女性佔多數的行業裡,擔任主 管仍以男性居多。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9)「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指 出:臺灣地區就業人口擔任民意代表、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女性與男性比 例為 1:4,顯見女性在擔任主管工作的比例上仍存在不平等的傾斜。同樣 的,根據研究背景所述,在國民小學擔任女性主管的女校長也面臨到比率失 衡。但令人高興的是,女性主管的職場經驗相關研究卻因此不減少,茲就近 年來女性主管相關研究的主題分別陳述如下。 Barnard(1985)的研究認為不利女性主管的職場領導因素有: (一) 個人專業行政領導方面: 1. 缺乏行政經驗,儘管有豐富的行政經驗與能力,可惜無緣接近行政工作; 2. 是女性。 3. 社會知覺。

(41)

30 (二) 女性主管關注的是時間的投入,但缺乏專業支持。 (三) 男性主管沒有的問題。 1. 家庭與生涯的衝突。 2. 生涯與社會角色的衝突。 3. 其他領導者的接納。 Shakeshaft(1989)以為造成女性主管者壓力的障礙有(引自彭春蘭、 李素珍,2002): (一) 缺乏支持、鼓勵、諮詢。 (二) 面臨女性比男性沒有效能的質疑。 (三) 缺乏正式的工作準備。 (四) 學校情境太少角色典範。 (五) 缺乏經費繼續研究工作。 (六) 缺乏其他行政人員的贊助與支持。 (七) 貧瘠的自我形象與缺乏自信。 (八) 經歷性別偏見。 (九) 家庭責任。 Sheppard(1992)也指出,女性主管在組織中會經歷到與其男性同僚不同 的經驗(引自黃逸卿,2002)︰ (一) 孤獨感(isolation):女性主管缺乏男性同僚的支持,並且多半屬於 組織管理階層中較低或較邊緣的地位,此外在建立自己的組織網絡時, 也會碰到比男性更多的問題,尤其在學習有關組織功能中的非正式規 則時(同樣在正式規則上也有可能)。 (二) 雙重標準(double standard):女性主管不論管理方式如何,往往面 臨著來自其他管理者、同事與客戶間所帶來的性別刻板印象評價,讓 女性主管在工作時必須承受比男性主管更多的評價標準,這可稱為是

(42)

31 一種工作場域內的社會控制。 而國內賴碧蘭(2002)的研究探討其個人特質,性別角色及角色壓力等 因素之下,個人如何克服障礙及其在生涯發展歷程中採用何種生涯發展策略, 得以出類拔萃而功成名就。現將其研究結果歸納,茲說明如下: (一)在性別角色方面: 1. 傳統社會價值觀影響其性別角色態度:傳統社會價值觀深植人心,女性 仍需負較大部分的家務及教養責任,即使在職場上取得一席之地的現代 化女性,亦不免因對工作投注過多心力,疏於對家庭的照顧而心生愧 疚。 2. 生涯選擇與評估,仍以安定為主:除受學校科系領域、同儕或楷模等影 響外,主要也謀求較安定的工作以兼顧家庭生活。 3.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影響其職涯之發展性:家庭角色的干擾因素、職場上 的考評歧視、升遷歧視及不適任管理職觀念等皆影響其職涯的發展。 4. 性別角色的特質影響其生涯之發展:行政機關女性主管大都趨向兩性化 的性別角色特質,剛柔並濟且較具彈性,可視情境的需要,表現出男性 或女性的角色特質,造就成功的生涯發展。 (二)在角色衝突方面: 1. 傳統社會價值觀念,衍生角色之衝突並影響其生涯進展。 2. 角色衝突越低,對職涯之發展愈具正面影響。 (三)在人格特質方面: 1. 愈傾向內控人格特質之女性,職涯成功的比例愈高:愈傾向內控人格特 質之女性,較敢於接受挑戰,也勇於負起責任,導致較佳的績效,因此 職涯成功的比例愈高。 2. 受傳統社會價值觀影響愈小,愈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且擔任中、高階主 管的比例愈高。

(43)

32 另外,在其研究中也指出女性職涯發展成功的策略性因素有下列七點: (一) 努力尋求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尋求有效的支持系統,以因應紓解壓 力,減輕牽絆是邁向事業成就的一大助力。 (二) 創造機會競爭優勢:如「組織的層級結構機會」、「增加磨練機會」 與「爭取充實與進修機會」,以及「評量處境造就情勢」與「化阻 力為助力」之機會策略等,以追求職涯更大的進展與突破。 (三) 努力投入:在工作上全力投入的行為、態度與信念,係職場上獲致 成功應具備的最基本策略。 (四) 迎合上司與意見一致:任事上高度的配合,惟策略之應用,須拿捏 得當,避免造成負面影響。 (五) 適時自我推銷-毛遂自薦策略。 (六) 尋求良師指導:如能尋得對個人有助益的良師,獲得其賞識與指導, 當有晉昇機會時,適時地推薦與提拔,更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迂迴 與阻礙,對職涯之進展更具有加速之效果。 (七) 建立人際網絡關係:主動積極參與、拓展人脈,建構良好的資訊網 絡,藉由關係網絡的運作,在職涯的發展上當有較高的成功機會。 陳佳雲(2004)研究旨在瞭解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 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父母的教養態度 以兼具權威與民主的方式居多,父母和師長的期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她們的 就業方向,且在求學過程中擁有豐富的打工經驗。女性主管仍須對子女的教 養負起大部分的責任,職業選擇以興趣為主要的考量,職涯發展的途徑與方 向是多元寬廣的。工作情境與職業的聲望會影響工作的轉換,而重要他人會 影響個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 最後,徐郁樺(2007)研究旨在運用充權觀點探討國小女性主管之職場 工作經驗,結果發現:

(44)

33 (一) 國小女性主管當初選擇教職主要是受到父母親友的影響、家庭經濟的考 量及人生機緣的安排等。當初多未有朝行政發展的想法,而後在走入行 政過程中,她們遭遇到許多來自「性別」不平等的困境,透過「自我修 煉,反省改變」、「抒解壓力,重新出發」、「集體決策,團隊合作」、 「廣納意見,自我調整」及「放下身段,融入環境」等五種方式而能突 破障礙,實現自我。 (二) 影響國小女性主管職場工作之有利因素包含:有可供學習的楷模、 高成就動機與高自我期許、家庭的支持、自我充實發展專業、善用女性 特質與領導策略、積極投入的工作態度、新時代女性價值觀、支持網絡 的建立等八項;不利因素則包含:扮演多重角色、時間分配不足、母職 角色的羈絆、家人或先生的不支持、職場的性別刻板印象、人際關係的 困擾、性別角色的雙重標準、女性會自我設限等八項。 (三) 國小女性主管在個人層面的充權情形有:「自我概念的形成」、「察覺 到地位的改變」、「感受到自己有權」、「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與「批 判性思考的增加」等五項;在人際層面的充權情形有:「建立良好的家 庭互動」、「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尋求他人的協助」、「處理人 際關係的技巧」、「人際網絡的拓展」及「獲得社會的支持」等六項; 而在社會政治層面的充權情形則有:「參與政治活動」、「提供回饋」、 「做出貢獻」、「能對環境採取控制或行動」等四項。 綜合上述研究,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女性主管的職場經驗研究大部分 偏重於她社會刻板印象對其所造成的影響。但在此並非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是 負面的,研究顯示女性其實還有優勢的地方可以處理這些問題的,以下分別 就領導、個人、家庭、社會方面來作說明。 (一) 領導:一個主管,領導對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相較於一般職員。女性 主管將直接面臨到領導上面的問題,諸如:1.缺乏支持、鼓勵、諮詢;

(45)

34 2. 面臨女性比男性沒有效能的質疑;3.學校情境太少角色典範。但這些 是可以克服的,例如:1.人際網絡的拓展、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加強。 2. 創造機會競爭優勢、批判性思考的增加、集體決策,團隊合作;3. 從 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尋求良師指導。 (二) 個人:在現今的社會裡,雖說女權意識逐漸抬頭,但傳統觀念似乎多多 少少會對其產生影響,諸如:1.貧瘠的自我形象與缺乏自信;2. 女性會 自我設限。相對的解決方法有:1. 自我修煉,反省改變、自我概念的形 成、自我效能感的提升;2. 感受到自己有權、察覺到地位的改變、新時 代女性價值觀等。 (三) 家庭:女性一進入職場,原本傳統觀念裡應該由女生做的家事,似乎找 不到時間做,而擔任主管的女性,這問題有愈加嚴重的趨勢,如:1.家 庭與生涯的衝突;2.母職角色的羈絆;3. 家人或先生的不支持。突破的 策略有:1.自我坦露、與家人進行溝通。;2. 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動;3. 努 力尋求家人的支持與協助。 (四) 社會:女性一走出家庭,馬上將受到社會傳統觀念檢視,而這檢視包括: 1.性別角色的雙重標準;2.人際關係的困擾。而解決的方式有:1.努力投 入、做出貢獻;2. 建立人際網絡關係、能對環境採取控制或行動。 最後,在了解女性勞動工作者身處職場之種種經驗及影響因素之關係 後,對於同處於女性的國民小學女校長不知是否有類似的相關經歷可以互相 參照之前,研究者在此先針對國民小學女校的職場環境及情形做個介紹,以 下將整理成第三節並加以述說。

(46)

35

第三節

國民小學女校長之工作情形

本節分為三部分探討:先就國民小學女校長現況進行瞭解,接著探討國 民小學校長之工作內容,最後再就國民小學女校長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以 下將分別敘述之。 一、 國民小學女校長之現況 隨著時代潮流的演變及社會改革趨勢的帶動下,使得愈來愈多女性擁有 接受教育的機會與權利。而隨著女性學識的提升,也促使女性紛紛投入職場 工作中。其中,教師一職,在臺灣早期較傳統的社會,教師的工作,也受到 不少較高學識女性的青睞與選擇(吳敏綺,2001)。而近年來,女性教師在 國民小學學校教師的人數比例上已有逐年穩定的趨勢(見表2-3),且超過總 人數比例的一半。 表2-3 各級學校女性教師人數及所佔比率(89-98 學年度) 學 年 度 總計 幼稚園 國民小學 中等學校 大專院校 人 數 % 人 數 % 人 數 % 人 數 % 人 數 % 89 163,078 60.70 19,877 98.90 67,843 66.79 57,775 58.55 15,032 34.64 90 166,287 61.22 19,600 98.99 69,938 67.57 58,674 59.44 15,517 34.66 91 168,376 61.59 20,060 98.06 70,986 68.06 58,857 60.24 15,898 34.53 92 169,505 61.67 20,900 98.35 70,298 67.73 59,421 60.80 16,376 34.50 93 169,303 61.73 20,551 98.36 69,948 67.99 59,722 61.30 16,674 34.27 94 170,869 61.96 21,480 98.38 69,328 68.18 60,735 61.66 16,961 34.19 95 168,861 61.63 18,821 98.87 68,628 68.16 62,263 61.95 17,192 34.12 96 169,804 61.63 17,204 98.86 69,420 68.49 63,768 62.31 17,457 34.14 97 169,802 61.69 17,172 98.87 68,655 68.51 64,342 62.47 17,685 34.34

數據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schematic video and animation to help students with LD solve real-life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The single-subje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study found: (一) comparing with the pupils of other grades, the pupils in pupils of sixth grade in Yang-Guang Elementary School emphasized on the growth of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